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23900000069

第69章 艺术赤子吴冠中(2)

而对于至今仍在争论的笔墨等于零,吴冠中当初确曾想到了会引起不同意见,可也没想到会掀起这么大的波澜。笔墨等于零本是学术范畴内的长时间的思考:千百年来形成的中国画传统,当然是我们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珍宝,必须薪火传承下去;但是面对一成不变的构图和技法,如松树必须怎么怎么皴,梅花必须怎么怎么点,连我们这些外行都感到是陈旧的老套子,更别说界内的有识之士了。吴冠中思考了多年,终于对用笔墨衡量一切的标准提出否定,他指出:脱离了具体画面的孤立的笔墨,其价值等干零。这话怎么理解呢?两个层次,一、构成画面,其道多矣,点、线、块、面都是造型手段,黑、白、五彩,渲染无穷气氛,孤立的色无所谓优劣,品评孤立的笔墨同样是没有意义的。二、笔墨只是奴才,它绝对奴役于作者思想情绪的表达,情思在发展,作为奴才的笔墨手法永趟艮着变换形态。所以,脱离了具体画面的孤立的笔墨,其价值等于零,正如未塑造形象的泥巴,其价值等于零。

我虽然不懂得绘画,更不懂绘画理论,但基于所有艺术都是相通的道理,深心觉得吴先生的观点是不错的,而且新颍尖锐,大胆犯上,具有冲破一切藩篱的革命性。他实际上是说,笔墨只是工具,是为画家服务的,而不能是相反。拿文学界来说,也常思考和讨论同样的问题,比如究竟是语言最主要呢,还是构思、学识、生活积累、现代意识、思想高度、表现手法、人格境界、心理因素等更重要呢?显而易见,当然应该是技术服从于艺术家的思想感情,笔墨为表觀艮务。

这道理,听起来非常好理解,可以说是入入都看在眼里、人人都还没有思考到或者没有能力、水平思考透的问题,现在被吴先生一语道破天机,人们应该感谢他的发现才是。可是却相反,争论四起,甚至超出绘画界成为社会读者者时艮关注的一个事件。批评吴冠中的声音很响亮,老、中、青,画家、理论家都有,也有吴冠中多年的老朋友、老同事、老战友,他们的观点是应该守住中国画的底线,不能用虚无主义的态度对待我们的国粹。

这当然是一件好事,观点之争,学术之争,越争论越明白,越接近真理。能统一思想,最好;不能对方,也起到互相交流的作用;还能启发文化界和读者举一反三,思考一些不仅限于绘画界的与文似目关联的问题,多好啊。

吴冠中也是这么看的。他认为这是讨论重要的文化问题,关系着中国画的前途和出路,也旁及文学、艺术等领域。借此机会,他也把多年的思考整理了一番:

他说:笔墨本来是手段,但是中国绘画界逐渐形成了一个习惯,就是用笔墨来衡量一切,笔墨成了品评一幅画好坏的唯一标准,这就说不过去了,因为每个时代、毎个时期的笔墨标准不一样,怎么衡量?比如唐宋的笔墨就不同,到底哪个比哪个好呢?不好说。所以我说,笔墨要跟着时代走,时代的内涵变了,笔墨就要跟着变化,要根据不同情况,创造出新的笔墨,还有其他新的手段,为我服务。

我问他:不学笔墨,学什么呢?

他应声而答:学表现。要学会怎样表现出自己的感情,不择手段,择切手段,表达视觉美感及独特情思,产生出自己的风格,形成自己的风格。能把自己的感情很好地传达给别人,能打动人,就是成功了。在这过程中,笔墨是自然形成的,笔墨按题材分,应是感情产生笔墨,而不是用技法衮感情。我又问:零是什么?

他又不假思索答:零是标准。没有统一标准来代替,没有共性的价值等于零。

问:您的标准是什么?

答:作品的感情。不管是用什么手段表现的,只要传达出来了,就是好的。在我看来,语言、手段、工具,都不是主要的,我是看效果,看能不能感动人,震撼人。

问:效果怎么看?

