登陆注册
5501500000019

第19章 思辨文选(1)

1.缩略时代

我想为今天的时代寻找一个印象式的命名,却一直找不到。有一部着名的长篇曾用了《浮躁》的题目,意在隐括时代,在当时,不失为一种智慧的概括,可是现在还用“浮躁”已不够了。我终于想到了两个字,叫做“缩略”--缩者,把原先应有的长度、时间、空间压缩;略者,省略、简化之意。称我们的时代是“缩略时代”,也许更准确些。

在今天,缩略现象几乎俯拾即是,连语言也在缩略化。比如,出租车日渐普泛化,总用“的士”称之太麻烦,就缩略为“的”,坐出租车叫作“打的”,还管两元钱一公里的皇冠车叫“豪的”。又如当今情人现象是一部分人的公开秘密,见惯不惊了,女方就被简称为“蜜”,乃“秘书”的畸变和升格。“钱”这个词的使用率高到不能再高,反复出现,也不如省略之,就简称为英文字母“T”,手拿装钱的红包去送礼,叫“托T”,十分形象传神。倘若用心搜集,这类缩略语可开出一大串。

其实,语言的缩略化,根子还在生活本身的缩略化。比如,爱情是美好的,是超乎功利之上的两颗心的热烈融合,是需要细细品味的灵魂的音乐,但是,太缠绵了,太古典了,太叫人等不得,于是压缩之,尽快转化为“性”,遂有人发出“爱情死了”的悲鸣。友朋之情,患难之交,师生之谊,本该作为一个长期的情感过程互相扶助,但这过程太稳定了,太磨人了,不如压缩之,直接甩出千把元钱找齐,人情债一笔勾销,当晚即可安心入眠。看大部头的着作,徜徉在人类精神的宝库,固然充实,但是太累人了,不见实效,不如转化为看看影视,省却多少麻烦。哲学、史学、经济学、文学、美学等等学问,源远流长,研究起来太费劲,不如转化为通俗读物、白话今译、生意入门之类的小册子,彼此都方便。一部作品出世了,对它的评价原本要经历一段逐步认识和检验的过程,但是现在的人觉得太漫长了,太容易被淹没了,太不醒目了,于是研讨会和发布会这类新事物就出现于商品时代,致使从写书到出版到盖棺论定一步到位,被缩略为一个极短暂的过程,事后谁也顾不上再管它了。这种方式已成为作者自救的方式,没有法子的法子。甚至,人生过程也在缩略化,本来,人生各阶段各有韵味,童年稚气,少年多梦,青年豪勇,中年多思,既不能互相代替,也无法相互超越,可是现在的人觉得这一切太按部就班了,不如压缩之,重点是压缩童稚期和多梦期,尽快转化为挣钱、赢利,人于是由此而早熟,而提前实惠化、世故化,心灵由此而提前苍老了。

“缩略”是赶路人与时间搏斗的一种方式,就说文学吧,我们仅用了十年光景,便把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全部演练了一遍,人家的一百五十年缩略为我们的十年,世界文学一体化的工程便告“完成”。再说消费吧,我们刚为购到一辆新自行车高兴了几天,旋即卷入了谈论购买私人轿车的热浪,工业化还没实现,就大做起后工业社会的迷梦。也许,赶路人自有不得不缩略的苦衷,缩略乃时代潮流使然,其中不乏积极因素,但从根本上说,所谓缩略,就是把一切尽快转化为物,转化为钱,转化为欲,转化为形式,直奔功利目的。缩略的标准是物质的而非精神的,是功利的而非审美的,是形式的而非内涵的。缩略之所以能够实现,其秘诀在于把精神性的水分一点点挤出去。像压缩饼干似的,卡路里倒已足够,滋味却没有了。古人云:“贪看名山者,须耐仄路;贪看月华者,须耐深夜;贪见美人者,须耐梳头。”而缩略者恰恰缺乏这种耐心。物质过程与精神过程,功利过程与审美过程,原是两种不同的节奏,需要互济互补,现在只求适应第一种节奏,第二种节奏便失去了位置,被缩略了。从哲学上看,缩略的依据是实利主义:凡能直接获益的就是好东西,重要的是看对我有什么用;追求藏诸名山,传诸后世的永恒,那是傻子的价值观;理性精神和深刻的思考已成多余,当务之急是应付一个个生存问题。于是,我们想起了“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这句话。

