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47500000026

第26章 现代精神溯源:乡村与城市的冲突(6)

如果说马原、洪峰在男权制度的话语系列中分离了父/子关系;那么残雪则是在男性/女性的等级对立中重新写作了女性话语。男性与女性之间的温情脉脉的关系,乃是人类由来已久的父权制度社会赋予的逻辑,通过把女性设想为娇弱的、温柔的、驯服的、温情的等等,男性获得强悍的、勇猛的、中心的地位。这样一种对应关系显然构成并维护了“父法”统治的必要形式。作为幻想的满足,女性总是被设计为男性欲望化的对象;现在,残雪把女性形象改变为怪戾的、极度敏感的、反常的心理幻想的片断,这些“片断”既是男权统治的结果,也是反抗这种统治的见证。那些神经质的怪诞的女人拒绝进入父权制的话语系列向男性制度认同。残雪的女性无法为“父权”(男权)所认可接纳,她们也没有自己的话语,当然只能置身于“自我”镜像面前想入非非。显然,残雪的女性仅只是一些假想的心理片断,尽管有众多的女性作家和批评家对此倍加赞赏,但是残雪的女性形象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它是女性纯粹自恋的话语,它在想象中击垮了男权世界,因而它也在幻想中绝对孤立了女性自己,充其量这是一次同归于尽的反抗。

(3)远离父法:梦幻的孤独个体

对于更年轻一辈的写作者来说,关于“父亲”的记忆更加模糊,对于他们大多数人来说,“父亲”本来就“不在”,这正是他们置身于自我的镜像前想入非非的黄金时代。因此,不难理解,在八十年代后期,先锋派小说大量描写“幻觉”,在无所顾忌的诗意祈祷中把自我构造为梦幻的孤独个体,正是在对话语(符号之物)的充分意识中,他们在幻想之物与符号之物(象征之物)之间无止境地往返徘徊。正如埃德蒙·奥尔蒂格(E·Ortigues)所说的那样:“对同一件事,如果我们绝对地看它便会把它看作是幻想性的,而如果我们把它摆在相应地限制了它的其他因素中,把它当作一种区分的价值,那么它又会变成一种符号性的东西。”埃德蒙·奥尔蒂格:《象征的话语》,英文版,第194页。先锋小说的写作经常是不自主地卷入“幻想之物”与“象征之物”相互置换的游戏,并且构成叙事的内在动机。例如在1987年发表的那些先锋派小说,无法遏止的幻想之物被表达为符号之物,而那些过分堆砌的符号之物则构造了一个更加虚幻的空间。余华的《四月三日事件》,那个无名无姓的“他”,在18岁生日的早晨站在窗户前,连那一片耀眼的黄色都辨别不出,那些不断自我辨析的语词,是在切进幻想的锁链,还是在差异性的意指链中无尽流动?纯粹自我表白的话语与孤独无援的自我想象是原则同格的,它们在远离“父法”的区域沉浮。“18岁”没有激动人心的成年仪式,只有对“父母”的奇怪的冷淡和敌视,设想一次奇怪的冒险,以自虐的行径来表达对“父母”的惩罚。这确实是一次奇怪的“成年礼”。作为一个梦幻的孤独个体,拒绝接受“父法”(与父同化),不能“出门远行”,那就只能停留在幻想界。“反俄狄浦斯”在这里被表现为是对“父法”的绝对拒绝,宁可作为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儿。然而,这个叛逆者没有任何“成人”的气质,他仅仅是一个在心理时空滑动的妄想狂而已。

