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39600000032

第32章 生命的召唤:人生·感怀篇(6)

作者从一件小事发出感慨,并从正、反两方面举出好些例子,以论证“信任”之重要与可贵。虽然他所抨击的“不信任”作法中有些属于特殊情况下必要的制度问题(比如某些单位进门须验示身份证件),尚需具体分析,不可一概否定。但总的说来,作者极力倡导的人与人之间应当相互信任的风气,确是很有意义的。“信任”心理是一种“良性”心理,它可以保护自尊增长自信;它既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又是紧张生活的“缓和剂”;信任的程度不仅涉及个人的素质与修养,而且关系到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整体水平。我们每一个社会的人,作为一个健全的个体,都应该为培育和维系相互信任的社会风气而作出努力。

作者在开端时记叙的小事中包含着细节。从细节的观察与小事的触发中引出一番道理,又用正面和反面来佐证这道理,这就使文章的内容有血有肉、有理有据,读起来毫不枯燥乏味了。

生命的召唤

【美国】阿迪斯·惠特曼

记得小时候,我住在加拿大挪瓦斯科塔乡下时,发生过一件事。邻居一位太太去世,鳏夫整日酗酒,根本不管孩子。村中有位寡妇把那家的一个男孩带回自己家。她很贫穷,又没上过学,但却竭尽全力照顾这浑身发抖、性格孤僻的孩子。他好像转眼间变了,个子长高了,性格也开朗了。但是我们和他不熟,谁也不跟他讲话,这使他很自卑。

有一天,他的养母看见我们在玩耍,而那孩子却躲在一边抽泣,没人理睬。她把他带回屋里,然后对我们大动肝火:“我不准你们这样待他!这孩子也是人。现在的生活会影响他的一生。每次我使他稍微抬起头来,你们又把它压下去。你们不想让他活吗?”

许多年过去,我总也忘不了这件事。它使我第一次领悟到深刻而严肃的人生哲理--人能成全他人,也能毁弃他人;互相帮助能使人奋发向上,互相抱怨会使人退缩不前。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影响,就像阳光与寒霜对田野的影响一样。每个人都随时发出一种呼唤,这关系到别人的荣辱毁誉,生死成败。

一位作家曾把人生比做蛛网。他说:“我们生活在世界上,对他人的热爱、憎恨或冷漠,就像抖动一个大蜘蛛网。我影响他人,他人又影响他人。巨网振动,辗转波及,不知何处止,何时休。”

有些人专会鼓吹人生没有意义没有希望。他们的言行使人放弃、退缩或屈服。这些人之所以如此,可能是因为自己受了委屈或遇到不幸;但不论原因如何,他们孤僻冷淡,使梦想幻灭、希望成灰、欢乐失色。他们尖酸刻薄,使礼物失值、成绩无光、信心瓦解。留下来的只是恐惧。

这种人为数不多,但类似的冷言冷语我们都遇到过。例如,妻子因丈夫身体虚弱,收入微薄,便讥笑他:“你也配做男人?”又如,妻子努力学习烹调,而丈夫的酬答却是“我看你根本不是那块料。”再如,学生写了一篇有才华有创见的论文,而老师却嫌他书法拙劣,有错别字。

这种人使人觉得没有办法应付人生,从而灰心丧气,自惭形秽,惊慌失措。而我们可能又会将这种情绪传染给别人。因为我们受了委屈,一定要向人诉苦。

但是那些生性爽朗,鼓励别人奋发,令人难以忘怀的人又怎样呢?和这些人在一起,会感到朝气蓬勃,充满信心。他们使我们表现才能,发挥潜力,有所作为。

我上小学时,遇到过这样一位好老师。她讲课生动,充满激情。她在课堂上念我们幼稚的作文时,我们看到她脸上惊喜的表情,听到她愉快的赞叹、会心的微笑或同情的低泣。每当我们的文笔有清新之处,她一定倍加鼓励。她的批评恳切而委婉:“这里还可以加加工”,“那里还可以更深刻些。”

英国大诗人白朗宁也是这样的人。他使他的妻子伊丽莎白·巴莱特重获新生。伊丽莎白母亲去世很早,留下十一个子女。伊丽莎白从小体弱多病,全家都对她特殊照顾,医生也怀疑她身患肺病,使伊丽莎白自己深信不疑,整日闷闷不乐,生活毫无乐趣。

