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18100000007

第7章 二次应举 寄身长安

1

重阳节那天在龙门山联句,使少尹李益真正见识了贾岛的诗才,他心中不免喜欢,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李益虽然和韩愈同在河南尹府任职,可是有事没事,他都要往韩愈宅中跑动。其实也没别的,就是希望能和贾岛多聊一阵。

又过了几日,他索性将贾岛邀请到自己宅中,盛情款待,谈诗对句,说音律,论书技,棋琴书画无不涉猎。他成天将贾岛少爷一般敬着,喜欢中尽显爱怜。贾岛当年在石楼也接触过音律琴谱,自己又喜好小篆书体,至于作诗,那就更不在话下。李益见了愈加喜欢,甚至要和他结交,认下这位小兄弟。

贾岛离开嵩山天仙寺将近一年了,也不知堂弟无可过得咋样。他几次想告辞李少尹,却总是开不出口。毕竟,贾岛舍不得打破李益的那片好心,自己也觉得十分珍惜。

如此聚了月余,不觉已是十月隆冬。贾岛这才辞别李益和众人,去嵩岳看望堂弟无可。

听说贾岛要离开洛阳,李益起初并不相信,可他看着这位小兄弟一本正经的样子,实在不忍,还想挽留。可是,贾岛是去探望堂弟,乃人之常情嘛,自己又有什么理由继续挽留人家呢?

贾岛显得无奈,从包裹里取出写给无可的寄诗,由衷地说:“李前辈,我和堂弟无可自小相依为命,又一同出家,自从他来到天仙寺,我却很少和他在一起。如今相别已近一年,我身在东都,和他近在咫尺,不由越发想念他了。”

李益一边打开诗笺,一边语重心长地告诉贾岛:“既然如此,你可以接他来洛阳么?”

贾岛听了感激不尽。不免想象着此时此刻的无可,想象着他此刻应该做着什么。

李益早年善作歌诗,养成了每见诗作就会朗声而读的习惯,这次依然如此。他捧起贾岛的《寄无可上人》,读了起来:

“僻寺多高树,凉天忆重游。

磬过沟水尽,月入草堂秋。

穴蚁苔痕静,藏蝉柏叶稠。

名山思遍往,早晚到嵩丘。”

随着李益抑扬顿挫的诵读,诗中情真意切的感觉又涌了出来。贾岛的思绪不由又飞到了嵩山。那高树掩映的天仙寺,钟磬之声悠悠贯耳,微微寒风正将铺满僧院的黄叶吹到墙根。青灯黄卷之中,无可也许正坐在禅房,参禅或者作诗。房外,秋蝉早已藏匿,没有了丁点声息,白天还有僧友们淡淡的言谈,晚上陪伴他的,只有秋月映入草堂的一片皎洁了。为了打发无可心中的寂寞,他将邀上无可,游遍嵩山各地,以求消解他胸中的丝丝郁闷。

说实在的,贾岛与李益相处这么多日子,彼此已相当稔熟,也是舍不得离开的。那天,他告辞了韩愈、张籍等诸位师友,正要动身,李益又急忙忙赶来为他送行。

张籍见了,哈哈一笑:“李大人,没想到你一大把年纪了,还像个孩子。昨儿浪仙才从你府中过来,今儿你咋又来看他?”

李益听了,只是呵呵地笑。贾岛说:

“李前辈,和你相处这么些日子,着实令晚生受益不浅,今日离别之际,特意送上一首小诗做为留念,让前辈别见笑了。”

面对李益,贾岛总显得很谦虚。李益笑了笑,对他说:

“人常说‘秀才人情一张纸’,你在我这里吃住了这些日子,就凭一首诗来想答谢我?”

一句话惹得众人哄然大笑。接着,李益捧诗在手,当着大伙又是一阵朗声诵读。这首《欲游嵩岳留别李少尹》写道:

孤策迟回洛水湄,孤禽嘹唳幸人知。

嵩岳望中常待我,河梁欲上未题诗。

新秋爱月愁多雨,古观逢仙看尽棋。

微眇此来将敢问,凤凰何日定归池。

诗中说自己一个人骑着驴儿离开洛阳,其实心中也是不忍的。在这隆冬时节赶往嵩岳,一路上,身影孤寂无人伴随,唯有鸱鹄的哀鸣偶尔在耳边响起。只希望尽快赶到嵩岳,让那里融洽的亲情能融化掉一路的孤寂和疲惫。接着,他笔锋一转,回想今年这个多雨的秋天,叹息本是月圆之夜,却因连连秋雨,使得自己不能秋夜赏月,不由又思念起堂弟无可来,只希望闲暇之时,哥俩能在嵩岳庙观里,尽兴地看棋,尽兴地作诗。最后,他写道,临别之时,我只希望李前辈能够早一天重返长安,复任中书省之职,到那时,或许正如李前辈所言,能多多提携自己。这首诗和前日的《寄无可上人》相比,一首七律,一首五律,可诗意和心境却出自一辙,让人听了无不为他的亲情所感。

