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07200000035

第35章 鱼和熊掌

只消提到鱼和熊掌,马上会想起孟老夫子这句名言:“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我很赞成这种现实主义。

譬如,当文学家,就得舍去当政治家,经济家,文化家的念头,同样,当了政治家,经济家,文化家以后,还要当文学家,没有超常智慧,没有非凡才气,通常都是要出洋相的。所以,刘邦,一生只写一首诗,玩玩而已;乾隆,一生虽然写了四万首诗,其实等于什么也没写,同样也不过是玩玩而已。因此,一个文学家,去当官,去经商,去搞什么大文化,也只能是点到为止。忽然,他官越做越大,忽然,他钱越赚越多,忽然,他就秦砖汉瓦,唐彩宋瓷,在电视台大喷唾沫星子,那就大可怀疑他原来是否为文学家的料子了。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只能择其一,孟夫子两千三百年前的这番见解,至今仍具相当的真理性。一些同行所以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无法两全的烦恼,饭也吃不香,觉也睡不好,就是没有完全悟开这个道理而累心累力的缘故。

春秋战国时期的市场行情,已无法了解了,也许当时黄河流域还有大量的野生熊类活动,猎取比较容易,因而价格相对便宜。现在,作为美味佳肴的熊掌,其高成本,鱼是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每个人的一生中,都吃过鱼,但不见得都吃过熊掌。因为,前者易得,后者难求,除有钱有势有权者有这口福外,一般小萝卜头是享受不着,也享受不起的。所以,凡是能坐在那儿坦然享用熊掌者,肯定都是大人物。

早些年,我认识一位不大也不小的干部,他说他就吃过熊掌。他之所以吃到东北名菜“冬梅玉掌”,是沾了他给当秘书的那位首长的光,那自然是大人物了,大得连整个饭店都有三级地震那种晃荡感。当这道名菜端上来,名厨跟进来了,餐厅经理也跟进来了。首长一尝,微笑,对身边作陪的省里负责人说,做得不错,味道也可以,就是,这只掌是冰箱货,怎么吃怎么觉得不如新鲜的入味,而且--喝一口茶,稍顿,才接着说下去--熊掌要想做得既筋道,又滋润,非鲜货不可。遂放下筷子,表示兴味不大。

那名厨点头哈腰,对餐厅经理说,这位首长,是真正的吃家。

托了首长的福,我认识的这位朋友,得其所哉,大啖而特啖之,将那盘佳肴,一扫而光。讲完这段往事,他长叹一声,国文同志,我的首长得吃掉多少只熊掌,才能吃出那种细微差别的口感来呀!服了,服了!他赞佩不已。

孤陋寡闻的我问他,那玩艺儿,吃在嘴里,到底是啥滋味?啥感觉?

他努力形容了半天,也不得要领。于是,我也就明白了,这位朋友为什么总是中间人物,就冲他这没水平的舌头,也休想爬得太高。

据我观察,在我们周围,这类能吃出熊掌是冰箱货的大人物,不多,也不大容易见到。而经常接触到的,多半是自己感觉到是大人物的人。张牙舞爪,神气活现,不知天多高,地多厚,看得你直闹心。在文坛上,此等货色,更是抬头不见低头见,比比皆是。或以其哄抬物价的文名,招摇过市,或以其炒作而成的身价,不可一世,或以其出过一部弄潮小说,受到赏识,或以其写过几篇投机文章,风头忽健,便认为自己成为既吃鱼,又吃熊掌的大人物了。

一个小萝卜头,有了这种大人物感觉,是好事,也是坏事。好事,他从此不必仰脸看人;坏事,当别人开始仰脸看他的时候,就不免要得瑟(读如dèse),要显摆(读如xiǎnbai),要拿劲儿,要烧包。这时,若是戴着白色高顶帽的厨师,过来,向他请示:先生,你看,先上鱼,后上熊掌,行不行?

他眼珠马上弹出老高,不行,我就要一块上。这等自以为是的大人物,其特点,就是敢“开牙”。

何谓“开牙”,这是一句颇流行于“愤青”口头上的北京话,意思是这家伙真敢张嘴,真敢大言不惭,真敢开条件索取,而且脸不红,心不跳。通常在说出这个词汇时,前面要加上“他妈的”这个定语,偶然也不加,即使省略掉,那语气也听得出来,可见此等人颇招人恨。

事实摆在那里,什么都想得到,什么好处都不能将他落下,要了“东”,还要“西”,要了“东西”以后,接下来还要席卷“南北”,自然便是这样一个结果,蛋糕盒子在那里摆着,盒子里面的奶油蛋糕不翼而飞,全让那些真敢“开牙”的家伙,瓜分殆尽,连碎渣也不剩。因此,不能怪“愤青”骂骂咧咧,因为,道理再简单不过,社会全部的利益,资源,机遇,幸运,总量是有限的,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你有了,别人就没有,别人有了,你就只好空手。“愤青”看着这只空空如也的蛋糕盒子,能不瞪眼?

