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93000000051

第51章 吴博士的情结(2)

让学先难忘的是在工作中结识的知青朋友。着名相声演员赵炎那时是32团宣传队的骨干。她还记得有一次他表演诗歌朗诵,穿着新四军的灰色军装,打着绑腿,带着红帽徽红领章,深情的语调感动了所有观众。说实话不知迷倒了多少女青年。当然,只能是柏拉图式的恋情。后来,赵炎和北京知青高红燕谈对象,她是高干子女,很漂亮,却一点也不娇气,当副连长,扛麻袋装车,她自己能装一卡车。学先和赵炎、胡宗琪(曾是电影《高山上的花环》的副导演,现任总政歌舞团导演)是要好的朋友,当年他们一起谈艺术侃人生,总有说不完的话,那时的友谊一直持续到北京。前几年他们三个人还联合创作了一部关于北大荒生活的电视剧,宗琪主张叫《风雪荒原》,而学先更喜欢《荒原月色》这个名字,因为资金没有落实,还没开拍,学先先声夺人地用《荒原月色》为名写了一篇很美的散文。姜昆说,这篇文章表达出她对父辈的敬仰和对知青的肯定,很有文采,很有见地。

1977年恢复高考,学先和许多知青一样欣喜若狂。她的高考成绩很好。但是,也许因为报高了,也许因为77年录取工作不够严谨,她被一所师专英语系录取。毕业后她被分配到泰来县的一所中学当英语教师。1981年不服输的她再次参加高考,以齐齐哈尔地区文科状元的成绩被东北师大中文系录取。在这所国家重点大学里,她是一等奖学金获得者,还是学生会的学习部长。因品学兼优,1985年毕业后被分配到教育部的高教出版社。后来,学先又考取了北京师范大学的硕士和博士。1993年她顺利通过出国考试,公派到英国的诺丁汉大学,成为专攻西方文论的访问学者。

作为礼物,学先把她的博士论文《燕卜逊早期诗学与新批评》一书赠给我,这是一部关于英国文学批评家威谦·燕卜逊的专着,在我国,相关的中文资料极少,学先全靠阅读英文资料写成了这部填补西方文论研究空白的学术专着。她的英文是相当棒的。她的导师童庆炳教授在这部书的序言中说:“她本来可以在高教社安安稳稳踏踏实实地继续她的编辑工作,可她永远不知满足,她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让她的生命之树结出更丰硕的果实。”

2000年,吴学先被借调到香港最大的国有企业华润集团研究部当研究员。组织上这样做是为了解决她的两地分居问题,他的老公在华润集团当副总。初到华润,这个文学博士感到很失落,因为不能直接创造利润和价值,她为此迷茫。但是很快,她的写作能力受到华润人的认可。2004年,华润领导把撰写华润史的任务交给了她,她用了三年的时间查阅史料,在中央档案馆、外贸部档案馆查阅资料3000余卷,并翻阅了从1938年到1983年的香港老报纸,还采访了170多位人物,最后撰写成一部40多万字华润公司史。华润史实际上是一部我党的早期对外经贸史,其中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涉及周恩来、朱德、任弼时、陈云、博古、杨尚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这之后,学先以她占有的丰厚资料给大学生做了七场题为“通过华润看我党领导的早期经济工作”的报告,她告诉那些的年轻人,中国共产党早就有领导经济的经验,他们也一定能领着中国人民走进现代化。

无论她走多远,无论她站多高,学先的根还在那片黑土地里,她和北大荒血脉相连。学先一直和北大荒的战友们保持着联系。2006年4月,黑龙江农垦总局在北京举办农产品展销会,学先和许多北京知青前去助威。北兴农场领导与部分知青座谈,学先和赵炎都参加了,场领导在介绍农场的发展情况时,首先介绍了农场的巨大变化,而后说到:困扰农场多年的一个难题是缺水,我们要扩建农场的自来水系统,但目前来看,资金缺口还比较大。赵炎和学先听后当场表示:“我们正愁没机会报答北大荒的养育之恩呢,我们可以组织知青捐款,帮助农场打井,回报当年老军垦对我们的关爱。”尽管场领导再三推辞,他们还是说干就干,吴学先很快就写好了《倡议书》。

