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52300000039

第39章

弹铗而歌与弹冠相庆,绝对是两重意境,划分出对功名利禄的失落与拥有、守望与享受、悲观与乐观……更多的人则采取积极的态度。“临渊羡鱼,莫如退而结网”--这种儒家色彩的进取态度(“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甚至一直贯穿到今天的知识分子身上。对鱼的态度,戏剧性地透露出人生的态度。难怪中国的科举制度,曾经像一张恢恢天网,存在了那么多年。

漏网者都是失败者。或者说,从来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漏网之鱼,因为即使漏网者,也毕竟曾经心向往之(包括写《聊斋志异》的蒲松龄)。功名之网,已牢固地笼罩在古今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

但他们都成不了隐士--包括食无鱼而呼唤长铗归去的歌者。他们都摆脱不了网的诱惑,正如无法抵抗鱼的诱惑。自姜太公钓鱼开始,中国的隐士时代就结束了,真正的隐士寥寥无几。人们纷纷垂钓功名利禄,垂钓若即若离的身外之物--以至为其蛊惑,实际上也被所追求的对象一网打尽。鱼与人其实是在相互设伏、相互诱惑、相互制约。

围绕着鱼与人的关系,产生了许许多多的鱼人或者人鱼,也产生了许许多多的与审美性相背叛的--功利性的故事:关于诱饵,关于渔夫,关于钓钩与网……幸好鱼与玫瑰一样,是带刺的。鱼刺意味着内在的伤害。自孟子号称“鱼我所欲也”开始,鱼便与欲望结缘了。结网者同样也是结缘者。欲望是幕后的一张网--人类进入了欲望的时代。欲望同样是造成伤害的一根刺--功利性,伤害了人类原始的朴素的感情,更伤害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关于鱼的典故,还有很多。譬如“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譬如“缘木求鱼”,以及“相濡以沫,莫如相忘于江湖。”就不再例举了。因为以上这些,就足够联缀成一篇文章了。

本来是想从饮食的角度谈论鱼的,结果话题游移得太远。让我们再回到鱼本身。或者,再回到本文开头的第一句话,“鱼在古代肯定是美味中的美味。”这在当代仍然如此。

虽然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但一席盛宴,如果没上一条鱼,那是不可想象的,至少烘托不出应有的气氛。我童年时尚处于一个清贫时代,老百姓家家过年时仍要供上一条鱼,轻易不敢动筷子--象征着“年年有余”。

鱼在这里是对富裕的期待。而今价格最昂贵的宴席仍是海鲜--粤菜风行全国,许多内陆城市的酒楼也以水柜饲养着南方空运来的海鲜,供食客挑选。一桌海鲜宴席,虾兵蟹将纷纷登台,但鱼依然是主帅--值得一提的是还引进了日本生鱼片的吃法,雅称“三纹鱼”。我在顺峰酒楼吃过一回,结帐时暗自咂舌(不仅仅为鱼肉之鲜美)。

可见现代社会,口腹之乐也绝不是无偿的;人间盛宴,钱财是真正的背景。只要有钱,就不用担心“食无鱼”,数千里之外陌生水域里的海鱼都会召之即来。工薪阶层,在海鲜酒楼门前会望而却步。鱼之乐,同样已不在鱼本身--它是需要付出代价的,食鱼之乐是要有购买能力的。穷人安知鱼之乐?安知富人之乐?从这个角度来看,古往今来,鱼作为富贵生活的象征,一直游泳在金钱的背景里--食无鱼者,绝非贵族。我推翻不了古人的理论。

吃河豚

有些食物因价格昂贵,令芸芸众生望而却步。有些食物即使你愿意一掷千金,也不一定寻觅得到。还有一些食物,哪怕你腰缠万贯,纵然将其无偿供奉在你面前,你也不见得敢吃--譬如河豚。吃河豚是需要勇气的。它使和平环境中的饮食也成为一次冒险。在我心目中,这简直是非敢死队员不能胜任的一项事业。难怪江南古谚云:“拼死吃河豚”。笼罩着英雄主义式的悲壮气氛。

河豚仿佛成了鉴别胆量的一块试金石。凡是惜命的食客,肯定会退避三舍的。但古往今来,自告奋勇吃河豚的仍大有其人。有的不幸中毒,似乎做鬼也风流。至于那些有惊无险的生还者,皆一副不虚此行的架势,河豚之美味,似乎天堂里才配拥有的。这就是河豚的魔力:你必须以性命作为抵押,才能饱览那终极的风景。否则,还是远离河豚为好--别人强迫不了你,你也强迫不了自己。吃河豚是要心甘情愿的,要有点“虽九死犹未悔”的精神。