由于这个新兴词汇,我不禁想起汝龙翻译的契诃夫小说《牡蛎》,那里面也有一个敢“开牙”的。

一对父子,在莫斯科的一条热闹的大街上行乞,儿子已经饿到神志昏迷的程度,他指着饭店门口的海鲜广告:“牡蛎!给我牡蛎!”这时,有两位戴高礼帽的先生站在他面前,瞧着他:“小孩子,你吃牡蛎?真的吗?这可有趣,你怎么吃法呢?”

于是,他们把这个小要饭的领进那家饭店,给他要了牡蛎。

他狼吞虎咽地吃,最后,连坚硬的外壳也吃了。

“哈哈,他吃壳了!”人群笑了,“小傻瓜,难道这也吃得吗?”

这个在莫斯科大街上要饭的小乞丐,自然也算“开牙”一族。不过,他是上海话所说的“热昏”以后的谵妄,和那些在神志很清醒的状态下“开牙”者不同,不过,他颇走运,他吃到了。尽管最后连壳都吃了,出了洋相,但他吃的确实是产自法国马雷纳的牡蛎,挤汁的柠檬,是从意大利的西西里岛运来的。

也许你会笑话这个饿昏头的孩子,真是个妄想狂,也许你会俏皮一下,“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但是,千万不要以为所有患妄想狂的癞蛤蟆,都是可以嘲笑的。生活方程式之复杂性就表现在这里,变数是层出不穷的,不可能会成为可能,可能终于变为不可能,到嘴的鸭子,会飞,而莫斯科街上的这个瘪三,当真地吃到了牡蛎。人间的许多天方夜谭,经过验证,倒并非全是虚无缥缈的神话。

这就是让你啼笑皆非的大千世界,这就是让你欲哭无泪的人间万象,在这个社会里,有的是对付你这等小角色的不变常规,但是,那些聪明的幸运儿,却总是能得到逸出常规的例外。昨天,他还坐在小板凳上,残羹剩饭,吮嘴舔舌,视人眼色行事;今天,扶摇万里,直上九霄,睥睨万物,不可一世。昨天,还像孔乙己那样寒怆,就茴香豆,捏个小酒,仰人鼻息;今天,嘴里嚼着肥美流汁的生蚝,成了什么都得到了的时代宠儿。

这都是我们大家目睹过的,像刚出炉的烧饼那样新鲜的天方夜谭。

故事到这里也就该结束了,但是,欲罢不能,因为时来运转的他,得意忘形的他,酒足饭饱的他,表演出色的他,不知为什么,鞠躬谢幕时,却在那张幸运的脸上,流露出那么一点点失落,那么一点点心虚,他发现黑压压坐满了观众的剧场里,掌声稀稀落落,让他沮丧到了极点。尽管打他爷爷那辈起,从未得到如此之多的荣誉,名声,实惠,利益,可是,他现在明白了,即使在这剧场里,他也没有得到全部,而这没有得到的部分,正是他最想要的百分之百呀!

呜呼,这就是孟夫子所说的“二者不可得兼”了。你吃了鱼,就不可能再吃到熊掌,而你若是吃到了熊掌,也就别想再吃鱼。在文学世界里,百分之百的满堂彩,那就更非易事。这些年来,多少红得发紫,能把人吓个跟头的作家,无一不在嘘声中落荒而去,不知所终。有的更惨,还未来得及轰轰烈烈,倒彩声一片,不得不偃旗息鼓,吹灯拔蜡。

是文学,就是文学,不是文学,说下大天来,也不是文学。即使将这些名公的应景之作,每一个字都镀上黄金,拿到当铺去,柜台里的朝奉,只认镀上去的贵重金属,而那些镜花水月的文字,在坩锅里,不过灰烬而已。

于是,这位幸运儿像那个吃牡蛎,最后连壳也嚼进胃里去的小孩一样,从别人的笑声里听出来轻蔑,从别人眼睛里看到了奚落。因此,惘然若失。鱼和熊掌“二者不可得兼”的遗憾,大概是永远的。

