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05200000027

第27章 民族融合的自觉先行代表(1)

三国鼎立结束,然后是晋朝的短暂统一。“八王之乱”那种统治者家族内部之间愚蠢而残酷的自相屠杀,很快使得西晋王朝陷于瘫痪境地,而少数民族的乘机起义与反抗终于导致了它的彻底崩溃。于是,中国又陷入了长达286年之久的大分裂时代。

历史上的“五胡乱华”就发生在这一时期。

“胡”,是古中国对除汉族以外其他所有少数民族的泛指与总称。五胡,当时指的是匈奴、鲜卑、羯、氐、羌等五个民族。一般而言,少数民族都居于远离中原的荒凉地带。经过长时期的交流与融合,在中原统治者的邀请甚至强迫之下,这些民族中的一部或大部已不再居于偏远的塞外,以相对独立的方式迁居内地。五胡叛变,并非出于自觉的民族意识,而是不堪忍受晋王朝的腐败与政府官员的贪污残暴愤而起义。五胡乱华,先后建立了16个帝国,北中国在经历了分崩离析的136年之后,才于公元439年由后起的鲜卑族拓跋部所建立的北魏统一。

鲜卑是中华大家庭中的一个古老民族,因多分布于鲜卑山一带,故称鲜卑,拓跋部仅为其中的一支。他们最早生活在大兴安岭北部森林的天然岩洞里,过着相当原始的游猎生活。后来,由于生存的艰难、视野的开阔与发展的需要,拓跋部便慢慢脱离密林地带,向西南迁移到呼伦贝尔大草原,填补了北匈奴势力瓦解后的虚空,并由游猎经济向畜牧经济转变。

草原虽然土地辽阔,但气候寒冷,贫瘠荒凉,可供游牧民族利用的资源并不多。当人口与牲畜增加到一定的限度,必然向四周开拓发展空间;如遇严重天灾,就更得向周边地区大肆掠获。严酷的生存环境培养了游牧民族残忍好斗的习性,武力侵略,是他们达到目的、行之有效的唯一方式。

当中原势力强盛时,北方游牧民族不敢轻举妄动,至多不过于收获时节抢劫一番,又快疾如风地迅速退回原地。然而,每当中原大乱,他们不仅劫夺财物,还占据地盘,建立王国。鲜卑拓跋在不断吞并周边部落的过程中逐渐强大,然后依次南迁到阴山河套、内蒙古、山西等地,又于五胡乱华之时乘机南下,逐鹿中原。公元386年,拓跋部首领拓跋圭改国号为魏,北魏正式建立。公元398年,拓跋圭建都平城,称皇帝,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尔后,北魏又经过四十一年的征伐,才结束了北方分裂割据的混乱局面。

北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在中原地区建立的封建王朝。

与此同时,局促于南中国的东晋王朝也象一个病入膏肓的老人,在一阵漫长而绝望的挣扎之后撒手人寰--政权被它的宰相刘裕所篡。于是,大分裂时代的前期五胡十六国结束,后期南北朝时代开始。

拓跋宏,即孝文帝,是北魏王期的第六代君主。他不仅是南北朝时期最出色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着名的皇帝之一。

孝文帝拓跋宏只活了短短的33岁便匆匆离开了人世,然而,这颗转瞬即逝的流星所闪烁的光芒是那么耀眼,在中国历史的深邃夜空显得相当突出,总是如磁铁般牢牢地吸附着后人的目光。

拓跋宏于公元467年生于当时的北魏首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两年后被立为太子。

虽已入主中原,但拓跋部仍保留着过去早婚的习俗,拓跋宏出生时,其父献文帝拓跋弘年仅十四岁。封建王朝往往是家族统治,拓跋部建立北魏后,又学会了中原王朝维持皇权统治的某些做法,并定为制度严格执行,比如后宫产子,被立为太子,其母就要“赐死”。其用意显然是害怕将来皇帝即位年幼,大权落到母系外戚手中。这一做法可以追溯到西汉时代,汉武帝担心死后皇权受到外戚威胁,将太子生母勾弋夫人先行杀害。因此,拓跋宏在两岁多被立为太子时,母亲思皇后李氏即被“赐死”。这一野蛮的做法不仅给他幼小的心灵蒙上了一层阴影,也仿佛预示着他日后家庭生活的凄凉与不幸。

