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47500000018

第18章 批评的历史与诡秘的文学性(2)

近几年,由于出版的时兴,每年一千多部的长篇小说,这里边,或许有一些是好的,又有一些是通过强大的宣传攻势。因此“酷评”又难免被这些正面的阐释所冲淡了,还是“邪不压正”。这里的“邪”与“正”,并不是价值判断,而是对待现实和历史的态度,就是文学的历史还是需要建构,也就是在八十年代开始的文学性的建构,在向现代主义挑战所表达的那种文学性理想意义上的建构。这个前提和传统不能丢,如果丢掉了,当代文学的历史就空洞了,当代文学史就没有延续的力量。所以我更倾向于设想九十年代以后,先锋文学的经验普泛化,给文学的展开提示了更多的可能性。尽管我们在严格的意义上说先锋文学终结了,但先锋文学创造的那种经验,那种寻求文学性的生生不息的力量,并没有在当代中国文学中完结。如果说当代文学全是垃圾,那么中国的大学中文系仅仅靠故纸堆是不是就可以撑起一座大厦?这是值得怀疑的。大学中文系还是需要强大的当下的活的文学创作来支撑,这也是维系年轻一代的学生源源不断进入大学学习文学的活的动力。如果像“骂派批评”或“酷评”那样叙述的,当代中国文学是一片废墟,那是很不负责任的做法。这不是真正的大学自由精神所能认同的。始终去寻求和阐释活的文学,从中发掘新的文学经验和存在的经验,这是我们对文学的一种态度。大家也许认为我的这种态度太古典了,也太保守了。这与我们所追求的后现代主义和解构的立场相矛盾。实际上,我认为并不矛盾。我所理解的解构立场是对起压制作用的历史力量进行质疑,持续不断地与这种压制力量,向这种美学规范霸权挑战,这就构成了先锋阐释的动力。真正的“酷评”是要敢于向历史的“巨无霸挑战”而不是骂几个被写作折磨的作家--这种骂不过是小骂,不过是欺辱弱者的行径。我以为更重要的依然在于阐释新的文学现象,让它们与新的理论结合在一起,构成一种新的时代话语。所以没有必要那么多的人加入骂的行列,“愤青”不能真正解决问题,还是要去沙里淘金,还是要去拾荒,把那些人丢弃的东西捡起来。但这不等于我们不坚持批判性,更有建设性的批判性在于面对更强大的历史力量。

总之,自九十年代末期以来,媒体批评与学院专业批评构成的紧张关系就在加剧,专业批评处于溃退当中。网络写作直到出现博客才显出它的威力,也直到博客把职业和业余写手一网打尽时,它的霸权力量才让专业作者胆寒。几年前网络兴起的时候,那么多人说,网络会淹没纸媒体的平面文学,纸媒体的文学到了末路。那时人们的忧虑显得过早,网络在相当长一段时期会推动纸媒体的发展(更长的时间,例如,过十年二十年就不好说了),只会使文学事业更加蓬勃旺盛,网络是表面繁荣最有效的制造商。新浪网的读书频道,每天的浏览量超过一千五百万人。这相当于大半台湾岛的人,全部的荷兰人,四分之一的英国人每天在读书频道那里读书,阅读文学作品。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景象!网络使纸媒体阅读变得更加活跃。在网络上的读书频道,这一千五百万人,每个人都是自发的批评家,对文学充满了言说的愿望。网络上的写手很多是相当年轻甚至年少的孩子,他们的语气是一个权威的批评家的语气。网络让每一个人觉得自己是一个作家,一个批评家。如此显示出文学事业依然旺盛。本来西方先锋派理论,如苏珊·桑塔格、约翰·巴斯等人都说“文学已经死亡”了,而在中国却依然兴盛发达。实际上,消费时代或后现代时代“文学死亡”终究是不可避免的,从先锋性的意义上来说,苏珊·桑塔格等人所追求的文学的想象力,文学创新的可能性已经枯竭了,作为一棵生命之树,它再也长不出多少新的枝干,开不出多少绚丽的花朵。但这个死亡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是德里达意义上的死亡。德里达频繁使用“死亡”的概念,他显然赋予它特殊意义。死亡就是过去存留于现在/在场的事物,对于德里达来说。死亡并不是完全死了,也不是完结,死亡是一种幽灵化的存留/复活形式,这就是差异中包含的延迟概念。在场因为不能完全抹去过去,过去附着于在场中,以死亡的形式附着于在场中,因而在场总是要延迟出场,在场也不可能是全新的现在,它被过去的幽灵附身,它总是要延异自身,所以延异并不一定是向未来变异,而是可能向过去回归,向死亡的过去回复。文学在后现代时代反复演绎着死亡与复活的双重游戏,文学批评也同样在这样的游戏里去获取存在的能量。

