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55700000023

第23章 农民工工伤保险(1)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用人单位注册地与生产经营地不在同一统筹地区的,原则上在注册地参加工伤保险。未在注册地参加工伤保险的,在生产经营地参加工伤保险。农民工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后,在参保地进行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并按参保地的规定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在注册地和生产经营地均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后,在生产经营地进行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并按生产经营地的规定依法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1.依法将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范围的措施是什么?

《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规定,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工伤保险条例》。所有用人单位必须及时为农民工办理参加工伤保险手续,并按时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在农民工发生工伤后,要做好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和工伤待遇支付工作。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发生工伤,由用人单位按照工伤保险规定的标准支付费用。当前,要加快推进农民工较为集中、工伤风险程度较高的建筑行业、煤炭等采掘行业参加工伤保险。建筑施工企业同时应为从事特定高风险作业的职工办理意外伤害保险。

2.农民工怎样享受工伤保险的权利?

国务院颁布施行的《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用人单位)应当依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缴纳工伤保险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均有依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

这里所称的职工,是指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各种用工形式、各种用工期限的劳动者。农民工作为职工的一员,同样有依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

3、农民工如何参加工伤保险?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4]18号)规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是《工伤保险条例》赋予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各类用人单位职工的基本权益,各类用人单位招用的农民工均有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凡是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农民工,用人单位必须及时为他们办理参加工伤保险的手续。对用人单位为农民工先行办理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大对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宣传和督促检查力度,积极为农民工提供咨询服务,促进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同时要认真做好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工作,对侵害农民工工伤保险权益的行为要严肃查处,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4.农民工受致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后在何地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用人单位注册地与生产经营地不在同一统筹地区的,原则上在注册地参加工伤保险。未在注册地参加工伤保险的,在生产经营地参加工伤保险。农民工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后,在参保地进行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并按参保地的规定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在注册地和生产经营地均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后,在生产经营地进行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并按生产经营地的规定依法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5.跨省流动的农民工怎样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对跨省流动的农民工,即户籍不在参加工伤保险统筹地区(生产经营地)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民工,一至四级伤残长期待遇的支付,可试行一次性支付和长期支付两种方式,供农民工选择。在农民工选择一次性或长期支付方式时,支付其工伤保险待遇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向其说明情况。一次性享受工伤保险长期待遇的,需由农民工本人提出,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与统筹地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签订协议,终止工伤保险关系。一至四级伤残农民工一次性享受工伤保险长期待遇的具体办法和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6.劳动保障部门应为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做好哪些工作?

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工伤保险条例》,将与用人单位形成劳动关系的农民工全部纳入工伤保险范围。用人单位必须为签订了劳动合同或形成事实劳动关系的农民工及时办理参加工伤保险的手续;发生工伤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要依法进行认定。未参加工伤保险的企业,农民工发生工伤的,企业必须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标准支付工伤费用。要重点推进农民工较多、工伤和职业病风险程度较高的建筑、矿山等行业参加工伤保险。劳动保障部门要制定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待遇支付方式,方便农民工参保和享受待遇。建筑施工企业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为施工现场从事危险作业的农民工办理意外伤害保险,作为工伤保险的重要补充。

7.职工的哪些情形应当认定为工伤?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4)患职业病的;

(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5)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8.职工的哪些情形可以视同工伤?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2)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3)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职工有第(1)项、第(2)项情形的,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工有前款第(3)项情形的,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

9.职工有哪些情形不得认定为工伤?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1)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

(2)醉酒导致伤亡的;

(3)自残或者自杀的。

10.工伤认定申请应当由谁提出?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11.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哪些材料?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1)工伤认定申请表;

(2)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3)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

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工伤认定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申请人按照书面告知要求补正材料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受理。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

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12.什么是劳动能力鉴定?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

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同类推荐
  • 农村实用法律导航

    农村实用法律导航

    《农村实用法律导航》一书是董克仁同志根据多年来法律工作中所积累的经验,以及对农村相关法律问题的思考和总结,从农民的日常生活情况出发,编的一本农村法律知识指导手册,包括农民维权、农村邻里关系、农村婚姻、农村合同、农村消费者权益保护、农村医疗卫生、农村房屋置业和农民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内容,基本涵盖了农民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各种法律问题。
  • 房屋征收与补偿

    房屋征收与补偿

    房屋是公民最重要的私有财产之一。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不断推进,由于公共利益需要而发生的城市房屋征收日益增多,城市房屋征收已经成为事关现代化建设全局、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项重要工作。
  • 农村法律法规常识——农村综合法律法规常识(上)