苏东坡的一句诗使河豚大大地出名了:“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但他本人是否曾趁着春江水暖尝试河豚,则不得而知。我宁愿相信他是有这等勇气的。古人对河豚大多是津津乐道的,即使不敢亲口品尝的人,谈论起来也很兴奋--譬如以河豚诗得名的梅尧臣所作《食河豚鱼》诗中云:“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我想关键在于:河豚是一种有毒的美食,因而有特殊的诱惑力。

难怪有人最终弄明白了:“河豚有剧毒,老饕们为什么还要争相品尝?就因为其鲜美远在一般鱼之上”。此话若是由吃过河豚的人口中说出,将更具说服力。朱伟在《考吃》中记载古人烹杀河豚的方法,其小心谨慎近似于外科手术:“剖河豚,要先割眼,再去腹中鱼籽、内脏,自脊背下刀剁开,洗净血迹,肥厚之处血丝要用银簪细挑干净。然后剥皮,将皮入沸水一滚捞起,用镊子镊去芒刺。然后鱼切成方块,用猪油爆炒后下黄豆酱入锅烹煮。烹河豚,又告诫必须烧透。要是烹不透,必死无疑。”

直至二十世纪上半叶,吃河豚之风气,仍在江南流行。听汪曾祺老人说过:“江阴当长江入海处不远,产河豚最多,也最好。每年春天,鱼市上有很多的河豚卖”。曾多次有同学邀他上家里吃河豚,并说:“保证不会出问题”,但不知考虑到什么,他最终都未赴约--估计有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吧?直至晚年,他才后悔当初拒绝了诱惑:“我在江阴读书两年,竟未吃过河豚,至今引为憾事”。

只是后悔也来不及了。此时他已移居北方,远离江水,远离河豚生长的地方。况且即使在江南,夸耀自己吃过河豚的人也寥寥无几。这令我颇为费解:这究竟因为河豚本身几近绝迹,还是因为现代人越来越怕死了?现代人以吃生猛海鲜为时尚,但恐怕经受不住河豚的考验。在城乡林立的饭店酒楼中,河豚已是一阕古老的神话了。

汪曾祺在谈论河豚时,话题一转,开了一个玩笑:“河豚之毒在肝脏、生殖腺和血,这些可以小心地去掉。这种办法有例可援,即‘洁本金瓶梅’是”。这个妙趣横生的比喻,把我逗乐了。避免中毒,也是一门艺术,需要胆量更需要技巧。

卖河豚的饭馆,也是有风险的。据说江阴有一家老字号,门口悬挂一块祖传的木牌--上面印刷着保单,大意是如在他家铺里吃河豚中毒致死,主人可以偿命。这等于先给食客喂一颗定心丸。烧好的河豚菜在端上餐桌前,厨师或店主要在灶台上先行试吃的--以自己的身体作为试验品。看来做这样的生意,也真不容易--哪怕跟私运军火相比,也不见得安全多少。好在艺高人胆大。

但不见得所有卖河豚的饭馆,都有店主担保--许多时候,食客自己必须是志愿者,估计立下字据的必须是食客自己了:“如有意外,与他人无关”。跟前者相比,后者应该更能体会到吃河豚的惊险、激动与快乐--虽然吃到的同样是河豚肉,其中的滋味肯定大有不同。如果有口福的话,我宁愿选择后者的方式。否则,那才真正叫“暴殄天物”:你仅仅品尝到河豚肉质的细腻与鲜美,却无法体会到“拼死吃河豚”的那分刺激--它其实才是最好的调味品。或者说,它才是河豚的本质。

大白菜

有那么一个年代,北京的冬天,几乎是让大白菜垄断的。由于地理位置偏北,气候寒冽,冬季蔬菜自然由耐寒且便于储存的大白菜占了主席,尤其老百姓的饭桌上,顿顿都是根据大白菜来花样翻新:涮火锅、包饺子、炖粉条……倒也不厌其烦。还出了地地道道老北京特色的名菜:醋溜白菜--即使口味挑剔的南方人尝了,也赞不绝口。

于是全国各地许多餐馆的菜谱里,都点缀性地增添了这么一个名目。严格地说:南方的白菜与北方的还是有区别的,南方的俗称小白菜,就像是给水灵灵的小女子起绰号--难怪有一折地方戏叫《杨乃武与小白菜》。北方的白菜则无比强大,生命力旺盛,在严酷的生存环境里出落成浓眉大眼的大姑娘模样的。所以它在北方人艰苦粗糙的日常生活中唱了重头戏。