现在,我们正在迎来一个数字化的时代,其后果如何还很难预料。当我们说数字化的生产,我们还没有理解这是什么意思。我们把它理解为信息,社会的一种传输方式。或者我们发现在IT,即电子时代不得不迎来民主。我们看到超女的评选,开始有专业评审家,后来干脆取消了,只有人民大众按手机,手机表达的数字就是一切。大家发现选出了李宇春。李宇春的胜利就是数字的胜利。按手机的都是十六七岁的孩子,要看他们的选择。在数字面前,人们的年龄、职业和社会地位的不平等都被取消了,最后只剩下了一项,都变成了数字,这是绝对的平等主义,一个无限的“一”的相加。过去我坚持认为,中国的整个发展,改革开放,思想解放运动,不只是政治精英作出的,也不只是知识分子作出的,同时或许更有决定力量的科技在起作用。对这一问题,我一度很乐观,看到科技引发的社会变化发展的积极方面,但现在我也会谨慎对此作出评价,过几十年之后,几百年后,科技的后果实在难料。到那时,一旦科技成为超级力量,人类再要控制它就困难了。在中国目前为止,科技的力量还是积极正面的。这一开始是由走私的盗版磁带开始的,从录音机的走私开始的,然后从电视机的生产开始,然后从IT产业的盗版开始的。走私的电子产品推动了中国的电子产业,而电子产业又带动了走私盗版的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产品,它对中国民众的思想意识的改变是起到极为有效的作用,现在想变回去也是不可能的了。经济精英、政治精英和IT产业有一个互动的关系,这种互动推动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社会思想意识的潜移默化的变化。

二、批评的转向与文化研究的博弈

中国当代的文学批评在改革开放的历程中却是节节败退,退到学院里,退到日趋困难的期刊杂志里。尽管现在文学还是有繁荣的外表,但仅有的表面风光还是为文学创作所有,批评远远没有占据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九十年代以来,在文学界,都适应了文学作家主流化,习惯了批评家的边缘化。现在的刊物,尤其文学刊物的排序都是有小说、散文、诗歌、文学批评。但是在美国,七十年代以后就是批评的黄金时代。事实上,五十年代西方批评就在文坛占据主导位置,按照兰德尔·杰拉尔(Randall Jarrell)的看法,五十年代典型的文学季刊有2页半诗歌,11页小说和134页评论参见《诗人与时代》,伦敦,费伯出版社,1955年版第71-92页。此说有些夸张,但文学批评在欧美决不至于落到在中国如此命运,通常附在134页的小说、11页的散文、3页半的诗歌后面去谈论二三流的作品。解构批评使学院派理论得到长足发展,1968以后,代表解构倾向的杂志纷纷创刊,并销量可观。如《标记》、《附加符》、《文化评论》、《社会文本》、《界限》、《再现》、《拉里顿河》、《批评探索》等等,这些杂志在大学书店总是在几小时内抢购一空。据说,新到的《附加符》一放进芝加哥大学英语系的休息室就会马上被偷走。新刊物不仅仅是研究工具,更重要的它是“新闻”,“既探讨时代性主题,又倡导新方法、新阅读法和批评观点。这一切表明,新刊物是一种新型文化的主要传播工具。”(米彻尔语)

八十年代初期,保罗·德曼还在雄心勃勃计划:使用“解构批评”的那种修辞阅读方法,将帝国主义式地占领一切文学领域。但解构批评一直遭到正统派的顽强抵制。现在,热衷于新理论批评的人不是德高望重的官方权威,而是精力旺盛的年轻学者。人们纷纷抱怨新理论批评晦涩难懂,马修·阿诺德当年指责批评家知道得“太少”,而人们现在批责批评家知道得太多。只有受过专业训练的读者才能接受他们所谈的知识。新理论批评成为一个巨大的文化加工厂,原料则是来自拉丁美洲和大洋洲的第三世界国家的文学。文学批评再次表达了帝国主义宗主国的文化霸权。但是人们也有理由对此持乐观态度,新理论批评选择传统“进步”、“启蒙”等观念作为靶子,特别是揭示这些观念与帝国主义殖民文化史的关系,从而动摇帝国主义文化的根基。人们有理由相信,在此基础上重新构成的帝国主义之后的批评和后殖民主义文学之间的关系,将不是历史悲剧的重演,“而是学术界为了在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新型的、公正的文明而付出的共同努力。那将是真正的批评和文学的黄金时代。”W·J·T·米彻尔:《论批评的黄金时代》。中文译文可参见杨国斌译,载《外国文艺》,1989年第2期第62页。