她四十岁时,遇到白朗宁。他对她一见倾心。见面一两天后,就给她写来热情洋溢的信。他否认她有任何疾病,消除了她的恐惧。他把她带出病室,和她结了婚。她四十一岁时周游了世界,四十三岁生下了一个健康的孩子。她的才华得到了充分施展。她后来写的诗充满了激情。不热爱生活的人是写不出这样的诗句的。

我们谁不愿像他们使别人的生命之火燃烧?最重要的是先要弄清自己是否热爱生命,是否具有活力。热爱生命的人才能分享于他人。不要按捺住自己的热情,应该拿出来为别人打通幸福的道路。

我们珍惜自己的生命,但也应该同样尊重别人的意志。我们应当了解别人的生活和理想与我们不同,应当倾听别人的诉说,找出他们的长处,给他们表现的机会,并让它继续生长。任何生物都要生长。生长是生命的过程--生命是棵生长着的树,不是毫无生机的雕像。

是的,人的一生非常曲折,甚至艰辛。但前途无穷,富有生机,充满机会。那些有希望的人都不是怨天尤人的人。

珍惜自己生命活力,便也使他人分享了你的活力。有给予,必有报答。人生和爱情一样,不会自己滋长,必须先给予而后才有发展。给予越多,生命便越丰富。

(李娟娟译)

让生命之火熊熊燃烧

《生命的召唤》赏析

这是一篇积极的人生观的宣言,洋溢着热情、乐观、向上的基调。作者极力倡导的是:焕发自己的生命热情,并且去影响他人,让所有的生命之火熊熊燃烧。

作者的褒扬与针砭泾渭分明。他所着力赞扬的三个人物,那位不允别人歧视自卑的穷孩子的颇有眼光的养母,那位总是以恳切的鼓励激发学生热情的好老师,那位用热烈的爱情“拯救”了病弱女诗人的英国大诗人白朗宁,他们无不“生性爽朗”而又“鼓励别人奋发”,使人“朝气蓬勃,充满信心,发挥潜力,有所作为”;他们无不首先热爱自己的生命,并且“分享于他人”,将自己的热情“拿出来为别人打通幸福的道路”,用自己的生命之火“使别人的生命之火燃烧”。作者赞同并颂扬这样的人生观和生活态度,并进一步阐释了人人都可以对他人发出“生命的呼唤”,都可以“给予”他人以“生命的活力给予越多,生命便越丰富”的观点。这些富含哲理的观点是完全可以当作人生格言来记取的。

与此相对,作者批评谴责了另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即“专会鼓吹人生没有意义没有希望”,其言行“使人放弃、退缩或屈服”,使“梦想幻灭、希望成灰、欢乐失色”,使“礼物失值、成绩无光、信心瓦解”,最终“使人觉得没有办法应付人生,从而灰心丧气,自惭形秽,惊慌失措”。显然,这种悲观、失望的“世纪末”颓废情绪及其所支配的消极人生观,是错误的极不可取的。作者正是通过这样的对比,鲜明地表达了他的乐观向上的人生观和生活态度。

这篇文章的语言,充满热情而富有感染力,譬喻新鲜、形象,比如:“人与人之间这种影响,就像阳光与寒霜对田野的影响一样”;“生命是棵生长着的树,不是毫无生机的雕像”等,都准确而清新。作者在本文中发出的关于挖掘生命潜能、增强生命意识、焕发生命热情的“生命的召唤”,具有积极的意义,给人有益的启示。让我们记住这召唤:让生命之火熊熊燃烧……

每天抽出一小时

【美国】奥斯卡·契斯盖尔

一位名叫富兰克林·费尔德的人曾精辟地说过这么一句话:“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可以用这么五个字来表达--‘我没有时间’。”

在当今这个生活节奏紧凑的年代里,人们似乎每天都没有充裕的时间去做完想做的事,所以许多念头就此打消了。但世界上仍有许多人用坚定的意志,坚持每天至少挤出一小时的时间来发展自己的个人爱好。事实上我注意到,往往是越忙碌的人,他越能挤出这一小时来。