缩略有危机吗?当然有。表面上看,好像问题解决了,过程省掉了,棘手的矛盾绕过去了,一个跟头翻了十万八千里,但绕过去的终究还得绕回来。省略了不该省略的,早晚会找麻烦,看不见的精神会向看得见的物质讨回代价,这就叫补课。问题的症结在于,对历史来说,缩略的缺失自有补偿的方式,但对一次性的短暂人生来说,失去了的往往难以找回,这可能就是生命面对历史的无奈。

一九九五年三月二十二日

2.论尴尬

汉字实在奥妙,它那遣词之讲究,造语之活脱,常令人在击节赞赏之余,想到我们祖先的智慧真是深不可测。任你多么复杂的情绪和场景,经过高级的神经活动一创造,居然可以用一二方块字表述之。它让你心折,却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于是感到朦胧和遗憾。

“尴尬”一词,就非常微妙。近年来,人们对外来语“幽默”忽然大加称赏,研究者纷起,越谈越起劲,研究到后来,除了指责中国人不幽默之外,一致认为幽默是不可穷尽的。其实,我们老祖宗发现的“尴尬”,其复杂性和丰富性是并不亚于“幽默”的,只是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罢了。我们应该注意到,尴尬有别于诸如高兴、悲伤、忧愁、惊讶、愤怒等一切色彩较单一的词,它的意思须得细细体味,方能得之。人们对西方现代哲学提出的“荒谬”、“烦”、“恶心”之类津津乐道,却很少想到,“尴尬”对人类某种奇特境况的概括,要更为高明。

我们每个人几乎天天接触到尴尬,我们也常常无奈地感叹一声:真尴尬!或者说别人尴尬,或者说自己尴尬。但我以为,其中颇多尴尬的误用,就像我们常把滑稽,逗乐,胡闹,打情骂俏以至恶作剧的人夸奖为会幽默一样,我们也常把难为情,不好意思,进退两难,工作上碰到困难和麻烦,生活中遇到冷眼与难堪,以至在严肃场合不慎放了一个屁之类,全都说成是尴尬,于是在造成了幽默的滥用的同时,又造成了尴尬的泛化。

那么,尴尬的本义究竟是什么?它究竟何时堂而皇之地变成了书面语言?

尴尬一词确乎是够古老的了。从这两个字的发音“甘嘎”推测,我觉得它很像古时南方人的方言土语,连嘴形都可想见,却没有根据。只查到:按《说文》,指不正也,按《集韵》,指行不进也。那意思便是,以不正之人行不能进之事。在现在的《辞海》里,解释跟古代也差不离,认为:对人来说,指处境困难或行为不正,对事来说,指事情棘手,不易处理。这样的解释现在似乎很难令人满意,因为尴尬本身早发展了,关于尴尬的解释却还停留在古代。

但在古代,尴尬的含义,确实大致如上所说。例如在《水浒》里,陆谦这小人害苦了林冲,后来又追到草料场,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店小二见过他,就告诉了林冲:“却才有个东京来的尴尬人。”显然,这里的尴尬是说陆谦神态反常,不是好东西。又如,杨志押送生辰纲,怕遭劫,不准众军汉停歇,就说:“前日行的须是好地面,如今正是尴尬去处。”此处的尴尬确是指困厄而棘手的处境。在《儒林外史》等书中,尴尬的用法也大体如此。

只有到了《红楼梦》,尴尬的含义才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不但意义拓宽了,而且意义也复杂含蓄多了,以至到了可意会不可分解的程度。第四十六回“尴尬人难免尴尬事,鸳鸯女誓绝鸳鸯偶”,就是关于尴尬的形象化诠释。脂砚斋特意说道:“只看他提纲用‘尴尬’二字于邢夫人,可知包藏含蓄,文字之中莫能量也。”这是真正懂得其中三昧的评价。如果说,早先书中的尴尬人,是指不正派、不正经的人,那么,邢夫人就无所谓正不正。她之所以尴尬,乃因为书中说她“弄左性,劝了也不中用”,为人“愚强”,是很接近于今天常说的“格色”,别扭,难打交道,难缠,拎不清之类意思的。邢夫人也确实不可理喻,非要帮老混蛋贾赦讨贾母的贴身丫鬟鸳鸯做妾,劝都劝不住,凤姐见她是如此的“尴尬人”,也只好由着她的性子去碰钉子,触霉头,闹到尴尬够了为止。从这里,我们第一次读到,“尴尬人”不再是简单的“行为不正之人”,“尴尬事”也不再是简单的棘手事,它们的道德判断已弱化,而是突出了境况性和境遇性,表现为主体与客体的严重错位,人与环境无法适应的狼狈情状。