最好的办法,就是调整心态,“舍鱼而取熊掌”,得其一,就行了。

擅长写什么,不擅长写什么,你能够写什么,不能够写什么,3岁看小,7岁看老,有的人,一出娘胎,就基本上定型了。即使求新图变,也不是吹一口气就成的事情。更有的人,一开始写,便是镜头一般地定了格,无可救药,只能永远依样画葫芦,直到寿终正寝。因此,稍有进展,不必封自己为写主旋律的种子选手,些许进步,也不必视自己为诺贝尔文学奖的转世灵童,既然已经得到了超出想像的尽可能多的回报,关起门,偷着乐,也就行了。如果得了一,还不行,还要得二,要所有人无一例外地都齐刷刷地在剧场里站起来向你鼓掌,这就是北京人所说的“矫情”了。

这种“矫情”,这种一定要鱼和熊掌兼得的心理,拿官方的褒扬,得民间的赞同;有“下里巴人”的热烈拥趸,获“阳春白雪”的清名令誉,银子大大进账,职位步步高升,佳人许以芳心,乡党视为英雄,放屁有人叫好,记者紧追行踪,小头梳得锃亮,警车开道护行。于是,能得,必得,能多得,绝不少得,甚至连不该得的,也要得,成其信奉不渝的宗旨。我每当碰到这类文学上的陡起来的大人物,总觉得他身后有一个影影绰绰的死灵魂跟随,细看那张面孔,一下子认不出是谁,但那顶毡帽,似曾相识,啊,原来这些同行全部的快乐与悲哀,和未庄的那位阿q先生如出一辙,大有如影随形般的相似之感。

这就让我奇怪了,然而,似乎又并不值得奇怪,我记得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在其《走向起点的旅行》一书中,提到他30年代在上海对鲁迅的一次访问。他问过:“难道你认为现在阿q依然跟以前一样多吗?”

鲁迅大笑道:“更坏,他们现在管理着国家哩。”

尽管他说的是30年代的社会状况,时过境迁,21世纪已经到来,谁能担保再没有人做着阿q在土谷祠里的梦,幻想鱼和熊掌兼得的胜利,满足,开心。因此,那些同行,在谢幕时的不自在的背后,是有一个阿q的影子在的。

那是阿q一生中最快乐的夜晚,虽然不过是幻觉,但他眼中看到的,却是所有人都齐刷刷向他臣服,也是时下那些作家所期盼的辉煌场面--

……来了一阵白盔白甲的革命党,都拿着板刀,钢鞭,炸弹,洋炮,三尖两刃刀,钩镰枪,走过土谷祠,叫道,“阿q!同去同去!”于是一同去……

这时未庄的一伙鸟男女才好笑哩,跪下叫道,“阿q,饶命!”谁听他!第一个该死的是小d和赵太爷,还有秀才,还有假洋鬼子……留几条么?王胡本来还可留,但也不要了……

东西……直走进去打开箱子来:元宝,洋钱,洋纱衫……秀才娘子的一张宁式床先搬到土谷祠,此外便摆了钱家的桌椅--或者也就用赵家的罢。自己是不动手的了,叫小d来搬,要搬得快,搬得不快打嘴巴……

赵司晨的妹子真丑。邹七嫂的女儿过几年再说。假洋鬼子的老婆会和没有辫子的男人睡觉,吓,不是好东西!秀才的老婆是眼泡上有疤的……吴妈长久不见了,不知道在那里--可惜脚太大。

你不能不为大师笔下阿q的这场幻境,其内涵之丰富,其概括之全面,其挖掘之深刻,其批判之锋利而赞叹备至。以上三百三十一个字,是中国农民心中的一本永远的《圣经》。在中国全部农民武装革命起义的过程中,从造反有理到打砸抢拿,从毁灭文化到横扫一切,从掠夺财富到宣泄性欲,从暴力革命到大开杀戒,都是按照这三百三十一个字行事的。

为什么说鱼和熊掌统统都吃,是典型的阿q式的小农心态呢?包括一些已成大人物的作家,也摆脱不了这种贪婪阴影呢?

