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18100000017

第17章 游历杭州 名传江南

1

贾岛待在长安,想看看自己被赦的事有无进展。他等了数月,并未有任何消息。最近,京中许多诗友不时给贾岛赠些银两,他的生活暂且没有了困难,他觉着老是这样待在长安,还不如再次出去一趟,免得整日为自己的事儿烦心。

大和九年(835),刚过春节,贾岛再次离开长安。

这次,他是只身出行的,为了方便,就想到他的毛驴儿来。可是,家里那头毛驴儿好多年也没出过门了。它还是当年香儿夫妇赠予的,后来随他到富平,又回长安,多年来,的确为他节省了不少脚力。可是,岁月荏苒,当初那个而立之年的贾岛,如今已成了两鬓生花的老头,伴他二十多年的毛驴儿,也已羸弱得瘦若干柴,到了日暮残年,别说伴君远行,恐怕一阵微风,也能将它吹倒。

贾岛从没去过江浙,这次,他想到杭州一带转转,好了却自己年轻时游遍全国的梦想。

柳公权早已和贾岛结成莫逆之交,看着贾岛这头风烛残年的老驴,他呵呵笑了笑,问道:

“浪仙兄,就凭它?它能将你驮到杭州?”

看着贾岛于心不忍的样子,柳公权要将自己那匹枣红马赠给他。贾岛连连摆手,口中直说,“悬诚兄,不必、不必,我向来骑不惯马的,还是我这毛驴儿好。”

柳公权笑了笑,并没说话,而是再三挽留,只说吃了这顿饭再走不迟。

俩人刚吃过饭,老家人走了进来,俯在柳公权耳边嘀咕了一句,柳公权听了,笑着告诉贾岛,“浪仙啊,我也不希望你骑着老驴出远门,刚叫人给你买来一头毛驴儿,你先到院子看看。”

贾岛不敢相信,饭前还在议论,才一顿饭的功夫,咋就立马买来毛驴儿?

这时,柳公权已将他拉了出来。

呵,果然,院中廊柱上,正拴着一头毛驴儿,和他家那头有许多相似之处,一样的高低大小,一样的浑身乌黑,只有肚子下印着一些灰白。这头毛驴儿牙口轻,毛黑似缎,精神如驹,贾岛见了心中欢喜,快步走到廊下,摸着那乌黑的皮毛,不好意思地说:

“悬诚兄这样待我,真不知怎样感激才好?”

“我有心相赠,你也不必致谢,就笑纳了吧。”柳公权连忙笑道。

贾岛将毛驴儿牵回家中,和家中那头老驴拴在一起。小毛驴开始觉着生疏,不吃槽中草料,老驴看着这个新伙伴,也不急着将头探进槽中,它好像明白这个新伙伴是来干啥的,有意谦让着。

听说毛驴是柳公权送的,刘氏高兴得要千恩万谢,直说柳公权的耿直和大方。贾岛告诫刘氏,自己走了后,可别慢待了家中的老驴。刘氏笑着说,“放心吧,你走了我蛮寂寞的,还指望和老毛驴说话呢?”

正月末的一个晴日,太阳刚在乐游原东边地平线上射出一丝曙光,贾岛就出发了。他骑着小毛驴,出了春明门,迎着半天朝霞,一路往东而去。

十多天来,他不紧不慢地往东南而行,路边,长安的枯枝败叶不见了,和他相遇的,是渐渐多起来的嫩绿鹅黄,是一片片淡红的野花,金黄的油菜花儿,还有满眼翠绿葱郁的稻田,正精神十足地点缀着一望无垠的江南水域。突然,贾岛已觉着周围的水多了起来,一条长江竟挡在了眼前。

贾岛牵着驴儿,上了渡船,渡过了平生见过的最宽阔最清澈的长江。次日,他来到长江南岸的太湖。

这可是八百里江南水乡,这里的人,说起话来竟也轻盈盈细腻腻仿佛被水淘洗了似的。

他离开长安时,那里春寒料峭,还有着刮不尽的寒风,身上的衣服穿了数层,可是越走越热,他开始将身上的衣物一层层褪下来。

这天正午时分,他喉咙发痒,只觉口渴难耐,恰巧路边一柳丛之中,隐着一溜儿小街,葱绿的树丛里,斜斜地飘着一面杏黄小旗,上面印着一个篆体写的茶字。原来是一家名叫“访卢阁”的茶肆。

贾岛将毛驴儿拴在门外,走进茶肆。随着主人的招呼,他要了一壶绿茶,坐在窗口桌边饮了起来。他环视四周,几间简易房舍,三两位忙碌的堂客,再就是门里门外进进出出的茶客,却也热闹不少。只见正面墙上,题着许多诗句,密密麻麻的,偏偏掩饰不住其中最醒目的一首《茶歌》。

贾岛品着茶,慢慢吟了起来。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琲瓃,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馀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巅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

这是洛阳旧友卢仝当年写给孟郊的《寄新茶》,后来因诗句绝妙,被文人当作茶歌,常常提及。今天在这里见了,他不仅触景生情,神情投入地吟诵着。

他的声音不知不觉大了起来,又到了忘我的境界,周围的茶客都屏着呼吸,听这位陌生人捻着胡须极其投入地吟诵。

茶肆掌柜听了,客气地出来,竟直愣愣盯着贾岛,目光许久不曾离开。他心里嘀咕,这人怎么看似相识,偏偏又想不起来。

贾岛也看着这位茶掌柜纳闷,这人怎么这样看自己呢,随口问道:“不就是吟诵一位老朋友的诗么,掌柜怎么拿这样的眼神看我?”他的话一说出口,也正直了眼神,痴痴地看着掌柜的。

茶掌柜四十多岁,总觉着面熟,可他就是想不起在哪儿见过。

凝视良久,掌柜的凑了过来,低声问道:

“这位客官可认识诗人贾浪仙?”

“你是?”

贾岛也不知此人是谁,怎么忽然打听自己。

那人从贾岛的问话和眼神里,已晓得十分,脸上掩饰不住心中的激动,笑着说:“浪仙兄,你还记得在洛阳的情景么?”