在八十年代后期,先锋派讲述的那些无比虚幻的故事,在文明杂乱的背景上呈现而显得异常不协调。就文学史直接承继关系而言,他们必须沿着马原开启的那条前途未卜的道路铤而走险,马原的叙述圈套已经丧失了神秘的光圈,只剩下一个孤零零的“我”;就个人记忆而言,他们是时代的弃儿,知青群体的集体记忆沟通了一个时代,它可以重新修复断裂的历史,把幻想之物纳入既定的象征秩序中。然而这些“晚生代”(只相对于知青群体而言,他们有一种“晚生感”)只有纯粹的个人记忆,他们是精神上真正“无父”的一代。哪怕所看到的“父亲”的背影都显得极其虚幻--例如格非在《背影》里所描写的那样:那个疲惫不堪的父亲只能依稀可见了无生气的背影,他不再能给“子一代”以任何威严的惩戒。这些卑劣的子们,没有经历过“父法”的惩戒是不会长大成人的,只能作为绝对的自恋主义者退回到幻想界。

(4)无望的超越:自恋主义文化

在当代文明的背景上,那些表达之物(符号之物)不得不退化为幻想之物--它无法为现实合法化(危机)的文化秩序所读解,主体通过象征的通道却返回了幻想界,沉迷于自恋的镜像之中。格非的《褐色鸟群》(1988)在这一意义上摹写了这个圆圈,那个忧心忡忡的蛰居者,只能对自然之物(时间、季节、候鸟、水边……)沉思冥想,甚至不能感觉到女人的诱惑,他宁可回避现实的爱欲而去追忆一个封存于记忆之中的爱欲。对于他来说,回忆爱欲才是回到真实的现实。正是幻想的移位把主体限定在预期的行动、命运、拒绝、盲目、重复和死亡之中。我们时代的幻想者,不仅无力把自我设想为历史的主体,或者补充自我的现实的或历史的起源,它甚至根本就不能在幻想之物中确定自己的位置,回到内心去的想象总是使主体处在奇怪的错位和重复的位置上。格非故事中出现的那些空缺、那些似是而非的重复,却是主体无以自救的陷阱。那些梦幻的孤独个体,那些绝对的孤独者,例如那个在战火纷飞的年月却坠入情网的萧(《迷舟》),与战争环境如此不相协调,他看上去更像是一个郁郁寡欢的自恋式的感伤主义者;同样的情形可以在其他故事中找到,那些沉迷于内心幻想的孤独个体,正如观望水中倒影的纳克索斯,只能像他所说的那样存在,在这种绝对孤独(自恋)状态中,无视于“父法”的象征性去势,--对此,马尔库塞写道:“较之普罗米修斯文化英雄的形象,俄狄浦斯和纳克索斯世界的形象本质上是不实在、不现实的。它们代表了一种‘不可能’的态度和存在。而且,也不可能有文化英雄的行为,因为它们是非自然的、超人类的、不可思议的。但它们的目标和‘意义’并不违反现实。相反,它们是有用的。它们促进、加强而不是破坏这个现实。然而,俄狄浦斯-纳克索斯形象却会破坏这种现实;它们并不表示一种‘生活方式’;它们所诉诸的是地狱和死亡。它们至多是某种对灵魂和内心来说富有诗意的东西。但它们并不给人以任何‘教训’,也许除非是这样一种否定的教训:人不能战胜死亡,不能在对美的赞赏中忘记和拒绝生活的召唤。”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上海译文出版社,黄勇等译,1987年第120页。

对于马尔库塞来说,自恋超出了所有非成熟的自发爱欲,它还表示一种与现实之间具有的根本关系,这是可以产生一个全面的生存秩序的关系。也就是说:“自恋”可能包含着一种不同的现实原则的种子,自我的力比多的贯注可能成为客观世界的一种新的力比多贯注的源泉,它使这个世界转变成一种新的存在方式。很显然,马尔库塞过分夸大了“自恋”的非压抑性升华所具有的自我更新以及由此带来感性解放的意义。他甚至把俄狄浦斯-纳克索斯的形象看成是伟大的拒绝的形象,即拒绝力比多客体(或主体)分离。这个拒绝的目标就是解放,是曾经分离的东西的重聚:“俄狄浦斯和纳克索斯爱欲的目的是要否定这种秩序,即要实行伟大的拒绝。在以文化英雄普罗米修斯为象征的世界上,这种否定乃是对一切秩序的否定。但在这种否定之中,俄狄浦斯和纳克索斯揭示了一种有其自身秩序,为不同原则支配的新的现实。”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第125页。

