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50700000009

第9章 呕心沥血秉笔修史(2)

班固一方面赞誉《史记》“不虚美,不隐恶”,并继承秉笔直书的传统,在《佞幸传》、《外戚传》等篇章中,对朝廷的昏聩、统治集团内部的勾心斗争、黑暗腐败都做了某些如实的揭露。另一方面对司马迁无情地鞭挞封建统治者的贪婪暴虐大不以为然。他站在儒家思想的正统立场上,制造“汉绍尧统,自当继尧”的无稽之谈,为维护统治者的利益寻找历史根据,突出地描绘了西汉统一王朝的富庶景象,为统治者纪功铭德,使历史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班固的历史观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和阶级的印记,但班固的良史之才并没有被为统治者歌功颂德的时代需要所完全湮没,而且相对于《汉书》的巨大成就而言,其不足只是白玉微瑕。正因为《汉书》在中国传统史学上的地位,班固作为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千余年来一直为人们所称颂。

轻议前哲志在创新

——刘知几

中国传统史学经由先秦时期萌芽,两汉时期的初步发展,到隋唐时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特别是有唐一代,承隋设史局之遗风,加强对修史的控制,使设局修史成为制度,更是成绩斐然,二十四史中就有八书为唐初撰成即是一例。对唐以前丰富的史籍和众多的史家进行总结、评判,已成为史学发展的时代要求。唐代史学家刘知几独当此任,集多年心血,撰成我国第一部史学理论专著——《史通》。此书一出,标志着我国传统史学由纪实向理论发展,是中国史学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

刘知几,字子玄,唐彭城(今江苏徐州)人,生于公元661年,卒于721年。刘知几小时即与其兄俱以诗才闻名乡里,而且好读书犹喜广泛涉猎,不拘泥于一家之说,开阔了视野。20岁那年考中进士,当时“官爵僭滥而法网严密,士类竟为趋进而多陷刑戮”(《旧唐书·刘子玄传》),刘知几便作《思慎赋》以刺时政。当时的苏凤阁侍郎苏味道、李峤见后感叹道:“陆机豪士所不及也。”正因为这种不为传统所惑的求知方法和勇议时非的叛逆性格,才使他的著作中洋溢着可贵的批判精神,当然也注定他官场失意、仕途多舛。

刘知几在武则天长安年间,历任左史和凤阁舍人等职,兼修国史不辍。他担任史官期间,一直“守兹介直、不附奸回”(《史通·忤时》)。但史馆记武后事多有溢美之辞,刘知几“修《武后实录》有所改正,而武三思等不听”(《旧唐书·刘子玄传》),因此倍感压抑。唐中宗景龙初年再转太子中允,又一次入史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三为史臣,再入东观”。但是由于他与当朝宰相、史馆监修肖至忠意见相左,也为其他史臣因嫉其才能而有所不容,所以愤然离开史馆,并致书肖至忠,痛陈史馆之弊端,又一次显出他不为时屈的品格。

刘知几离开史馆,并不仅仅因为官场失意,更重要的是他崇拜私修,欲独自发挥自己的才能。在《交通·辨职》中写道:“昔丘明之修《传》也,以避时难;子长之立《记》也,藏诸名山;班固之成《书》也,出自家庭;陈寿之草《志》也,创于私室。然则古来贤俊,立言垂后,何必身居廨宇,迹参僚属,而后成其事乎?是以深识之士,知其若斯,退居清静,杜门不出,成其一家,独断而已。”刘知几在此自比于孔丘、左丘明、马司迁等,足见其志高远。于是开始撰修《史通》一书,并于景龙4年(公元710年)完稿。

