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23900000031

第31章 去往华西村的三小怕和一大担心(1)

引子

去往华西村之前,我差点犯了一个错误:为自己穿不穿旅游鞋去而犹豫再三1尔知道女人有时会掉进细节的陷阱里爬不出来,我平时特别不喜欢穿旅游鞋,可一想到走田埂、淌土路、涉泥泞,总不能穿着高跟皮鞋在广阔天地里大有作为吧,就不得不把尘封多年的锐步找了出来。此即我的第一小怕。

第二小怕:时令刚过冬至,进人数九寒天,一九二九不出手,正是一年之中最冷的天数,北京街头一派全副武装的冬装。我是出射白冷不怕热的热带物种,一想起苏南没有供暖的农舍,就先哆嗦起来了,真是愁,愁,愁哇!

全然想不到,出发前一天,华西村北办主任赵建玉来了电话,电波里脆生生的声音真好听:我们华西村有暖气,跟北京一样统一供暖,您就放心吧!

我大喜过望,这太令人不可思议了!千百年来,只听说过南方人民年复一年地熬过屋子里都结冰的冬天,能像北方一样集中供暖,连金镶银裹的大上海都做不到哇。咬呀华西村,你果真富裕到这般以入为本的地步了?那你,可真就是推进中华民族文明生活进程的大英雄了!

一激动,我把旅游鞋撇在家里,就上路了。

一、我懵了:骑着驴,找驴

华西村的大名,甜白是个中国人都知道。改革开放20多年,全国农村出了几个大典盟,如安徽的小岗村、天津的大邱庄、河南的南街村,还有江苏的华两村,如雷贯耳,耳熟能详,详如熟友。

可若让你细说端详,就肯定都张口结舌了。就拿华西村来说,记得前些年曾听过一耳朵说它的老百姓家家住洋房,户户发轿车,也不知是真的还是神吹?更不清楚近年来它发展成什么样子了?是不是还在坚持杠着共同富裕的大旗走在社会主义的集体道路上?还不知道它的领导人吴仁宝老书记是否还在位?各方面状况如何?说来也是悲剧,大浪淘沙的历史演义了多少慷慨悲歌,从改革大潮中走出来的一大批风云人物比如禹作敏,等等,纷纷又被自己打倒了。想要在这社会大发展的急剧转型中保持红旗不倒,难,难,难啊!

说来我是去过一回华西村的。20年前的1985年,春3月,天气还相当寒冷,我随作家采风团去感受苏南大地的巨变,团长是已故的著名作家冯牧先生,一路同居的是著名编辑张凤珠大姐。怕冷的我光留下一个冷的印象了,走到哪儿都手脚冰凉,心寒胆寒。有一天傍晚说是来到了华西村,走进由许多廊子连在一起的平房中,屋角翘翘的朝天上飞着,村子里是一派鸡栖于埘的农家风光。一上床,我和凤珠大姐可乐坏了,床上竟铺着电热毯,我们暖暖和和地睡了一夜。那是我平生第一次享用电热毯,因此,富裕的华西村牢牢印在我的脑海里了。可惜那次匆匆的造访只待了一夜,没见到华西村的当家人吴仁宝老书记。日夜忽其不淹兮,今番我又重来,一踏上华西接我的、车,我就提出要去看看当年的故居。

开车的小伙子30多岁,是到华西打工的外来员工(吴仁宝老书记提议不称他们为打工仔或打工妹,说是来到华西村,就是华西人),听完我对故居的热切的描述,他却一脸茫然地摇头说不知道。我转而问他在华西的工作情况,这回他很满足地微笑说真的不错,他妻子也在华西的一家工厂里,俩人年收人六万元左右,已经买了一套175平米的住房,生活很安定,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把女儿培养成大学生。他又说,现在华西的外来员工有两万多,四川、河南、山东,天南海北哪儿的都有,一般是留下不走了,有的还从家乡把父母兄弟、七大姑八大姨都招来,在华西落地生根了……

一路聊着,汽车开进一个小镇,司机忽然说到了。我看见大路两边是修剪得平坦坦的洋草地,上面欧式小洋房,家家带车库,琴边是游泳池,就像我在美国看到的乡间别墅群一样。在它们后面,站着一排、又一长排公寓楼群,店铺上面住户,和北京的住宅区一个模式。