历史在发展,尴尬的意味也变得越发复杂而玄奥,我以为,尴尬的贬义在逐渐消失,它越来越成为人类站在旁观席上观看自身不自由状态的一种评价。我们仍然很难给尴尬下一个严密的定义,但我在生活中留心到,发生了如下情况或类似于如下情况者,大约属于尴尬无疑:

一对年轻干部结婚了,分到了二室一厅,不久他们又离婚了,只好暂时还在一个门出入,各住一间,有时免不了在那间小厅碰头磕脑,但都尽量节省语言。他的新对象来了,她就躲出去,她的新朋友来了,他也躲出去,于是人们经常在附近的街头上发现他或她在散步。但有一天,要逃出去的一对和要冲进来的一对恰恰撞到了一起,躲闪不及,又不便介绍,四人相对无言,于是,大家一起体验了尴尬。

一个既随便又自负的小伙子,每天在小哥儿们中间寻开心,优游度日。有一天,他来到一个陌生的办公室,里面有好几位漂亮妞儿,他给她们讲了股票行情,又讲了一桩社会新闻,讲得头头是道,姑娘们全用钦佩的目光看着他,他兴奋、得意,不由觉得自己高大起来。此时,门呀地开了,一个平时跟他闹惯了的小兄弟发现了他,不由分说就朝他后屁股一脚,数落道,你小子跑这儿躲清闲来了,又胡吹什么呢?又想蒙人不是?于是,他的脸微红,他体验了尴尬。

一个刚考上大学的年轻人,报到之前,全家和亲友都在为给他饯行做准备,临走那天,场面隆重极了,宴席丰盛极了,母亲哭了,女朋友也哭了,每个人都和他紧紧地握别。他走后,劳累了一天的家人和亲友慨叹了一番,就睡下了。半夜,忽听卜卜的敲门声,家人就问谁呀,答曰我呀,家人听出是他,颇感意外,就问,你不是走了吗,他说,车出了问题今天走不了啦。此时出现了一刹那的沉默,他和家人心头都掠过一个问题,明天还要再饯一次行,再哭一回吗?于是,他们体验了尴尬。

一个很单纯的青工,有一天被主任召去谈心,主任鼓励他,诱导他,苦口婆心,荡气回肠,双方皆被感动,紧紧地握手,郑重地告别。不一会儿,他和主任却又在厕所相遇,主任像不认识他似的,他也像不认识主任似的,他们站在便池前相顾无言。于是,他们都体验了尴尬。

比赛快结束时,维勒尔举起了两百五十五公斤的杠铃,打破了世界纪录,全场欢声雷动,都认为他金牌到手了,他也认为他金牌到手了,用不着再举了,便把鞋袜扔到观众席上后,与教练搂抱在一起,长时间地亲吻。几分钟后,俄罗斯的切尔维金科竟又不可思议地举起两百六十公斤,全场爆出更大的欢呼。维勒尔的冠军仅保持了五分钟。于是,在后台光着脚丫做拥抱状的他,清醒过来,体验到了尴尬。

类似的情景我还可举下去,我曾准备搜集人类尴尬一百例,我想人类的生存千姿百态,人的尴尬状必也形形色色。但仅从上述几则例子,我们已经可以这样说,所谓尴尬:一种情况是,在主体与客体,人与环境,人的社会性与动物性,人的精神自尊与肉体需求之间出现了瞬间错位时,人的某种情绪性反映;第二种情况是,人的内心秘密在未经许可的一刹那被暴露,而人又往往没有勇气正视自己的灵魂,于是形成人的自尊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冲突,尴尬便随之出现;第三种情况,也可说是最普遍的情况,是在某一情境中,出现了不该出现的人和事,看到了不该看到的情和景,于是出现尴尬。

人活着就难免不陷入尴尬,从哲学上看,尴尬是人的不自由状态的自然流露,是消灭不掉的,进入现代以来,“尴尬人”不再具有道德上的贬损意义,每个人既可以是正常人,也可能是尴尬人,只要我们不矫情,不造作,抛弃虚伪的遮饰,敢于直面自己的灵魂,也就敢于坦荡地面对尴尬了。

一九九六年九月十八日

3.论超脱

常常见到有人宣称“我很超脱”,却又发现他因为没有在主席台就坐而面露愠色;又见有人劝谕别人“你要超脱”,自己却忽然因在人生竞技场上的失利而抑郁成疾,于是我想,世间只有相对的超脱者,难有绝对的、纯粹的超脱者。这大约是世界的物质性所决定的。

