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15000000011

第11章 邢夫人颂:她最伟大之处,是一点也不觉得尴尬

伟大的作家总是语言大师,曹雪芹也不例外。

他在《红楼梦》一书里,不仅使用了生动有力、形象传神的京白,也就是地道的北京话外,还可以找到他使用了许多吴语的痕迹,譬如“狼毒”、“促狭”、“物事”、“尴尬”等等。所以,作家使用语言,应该不拘一格。循规蹈矩,合乎规范,当然好;倘非如此,只要大家能够接受,也不必咬文嚼字,挑剔不已。尤其文学语言不是合同书,不是契约,允许创造,允许例外,甚至允许突破一些人们已经习惯的定式,不一定非要合乎冬烘老先生的规范。如果语言不发展的话,也许今天我们还停留在古文《尚书》的时代呢!曹雪芹甚至敢在小说中,使用音译的外国药名“伊弗那”,在康乾雍嘉那个写错一个字(譬如忘记避君讳)可能杀头的时代,岂不是一件很有勇气的事情嘛!

当时那些拖辫子的村学究们,肯定是不可思议,也不以为然的。夏虫不可语冰,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了。

特别是他把“尴尬”一词,这个绝对的江浙一带的方言,嫁接到北方语系中来体现大师的勇气;因为在普通话中,很难找到相对应的字眼,从此,也就约定俗成地使用开了。正因为是个外来的词汇,所以在词典里,就不得不绕脖子多说几句。

词典里说,“尴尬”有两层意思,一指行为态度不正常;一指处境困难或事情棘手,难以应付。这样释意,当然也对,但是,南方人说的“尴尬”和由此派生出的“不尴不尬”(千万不要以为“不”,就是否定词),还有一些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的微妙之处。

要是从《红楼梦》第四十六回“尴尬人难免尴尬事”来理解的话,似乎更着重于对人和事的比较客气的否定方面,而无论自称“尴尬”,或者称人“尴尬”,大都带有温和的自嘲或嘲人性质的意思在内的。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只用了一次“尴尬”,是在回目标题里,用于荣国府里的邢夫人。把她给丈夫贾赦想讨鸳鸯为小老婆,别人明知其不可为,而她偏要为之,结果碰了钉子,丢了面子的事,叫做“尴尬事”,可见这个词,主要是作为贬义词来用的。

我们很难悬想邢夫人,在荣国府里,被一群姬妾鬟前呼后拥着的时候,是个什么样的心态?估计她大概是感觉良好的。要是她清楚自己其实是个不尴不尬的人物时,也许就会清醒些,不做或少做那些尴尬事了。

所以,她的伟大,就在于她一丝一毫的尴尬感觉也没有。

在生活中,在文化人的圈子里,类似邢夫人者,荦荦大观,为数不少。有的其实是个小丑,还做出一本正经的样子;有的本来是小瘪三,“风匣改棺装人”,俨然神气起来;有的一本书也没写过,腆着脸当着名作家;有的写过几本书,便自觉不朽,眼睛就睃着斯德哥尔摩;有的上了点年纪,人们不过尊老敬老罢了,他便自封神父,指导众生,动辄训人骂人;有的早就该卷铺盖回家,还赖在他不该待的位置上,居然满脸横肉,吆五喝六;有的洋字码不识半打,却认为自己头发黄了,眼珠蓝了,总是趸洋货来唬那些无知的崇拜者。诸如此类的“尴尬”,也是屡见不鲜的。旁人不怎么好意思点破,多少留点面子,可这班失去感觉的大人先生们,楞是浑不觉闷,自以为得计,也真是没有办法。

现实生活中的这类邢夫人,和围着邢夫人转的王善保家的,多少算是文化人了,也是一点儿不觉得后背发凉,被人指指戳戳的。那么,荣宁两府里的上上下下,视邢夫人为尴尬之人,她怎么会觉察呢?

