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52300000006

第6章

一段诗酒喝酬的文坛佳话,使海宁的吃进入我的想像,使大半个世纪前那一班兴高采烈品尝海宁的船菜的各色名流,进入我的想像。他们的交谈,既像醉话,又耐人寻味。

我是带着对船菜的憧憬来到海宁的。三五好友,坐拥乌篷船上,听桨声悠扬,交杯错盏,闲谈漫议,简直置身于山水画中。这才是真正的江南:诗人的江南,隐士的江南,乌托邦一样的江南。喝的当然应该是黄酒(花雕或加饭),下酒菜,选择芋芨、鲜菱、豆腐、雪菜、鲫鱼、河虾之类的家常口味最好(可照搬徐志摩所点的那一套菜单),在船上,肯定能品尝出在岸上所无法体会的某种滋味:无论它属于浓冽,还是散淡;属于醇厚,还是轻松……喝着喝着,钱塘潮就涨起来了。钱塘潮,首先在杯子里涨起来了;让我们的嘴唇成为它投靠的岸。钱塘潮,接着在所有的举杯的人脑海里涨起来了。是水在摇晃,还是船在摇晃?是船在摇晃,还人在摇晃?是你在摇晃,还是我在摇晃?

钱塘潮,老白干一样易燃易爆的钱塘潮,啤酒一样冒着雪白泡沫的钱塘潮,黄酒一样散发鱼米之乡典型香味的钱塘潮,在桌布上涨起来了,在餐巾上涨起来了,在床单上涨起来了,在枕头上涨起来了,甚至就在我的袖口、领口,我的嘴角、眼角,涨起来了。醉吧!我渴望在海宁大醉一场。不是醉在床上,而是醉在船上。醉在以筷子为楫、以汤勺为桨、以酒杯为罗盘的船上。醉在有状元红、女儿红乃至船菜供应的乌篷船上。当然,最好醉在志摩接待胡适、陶行知等人的那条船上,或他迎娶陆小曼的那条船上(海宁徐志摩故居曾燃亮过志摩与小曼的洞房花烛夜)……

海宁硖石干河街中段的那栋中西合璧式小洋楼,是特意为志摩与小曼结婚而建造的。志摩深爱此屋,称其为“香巢”。有眉轩,志摩亲热地称小曼为眉并纵情谱写《爱眉小札》的地方。哦,在海宁,这是最让我陶醉的一个地点。诗的摇篮,爱的遗址,梦的废墟。曾有花开花落、日出日落、潮涨潮落。

海宁,你不仅仅是皮革之都、丝绸之府,那仅仅体现在商人眼里。

海宁,你不仅是潮乡、酒乡,还是诗乡、梦乡。是诗神与爱神嫁接的地方,酝酿出最美的梦。想志摩携带小曼在爱河里弄潮之时,一定由衰感叹:现实太美了,美得像假的;梦太美了,美得像真的。直至分辨不清是醉是醒、是真是幻,是在水里,还是岸上?志摩的浪漫与激情,惊世骇俗,挟雨带电,注定是爱河里的钱塘潮,构成旁人无法模仿、只能称绝的一道风景。

我来海宁,纯粹为了看风景。潮是一道风景,人是一道风景。我分别看到了自然中的高潮,和人海里的高潮。比钱塘潮更耐看、更有感染力的,是徐志摩那如梦的诗,和如诗的爱。看着看着,我就醉了。风景也能醉人。

我这次来,恰巧参加的是中国诗歌万里行活动,主题是“走进海宁--徐志摩的故乡”。采风团里除了吉狄马加藏棣、祈人等才子之外,还有冯晏、李轻松、李见心等佳人。好在这几位女诗人才貌俱佳、诗酒俱佳,能跟我等喝到一块儿、聊到一块儿、玩到一块儿。大家每顿饭围坐在圆桌周围,斟酒碰杯,谈天说地,气氛非常融洽,令我下意识地联想起志摩、胡适、行知等那个时代的文人相逢在海宁乌篷船上的情景。没准,很久以后,也会有更为年轻的诗人,羡慕并且神往我们今天的聚会呢。甚至连我们在海宁点了哪几道菜、吃饭时聊了些什么,都想打听呢。

惟一的遗憾是:我们在海宁,走的都是陆路,没乘坐乌篷船,也就无缘品尝到真正的船菜。也就无法重温志摩、胡适等人聚饮于船上的那神仙般的悠闲与浪漫。所以我对海宁船菜的了解,仅限于胡纸堆里记载的几道菜名。我甚至怀疑:乌篷船,如今是否还用作营运旅客的交通工作?作为“旅行食品”的船菜,是否已失传了?