作为一个企图全面拒绝资本主义秩序的革命的理论家来说,马尔库塞把赌注压在纯粹个人的感性解放上,这种理论幻想在六七十年代左派激进主义盛行的时代产生并不奇怪。历史实践证明纯粹的个人主义,纯粹的感性解放,这也就是把主体置放在一个同样虚假的位置上,主体不可能凭借纯粹的或孤独的自我获得超然一切的存在,相反,它只能获得超然一切的空洞存在。这种“孤独的”(或自恋的)双边关系,主体陷入典型的幻想情境,在其中他只能见到自我,只能面对幻想之物却不能见到自己在象征秩序中的位置--在其中,他被见,却不能见--正如拉康指出的那样:“要一个人独自承受最高能指的分量是不正常的,而且一旦他承受了他所占据的位置,同样会很容易成为最无能的象征。”参见拉康《〈被窃的信〉的讨论》,中文译文参见《当代电影》,1990年第2期,卢晓辉译。爱伦·坡《失窃的信》故事梗概如下:王后收到一封控告信,正逢国王走进王后的卧室,她便把开了封的信放在桌面上,认为这样反倒不会被国王发现,大臣D发现王后的动作,用一封外表相似的信去调换了这封信,因为国王在场,王后不能阻止他,事后王后命警长找回失窃的信。警长详细搜查大臣D的家一无所获。结果业余侦探杜宾不费吹灰之力就找到了那封失窃的信。杜宾根据推理,大臣会像王后那样把信放在一个显眼的地方,以此来迷惑对方。于是杜宾在壁炉上的文件架里找到这封信。拉康的这篇文章,对文学批评有着非同寻常的深远影响。在中国当代文学批评论说中,也偶尔可以看出拉康此文的影响。本文可能是较早对拉康的理论作出呼应的论述。这种无能所俘获的不是别人,正是主体自身。

同类推荐
  • 北大岁月

    北大岁月

    本书精选来自北大教授、北大学生及北大校园报刊上的美文佳作,书中让你重回到上个世纪上半叶时期的北大,重温这段感人的历史。
  • 解读阎府

    解读阎府

    本书共分为沧桑阎府和魅力民俗两个部分,分别从阎锡山及其家族、阎府的主要建筑、阎府的建筑风格、阎府的雕刻艺术等方面解读阎府。
  • 历代赋评注·唐五代卷

    历代赋评注·唐五代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纪实中国2

    纪实中国2

    “纪实中国丛书”整合了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风格的实力作者和作品一同进入市场,给图书文化市场带来回归理性的厚重作品。“纪实中国丛书”策划出版的作品以源于生活、贴近现实,贯穿生活哲理的写作态度,给阅读者带来一种久违的理性阅读、人文阅读的回归。
  • 见好

    见好

    畅销书作家柏邦妮有一个好人缘,这让她的每一个被采访者都和她“相见甚欢”,所谓“见好”就是看得见对方的好,但首先要让对方看得见你的好,而柏邦妮就是有这种亲和力。不管是陈丹青的神采奕奕——“他妈的”;黄晓明的细腻——“给每个亲人送礼物,我一定想得很仔细很周全”,还是范冰冰的老辣——“拍《十月围城》,剧组和当地的地头蛇起了冲突,范冰冰亲自去谈判”,柏邦妮都能聊得很开怀,并且得到她最想了解的。这是一本以平常心交流的文集,这里没有光环、不打官腔,有的只是平等相对又妙趣横生的交谈。
热门推荐
  • “刘巧儿”传奇人生

    “刘巧儿”传奇人生

    本书的起源是40年代陕甘宁边区华池县发生的农家女子婚姻诉讼案,书中的主人公是《刘巧儿》的艺术原型,时间已过六十多年,她一个平凡的农村妇女,演绎了人生道路上一个又一个传奇的故事。
  • 仙迹天藏