因为小农经济,是既经不起天灾摧残,更经不起人祸折腾的落后生产力。春天播下种子,秋天能否收获,是看不到的。惟其看不到,短期行为,就成为小农经济的特征。惟其短期行为,恨不得把能得到的所有一切,统统攫取在自己手中,成为其生存的全部目的。这种长期处于物质匮乏状态下所形成的占有欲,一旦可以张嘴,一旦可以“开牙”,那永无厌足的胃口,相当可怕,尤其碰上真他妈的大人物,确实很难侍候。

不过,阿q是可怜的,他不过做了个醒着的梦而已。

第二天,当他打算到静修庵去“革命”的时候,接下来的场面,却是他没想到的,有人早在他行动之前,先来“革”过“命”了。这对他来讲,太痛苦了,在尼姑庵门口站着的阿q,不得不诧异,不得不六神无主了。

这位最早在未庄喊出“造反”二字的“革命”先驱,发现这一觉睡坏了,不但错过了“革命”时机,而且,也跟不上“革命”形势,这使得耽迷于昨夜幻想中的阿q,被人家不把他当回事的冷落,被人家不带他一块儿玩的孤独,终于意识到,他的“造反”,其实不过瞎猫碰上死耗子的成功。某种程度上有点儿类似前清官场,不是从正途科举出身,而是靠金钱买来的“捐班”顶戴,作得数,也作不得数,可以作数,也可以不作数,因此,心底难免有些发毛。

写到这里,也就渐渐体会到那些吃到了鱼不满足,吃到了熊掌还不满足,更要等到全体观众向他鼓掌才满足的同行们,那种意犹未尽的缺憾。说穿了,不过是为了弥补自己那种作不得数的“捐班”心虚罢了。

鲁迅在《且介亭文集》中的《各种捐班》一文中,这样说过:“清朝的中叶,要做官可以捐,叫做‘捐班’的就是这一伙。财主少爷吃得油头光脸,忽而忙了几天,头上就有一颗水晶顶,有时还加上一枝蓝翎,满口官话,说是‘今天天气好’了。到得民国,官总算说是没有了捐班,然而捐班之途,实际上倒是开展了起来,连‘学士文人’也可以由此弄得到顶戴。”

在一个物质社会里,拿钱堆,拿脸蹭,拿屁股拱,拿舌头舔,几乎没有什么办不成的事情。对于捐班文学,鲁迅建议:“我想,倘作历史的着作,是应该像将文人分为罗曼派,古典派一样,另外分出一种‘捐班’派来的,历史要‘真’,招些忌恨也只好硬挺,是不是?”

其实,鲁迅看到的是30年代的海上文坛,时至今日,不但弄潮派,有“捐班”,先锋派,有“捐班”,连罗曼派,古典派,也不是没有“捐班”的。老实说,没有“捐班”,文坛还真是热闹不起来。近些年,一起一起的冲击波,无不由“捐班”炒作而弄得惊天动地。若有这个机遇,我也恨不能“捐班”一下的。

我觉得鲁迅也忒认真了些,也忒把文学当回事,看他的照片,或者木刻、速写,多严肃,少笑颜,多正经,少悠闲。即便莞尔,也很有保留意味,即使轻松,也持战斗姿态,当然,应该有这种认真的,当回事的文学,这是中国文学的脊梁骨。但也不能全是这些,因此,偶有“捐班”文学助兴凑趣,谅亦无妨。

不过,大家若是重温孟夫子关于鱼,关于熊掌的古训,择一而从,知足常乐,也许文学的春天,便更加气象万千了。

同类推荐
  • 都市之梦

    都市之梦

    《都市之梦》是一部长篇报告文学,文章借助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后,中国的城市建设蓬勃兴起这一时代背景,讲述济南这个城市从1991年之后的变革,实现了济南的建成现代都市的梦想,同时塑造了姜春云、李启万、庄庆臣、孙常印、张福山等为济南城市建设竭尽全力的优秀党员,尽情展示当代都市的斑斓壮阔以及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成果。编辑推荐: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刘玉民先生力作!一座正在崛起的城市!一个正在崛起的国家!真实而全面的展现了中国的都市之梦的实现历程的一本优秀作品!让我们一起去追寻那日益临近的、中国都市的梦境吧!
  • 有些小草比花更重要

    有些小草比花更重要

    《有些小草比花更重要》是2011年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有些小草比花还重要》是六角丛书之一,主要内容为那是儿子的工作,找看到了天使的样子,向一棵树道歉,每一天都要幸福地舞蹈,美善的花静静地开,同样幸福,老师,我相信石头会开花……
  • 蓉城未眠

    蓉城未眠

    本书以散文的形式叙写生活里一些看似琐碎的事,却含有深刻的哲理性。作者用她敏锐的心思,以淡然的文笔细细诉说着这个城市以及与这个城市有关的故事。然而,这里的天空无论阴霾或晴朗在作者笔下又有了不一样的色彩。不管你是否喜欢蓉城,只要你还热爱着自己的生活,总会从书中文字里发现有那么点点滴滴,能感动或触动你。
  • 一生必读名家精品——期待感动