“玉川子,卢仝!你是卢仝!”

贾岛眼里突然放出光来,他一拍大腿,惊奇地说。

“唉,几十年了,你我都老了。”卢仝将贾岛请回里间,再将毛驴儿拴进后院,高兴地出来,忙着筹备茶饭,和几十年不见的老朋友说话。见到了老朋友,两人掩饰不住心中的激动,几番知心话语之后,四行浊泪就开始在两张生出许多皱褶的脸上肆意流淌。

原来,去年无可路过此处,两人已认识了,多多少少知道了贾岛的一些情况,只叹无缘再相见。谁知今儿却见到了朝思暮想的老朋友,卢仝也告诉了他离开洛阳后的一些事情。

原来,卢仝举家迁到江南,住在了太湖边这个叫乌镇的地方。为了生计,他用韩愈、张籍等人馈赠的银两,开了这爿茶馆。说来凑巧,有一天,他听说太湖边的山岗上有不少茶树,就前去采茶。可他久居北方,并不认识茶树。正当他在山上胡乱寻走时,忽然发现一位长者倒在路上,身上还背着一只竹篓。他赶紧跑过去掐人中,对老人进行施救,老人清醒了,有气无力地指着竹篓里的树叶,做了个抓和吃的手势。他领会了老人的意思,赶紧把竹篓里的树叶塞进老人的嘴里。老人慢慢地咀嚼着,少顷,竟完全清醒了。

这位老人就是写过《茶经》,后来被誉为中国茶圣的陆羽。那次只因误尝有毒的树叶,昏倒在地。卢仝救了老人的性命,老人传授给他不少关于茶叶、茶道的知识和炮制方法,还帮他采了不少清心舒气的茶叶,两人因此结为忘年交。

回家后,他如法炮制了清心茶,功效果然非同一般,睡眼惺忪的人喝了后神清气爽,心有烦闷的人喝了顿感郁闷全消,做工乏力的人喝了后立马精力充沛……消息不胫而走,他的茶馆整日茶客满座。

为了给茶馆取个叫得响的名字,他却犯愁了。过了阵子,陆羽特来乌镇拜访他,又给他讲授了一些制茶的新方法。老人走后,茶客们又议论起茶馆的名字。他想,自己的好运全是茶圣陆羽带来的,现在陆羽又来访我茶馆,很是难得,也有纪念意义,就将茶馆起名“访卢阁”。屈指算来,这也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

多年来,卢仝结合自己开茶馆的经验,对陆羽的《茶经》做了注解,自成一书。他告诉贾岛,自己的生活如今有了转机,也想到长安去,将《茶经》以及自己的注解带去。毕竟长安是大唐国都,人才济济,免得这两部书放在我这里,就是生了蛆也无人问津。

贾岛听了,说道:

“玉川子,容我说句不中听的话,现在的大唐已不如先前了,如今朝中朋党相争,宦官专权,谁还有心理识你的经典,就连同当年的青龙寺,这几年来往的日本僧人也少之又少。唉,我唐要走下坡路了!”

卢仝听了,给贾岛说了许多自己前往长安的理由。见他意志非常坚定,贾岛也不好多说,只劝他好自为之,多多保重。

在这里住了十余日,贾岛依依不舍得离开乌镇,又往东南而赶去。

2

贾岛来到杭州,已是三月仲春。这时,江南大地早已是一派初夏的景象。

贾岛突然造访,使姚合既感兴奋,又感意外。他谦谦地说:“知我者,唯浪仙也。我去年腊月来杭州,现在刚安排好府中事务,正要给你写信,没料想你今天就来了。这下正好,不仅节省了笔墨,还替我免去了数月牵挂。”

姚合将贾岛领到刺史私宅,安顿下来。夫人郭氏、小女茗儿也非常惊奇,娘俩高兴地忙前忙后张罗,郭氏给他安顿住处,添置铺盖,茗儿也放下手中的诗文针线,给浪仙伯伯备茶做饭。

姚合平时善交各方诗友佳朋,他一到杭州,刺史府不足半月就充满了无尽的热闹和喜庆。贾岛的到来,用他的话说,更使这里蓬荜生辉。姚合的客气,贾岛的谦让,加之两人的旷世诗才,迅速在杭州产生了一阵狂波。

贾岛到杭州不过月余,姚合府上更是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尽是热闹景象。这阵子,还有一和尚也多次光顾刺史府。

和尚法名清塞,四十左右,瘦瘦的,或许是江南水乡养人的缘故,这七尺男儿,看去仿佛三十余岁,长得一副清眉秀目,口齿伶俐之像,他的言谈口口珠玑,作文句句妙语。贾岛一见到他,不由就想到自己年轻时候。当时,他也是这个样儿,整日里不是参禅修行,就是作些诗章,过着与世无争的清净日子,若不是恩师韩公,他或许还在寺中悟佛呢。清塞和尚知道贾岛过去有过浮屠生涯,觉着亲切,就常和他说些诗事佛理,也颇为投机。

清塞和尚是个孤儿,更不知家在何方,只知自己姓周,却没有名儿。当初,是一个云游的和尚将他带到杭州西山一座小寺院的。后来,那个云游和尚走了,他则在寺里留了下来,不知不觉就是二三十年。清塞的诗以五律见长,只是诗风略有不同。虽然这跟各人的生活有关,无法效仿,可俩人一见清塞的诗,不得不大加赞扬,谈其优而点其劣,令他不时投来感激之情。

那天,姚合再次看着清塞的诗,非常热情,也非常认真地说:

“清塞师傅,以我之见,凭你这等才学,与其长守江南山寺,还不如还俗应举,施展抱负去,不知你意下如何?”

