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是人的身体最聪明的、机智的部位,而脸则是人的身体语言中表情最丰富的部分。人的一眨眼、一颦一笑、一点头、一咧嘴……无不透露着人生的喜、怒、哀、乐。
现代诗人徐志摩在1924年7月随印度诗人泰戈尔访问日本。临别回国时,日本侍女的一个低头动作,给徐志摩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徐志摩感到这一低头,传递给他的是无比的温柔与娇羞。“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对于日本侍女的动人之处,徐志摩感受到的不是明亮的眼睛、红润的嘴唇、雪白的肌肤、纤巧的手臂、婀娜的身姿、艳丽的和服,而是夺人心魄的温柔的低头。
我们今天读起这首诗,打开形象思维的窗户,展开想象的翅膀,也会为那“一低头”而感触万分。
科学家的研究结果证实:人的身体可以传达许多信息。人的许多不自觉的身体动作,常常能折射出他内心世界的思想感情。当然,这需要我们认真仔细地加以解读。下面,我们就从头部开始解读“身体语言”。
学会解读头与脸的表情,你将会在交际场上轻轻松松洞悉人心,掌握住成功人生的契机。
摇头晃脑者惟我独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有人用“摇头”或“点头”,以表示自己对某件事情看法的肯定或否定。但是,如果你看到一个人经常摇头晃脑的,你或许会猜测他是不是得了“摇头病”,或是神经病了。
不过,如果撇开这种看法而从身体语言的角度来看的话,这种人特别自信,以至于经常惟我独尊。他也会请你帮他办事情,但很多时候,你做得再好他都不怎么满意,因为他有自己的一套,他只是想从你做事的过程中获取某种启发而已。
这种人,一般在社交场合中很会表现自己,但却时常遭到别人的厌恶。他们对事业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倒是被很多人欣赏。
拍打头部的后悔心情
拍打头部这个动作多数时候的意义是在向你表示懊悔和自我谴责。他肯定没把你上次交待的事情放在心上。如果你正在问他“我的事情你办了没有”,见他有这个动作的话,你不用再问也不用他再回答了。
倘若你的朋友中有人有这样的动作,而他拍打的部位又是脑后部,那么,我们想直言告诉你,他这种人不太注重感情,而且对人苛刻,他选择你作为他的朋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你某个方面可以
供他利用。当然,他也有很多方面值得你去交往和认识,诸如对事业的执著和开拓等,尤其是他对新生事物的学习精神,你不由得从心底真心地佩服他。
时常拍打前额的人一般都是心直口快的人。他们为人坦率、真诚,富有同情心。在“耍心眼”方面你教都教不会他。因此,如果你想从某人那儿了解什么秘密的话,这种人是最佳人选。不过这并不说明他是一个不值得信赖的朋友;相反,他很愿意为别人帮忙,替别人着想。这种人如果对你有什么得罪的话,请记住:他们不是有意的。
交谈时抹头发的人问心无悔
如果与你面对面坐着或站着,这种人总要时不时地抹一抹头发,好像在引起你对他发型的兴趣。其实不然,因为这种人就是一个人独自在家看电视,他也会每隔三五分钟“检查”一下头发上是否沾上了什么不好的东西。
与人交流时喜欢抹头发者大都性格鲜明,个性突出,爱憎分明,尤其嫉恶如仇。倘若公共汽车上有小偷,而乘客都是这种人的话,那这个小偷一定会被当场打个半死。
这种人一般很善于思考,做事细致,但大多数缺乏对家庭的责任感。
这一类人对生活的喜悦来源于追求事业的过程。这句话听起来有点玄,不过仔细想来你就会明白:喜欢拼搏和冒险的人是不在乎事情的结局的。他在某件事情失败后总是说:“我问心无悔,因为我去干了。”
用点头的方式提高对方思考及进取心“嗯!说的也是!……”
我们经常看到电视访问时,主持人会以如此唯唯诺诺的应答方式来诱使对方滔滔不绝地说下去。所以说,杰出的访问者是善于回答并能使他人关不住话匣子的。
如上述般的回答方式,除了语言外,还有一种身体语言,那就是点头。
当一个公司举行面试时,主试官频频点头示意和极少点头的情形比起来,前者容易引起应征者谈话的兴趣。而点头的动作也具有回答的效果,也就是表示“我正在听你说话”或“请继续说”。
这种意思一旦传递给应征者,对方便会有“对方已能明白我的话了”或“对方接受我的说法了”的想法,因此能觉得受到鼓励或欣赏,滔滔不绝地说下去了。
相反地,如果听者吝于点头的话,那么说者便会觉得言论不受重视,索然无味而不愿继续下去,最终出现相对而无语的情况。
点头不一定是肯定的答复关于点头方面的实验,有以下的结果。
第一,当对方针对谈话内容或音律向你做点头的动作,表示其对你某种承诺的允许及好感。
第二,在两人的谈话过程中,对方的点头超过三次,表示不耐烦或有否定的意味。
第三,若点头的动作与谈话情节不符,表示对方不专心,或有事情隐瞒。
歪着脑袋倾听
歪着脑袋常常是一种聚精会神倾听的姿态。这不仅仅出现在人类身上,动物也有相同的表现。
例如,刚满三个月的小狗听到或看到吸引它注意力的新事物(如新的狗屋、第一次见面的其他动物)时,头也会歪向一边。
倾听,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