司机把我送进一幢三层的豪华宾馆里。匆匆一瞥,里外大套间,皮沙发围着大方茶几,旁边小茶几上放着电热水壶,横柜上摆着水果,等等。卫生间除了淋浴间,还有一个大三角形冲浪浴盆,吵讽机、反视镜一应俱全。房间里暖-着,大落地窗外是一片葳蕤的花树,广玉兰的大叶子油光瓦亮,常青树的小绿叶椭圆而浓密。我心里暗叫:华西村果然有钱,给我们住四星级宾馆。司机要告辞,我连忙叫住他:我不用休息了,你现在就把我送到华西村去。

他一挑眉毛:这里就是华因村啊,您住的就是华西自己的宾馆啊。喏,过了前面这条小河,还新修了一排总统别墅,比这里还高档呢。

可是我怎么没见到农田啊?也没看见乡村的道路啊?鸡呀,猪呀,狗呀,马牛羊呀,怎么都没见到呀?

司机笑起来,露出一口整齐的白牙:您说的都是哪辈子的皇历了?

啊呀?

啊呀!

我急急忙忙走过弯弯的月亮桥,一头扎进华西温润的微风里,双脚牢牢插在它实实在在的大地上。我急切地想要谛听它雄健的心,感受它炽热的温度,丈量它神奇的跨越速度……

二、我心里升起了第三小怕

此时已近暮色黄昏。毕竟是一年之中天光最短的日子,还不到五点,天空就已青苍苍的想要黑下来。看来不管南方北方,不管是在神奇的华西还是在哪儿,老天爷都一视同仁,并没有给予特殊的优惠政策。

我加快了脚步,忽然看到一个熟悉的街景:华西村小学校放学了,孩子们唧卿喳喳地涌出校门,小鸟回巢一样地扑向等在校门外的笆爸妈妈,爷爷奶奶。旁边还有一座幼儿园,透过明亮的玻璃窗,可以看到小宝宝们正在吃饭,每班十多个孩子坐在小台桌前,一边吃一边嘻嘻甜笑着,他们身后是一大堆花花绿绿的文具。我的心一热:孩子是天空中最洁白的云彩,是大地上最灿烂的花朵,是我们民族的希望所在,套用一句口号:他们的幸福就是我4门的最大幸福啊!

天渐渐黑下来了。我看见,远处有一座高耸入云的塔形建筑亮起了红灯,勾勒出一个中国古典宝塔的美丽剪影。在它下面,似乎是一个大广场,有-只臣型七彩凤凰臣成一幢房顶上,通身亮着璀璨的灯。还有一串串大大小小的红灯笼,在远远近近的灯柱上放着红光。我迈开大步朝那里走去。

猛然间,我撞上了一组雕塑,造型工农兵,挺立着,非常熟悉。驻足细看,旁边有牌子,写着武汉长江大桥。新鲜!这儿怎么还有武汉长江大桥?我不由得被牵弓着,走上了这座桥。哟,还真是挺长,真的像武汉那座雄伟的大桥似的,有引桥、正桥、公路桥,还像模像样地拐了个弧度的大弯。刚才看到的那组雕塑,也正是摆在武汉长江大桥桥头的那一组模型。

正惊疑之间,不远处传来水鸟的鸣叫。我摸黑走过去,发现自己竟走进了动物园!十几只天賺我的打扰惊起,啊啊!啊一片抗议声。我赶紧拐弯走上一条小道,一抬头却差点撞到猴舍的笼子上,远处似乎还有别的动物也騷动起来。我嫣然一笑,退出了这片是非之地。

我又来到了狮子林。不是真狮子,而是一对对石狮,高大的、威武的、雄健的、秀巧的、咧着大嘴笑的、默默此情谁诉的……足有上百只,颇成阵势,让入想起《水浒》里的快活林。旁边一位老者说,这都是华西金塔建成时,周边的街坊四邻送的。

华西金塔?哦,肯定就是那座宝塔形建筑了。湛蓝色的夜空作为背景,它就像托塔李天王手上的神塔一样闪闪发光,金色的宝葫芦顶即使在黑暗中也光可鉴人。它的基座是汉白玉似的大青石,建筑元素当然也是中国传统的雕栏玉砌,就像所有的宫殿勾栏一样。

我怀着极大的好奇心登上台阶,走近大门,刚要伸手,电子灯照射的玻璃门就无声地洞开了。嗬,里面还真大。一楼是一座大商场,服装、百货、旅游产品、食品超市应有尽有。正面有一巨幅红底金字华西金塔,题字者,前国家主席杨尚昆,真够派!

