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93000000019

第19章 为了周总理的嘱托(1)

1969年秋天连续的暴雨,让逊克县山洪暴发,双河奔腾咆哮如脱缰的野马。河水冲毁了岸边的农田,冲跑了摆在地头的战备电线杆。正在双河大队插队的上海知青金训华,奋不顾身地跳进河水里捞电线杆,然而无情的江水把他卷进翻滚的恶浪,再也没有回来。

消息传到中南海,周恩来总理很难过,他指示要处理好烈士的后事,并要求派作家把金训华的事迹写成小说,向全国推广。周总理的指示层层传达,上海文艺出版社到黑龙江省组稿,他们到当时的省文化局创作评论室请求帮助,负责创作工作的吕中山(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把这个采访金训华事迹创作小说的任务落实到哈尔滨市文联的驻会作家郭先红头上。

老郭日伪时期在山东老家渡过苦难的童年,祖母不甘心祖祖辈辈都当“睁眼瞎”,便把祖传下的银镯典当了作学费,让郭先红去读书,可惜家境贫困让他还没读到高小就辍学了。他14岁就进厂当学徒。解放后,在工厂当了主人的老郭继续学文化,一有空就动手写点儿东西,新生活总让他激动不已。1958年春天已经当了哈尔滨电表仪器厂车间主任的郭先红写了一篇反映工人自力更生的短篇小说《站起来的人们》发表在《北方文学》上,文学前辈茅盾先生看到后赞扬这篇小说“写得很好”,并推荐到《人民日报》副刊上全文发表。受长春电影制片厂之邀,他又改编成了电影,在全国上映。作为优秀的工人作家,老郭参加了1960年的全国第三届文代会,还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他在文学组的发言《在党的阳光照耀下》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后来他被调到了市文联当上了专业作家。文革中老郭也受到了冲击,被下放到五七干校劳动,突然接受了周总理的任务,激动得流下了眼泪。金训华的事迹他已从报纸上读到,对知青的任何消息他都很关注,因为这位6个孩子的父亲,已经有4个孩子下乡,有的插队,有的在兵团当农工,他时刻牵挂着他们。金训华的事迹让他感动,他觉得应该为这个英雄的青年写点儿东西,可没想到这个光荣的任务,这个周总理下达的任务能落到自己头上。

就在那年的冬天,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老郭坐火车到了龙镇,再换汽车到了黑龙江畔的小城逊克,再坐马车到了大山下双河边的双河大队。老郭知道知青的生活很艰苦,但没想到双河的条件这么差。这里的气温最低到了零下47度,这些十六七岁的孩子住在四面透风的土坯房里,十五六个人挤在一个大通铺上,盖着从家里带来的单薄的被子,晚上冻得缩成一团,戴着棉帽子睡觉,早上被头上都挂着霜雪。他们吃的是苞米饼子、苞米馇子,菜只有大白菜、大萝卜,汤里连点儿油星都没有。水井时常被冻住,吃水都困难,洗衣服更难,许多孩子都生了虱子。看了这些上海青年的生活状态,从小吃苦的老郭忍不住一阵心酸。这些来自大城市、年纪这么小的孩子,能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生存下去,已经是奇迹了,还涌现出金训华这样为保卫国家财产敢于献身的青年就更可贵了!如果我不把金训华的事迹写出来,不把在边疆绝寒之地战斗的知青的生活和工作现状告诉社会,就是一个作家的失职。

老郭住进了知青宿舍,和他们睡一铺炕,和他们吃一锅饭,白天和他们一起下地干活,晚上一个个找他们谈心,了解金训华生前的故事,也了解他们的生活。知青们睡觉了,他还在灯下整理材料,写生活札记,停电后,他又点起了蜡烛或打着手电筒。知青们半夜醒来,看见老郭还在灯下挥笔,有时还看到他在流泪。老郭是个特别有感情的人,金训华和战友们的经历常让他热泪湿襟。孩子们并不知道,他因为工伤,一只眼睛已经失明,另一只眼睛的视力已下降到零点几了。

更多的时间,老郭当上了这些孩子的家长,他教他们如何糊窗缝,如何生火,如何穿戴更温暖防寒。青年们想家了,他为他们讲笑话,领他们唱歌,让他们开心;青年人中有了矛盾,他帮助化解,一直到他们握手言和。谁有了心里话,都愿意对他讲。他爱青年们,大家也爱他。他们都把老郭叫爷叔(上海话,亲叔),他们很怕冷,却把自己的狍皮褥子给爷叔铺上。虽然水凉得让他们害怕洗衣服,可爷叔的被单总是被他们洗得干干净净。细心的女知青下地回来,把在地里拣回的芸豆、黄豆煮好了送给爷叔吃。知道他深夜还点着油灯工作,当电工的知青想办法晚关闸半个多小时……