“自幼及长,述作不倦,朝有论著,必居其职。”——《旧唐书·刘子玄传》曾这样评价刘知几,可见刘知几一生著术甚丰,而《史通》一书则代表他在史学上的最高水平。

《史通》全书共20卷,分为内、外篇各10卷,共23篇。书中既分析史书源流、体例和编纂方法,也阐述史馆建置、沿革和评价史书得失。

从《史通》所评史籍看,范围很广。既有历代正史,即编年和纪传体史书,对其他“绩述”也多所涉及,并专设《杂述》篇,共列偏记、小录、逸事、别事等10种。即使对不被一般史家所看重的宋孝王的《关东风俗传》和王劭的《齐志》也备加赞誉。特别是对儒家经典著作《春秋》和《论语》等的批判,更表现出他不同于流俗的史识。在《惑经》篇中指出,因《春秋》为本国讳,为贤者讳,从而导致“真伪莫分,是非相乱”;在叙事上也“巨细不均,繁省失中”。在《疑古》篇中也指出了《尚书》和《论语》有悖于史实的地方,认为“远古之书,其妄甚矣”,告诫人们不要轻信。这样,就剥去了儒家经典神圣的外衣,而把它们与其他史籍等同看待。

如所周知,自西汉儒学独尊地位确立后,历代封建统治者都把尊孔崇儒视为维护其统治的重要手段,儒家经典也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有唐一代,自然也不例外。可贵的是,刘知几已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认为“此书多讥往哲,喜述前非,获罪于时,固其宜矣”(《史通·自叙》),但却逆流而上,标新立异,敢于对儒家经典著作提出非议,这需要何等的勇气来承受时俗的非难啊!

对于唐代以前的史籍,刘知几追根溯源,分别流品,归纳为六家:“一曰尚书家,二曰春秋家,三曰左传家,四曰国语家,五曰史记家,六曰汉书家”。并指出唐以前的史籍主要编纂形式为左传和汉书二家,其他四家则不可“祖述”。因此,又特设《二体》篇,着重对汉书和左传二家进行评论,指出编年、纪传作为正史二体,“考兹胜负,互有得失”,“各行其美”,并行于世,并进而对世家、列传、志、表等诸篇也加以评判。刘知几六家和二体的归纳是有见地的,而且详略得体,简繁适中。当然其评论也有错误之处,如重断代而轻通史,反对设《艺文志》、《天文志》等,因推崇班固,对司马迁也难免有过激之辞。

刘知几正是以批判的精神、以发展的眼光、以渊博的学识在对众家史籍得失进行评判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正确的史学主张和见解,这突出表现在史才三长论的提出。

据《旧唐书·刘子玄传》载,礼部尚书郑惟忠曾问自古以来文士多而史才少的原因,刘知几回答说:“史才须有三长,世无其人,故史才少也。三长:谓才也、学也、识也。夫有学而无才,犹有良田百顷、黄金满籯,而使愚者营生,终不能致于货殖者矣;如有才而无学,亦犹思兼匠石、巧苦公输,而家无楩柟斧斤,终不果成其宫室也矣。犹须好是正直,善恶必书,使骄主贼臣所以知惧,此则为虎傅翼,善无可加,所向无敌者矣。”

在这段对话中,刘知几的史学思想表露无遗。从中国史学的发展看,无论对哪一史书的品评都离不开才、学、识三点,但有的史家抓其一点而不能顾及其他;有的虽三者都有所涉及,但论述不深。而只有刘知几博采众家之长,独树一帜,对才、学、识三者综合运用并阐明三者之间的关系,真可谓前无古人。

在才、学、识三者中,刘知几最重史识,强调撰史要以秉笔实录为贵,并在《史通》一书中专设《直书》篇,指出“盖烈士徇名,壮夫重气,宁为兰催玉折,不为瓦砾长存。”对历史上不畏权贵、秉笔修史者大加褒扬,推崇备至。对文过饰非、任意褒贬,曲意奉迎者大加口诛笔伐,斥之为“记言之奸贼,载笔之凶人”。表现出对曲笔诬书者的深恶痛绝。

刘知几的史学思想,标志着中国传统史学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对其后的史学家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从而也确立了刘知几在传统史学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以古鉴今经世致用