拓跋宏从小失去亲母,便由祖母冯太后抚养。冯太后也非血亲,只是名义上的祖母。她是汉族人,“性聪达”、“粗学书计”,受过封建传统文化的教养。她性格坚强,做事果决,颇具政治家之风采,《魏书·皇后列传》说她“多智略,猜忍,能行大事,生杀赏罚,决之俄顷”。拓跋宏父亲拓跋弘继位时,年仅十二岁,北魏孤儿寡妇,政局不稳,冯太后初露锋芒,收捕擅威作福的专权丞相、车骑大将军乙浑,平定关中叛乱,临朝称制,掌握了朝政大权。

拓跋宏刚一出生,冯太后即“罢令,不听政事”。乍一看,她已不再临朝听政,而将国家大事交由献文帝拓跋弘处理,似乎是想好好当当祖母,一心一意地抚养拓跋宏,享享人间的天伦之乐了。献文帝拓跋弘亲政后,开放山泽之禁,开仓救济灾民,带兵北伐柔然,很快就显出了他年轻有为、桀骜不驯的风姿。于是,权欲旺盛的冯太后怎么也放心不下这位十多岁的皇帝了,便经常过问、干预北魏政事。这自然会引起献文帝的不满,加之他们并非母子关系,于是,一场司空见惯的宫廷权力斗争于不知不觉间就爆发了,结果自然是根基深固、极富政治谋略的冯太后获胜。献文帝下诏禅位,传给拓跋宏。《魏书·天象志》对此写道:“上迫于太后,传位太子,是为孝文帝。”

拓跋宏即位时只有五岁,在平城皇宫的太华殿前举行隆重的登基大典时,他是被人抱上皇帝宝座的。一个年仅五岁的小娃娃,冯太后自然不会有什么值得担忧,也就再度临朝听政,将一应权力控制在自己手中。同时,她也在因忤逆而“禅位”的献文帝身上吸取教训,将年幼的孝文帝按照她心中想象的模式加以引导、塑造、培养。

拓跋宏的血管里流着的虽然是鲜卑族拓跋氏的血液,但他从小受到的却是汉文化的薰陶与教育。抚育他的祖母是汉人,围绕在他身边的大臣也是一批具有高度文化修养的汉族士大夫。他自幼爱好读书,手不释卷,天分极高。《魏书·高祖纪》说他“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冯太后还亲自创作《劝戒歌》、《皇诰》等文章督促他阅读、背诵,将儒家的忠孝、仁爱、礼义等封建道德传授给拓跋宏,并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影响他。比如冯太后生活节俭,“不好华饰”,对待下人比较宽慈,拓跋宏也依样仿行。

儿时的生活积淀在拓跋宏内心深处,影响了他的整个人生。此后,孝文帝一辈子爱好诗文,并创作了大量的诗赋文章约四十卷;他为政勤奋,励精图精,个人生活相当节俭;他提倡封建伦理道德,讲究孝悌、仁义、忠信,不仅身体力行,也要求臣民如此。这些,都是他日后推行全盘汉化政策的内在基础与指导思想。

当然,孝文帝拓跋宏并未完全放弃鲜卑习俗。文治武功,是中原传统文化的理想楷模。况且,当时南北对峙,战争频仍,也需要帝王具有带兵打仗的卓越能力。因此,拓跋宏在习文的同时,也练就了一身武功。他从小善射,“及射禽兽,莫不随所志毙之”;臂力也好,十多岁时即能以手指弹碎羊的肩骨。

是鲜卑血统、游牧遗风与特殊的生活环境,造就了孝文帝既具骑射武功,又富汉文化修养这一文武兼备之才。

拓跋宏的父亲献文帝禅位时只有十九岁,正是血气方刚的年龄,但还是掩人耳目地发表了一份诏书,说他逊让皇位是想过过清静生活。退位后的献文帝被尊为太上皇,但他根本清静不了,一颗年轻而火热的心灵总是跃动着想干点什么,就以太上皇的身份亲自率兵出击柔然,并不断地巡视各地,“国之大事咸以闻”,还将冯太后罢黜的一名旧臣重新起用。所有这些,自然又引发并加深了他与冯太后之间的矛盾。宫廷斗争最为赤裸、血腥而残酷,争斗双方往往不择手段,置血缘亲情而不顾,让对方倒毙在一片惨淡的血光之中而后快。冯太后与献文帝之间不存在血缘关系,迫他逊让退位、送上一顶太上皇的头衔就已经是手下留情很不错的了。可献文帝毕竟年轻,未能领悟到冯太后的深远用意,还是一个劲地在“太岁头上动土”。于是,献文帝便成了冯太后眼里的一根“肉刺”、脚下的一块石头,公元476年,她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毫不客气地将他杀害了。