超脱之难难在:口头上超脱易,行为上超脱难;理智上超脱易,潜意识超脱难;暂时超脱易,长久超脱难;独处时超脱易,攀比时超脱难;无直接利害超脱易,关乎切身利害超脱难,希望渺茫时超脱易,临近成功边缘时超脱难;在公平原则面前超脱易,在公平的幌子下暗藏不公平时超脱难;在有所补偿时超脱易,在毫无回报时超脱难;健忘、浑噩者超脱易,精明、内向者超脱难;心直口快的“不超脱者”超脱易,常以“超脱相”示人者超脱难;在一时一事上超脱易,在基本生存需要上超脱难。

例如,遇到职务、职称、分房、调资之类的关隘,便是考验超脱与否的重要契机,有时候,不管多么善于克制,欲望还是透过意识的或潜意识的、口头言语的或身体语言的多种途径,顽强地浮现出来。即以职称而言,除了利益成分,还包含着脸面、荣辱、灵魂的安顿、社会的评价,它激起的心理波澜就尤为剧烈。明白事理和灵魂能否开释并非一回事,看重长远价值者,未必能忍受几分钟的屈辱,因而超脱常常是离开规定情景以后的反思。

超脱有真超脱与伪超脱之分:真超脱者眼睛盯着天空的繁星,脚下难免会踩进泥坑;假超脱者眼睛盯着地上的名位利禄,却做出飘飘欲仙的样子。

超脱又有消极超脱与积极超脱之分:消极超脱借“超脱”之名压制正当的个人欲望,用吃亏是福、忍字为上之类的麻药使人昏沉,好让旧秩序和强盗们大摇大摆地通过;积极的超脱把人民的或人类的祸福置于眼前,把永恒的价值放到额顶,或拼死力争,或心系一念,自然忘怀了个人的得失。积极的超脱惟有少数大智慧大境界者方能靠近,古人有之,今人也有之,可以是政治家、军事家,也可以是宗教家、艺术家、隐逸者。

超脱不只存在于玄想中,它更是一种实践过程,林则徐云,观度量,在喜怒时;观操守,在利害时;观存养,在纷华时,诚为欲超脱者遍历沉浮之彻悟语。

一九九六年八月

同类推荐
  • 岁月书签

    岁月书签

    春节前,故乡散文女作家孔瑞平来家,请我为她将出的散文集作序。我非散文家,却不自量力,愿为之效劳,全在故乡情结。浏览全书“总目”,已逾百篇之巨,作者从全部文稿中选出二十余篇,复印成三宋大字,供我这老年人作序文时参阅。
  • 少男少女文摘修订——名人小语

    少男少女文摘修订——名人小语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一位中统特工的回忆

    一位中统特工的回忆

    《一位中统特工的回忆》以第一手资料和当事人的亲身经历,纪录了鲜为人知的中统内幕和作者惊险曲折的潜逃故事,及其所知道的政治内幕,所了解的民国要人及所接触过的民间秘密社会和黑道青帮等等,是国民党中统最高级别官员在世的回忆录,内容丰富,文笔生动,读者可籍此书了解国民党统治的黑暗、腐败,同时也是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宝贵资料。
  • 檀歌诗集

    檀歌诗集

    《檀歌诗集》收入作者自1963年至近一两年的诗作共200余首,包容新旧两体,家事国事天下事,亲情爱情友情,都在笔下汇聚,热情开朗,韵味清。
  • 残局

    残局

    《残局》系梅承鼎从他一千多篇小小说中精选出来的几十篇精品文集。作者以轻松而又调侃的笔墨,去勾勒时下纷杂错乱的芸芸众生,让读者在笑声中去分析、去思考。
热门推荐
  • 原置重启

    原置重启

    真正的孤独并不是活在一个没有人的世界,而是明明周围很多人,而你却一个人。(作者历经两年整理,良心之作)
  • 忍界

    忍界

    喜历史者不可不读此书,往日尘嚣,栩栩如生,揭开不载之秘。喜诗文者不可不读此书,一书典故,满纸墨香,尽显唐文风骨。喜悬疑者不可不读此书,旧迷未解,新迷又生,挑战脑力极限。喜玄幻者不可不读此书,奇能异术,惊世骇俗,神奇绝非荒唐。喜言情者不可不读此书,情深似海,心密如丝,道尽人间风月。喜国学者不可不读此书,琴棋书画,儒释岐黄,普涉大国之学。不喜书者不可不读此书,燥热心起,解于清凉,书中自有润海。喜读书者不可不读此书,书以载文,文以言志,乃发无邪之思。
  • 重生之仙凡忘尘