答:素质,功力,题材,技法……要综合起来看。等于一部文学作品,说教不能感动人,最后要看总体效果。

我说:这么一比喻,我算彻底明白了。比如文学创作,我记得老舍先生和叶君健先生,他俩认为语言是最重要的,可是别的作家各有各的条件素质、不同情况,不都是以语言取脞的。我接受您的这个说法看综合效果,看总体表现。

吴先生最后强调说广我的意思是强调发展,要不断前进,不发展是保不住自己的。必须发展,必须革新,不然就是死路一条。这也就是吴冠中不断逼迫自己变法的内在动力吧?

三、最重要的是思想

吴冠中其实还有一个人生理想:当一名作家。

他最佩服的作家是鲁迅,认为鲁迅先生的作品既有思想又有感情,具有唤醒中国人灵魂的綵撼性力量。为此,他甚至说过:一百个XX的社会功能,也比不上一个鲁迅。多一个少一个XXX无所谓,但是鲁迅不能少。

88个春秋飞渡,吴冠中早就成了大画家,也成了著名作家。他已在北京中国美术馆、香港艺术馆、大英博物馆、巴黎塞纽齐博物馆、美国底特律博物馆等处举办个展数十次,在国内外出版画集、文论集、散文集近百部,多次荣获国内外艺术奖、文学奖,还获得了法闺文化部最高艺术勋位,被选为法兰西艺术院院士,等等。怛他认为,成家不是目的,成大家也不是人生理想。最重要的是思想,一个优秀的文艺家,首先应该是一个深刻的思想家。

他永远也忘不了当年留学欧洲时碰到的一件事:那天,他坐在伦敦红色的双层公共汽车上,待售票员来售票时,他将一枚硬币交给她。这时旁边的一位英国绅士递过一张纸市买票,售票员顺手将吴冠中刚才交给她的那枚硬币递给他,谁知那位绅士大怒,拒绝接受这枚中国人拿过的硬币,非要售票员重新另取一枚硬币给他……这侮辱性的一幕像尖刀一样插在吴冠中心上,淌着血,一直记忆到今天。国家不强大,就要受人欺侮;个人没本事,就要受人轻慢。我古老的袓国啊,什么是你最正确、最迅捷的发展之路呢?

吴冠中将思考埋在心底:过去世界看不起中国,中国自己陈陈相因的传统审美,又的确狭隘,让人看不起。他憋着一口气,一定要拿来,借鉴,改造,创新,不用传统笔墨,画出传统精神,重新光大灿烂的东方文化,让全世界真正认识到她的价值这是他创作的思想底线,也是他一辈子孜孜矻矻、始终不渝的艺术长征。不了解他的人看他整天写写画画,涂涂抹抹,一辈子和颜料、色彩打交道,殊不知,他从来就不是一个只为艺术而艺术的技术主义的画匠,也不是一个单纯吟诗弄月的自我娛乐式的文人。他的眼睛紧密关注着时代的进程,思考从未停止过。在多年的接触中,他的思想经常适炅光一闪,随口鄉艮我谈起他对许多事物的看法,不乏心得独运的真知灼见,我在这里复述几节与读者共享:

我有两个观众,一是西方的大师,二是中国老百姓。二者之间差距太大了,如何适应?是人情的关联。我的画一是求美感,二是求意境,有了这二者我才动笔画。我不在乎像和漂亮,那时在农村,我有时画一天,高粱、玉米、野花等,房东大嫂说很像,但我觉得感情不表达,认为没画好,是欺骗了她。我看过的画多矣,不能打动我的感情,我就不喜欢。

艺术到高峰时是相通的,不分东方与西方,好比爬山,东面和西面风光不同,在山顶相遇了。但是有一个问题:毕加索能欣赏齐白石,反过来就不行,为什么?又比如西方音乐家能听懂二胡,能在钢琴上弹出二胡的声音;我们的二胡演奏家却听不懂钢琴,也槁不出钢琴的声音,为什么?是因为我们的视野窄。中国画近亲结婚,代代相因,越来越退化,甚至变得越来越猥瑣。