这一年,拓跋宏九岁。他两岁丧母,长大后一直不知生母是谁;九岁又失去了父亲的关怀至爱。如果不是特殊的出身,他本可以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过上一个正常人应有的生活,可是,封建王朝那无可更移的专制残忍决定了他一辈子只能在畸型的环境与氛围中打发人生。

献文帝一死,冯太后即被尊为太皇太后。直到她于公元490年去世为止,一直都在临朝称制,没有放弃手中的权利。清末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很有可能就在冯太后身上吸取过不少“灵感”。然而,冯太后不仅才能出众,而且政绩斐然,在长达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将北魏治理得有条不紊,为慈禧太后所远远不及。若以女人的治国能力及成就而言,在中国历史上,唯有武则天可与冯太后差强比拟。

冯太后临朝听政,不仅不是人们常说的那种“头发长见识短”的女人所为,而是以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优秀政治家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她不仅按自己心中的理想培养新皇,还将整个北魏纳入自己构想的框架与模式之中。她的目标相当明确,一是进攻南朝,并乘其内乱之际,出兵夺取了淮北的大片领土,将北魏的边界推进到淮河一带;二是改革内部,采纳汉人王朝的礼仪制度治理国家。小小的改动无关痛痒,当然也就起不到什么作用,难以达到有效的目的,而大刀阔斧的改革必然会招致既得利益者及顽固坚持鲜卑旧俗贵族的反对。于是,冯太后果断地处理了一批政敌,将他们或处死或免爵或流放。然后,她依靠冯氏家族成员,重用宦官及汉人官吏,拉拢鲜卑元老,在自己身边培植了一批可靠的亲信,巩固权力,加强改革。

在冯太后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中,影响最大的当数班行俸禄制。

游牧民族南下的目的就是为了抢掠财富,他们往往“初来单马执鞭,返去从车百辆”。氏族首领为了鼓励士兵作战勇敢,一是听凭劫获之物归于个人,二是论功行赏,“班赍将士各有差”。这样的政策大大激赏了将士打仗的兴趣,他们明白从战争中得到的利益,要比游牧大得多多,人人冲锋陷阵、个个争死效命,很少发生退缩、叛变与逃跑之事,极大地提高了战斗力。鲜卑拓跋氏建立北魏后,仍保留着过去的遗风--百官没有俸禄,收入主要依靠掳掠与赏赐。赏赐的对象除了出征将士,还有文武百官。北方统一,战争与掠夺的机会就少了。官员没有俸禄,只有通过搜括、贪污、经商等手段自己想办法解决。“时官无禄力,唯取给于民”。于是,官员公开贪污受贿循情枉法,大肆搜括于民无法无天。北魏吏治腐败,财政匮乏,国家机构遭到严重蛀蚀,鲜卑贵族贪图享受,昔日的犷悍善战之风也在逐渐消失。历代皇帝对此深感不安,多次下诏惩治不法官吏,可根本解决不了官员腐败这一头痛的老大难问题。官吏无俸禄,若不贪污搜括靠什么生活?少数廉洁自律的官员,特别是部分汉人官吏家徒四壁,生活相当困难。要想治本,只有班行俸禄。

公元484年,孝文帝下诏实行俸禄制。俸禄每三个月发放一次,以每年十月为起始。同时,对贪污行为制定了更为严厉的惩罚措施:“禄行之后,赃满一匹者死。”

俸禄制推行后,加强了北魏的中央集权及封建化进程,确曾起到了保证官吏日常生活、杜绝贪污搜括的明显效果。它不仅是孝文帝改革的前奏与先声,也是北魏根除游牧奴隶制残余,接受汉族官僚政治制度的表现与象征。

就在俸禄制实行一年并取得明显的成效后,北魏又在经济上采取了一项相当重要的改革--均田制,它由鲜卑族的部落分工中的计口受田发展衍化而来。

长期的战乱使得原本富庶的中原地区呈现出一片凄凉萧索景象,出现了不少无主荒地。同时,流亡人户的返归乡里、大量迁徙的民众及豪强地主的强行霸占使得不少有主土地的归属也存在着严重的产权纠纷。许多农民得不到土地无法生存,或是聚啸山林作乱,或是成为豪强地主的隐户。这些,都严重地威胁着北魏政权的统治,因此,清理户口、整顿地籍的改革措施势在必行。