李益读得特别专注,声音却由起先的洪亮,渐渐变得低沉起来。末了,他语重心长地告诉贾岛:

“浪仙呀,我的小兄弟,你的诗写得好,只是对我的期望却有点太高了。不过我相信,凭借大伙的力量,助你一臂之力也不成问题,你就放心去吧!”

贾岛回到天仙寺,主持宣皎师傅,堂弟无可,以及寺中其他僧人也无不喜欢。他向他们打听这里的事情,询问有关蓬罗村和刘叉游走江湖的情况,他们也向他询问,询问京城长安和东都洛阳究竟哪里更加繁华?贾岛给他们讲新鲜,一个个听得睁大了眼睛直发呆,恨不得立马长了翅膀飞到长安去看个究竟。

贾岛准备再次到长安赶考,他有个想法,想趁明年进京赶考,把无可带上,也让他见识见识京城长安的繁华景象。无可虽在天仙寺修行,可他是在此寄居,并没有过多的约束。

临别时,宣皎师傅送给贾岛一封信,告诉他:“无本啊,唉,还是叫浪仙吧。我的师兄空公现在长安青龙寺修行,你到了长安可以先去会会他,或许他还能给你们提供一些方便呢。”

哥俩听了连连致谢,好不感激。

2

元和六年(811)春,贾岛和无可来到洛阳。这时,好友张籍恰好官升水部郎中,将赴长安就任。于是,贾岛哥俩也没在洛阳过多逗留,就随同新任水部郎中的张籍同往长安。

新官上任三月忙,张籍新任水部郎中,有许多事务要办,哥俩也不便打扰,便带着宣皎师傅的书信,前往青龙寺拜会空师傅。

听宣皎师傅说,他这位师兄原来也是范阳人氏,俗姓卢,早年因生活所迫,流落河南,出家天仙寺,和宣皎师傅同修一寺,同师一门。或许是范阳卢家的血脉之故,这位师兄虽然出家稍晚,却博学多才,颇具慧根,悟性极高,在天仙寺十余年光景,就已精通各门佛理,后来,在方丈的鼓动下,前往京城深研佛法。空公来长安以后,居青龙寺,又拜惠果禅师为师,以密宗佛法为目标,成了这里的一个僧人。

乐游原是长安东郊最有名的风景区,青龙寺座落在这儿,背对兴庆宫和大明宫,前望千峰堆翠的终南山,俯视烟水明媚林木葱郁的曲江杏园,京师的胜景名迹尽收眼底,吸引着不少诗人名流来这里登临绝胜,观赏吟咏。

这座佛寺先前曾叫灵感寺,乃是佛教密宗道场之一,建于隋文帝时期,为了超度城中移往郊野亡灵,修建大兴城时,隋文帝在乐游原上修建了灵感寺,至今已有近二百年历史。唐高宗龙朔二年(662),城阳公主患病,有和尚诵“观音经”祈佛保佑。公主病愈后,经奏请又立为观音寺。唐睿宗景云二年(711)改名青龙寺。许多日本僧人入唐求法,都在这里学习密宗佛法,因此,青龙寺对隔海相望的日本佛界,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数年前,日本僧人空海来到长安,在这里拜惠果禅师为师,学习佛法,不几年,大唐佛学以及许多中国文化被带到日本,一时间,来往长安的日本僧人,更以寓居青龙寺为荣。

如今,惠果禅师还在寺中任着方丈,空公是他的弟子之一。空公看了师弟宣皎的书信,自然高兴,连忙将贾岛哥俩请进禅房,小和尚也不失礼节地端来茶水为他们接风洗尘。

贾岛见了空公,非常客气,向他说明了来青龙寺的原因,只想在此寄居,期待今年的科举。

在唐代,各地的寺院常有许多的闲房,为了提高寺院的收入,常常会被租赁出来,由于是寺院租赁,租金却相当的低廉。因此,来长安赶考的秀才们,十年寒窗到此一搏,一个个又多是布衣白丁的贫寒之士,便纷纷投宿各个寺院,不但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开支,还能得到寺中的清净,也算是一举两得的事情。更何况,若是哪位秀才中了举,披红插花游遍京城,又能为寺院增添许多知名度,也是寺院名利皆收的大好之事。