船上的菜,与岸上的菜,按道理讲并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就餐的环境不同而已。可环境会影响心情。在船上与在岸上,进食时的心情,会有所盖异吧?采风海宁,该采点海风或江风。那些日子里,主人很热情,体恤我们车马疲劳,每顿饭菜都很丰盛,不是江鲜就是海鲜,可我心头仍掠过一丝淡淡的惆怅:来到徐志摩的故乡,却不曾身临其境地体验一回原汁原味的“船菜”。唉,徐志摩的时代,小桥流水人家的慢半拍的时代,毕竟已经过去了。看来,从此只能忆江南了。忆那个属于时间概念的古老江南。忆那些超凡脱俗,此由只应天上有的才子佳人。

或者,只能凭借想像了。无论在宾馆里,还是酒楼上,每面对一道新上的菜,都要想像自己,正置身于船上,置身于旧时代的乌篷船上,置身于徐志摩乘坐过的一艘老船……这么一想,多少会增添几分醉的感觉。哦,即使我的身体在岸上,灵魂却已在船上,沉醉在摇篮般晃悠的小小乌篷船上。有什么大不了的,一个人的身体与灵魂,完全可以同时出现在不同的地方!如果你醉了,就会相信这一点。醉吧。在海宁大醉一场。

虽然没有吃到真正的船菜,但海宁的食物,还是让我咀嚼出特殊的滋味。面对满桌的荤荤素素,我会下意识地提醒自己:细细品味吧,这些,可都是徐志摩的家乡菜。

因为鲁迅的缘故,绍兴有了咸亨酒店。海宁,却不曾想到开一家徐志摩酒楼。目前生意兴隆的,是位于盐官镇的乾隆的酒楼。可能考虑到皇帝比诗人更具号召力吧?

乾隆六下江南,四驻海宁,而且每次都住在称作“江南第一世家”的盐官镇陈阁老(宰相)宅。于是有了谣传,说乾隆本是陈阁老的儿子,被雍正偷龙换凤,以同日同庚出生的女婴换取;他继承皇位后,来海宁是为颁祭双亲,报骨肉之恩情。海宁的寺庙与园林,留有乾隆的许多墨宝。乾隆酒楼的诞生也就顺理成章:乾隆来海宁观潮,偷空探寻一番民间的美食,这本身就很有诗意。海宁名菜钱塘江鱼圆,据说就是一家过塘行(为船只中转服务的机构)的伙计,做给微服私访的乾隆吃后,乾隆很满意,甚至把这位伙计请到了北京的御膳房。如今,它是乾隆酒楼的招牌菜。还有一道“红嘴绿鹦哥、金镶白玉嵌”,是乾隆在海宁的某农妇家尝到的,其实是当地最常见的菠菜豆腐,乾隆偏偏给它起了这么一个附庸风雅的名字。

我们采风团,参观陈阁老宰相府之后,直奔乾隆酒楼。特意点了一道出自陈氏世家的宰相府宴球:把蔬菜、鲜鱼、肉皮放在一起,做成球状,这球状物烧出来的汤鲜美得很。据说这是陈府的九小姐(即跟乾隆掉了包的那位小公主)创制的。我很纳闷这豪门的私家菜如何外传出来,老板解答:“陈元龙把这道菜运用于陈府的筵席。后来九小姐嫁到常熟,还特地从陈府带了个厨师过去,专门为她制作宰相府宴球。再后来,因为宰相府的厨师经常更换,盐官城内就有不少菜馆,也学会了宴球的制作方法。因其口味独特,很快流传到海宁各地。如今,在海宁许村、长安等地,宴球可说是逢年过节、各种筵席上必不可少的一道地方名菜。”