其实,她要是懂得一点自省的话,长门长媳,理所当然地是当家主事的角色,结果,她被撇在一边给冷冻起来,大权眼睁睁地落在了她的弟媳王夫人和她的儿媳王熙凤的手中,连哪怕形式上的向她咨询一下,要她过问一下,征求一下她的意见,对不起,这一套最起码的礼数,也全免了。那她就应该明白,她只不过一个在名分上是和王夫人平起平坐,而实际上却是和周姨娘、赵姨娘同样的无权人物。

如果,她是个头脑清楚的人,不甘心这种旁落的局面,那就凭实力地位,愤而抗争,不仅从名分上,而且是有职有权地获取理应属于她的这份内阁总理大臣的位置。

但是,她有什么本钱呢?丈夫是声色之徒,对家务事根本不感兴趣,有这工夫还不如跟小老婆寻欢作乐呢!再说,她的丈夫从来没把她当回事过,除了想讨鸳鸯,给她派了任务外,她这才乐不得地卖力奔走,平素里大概连理都不大理她,不过是能够登堂入室的姬妾丫鬟的头领而已。就看黛玉进府那天,她兴冲冲地把林姑娘领回去拜见贾赦,谁知丈夫不赏脸,把她晾在那儿,可能体知她的地位如何了。

她怎么能跟王夫人和王熙凤较量呢?王氏姑侄,有一位九省统制和京营节度使的王子腾这样的娘家人,是权倾一时的军方将领,何等的撑腰和长脸啊!这个“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的王家,连贾府都得仰仗的。而她,邢夫人的那位傻大舅邢德全,惟知吃喝玩乐的白痴兄弟,连玩相公的钱也掏不出来,哪能跟赫赫扬扬的司令长官比呢?不给她丢人败兴,就算好事了。

一无丈夫支持,二无娘家声援,三无一男半女,四无半点人望,在封建社会的大家庭里,这样四大皆空的女人,可以说是没有一点能够依恃的资本了。

五月初一,贵妃做好事,贾母亲自上清虚观进香,全家老小,一齐出动,独独没见邢夫人的影子,是她不来呢?还是没请她?姑且作为悬案。吃螃蟹赏菊,和随后的老太太两宴大观园,那样热闹的场面里,惟一缺席的这位邢夫人,显然是被冷落的人了。只有像秦可卿的葬礼,除夕祭祀,这些公事公办的场合,她有资格参加,忝列其中外,属于感情联谊的活动,她大概是不大受欢迎的。

如果,她能理智地看到这种尴尬处境,若无力改变现状,就只有承认现状,这不失为明哲保身,苟安求全之策。最好是向“竹篱茅舍也甘心”,淡泊名利,清净无为,机杼纺织,针黹女红的李纨学习。其实,李纨与王熙凤的关系,和邢夫人与王夫人的关系相当类似。但李纨要比她的日子好过得多,从容得多,就因稻香老农不把自己卷入荣国府的矛盾纷争中去,无欲则刚,遂保持了主动。再说,李纨不像邢夫人那样低智商(所以这类过去的、现在的邢夫人们,都犯有这种智力不全的毛病),她手里握有邢夫人绝没有的王牌,那就是大观园里的几位千金小姐,是以她马首为瞻的。有这些谁也不敢得罪的小姑子为后盾,连王熙凤对老太太的心肝宝贝,也要退让三分。所以,凤姐敢把邢夫人不放在眼里,但对李纨,却不得不恭而敬之的。

邢夫人哪有李纨这点水平,所有尴尬人之蠢,就在于上不去又下不来。她既不肯承认自己的弱势去面对现实;又把他人表面上做做样子的尊敬表示,看成自己具有实力的表现。所以她绝对不肯服低认输,还要摆出一副自以为是的架势,于是不无端生出一些尴尬事来,是不甘心的。这类人不但错误估计自己,更经常错误估计对方,结果,事与愿违,把自己装进去不说,还把事情搞成一团糟,最后得由别人来擦屁股,这就是所谓的“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了。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里,曹雪芹借凤姐的眼睛,这样评述邢夫人的:她“禀性愚弱,只知奉承贾赦以自保,次则婪取财货为自得。家中一应大小事务,俱由贾赦摆布,凡出入银钱,一经她的手,便克扣异常。以贾赦浪费为名,须得我就中俭省,方可偿补。儿女奴仆,一人不靠,一言不听。”而且还爱“弄左性子”,是个连“劝也不中用”的人。