哥俩在青龙寺住了数日,和寺僧们渐渐混熟了,平日言语不多的贾岛也有了说之不尽的话语。他们还在寺里结识了禇山人,禇山人年近四十,和他大不了数岁,是一位入唐求法的日本僧人。

起初,贾岛也没在意,将他当作一位普通僧人,自己也曾出家修行,对所有僧众都有许多莫名的好感。那天,出于礼节,贾岛遇见禇山人,他们寒暄之际,贾岛一个劲纳闷儿,眼前这位僧人,看起来相当精明,眼里无时不显露出佛家特有的那种气质,说起话来却结结巴巴让人费解。一问才知竟是日本人,不由对他敬重起来。他想,这些僧人千里迢迢漂洋过海,来这里学习大唐文化,研究大唐佛法,实在不易啊。

进入正月,距科考之日不过月余。这天,青龙寺又住进了两位房客,长者约有五旬,一身素淡装束,发冠高耸,一脸清瘦,一把青灰的胡须贴在前胸。年轻的三十上下,中等个儿,胖而结实。

贾岛哥俩留意着新客人,那俩人也注意着他俩。四个人虽不曾说过一句话,可是冥冥之中像有什么牵引着,终觉得似曾相识一般。

这天一早,哥俩洗漱完毕,贾岛来到寺院西廊下,仰望旭日初升的晴空,想象着乐游原新春的绝妙景致。这时,对面廊下,那个年轻人也在踱步徘徊,若有所思。

他看了贾岛一眼,微微一笑,说道:“仁兄,早呀,如有兴致,就请过来喝口早茶。”

贾岛生性寡言,本想拒绝,便以笑作答。可是那位却显得特别热情,并无拘束。还在那边大声说:

“这位仁兄,恩师向来好诗礼佛,善结佛家子弟。现在正好沏下数杯清茶,你不妨将同你一块的那位师傅请来,咱也好叙谈叙谈。”

盛情难却,贾岛唤过堂弟无可,俩人随着这个年轻人进了东厢屋中。

一间不大的厢房,和他俩居住的不相上下。只是,进了屋子,立即便坠入如梦如幻般的云雾中,一丝丝茶香缭绕,直扑心脾,让人不免生出微微醉意。只见那位老者正坐在床榻上沏茶,所有的茗香,皆来自那几杯蒸着白色香气的热茶。

贾岛二人进了屋,那人并未起身,只是抬头看了看,低声说:“可久,来了客人,就将这几杯茶奉上吧,咱也没什么可以招待了。”

贾岛连声谢过。无可捧茶轻轻饮了一口,连声说:“好茶,好茶。”

那长者微微一笑,说道:“这位师傅赞叹,可不知老夫的茶有什么好法?”

一句话问得无可不知怎样答复。贾岛看了看那长者,说道:“你所烹之茶,虽无上好器具,却也别具特色。闻着香气,观其茶色,就可知来自江南。”

那长者一听,很是佩服,连连说:“这位贤弟居然识得茶品,还愿闻其详?”

贾岛说:“你们初来乍到,所烹之茶,香气清淡而浓郁,色泽黄亮而微绿,没有秦地茶水的褐红浓酽,因此我猜测,二位一定来自江南,烹制的本是自带的佳茗。不知我说的是否在理?”

那年轻人看着贾岛,心里直犯嘀咕,这位操着北方口音的秀才,闲谈中竟有这么深的学识,不由暗暗称奇。

贾岛呵呵一笑,说:“我有一位叫卢仝的知交诗友,虽然生活清苦,却特别喜欢喝茶。当日在洛阳,诗名茶名皆已得到世人称赞。我关于茶的许多学识,也都得益于他。后来我回了范阳,他去了江南,多年来音信全无。”

那老者一听,眼里不由一亮,急切地问道:

“贤弟所说的挚友卢仝,可是三十多岁的一位光头,自号玉川子的?”

“正是,前辈怎么知道?”这回又让贾岛眼里放光了,他也急切地问。

原来,这老者姓吴,名之问,博学多才,喜好作诗,善于品茗,对入仕科举却不屑一顾,犹如一位避居乡间的隐士。他在家里办了一个学馆,教着几个学生。那位年轻人姓朱,名庆余,字可久,是他的学生之一。朱庆余年纪不大,却早有科考之心,只盼能中得一第,上可以效忠大唐,下可以光宗耀祖。这次,老师吴处士同他进京,就是为赶考而来。他告诉贾岛,他们曾在太湖遇见过卢仝。玉川子在那里开着一爿茶馆,当时,他新作了《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其对茶的一切感情全融入诗中,更将自己对茶的态度刻画得淋漓尽致,实可谓雅俗共赏的佳篇。

贾岛听得几乎痴迷,原来挚友卢仝身在太湖,依然是诗名远扬啊!