在乾隆酒楼,以及其他餐馆,几乎每顿饭都能吃到海宁焖缸肉。导游介绍:海宁盐官一带,大凡婚庆喜宴,都会上这道用小缸焖煮的酥肉;这里新婚摆喜酒,俗称酥肉酒,可见闷缸酥肉在婚筵菜肴中的位置。这是一道“古老的肉”,宋朝时就有人称赞它“色同琥珀,入口则消,含浆膏润,特异凡常”。一口小瓦缸,吊在铁架上,内盛一块四角方方、色泽油亮的酥肉,缸底还有巴掌大的红泥小炭炉烧烤着。

我挟了一筷子放进口中,慢慢含化,觉得似曾相识:这不就是苏坡肉嘛!导游一笑:它不是苏坡肉,却是东坡肉的“娘”。北宋熙宁八年(1075年)六月,苏东坡应盐官安国寺主持之邀,前来撰写《宋安国寺大悲阁记》。”苏东坡是个美食家,吃惯了山珍海味,到盐官来依旧吃这些,腻了。

这天,旁边正好有一户农家结婚摆喜酒,苏东坡平生豪放不羁,不管人家认识不认识、请不请他,喜筵开席管自坐了上去。海宁乡风淳厚,来者是客,东家也不怪他,任凭他大吃大喝。谁知他每吃一道菜,都摇摇头、皱皱眉,弄得东家很尴尬。当最后一道焖缸酥肉端上来,东坡品尝后连连称妙。并打听这酥肉用何物煮?东家答道:缸。用何佐料?东家把厨师叫来,厨师如实回答。

苏东坡思索了一会,说如果再加上某几种佐料,味道可能还要好。厨师听之而为之,果然肉味更美。苏东坡从盐官回到杭州,根据盐官焖缸肉制作方法,加以改进,自创一道菜肴:东坡肉。历史发展至今,东坡肉成了杭帮菜的一道名菜。尽管海宁闷缸肉到今天尚未名传全国,但它终究是东坡肉的“娘”。我从陈忠祥主编《古城盐官》一书中引用了这段文字,觉得它的最后一句尤其精彩。

海宁的吃,不仅给了苏东坡灵感,而且为杭帮菜锦上添花。苏东坡肯定喜欢海宁这样的地方:有肉吃,有酒喝,还有大潮可看;酒足饭饱后去堤坝上观潮,可以“帮助消化”,稍不留意就吟出一首诗来。他微醺之际感叹:“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酒在他腹中也涨潮了。

苏先生,不知在你那时代,是否吃到过海宁的船菜?

在南通吃河豚

去南通的第一顿饭,就令我既惊又喜。

具体上了多少道菜,已记不清了。惟独只记住红烧河豚。河豚在许多人心目中,相当于明星级食物。我在千里之外做其“追星族”久矣。想不到今天能在南通圆梦。

南通位于长江下游,离入海口不远,正符合《辍耕录》中所说适宜河豚生长的环境:水之咸淡交处。是河豚每年立春自海里回游江中产籽生育的必经之路。今天,我就在这里“拦截”了一条河豚。兴奋的程度,如同拦截了一枚富有杀伤力的“洲际导弹”。

同类推荐
  • 大众美味小炒

    大众美味小炒

    《大众美味小炒》是专门为普通老百姓设计的一套家常食谱,这些食谱选用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材,采用比较简单的方法烹制而成,一般读者都能学会和制作成功。书中附有烹调方法、食材的选购处理及营养功效的介绍。有的菜只需更换食材、调料或烹调方法,即能变成一道新菜的“新口味”,一菜变多菜。该书内容更丰富,轻松易学。
  • 熏腊味食谱

    熏腊味食谱

    《熏腊味食谱》主要介绍了熏制品、腊制品的制作方法,制作过程详尽,原料取材容易。《熏腊味食谱》行文简洁,通俗易懂,一学就能做出符合自己口味的熏腊品,是学习制作熏腊品的极好参考书。
  • 鲁迅笔下的绍兴菜

    鲁迅笔下的绍兴菜

    绍兴是水乡泽国,历史悠久,其饮食文化也是博大精深,受到国人喜爱。《鲁迅笔下的绍兴菜》作者茅天尧从鲁迅写的文章中细细寻觅,挖掘带有绍兴特色的菜肴,加以介绍其历史背景、做法和特色,并配上图,色香味俱全,不仅富有文学、文化意蕴,亦富有趣味性。
  • 民间创新菜