经过一年半的深入采访和体验生活,度过无数个不眠之夜,老郭终于完成了48万字的长篇小说《征途》。那是“四人帮”大搞“文字狱”特殊时期,既要如实地写出知青艰辛奋斗的经历,又不能突破“高大全”的模式,老郭费尽了心力。现在看来,这部书不可避免地留下时代的印迹,但仍不失为英雄主义的颂歌。这部产生于文化萧条时期的文学作品,在全国产生极大的影响,共发行了300万册,还翻译成外文向国外发行。全国各广播电台连续广播,吸引许多听众,有的青年就是听了这部小说,才到黑龙江下乡的。上海电影制片厂还拍成电影,观看这部电影成了当时的一个盛事。

更难能可贵的是,在那个严寒的季节,这部书给处于文化饥渴的2000万知青,送去精神食粮,送去慰藉和鼓励。当年也在黑龙江畔密林深处当知青的我,拿到这部书时竟激动得一夜无眠,先睹为快。当时对作家郭先红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没想到二十年后,我竟成了他在省作家协会的同事,与先生朝夕相处,他从未给我讲过当年写《征途》的经历,但他的一言一行都成了我作人和作文的楷模。这是后话。

书写完了,老郭回到了哈尔滨,但和上海知青的情谊却更深了。在以后的日子里,老郭成了双河大队的上海知青在黑龙江最亲的人,他们的家成了这些孩子在哈尔滨的办事处和联络站。他们统计过,那些年,老郭一家接待过到哈尔滨办事、看病和探家路过的知青有500多人次。人多时,他家的床上和地板上都躺着人。为了接待好知青,老郭为全家分了工:小儿子负责接站、买车票;大女儿、二女儿负责做饭;老伴负责给知青们拆洗和缝补;老郭负责对外联系,专为青年解决难题。那时双河的上海知青中流传着一句话:“有困难,就去哈尔滨找老郭叔!”后来我去过老郭家,只有两个屋,家里一帮孩子,生活很窘迫。当时他的收入也不高,经常接待知青,实际给他增加了沉重的负担,他默默地承受着。

大概是1972年9月的一天,天还没亮,老郭家的门就被敲开了,一个男知青哭着对老郭说:“黄德明快不行了,你救救他吧!”原来小黄在打场时因为劳累,倒在了扬场机上,整个身体都被绞伤了。大家把他抬到逊克县里,医院没有办法,他们又把他用拖拉机拉到龙镇抬上火车,颠簸了二十多个小时到了哈尔滨,可因为没有医疗关系,又没有熟人,各医院都不收,眼看着出血过多的小黄快不行了,他们就来找老郭。老郭边听情况边往医院跑,他一看浑身是血的小黄躺在走廊的担架上。他立刻去找在省中医院当医生的朋友傅广禄。傅大夫找到自己的老师,才安排小黄住进了医院,又在当天安排了手术。当黄德明从昏迷中醒来时,老郭就坐在他的床头,拉着小黄的手说,没事,过几天就好了。老郭的女儿为他端来热乎乎的饺子,盖在他身上的被子是老郭全家最好的。现在一说起这件事,已经五十多岁的黄德明还感慨地说,我这条命是郭叔给的。

如果说老郭救了小黄一条命,那么他救了曹平一生。小曹家境困难,性格又很内向,情绪时常低落。老郭在双河深入生活时,对他关心很多,他们成了“忘年交”。那年老郭和老伴去上海治眼病,正赶上小曹的母亲病危,他请人把老郭两口子叫到床前,含着眼泪说:“曹平就我这一个亲人,我死后,就把孩子交给你们了。我知道你们是好人,孩子交给你们我放心!”从此,老郭把小曹当成自己的儿子,时刻关心着他的成长和进步。无论下乡时,还是返城后,老郭对他大事小情的过问和帮助,比自己任何一个孩子都多。曹平和妻子陶建华(也是双河的上海知青)也把老郭老两口当成了自己的亲生父母。

同类推荐
  • 古典与现代(第二卷)

    古典与现代(第二卷)

    本书是著名学者杨国良教授编辑的人文丛刊,书中汇聚了宋耀如的《1885年7月18日写给安妮的信》、周伟民的《唐玲玲在斯坦福探秘“宋子文档案”》、张江南的《东瀛问学记》、野叟的《夜游岳麓山(外二章)》、韩少功的《空谈比无知更糟(外一章)》等诸多知名学者的文章。辑中文章一改往日学术刊物中“学院式”写作的冰冷面孔,篇篇见情见性,文字背后透露出的人文知识分子情怀可触可摸,同时又不减损文章内在的思想学术深度。
  •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左拉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左拉

    这套丛书将引导青年朋友去漫游一番那绚丽多彩、浩瀚无边的文学世界——从古希腊的神话王国到中世纪的骑士、城堡;从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到五光十色的繁华都市;从奔腾喧嚣的河流、海洋到恬静幽美的峡谷、森林、农舍、田庄。它将冲破多年来极左路线对文学领域的禁锢和封锁,丰富青年朋友的精神生活,为青年朋友打开一扇又一扇世界文学之窗,让读者花费不多的时间就能游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浏览各国人民今天、昨天、前天直至遥远的往昔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图景,去体会他们的劳动、爱情、幸福、欢乐以及痛苦、忧伤、斗争、希望??它将帮助青年朋友增长知识,开阔眼界,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文学的素养。
  • 老虎大福

