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39600000038

第38章 不高明又何妨:睿智·哲理篇(5)

有许多树,正同人们一样,使人一看便觉得讨厌。

松林中间的地上,并没有遮盖着一茎青草。即使青草曾经生长,显然早已被人的脚步所毁灭了。在树干的末梢,想寻到嫩条也不能够。这些枝条,本来在老树旁边是常有的。这是一种没有将来的植物,正如世上的没有明日的人生。

我们沿着这幽郁的松林过去,便看见一所大屋在我们的面前,墙上爬着野生的葡萄。靠在墙的一面,是一个小亭,用牵牛花和豌豆所编成的。屋后是园,荒废着,满生了稞麦。

这建筑中最大而且似乎最重要的,那是极长的马房,在屋的两边,仿佛和它合成一个不可分离的全体。略远一点,横着黄色的稻田。有一重低矮的栅栏,将它从那建筑和前面的一小块空地隔开了。

那栅栏造成一个方角,在斜角的两半斗合的地方,装着大门,高而且宽,那时正完全开着。

我们走近低矮的栅栏,安娜还来不及将她的绸伞靠到栅栏上去,那黄屋里有人开门了,走出一个男人来,站在门口,高声问道:“你们是往外国去吗?”

我们懂了。用了弯曲的棒草做成的栅栏,原来是比普通田产的境界,更有重大意义的东西……

这栅栏是分开两个国民、两个国土、两个文明的。

生在栅栏后面的稞麦,所以成为日耳曼的稞麦;那夹在稻穗中间,蓝色的火光一般微微燃烧着的野菊,也便是日耳曼的野菊了。

这也是日耳曼的,便是那风,从那边吹来,带着牵牛花的蜜一般的香气……

安娜当然不愿意用日耳曼的花来增饰她的花环,她将我们的来意,对高声问话的人说了。

他从容地回到屋里去,但是一定还有十几双明澈的虽然不可见的眼睛,正守望着我们一切的举动。

我们向周围观望,带着一种奇异的感觉。

“这是怎么的?”安娜张大了眼问道,“这株稻因为谷子被风吹来,在这里生长,便是我们的;但那千万株别的稻,本是它的兄弟们,只因生得远了一步,便是外国的,这是怎么的呢?”

我竭力地向她说明,这是完全自然,而且必要的。

“为什么呢?”

我只耸一耸肩,也不答话。

我们心里全为这分隔的思想所占据了,我们便转眼向着天空,去搜寻上面的界线。

但天空只有一个,不可分的。

我们看那太阳。

太阳也只是一个,不可分的。

在这时候有一只蝴蝶,在我们近旁的栅栏上,将它红面银里的翅膀一张一敛的,坐了好久,忽然地飞起,便飞向日耳曼那边去了。

它在左右摇摆的稻穗上飞了许多时,寻到男朋友或女朋友,于是又从从容容地飞回来了。

几只燕子,预知雷雨将到了,大声叫着,远远地飞翔了一会,也无事地穿过了那境界……

“你看!”安娜同小孩一般的得意,叫着说,“那燕子和蝴蝶并不承认那必要,便是你刚才很聪明似的所说的。”

这几句不注意的话,很使我忧郁。

“唉,安娜,安娜,”我埋怨似的说,“你忘记了么?--人类是比那轻浮的燕子和没有思虑的蝴蝶更为聪明的生物呀!”

人类的“聪明”与人为的“栅栏”

《燕子与蝴蝶》赏析

作者(“我”)和恋人安娜在田野漫步,釆集野花,编织花环。这热恋着的时刻本来就够美妙了,何况还受着“大自然的抚爱”呢!他们忘却了时间,忘却了烦恼……正当他们陶醉于爱情和美景中的时候,突然撞见了一座栅栏。这不是一般的农家的栅栏,而是边境上国与国分界线的标志,栅栏那边是另一国度。于是他们那自由的漫步被人为地也是“理所当然”地阻止了。这对于惬意欢欣的恋人来讲,当然是大煞风景,以至天真烂漫的安娜不由得惊疑地问道:“这是怎么的?”

是啊,同样是稻子,却被分隔在国界两边,被分隔的还有稞麦和野甚至还有“风”……“这栅栏是分开两个国民、两个国土、两个文明、这一切究竟是为什么呢?