    民间创新菜

    随着城乡经济交往的逐渐增多,源自山野农舍、市井陋巷的特色菜、创新菜逐渐从乡村野店、民间茅屋走向市场,从一些大排档或市郊的“农家乐”中走向人们的餐桌,那些吃腻了大鱼大肉、山珍海味的食客,品尝到这些清新质朴的民间风味,如沐春风,别有一番新鲜感觉。这种感觉就好似又见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的山山水水、父老亲朋,还有魂牵梦绕的家乡菜、故乡味,令人久久难以忘怀。
  • 高血脂食疗菜谱

    高血脂食疗菜谱

    《常见病食疗菜谱丛书》精选了近千种常见病的食疗菜谱,内容丰富,科学实用,易学易懂,非常适合于各类常见病患者以及家属使用。
热门推荐
  • 凶楼师

    凶楼师

    房屋是我们在生活见到最频繁的东西,商业大厦、楼房小区、豪华别墅、私人会所、酒店旅馆,房屋如何搭建,构筑的风格,现代世界已经极为纯熟,问题是,你有没有想过在这些房屋建筑前的土地是怎么一番景象……
  • 尽妖娆

    尽妖娆

    《尽妖娆》作者用朴实无华的笔触,从一个个温暖感人的小故事中,讲述了人间的真善美。情节生动,笔调幽默,立意新颖,情节严谨,结构新奇。读者可以从一个点、一个画面、一个对比、一个赞叹中捕捉到小小说的一种智慧、一种美、一个耐人寻味的场景,一种新鲜的思想。
  • 神棍哪里儿跑

    神棍哪里儿跑

    一个可恶的神棍出现在我生活中,从此我的生活改变了......
  • 中华女杰(现代卷)

    中华女杰(现代卷)

    妇女是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伟大力量。从夏商开始至今,在中华五千年文明进程和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中,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领域,中国妇女都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中华女杰(现代卷)》以生动的语言讲述了1949年至今在中华大地上涌现的20位女英雄(女杰)故事,讴歌了她们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女性特有的美菜好风范。
  • 王子对公主的宠爱

    王子对公主的宠爱

    因为绑架失去家人的四个女孩,在几年以后会再次现身吗?现身后的她们,会变成怎样的人呢?再遇到自己的家人她们会做出怎样的选择?请看下文。
  • 盗风者

    盗风者

    他是死宅,也是大盗,他有掌控风的能力,却只能用来节省买电风扇的钱。一次意外让他失去了能力还陷入魔化的危机,为了自救,他不得已离开温暖的家,走入偏远地区……危险的家伙为何聚集于此?奇怪的四人组到底是谁?进入《盗风者》,看逗逼主角到底是入魔还是自救……
  • 这些,那些

    这些,那些

    ”你是好人还是坏人?”“我从来都不是好人。”我犯过的错,做过的坏事,很多很多。。。。
  • 黑白交界

    黑白交界

    打黑除暴,反贪悬疑,反水卧底,这部小说是一个草根英雄成长的心路历程。主人公春来是于连?是堂吉诃德?是虎胆英雄?好像都有一点,但他是一个大学毕业生,热血青年;田雪是贵妇?是二奶?是小三?是又不是,更主要的她是一个有情有义深爱春来的侠女;桂花是妓女?但她更像“茶花女”。
  • 中国好小说:当旧爱来敲门

    中国好小说:当旧爱来敲门

    夏云正准备结婚,前男友却给她送来一个5岁的小男孩!这孩子是谁的?爸爸去哪儿了?四年前,她像逃跑似的离开这个城市,断了与这个城市的一切联系,开始新的生活。当旧爱来敲门,在风中凌乱的会是你吗?
  • 审判日手记

    审判日手记

    我叫张霄,6月25日那天,发生了一件事,改变了整个世界。我把这场浩劫中所经历的一切,都凭着记忆写了下来,希望能被人发现并知道我在这次末日浩劫中所有令人难以置信的经历。当然,如果还有人幸存并捡到的话。对了,还有一件事忘了说,在我们这些得以苟延残喘的幸存者口中,我们把这次末日浩劫称为——‘审判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