如此这般,自然就尴尬了。本来,写不出来,就不必硬写;不是作家,也不必非要那份面子;写得好,也不必把别人都视若草芥;他人有成就,也不必嫉妒得彻夜难眠;你是老王麻子,老老王麻子,也不必排他成性;你写你的,他写他的,干嘛老把眼睛盯着旁边的人,心神不定,七上八下。所有这种心理状态不大正常的邢夫人们,说穿了,第一是虚弱,第二是不承认虚弱,第三便要掩饰虚弱。这三部曲适用于所有的尴尬人,放心好了,他们要是不搞出点尴尬事来,贻笑大方,令人摇头,那才怪咧!如果实实在在,一是一,二是二,守着稿纸,写你自己的东西,哪里来这么多是非呢?但一些尴尬文人,怎么也耐不得寂寞的。甚至有的胡子一把,年纪一堆,夕阳西下,苦日无多,还不能乐天知命,还不好好颐养天年,还要忍不住裹乱,真不知所为何来了?

邢夫人倘不这样折腾,人家会更尊敬她的。翻开《红楼梦》,从黛玉进府,邢夫人领着见贾赦不成的尴尬起,一直到贾芸、贾环哄她做主,卖掉巧姐,落入尴尬止,通篇读来,此人除搬弄是非,制造事端外,基本乏善可陈,无一样事情,是办得体体面面的,这就是虚弱而又不甘虚弱,该老实又不肯老实的结果。在《红楼梦》中,惟有那个赵姨娘的行止,能跟她匹配的了。

但她还很看不起赵姨娘呢!这类人,是不知道别人怎么看自己的,自视甚高,自我感觉永远好得不得了。孟子云:“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指的就是这些看起来像回事,其实满不是一回事的人。文坛也不例外,令人高山仰止的名家长者、新秀耆宿之中,有的人,那心胸,那举止,也不怎么令人恭维的。

问题就在于感觉,若是迟钝,还可以觉悟,若是失去,那就一点辙也没了。邢夫人如果具有正常人的清醒,对贾赦左一个右一个地讨小老婆,怎么能支持呢?但她居然乐不得地为其奔走,难怪连贾母都讽刺她“这贤惠也太过了”。两府里,谁不知道那个好色下作的贾赦,“略平头正脸的,就不能放手”呢?独她当老婆的却像聋子瞎子一样,茫然不知,还去说服鸳鸯进入这个小老婆的行列:“你跟我们去,你知道我性子又好,又不是那不容人的人,老爷待你们又好,过一年半载,生个一男半女,你就和我并肩了。家里的人,你要使唤谁,谁敢不动?现成主子不做去,错过了机会,后悔就迟了。”

听她这番话,就知道她对于客观世界的感觉,完全是错位的,逆顺不分的。和我们在现实生活里见到的,那些硬要认为自己的作品不朽,硬要人家向他的作品脱帽致敬,硬要自封文坛明公指点苍生,硬要独此一家老子天下第一,硬要西洋二手货来蒙中国人,硬要死命捧一个作家直到捧倒为止的行径,是差不多的。

她既不知道这鸳鸯对老太太的重要性,也不知道这丫鬟压根儿不想获此小老婆的殊荣,更不知道她丈夫的美名,已经恶劣到何等程度,却认为讨丫头,收在房里,“这倒是常有的事”。她竟去找凤姐帮忙,这表明她糊涂的程度。那个王熙凤,也狂了些,什么时候把邢夫人放在心上过呢?兜头冷水泼过来。“依我说,竟别碰这个钉子去。”然后,数落贾赦:“老爷如今上了年纪,行事不免有点儿背晦……”接着,还不客气地教育邢夫人,“太太劝劝才是。”在封建礼教的大家庭里,做儿媳的当面非议公婆,是不大合乎礼数的。如果不是王熙凤缺乏教养,就是邢夫人没一点威严可言。不过,倘非邢夫人,换个谈话对象,王熙凤敢这样放肆么?