上世纪90年代以后,我画的抽象风格越来越多,为什么?是故意标新立异吗?是有意追时髦吗?不是,而是我自然的流变,水到渠成,水的感情到那里了。比如唱戏,《玉堂春》,苏三离了洪洞县……词是一样的,各人的唱腔不同,美感享受也不同,艺术抽象美在其中。江南的房子为什么好看?架构在一起,错综,形成了美的构成因素,把这些美的构成因素拉出来表现,抽象,变成了块的奔放和线的缠绵,外壳的东西越来越少了,唱词越来越无所谓,越来越回到唱腔。又比如表现波涛开阔,力气用在专门表现开阔,像不像波涛无所谓了。造型美的因素韵律、对比、节奏、疏密、构图……我的画中追求这些东西,发展到晚年,不受拘束,越来越强调韵律感,完全是曲谱,没有词了。这是我感情的记录,一步一步,勤勤恳恳走过来的。

我很幸运:出国前,是跟着潘天寿学的中国画,他是完全传统的,本人画得很好。后来我在巴黎学了3年,看遍了欧洲的艺术馆,知遒西方艺术的好在哪里;回来后结合国情、祖国、人民,加以表现。我明白,传统的东西过去了,强调也没有用,鲁迅早就点出来了。回到传统是不可能的,抱着传统死路一条。佢中国有大置画家不懂西方艺术,接受不了,有人连马蒂斯都骂,对西方艺术一律排斥打击,其实是束缚了自己,结果只会因袭古人,不会创新。中国画家凡是有点创新的,都学过西画。西方的大评论家对东方艺术不排斥,会欣赏。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香港举办了一个现代中国画展,媒体突出宣传两个重点主题:黄宾虹代表传统,吴冠中代表创新。他们评价我是叛逆的师承,代表了一股巨大的超越传统的创新力量,令国画艺术煥然一新。我在艺术上要求太严格了,考虑到百年以后的中国画前途,只是苦了自己……

画家走到艺术家的很少,大部分是画匠,可以发表作品,为了名利,忙于生存,已经不做学问了,像大家那样下苦功夫的人越来越少。整个社会都浮躁,刊物、报纸、书籍,打开看看,面目皆是浮躁;画廊济济,展览密集,与其说这是文化繁荣,实质是为争饭碗而标新立异,哗众唬人,与有感而发的艺术创作之朴素心灵不可同日而语。艺术发自心灵与灵感,心灵与灵感无处买卖,艺术家本无职业。

最重要的是思想感情。感情有真假,有素质高低的不同,有人有感情,但表达不出思想。打动人靠的是思想感情,光有思想局限犀利,没有思想的感情平庸。我现在更重视思想,把技术看得更轻,技术好不算什么,传不下什么。思想领先,题材、内容、境界全新,笔墨等于零。

四、风格是作者的背影

吴冠中在晚年,透露了一个秘密:当年他赴法国留学时,本足抱定不打算回国了的想法,因为当时在国内搞美术毫无出路可言。怛在巴黎待久了,他越来越觉得那灯红酒绿、画人制造欢乐的社会与自己不相千。袓国的苦难憔粹的人面都伸到我的桌前!于是,他终于下定了决心:无论被驱在袓国的哪一角落,我将爱惜那卑微的一份,步步真诚地做……

又文革中,有一次他听说当年留在巴黎的老同学赵无极已成为名画家,回国观光时作为上宾被周总理接见,吴冠中真不服气。那时的吴先生正下放在农村劳动,还患了严重的肝炎和其他病症,经常迪打欠呎,休质非常差。当时他自己和夫人朱碧琴都感到他已活不太久-广又冠中索性又任性作画,决心以作画自杀,就算结束生命也値了。不料后来奇迹义卞,多年治不好的肝炎,居然被疯狂的艺术劳动赶跑了,他的健康竞一天天恢复了。天意从来高难问,吴冠中也终于脱颖而出,成为享誉国际的绘画大师。

很自然的,人们都会问:如果吴冠中甾年留在法国,会怎么样?还有研究者想知道,吴冠中对自己的一生道路、选择、成就、身前身后名等,有着怎么的自我评价?