    重生之仙凡忘尘

    这是一个规则凌乱的世界,这是一方道则破碎的宇宙。慕小天因为忘尘天帝的轮回,而蓦然诞生在一片鲜血侵染的大地。这方世界因为有了他,万古辛秘重掘,永恒奥义再现;这方宇宙有了他,诸天道则凝聚,天地规则圆满。待功德圆满之际,他又该何去何从?是踏上无上道巅?还是归尘于世间?本书又叫《忘尘天》,因为觉得作品名字不太好,改成了这样!
  • 吉祥纹莲花楼·玄武

    吉祥纹莲花楼·玄武

    武林客栈,妙龄女子被刺数十刀,容貌尽毁,凄惨死去,各人供词莫衷一是,是谁在说谎?小远镇乱葬岗,有窟窿闹鬼,夜夜鬼哭狼嚎,鬼火荧荧,方圆二十丈荒草死绝,虫鸟绝迹,人畜丧命,是天灾还是人祸?香山青楼女宅,软玉温香在怀,却有女宅之主被人分尸后弃于山林,宅中财宝被一扫而空,为财为色?洞房花烛之夜,新郎化为一张雪白柔滑的人皮,其上用绣线密密绣了一幅奇异的图画,八个古怪的图案,究竟代表什么含义?四顾门重现江湖,声势更胜从前,是福是祸?往日兄弟娶了昔日红颜,只留昔人独善其身,该喜该忧?放弃了李相夷的身份,李莲花又将何去何从?
  • 武道为神

    武道为神

    他意志坚韧,资质绝顶,被人暗害,武学全废,他不甘心,一次意外,让他可以重新修炼。武学之路,举步维艰,一个卑微的生灵,从世界最底层,一步步走向天才如云,宗教如林,万族齐出,诸神争锋的大时代。
  • 皇极巅峰

    皇极巅峰

    绵延了无数纪元的极道大世,于朝夕间倾覆消失,却在今世仙道繁荣极致的时候崛起重生,跨域纪元万古的碰撞,道与道之间的文明火花,修仙,修圣,修皇,诸天万界的隐秘,将于今世浮出水面。
  • 里世界议会

    里世界议会

    作者高中党,现决定七天两更百万年前的圣贤之战,里世界崩坏,只留下一百位圣贤的血脉代代相传,称为“使者”。表世界,一个没有神秘的世界,人们以为自己了解了世界的全部,殊不知,里世界惨烈的战争,从未停歇。曾经强大的人族议会如今只能堪堪死守,人族最后的命运,摇摇欲坠。黄轩,这一代的大奥术师,一个出身并生活在表世界的十七岁男生,在没有防备下,踏上了作为使者的征途!
  • 滑头鬼之孙之鸢飞逆天

    滑头鬼之孙之鸢飞逆天

    被神"抛弃"的孩子,在满是妖怪的世界中,如何,生存?
  • 谎言错爱,等你归来

    谎言错爱,等你归来

    她原本过着幸福的生活,因为意外,认识了易傲风。她与他不经意间相识,不知是福还是祸。林尧略过易傲风的生命,早已闯进他的心里,肆无忌惮的。他做了交易,买下了林尧一年的时间,这一年里,她被限制了自由,一次次的谎言,他始终不相信她,当她愤然离走,他竟不知所措。多年以后,她突然出现,只是,身边多了一个男人......他不甘心,开始了漫长的夺爱,一次次一回回,就算爱上林尧是个错误,他也要让林尧心里有着易傲风这个名字。
  • 没你不行

    没你不行

    檀向天的大学生活充满戏剧,与偶遇的言杨幸运分在一个宿舍,莫名其妙的成了受追捧的校草,交到了真挚的朋友,正当大学生活展开多彩画卷的时候,理科男居然接到了电视剧的邀约,华丽的开场和众人的追捧,让檀向天一度沉迷,是戏里还是戏外,亦真亦假,然而檀向天的沉迷却给言杨带来了迷茫、深度的迷茫...青春经历岁月的磨砺,深深的篆刻在记忆里,越是成长,记忆越是深刻。于是想着写些文字把那些年发生的那些事记录下来,把那些岁月青春纪念找回来,找回那些年那个真正的我,真正不带有一丝市侩的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