她再麻木,也被儿媳的这番训斥激恼了。不过,这个感觉已经麻木不仁的邢夫人,被王熙凤三言两语,哄得她“又喜欢起来”。这类人的一个特点,就是欲望和智商的不相称,有吞象之心,无缚鸡之能。本想讨丈夫的欢心,结果碰了个天大的钉子,落了个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的下场。

若是能够总结经验,若是邢夫人懂得识时务为俊杰的道理,在荣国府里,按她的水平、能力、家底、本钱、后台、奥援、舆情、声望,最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多一句不如少一句,把握分寸,谨慎小心,尽管讨鸳鸯丢了面子,但重新建立威信,也还是亡羊未晚的。

可是尴尬人的一个性格特点,总是“爱弄左性子”,总是拗着正常规律行事。她“自为要鸳鸯讨了个没意思,贾母冷淡了她,且前日南安太妃来,贾母又单令探春出来,自己心内早已怨忿”,然后故意在贾母过生日时,为两个犯错的婆子求情,当众羞辱凤姐。

接着,迎春的乳母聚赌被查,她又跳出来挑拨这位姑娘:“你是大老爷跟前的人养的,这里探丫头是二老爷跟前的人养的,出身一样,你娘比赵姨娘强十分,你也该比探丫头强才是,怎么你反不及他一点?”

接着,贾琏向鸳鸯借当,她知道了,又插进一脚,勒索贾琏,她也要二百两银子,做八月十五节下使用。而且还威胁:“连老太太的东西,你都有神通弄出来,这会二百银子,你就这样难!亏我没和别人说去!”

尴尬人发展下去,必然是偏执狂。

接着,她把傻大姐拾到的绣春囊当成杀手锏,存心扩大事态,惟恐天下不乱地交给了王夫人,于是,引发了一场大观园内的大清查。逐司棋,撵晴雯,造成几条人命的悲剧,而这个封建大家庭也由此走上败落的末路。

所以,休要小看这类人正经的本事不大,但捣个乱什么的,也还是在行的。尤其抽不冷子发难,来个突然袭击,使人措不及防,大有躲在墙缝里的蝎子,螫你一下,也挺致命的效果。

接着,独木不成林,必须那个王善保家的登场,这样,才算齐了。

如果说,有邢夫人而无王善保家的,也许邢夫人就成不了现在这个邢夫人了。同样,若有王善保家的而无邢夫人的话,王善保家的说不定不至于挨探春小姐一记耳光了。这就和在植物界的寄生、共生、互生现象似的,有孟良必有焦赞,这才能成为一体。

邢夫人这样一个劲地左性子,有她的被贾母冷落众人慢待的愤懑,有她的不得参加猜谜会、螃蟹宴的怨气,有她的得不到她那个级别待遇的不平,也有她的不能像别人大红大紫的嫉妒,嫉妒是人类最可怕的情结,因此,她才发作。但也不能排除她身边的这些指着她吃,指着她喝,指着她出去招摇撞骗的王善保家们,给她扇风点火,给她出谋划策,挑动她的复仇之心。“又有在侧一干小人,心内嫉妒,挟怨凤姐,便挑唆的邢夫人着实憎恶凤姐。”所以,她才不管不顾地为两个奴仆跳出来,毫无水平地跟王熙凤较量。结果如何呢?落个无理取闹罢了。

尴尬人难免尴尬事,这其间,若无围着她的那些王善保家的,也许丑出得少些。但邢夫人有了这点清醒的意识,也就不是尴尬人了。

所以,这种珠联璧合的表演,总是不断可以看到的,而且不收门票。

同类推荐
  • 战争童谣

    战争童谣

    年轻士兵最后一眼看到的一定是那株针茅草。雪白的绒羽在阳光下闪闪烁烁,晶莹而寒冷,如同一股银色的火苗一串串升向天空。年轻士兵当时就躺在它的下面。粗糙的叶梢轻轻舔着他的脸,银火苗溅落的星星点点装满了他眼中的全部世界……
  • 桐城派散文