听了这话,贾岛心中不由一沉,这不是韩公当年对自己说过的话么。当时听了这话,他火急火燎地还了俗,前往长安应举,谁知几十年在科场上苦苦挣扎,到如今一贫如洗一事无成,早已贫困潦倒了。如今的大唐早不如前,甚至去年的科举考试竟连诗赋也取消了,真可谓世风日下了。且不论你的才学高低,如果没人引荐,就是有通天的才学,也没资格走进科场,更别说考中进士了。若不是一生交结的这些朋友,自己恐怕早都饿死在乐游原了。想到这里,他想劝诫清塞几句,还没开口,清塞却痛快地应允了。

贾岛顿了顿,最后还是郑重的告诉他:“清塞师傅,你要好自为之,如果还俗应举,就找不到你平静的生活模式了。”

清塞师傅说:“我在西山寺中住了二十多年,对佛理研习并不深,反而是日渐衰败的大唐景象时时打动着我,今日姚大人一言,使我茅塞顿开,在我看来,还俗要紧,报国要紧。”

这恐怕就是人各有志,贾岛听了,无奈地摇了摇头。

四月初,姚合选了个吉日,特意给清塞加以冠巾,贺其还俗,并为他取名周贺,字南卿,希望他早日高中,为大唐效力。

除了清塞,在刺史府常来的,还有一位年轻的秀才,姓郑名巢,浙江钱塘人。他听说新任杭州刺史姚合虽然到处为官,实际上却是著名诗人,尤其他的“武功三十首”,更被时人传诵的名篇佳作。于是,郑巢由钱塘乡下迁居杭州,并将多年的诗作呈给姚合。见了郑巢的诗作,姚合非常赏识,他心想,我初任杭州刺史,不及两月,就有年轻的学生登门拜访。他高兴地告诉郑巢,“今后想来就来,不必请人禀告,只要是你,我随时接待。”一句话将郑巢乐得都要忘乎所以了。

此后,郑巢几乎每天都来府上,向姚合谈诗请教,非常虚心,姚合每次出游,或者接待新朋旧友,无论僧道官宦,他都忘不了这个小兄弟,并时常将郑巢向大家夸耀一番,如学生一样看待。郑巢也确实不负所望,他从此作诗,皆效仿姚合诗体,对姚合的批评指责,总能虚心接受,从不厌弃。时日不长,他的诗意渐增,句意又比姚合的诗清新了许多,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感。

贾岛是在姚合给自己的接风宴上认识郑巢的。那郑巢果然才思敏捷,语法新颖,不同凡响。可是,贾岛有一种感觉,郑巢诗中,总是潜藏着微微傲气,有着放荡不羁之意。不过,这郑巢有一个优点,他也像姚合一样,喜结各方佳朋,只要说得来,他就和之交往。如今,贾岛和姚合的诗经过几十年的传阅,姚贾诗体已经定格成型。郑巢一听来访的这位长住之客就是诗人贾岛,客气地倒头便拜,口中直呼前辈。贾岛如今早忘了张扬,加之初来此地,只好客气地搀扶谦让。

贾涑如今担任浙江东道观察使一职,由于公务,常到杭州刺史府。

贾岛一到杭州,姚合就兴奋地告诉贾岛,如今的浙东观察使是贾涑贾大人。贾岛听了,心想这位贾涑在长安任职时,也早有耳闻,只是不曾见过面,既然姚合说了,倒不如先去拜望一下。

贾涑的官廨就在杭州,离姚合的刺史府并不甚远。那天,贾岛只觉着刺史府不同往日,像是要接待什么大员似的,他不明白,想问挚友姚合,可姚合已经到外面迎接了,连同最近常和他说教的郑巢也跟了去。他不好多问,想帮大家干点零活,那怕是摆摆桌子,擦擦椅杌也行。可是家人偏不让,说是年纪大了,这些事一会就完,你不必劳烦。贾岛无奈,就在院子里来回转悠。

初夏的太阳挂在南天,时近正午,阳光耀着人眼,给宅院带来一些燥热。忽然一阵喧哗声,姚合随着一人进了府中,后面簇拥了熟识的不熟识的许多人,大家说说笑笑地进来,高高兴兴落坐。

那人大约六十多岁,一张椭圆的脸映着红光,灰白的髭须垂在胸前,一看就是吃惯了朝廷俸禄的大员。可是,他那一身打扮,却又为他的形象打了折,今儿来刺史府,他并没穿紫色蟒袍,只是身着淡红的单衣,足登一双黑色布靴,人一下子没有了官员的架子。

那人坐下来喝着茶,这时,姚合让郑巢唤来贾岛,对那人说:

“贾大人,你可认得眼前这人?”

那人看了贾岛一眼,摇摇头。

“他就是我那天提及的挚友贾浪仙,最近刚来杭州。”

接着,姚合又回头对贾岛又说:

“浪仙呀,这位可是你的先辈了。他就是曾任太常少卿、礼部侍郎、知制诰,现任浙江东道观察使的朝中常侍贾涑贾大人。”

贾岛一听,倒头就拜,口里直说:

“恕晚辈有眼无珠,慢待了大人。”

“哈哈哈,浪仙贤侄,过谦了、过谦了,快起、快起。”贾涑扶起贾岛,笑着说,“你我今日都是客人,不必客气,吃茶要紧、吃茶要紧。”

说着,他将贾岛让到桌边,姚合也亲手端了一杯茶过来,递给贾岛。这一举动,竟将贾岛折腾得如坠雾里,浑身燥热起来。

常侍,本由唐置,就是左右散骑一职,左散骑属门下省,右散骑属中书省。任这一职务的官员常随皇帝,侍从顾问,位极清显,并时常领皇命外出任职,节镇一方。这位贾涑常侍也不是别人,贾岛多年前就已听说,此人字子美,原是河南人氏,自幼父母双亡,客居江淮,后来,他的叔父贾全任职浙东,他前往投靠,在叔父那里,开始学四书五经,后登进士高第,入朝为官,由渭南县尉直做到今天的浙东观察使。他听人说,贾涑为官几十年,历经穆宗、敬宗、文宗数朝,别的官员常遭贬斥,可他一路升迁,像个不倒翁一样直至今日,其中最大的密诀是,此人深谙明哲保身之道。

看着贾岛紧张的样子,贾涑开言说:“浪仙贤侄,你我同根同宗,何以如此做难啊!”