历史是不能如果的。吴冠中也不是一个耽于昨天的人。他甚至说:明年怎么样?顺其自然。风格是作者的背影,自己看不见。

哦,我理解,他的意思是说,艺海无涯,长征无尽头,个人只管一心一意地探索下去,其他都无须计较是非曲直,功劳功绩,由别人去说吧。哦哦,他是艺术的赤子,他的心中只有艺术,装不下别的了。

2007.3.4元宵佳节初稿

2007.3.14完稿于北京协和大院寓所

同类推荐
  • 那时青春,不懂爱

    那时青春,不懂爱

    本书收录了他100多篇文章,包括做你的一颗牙,爱之谜,给你最多的人,不是每种爱都会让人心疼,相爱过多少秒,补心之手,焐心之人,爱情保险,你并非我的依靠,五十分的两个人,在春天里寂寞的歌,那时青春,不懂爱,要对有些爱不以为然,那不是爱,藏爱,做你的骨头,爱情树,那群鸽子的主人,再向前一步等等。
  • 机智人物故事

    机智人物故事

    机智人物故事——西域民间故事是“西域民间故事”丛书之一。该丛书中的民间故事记录了口述者、记录者、翻译者的姓名,保留了最初讲述者所使用的通俗而生活化的俚语,原汁原味。故事通过对人物语言、地方礼仪、服饰和饮食的描绘,让人们领略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锡伯族、柯尔克孜族等民族的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对长期生活于新疆大地的读者更有着阅读的亲切感。有的故事是西域民间故事的经典之选,具有新疆民间文学的代表性和真实性,保持了原初的味道和浓郁的地哉特色。
  • 我们是兄弟姐妹

    我们是兄弟姐妹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传家宝、水的故事、伟大的爱国者、给志愿军捐战斗机的人、重逢、白衣圣者、月亮母亲、我是孔子的弟子、在航校的日子、生命的接力赛、车祸发生以后、大爱无疆、寻找匿名者、南疆的“国语小学”、“草原保尔”崔志永、牵念的家等等。
  • 等待香港(我与无线的恩恩怨怨)

    等待香港(我与无线的恩恩怨怨)

    本书为等待香港系列第三册,主要来自作者近年在《城市画报》等刊物的专栏,延续其作品的一贯特点,可以视为等待香港系列的补编,林奕华的文章,好似同他一起坐在沙发上,轻松地听他娓娓分享对每样事的想法和感受。是他把认知的分享给读者。同时,他又像一个敏感的聆听者,把一些“回答”转化成“提问”。而在这两本书里,作者基本完成的了早年的一个夙愿,写几本书,白描出香港人的感情与文化基因。
  • 致一百年以后的你:茨维塔耶娃诗选

    致一百年以后的你:茨维塔耶娃诗选

    《致一百年以后的你:茨维塔耶娃诗选》是二十世纪俄罗斯诗人茨维塔耶娃的诗歌选集。译者苏杭先生精选了一百来首茨维塔耶娃脍炙人口的短诗,并首次译出长诗《山之诗》。作为主要以诗歌创作名世的诗人,茨维塔耶娃在创作手法上有相当的创新,她披露感情时更热烈、更大胆、更横放杰出。
热门推荐
  • 凌梦系统

    凌梦系统

    自从李凌获得凌梦系统……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世界巅峰
  • 你的反义词是我

    你的反义词是我

    【已完结】生命是不是一条又一条可以无限延长的射线呢?我是这条,你是那条。要么是平行线,一辈子都不可能有交集。要么是射线,先各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两条线突然有了交点,生命悄悄苏醒,或早或晚。我爱幻想,喜欢美好的事物,喜欢华晨宇,我曾以为我很难再喜欢上别人了,华晨宇就是我的全部,支撑起我整个世界,直到我遇见了你。你说,你是我的反义词。我说,故事开始,过程漫长,请别离开。谢谢你,我的卡西。(摘自乐荧瑄的日记)
  • EXO依然爱你