    一生必读名家精品——期待感动

    集中外名家美文之精粹,好书是来自伟大心灵的宝贵血脉,让我们的精神生命得以延续更生。在人生无以反复的过程中,只有那些历史上最具天赋的作家才能使我们的灵魂受到一次又一次的震撼,只有那些超越了时空的经典文字才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我们,指引着我们远离浮华虚空。
  • 女娲娘娘

    女娲娘娘

    女娲氏是五氏之四,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她和伏羲同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中华大地经过三皇的辛勤努力,中华世界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人们的生活依然艰难。这时,伟大的各种神祇人物,应运而生。就在三皇之后,又经过漫长的若干年代,出现了下列五氏: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五氏的“氏”的原意也是神祇,但神性比“皇”更少些,可列入第三个级别神祇。女娲氏;一位美丽的女神,身材象蛇一样苗条。
热门推荐
  • 薪火人道

    薪火人道

    人道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远古时期人类自薪火中诞生文明。当薪火自虚空中归来,雷电为劫,万族枷锁重现。从杀戮中崛起,自余烬中捏涅槃。
  • 《技巧法神》

    《技巧法神》

    没有不可弥补的天赋缺陷,也没有不可战胜的对手,主角也不是上苍的眷念者.有的只有于生死搏奕间不断累积的魔法技巧,和不屈的意志。
  • 寻找属于爱的记忆

    寻找属于爱的记忆

    安朵朵苦苦暗恋冷懿宸,最终还失忆把冷懿宸给忘了,故事会怎么虐心。。。
  • 孙膑兵书

    孙膑兵书

    《汉书·艺文志》称“《齐孙子》八十九篇,图四卷”,但自从《隋书·经籍志》开始,便不见于历代著录,大约在东汉末年便已失传。1972年,银雀山汉墓竹简出土,这部古兵法始重见天日。但由于年代久远,竹简残缺不全,损坏严重。经竹简整理小组整理考证,文物出版社于1975年出版了简本《孙膑兵书》,共收竹简364枚,分上、下编,各15篇。对于这批简文,学术界一般认为,上篇当属原著无疑,系在孙膑著述和言论的基础上经弟子辑录、整理而成;下篇内容虽与上篇内容相类,但也存在着编撰体例上的不同,是否为孙膑及其弟子所著尚无充分的证据。
  • 异端之都

    异端之都

    我叫曹无,今年十六岁。父母亲在我六岁那年去世了。那是场无情的火灾,我还记得那时是母亲把我抱在怀里撑到救护人员,但是等他们到来时母亲已经离我们而去了。母亲在生了妹妹后身体就变得很虚弱了,妹妹来到这世上过后的两年里,她大多数时间她都躺在床上,没怎么下过床。那场悲剧过后我得知,比我小四岁的妹妹和我一样活了下来,同样,代价是父亲也死了.....
  • TFBOYS的阳光女孩

    TFBOYS的阳光女孩

    简介:一个命运坎坷的女孩,上天夺走了她的一切,她的友情,亲情,记忆……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被作为交换生来到了重庆,一个陌生的城市,遇到了曾经喜欢却又忘记了的人,她在这里会有怎样的遭遇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 墨墨

    墨墨

    青春往事,有多痛;孤单灵魂,随风荡。再次相遇的他们,能否抓住爱,能否走下去……
  • 灵山剑圣

    灵山剑圣

    灵山剑圣,武侠世界。奇幻风云,谁敢称雄?剑在心上,舍我其谁?
  • 花开如雪

    花开如雪

    即将年满十七岁的她,从小生活在与世隔绝的无忧谷。她的生活,一直充满了阳光与欢乐。然而,突然某一天醒来,整个无忧谷的居民,一夜之间无声无息全部失踪!她仿佛是被抛下被遗忘的那一个。为了寻找他们失踪的真相,她毅然踏出了无忧谷。自那时起,一场积蓄十几年的预谋正悄悄开启。
  • 橙色农民

    橙色农民

    他因为喝酒突然两眼一闭,重生到了1977年,成了十八岁的农民张光荣。那个无奈但又充满诙谐的年代在他的身上重现,玩玩暧昧也能苦中作乐,村妇村姑带着野性,美艳的女干部女知青就含蓄一点。要发展就要敢做别人不敢做的事,偷偷包产到户,集资办企业,带领社员们奔向令人向往的美好生活。哼哼!那些横行乡里,阻拦我们致富的干部就将他们往地上踩。没有一飞冲天,只有脚踏实地,时候一到就杀出国门,巧妙地玩转于资本市场,大胆的海外并购,让村的工厂变成为一艘世界级的工业航母,青山村也成为世界第一村。张光张光荣又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