——司马光

北守时期的马马光,既是一位颇有政绩的政治家,又是一位造诣很深的史学家。一生中既有宦海的沉浮,又有著述的艰辛。而且他一生中的主要著作都与他的政治生涯息息相关,有的著述本身就是为施展其政治抱负而作。如他主持编修的著名的《资治通鉴》,就是以济世之心而探求济世之术的尝试。因此,离开了他的政治活动,我们就元法全面地了解司马光在史学上的贡献。

司马光,字君实,祖籍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生于1019年,卒于1086年。1019年随其做官的父亲生于河南光州,故取单名“光”,后随其父到处漂泊,到过浙江、四川广元等地。生活虽游移不定,但司马光的父亲非常注意对他的培养。16岁时,司马光就随其父诵读诗书,相传他的父亲曾为他用圆木做了一个枕头。因圆木易动,不能睡稳,故曰“警枕”,司马光一旦惊醒,便挑灯夜读。父亲的苦心不仅使司马光学识大长,更重要的是由此而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这两点都是司马光以后踏入仕途和著书立说所不可缺少的。

20岁那年,司马光中进士甲科,后做过多年地方官,并为葬父而闲居故里。虽环境有变,但他没有丝毫懈怠,坚持读书,直到1061年被提升为起居舍人、同知谏院,生活才开始安定起来。司马光做了谏官以后,屡奏表章以评时政,方辞甚切,提出许多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的改革措施,但终不为英宗所采纳,难以展示自己的政治才能。但忠诚可嘉的司马光“常患历代史繁,人主不能遍览,遂为《通志》八卷以献”(《宋史·司马光传》)。《通志》仿效《左传》,以年为经,叙战国与秦朝事。

《通志》呈给英宗后,“英宗悦之,命置局秘阅,续其书”,此事发生在治平三年(1066年)。从此,司马光可以专设史局,自选史臣,且有遍览宫廷藏书和政府供应笔札等良好的撰书条件,开始了《资治通鉴》这部宏篇巨制的编写。

司马光清楚地知道,要编这样大部头的著作,“私家力薄,无由可成”,因此邀集范祖禹、刘恕、刘攽作他的助手。范祖禹精于唐史,编写唐五代部分;刘恕编写魏晋南北朝部分;刘攽则负责周秦两汉部分的编写。这三个都是名重一时的历史学家,而司马光又能根据各自特长进行合理分工,这就保证了《资治通鉴》一书能有相当高的质量。

就在司马光开始编写《资治通鉴》的第二年,即1068年,宋神宗以王安石为相,推行变法,司马光与王安石虽曾为好友,但在变法与否和怎样变法方面与王安石存在严重的分歧,因而成为反对王安石变法的“旧党”领袖。王安石新法既行,司马光受到排挤,政治上失意,被罢了翰林学士之职,并于1070年到永兴年(今西安)任地方官,后又出任西京御史台,居住洛阳15年。御史台为有名无权的荣誉差使,这样,司马光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主持和参与《资治通鉴》一书的编写。离开京师,居住洛阳,无疑是在政治上对司马光的一次沉重打击,但对于《资治通鉴》这部历史巨著的问世却是一件幸事。

在留居洛阳期间,司马光已是人生暮年,且身体赢弱多病。元丰五年(1082年),司马光“忽得语涩病、疑且死,豫作遗表置卧内”(《宋史·司马光传》)。即使如此,司马光及其助手常常闭门谢客,而且“日力不足,继之以夜”,披阅众多史籍,汲取了丰富的营养,修撰不已。

历时19载,在1084年完成了《资治通鉴》一书的编修。司马光考虑到《资治通鉴》一书卷帙浩繁,阅读多有不便,又编写了30卷的《资治通鉴目录》。止目录仿《史记》年表体例,年代列于上,所载历史事件在《资治通鉴》一书中的卷数列于下,使读者便于循览。此外,曾编有30卷的《资治通鉴考异》,说明编书时对材料的考订和取舍。这两本书成为充分了解《资治通鉴》一书的史学成就所必不可缺少的资料。