贾岛听了这话,再看看他一副慈善和蔼的样子,心中的疑虑竟淡淡隐去了。他开始觉着面前这位贾姓先辈,并不像传说中的样子。

贾涑说,他多次听说贾岛的事情,对他的诗词非常欣赏,对他作诗的态度也很佩服,有几次也想趁机帮帮他,可是自己担任礼部侍郎时,贾岛已列为“科场十恶”,自然力不从心,也就不敢提及。如今贾岛那顶大帽子被卸去了,他最近也圆满地完成圣上使命,要回长安任职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前几天,朝中的圣旨已传到府上,等回到长安,一定向圣上言明,尽快给贾岛安顿个差事。虽然曾落得科场十恶的罪名,可如今已经遇赦,更何况,十几年前,你就已是进士了。

贾岛听了不胜感激,连连致谢。贾涑哈哈笑道:

“浪仙贤侄,你我今日幸会杭州,欢聚姚合府中,难道就没有诗赋,让我见识一下你的诗才?要不,我怎么在圣上面前提携你呢?”

姚合也高兴地说:“这有何难,只要贾大人将浪仙的事放在心上,做一百首也不成问题。”

说着,就铺纸研墨,令贾岛一显身手。贾岛推让一番,见大家用期待的眼光看着自己,也就不再推辞,略作沉思,蘸墨而书。少顷,一首《颂德上贾常侍》就写了出来。

贾岛的笔还没放下,郑巢已拿过新诗,朗声读了起来。那诗中写道:

边臣说使朝天子,发语轰然激夏雷。

高节羽书期独传,分符绛郡滞长材。

啁啾鸟恐鹰鹯起,流散人归父母来。

自顾此身无所立,恭谈祖德朵颐开。

此刻,贾岛心中高兴,所作诗篇,自然少不了感激言辞。诗中说贾涑常侍以皇帝之命出镇浙东,并用“高节羽书期独传,分符降郡滞长材”言其才高而权贵,常侍坐镇浙东,大有皇帝亲临一般。在他的治理下,浙东这块江南之地,不仅富庶太平,而且万民平安。同时,诗中恰到好处地说自己与常侍同姓同宗,常侍有此圣洁之德,他作为贾姓之人,心中更有难以掩饰的激动,禁不住就要咧嘴开怀的。

“浪仙贤侄,你这可是抬举我了,老夫受用不起啊,哈哈哈。”贾涑听了郑巢的朗声吟诵,用手捋捋胡须,哈哈笑道。

随即,整个厅堂也传来爽朗的笑声,大家兴高采烈地度过了这个初夏晴日,直至夕阳将坠,贾涑常侍起身告辞,人们才依依不舍得离开杭州刺史府。

3

初秋的一天,清塞和尚来到刺史府,一副欢天喜地的样子。他告诉贾岛,自己虽然也痴迷作诗渐离佛界,可对佛界的事却不得不关注。最近,杭州西山的天竺灵隐寺来了一位长安高僧,说是客居越州西林寺,现在将在这里讲十五日《圆觉经》和《华严经》。

贾岛听了心头不由一震,难道是堂弟无可来了杭州?最近,贾岛人在杭州,心里时常挂念起近在咫尺的无可来。当日无可南下,只说是到越州一带,这里与越州相邻,他还准备择日前往越州,去寻访无可呢。清塞和尚并不认识无可,也不是灵隐寺的僧人,不知他说的是不是无可。贾岛将这事告知姚合。姚合听了,掩饰不住心中的激动,兴奋地说,“既然如此,咱明日便去,是与不是,见了自知。”原来,姚合想见无可的心意比贾岛还要急切。

第二天,贾岛、姚合,还有清塞和尚、秀才郑巢,四人高高兴兴地赶往杭州西山。为了以一颗平常心走进灵隐寺,姚合特意脱去一身官服,他们如几个香客,一路上说说笑笑往灵隐寺赶去。

据传,西天圣土天竺国有座灵鹫山,是佛祖如来居住的地方。东晋咸和年间,有一西天高僧来到杭州西山,在杭州西山两座山峰之间,举目南眺,突生感叹地说,“这两山对峙,真像西天天竺山和灵鹫山,我站的这地方,不就是两山之间的小山岭么,想必这里的灵鹫是从西天灵山来此结庵的。”于是,这里也就成了杭州的天竺灵隐山。杭州西山虽然古刹密布,灵隐寺却有鹤立鸡群之象,成为杭州西山众寺之首。

四人沿着荫凉的山道曲曲折折地前行,果然,许多寺院藏匿山头道旁,露出各自的寺门檐角。可是,许多寺门虚掩,除了护院的小沙弥,大家都去了灵隐寺。到了清塞出家的那座小庙,他也顾不得回寺,心急火燎地跟着大家要去看个究竟,看看那位高僧是不是贾岛的堂弟、姚合的旧友。

这里果然是静洁幽胜,环境清雅之胜处。往南望去,只见一座高峰横档眼前,崖壁奇峭,呈飞舞之态,正是传说中的灵鹫飞来的天竺山,灵隐寺便座落于此。

那天的灵隐寺真可谓人山人海,甚至将这座古刹要拥破似的。四人挤在人丛中,踮脚翘首向前张望,却看不见长安来的高僧,想听吧,人多口杂吵吵嚷嚷又听不清,无可奈何,只好垂头丧气。郑巢恼得说,“与其这样,还不如说杭州刺史姚大人在此,就不信让不出一条道儿来。”

姚合也摇着头叹息,嘴里说,“在这里听佛经的,并不分达官贵人、平头百姓,来这里的不是香客,就是信徒,都是奔着佛来的,可不能摆架子啊。”

一句淡淡的话语,偏让身边一个香客听见了。那人回头看了看挤在身边的姚合,笑道:

“来这里的都是香客,这位居士说得极是,不像那位年轻人,看起来文质彬彬很有才学,就是爱摆阔显架子,还要拉出杭州刺史姚大人助威。呵呵,人家刺史大人才不会凑这号热闹的。”

那人一副不屑一顾的样子,似有盛气凌人的气势。听了陌生人这话,四人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他。只见他四十上下,浑身干瘦,身着浅灰布衣,手执一把纸扇,让人觉得不伦不类。而且,他的上唇上还生着一个豁豁,说起话来一个劲地漏气,言语就显得模糊不清了,明明白白的话,在他嘴里说出来总要让人仔细琢磨。

清塞和尚听了他的嘟囔,呵呵笑着说:“这位居士说的不错,可是站在你面前的就是杭州刺史姚合姚大人啊?”