“五一”长假,学先和赵炎等十几个骨干集中在黑龙江省办事处研究捐款的具体事宜,然后利用他们的联络网,把捐款打井的建议通知到全团的每一个知青。北京、上海、哈尔滨、宁波四个城市的知青都活跃起来。6月18日,在北京宣武区工人俱乐部,上千名老知青蜂拥而至,他们都要为“故乡”的建设尽一份力。吴学先带头捐了一万元,此外她还为印刷宣传材料、租用会场、请电视台记者等花了一万余元。更令人感动的是,学先的父亲、那位已经八十岁的老军垦战士吴维山也来了,他离休后在北京安渡晚年,仍关注着农场的发展,他带着儿子孙子都来了,每人都捐了几百元。可惜学先的母亲、农场的好老师、好校长、知青们最亲近的妈妈已经去世了,否则她一定也会来的。来捐款的知青,有的在部委当领导、在公司当老板,也有一些已经退休或下岗,有一位佳木斯知青,丈夫癌症去世后她曾在北京打工,还当过保姆,也送来30元钱。

在捐款中,学先还策划了一个节目。北兴农场电视台现任台长是她的老同学,学先请她到北京,让她拍摄。知青按连队聚会,学先建议:“每位知青对着镜头说话,最思念哪位老职工,为什么思念他,说一分钟。”

有位知青带头先说:“我是三连的赵惠铭,我思念三连啊。我的老排长徐明田,我永远忘不了您,是您教我开拖拉机,有一次我发烧,您把我领到家里,给我做面条!几十年不见,我想您啊。”还没说完,赵惠铭早就泪流满面了。

轮到下一位:“张井广师傅,第一次下地劳动,是您教我磨锄头……”

“刘师傅,在养猪班,我身体不舒服时,挑水这样的重活,您不让我干……”

“王排长啊,您家的面条真好吃,每次我得病,总是躺在您家的热炕上,婶子的身体还好吗!”

对着镜头回忆往事,几乎每个知青都流泪了,那个播音员小冯说,“我是32团的播音员,你们还能记得我得声音吗?我好想念32团啊。”话没玩已经泣不成声,几次停下来擦眼泪,重录。

节目编辑好后长达90分钟,回农场播出。农场老军垦、老职工看着当年的娃娃们也成了老人,听着知青叫自己的名字,老泪纵横。第一遍播完后,还没看够,强烈要求重播,竟连播了9遍,超过了任何感人的电视剧!

这个节目成了连接北兴和北京的桥梁。知青们不断接到农场打来的电话:“你们也老了,三十年了,回来看看吧!”暑假,回北兴的知青一批接一批。

学先说,在七连,有一个感人的故事,伏笔长达27年。主人翁是一位老军垦。1978年底,在大批知青离开北大荒以后,他把7连的知青名单抄了一份,夹在自己的军人证里。这本军人证和这份知青名单成了他的宝贝,一直放在上衣口袋里。在田间劳动,休息时就拿出来,看着名单上每一个知青的名字,想着他们的音容笑貌,这成了他每天生活的内容。

2005年秋,北兴场庆时,老知青们回连队看他,老人家拿出了那张名单。27年了,在场的人们全被感动了,在那张发黄的纸上,7连的刘凤岩等几位知青都找到了自己的名字,大家拥抱在一起,百感交集,有位知青流着泪跪在老人面前,那场面就像失散多年的亲人再次重逢。