当然,从总体上来看,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文学创作已经失去了它的原创的动力,1963年约翰·巴斯在《大西洋月刊》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叫做《疲惫的文学》(Exhausted Literature),而十七年以后,即1980年《大西洋月刊》同样发表了一篇他的文章,叫《补充的文学》或者叫《填补的文学》。他从博尔赫斯、卡尔维诺看到后现代文学的一种新的再生的可能性。当然他在宣传了一阵以后,他发现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文学的原创力很成问题。但是理论的生命力非常旺盛而顽强,它对整个来自第三世界文学具有了再加工的能力。在整个八十年代,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的大部分是来自第三世界的作家作品,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现在。那时南美的作家博尔赫斯、马尔克斯等,他们的作品给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理论提供了一个原材料。更重要的是,给后结构主义理论,后来是后殖民理论提供了理论资源。成为整个文学话语生产,或者人文话语的生产的发动机。但是和当代中国的批评的位置相比起来,批评还是边缘化的,批评还是一种附庸的东西,这是非常不一样的。

欧美批评黄金时代的来临有着更为复杂的历史原因。它与六七十年代的激进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在校园的兴盛,右派当政时期激起的知识左派的较量,但也得益于七十年代欧美新技术革命带来的经济繁荣,大学教育有一个蓬勃发展的机遇。在这众多的原因中,可能文学批评的马克思主义左派倾向是其发展的根本动力。文学的发展总是和现代社会的发展构成一种怪异的关系,它可能从正反两方面都成立,也就是说在顺应和反抗的双重意义上都成立。例如英语文学的传播和发展。按照特里·伊格尔顿的说法,英语文学是骑在战时民族主义身上走向兴盛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英语文学开始走向繁荣,这与英国的大国地位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大学里面英语学科也获得了大的发展。当然关于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在后殖民理论看来,恰恰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殖民政策,才使英语传播到世界各地。哈罗德·布鲁姆就非常讨厌后殖民理论,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理论衍出的后殖民理论,把莎士比亚看作英国殖民扩张的手段,是为了巩固英语在帝国主义经济中的霸权地位,才把莎士比亚输送到各地。他不赞同这种看法。但是对多数后殖民理论家们来说,对新历史主义理论家来说,对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家来说,他们就是这样认为。英语、日语、法语在世界的传播,是和殖民主义的扩张,和帝国主义的全球化扩张差不多是一致的,而不是右派所说的那样,是向人类传播文明和高品质的文化。

我们简略地梳理一下西方文学批评史的话,后面就变成了理论史,把批评压下去了。现代的批评从“新批评”开始,叫做“新批评”而不叫做“新理论”,新批评以后有形式主义批评,从在时间并行上来看,有现象学、解释学,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包括了解构主义、精神分析学、后精神分析学、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新历史主义等等,五花八门。实际上,从结构主义以后,就有一个后结构主义。我把结构主义之后的文化研究称之为后-后结构主义。这里的意思是说,文化研究兴起以后,大家都认为后结构主义过时了,被文化研究替代了。这个判断是不准确的。文化研究是建立在后结构主义基础之上的,只不过是把后结构主义的各个不同帮派的这些知识汇集成一个巨大的工具箱,其实这就是既超越了后结构主义,又更广泛和全面地运用后结构主义。例如,在后结构主义时代,解构主义是反结构主义的,在后结构主义的阵营里面,拉康的精神分析学和解构主义是不相关的,和福科的话语权力理论也很不一致,还有尖锐的矛盾,德里达就写过长文《我思与疯狂史》批判福科。新历史主义认为是超越了福科,其实新历史主义不过是福科的某方面的发展而已。新女权主义学说包括了很多,有性别身份,有拉康的精神分析学,有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福柯的话语权力理论。新历史主义也包含了解构主义。而现在的文化研究就是包罗万象,建立在后结构主义的基础上,而后结构主义中原来相互矛盾、冲突的理论,它采取了“工具箱”的形式,把这些都融为一体,它是这种东西。

同类推荐
  • 上帝呀,你挨过饿吗?