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化学公司--杜邦公司的总裁格劳福特·格林瓦特,每天挤出一小时来研究蜂鸟(一种世界上最小的鸟),用专门的设备给蜂鸟拍照。权威人士把他写的关于蜂鸟的书称做自然历史丛书中的杰出作品。

休格·布莱克进入美国议会前,并未受过高等教育。他从百忙中每天挤出一小时到国会图书馆去博览群书,包括政治、历史、哲学、诗歌等方面的书。数年如一日,就是在议会工作最忙的日子里也从未间断过。后来他成了美国最高法院的法官,这时他已是最高法院中知识最渊博的人士之一。他的博学多才使美国人民受益匪浅。

我承认,要挤出这一小时并不容易。需要有决心和恒心。关键还在于如何设法得到这一个小时,并且有效地利用它。

我的朋友威尔福莱特·康,前半生奋斗了四十年,成了全世界织布业的巨头之一。尽管事务十分忙碌,他仍然渴望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他对我说:“过去我很想学画画,但从未学过油画,我曾不敢相信自己花了的力气有很大的收获。可我最后还是决定了,无论作多大牺牲,每天一定要抽出一小时来画画。”

威尔福莱特·康所牺牲的只能是睡眠了。为了保证这一小时不受干扰,唯一的办法是每天清晨五点前就起床,一直画到吃早饭。他说:“其实那并不算苦。一旦我决定每天在这一小时里学画,每天清晨这个时候,渴望和追求就会把我唤醒,怎么也不想再睡了。”

他把顶楼改为画室,几年来从不放过早晨的这一小时。后来时间给他的报酬是惊人的。他的油画大量地在画展上出现了,他还举办了多次个人画展。其中有几百幅画以高价被买走了。他把用这一小时作画所得的全部收人变为奖学金,专供给那些搞艺术的优秀学生。他说:“捐赠这点钱算不了什么,只是我的一半收获。从画画中我获得了很大的愉快,这是另一半收获。”

同类推荐
  • 野外探险旅行必备手册

    野外探险旅行必备手册

    野外探险旅行必备手册野外探险旅行必备手册野外探险旅行必备手册野外探险旅行必备手册
  • 隐藏或呈现

    隐藏或呈现

    是青少年必读的当代精品美文系列之一,作者在散文中使过去发生的和现在时的人和事和物等等都混杂一起,以再次“发生”使它们获得同时性的生命,从而在各自的运动中,使一切,包括那些不能奔跑的也都奔跑起来,从而揭示出与它们的相遇所显示或者隐藏的意义。即使是只有相对比较单一事物的篇章,也能因为发现和领悟,并且因为这发现和领悟不仅是关于个人的而且也是关于人类的。
  • 在全世界迷路

    在全世界迷路

    本书是位列日本文坛三大女作家之一,角田光代的个人散文集。她以看似微不足道的点滴细节,道出了旅行的意义与精髓,并刻画出最有温度的生活风景。全书分为“思旅”与“思物”两大部分。“思旅”篇,我们可以跟随她的脚步,一同体验与感受世界各个角落的鲜活魅力;“思物”篇,则是同她一起,细数身边那些与生活相关的实用小物,由物延及儿时的回忆与理想,感悟生活的真谛与乐趣。角田光代在书中分享了她在世界各地旅行时的所思所感,同时处处可见令人无限眷恋的平凡日常光景,读来轻松愉悦,倍感亲切。
  • 世界我知道-欧洲——西班牙

    世界我知道-欧洲——西班牙

    本书图文并茂,大量精美的彩色插图将带领你游览七大洲的大多数国家,领略它们独特的自然景观,品味它们多姿多彩的人文风情。亚洲的广袤、欧洲的人文、非洲的狂野、美洲的多元、大洋洲的浩渺、南极洲的寒冷……都将为你一一呈现。奥地利的斗牛、巴西的狂欢、英国的傲慢和优雅、美国的务实和率真、法兰西的浪漫、德意志的理性、俄罗斯的豪放和热情、日本的“菊花与刀”……这些独特的国家特色和民族特性也将展现在你的眼前。埃及的金字塔、希腊的神庙、印度的泰姬陵、柬埔寨的吴哥窟……这些古迹不仅能引发你思古之幽情,更会使你领略人类文明的古老和悠远。
  • 走天下学知识丛书-装备行知书