穿着苏南娟秀衣饰的服务小妹把我引到二楼。这里皆是餐饮厅,墙上镶嵌的大玻璃缸里游动着龙虾、螃蟹、元鱼以及各种叫不上名字的鱼。大大小小的餐厅上方各有各的名字,记得住的有凤英厅、协恩厅、毛妹厅等,估计都是村里的劳模名字个创意不错,体现出一种迥然不同的境界。我被引进大庆厅。这时,赵凤娣出现在我面前。

赵凤娣是当年华西铁姑娘队副队长,大名鼎鼎的铁姑娘队队长赵毛妹是她亲姐姐。当年这一对铁姑娘冰里,雪里,泥里,水里,跟着吴仁宝老书记苦干,是开国的功臣。改革开放以后搞村办企业,赵凤娣先后搞过服装、农机、钢铁等六家企业,干什么火什么,被誉为巾帼英雄,常胜将军,如今她是华西钢铁公司的副老总。

不过这位将军可一点都不是叱咤风云的那种英雄人物,而是低声低语的温婉女子,亲切得就像邻家大姐,我不由自主就由赵总改称大姐了。

那天晚上吃的一点都不是农家饭,而是水品奸仁、清蒸鳜鱼、蒜香排骨、百合白果、清炒茼蒿等。华西村民每年每人饭补3000多元,来的就是这些餐厅。

这哪儿是在村里呀?我有点理解《江阴日报》一位老记者的话了,他感慨要是中国有1000个华西村,那国际上谁还敢轻视中国啊?信然!

赵大姐不断劝我多吃。唉,我心里升起了第三小怕:接下来的几天,怎么抵御这强大的美食诱惑呀?

三、访问农家如同走进资本家豪宅

第二天一大早,天光大亮,细阳和风,我在鸟鸣中醒来。我奔到窗前拉开窗帘:昨晚的一切,不会做了一夜梦就都倏然消失了吧?我们坐进赵大姐的奥迪,去访问几户农家。

准确地说,华两村的全称是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镇华西村。江阴位于长江三角洲中部,北靠长江,南接太湖,西连常州、南京,东邻苏州、上海。华西村是江阴市拥在怀抱中的宝贝疾瘥,一面不倒的红旗,一个集体经济的神话,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方向,一个当代中国精神的缩影。40多年来,华西人民在吴仁宝书记的带领下,艰苦奋斗,流血流汗,走出了一条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镇化发展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的华西特色发展道路,人称天下第一村。

不知道我的认识对不对:天下第--直是农业中国的一个核心理想,换句话说,是中国农民文化精神的最高准则。昔日封建帝王封疆列土,以我为中心,哪个皇帝都称自己为千古一帝,别的国家、别的民族都是蛮夷。因此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人对老子天下第一总是持否定批判态度,加上含而不露的国民性格所讲究的内敛原则,举目今日之中华,几乎看不到还有敢称天下第一的,树大招风啊!

然而华西村就敢。不但敢,还用大幅金字,把天下第一村题写在村口,让人老远老远就看见了,产生一种震撼,一种冲击,一种414申飞动的遐想。

汽车在村间马路上飞驰,我想起撇在家里的旅游鞋,大为庆幸。正自嘲土鳖,已来到赵大姐家的豪宅前。那是一座三层欧式小洋楼,村里统建的第四代住房,已经住了四年。一共有400多平米,一楼有三个车库、两个餐厅、一个大客厅,加上两间住房。二楼和三楼分别是卧室、客房、钢琴房、电脑房等等。全家五口人,共有八个卫生间,里面也装配着大三角形冲浪浴盆。家具都是真红木的,家庭影院的巨大屛幕正在上演什么瞀匪故事。我随手想打开钢琴,却怎么也掀不开,后来发现是推拉式的琴盖,牌子,大姐说当时的买人价是两万多元,给她九岁的小外孙女弹的。

接下来的一家,是年轻一些的村党委副书记孙海燕家。这是华西村的一个传奇:十几年前,高中毕业回到家乡江苏盐城的孙海燕,不甘心过终日汗洒黄土的穷日子,就带着300元家财来投奔华西。借助华西村这个全国第一的大平台,他施展了自己的全部才华,如今的年收入是150万元,还被接纳为领导班子成员!孙的豪宅比赵大姐家又高了一档,是华西村第五代住宅。这个建筑群在风光旖旎的龙沙山脚下,可以卧听山林树沙沙吟唱,坐看龙西湖鱼荡涟漪。不远处,还有华西村的世界公园,绿树丛中,隐约可见美国的白宫、英国的古城堡、巴黎的凯旋门、德国的天文台、捷克的乡间别墅、奥地利的维也纳画廊……在阳光下闪光。