那人惊异地又将目光投向姚合,上下打量了一遍,小声说,“你真是姚大人?”

姚合捋捋胡须,微微笑道:“居士看我像不像?”

贾岛一边圆场说:“今日相识就是缘,别向这位居士卖关子了。”回头又对那人说,“站在你面前的可是地地道道的杭州刺史姚合大人。”

那人听了,红着脸连连致歉:

“小人有眼不识金镶玉,没认得姚大人,还望大人见谅。”

反正看不到高僧的人,听不清高僧的声,他们只有耐着性子,等候着讲毕佛经,信徒四散。于是,大家和那个有着豁豁口唇的居士闲聊起来。

他介绍说,自己姓方名干,字雄飞,桐庐人氏,他自幼熟读经书,也想进京应考。多年前,他也多次到洛阳、长安,期望能被人接纳,可是,说起才学大家都很欣赏,偏偏生了一张兔唇,相貌丑陋而被科场拒之门外。后来自觉无颜见人,就隐居浙江小镜湖。这里湖北有草庵茅斋,湖西有青松绿竹,每遇风清月明之夜,就带了孩子或者朋友,乘船在湖上游荡,却也有惬意美妙之感。多年奔波,花尽家中微薄的积蓄,如今过着贫寒交迫的生活,不是在家中弹弹古琴,就是喝口水酒,行吟醉卧聊以自慰,要么就凭着半生积累的才学,作些诗篇词章,闲度余生。

方干一看眼前这个身着便装的人真是刺史姚合,不禁对他生出好感,觉着姚合并不像其他官吏,不像他们那样只知吃喝玩乐。他向姚合提出请求,一定亲临刺史府,希望姚大人不要嫌弃自己貌丑才疏。姚合向来待人热诚,自然不会推辞。

贾岛听了,心中泛起阵阵隐痛。方干所言,使他想到自己在乐游原的生活情境,便对方干投来同情的目光。贾岛希望方干能尽快来刺史府,和他静坐下来,说说各自相同的话语、不同的想法。

午后,讲经已毕,香客信徒纷纷下山归去。姚合四人以及新结识的方干留在寺中。

那位长安高僧果然是堂弟无可。他一身褐色僧衣,外套一件赤红袈裟,脖子上戴着一串黑色佛珠,左手执一把麈尾拂尘显得分外出众。数月不见,无可竟以高僧的身份在灵隐寺和他们会面,大家心中自然激动。

姚合笑着说:

“时值七月,无可师傅在此讲经,这身装束就不嫌热?”

无可还是他先前那副表情,说:“你们若知禅理,想必也知道心静自然凉的道理,更何况灵隐寺中古木参天,环境清幽,怎么会觉得浑身燥热呢?”

当晚,大家留宿寺中,像无可一样,接受着寺中众僧的盛情款待。简单的斋饭,浓郁的茶道,富含禅理的话语,热情洋溢的笑谈,不时给灵隐寺带来尘世和佛界的祥瑞之气。今夜几位客人,既有高僧、居士,也有高官、秀才,然而无论是谁,都堪称诗人,尤其贾岛、姚合,所作的五律诗句法新颖,布局独到,又皆注重遣词炼意,可谓一代诗宗。

灵隐寺主持济善禅师笑呵呵地捧出笔墨纸砚,要请他们作诗留念。济善禅师中肯请求,再加之寺中僧众的一片盛情,诸位顿时没有了推辞的理由。于是,茶水往来中,大家兴致勃勃,不计权高位鄙,不避优劣瑕疵,姚合提笔开了头,作了一首五律诗,接着各人纷纷作诗纪念,寺中的气氛活跃而热烈。

虽然作诗唱和,一边有无可的期待,一边有方干和清塞师傅的两首七言诗,贾岛看了大家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就坐在那儿一边品茶,一边欣赏各自的新作。这会儿,除了无可和寺中的唱和,他想的最多的,却是中午刚刚结识的居士方干。他见方干写了一首七言诗,大家的主题又在灵隐寺,轮到他了,也并不推辞,随笔写下了诗题《早秋题天竺灵隐寺》。

大家看着他写了诗题后,静静地望着明月高悬的夜空沉思,并不催促,只等他构思好了动笔。果然,一杯茶的功夫,贾岛绾起袖子,蘸墨而书:

峰前峰后寺新秋,绝顶高窗见沃洲。

人在定中闻蟋蟀,鹤从栖处挂猕猴。

山钟夜渡空江水,汀月寒生古石楼。

心忆悬帆身未遂,谢公此地昔年游。

他的笔下并不是平日写惯的五律,而是仿着方干,作了一首七律。他写一句,郑巢读一句,这边收笔了,那边也住了口。

诗的首联点明时间是早秋,地点在灵隐寺,用“峰前峰后”指出灵隐寺隐在杭州西山的群峰之中,却能望见很远处的一片片稻田沃土。接着,他以灵隐寺中静夜传来蟋蟀的几声鸣叫,表明应该很晚了,僧人们都在守定打坐,他们的心中,灵隐寺并没有静下来,就像那一声声鸣唱的蟋蟀,依然生生不息,才带来了这里数百年不断的香火。颈联说灵隐寺清空雅洁,没有尘累嚣氛,唯有悠悠的钟声和皎洁的明月,在昭示着灵隐寺的存在。尾联说自己多年浪迹江湖,历经半生时光,到头来一事无成,不由就羡慕起南朝刘宋的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来,想起谢公当年游历灵隐寺翻阅佛经的情景。

方干听了,沉思良久,禁不住高声大叫:“妙!妙!确实高妙!”