有趣的是,这一对恋人不满于地上的栅栏,“便转眼向着天空,去搜寻上面的界线”,他们发现,“天空只是一个,不可分的”;继而又“看那太阳”,“太阳也只是一个,不可分的”。

更有趣的是,这时他们发现了一只蝴蝶和几只燕子,无拘无束从从容容地翩飞穿行于国界两边,全然不理会那道栅栏,“不承认”那界线存在的“必要”可是人呢?人类不仅自己制造了“栅栏”,还“很聪明似的”对这种“自我限制”作出种种“合理”的解释。文末一句,作者用反语对此做了回答:因为“人类是比燕子和蝴蝶更聪明的生物呀!”这就对人类自造“栅栏”的愚蠢之举进行了嘲弄。

本文的“栅栏”可以引申为具有广泛象征意义的形象。它使我们联想到人类生活的许多方面。人类由于意识、观念、人文、地理、种族、历史以及宗教信仰和战争等方面的原因所造成的人为的“栅栏”难道还少吗?天空不可分割,太阳不可分割,同一块天空与太阳下的人类自身不是正被各种“栅栏”分割得七零八落吗?照此看来,比燕子们、蝴蝶们聪明百倍的人类岂不是在画地为牢、作茧自缚么?然而,真要拆除一切“栅栏”,却是很不现实的,只能是带着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的一种憧憬。何况现实中的各种“栅栏”也并非仅用“聪明”或“愚蠢”的简单结论所能解释得了的。

我们当然不必苛求作者,同时我们还得承认“凡比喻都是‘蹩脚’的”,本文的燕子、蝴蝶之喻只不过寄托了一种自由的向往。这立意和命题无疑是值得称道的。作者从恋人恬静、平和的特定的心态出发,抒发一种对幸福自由的“不容桎梏”的渴求之情,而情与景的交融、事与理的结合又是那样自然贴切、天衣无缝,通篇流溢着诗意盎然的情绪,所揭示的生活内涵又深刻而富有哲理,这一切,都是值得我们认真品味的。

杰克和水手

【英国】佚名

杰克住在英格兰的一个小镇上。他从未看见过海,他非常想看一看海。有一天他得到一个机会。可当他来到海边时,那儿还笼罩着雾,天气又冷。“啊”,他想,“我不喜欢海。庆幸我不是水手,当一个水手太危险了。”

在海岸上,他遇见一个水手。他们交谈起来。

“你怎么会爱海呢?”杰克问,“那儿弥漫着雾,又冷。”

“海不是经常都冷和有雾。有时,海是明亮而美丽的。但在任何天气,我都爱海。”水手说。

“当一个水手不是很危险吗?”杰克问。

“当一个人热爱他的工作时,他不会想到什么危险。我们家庭的每一个人都爱海。”水手说。

“你的父亲现在何处呢?”杰克问。

“他死在海里。”

“你的祖父呢?”

“死在大西洋里。”

“而你的哥哥--”

“当他在印度一条河里游泳时,被一条鳄鱼吞食了。”

“既然如此,”杰克说,“如果我是你,我就永远也不到海里去。”“你愿意告诉我你父亲死在哪儿吗?”

“啊,他在床上断的气。”杰克说。

“你的祖父呢?”

“也是死在床上。”

“这样说来,如果我是你,”水手说,“我就永远也不到床上去。”--在懦夫的眼里,干什么事情都是危险的;而热爱生活的人,却总是蔑视困难,勇往直前。

(敏淞译)

机智、巧妙的逻辑推导

--《杰克和水手》赏析

这篇文章通过杰克与水手的对话,通过他们对汹涌澎湃的江河大海的不同看法,揭示了两种迥然相异的生活态度:懦夫的怕死哲学与勇士的进取精神。

文中的对话是浅显易懂的,似乎也很简单、平常;然而,通过对话(尤其是水手“反问”杰克的对话)所显示出来的机智、巧妙的逻辑推导,却是饶有趣味、发人深思的。

文章的前半部分是杰克发问、水手回答。当杰克一一“问”出了水手的祖父、父亲和哥哥都是死在江河湖海里时,他得出的结论是:“既然如此,如果我是你,我就永远也不到海里去。”很显然,杰克的结论是懦夫的逻辑。此时,如果水手大讲一番要“不怕危险”、要“勇于牺牲”的大道理,文章就枯燥乏味,并且毫无说服力了。然而本文恰恰相反,文章的妙处也正在于此……这时,水手借用对方提问的方式,对杰克来了个“反问”,并且从反问中知道了杰克的祖父和父亲都是“死在床上”这一事实,从而循着杰克自己的逻辑,机智而巧妙地顺势推导出如下结论:“这样说来,如果我是你,我就永远也不到床上去。”这结论显然是荒唐的,然而又是按照杰克的逻辑推导的结果--对话到此,杰克的懦夫逻辑便不攻自破、不驳自倒了。

这种利用他人观点的破绽和漏洞来反驳他人的手法,叫做“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这种手法和步步深入的逻辑推导相结合,常常能使文章生动活泼,雄辩有力,闪烁出思辨的火花与哲理的光辉。本文就是成功的范例。