    桐城派散文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中国散文精典·当代卷

    中国散文精典·当代卷

    大自然的神奇,往往出乎人类的想象。一个园林艺术的杰作,却伴了民族的耻辱。
  • 优美的校园散文

    优美的校园散文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生活就是一个小品:梁实秋快乐的艺术

    生活就是一个小品:梁实秋快乐的艺术

    人类最高理想应该是人人能有闲暇,在必须的工作之余还能有闲暇去做人,有闲暇去做人的工作,去享受人的生活。我们应该希望人人都能属于”有闲阶级“。有闲阶级如能普及于全人类,那便不复是罪恶。人在有闲的时候才最像是一个人。手脚相当闲,头脑才能相当的忙起来。梁先生文中的透露出的“闲”,绝非恣意的欢谑,而是宁静悠远的心境;它不是宝贵者的特权,而是每个热爱生活、关于思考的人都应该有的心灵的自由与舒展:它非遥不可及,而就存在于平平淡淡的生活里。
热门推荐
  • 荒天启

    荒天启

    当一个医生穿越到洪荒世界后,他能做些什么?是悬壶济世,还是尝尽百草?附身在呆子身上的姜岑,选择了一条背离前世的路。医人无用,那便杀生。仗剑血屠三万里,千军万马避白袍!书友群:519370849
  • 聆听史诗丛书-江格尔传奇

    聆听史诗丛书-江格尔传奇

    《江格尔传奇》塑造了英雄江格尔,以及他的亲密战友洪古尔等,是人们理想中的英雄形象,他们所捍卫的家乡宝木巴,是人们渴望的人间乐土,人民安居乐业的理想王国。《江格尔传奇》为中国著名的民族英雄史诗,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之瑰宝。
  • 焚天煮海

    焚天煮海

    家族的嫡子,因为不甘沦为废物,为燃尽天下不平而搏!外来的灵魂,成全了他的雄心壮志。一幅得自天书楼的焚天煮海图,让他拥有了成为强者的资质。亲身父亲,原何对他如此的冷酷无情,视为敌寇。莫名而来的黑衣铁面人,为何又要对他几番照顾?还有阴郁深沉的夏殿主,满腹心事的大长老,传说中的牧羊人······
  • 凤冠霞帔之我被将军弃

    凤冠霞帔之我被将军弃

    走在路上出个神居然就被花盆穿越了,什么?原主成亲当日受不了丈夫的羞辱撞柱子自尽了?
  • 一代杀帝

    一代杀帝

    五胡十六国时期,没有秦汉的霸气,隋唐的辉煌,对于汉人来说,有的只是无尽的耻辱,野蛮的胡人,用野蛮的屠刀,摧毁了华夏千百年遗留下来的仁义道德。仗义每多屠狗辈,且看一个屠狗出身的小子,陈帝,在面对国家危难,家破人亡的时候,是逆来顺受,还是揭竿而起......
  • 楚歌

    楚歌

    她说,她的世界永远都是这个样子。就好像战火峰飞时的一首楚歌,即便战败。她依然有自己想要爱、想要守护的人。
  • 网王之风铃

    网王之风铃

    以前的认识,现在的熟悉。“嗨,龙马,你还记得我吗?”“你是谁?我认识你吗?”“不,不认识。(你果然不记得我了吗?)”
  • 五重局

    五重局

    为了寻找写作灵感,他来到这个村子,但却意外的发现村子里面怪事频出,他遇到一重又一重险象,碰到一个又一个人,以至于最后陷入了一个巨大的谜团之中,最后才发现原来一切从一开始都被设计着,而他也才真正明白,当初那一切的一切究竟是为什么。
  • 黑道嚣张妻:妾狂

    黑道嚣张妻:妾狂

    她,前世血刹门的大小姐,今生相貌娇美的可怜小妾,当一前一后,合二为一时,造就了一个庞大却极为神秘的黑道组织—血刹门门主。美貌娇柔如无害的小猫,更好似一池春水,让男人们愿意主动溺死其中;然而当惹怒她时,她便是地狱恶使的化身,锁命更摧魂。
  • 重生之复仇少女

    重生之复仇少女

    她,前世是个就是个笨蛋,她的好父亲讨厌她,她还傻乎乎的对她的好父亲孝顺。她的好庶妹算计她,她还傻乎乎的以为她的好庶妹是不小心的。她的好夫婿利用她,她还傻乎乎的认为他是爱她的。她的外祖父一家对她好,她还傻乎乎的以为他们不怀好意。重活一世,她要复仇,她要报恩。她要活得漂亮,活得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