均田制,就是以国家的名义对现有土地实施分配与调整。而先行建立户籍是推行均田制的基础,只有核准人口,才能按户授田。北魏初期没有户口制度,不少农民或破产逃亡,或成为豪强地主的隐户。人口无法统计,政府的赋税收入大大减少。公元473年,孝文帝派人到各地清查户口,仅青州和冀州等五个州就查出隐户人口十多万。于是,北魏在冯太后亲信李冲的建议下废除宗主督护制,建立“三长制”。其具体内容就是“五家立邻长,五邻立里长,五里立党长”,向各州派遣户籍大使,以检查户口、确立户籍。三长制打破了几百年来地方的宗族势力,将依附于豪强大族的农民收归国家直接统治,加强了中央集权。

三长制建立,北魏即开始严厉推行均田制,将露田、桑田、麻田、宅地、菜地等不同质量的土地按照一定的数量分给普通百姓,授予地方官吏以公田(即俸禄田),并对土地的继承、买卖与转让进行了严格的规定与控制。与均田令颁布的同时,北魏政府还对赋税制度进行了相应的改革,确定新的租调制,以减轻农民负担。

三长制、均田制与新的租调制是一个系列与整体,它们相互配套施行,对豪强大族的土地所有制进行了一些限制,从他们手中夺回了大量劳力,分给农民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从某种角度而言,我们可以将其视为中国古代平均主义理想的一次打了折扣的实现,它使得耕者有其田,满足了广大农民的部分要求,对恢复生产、发展经济、安定社会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一项重要的土地改革制度,经历了北魏、北齐、北周、隋,直到唐代中叶才告终止。它在古代持续了约三百年,并影响到日本、朝鲜等东亚国家,但其开始却是北魏孝文帝时代。

其实,三长制、均田制与新的租调制都是由冯太后拍板,然后以孝文帝拓跋宏的名义颁布施行的。拓跋宏虽然也参与了决策并积极推行,但起主要决定作用的,还是冯太后。

同类推荐
  • 玩转清朝商界

    玩转清朝商界

    经济学博士徐俊南救孕妇出了车祸,虽然人身已死,尸体火化,可他的魂魄对妻子和未出生的孩子恋恋不忘,终日在旁边阴魂不散,牛头马面抓去冥府无数次,想方设法逃回来,逼着喝了两大碗孟婆汤,还是口中恋恋不忘爱妻芷荷。判官见他性情顽固,心也善良,让他去追寻芷荷的前生,投胎到清朝康熙年间,长相绝美,意志坚定,记忆完整的他在康熙年间该怎样利用自己的经济学知识玩转清朝商界,同时寻找他爱妻前生。
  • 唐朝到底是怎么回事2:贞观之治

    唐朝到底是怎么回事2:贞观之治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知名度最高,开放力度最大的王朝,西方人到现在依然称我们为“唐人”,由此可见唐朝当时在世界上的影响。唐朝之所以能产生如此大的影响,不单单是唐朝的国力强盛,也不单单是唐朝的对外开放的政策,重要的一个因素是李世民懂得营销,能将一块普通石头卖出钻石的价格。
  • 无赖天子刘邦的逆袭

    无赖天子刘邦的逆袭

    秦汉时期民风彪悍,野合之风盛行,天下战争使男人大都死绝,少妇寡妇需要男人来安慰,刘邦就是野合的产物,那时候儿子娶自己父亲的小妾和后母私通都是正常情况。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平民皇帝刘邦一生打下江山,耕耘女人使刘姓成为中国超级大姓,刘邦就是上天派遣下凡来管理天下的天子,虽历经磨难最终开挂逆袭成为一代君主。可以不服人,但不可不认命,命运如此安排自有一番成绩,正所谓时势造英雄也!
  • 这样读资质通鉴(第3部)

    这样读资质通鉴(第3部)

    青年学子亦可从中学到有别于课堂上的历史讲述,一部一直放在毛泽东床头的大书,一部曾经让毛泽东读了17遍的大书,《资治通鉴》是中国人的管理智慧。这样读《资治通鉴》,是为官者的管理智慧,是企业家的MBA教材,是奋斗者的行为指南。
  • 汉末全面战争

