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45900000058

第58章 则阳(3)

大公调说:“阴阳互相辉映、互相伤害又互相调治,四季互相更替、互相产生又互相衰减。欲念、憎恶、离弃、靠拢,于是像桥梁一样相互连接相互兴起,雌性、雄性的分开、交合,于是相互为常相互具有。安全与危难相互变易,灾祸与幸福相互生存,寿延与天折相互交接,生还与死亡因此而形成。这些现象的名称与实际都能理出端绪,精细微妙之处都能记载下来。随物变化的次序相互更替总是遵循着一定的轨迹,又像桥梁连接彼此两方那样地运动而又彼此相互制约,到了尽头就会折回,有了终结就有开始;这都是万物所共有的规律。言语所能致意的,智巧所能达到的,只限于人们所熟悉的少数事物罢了。体察大道的人,不追逐事物的消亡,不探究事物的源起,这就是言语评说所限止的境界。”

少知又问:“季真的‘莫为’观点,接子的‘或使’主张,两家的议论,谁最合乎事物的真情,谁又偏离了客观的规律?”

大公调说:“鸡鸣狗叫,这是人人都能了解的现象;可是,即使是具有超人的才智,也不能用言语来称述其自我变化的原因,同样也不能臆断它们将会怎么样。用这样的道理来加以推论和分析,精妙达到了无以伦比,浩大达到了不可围量,事物的产生有所支持,还是事物的产生全出于虚无,两种看法各持一端均不能免于为物所拘滞,因而最终只能是过而不当。‘或使’的主张过于执滞,‘莫为’的观点过于虚空。有名有实,这就构成物的具体形象。无名无实,事物的存在也就显得十分虚无。可以言谈也可以测度,可是越是言谈距离事物的真情也就越疏远。没有产生的不能禁止其产生,已经死亡的不能阻挡其死亡。死与生并不相距很远,其中的规律却是不易察见。

事物的产生有所支使,还是事物的产生全都出于虚无,两者都是因为疑惑而借此生出的偏执之见。

我观察事物的原本,事物的过去没有穷尽;我寻找事物的末绪,事物的将来不可限止。没有穷尽又没有限止,言语的表达不能做到,这就跟事物具有同一的规律;而‘或使’、‘莫为’的主张,用言谈各持一端,又跟事物一样有了外在的终始。道不可以用‘有’来表达,‘有’也不可以用无来描述。大道之所以称为‘道’,只不过是借用了‘道’的名称。‘或使’和‘莫为’的主张,各自偏执于事物的一隅,怎么能称述于大道呢?言语圆满周全,那么整天说话也能符合于道,言语不能圆满周全,那么整天说话也都滞碍于物。道是阐释万物的最高原理,言语和缄默都不足以称述;既不说话也不缄默,评议有极限而大道却是没有极限的。”

活学活用

接受苦难,创造生活

一个人,不管他是刚走上人生的道路,还是已经有丰富的人生经历;不管他在社会中是成功者还是失败者,都会有各自不同的问题,都会有各自的烦恼和痛苦。

而且,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痛苦是最大的,穷人认为总统没有痛苦,他坐的车子很大,住的房子也不错,其实,总统也有他的麻烦。很多有钱人觉得穷人很好,因为他们一无所有,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事实上,人们只想到了自己的痛苦,不能了解别人的痛苦,不知道别人的痛苦。其实就连婴儿、动物也都有很多痛苦,只是我们不注意罢了。

古代思想家庄子可不一样,他心中的悲伤是天下人的痛苦。

让我们看看思想家庄子生活的时代,那时正是公元前4世纪,战国中期,诸侯争霸,战争蜂起,血雨腥风飘荡在中华大地的上空,战争的场面触目惊心,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让人无法想象。除了战争以外,还有统治者的残酷剥削,使人民的生活困苦不堪。各国严酷的刑法导致大量平民不是被杀,就是被残伤,加上各国统治者为了争权夺利,东征西战,刀戈厮杀,死亡的人到处都是,就像草填满沼泽一样多。正如《庄子》中所描述的,在路上随处都可以看到死人的白骨。

思想家庄子面对老百姓的苦难,感到人的生命在灾难到来时是多么孤独和脆弱。作为一个平民中的一员,庄子只能这样劝说大家,我们都在险恶的地方生存,就像活在神箭手羿的射程之内,在这种情况下,被射中和不被射中,与一个人的行为巧拙没有关系,只是属于那黑色的“命”。所以被射中没有什么好愧痛的,偶尔躲过也没什么好得意的。

在《庄子·则阳》篇中,借柏矩的哭声,说出了他心中对社会黑暗和人民不幸的不满。故事的起因,是老子的一个弟子叫柏矩,想去天下各国看看。老子劝他说:“天下和这儿一样都在水深火热中啊,有什么可看的?”但他还是出发了。

听说齐国比较安定富足,柏矩就先去齐国。当他来到齐国城里时,看到一个因盗窃罪被处以死刑而抛尸示众的人,柏矩心里就涌起了哲人的无限悲哀。他走过去,推了推尸体把他摆正,还脱下自己华丽的礼服盖在尸体上,然后,仰着脸对着天号啕大哭,嘴里还念念有词地说:“你呀,你呀!天下将有大难,我们全都得去,你只是比我们先走一步了。人常说‘不要当强盗’,可是你为什么偏偏往刀刃上碰呢?正是人们聚敛财富,才使世间演出了一场又一场战争。连年的战争使穷人疲于奔命,永远没好日子过。想让你不当强盗,怕也早就死了七八回了、反正是活不成。你是时代的产物啊。我给你摆正身形,穿上我的礼服,我为荣辱和财富而哀悼、为生命而伤痛啊!”