这篇文章机智、巧妙的逻辑推导,是通过通俗、简练的人物对话来完成的。这些对话很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从品味中,也许能悟出文章中简洁与丰富、浅显与深刻、逻辑推导与形象思维如何巧妙结合的道理来……

玫瑰树根

【智利】加·米斯特拉尔

地下同地上一样,有生命,有一群懂得爱和憎的生物。

那里有黝黑的蠕虫,黑色绳索似的植物根,颤动的亚麻纤维似的地下水的细流。

据说还有别的:身材比晚香玉高不了多少的土地神,满脸胡子,弯腰曲背。

有一天,细流遇到了玫瑰树根,说了下面的一番话:

“树根邻居,像你这么丑的,我从来没有见过呢。谁见了你都会说,准是一头猴子把它的长尾巴插在地里,扔下不管,径自走了。看来你想模仿蚯蚓,但是没有学会它优美圆润的动作,只学会了喝我的蓝色汁液。我一碰上你,就被你喝掉一半。丑八怪,你说,你这是干什么?”

卑贱的树根说:

“不错,细流兄弟,在你眼里我当然没有模样。长期和泥土接触,使我浑身灰褐;过度劳累,使我变了形,正如变形的工人胳臂一样。我也是工人,我替我身体见到阳光的延伸部分干活。我从你那里吸取了汁液,就是输送给她的,让她新鲜娇艳;你离开以后,我就到远处去寻觅维持生命的汁液。细流兄弟,总有一天,你会到太阳照耀的地方。那时候,你去看看我在日光下的部分是多么美丽。”

细流并不相信,但是出于谨慎,没有作声,暗忖道,等着瞧吧。

当他颤动的身躯逐渐长大,到了亮光下时,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寻找树根所说的延伸部分。

天啊!他看到了什么呀。

到处是一派明媚的春光,树根扎下去的地方,一株玫瑰把土地装点得分外美丽。

沉甸甸的花朵挂在枝条上,在空气中散发着甜香和一种神秘的魅力。

成渠的流水沉思地流过鲜花盛开的草地:

“天哪!想不到丑陋的树根竟然延伸出美丽!”

(雷怡译)

“树根哲学”的启示

--《玫瑰树根》赏析

玫魂花是芬芳馥郁、美丽多彩的;而当它的前身--玫魂树根刚刚埋进土里的时候,是何等地丑陋,何等地默默无闻。

就连地下细小的水流也瞧不起这树根,把它视为见不到阳光的“丑八怪”。

然而树根却并不自卑。虽然它“长期和泥土接触,浑身灰褐”;虽然“过度劳累”使它的身体“变了形”。然而它说:“我是工人,我替我身体见到阳光的延伸部分干活,让她新鲜娇艳”;它还对细流说总有一天,你会到太阳照耀的地方,那时候,你去看看我在日光下的部分是多么美丽。”

树根的话终于成为事实。当树根上长出的一株玫瑰“沉甸甸的花朵挂在枝条上,在空气中散发着甜香和一种神秘的魅力”时,“水流”不由得惊叹道:“天哪,想不到丑陋的树根竟然延伸出美丽!”

如果我们把树根的生活准则看作一种“哲学”,那么,它使我们想到些什么呢?

同类推荐
  • 印象西部——西藏

    印象西部——西藏

    本书全方位介绍了令人神往的西藏自治区。第一部分“全景西藏”,主要介绍了西藏的历史、文化、民族、行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推荐去西藏旅游的精品路线。第二部分“风景西藏”,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珠穆朗玛峰、帕里草原、卓木拉日雪山、布达拉宫、大昭寺等自然最观和人文景观。每个景点除有景点介绍和图片外,还耐有位置、交通、门票等情况。作为一本旅游工具书,总结了资深旅行家的经验,具有翔实准确的目的地资讯,帮助读者在西藏吃得开心,住得放心,玩得舒心。
  • 绕着地球去旅行

    绕着地球去旅行

    本书为知名行者、地球公民徐铁人环球旅行记录。徐铁人,做过模特、三轮车夫、餐厅服务员、中学老师、导游,写过专栏,现为演员、资深驴友,及咖啡馆老板。
  • 红泥炉(上、下)

    红泥炉(上、下)

    本书分上下两册。上册以游记、随笔为主,以轻松明快的文笔,描写了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及对生活的热爱和人生感悟。带给人以愉快的阅读享受。下册以严肃的文笔,对山西的人文历史、未来发展做了细致的分析、论述,以睿智的、深刻的思考带给读者以深思及人生的启迪。
  • 远古水洞沟