    汉末全面战争

    袁绍:“吾四世三公。”曹操:“吾乱世枭雄。”刘备:“吾汉室宗亲。”孙坚:“吾江东之虎。”张坤:“吾一介草民,但有百万雄军。”张坤莫名其妙来到东汉末年,这个人命比草贱的年代,却惊喜地发现,自己竟然随身带着三国全面战争辅助系统。“我来,我见,我征服”,张坤不由仰天长啸。誓要提百万雄狮,踏平这个惶惶乱世。
热门推荐
  • 那些年混在北京的日子

    那些年混在北京的日子

    很多年前,性格稳重内向的钟易一个人孤零零的来到北京。很多年过去了,他身上多了很多标签,北漂族、泡妞高手、讲义气、、、
  • 锦绣风云:帝妃鸳鸯锦

    锦绣风云:帝妃鸳鸯锦

    这是一曲参杂着心酸凄美的宫廷乐章,有着诡异狠毒的心计拼斗,有着缠绵悱恻的温情交织,一切由一场绚丽灿烂的烟火开始,三人的相遇竟成了他人手中的一步棋……
  • 海棠春秋

    海棠春秋

    全书分现实因缘,人间圣道恩怨纷呈,仙界罹难魔心崛起,全书草稿大纲都有二十万,世界纠缠首尾闭合,是个宏大的架设。只是该书情节缓缓推进,娓娓道来,属于慢热型,请各位看官长期支持。道玄五圣同在南山别院修行,师从道玄真人。师兄弟依次下山救助人间困苦,却不料大师兄陈完和小师妹黑水反目成仇,兵戎相见。时值大周衰落,各国互戈,陈完和黑水的勤王之师狭路相逢。这场艰苦的战役以黑水受伤、陈完失踪、小师弟辛文子下落不明收场。神秘的女子与道玄五圣有着神秘而千丝万缕的关系,她是何人,从何而来,为何而去?她随身那本奇书又藏着什么惊人的上古秘密?这不是普通穿越。
  • 星河剑帝

    星河剑帝

    弱冠少年,凿碑葬亲……得桃木小剑,向往那皇城而去……一代剑帝,自此改命偷天……剑有九道,唯我独尊……且看叶离,如何在那血雨腥风的剑修世界,执手造就属于自己的江湖……剑踏山河,带你畅享无极世界……
  • 似水流年花开无期

    似水流年花开无期

    青春时候当我们遇到了最美的爱情,然而有多少人辜负了年华,到头来独自悲伤在自己的天涯。别让可以牵手的年纪,成为彼此错过的回忆,不离不弃,才是最好的结局!
  • 小鱼与大象

    小鱼与大象

    从2009年到2012年,从高中到大学,你手里的诺基亚换成了苹果、三星、索尼……那么,诺基亚时代陪伴你的人可还在你身边?
  • 超凡者空间

    超凡者空间

    一次神秘的重生,让白页得到了强大的超凡者空间,能大能小能乖能巧………咳咳,能穿越,红后遇段誉,神马?神仙姐姐?洛基是雷神弟弟?好丑,我踩踩踩………而白爷从电影世界带出强大的红后之后,突然发现了自己前世的死亡根本就是一个阴谋………作者QQ群三七五九六二四一八。有兴趣的,可以加群,一起讨论。
  • 风未息

    风未息

    青梅竹马的妹妹离奇失踪,古灵精怪的女孩突然联系,神秘冷漠的私人侦探暗中跟踪,相亲相爱的女友屡遭威胁……自从这个人出现,张烨原本美好的生活就急转直下,平静瞬间被打破,还牵涉出一连串让人无法忽视的诡异事件,最后,矛头居然指向了意想不到的人。到底这一连串的事件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妹妹的失踪到底是个意外还是阴谋?谁才是始作俑者?家人知否值得信任?张烨是否能保护好自己的爱情?他又该如何面对和解决他所遭遇的越来越黑暗的困境?故事为您一一展开。
  • 放课后找田中

    放课后找田中

    平白无奇的初中生田中,长得有点小帅,成绩不咋地,整天睡睡觉,打打游戏,看看女神,小日子无比潇洒。可是,当他第一次触发任务时,一切都变了……
  • Mirage

    Mirage

    拉维亚纳历399年,杰科斯家族惨遭影鸦首领“魅”灭门。九年之后,遗孤凉?杰科斯作为国家防卫机关‘棱’C部成员之一,开始了她艰难的复仇寻亲之路。救出被“魅”当成核心容器的哥哥凛是她唯一的心愿——当代斯普拉藤覆盖她的瞬间,她的脸上只有微笑。“凛,我们回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