成书两年之后,即在1086年,司马光与世长辞了。故人虽逝去,功业存千秋。

《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三家分晋到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共1,362年的历史,凡294卷。

经东汉荀悦编《汉纪》以后,我国传统史学的编年体史书均断代为史,而司马光则编写了一部编年体通史,融汇古今、上下贯通、气势磅礴,堪为史家典范。

《资治通鉴》一书虽有编年体体例,但却吸收了纪传体的优点,每记一历史事件,必详细交待其前因后果以及相应制度的沿革,避免了记流水帐的弊端。这样,对历史事件的了解既有时间性,又有完整性。

在史料的选择上,《资治通鉴》一书也是既网罗宏富,又取舍精审。除历代正史上,又广采稗官野史、百家谱录、总集别集等。每论一事,往往用三、四种资料相互徵发。在充分掌握资料的基础上,先列《长编》、著《考异》,在确保资料的系统化前提下,先考订真伪然后择优选取,然后着手《资治通鉴》的编写。《资治通鉴考异》一书,除说明在众多史料中存此去彼的原因外,还保留了许多亡佚的资料,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史家修史,旨在从历史事件中寻找得失,从而做到以古方今,这不能不说是我国史学的优秀传统之一。但明确提出以此为目的而修史,并在此原则指导下进行选材和编纂者,恐只有司马光一人。在编《资治通鉴》一书时,司马光曾说:“欲删削冗长、举撮机要,专取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诫者,为编年一书。”(《进通鉴表》)当然,《资治通鉴》一书对经济、文化方面则涉及不多,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

鉴于《资治通鉴》的成就,不仅后代史家纷纷效仿,而且出现了许多专治《通鉴》的专家,形成“通鉴学”。后人也把司马光与司马迁相提并论,誉为中国历史上的“两司马”,以褒扬司马光为中国史学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迟延璋)

同类推荐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中国古代爱国名人1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中国古代爱国名人1

    “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是的,那些为国为民、勇当抗敌大任的爱国将士们常常是经年累月拼搏在刀光剑影之中,身经百战、出生入死。他们的戎马生涯,想来不禁令人为之感奋,为之慷慨激昂。怒发冲寇,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岳飞的这首词表现了爱国将士勇当国难、卫国戍边的精神,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勇冠三军的凛凛雄风。
  • 肖邦

    肖邦

    弗雷德里克·弗朗西斯克·肖邦FryderykFranciszekChopin(1810-1849)伟大的波兰音乐家,自幼喜爱波兰民间音乐,七岁写了《波兰舞曲》,八岁登台演出,不满二十岁已成为华沙公认的钢琴家和作曲家。后半生正值波兰亡国,在国外渡过,创作了很多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钢琴作品,以此抒发自己的思乡情、亡国恨。其中有与波兰民族解放斗争相联系的英雄性作品,如《第一叙事曲》、《降A大调波兰舞曲》等;有充满爱国热情的战斗性作品,如《革命练习曲》、《b小调谐谑曲》等;有哀恸祖国命运的悲剧性作品,如《降b小调奏鸣曲》等;还有怀念祖国、思念亲人的幻想性作品,如不少夜曲与幻想曲。
  • 凯丰传

    凯丰传

    凯丰诞辰一百周年那年,他的长子何明从北京回到家乡,提出要在凯丰曾经就读过的萍乡中学为父亲塑像。萍乡市政协领导特别热情,在同意派人帮他实现夙愿的同时,还提议为凯丰作传。
  • 八位革命女前辈的故事之一

    八位革命女前辈的故事之一

    为青少年写书,对于我们这些长年从事理论研究工作的人来说,并不轻松。萌动这个念头,主要是我们这些已为人父母者,对于目前青少年读物中“古”、“洋”所占比重过大心存不安。古典的和外国的东西可以读也应该读,但总读这些东西对广大青少年全面了解历史、认识国家、看待社会、明确自己的责任远远不够。我们相信,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因而也乐意看到他们多读健康有益的图书。
  • 中国大教育家的故事