    远古水洞沟

    在历史文化研究方面的价值。水洞沟遗址是我国三大旧石器时代遗址之一,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截至目前,水洞沟遗址先后已经出土文物超过4万件,其中绝大多数都是石制品。这些旧石器时代遗存的发掘不仅证实了我国拥有着丰厚悠久的旧石器时代文化,同时为研究我国旧石器时代文化提供了大量翔实的实物资料,也为探讨和解决东亚地区古人类起源提供了大量翔实的资料。
  • 探索未知—中国的地方之最

    探索未知—中国的地方之最

    《探索未知-中国的地方之最》以每个城市最突出的特色,详细讲述了中国大部分城市的地理,政治,经济,文化,旅游等。
热门推荐
  • 灵异降头师

    灵异降头师

    降头术由丝罗瓶,养小鬼,尸降,血咒等骇人听闻的秘密法术组成,起源于茅山教。他与六欲天魔主魔罗是宿命之敌,在被魔罗下了降头术后被茅山掌教相救。后来又得到了正统茅山“降头术”的传承成为一代掌教。控制马来政府的邪派十二教,现身泰国的魔化降头师。秦始皇陵墓究竟在哪,秦始皇兵……
  • 公主的微笑之绚丽的人生

    公主的微笑之绚丽的人生

    我,血族的公主,多麽的华贵,也不能笑。。。。。。经过多年的蜕变,直到现在,有一天,我遇见了他,知道了人生的可笑,又因为他,爱上了他。。。。。。。。。。。。。。。。。。。。。。。
  • 天宇皇道

    天宇皇道

    天宇世界,武道为尊,大陆无垠,势力无限,宗门为上,大国式微。一个出自小国的小小武者偶得巨额财富,触动亿年前封印,随后一发不可收拾,建帝国、踩宗门,成就无上至尊。
  • 雪中悍刀行之外传集

    雪中悍刀行之外传集

    江湖多悲剧。是一去武帝城头不复返的老黄,是剑开天门终悲剧的老剑神,是屠尽生灵百万的徐骁……木剑温华、白衣陈芝豹、黄三甲……大人物小人物,都穿在江湖的链子上。
  • 亨利四世上篇

    亨利四世上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法律法规与政策解读(上)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法律法规与政策解读(上)

    《党建工作实务:法律法规与政策解读上》:民权是指用以指人民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民权分为四种,即选举权、罢免权、创制权、复决权。孙中山认为,代议政体,人民选举议员,由议会去管理政府,是间接民权;有了选举和罢免官吏,创制和复决国家法律的权力,才算是充分的民权,彻底的直接民权。
  • 萌宝空降:妈咪,爸比要二胎

    萌宝空降:妈咪,爸比要二胎

    一张200万的发票,他买回来了一个妻子。早上献殷勤,中午玩暧昧,晚上夜夜笙歌。可是……一天,某女炸毛。拿出契约,“时间到线!二胎已下!我要翻身!”某男邪魅一笑,“契约上明明写着二胎。你这才一胎,就想走人?”某女盛怒掀桌,提出两娃。“离婚!二胎在此!”某男突然一个壁咚,“老婆,你那是龙凤。还有一胎没下……今晚努力生娃……”
  • 任弼时与湖南

    任弼时与湖南

    全书记录了任弼时在46载春秋年华中,发扬湖湘优秀传统文化中屈原的上下求索精神、范仲淹的先忧后乐精神,学习现代民主科学的人文精神,创造了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不辞重负奋力前行的骆驼精神,发扬光大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精髓,为党和人民留下了取用不尽的宝贵精神财富。本书形象而生动地概括了任弼时的坚强党性和革命精神,赞扬他是党和人民的骆驼。
  • 末世之炮灰抱大腿

    末世之炮灰抱大腿

    郭素墨作为一枚偶尔欢脱的IT界资深女屌丝,有一天她穿了,还是一本末世女配文的世界?!而作为原文炮灰,在遇到猪脚们时还没发光发热,就悲催地被白莲花设计变成了丧尸。当某只新鲜出炉的丧尸遇见原文中隐藏幕后的末世教父大Boss——兰九。兰九:啊哈~这下有乐子了!墨姑娘:非人类蛇精病真可怕!
  • 幸福的12堂课

    幸福的12堂课

    这是一位幸福的成功人士用近50年的人生悟出的简单道理。作为人子、人夫、人父、人师,他说:人生不过是衣食住行、安居乐业、生老病死。人之幸福,全在于心之幸福。幸福从心开始。把心打开,需要信心、用心和耐心。信心造就梦想,用心汇聚力量,耐心带来坚持。成功贵在坚持,专业源于敬业。不放大,不放松,不放弃,不自满,不傲慢,不张扬;不急功近利,不急于求成,不急躁冒进;不为积习所蔽,不为时尚所惑,不为浮名所累。知行,知足,知止。这是生活的觉醒,也是幸福的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