他说,浪仙兄笔下的早秋灵隐寺,绝不同于其他三时,也绝非其它地方的早秋啊。欲写灵隐新秋,却先写四周群峰,此刻,杭州西山的许多寺庙都是新秋,可是,只有这灵隐寺才会有诗中描述的新秋,便从西山诸寺中,独独推出灵隐寺来。其他寺庙都隐在山脚树丛中,只有灵隐寺才能望见那片片沃洲。忽然听到蟋蟀的鸣叫,不觉让人惊心,因而抬头仰望,但见木叶果脱。见沃洲者,木叶脱也;见叶脱者,惊蟋蟀也;惊蟋蟀者,惊早秋也。由此可知,贾岛作诗刻苦到如此地步。

清塞和尚也附和道:“通读浪仙全诗,虽然是首七言诗,依然显露着他五律诗的深厚功底。诗中几经锤炼,却并无推敲的瑕疵,独到的烹炼词句中,又藏匿着铿然之气。果然是首绝妙好诗,我等自愧不如。”

大家品着浓茶,谈着雅诗,不知不觉中,七月的圆月溜到了西天,东边的天空竟露出丝丝红晕,新的一天又来了。

4

方干回到小镜湖家中,心中一直难以平静。小诗友李频到小镜湖向他讨教诗法,以前,他还觉着有说不完的知识,自从那天在灵隐寺见到姚合、贾岛,他才深知自己才学疏浅,明白了山外有山天上有天的真正含义。他告诉李频,姚合刺史作为杭州父母官,身居高位,却一身便装前往灵隐寺听无可高僧讲经,他待人随和的态度,学富五车的饱学之才,无不令人敬佩。还有与姚合相交半生的前辈贾岛,其诗境与姚合虽出一辙,却又能更上高楼,堪称诗宗,他的炼词炼意,苦吟诗风,比昔日的孟东野更高一筹,早已达到登峰造极,凡人莫及的地步。

李频本是浙江睦州(今浙江建德)人,他从小就非常聪敏,记忆力特强,写得一手好诗,深受方干喜欢。李频听说姚合、贾岛同往灵隐寺,并与恩师通宵相聚,畅谈诗词后,非常后悔,只惋惜最近没来小镜湖,错过了一个大好良机。他听说二位前辈已与恩师方干结成朋友,又转忧为喜,高兴得恨不能立马前往杭州刺史府。

在李频的再三唆使下,俩人收拾一番,起了个大早,前往数十里外的杭州,去拜望杭州刺史姚合和大诗人贾岛。

一到刺史府,方干向看门的家丁说明了来意,家丁进去禀报,少顷就传出话来说,“姚大人在客堂等候,二人随我进去吧。”

俩人听了,掩饰不住心中的激动,高高兴兴地跟着家丁进了刺史府。

果然,姚合和贾岛坐在客堂,等着方干的到来。方干一出现在门外,姚合就起身出去,尽地主之谊,热情地将他俩迎进来。

他俩明白过来,姚合“哦”了一声,一边请二人就坐,一边让家人沏茶备盏,四人随即出了客堂,在前院的一棚葡萄架下坐着,捧着新沏的龙井茶,品茗畅谈。

茶过三杯,话语相投,四人的言谈竟出奇地投机。乘着兴致,方干再次将李频介绍给二位,口中谦谦地说:

“二位前辈在上,晚生有事相求,还望你们答应。”

两人不由一愣,方干这话又是何意啊?姚合放下手中的茶杯,疑虑地问方干:

“方干贤弟怎么口出此言?”

方干仍谦谦地说:“我方干平生最不服人,总觉自己才高八斗,诗艺出众,平日常有凌人之傲气,不将一切放在眼里。那天,姚大人身着便装前往灵隐寺,我有眼不识泰山,又未将大人放在眼里,谁知站在我面前的竟是曾以‘武功三十首’名震我唐的姚武功,顿时使我产生愧疚之感,不敢在人前张扬了。秀才李频是我的学生,如今,我也不想进京应考了,只想将自己的才学教与他,让他去完成我未了的心愿。如今见到二位前辈,才觉得自己才学疏浅,不堪此任,今日特将李频带来,望能收其门下,方干将不胜感激。”

“哈哈,”姚合一听,笑道,“我还当是啥大事呢?”

贾岛也一边附和说:“方干贤弟这不是抬举我俩么?如果这位小诗友看上我俩的那点玩意儿,相互切磋切磋,也是好事么。”

见二人这么说着,李频高兴地倒头就拜。姚合连忙起身将他扶起,说道:“快起快起,咱不兴这套,你我相识皆是有缘,今后有啥请教的,尽管来就是。”

这李频果然聪明,乘着大家高兴,从怀中取出一卷诗来,原是早已备好的行卷之作。他恭恭敬敬地将手中的诗卷呈献给姚合,依然谦谦地说:

“晚生今日初到府上,不曾准备什么,只好以这几首拙作献丑了。”

姚合接过诗卷,一首题为《湘中送友人》的七律诗,直跃入了他的眼帘。那清秀隽永的笔法柔中带刚,初看平平,细品却有着浓郁的神韵,一看李频的字迹,自先佩服了七分。他莞尔一笑,捋捋垂胸的胡须,默声诵读。

读了一遍,确实不错,他又高兴地将这首诗递到在一边翘望的贾岛手中,一边赞不绝口:

“不错,果然是首好诗!”

姚合不禁掀髯大喜道,“君有此等才学,上长安科考取进士,又有何困难哉!”李频一听,既惶恐又兴奋地向姚合深表感谢,同时自谦地请姚大人多加指教。

贾岛听着姚合对李频的赞美,也仔细品读一遍。这首诗写道:

中流欲暮见湘烟,岸苇无穷接楚天。

去雁远冲云梦雪,离人独上洞庭船。

风波尽日依山转,星汉通宵向水悬。

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

贾岛看过,也禁不住夸道:

“好诗啊,真是好诗!首联对起的作法,自从老杜以后,真正能做到如此绾合自然的已属不多见。而且此诗先写湘水连天,正为离人独往凄凉一衬呢!如此幽情寓思,实乃精妙之极!”

李频在一旁听了,仿佛吃了一颗定心丸,不由喜上眉梢,心说,人们传说姚合大人如何惜才爱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而贾岛虽然未就高位,却也是才学出众,他品评我的诗作,也是一语中的,功力深厚而独到啊!