    上帝呀,你挨过饿吗?

    本书作者作为第69084号犯人,引导读者游历了普拉索集中营,再现了一个犯人的体验。他既跌入了情网,同时又目睹了自己的父亲在那里被处死的场面。作为辛德勒名单上的男犯第247号,他讲述了自己在辛德勒工厂里幸存下来的经历和战后与妻子难忘的重逢。本书是作者对充满恐怖时代的回忆。无论是讲述法西斯对克拉科夫的轰炸,还是在残酷的集中营里无情的饥饿,作者在写作时对大屠杀的叙述自始至终都是充满了人道主义精神。
  • 世上最美的感悟:父爱母爱全书

    世上最美的感悟:父爱母爱全书

    我们将天下最美的有关父爱母爱的感人文字汇集成篇,希冀青少年朋友能在一篇篇文字的述说中感受到爱的流淌,体会到父母养育的艰辛。向爱致敬的同时,更加珍爱自已的生命,善待父母陪伴在我们生命里的每一天。就让我们写下一笔笔感恩的寄语,给父母送去一丝丝问候。常回家看看,多陪陪父母。希望这些美文带给你感动的同时,也将教子的智慧一并赠予你:用爱培育孩子!爱是远胜于金钱千百倍的馈赠。
  • 大饭碗

    大饭碗

    《大饭碗》是农村发展进程的纪实,也是画卷。以一个普通农民的视角,审视社会生活,将所闻所见,素材取舍,形成了波澜壮阔的景观,刻画复杂曲折的情节,经历了几十年的生活感触,扑捉了时代的光环。不论从结构上,情节上,还是从人物上,语言上,具备了超越的旧窠的观念。
  •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陀思妥耶夫斯基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陀思妥耶夫斯基

    本套丛书用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形式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从古至今世界各国著名的文学作家和他们的优秀代表作品。这套丛书将引导青年朋友去漫游一番那绚丽多彩、浩瀚无边的文学世界——从古希腊的神话王国到中世纪的骑士、城堡;从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到五光十色的繁华都市;从奔腾喧嚣的河流、海洋到恬静幽美的峡谷、森林、农舍、田庄…它将冲破多年来极左路线对文学领域的禁锢和封锁,丰富青年朋友的精神生活,为青年朋友打开一扇又一扇世界文学之窗,让读者花费不多的时间就能游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浏览各国人民今天、昨天、前天直至遥远的过去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图景,去体会他们的劳动、爱情、幸福、欢乐以及痛苦、忧伤、斗争、希望…
  • 到世界去

    到世界去

    一个花甲之年的学者在世界各地的游走笔记,在路上,他经历了可能遇到的各种惊奇、刺激和彪剽悍的事,见到了许多有趣的人物,自然景观固然美不胜收,人文遗迹固然别具魅力,但这个世界到底是由“人”组成的,而这些人国籍不同,生活阅历、背景、见识想法各异,很容易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热门推荐
  • 血脉帝尊

    血脉帝尊

    万族林立,少年墨辰惨遭陷害,血脉被封,修为反退,受人欺辱,偶得万灵珠,开启血脉枷锁,拥不死之身,焚天煮海,谁主沉浮,,,且看他踏青天,战群雄,笑傲苍穹!
  • 人鬼妖魔令

    人鬼妖魔令

    人,利也,性也!鬼,凶也,善也!妖,愚也,聪也!魔,恶也,怜也!逝去亘古的面目和心境,错的,终究是其心
  • 恶魔界主

    恶魔界主

    一个恶魔族的少爷,在深渊中长大的他,开始经历杀戮与残忍的生活,家族的变故让他不得不做出选择。身世的谜团逐渐被揭开,身份使他成为了异类,面对自己内心深处那个愿意守护其一生的女子,他到底该如何抉择。命运似乎永远都会在同一个人身上开着不一样的玩笑,逆天亦或是屠神!另一个世界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这个世界又是怎样的存在?杀戮、热血、一切尽在‘恶魔界主。’
  • 镣铐皇后

    镣铐皇后

    18岁踏进大学,相识男友赵德方,相恋七年;25岁被抛,重新站起单枪匹马怒闯传媒天地,又是七年;这就是商殇,一个坚强的普通女孩、一个勤奋的商业才女。用自己的话说,这叫:吹遍风萧萧,饮尽雨迢迢。不与虚竹同,心志比天高。然人有情而命运无情,穿越再一次发生,又一个轮回再次开启,难道一切皆是必然?她只好苦叹一句:环环又圈圈,日日复年年。假花乱路眼,何人半神仙。
  • 不为人知的日常