    走天下学知识丛书-装备行知书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的诗句。现比喻要努力读书,让自己的才识过人并让自己的所学,能在生活中体现,同时增长见识,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走天下学知识丛书包括:服务行知书、健康行知书、名胜行知书、摄影行知书、时尚行知书、装备行知书等书籍。
热门推荐
  • 极品管家

    极品管家

    犯我大宋天威者,杀!惹我娘子不快者,杀!上阵杀敌、宫廷内斗、暧昧情事应有尽有咱不说啥轰动九天之事,只谈这天圣原的小小杨总管王宫贵人间的风流韵事,自然还有阵前热血杀敌的爽快皇城纷扰,王府事多,故宋之扰,宫廷内乱,伴娘子上阵,麻烦麻烦!梦中美人,刁蛮郡主,皇后多情,贵妃有意,管家也风流,何妨何妨?管家Q群【35307292】【起点第二编辑组签约作品】
  • exo之呆萌猫猫哪里逃

    exo之呆萌猫猫哪里逃

    纳尼?从拍卖场买来一个猫女?啊?我们的女仆?嘿嘿,可耐的猫猫,过来。。。。我什么时候可以逃走啊啊啊啊。嗯。。。首先,还了那一百万,其次,看心情,然后。。。额,还没想好,让我再想想,平静有趣的日子直到有一天。。。。。。你留下来好不好,不要走。。。。对不起,如果有来生,我还要遇见你们。这一世,我们注定错过。
  • 梦幻古今

    梦幻古今

    一名帅气的大学生偶然结识了市委书记的女儿,无奈进入了官场。一次旅游,却意外遇到了外国间谍追杀。误入天坑,变身为二郎神,梦幻于古今之中,征战于沙场之上。救基督之灵魂,与上帝同坐于天堂谈经论道。纵横于千古历史之中,挥洒在三界之间,欲改变历史建立一代霸业,欲扫灭官场一切浊气恶习。其结果又会如何,敬请大家关注。
  • 浮兔

    浮兔

    浮兔是一个令众生畏而远之的庞大家族,他们拥有足以撼动世界的力量,传说浮兔生性凶残,暴躁,为什么没有人见过浮兔族?因为所有见过浮兔族的人都没有活路!可白璇想说事实并不如此,浮兔是一个十分友好、善良的家族,在这个族群里,每个人都相亲相爱,他们隐匿于世,坚守世间的和平宁静,江佑牧也是如此,白璇从未见过这样一个人,睿智,身手敏捷,再没有第二个看起来比江佑牧还舒服养眼的人了。
  • 原始罪行

    原始罪行

    穿越在这个都市,年复一年,普普通通,众生都是这样,他来了,没有带来任何消息,太多的人,都像他这样,不为这个世界带来任何消息。他来了,只是他来了。
  • 我的六道男友

    我的六道男友

    都市中,他霸气无双,虐世家踩纨绔,周旋于众美之间,校花青睐,总裁爱戴,黑道女王纠缠不断,古武界中,他传奇不断,天山称王,万物臣服,他说“我是刘道,我为自己代言”!
  • 浴鹤庵诗集

    浴鹤庵诗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龙鲨

    龙鲨

    一场大战,让他消失两年。两年后他重新回归。获古血,养神兽,造异火。一个有元素创造的世界,他将主宰这个世界,把所有阻碍他变强的人一一打败!欢迎大家来捧场!
  • 泰坦星河

    泰坦星河

    地球上的人们怎么也不会想到,世上竟有那样的一种存在:光剑,能量束光炮,都是所谓未来世界的东西。更不会想到神、魔法、龙之类的东西,林辰意外发现的一枚来自“神”的芯片,发现了这个世界更加深层的东西·······
  • 采妻戏

    采妻戏

    苏家有女名采,天资灵慧,性情温雅。力大无穷,目不识丁的汉子,你确定要娶人家?油头粉面的情郎,败了!一大家子的亲眷,服了!贪婪卑鄙的都尉,怕了!最后,秀图含笑的姑娘,嫁了!王爷,我是个宠妻之人,要不,这皇权之争,您找别人吧!夫人,为夫这般作为,您可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