    EXO依然爱你

    我们的故事结束了你们再也不是我的英雄她拿着酒杯摇摇晃晃说没醉却一直掉眼泪那一年你们抚摸着她的头发说你们喜欢看她天真可爱的样子你们喜欢看她不问世事的清纯你们喜欢她看她一脸不懂事的样子你们喜欢看她什么都不懂却为了你们装的很懂的样子是啊当年她不懂爱你们对她各种好让她沦陷一步步走向有你你的深渊她以为爱就是付出于是把什么都给了你们你们磨光了她的青春最好的年华后来你们不再爱她了,不再相信她了,甚至恨死了她。也许她自己该走了,不该停留在你们的世界里!再见,也许在一次见你们都不认识她了吧……
  • 网王之忍迹悠然

    网王之忍迹悠然

    一样的网王,不一样的人生,生生世世的忍迹悠然。1v1,不解释,喜欢的亲点一下收藏,顺手来个推荐也是不错的~不定时更新,这个主要看个人空闲时间,不满不喜者慎入
  • 丧尸大战外星人

    丧尸大战外星人

    【起点第四编辑组签约作品】2020年,外星人入侵地球,为了与人类争夺地球的资源,外星人决定朝各个大城市投放丧尸病毒,于是无数人类变成可怕的丧尸,世界一片末日景象……中学教师王皓不幸被丧尸咬中,就在他意识即将泯灭的时候,他遇到了一只受伤的外星人,他脑海中的仇恨瞬间爆发,于是他疯狂地杀死了这只外星人,并且吃掉了它的脑子!之后他发现自己脑海中莫名出现了很多关于外星人的信息,它们的文化、它们的语言、它们的科技……,甚至还能够获得它们身体的强大能力!于是王皓不断吞食着各种外星人大脑,一步步强大、一步步走向了复仇之路!抱歉:因为大纲问题,本书决定完本,让大家失望了,很抱歉
  • 琴声寂寂(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琴声寂寂(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一次在琴行门口的逗留,让女儿知道了父亲老独喜欢扬琴的秘密。多年后,不顾家人的反对,她给父亲买了一把扬琴。自此一场隐藏了几十年从未明晰过的故事拉开序幕。他们的故事与生命诉说若得安静倾听,是幸运。若不得,则默守岁月底层,如扬琴般悠缓绵长。
  • 意之道

    意之道

    万物皆有意。意之道,修行之道,逆天之道。一个完全无法修炼的少年,一段鲜为人知的家族血史,一条与众不同的立意之道。到底他会走上什么样的路?救过性命的人却是出卖自己的人,曾经不经意间的恩情却成为活命的最后稻草。这才是世界,这才是人心。
  • 皇帝台

    皇帝台

    梁国荣娶了同为皇帝的女人为后,不想朝政之上却开始出现女性的身影,这是不曾有过的。朝堂之上男女官员暧昧不清,女性摄政,地位急剧上升,几个风神俊秀的天朝皇子,一个心如止水的卑微宫女…当他们遇上她,是一场金风玉露的相逢,还是一阙山河动荡的哀歌?
  • 遇见,在最美好的季节

    遇见,在最美好的季节

    她,没有什么太大奋斗目标,是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女人。喜欢一切美好的事物,爱美食,爱旅游,爱看电影。活的简单而又满足的她,以为自己会一直这么简单,快乐的活下去。直到遇见了他,她的生活开始变的复杂,麻烦不断。她只希望早点甩掉他,回到自己简单快乐的生活。他,智商180,情商0,冷心冷情,孤僻冷傲,毒嘴毒舌的腹黑男。除了工作还是工作。当他遇见她,他开始当机。他最讨厌“麻烦”,在他的概念里女人,小孩和动物就是麻烦的代名词,勿近。她最喜欢女人,小孩和狗。在她的概念里每个女人都是很美的;每个小孩就是上天送到人家的天使;而狗就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当简单的她碰到复杂的他;当怕麻烦的他遇见制造麻烦的她····
  • 兽武系统

    兽武系统

    你想坐拥千万黄金大力蚁吗?你想牵着赤焰虎上大街溜达吗?你想坐着帝王鲨来次太平洋环游吗?一次意外事故使陈笑得到兽武系统,从此,号令万兽,游迹都市,虐暴修武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