    不为人知的日常

    一千零一个天方夜谭,一千零一个天方“日常”
  • 魅帝霸爱:绵羊,你别跑

    魅帝霸爱:绵羊,你别跑

    今世版:【拥有,是失去的开始。】穿越到天度,遭设计而远嫁黑羽国。被那黑羽魅赫这个变态欺辱压迫不说,还被贬为贴身侍女!他时而冷酷,时而霸道,时而专情,若即若离的感情使她懵懵懂懂地陷入。他曾说:“这一辈子,你都休想逃开本王身边。”大雪纷飞的夜晚,他与她十指相扣所有的猜疑和不安,都被相互贴着的手掌平缓而温柔的压下。雪地里,她的一跪,终使他撤弃与琅轩国的大战。原以为这个骄傲的男人终于会对她说“爱”这个字时,他却冷笑:“如今孤已掌控天下,你坏孤大计,平素又刁蛮任性,孤留着你做什么?”安友友,比起江山,你实在太轻...太轻。前世版:安友友/绵儿,原是九重天上玄凌仙女的妹妹,因与仙女早有婚约的豹君相恋触犯天条,被贬下界受尽玄凌仙女一生的劫,却在天门前为豹君受下了七七四十九道天雷后元神尽失,转世为凡人安友友。后魂魄被豹君召回天度圣代。劫难:被最爱的人欺骗利用。黑羽魅赫/豹君,原是天界一代将军,因与绵儿相恋并害死玄凌仙女触犯天条,被贬下凡受劫。后与天神立下毒誓,将绵儿的魂魄召回身边。劫难:在终于懂得珍惜的时候失去最爱的人。死咒:在最有势的那一年灰飞烟灭。琅轩赐夜,原是九重天的太子,深爱姐姐的婢女绵儿,喜欢她的心思只围着他一人。得知绵儿受天雷变成凡人后执意跟随,天帝大怒,将他贬下人界化作琅轩王。此生的大劫:他爱的人,永远不会爱他玄凌仙女:眼泪价值连城,深爱豹君却被他利用背叛,对黑羽魅赫下了死咒死后余下的魂魄附在妃姬沐凌身上。他与她,能否打破万劫,此生不负彼此?他与她,能否执子之手,解开前世的恩怨纠葛?如果我们的爱情,在一开始就是一场劫难,那我宁愿舍弃一切幸福,陪你熬过。晽群1:61448652
  • 暗恋你的那些年

    暗恋你的那些年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开始变得焦躁不安,变得不再像自己,变得越来越关注你。你说话时淡漠的语气,你嬉闹时纯净的笑容,各种有关你的一切在我的慢慢变得清晰,变得深刻。我就像个变态偷窥狂,迫切地想知道你的一切,可我和你明明都认识了那么多年了,为何我会这样?难道是我忘了吃药再出门么?
  • 破神皇

    破神皇

    武者,先锻体魄,以气通元,以元化形,以形生万象,万象之中,破除虚妄,聚三神,掌两轮,才能臻至巅峰!我主天下,谁为神、谁为皇?
  • 执熙之手

    执熙之手

    “你以为你便秘好了,其实你是吃屎中毒了,哈哈。。”,某位叶大小姐不怕死的说着,“叶婕熙,你找死是吧,啊?”,接着便迎来了凌梓逸的杀人目光,“开个玩。。。”话还没说完,就被某人堵住了嘴。
  • 绝活

    绝活

    在中国,老祖宗们给我们传下来各种我们所特有的手艺,往往被人们称之为“绝活”如同丐有丐帮,车有车店,药有杏林一样,贼也有自己的组织,那就是中国自古传承而有之的“贼行”!事实上,很多我们日常经常见到的东西,在另一些人手里,往往会出现我们想像不到的威力。昔日里天桥的把式、三不管的手艺、城隍庙的玩意儿……这些人……难道就单是走江湖混钱的?无数的民间高手,也许就在我们身边。当东方的象棋麻将拉洋片糖葫芦对上西方的扑克击剑国际象棋法式烤鹅肝会是什么样一副光景?世上众多的绝活粉墨登场,东西方文化与绝活的撞击将伴随着主角一起,随着剧情的延伸让您狠狠地过上一把《绝活》瘾!推荐好友力作《大仙》书号101815非常精彩,非常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