方干见李频的诗在两位前辈面前一出现,就颇得喝彩,就乘虚而入,将李频的身世向他们简单地作了介绍,希望能得到姚合的引荐,并一再说自己半生已废,不再想科举入仕之事,却不想耽搁了李频的前程。

姚合听了,又是哈哈一笑:

“方干贤弟多虑了,以小诗友的才学,只要有人引荐,走上科场,是不愁不高中进士的。”

这时,姚合侧耳,低声对贾岛说:“浪仙兄,你不妨给我参谋一下,我想给小女茗儿选个如意郎君,不知郑巢和李频哪个合适?”

贾岛一听,哈哈笑道:“这个么,不迟不迟,待后再说。”

贾岛一句话叉开姚合的询问,姚合不知他的意思,方干、李频也不知他俩嘟囔什么,又不好多问。

且说姚合,他最近几次贾岛提及小女茗儿的事,女儿大了,他想给女儿选个如意郎君,他觉着郑巢这孩子不错,茗儿偏偏不喜欢。她说郑巢虽然有些才学,能做几首不错的诗,可他总显得不沉实,给人留着一股傲气。那天说起这事,贾岛也是这个态度,于是姚合就将这事暂且放下来。

连日来,姚合开始变得忧心忡忡。也是的,自从见了李频,真正见识了他的才学人品,他不得不将李频和郑巢相互比较,观察各自的优劣,贾岛那天的话语又不时在他心中想起,踌躇再三,又觉得不无道理。于是,他再次将自己的想法说给贾岛。

贾岛听了,自然高兴,他顺便将姚合的意思告知方干。于是,数日后,方干带着他的学生李频,再次来到姚合府中。

姚合一见李频,按耐不住心中的喜悦,直示意贾岛开口。贾岛喝了一口茶,清清嗓子,严肃地凝视着李频,郑重询问:

“小诗友今年几何?可曾成家?”

李频听了,当即恭敬地答道:

“回贾前辈、姚大人,小生今年二十有一,由于一直攻读经书,还未顾及成家之事。”

姚合听了,脸上未露一丝笑意,可他的心中却早已阵阵狂喜。

“本官愿将小女茗儿嫁与你,不知意下何如?”

李频听了兴奋不已,自从认识了贾岛、姚合二位前辈,竟会有这么多的好事接踵而至。他又一次起身,向姚合深施一礼:

“多谢大人垂青!”

方干一边埋怨李频,“这孩子,应该在大人前面加上‘岳父’的。”逗得大家又是一阵好笑。

贾岛来杭州转眼将近一年,不觉已是冬至时节。他多次向姚合告辞,想回长安。姚合告诉他年前想给李频和茗儿举行婚礼,劝他吃了新人的婚宴再回不迟。

于是,贾岛又在刺史府中住下,等待着一对新人吉日的来临。这阵子,他抽空去了一次越州,到普陀山看望了堂弟无可,向他做了别。

就在举行婚礼的前两天,昔年旧友殷尧藩竟出现在刺史府。

记得元和年间,算来已是二十年了。那年,贾岛又一次名落孙山。殷尧藩也是众多举子之一,同样遭受落第之苦。后来,多亏了他投刺的那位杨尚书,几经周旋,终于跨进进士之列。数年后,他又由校书郎转升为永乐县令。后来殷尧藩幸会朝官李翱,他的八斗才学一下得到李翱的赏识,将其聘入幕府,此后一直随李翱至今。最近,任职湖北观察使的李翱任满回京做刑部侍郎,殷尧藩也在李翱的协调下,升任监察御史,并要及时赴关内道的同州任职。在湖南时,他得知旧友姚合正在杭州任刺史,两地相距不远,又是几十年不见的朋友,他就特意绕道,来了杭州。

在杭州,殷尧藩见到贾岛,更是喜出望外。大家高兴得欢天喜地,还未参加新人的婚礼,倒先是天天喝酒品茶,谈笑风生。他们叙谈多年情形,半生坎坷,要么就借着兴致作些诗章,或抒发心志,或笑看红尘,在觥筹交错中度过了几天惬意日子。

距李频茗儿的婚礼再有二十余天了,由于圣命难违,殷尧藩要北上同州。姚合、贾岛无奈地给他摆宴饯行。

那天的宴席虽然丰盛,可大家吃得并不高兴,尤其殷尧藩,虽说是升任高迁,可是相聚仅仅几天,就要匆匆离去,心中却是不忍啊。依照惯例,大家作诗留念。姚合作了《送殷尧藩侍御赴同州》,诗曰:

吟诗掷酒船,仙掌白楼前。

从事关中贵,主人天下贤。

此生无了日,终岁踏离筵。

何计因归去,深山恣意眠。

贾岛也作了一首《送殷侍御赴同州》,诗中写道:

冯翊蒲西郡,沙冈拥地形。

中条全离岳,清渭半和泾。

夜暮眠明月,冬深至洞庭。

犹来交辟士,事别偃林扃。

腊月初,李频茗儿的婚礼如期举行。婚礼热热闹闹地持续了一天,杭州的大小官员,文朋诗友,僧侣道士,纷纷前来贺喜。郭夫人高兴得忙前忙后忙里忙外,给一对新人张罗着几乎所有事务。姚合也喝得两腮通红,酩酊大醉,气得郭夫人一边给他清理吐出的秽物,一边嗔怪,“平生从未醉过,孩子们举行婚礼,你竟也张狂得过了头。”

吃过婚宴,贾岛迫不及待地要回长安,姚合又给他的包袱里塞了许多银两。几天后,在大家的相送下,贾岛骑着那头青壮的毛驴儿,悠悠地往北去了。

同类推荐
  • 心学圣人:王阳明

    心学圣人:王阳明

    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也是立言、立德、立功三不朽的伟大圣人,他汲取儒、释、道三家的强大力量,创立了心学一派。本书总结了王阳明心学最本源的精髓和要诀,深入浅出地道出了最深奥却又最简单的心学智慧。
  •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文坛巨匠(上)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文坛巨匠(上)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卡夫卡