时间已过了两千多年,庄子所处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现在我们生活的时代多么幸福!打开水龙头,就有干净的水可用;冬天有暖气,夏天有凉风;按一下电梯钮,不用花力气就能从地面升到十几层楼高。平安无灾难的日子,多么值得我们感恩!

人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品味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就是生命的意义,只要生命存在,未来就掌握在自己手中。其实,不是这个世界没有阳光,而是黯淡的心境早已把所有朝向阳光的窗户悄然关上。这才是人生最大的不幸。精于应对,避免不利事物有盈有虚,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但人可以遵循它。遵循规律的人比不遵循规律的人,成功的可能性要大得多。一个人的事业发展到了相当的时期,应该知道怎样去对待发展、妥善处理。即使不选择激流勇退,也须早备一些应对的措施,避免不利于己的事情发生。张良成为千古良辅,被后世谋臣推崇备至,不仅在于他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佐刘邦创立西汉王朝,还在于他能因时制宜,适可而止,最后,既完成了预期的事业,又在那充满悲剧的封建专制时代里保全了自己,功成名就。

自从汉高祖入主关中,天下初定,张良便托辞多病,闭门不出,屏居修炼道家养身之术。汉六年正月,汉高祖剖符行封。因张良一直随从画策,特从优厚,让他自择齐地三万户。张良只选了个万户左右的留县,受封为“留侯”。他曾说过:“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传说中的仙人)游。”他看到帝业建成后,君臣之间的“难处”,欲从“虚诡”逃脱残酷的社会现实,欲以退让来避免重复历史的悲剧。的确如此,随着刘邦皇位的渐次稳固,张良逐步从“帝者师”退居“帝者宾”,遵循着可有可无,时进时止的处事准则。在汉初消灭异性王侯的残酷斗争中,张良极少参赞谋划。在西汉皇室的明争暗斗中,张良也恪守“疏不间亲”的遗训。张良堪称“功成身退”的典范。

韩信在处世上不如张良精明灵活,他被捕后感叹说:“果然像人们所说的,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经安定了,我固然应当死啊!”这就是一个人不能改变思维、激流勇退的结局。

汉十一年,萧何建议刘邦杀韩信,这正合刘邦的心意,张良一出走,马上封萧何为相国,加五千户,兵卒500人,一个都尉为警卫。陈平前来拜见萧何说:“你的祸患从现在开始了!最好是让封不要接受,并出尽家财,资助军队,这样刘邦才高兴。”萧何听从了他的计谋,果然刘邦大为高兴。

汉十二年秋天,靳布谋反,刘邦亲自带兵征讨,一举击灭。萧何又拿出很多家产,安抚百姓,并资助军队。在征讨靳布回来后,有人拜见萧何说:“你灭族的灾祸不远了!你尊位相国,功劳又第一大,对你的封赏还能增加吗?而且你当初入关中,深得百姓的信赖,已有十多年了!民心归附你,刘邦必然注意你,怕你倾动关中。如果现在你多买田地,低息放贷款,用以自污,刘邦才会放心。”萧何听了那人的建议,依计而行。刘邦探听到萧何近况后,果然放松了对他的警惕。这就是萧何避灾自保的策略。

同类推荐
  • 女性圣经

    女性圣经

    女性圣经美丽的形体是上帝赋予的,迷人的魅力却是自己培养的。形体的美丽是外在的,感情的魅力却是内在的。爱是一首朦胧诗,每一个句子都弥漫着奇妙的意象。爱情是一幅象征派画,全靠画师的彩笔如何点染。美丽的心灵是一本书,每一页都洋溢着太阳的光辉。健康的身体如同没有污染的源泉,流淌千里也会回响明澈的溪声。
  • 引发学生奇思妙想的创新故事

    引发学生奇思妙想的创新故事

    本书精心挑选了100个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的创新故事,内容涉及古今中外的发明创造,以及生活中的新观念、新方法。每个故事皆充满智慧,体现创意,给人启迪;每个故事配有精彩独到的点评,挖掘故事深层的智慧,揭示创新的内涵和方法。
  • 执行在于细节

    执行在于细节

    《执行在于细节》作者罗鲜,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意把小事做细的人很少。我们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也绝不缺少各类管理规章制度,缺少的是对制度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凡事无小事,简单不等于容易,只有花大力气,把小事做细,才能把事情做好。大量的工作都是一些琐碎的、繁杂的、细小的事务的重复,所以,我们只能从基层做起,不能眼高手低。浮躁应被扎实所代替,冲动应被理智所折服,这才是成就大事的不可缺少的基础。
  • 男人四十取舍之道