只有孙母在家。我们说起孙海燕的能干,孙母却一口否定,只说是老书记领导的好,不然再有十个海燕,也还是要受穷。

华西村从老到少、到外来员工,一律亲切地称吴仁宝为老书记。多年来,老书记为华西村建立了磐石一般坚实的基业,2005年的销售额是300亿人民币!尽管我和许多女人一样,对数字老是缺乏概念,但谁还能对300亿无动于衷?曾有一位美国作家也被震撼了,称华西村是中国的新加坡,吴仁宝是中国的李光耀。华西.今富甲天下,作为华两第一人的吴仁宝家,该会是什么样子呢?简直不能想象了!

我们驱车来到老书记家。刚下汽车我就呆住了:这是一排简易楼中的一个门洞,一层是里外两间,后面有一个厨房。屋里没有丑可高档家具,不过是一张传统的八仙桌,一排木椅、竹椅、藤椅。墙皮脱落处,露出木头的破毛桂儿,顶棚也已经发黑了,屋子里凉飕飕的,没有暖气供应……如果说印象在我脑海中的农民家庭还存在的话,这里就是。啊,不对,即使对一个当代中国农民来说,这个家也是太普通了;而对于华西村的一个村民来说,这简直就是贫困户了!

赵大姐看到我惊疑的目光,解释说:这些楼房建于上世纪70年代,是华西村的第二代住宅,现在基本都是外来员工租住的。老书记就是不肯搬家。然而,吴仁宝老书记自有别人谁也没有的珍宝两间屋子的上上下下,挂满了大幅、幅照片:跟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合影,出席全国党代会、劳模大会的合影,与外国友人的合影……这是无价之宝,老书记还是华西村最富有的人!

吴仁宝的老伴一个人在家。老夫人小老书记两岁,也已是76岁高龄了,但不显老,穿着一件素花色的开身大毛衣,话不多,脸上非常平静。我故意问她:

老书记天天为村里操劳,家里管不上,您没有意见吗?老夫人微微一摇头:没有意见,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我又故意问:他把上级奖励的5000万都拿到村里用,您也没有意见吗?

老夫人拉着我走到院子里,指着一架纺车说:没有意见。喏,你看,我自己也在做这个。

赵大姐解释说:这是老夫人在纺织厂领的活儿,把毛线头接起来,再卖给制衣厂,得到的钱拿去捐献。

同类推荐
  • 泰戈尔最迷人的美文:烂漫难收,如青春时候

    泰戈尔最迷人的美文:烂漫难收,如青春时候

    无论是水样的女子,还是孟加拉漫天的阳光,不管是人还是自然,在他笔下似乎总有些力不从心的忧怨。可是,它们又总是向上的,基调也总是乐观。他似乎在用一支忧愁的笔,赞颂人间真善美。这些文字流动着浪漫的光彩,充满了人生的哲思。他揭去了文字华丽羞涩的面纱,让它们落在平凡的日子里,变得平淡而随性。匆匆行旅,风中招摇的罗望子树,爱人的纱丽,离别的一眼瞬间,就连那闲坐的散淡光景,都成了是他纸页上的贵宾。和谐之美充满泰戈尔的文章,正如印度人说:“他是我们圣人中的第一人:不拒绝生命,而能说出生命之本身。”让我们一起踏上他为我们铺就的浪漫之路,去体会他那绚烂生命的庄严与美丽。
  • 走开江

    走开江

    《走开江》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川东小平原-开江秀美的自然风光与厚重传奇的历史文化。作者历时五年,足迹遍及开江的旮旮旯旯,然后用笔用心记录下那些秀美的自然风光,厚重的历史文化,传奇的历史人物。对研究者来说,《走开江》算是一本历史补充资料;对游客来说,《走开江》算是一本旅游手册;对读者来说,《走开江》是一本散文大全。《走开江》在不动声色中,将人们带进开江的画卷长廊中,让人们摸到了开江的脉络,听到了开江的心跳,看到了开江的面相。写出了开江精神,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开江的人文地理、山川河流、历史传奇,是开江地域文学的百科全书,是开江地域文学的“清明上河图”,甚至是达州市一部具有地理标志性的作品。
  • 世界文学速查手册