    卡夫卡

    卡夫卡就是布拉格,布拉格就是卡夫卡。然而今天的布拉格已经成了欧洲独立国家捷克的首都,当地居民也已不再使用卡夫卡写作时用的语言了。卡夫卡出时当时的布拉格是奥匈帝国的重要城市之一,而奥匈帝国则处于哈普斯堡皇室两元君主执政时期,官方语是德语。卡夫卡是犹太人但在当时布拉格的犹太人几乎被全盘德国化了。这样的背景对任何作家来说都已经够复杂了而相对卡夫卡来说这更成为了他那复杂的作品和痛苦的个人生活源泉。
  • 那时花开别样红:民国十大名媛的传奇岁月

    那时花开别样红:民国十大名媛的传奇岁月

    本书为读者选取了民国时期知名度的十位名媛,讲述她们的美丽与哀。她们之中,有的是诗人、文学家,有的是影后、京剧之皇,有的是画家、交际花。个个才华出众、美丽绝伦。阅读她们的生传奇,悠游花间,一纸书香、一壶清茶,细咂品慢咂!
  • 中国古代哲学的总结者——王夫之

    中国古代哲学的总结者——王夫之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热门推荐
  • 我是推销王:世界上最神奇的60个推销定律

    我是推销王:世界上最神奇的60个推销定律

    有这么一个事实:世界上80%的富翁曾经是推销员。推销员作为一种职业,既能充分发挥个人能力,又能充分实现个人价值。然而,如何在推销工作中掌握真正的技巧,成为真正优秀的推销员,却是长久困惑广大推销员的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两者之间的巨大差异呢?显然不是天资,关键在于技巧!你要和成千上万的、形形色色的客户打交道,还要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的变化。如果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没有娴熟的推销技巧和高明的推销手腕,就很难在复杂的市场上取得成功。本书由崔希希编著,正是为那些准备从事推销工作或已经从事推销工作的人们量身打造的推销宝典。
  • 龙皇武神

    龙皇武神

    一粒沙可遮天地万物,一滴水可淹世间生灵。一念乾坤生,一念穹苍灭。一念岁月止,一念浮屠逝。少年身怀灭世九幽,领悟灭弑神龙之奥义,力战乾坤,主宰星辰,修得世间仅有神体,他集结圣皇人体、不死龙体、轮回圣体、战神仙体于一身,踏极巅峰,笑傲苍穹。大主宰,舍我其谁?吾为叶逝明,我的一生由我狂!
  • 毒医猛妃

    毒医猛妃

    上一世她为他杀百婴、取血骨,负尽天下人之人,到头来却被他无情背叛舍弃,她发誓今生势必要逃开那个男人的桎梏;浴血重生,她是恃宠而骄的相府嫡女,恶名昭昭,这一世她注定惊才艳绝,聪慧无双,惊艳世人!医毒双绝,惊世古武,棒打色狼,智斗小三!诸侯夺嫡,四面楚歌,腐朽的皇权崩塌,新的时代已来临,且看她红妆素手如何指点江山。
  • 莫一兮

    莫一兮

    我莫一兮,只争天下第一!道有何用?不减哀愁。如果入道要忘情,我宁可平庸至死!一饮尽江河,再饮吞日月!千杯醉不倒,唯我酒剑仙!
  • 御龙卸甲

    御龙卸甲

    这个烽火争霸的“世代”到底有多久才能结束?一般来说,怎么也得有个一百年吧?一百年?那是起步价,六百年起!还不打折!
  • 爆笑囧事:驭蛇傻妃

    爆笑囧事:驭蛇傻妃

    洞房花烛夜,某拒婚的“痴傻”太子妃眨巴着无辜的大眼睛,“爷,欺负一个傻女人你会有成就感吗?”“试试不就知道了。”某爷邪魅一笑,欺身上前。怎奈,门外骤然兵荒马乱。管家惊慌失色跑来报告,“主子,主子,不好了,太子府被群蛇包围了。”21世纪的天才美少女穿越到了一个人魔兽齐聚的玄幻时空,成了一个人人耻笑的痴傻废材。神蛇为宠,群蛇为伍,且看一个废材小姐如何扭转乾坤,叱咤风云。
  • 还以青春

    还以青春

    谁的青春不迷茫,谁的青春没有痛过?总有一个人TA温暖了你的整个青春,或许是默默的,也或许不是。当如四个季节的少女,遇到了青春里那个TA,故事又会如何呢?“其实你该为自己多想想。”“你能让人想保护你的欲望。”“小子,你能不能淑女点?”“不要约束自己了。”
  • 重生之林月

    重生之林月

    生活处处有惊喜,生命处处是危机。只是照个相,年仅二十三岁的我就此丧生在石头之下。大把的青春和时间就这样没了。却又神奇地重生在一个十五岁女孩身上。吸取了上一世的教训,她要好好地活着,把上一世没有享受到的都享受遍,一直活到老死。可是好好地活着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什么豪门恩怨、爱恨情仇、连“拉拉”这种奇怪的东东都出现了。看来重生也是一件技术活,非正常人是“hold”不住的。
  • 风景无价

    风景无价

    《风景无价》是姚岚的第二本散文集。收录了她近十年间的散文随笔作品80多篇,这些作品都曾见诸报刊。分成六个单元:风景无价、善待生命、最高境界、流水与梦、芝麻飘香和紫薇花开。
  • 销售心经

    销售心经

    10年前的我自卑、内向、迷茫、失落,刚外出打工时长达50多天找不到工作。到后来,我在餐馆当服务员、在大街小巷卖报纸、在马路边摆地摊、在高温下安装空调、在工厂做搬运工、在车间做流水线工人、推销员……一直到2003年,我下定决心选择做销售,从此我的人生道路发生了魔术般的改变。我从一个不会销售,害怕销售,甚至不敢销售的推销员成为团队冠军,公司冠军,再到领导团队成为销售冠军团队,时至今日培养出一个又一个的顶尖销售高手。所以我坚信:销售是可以学习的,销售冠军的“心法”是可以复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