已把北大荒情结融进了基因的吴学先,说起知青和北大荒的故事,大概几天几夜也说不完。为了赶最后一班返回哈尔滨的飞机,我只好告辞。临行前,她请我吃农家饭,在灯光朦胧的餐桌边,她说起对知青运动的看法。她说,70年代末,在控诉“四人帮”的主流思潮中,我们夸大了知青作为受害者的痛苦的一面,忽视了他们对北大荒做出的历史性贡献和辉煌的一面,忽视了知青承前启后的作用,更忽视了知青与老军垦、与老军垦的后代之间所形成的那种难以割舍的友情。

学先的话让我畅然,很温暖,我想起她在《荒原月色》中那段感动过姜昆的话:“40万知青把火红的青春留在了北大荒,他们从北大荒带走了成熟,带走了思想,带走了阅历,带走了10万转业官兵对他们的培养和影响,也带走了兵团子弟对他们的思念乃至崇拜。”

是的,作为知青,我们从北大荒带走的东西很多,这些东西让我们长大成人,报效祖国。而我们对黑土地的回报,太少了,恐怕一辈子也偿还不完。

同类推荐
  • 《世说新语》名句

    《世说新语》名句

    《国学名句故事绘:<世说新语>名句》是一本双色图文书。以魏晋南北朝时期非常有名的笔记体小说集《世说新语》为底本,精选了六十六则名句,分为立志修身、交友处世、治家劝学等各篇,逐则释义、析理,再配以暗合名句意蕴的历史典故、逸闻趣事、古画碑帖,供读者阅读、赏析。《世说新语》是中小学生必读名著,是教育部指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物;同时,《世说新语》记述的奇人趣事也最为人们津津乐道,鲁迅就称其为“名士的教科书”。我们以名句+故事+插图的形式出版,帮助中小学生和传统文化爱好者获得“三分钟轻松阅读,一辈子受益无穷”阅读价值。
  • 路上:开车族众生相

    路上:开车族众生相

    本书为纪实文学。通过对不同职业、文化、出身的汽车驾驶员的群体采访实录,记述了不同年代、不同阶层“有车族”在人生路上的独特经历,其中有新一代驾驶员,有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战士,有驾驶“红旗车”的首长司机,有当代老板、白领,还有普通老百姓正在实现的“轿车梦”……表现了纷纭多彩的都市生活。
  • 文人的风骨

    文人的风骨

    当代文人在经济、文化、科技、社会生活等方面,都应该具有划时代的先进意义。应该具有一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关注社会,反映民间疾苦,针砭时弊,鞭挞丑恶,弘扬人间正气。$$当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经济的飞速发展导致了精神文化领域的相对低落,文人的身价,似乎在一天天贬值。冷静客观地面对现实,甘守清贫,耐得住寂寞,不为世俗浮华所左右,潜心写一些有责任写、喜欢写的文章,保持文人应有的风骨,这是一个真正的文人应该做到的。$$本书就是再现了中国文人的风骨。
  • 野鸟的禅

    野鸟的禅

    最初的高级物种,是因为生存学会了使用符号。其实符号按今天的学说来说是所谓的信息记录。正是这种信息记录,是这个高级物种的原始的意识行为得到了开发和进化……
  • 给我一支枪,干翻小鬼子

    给我一支枪,干翻小鬼子

    亲情、友情、爱情交织的乱世悲歌。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晋北地区。马龙、亢振刚等这些普普通通的中国人在这场空前的民族危机中,逐步成长为一批勇敢、机智的民族英雄。故事一波三折,场面震撼人心。亲情、爱情、友情也在这场民族搏杀中演绎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壮歌。
热门推荐
  • 一个海关学院学生的日记

    一个海关学院学生的日记

    2014年7月,我考进了上海市海关学院,正式成为一名关院学子。很多人对这所准军事化管理的学校相当好奇,很希望一探它的真实面目,这部日记能够满足你的需求。也许还有学弟学妹们想了解大学生活究竟是怎么样的,也欢迎与我交流.还有这部日记也送给那些关心我的朋友们,我将借这个平台与你们分享我的生活
  • 全职学霸