    仙迹天藏

    仙界屹立数万载,由四极大帝主宰。然仙界起始,亦有魔界诞生。魔界由魔王掌控秩序,其疯狂之念,自古留存,欲想踏出魔界,占领凡间,覆灭仙界,独霸万天。现如今,仙界恰逢万载轮回,正是青黄不接,诸物待兴之时。而魔界沉寂万载,亦是开始蠢蠢欲动。。。
  • 僵尸亦为情

    僵尸亦为情

    传说僵尸有四大真祖,他们身怀可灭世之力量。僵尸不在三界六道之中,他们有着不为人知的来历。四大真祖之后力量强横,他们重现人间。天下将乱,他们是应劫的可怜人。生也僵尸,死也僵尸!天地岁月由僵重生!Q群:283569494
  • 竹马太腹黑,青梅哪里跑

    竹马太腹黑,青梅哪里跑

    她伏在他耳边,红着脸:“路云邸...Ikindoflikeyou.”一溜烟跑出门,他望着她的背影轻笑:“ButIloveyou.”
  • 火影之杀神鸣子

    火影之杀神鸣子

    身负系统,怎能不强?改变天下,能奈何我?横走忍界,唯我独尊!一切归原,都属于我!作者乃新人也,QQ:3160768944.本文乃爽文、叛逃文也~
  •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如何让青少年幽默乐观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如何让青少年幽默乐观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如何让青少年幽默乐观》针对青少年朋友当中存在的厌学、耐挫力低、不适应集体生活、处事能力不足等方面的问题,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帮助青少年朋友走出困惑,身心得到良好发展。
  • 宠你更胜一筹

    宠你更胜一筹

    如果有一个人跨越生死给你最最震撼的爱情,你会怎样?在周延琛死后,佟嘉才知道他默默喜欢她好多年了。
  • 亚罗大陆

    亚罗大陆

    千年之前,魔神出世。随之,一场灭世浩劫席卷了整个大陆。整个大陆的隐世强者也纷纷现身,但仍然没有办法阻拦住肆意破坏的众多魔物。然而,魔神发动灭世的原因只为找寻一物——轮回珠。最终,战火席卷到了亚罗大陆,就在亚罗大陆即将被毁灭之时,一位手持轮回珠白衣少年的出现,挽救了即将面临毁灭的亚罗大陆。并告诫众人,魔神千年后将再次重生。想要彻底将其灭杀,就要再次出现一位能驾驭轮回珠,并且得到神祗认可之人!劫难过后,那些仅存的强者们无时无刻不在寻觅传说中的神祗之地!本故事的主人公凌云在一次意外之中,得到传承,从而开始了漫长的修炼之旅!白衣少年为什么会突然出现?亚罗大陆究竟有什么秘密所在?书中会一一为大家揭开答案!
  • 为爱自在飞

    为爱自在飞

    一向天不怕地不怕的于严以生命做筹码,与学生会主席冯帆对赌。发生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于严本身的放浪不羁与冯帆的事事安排总是矛盾重重。随着随性南下广州。在旅途中结识了同行的富家千金吕燕妮。吕燕妮也是对于严一见倾心。于严随行的同班同学林小见到吕燕妮以后。也是仰慕万分。四人发生了情爱的纠缠。在纠结中众人共同迎来了大学毕业。于严奔向了北京,实现儿时的梦想。一切按着计划行事的冯帆,这次却是赌气南下深圳。众人在迷茫中各自纷飞。于严在北京飘荡了两年以后,最终选择回老家创业。偶然间的上网,让于严在网上认识了陈香儿。陈香儿对于严写的一些文字着了迷。于严还未在上一段纠缠成脱身出来,又要进入到另一段纠缠中。
  • 乌鸦爱美人

    乌鸦爱美人

    若轻云似微风,翩翩女儿游红尘。恰逢命运如纸薄、却待雾尽花已红。爱一场恨一场,悲去喜来又若何。俏丫头,今生只为他来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