    世界文学速查手册

    本书编者以“运用小篇幅,讲述文学史”为理念,遴选世界历史上极富影响力、极具个性且在大众传媒中出现频率较高的350多位文学家。50多部名著和近70个文学流派,按欧美、亚非两大部分进行编辑,并辅以近1000幅与文字内容相契合的图片,将文学家、文学作品和文学流派的成就和影响简明而具象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世界文学速查手册》力图通过科学的体例、精练的文字、新颖的版式以及丰富的图片等多种要素的有机结合,使读者在快速获取文学知识的同时,轻松获得更为广阔的文化视野和审美感受,不仅是一本帮助青少年和普通读者了解和掌握世界文学的理想工具书,还是一本为专业人士提供信息的图片资料库。
  • 中国古代文学二十讲

    中国古代文学二十讲

    本书共20讲,内容包括:《诗经》的传统研究与现代视角、《庄子》研究浅说、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爱国主义诗人陆游、关汉卿剧作人物论等。
  • 勃朗宁夫妇爱情诗选

    勃朗宁夫妇爱情诗选

    《勃朗宁夫妇爱情诗选》收录伊丽莎白·巴雷特·勃朗宁代表作《葡萄牙女子赠十四行诗集》和罗伯特·勃朗宁关于爱情主题的戏剧抒情诗歌18首以及两人情书选段。勃朗宁夫人写的是抒发爱情的诗,而勃朗宁写的是思考爱情的诗。一位堪称浪漫主义美丽的回声,另一位是浪漫主义的名副其实的终结者。《勃朗宁夫妇爱情诗选》堪称天真与成熟的对话,古典与现代的对话。
热门推荐
  • 风芊芊

    风芊芊

    抉择只在一念之差选错了和选对了是天地之差
  • 农家小娘子

    农家小娘子

    她是古代难得的“独生女”一个克死了自家亲弟弟的不祥之人,几乎成为所有人眼中的厌弃物,历经百般苦难,身边却只有一个亲人守着她。为了能够填饱肚子,努力挣扎着活下去的小人物,在陌生的世界开始自己的事业。他住在森林深处,鲜少与人打交道,憨厚老实,长得更是五大三粗。自从被逼成亲之后,老实的他被新一代腹黑小娘子往忠犬型发展。成亲三年,他们就抱了两个孩子,大的那个被取名叫熊大,老二自然是熊二。某一晚,她指着肚子里的这个说道:“要是这个还是男孩子,那正好,就叫光头强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至上龙府

    至上龙府

    一个从小喜欢画画的小少爷,对修炼不敢兴趣,一次意外让他知道了武力的重要性,虽然他仍然对习武不感兴趣,但是他有不得不修炼的理由。当他发现了大陆的秘密时,他挺身而出,可是一切尘埃落定之后他居然又发现这是自己设的一个局。
  • 不败神玄

    不败神玄

    一个人体隐藏一个宇宙,修武的过程在于不断的凝炼体内宇宙。宇宙初成,元神自现,一变为尊,再变成圣,三变封神!他穿越前是特种兵,穿越后他是武修。这里是武修的世界,这里以武为尊!
  • 所以,我跟男神结婚了

    所以,我跟男神结婚了

    一觉醒来,杨顺伊发现自己车祸失忆了!明明昨天还是一个刚刚过完十八岁生日的逗逼少女,怎么摇身一变成为了新锐电影明星?过去的八年到底发生了什么?怎么就让一个自卑胆怯的平凡少女变成了娱乐圈的话题女王?从小暗恋的长腿男神,怎么就成为了自己的正牌老公?霸占屏幕的全民男神是自己的倾慕者?微博上每天数以万计的黑粉每天恶意揣测自己!生活完全曝光在镁光灯之下,吃个饭都要上头条?我的天呀?谁来告诉她,这失忆的八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 雪岚之君临天下

    雪岚之君临天下

    因为想要保护你们,所以我要变得强大!且看山中小妖如何成为万妖之主!
  •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光与暗的咏叹

    光与暗的咏叹

    寒风渐起,黑暗侵袭,众星隐没,圣子降临。命运的齿轮已经转动,为后世所歌颂的“神之战争”即将在古老的青岚大陆上拉开波澜壮阔的帷幕······
  • 渔杀

    渔杀

    一个身怀上古奇技的少年,一个风云变幻、大道将覆的时代,这是两个世界的战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九鼎如存,中土无恙;四海八荒,洪水滔滔;星命所在,吾必往矣!这是关于中土的传说,关于八荒的神话,是一本关于治水的传奇.
  • 残缺了羽翼

    残缺了羽翼

    因为一场车祸,她失去了行走的能力,原本被她视为生命的舞蹈再也无法继续。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她无法接受。她的人生瞬间变成了灰色。直到她,他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