    全职学霸

    秦天说,“如果人生可以重来,老子一定不去当兵。绝对不戴那顶绿帽子,老子要让别人戴绿帽子!”
  • 有人说灵魂也有爱i

    有人说灵魂也有爱i

    她是神秘的蓝发女鬼,她让他去帮曾经在她伤心难过时安慰她让他破涕为笑的女孩,而这个女孩却是智商高情商为零的单细胞动物,他与单细胞会产生什么不一样的人鬼之恋。。。这是我的第一次写作,写得不好,请大家笑纳,嘻嘻
  • Queen的转身

    Queen的转身

    她,若黑暗中的死神,为复仇而来,踏复仇而去,只不过前一次为了他的仇恨,后一次是对自己的仇,恨自己爱上了一个自己恨的人,他,是万千灯火的不败之仙,为爱她而来,至死不休。每一份的爱又承载多少的恨?爱恨交错他们又该何去何从?
  • 重生校园绝世鬼材

    重生校园绝世鬼材

    重生一世,让她珍惜了前世从末珍惜的,重生一世,她绝不会让任何人再欺她,可是,到后来她发现了惊天秘密……
  • 主宰之印

    主宰之印

    轮回至,天地崩!成主宰,逆乾坤!人,妖,魔三族并立,看天宇与天宝儿携手登临主宰之位,睥睨天下,威慑三族!
  • 倾世红颜,战天下

    倾世红颜,战天下

    名将易老,红颜迟暮,是这个世上我们最悲伤,却又最无可奈何的事情。她一战成名,步步走来,都带着无数的光环!她活的潇洒肆意,两世为人,都带着抹不掉的煞气。惊才绝艳的公子哥,软萌的弟弟,今生她又该何去何从?看百里寒烟情归何处,如何造就属于她自己的王国!东方沐阳,从小锦衣玉食的太子殿下,自从遇见了镇国将军,他觉得他的人生被颠覆了,女人不是应该都是柔弱的吗?为什么百里寒烟一个女子却成了镇国将军。女人不是都是男人的附属品吗?为什么百里寒烟的人生活的如此绚丽多彩,连男人都自愧不如。太子殿下说谁来给他解答一下呢?
  • 鸾鹤舞

    鸾鹤舞

    似有青鸾天上来,侠女青鸾冰霜雪骨满目柔情若甘泉。因剑为媒,青鸾与轩鹤缔造了一段刻骨铭心、至死方休的爱情。生命会在轮回中延续吗?她的血液里为什么会重生出青鸾的爱恋?她叫紫鸾,一个性情与剑都如天火般绚烂的女子,绝不想当别人的替代品。为了得到属于自己那份独一无二的爱情,她可以付出的比青鸾更多。公主、武林教主、乞丐……人生如戏,戏如人生,雪中沐浴,花海更衣,走一趟血与痛铺就的道路,她终于摸清了他的心跳。然而,似是命运弄人,青鸾出现了……
  • 满世烂漫

    满世烂漫

    前世,自负如她也难逃命劫。生如夏花,逝如冬雪,却也还留遗憾。今生,魔殿宫主穿越到夏王府当了个不受宠的嫡长女。掩去一身光芒,扮猪吃老虎。王妃设计毒害?她就让她看看清楚什么才叫玩毒!庶出妹妹想比琴棋书画,她一舞惊鸿艳压群芳!可是,谁能告诉她,她招谁惹谁了?半夜散步落入妖孽战神的浴池,偏偏这妖孽还缠着她不放了!看光了身子就得以身相许?谁怕谁!人前,他是残忍嗜血的不败战神,人后,他是无耻滥用美男计的妖孽!当腹黑遇到妖孽,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驴小姐说她的唐先森

    驴小姐说她的唐先森

    驴小姐说:“你给我写本书吧”。我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