    中国大教育家的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个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兴旺,一批批优秀人物前赴后继,不懈努力,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热门推荐
  • 浊浪志

    浊浪志

    寒鸦啄断肠,鼠食堂中粟。谁为功成将,谁为冢中骨?
  • 有花有酒锄种田

    有花有酒锄种田

    穿越成小婴儿,生长在古代庄户人家,在绣花织布的间隙里,养花酿酒,种田养鸡的惬意生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许世安然

    许世安然

    他说他叫莫世安,是希望世界可以安宁。她说她叫许然,是希望能许一人安然。他说遇见她,他的世界就不再安宁。她说遇见他,她便希望能许他一生安然。那年,她遇见他,他遇见她。遇见彼此,便是最好的青春。
  • 无量之尊

    无量之尊

    害怕争斗,就不要选择修真这条道路,做个生老病死的卑微凡人吧!一个卑微的奴仆,不屈于平凡的灵魂,一步步超脱生死,不坠轮回!成就无量至尊!
  • 偏门

    偏门

    盗门三只手,千门两颗心。兰花情全假,红门手非真……张易,原本是千门小骗子,尽得“偏门”传承,以叵测人心的千术、变幻莫测的盗术、惊悚诡异的幻术……游历都市,谱写现代都市的偏门生活。
  • 冷漠秘书:黑帝别过来

    冷漠秘书:黑帝别过来

    公司新近了秘书”帮我倒杯茶”易莫沉说着把茶杯递给林瑞兮,”;没空.”林瑞兮淡淡的两个字,激怒了易莫沉,他站起来把林瑞兮摁在墙上,”你是我的秘书,就该为我工作!”
  • 龙之凤舞

    龙之凤舞

    天灾连绵,龙凤出世,从一出生,上官璃和萧逸明便绑在了一起,年少的相遇,烙印在两人心里,可时光倒流,曾经年少的悸动成了黄粱一梦,命运让他们再次相遇,十里红妆,世人只当是一场联姻,殊不知繁华的婚礼后,是重重的危险,等二人身世之谜解开,甜蜜的爱情伴随着阴谋降临。
  • 谁为夜雨写梧桐

    谁为夜雨写梧桐

    最初良好的开端,一段真挚的情意。明知没有牵手的可能,却也心甘情愿的固守着友谊的神奇。彼此的深情厚意,幻化成各自奋斗的动力。让明月见证了夜雨梧桐的静谧和凄迷以及缠绵的缱绻的心迹。想用什么样的方法告诉你,什么才是真正的不离不弃!该书不见得能够让你痛哭流涕。但是,多愁善感的人,定会边看边掩面而泣。感动于角色的酸楚,动情于真情实感的流露。不见得牵手才是爱的最终的归宿。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网络覆盖全球的时代,相见恨晚的痛楚,恪守约定的尊重,也能书写可歌可泣的新时代的梁祝寄语。
  • 陌上花开,情深似海

    陌上花开,情深似海

    又到了开学的时候,女主顾雨薇却不争气的突然喜欢上了本班的班草顾辰,别以为这没有什么,班草以前竟然是她的好哥们!闺蜜顾晓晨帮女主追求男主是否能成功?而在这背后,女主的闺蜜到底又在策划着什么,到底谁才是女主真正的坚实后盾呢?最后,两人又会有怎样的归属......
  • 傲笑

    傲笑

    身为两个利益集团结合下的产物,白日里她乖巧伶俐天真活泼中规中矩,黑暗中她却是怒放的毒罂粟,或冰冷或狂野,无情无心什么宿命什么轮回,有多远滚多远,被迫穿越时空不代表她就任人宰割,我行我素,傲笑红尘才是她的本色!他,无意相遇,痞痞而笑,放下家仇,温柔相伴,共谱一曲柔情轻音,谁知轻音躁动成海啸,谁之错!他,冰冷无情,展颜只为她,黑衣裹身,万年的柔情只为她保留,阴谋尽出,只为倾心相随他,云淡风轻,含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