我启程来北京时,送行的亲友们善意地提醒:“小心北京的大风沙。那儿冬天没什么可吃的,只有大白菜。你会怀念南方的水果和新鲜蔬菜的……”他们怜恤的神情仿佛在送别一个亲人去横穿大沙漠。由此可见,在那样一个年代,北京的大白菜与大风沙同样赫赫有名。

我在北京的第一个冬天,便与大白菜狭路相逢--这些年来总重复地加深着印象。每当秋风渐紧,住平房的小市民们开始储藏生炉子的蜂窝煤时,肥头大耳的大白菜便在城市的舞台上隆重登场。

深夜里有形形色色的车队把大白菜从附近的农村抢运进京城;一觉醒来,发现街头巷尾都改造成露天菜场了,整车整车的大白菜被卸在路边(像堵砖墙似的),由披军大衣的外地菜农用称生猪的那种大秤成筐成筐的叫卖,而市民们也全家出动,井然有序地排队购买。那时候的大白菜几乎相当于一项社会福利事业,一斤只值几分钱,许多家庭一买就是几百斤(仿佛抢救济粮似的),他们要靠它来度过漫长的冬天呢。剩下的就是储备的问题:家家户户的阳台上、窗台上甚至屋顶上,都晾晒着大白菜,每个人的生活都被大白菜包围着。

我当时住在三里河的计委大院里,下班晚点摸黑爬楼梯,一不小心就把谁家沿着墙根、台阶、过道摆放的大白菜碰翻了。好在大白菜很结实,它要是瓷器可就完了。许多大白菜都是露天存放的,好在主人们都很放心,也都很自觉,井水不犯河水:毕竟家家都有吃不完的大白菜,用不着去占别人的便宜;况且真被偷去一两棵,也不值钱。大白菜哟,北京城里最便宜、最深入民心的蔬菜,也许它永远无法具备贵族的血统,但它平民化的滋味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哟。

无法计算整个北京城每年冬天要消耗多少吨大白菜。市场经济专家若微服私访考察一番,或许也挺有诗意。选择一个制高点放眼望去,视野所及处处都是大白菜,冬天的北京城几乎被大白菜包围着--你不敢相信它就是那座举世瞩目的国际大都会。

但正因为这样,北京才是一座人情味很浓的城市,它有着极其传统与平民化的一面。如果允许我设计其城徽的话,我恐怕会建议在醒目的位置镌刻一棵银质的大白菜--以示对人民与和平的永久纪念。还有什么比大白菜更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呢--尤其是在大雪封门的寒冬腊月,它简直与我们生存的信念及平凡的欢乐同在。民以食为天嘛,大白菜,市民信仰天空中古老的浮云……

难怪一位在国子监当过差的老人要说:“哪儿也比不了北京。北京的熬白菜也比别处好吃--五味神在北京。”在场的汪曾祺听了很纳闷:“五味神是什么神?我至今查不出来。但是北京人的大白菜文化却是可以理解的。北京人每个人一辈子吃的大白菜摞起来,大概有北海白塔那么高。”

大白菜毕竟也有单调的一面。要使这道传统菜做出日日如新的花样与滋味,也确实挺难为巧媳妇的。就我所知,至少有一个世纪了,大白菜笼罩着北京城里的平民生活。当地人恐怕习以为常了。他们即使从生硬的白菜邦子上也能咀嚼出人生的至真至味--也算一阕无声胜有声的《菜根谭》吧。但凡是南方人移居北京的,很少不曾怀念家乡的时鲜蔬菜,甚至会因饮食的缘故加倍地思乡。

周作人算一个,他写过一篇脍炙人口的《故乡的野菜》:“日前我的妻往西单市场买菜回来,说起有荠菜在那里买着,我便想起浙东的事来。荠菜是浙东人春天常吃的野菜……”他还津津乐道地回忆了马兰头、黄花麦果(通称鼠曲草)、紫云英(俗名草紫)等一系列,简直是如数家珍。

即使温厚敦朴的叶圣陶,有一次同朋友喝酒,嚼着薄片的雪藕,也忽然怀念起故乡来了:“在这里,藕这东西几乎是珍品了。大概也是从我们的故乡运来的,但是数量不多,自有那些伺候豪华公子硕腹钜贾的帮闲茶房们把大部分抢去了;其余的便要供在大一点的水果铺子里,位置在金山苹果、吕宋香芒之间,专待善价而沽。”