    老虎大福

    本书中的作品大多以秦岭山林为题材,描绘了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关系。共计8篇,包括“黑鱼千岁”、“山鬼木客”、“猴子村长”等。
  • 大风歌

    大风歌

    本书是作者的诗歌集,字里行间尽是作者洋溢的才华,抒发了作者的心声。
  • 泰戈尔诗集: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泰戈尔诗集: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本书收录了泰戈尔流传最广、最具代表性的三部诗集《新月集》、《飞鸟集》、《园丁集》。全文以清新的诗歌,深邃的笔触,揭示了“一代诗圣”泰戈尔独有的灵性哲理。阅读这些诗篇,将为我们开启淤塞的智慧源泉,慰藉我们身心的孤寂。
热门推荐
  • EXO之繁华落寞

    EXO之繁华落寞

    内为虚构,请勿当真。文笔不好,勿喷。喜欢的就戳进来。谢谢
  • 第一生灵

    第一生灵

    宁可我负众生,休叫众生负我,不一样的人格,不一样的主角,我是魔!敢为众生先!我!!!......自甘堕落...................本书只为释放主角与我心中的邪恶,
  • 重生废后翻身记

    重生废后翻身记

    无宠、废黜、赐死,这是她的上一世。直至鸩酒入口,方如梦初醒。在这九重宫阙里,充满了冤魂和鲜血,更充满了权利和诱惑。该争的、不该争的,争得起的,争不起的,这一世她已清楚明白。前路注定遍布荆棘刀剑,而那枚已不属于她的凤印,她是否还能重新执掌?
  • 重生之我本剑仙

    重生之我本剑仙

    凌天行本为龙族血脉,却未觉醒,最后在仙界与敌同归于尽,一丝残魂因系统保护着穿越到了华夏。但是,由于凌天行太过依赖系统,被逼入虚空碎片,最后系统破碎,凌天行就出现在了战法大陆上了。后来,他接受了凌风传承,才知道,自己仅是坐井观天。什么仙君、仙王的,战法大陆上随便一个皇境就可以随便横扫了。一个战法大陆,不知道比仙界大几千万倍,根本数不清边界,而且,简直就是仙人满地走,神人多如狗。最后,凌天行拿起了佩剑,大喝一句:“我虽本为剑仙,但我更是真龙天子,仙神算什么?我总有一天是仙中之仙,神中之神。因为——我拥有世界上最为强大的血脉之一——龙之血脉!”
  • 邻家竹马:拐到呆萌傻白甜

    邻家竹马:拐到呆萌傻白甜

    一天晨跑时,唐揉揉突然扑到了,额...撞倒了一个男生。而他竟是新搬来的邻居,然后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小剧场】某女一脸呆萌:“小白,班里的班花抢了我的角色,你说我该怎么办呢?!!”某男:“她那是毛遂至贱。”“唉,你怎么知道的,不给,好像是毛遂自荐。”“没错,就是毛遂至贱啦。”某男一脸奸诈
  • 凤吹起如花般细碎流年

    凤吹起如花般细碎流年

    雨水落下来是因为天空无法承受它的重量,眼泪掉下来是因为心再也无法承受那样的伤痛。---by:安雨落、张玥樱、蓝樱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你在我身边却没法交流---by:夏夜熙第一次哭是因为你不在,第一次笑是因为遇到你,第一次笑着流泪是因为不能拥有你。---by:沐映璃分手是为了减轻痛苦,我离开的时候也很痛苦,只是你肯定比我痛苦,因为我先说再见。---by:安逸枫爱你是一种幸福,等你是一种考验。---by:张亦轩、蓝封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固执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by:江梦灵别问我有多爱你,我连你爱别人都能忍受,你说我有多爱你!---by:韩冰烁、沐泽远
  • 三生三世情难解

    三生三世情难解

    “既然如此,从今天起,你便名唤苏婉儿好了。”这便是,他们故事的开端。
  • 浮生经世录

    浮生经世录

    八两精铁铸刀剑一颗人头值七钱不怨无道天上仙只恨人心醉未醒(未完待续)
  • 易烊千玺忻有灵忻

    易烊千玺忻有灵忻

    八月的季节在重庆也是火辣辣的,热的够呛,夜市里人来人往,备不住谁和谁会擦肩而过
  • 神级葫芦

    神级葫芦

    傲娇腹黑的宝葫芦,遇到一只好逸恶劳的死胖子,于是史上最不靠谱、令人忍俊不禁的故事发生了遇人不淑、任劳任怨、大材小用、目光短浅、见义勇为、横空出世……一对奇葩组合、两把辛酸泪水……前途迷茫,压力山大,累了,坐下来抽根烟,默默的承受着,生活还……得继续看神级葫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