    男人四十取舍之道

    无论是礼赞理想,还是观照现实,四十岁都是一个无奈的年龄阶段。应该承认的是,四十岁的确为人生至关重要的转折点,从这个点开始,该选择的不要错过,该放弃的不要紧握,这样你就会因成熟而稳重,因稳重而深刻,因深刻而收藏到一片灿烂。
  • 做得恰到好处

    做得恰到好处

    本书集前人经验之大成,通过大量贴近生活的事例,从平常为人处世的点滴小事入手,详尽介绍了做的恰到好处的技巧。
热门推荐
  • 快穿之男主别想跑

    快穿之男主别想跑

    对前十八年的生活失去希望,本想自尽,事实上也这么做了,但不知道从哪个旮旯蹦出来个呆萌系统,还说要帮他做任务,如果能体验到不一样的生活,那么,帮它又如何,但是啊,本小姐虽然不想承认,但情商真心不高,为毛还要我攻略男主,好吧,我尽量。从此就踏上了一条不归路!!!(某呆萌系统:“喂,你什么意思,什么叫不归路啊,巴拉巴拉……”)
  • 怎样做人吃得开

    怎样做人吃得开

    古人云:“用兵之道,攻心为上”,“得人心者得天下”。在中国这个以人情为重的社会里,要想获得成功,有一个广泛的人际关系网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做人吃得开首先就要学会广结人缘。天上不会掉馅饼,人缘也不会说来就来,它不仅需要你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关键还要掌握与人交往的技巧。
  • 共和纪

    共和纪

    这是太一的世界,是传说的神弃之地。五族共存在这天地之间,然仰望苍穹已无敬畏,只有弱肉强食——强者为主弱者为奴的规则,众生哀鸣。一个普通的跛脚少年与一个长着胎记的少女在生存中挣扎着,在风云际会中逆旅而行,劈开一条自由与尊严同在的强者之路。作者希望能写一部有理性有逻辑有热情有侠义却不发昏的玄幻小说。
  • 相思十年凭谁寄

    相思十年凭谁寄

    窗外,一团一团的白云轻软得就像一朵朵棉花糖,盛开在少年时的梦境里,跌宕又缱绻。你说如果当年没有遇见,我们的人生又会怎样?上一次来济州还是……十年前吧。WITHYOU
  • 水龙吟之航海志

    水龙吟之航海志

    元末明初,云南巍宝山一小门派“无极宫”内发生血案,宫内二师兄因被诬陷毒害师傅,被迫携妻儿出逃,但终究没能摆脱妻儿双双坠崖的厄运,遂万念俱灰与敌人同归于尽。所幸其子命不该绝,且奇遇连连,于50岁时自创神功威震江湖,终因偶遇高人点化,看破红尘,退隐江湖,但其所创神功却威震后世,也为后世掀起了新一轮的腥风血雨...
  • 恶郎当道

    恶郎当道

    她曾经是个试验品,如今,健康再次青睐她,她却发现身处一个名为“夜魔界”的地方。弱肉强食朝不保夕,她为自保成为了的魔皇的眷宠。男人几乎无法餍足的欢色之念,让她窒息的占有欲,然而,另一面还有让她无法不动容的至情至性的温柔。恶郎当道,且看她如何请郎入瓮,手到擒郎。
  • 皇叔有疾,卿可医

    皇叔有疾,卿可医

    今上小皇叔,端王殿下身中奇毒,路遇娇俏可人小医女。一眼相中,为求名医,以身相许!白叶表示,小女子怕怕,皇叔请放过!
  • 天使转身是魔鬼

    天使转身是魔鬼

    天使转身只为等她转世他,本是一个人类,一个普通的人类。因恨成为天使,灭却世间的恨。却因爱,成为魔鬼传说中的八翼天使,一个永恒不变悲泣轮回
  • 水帝姬

    水帝姬

    阿维娃.梅密理沙,人鱼族的公主,天之骄子,被宠大的女王。传闻她刁蛮任性,嚣张霸道,冷酷无情,残忍嗜血。龙君阎,龙王族的王子,下一任王位的继承人,龙族的天才王者,一向放荡不羁,冷酷无情的龙族至尊大少,却遭到敬爱的三叔暗算,父王被杀,他被囚禁在锁龙洞上百年。然而有一天,一条琉璃蓝尾巴泛着淡淡金光的绝美人鱼出现在他面前。“喂,大黑龙,跟我契约吧!”“女人,你要契约我?”“错了,我是人鱼。”
  • 中国的现实与超现实

    中国的现实与超现实

    “中国的现实”即中国成长道路上的种种坎坷和怪现象。“超现实”即中国今后发展方向和如何实现改革。这是一本时政普及读物,核心为点评当今各色社会问题,专注于点评当代中国各色现象与事件,也有对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的解读。“把历史作为现实参考”的著名近代史专家雷颐,通过通俗的讲解、评论、分析,使读者了解是什么样的力量使政府改革的努力与期望落空,什么样的力量使某些事件像轮回一般在中国历史上反复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