他因为藕又联想到莼菜,在故乡的春天,几乎天天吃莼菜,“而在这里又不然;非上馆子,就难吃到这东西……向来不恋故乡的我,想到这里,觉得故乡可爱极了。我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会起这么深浓的情绪?再一思索,实在很浅显的:因为在故乡有所恋,而所恋又只在故乡有,便萦着系着,不能离舍了。”

和朝夕相处的大白菜相比,忆念中江南的时令蔬菜简直是金枝玉叶了。即使是在对饮食的客观评判中,也搭进了过于深厚的人情。大白菜在文人情绪化的咏叹中自然要遭到贬值。好在平民百姓的一日三餐依然离不开它--并不仅因其廉价的缘故。社会在进步,许多年过去了,大白菜在北京冬季蔬菜的霸主地位逐渐得到动摇,饮食文化受地理的影响越来越小。

同样是从江浙鱼米之乡移居北京的汪曾祺,欢欣鼓舞地戏语:“北京人很保守,过去不知苦瓜为何物,近年有人学会吃了。菜农也有种的了……北京人在口味上开放了!北京人过去就知道吃大白菜。由此可见,大白菜主义是可以被打倒的。”可爱的汪曾祺老人,居然把大白菜归结为一种主义;或许在他理解中,大白菜象征着某种传统,或根深蒂固的风俗。

这也印证了我这篇文章的提法:大白菜象征着一个年代,一个贫乏且朴素的年代。或者说,是一个仍然在延续的记忆。我在北京这些年,和大白菜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异乡的大白菜哟,毕竟给过我最初的安慰与接待。我估计自己扎在异乡的根须与细密的血管里,肯定有大白菜提供的钙质与养份。那是一种北方风格的慷慨--曾经援助过作为游子的我。

即使不允许我赞美它(它毕竟太平凡了),我又怎敢忘记北京的大白菜哟。它也许不是尊贵的娇妻,却是坚强的保姆(如同艾青记忆中的大堰河),默默无闻地呵护着我们敏感脆弱的个人生活。我至今仍偏颇地认为:在北京的冬天,一个家庭的厨房里如果不供奉几棵大白菜(像一尊平民化的家神),那简直不像个家庭--太缺乏朴素逼真的生活气息。平民的天堂,即使是建立在大白菜的基础上--又有什么感到羞愧的呢?看见大白菜,我就有一种健康、积极、坚韧的感觉--如同我们的生活本身。大白菜,在我记忆中永远洋溢着浓郁的人间烟火气息与人情味。

寓居北京的大画家齐白石,对大白菜也颇有好感。他不仅使难登大雅之堂的大白菜入画了,还有绝妙的评价:“牡丹是花之王,荔枝是果之王,而大白菜,是蔬菜之王。”白石老人给大白菜封王了。

同类推荐
  • 情爱美食

    情爱美食

    本书收入了200款增进性爱和滋阴壮阳的食谱,该菜谱选材便宜,制作方便,色香味俱佳,经常食用能增进夫妻感情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家庭和睦。
  • 饮酒与解酒的学问

    饮酒与解酒的学问

    本书作者参考大量文献资料,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详细介绍了饮酒的有关科学知识和防醉解酒的具体方法。全书共分九部分,包括适量饮酒有益健康,酒的分类与科学饮用,饮酒宜忌,醉酒对健康的危害,防醉解酒的各种药方、汤水、果菜汁和药茶等。内容新颖,资料翔实,阐述简明,对纠正人们对酒的认识误区和解除醉酒后的困扰,具有实用性指导价值。适于广大群众、饮酒者和基层卫生人员阅读参考。
  • 传统营养小炒

    传统营养小炒

    民以食为天,食以菜为先!您最喜欢吃什么菜?本书为您精心挑选了最常吃、最经典的各类营养炒菜,分为畜肉、禽蛋、时蔬、菌豆、水产、米面等六个部分,推荐经典好菜的同时,还特别辟出板块介绍小炒的基本知识、各种食材处理的基本刀法、炒菜美味小秘诀、如何留住更多的营养等内容。在这里,读者不仅能学到如何烹制美味,更能了解到让家常炒菜更营养的方法,可谓一举两得。
  • 百姓拿手菜

    百姓拿手菜

    本书汇百家之所长,收录美味百姓菜、经典拿手菜、家庭下酒拿手菜方面的菜谱,让您可以在自家的厨房里,利用最简单的器具,轻松制作出好吃、好看、好营养、好创意的各种家常菜。您只需要举一反三,便能让普通的家常菜因独特的做法而与众不同。
  • 口口香地方菜