    农村法律法规常识——农村综合法律法规常识(上)

    法律法规,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有效的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地方规章、部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以及对于该等法律法规的不时修改和补充。其中,法律有广义、狭义两种理解。广义上讲,法律泛指一切规范性文件;狭义上讲,仅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在与法规等一起谈时,法律是指狭义上的法律。法规则主要指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法规及经济特区法规等。
  • 农村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行政复议法律法规

    农村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行政复议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有效的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地方规章、部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以及对于该等法律法规的不时修改和补充。其中,法律有广义、狭义两种理解。广义上讲,法律泛指一切规范性文件;狭义上讲,仅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在与法规等一起谈时,法律是指狭义上的法律。法规则主要指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法规及经济特区法规等。
  • 农村法律法规常识——农村乡镇企业法律法规

    农村法律法规常识——农村乡镇企业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有效的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地方规章、部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以及对于该等法律法规的不时修改和补充。其中,法律有广义、狭义两种理解。广义上讲,法律泛指一切规范性文件;狭义上讲,仅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在与法规等一起谈时,法律是指狭义上的法律。法规则主要指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法规及经济特区法规等。
热门推荐
  • 网游盗墓笔记之月魔

    网游盗墓笔记之月魔

    故事原创。全息网游类。大背景虽然是现代,但是其实是在虚拟世界的古代江湖小说。爱有时会随着时间变淡,那就用恨来记住你。此文是吴邪和张起灵的同人文,吴邪黑化,与小哥相爱相杀,完全原创架空题材。且看吴邪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 非仙传

    非仙传

    这本书就像是一大堆零件组成的,期间的大小故事很多,喜不喜欢慢慢看。
  • 健康读本

    健康读本

    本书详细地概括了一年四季之中如何正确处理并预防我们身边所发生的各种影响健康的问题,让我们防患于未然,呵护身边人与自己的健康。
  • 踏破灵霄

    踏破灵霄

    神如无私欲,何来永生。众生若平等,佛又为何高高在上!新人新书,不懂套路,一心真诚!
  • 十界之祖

    十界之祖

    修炼一途,体为基,气为准,液化成丹,成就至尊。强者之路,尊为基,渡劫后立,大乘入圣,紫神至上。夺运造天,神造阁,夺气运,万物入体,天地唯我。
  •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禁忌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禁忌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民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它是一种创造于民间又传承于民间的世代相习的思想和行为的传承性事像。它以有规律的活动约束人们的行为和意识,这种约束力来自习惯势力、传袭力量和心理信仰。这是一个神秘的、个别的、直接的、功利的、保守的、多样的、复合的、无权威的、无系统的、迷乱的世界:治学者从中窥见智慧的闪光;
  • 巨星恋人:帝君小娇妻

    巨星恋人:帝君小娇妻

    谁能说青梅竹马一定是最美好的爱情。曾经的苏暖是这样认为。“君墨非你觉得青梅竹马的爱情美么。”君墨非挑挑眉:“幼稚无聊。”苏暖气。“君墨非我跟你不是青梅竹马耶。”君墨非淡定回答:“所以你想说什么。”苏暖笑。“君墨非我想说我好爱你。”君墨非撇撇嘴说:“你不喜欢我那你喜欢谁。”君墨非你真的好傲娇,但是好喜欢你啊!所以我们会在一起么?
  • 豪门公子恋上白领剩女:就是赖定你

    豪门公子恋上白领剩女:就是赖定你

    【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出品】一次乌龙相亲,闹出无数尴尬笑话。当海归女遭遇豪门钻石男,邂逅白马王子,情爱纠结,谁才是她命中的真命天子?!不是冤家不聚头,且看大龄剩女如何觅得真爱。(本文不黄不暴力,很白很纯真。)
  • 双鸟

    双鸟

    我叫裴缅,我十六岁,我是抑郁症患者,后来呀,都说我疯了。我叫俞森,我喜欢了一个姑娘,我差一点就跳下去了,她说,如果我跳下去,她也就不活了。我知道的,她不爱我,只是一心想要寻死。可是,我爱她。我叫于鸢,是于是的于,纸鸢的鸢。我叫俞鸢,是俞森的俞,纸鸢的鸢。裴缅,我就是喜欢他,可是我不姓于呀,我姓俞啊。
  • 举世大穿越

    举世大穿越

    看一个人穿越当主角的小说烦腻了?那就来看看整个世界都穿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