    口口香地方菜

    我国的各种地方菜是各个地区具有不同特色的民间菜,它是相对于宫廷菜,官府菜和寺院菜而言的,是构成中国菜的主体。我国地方菜的系统较多,主要的有北京菜,山东菜,四川菜,广东菜,淮扬菜,浙江菜,福建菜,湖北菜,徽菜,湖南菜,上海菜,天津菜等。其中,特色突出而又影响较广的是北京菜,山东菜,四川菜,广东菜和淮扬菜。
热门推荐
  • 硬雪

    硬雪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持剑闯都市

    持剑闯都市

    一个人魔一体的少年,一个习武世家的大少爷,一个学习了18年修真术的人!他究竟是什么?是人!是魔还是……但是!他只是想做一个普通人,远离俗世的征战。详情请关注新书:《持剑闯都市》!
  • 灵魂实验者

    灵魂实验者

    偶然觉醒魂道异能,纵横都市。魂体武器精神世界魂体融合改造。一种种神奇的能力不断地觉醒。咦你是修真者要和我打,先打赢我的造物三头鬼龙再说吧!什么!幻想即精神,精神即灵魂,我去,张小凡、萧炎,叶凡、石昊你们咋出来了。主角带着自己的造物还有小说中的天骄主角纵横万界。注:老书并没有太监,只是因为成绩太差,所以暂时停更。
  • 遇到女魔头

    遇到女魔头

    世上并没有未完的故事,只有未死的心。如果你不甘离去,就只有自己坚强走下去。
  • 中国民生60年

    中国民生60年

    一个真正实现了民生变革的社会,是可以适应各种不同意识形态的社会。一个具有良好的政治体制的社会,不但可以促进民生变革及其发展,也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中国民生变革60年用事实证明了这一点。为了更好地前行,我们必须清醒地回首,并深深地思索。60年的民生变革怎么去形容和评价?古语云:鉴往知来。历史或许才是最好的回答。60年一个轮回,而中国民生变革的轮回需要回答和回味的的确太多太多。让本书带领你驻足回眸,去感受、去回味60年间,中国人民与中国民生变革历经的磨难和阵痛以及勇往直前的坚实步伐。
  • 风流总裁大战二美女

    风流总裁大战二美女

    场景一:哥们约石劬桐出去泡吧,明明答应的好好的,一诺千金的她却一转眼就反悔了。逼问了半天才出答案,“安安不让去。”某天,哥们约石劬桐去野外烧烤,帅哥美女应有尽有。正尽兴时,开来一辆豪车,车窗下来,车里的男子招了招手,她就乖乖回去了。哥们很纳闷,谈合作的时候问起盘磐,“一般人家都是妻管严,怎么到了你们这大灰狼都变小白兔了。盘大总裁,传授下秘诀呗。”“咳咳。男人和女人在某些方面天生就有差异,比如......”盘磐话还没完,就看见石劬桐脸红了。场景二:有人问盘宝宝为什么明明是妈妈追得爸爸却说爸爸追得妈妈。盘宝宝一本正经地回答:“因为爸爸说,是他先聪明的让妈妈有了我。”
  • 荏苒

    荏苒

    《荏苒》内容包括那爱让我躲闪不及(自序)、游戏、时间、未来、与鬼同行、满月、1.2.3木头人、死性不改、范特西森林、你在等一列火车、傀儡,时间控、爱止于深秋边缘(后记)等等。
  • 妖妃养成记

    妖妃养成记

    她是深宫中的浣衣奴,命如草芥;他是敌国质子,是她寥落人生的希望;然,她不过是他无聊之时的玩物,危机来临时的弃子;此情无依附,此恨无绝期!人都说潇国太子如鬼魅,却单单对她用情至深;为留佳人于身侧,给她无上宠爱,无限尊荣;她断情绝爱,怀恨为妃,颠覆众生,祸乱宫闱,终成妖妃,独揽妖娆!
  • 特别301条款与中美知识产权争端

    特别301条款与中美知识产权争端

    此外,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在一国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与此相应,许多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以美国为例,其经济发展已经越来越多地依赖于技术、信息、服务等产业,而不是依赖于农业和制造业等传统产业。版权、专利、商标和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成了重要的财产形式,体现知识产权的产品成了重要的社会财富。同时,也是由于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使得体现知识产权产品的复制极为简单快捷,而且成本很低。因此,如何保护知识产权,尤其是在国际贸易中保护本国的知识产权,防止他人偷窃自己的财富,就成了摆在各国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
  • TFBOYS之青春无悔

    TFBOYS之青春无悔

    她们是黑道上的死神,是白道上的公主。TFBOYS,是最火的正太组合。一次游玩,不期而遇,双双的心,早已被对方俘虏。可是,他们可以顺利在一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