卢仝的好客情节,像一个绳结,将四人的友情如胶似漆地系在一起。从此,四人相居青龙寺,不再愁没有作诗对手而苦恼了。他们题诗对句,相互切磋也可谓不亦乐乎。吴处士得知眼前这位秀才就是以推敲误撞韩愈的贾岛,觉着非常意外。贾岛也很佩服朱庆余辞意清新,描写细致的诗作,对他的五律七绝大加赞赏。

朱庆余对贾岛的情况了解了不少,更对贾岛有张籍、韩愈那样的师友羡慕不已,只叹自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贾岛听了呵呵一笑,说:

“这还不简单,那日闲了,我带你去会会张籍前辈。”

“那就拜托浪仙兄给予引荐了,小弟这里先以茶代酒,谢谢二位。”朱庆余听罢,高兴得举杯再敬。

3

在唐代,官员每十天休一天假,谓之旬假。这天,张籍借休息之际,来到乐游原青龙寺。

张籍的到来,使青龙寺增添了不少姿色。僧众见来了五品官员,不由就要一番忙碌。张籍连忙制止,说他并无公事,只是来看望朋友而已。

其实,张籍任职水部郎中,虽然官拜五品,却与僧众寺院没有什么关系。众人见他为人随和,没有什么官架子,也渐渐放松了许多。大家一听是看望贾岛和僧友无可的,就有人立即过去传话。

听说张籍来青龙寺,贾岛和无可无不高兴,哥俩匆匆赶了出来。

张籍身穿绯色圆领窄袖袍衫,腰间束寸半宽一道横襕腰带,足蹬一双白底布靴,和先前那个张太祝相比,更加英武神气。

攀谈的当儿,空公特意端来茶盏,要让张大人品品青龙寺的香茗。

青龙寺不仅是驰名中外的佛教寺院,也是唐代茶道的发源地,文明、高雅、积极的茶道,被那些来大唐受戒的僧人们传到了日本。茶,在这里已成为一种礼节,一种文化,尽显着寺院的气息和文士的情趣。

贾岛也像空公一样,不失时机地让无可请来吴处士和朱庆余。

贾岛先将张籍介绍给他俩,接着又向张籍作了介绍,还顺便说了他们与卢仝相识的事儿。这么一介绍,大家并不陌生,僧院的气氛更加融洽起来。

朱庆余初见张籍,他觉得,心目中那个诗名远扬的张大人,竟然这么平易近人,让人觉得没有了丝毫隔阂。他连忙上前深深一揖,致歉道:“张大人,晚生朱庆余有眼不识泰山,失敬,失敬。”

张籍呵呵笑道:“说什么话呀,大家彼此相识就是缘份,何必说这些见外的话?”

他们谈诗赋,论茶艺,话题不觉转到今年的科考。贾岛说:“我去年来京应试,未能及第,听说是因主考官与恩师韩愈有些过节,也不知今年怎样?”

张籍告诉大家,今年的主考官依然是礼部侍郎韦瓘,可是我还能再找几个说得上话的引荐引荐,或许还能助你们一臂之力。

朱庆余是第一次来京城,对这里实可谓人地两生。贾岛虽然是二次应举,却对京城的官员十分生疏,仅仅和李辀侍御有过一面之交,其他的就一概不识了。在他们看来,若要顺利应举,就只有靠张籍引荐了。

朱庆余说:“浪仙兄,我们初到京师,人地生疏,依我看还得干谒行卷。我在越州就听人说,考前不行卷,中第的希望就不大。”

“是吗?难道不行卷不干谒,真的就考不中?”贾岛并不信这辙。可他这么说了,又觉得不妥,毕竟和他刚刚相识。

张籍是进士出身,又为官多年,明白干谒行卷的重要。他说:

“其实,可久说的不错,有时干谒行卷比学识才能更显重要。当年大诗人白居易都曾向顾况行卷呢?”

贾岛想,张籍是他的多年挚交,这么说自有他的道理。可是,眼看就要科考了,究竟该向谁行卷,干谒哪位名门将相呢?

当天晚上,朱庆余写了一首《近试上张水部》让贾岛欣赏,大有投石问路之意。那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中写道: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这首诗借新婚之后的脉脉情事,将自己比喻成即将拜见公婆的新媳妇,把张水部比喻成公婆,用来探听虚实。洞房花烛夜后,早晨就要拜见公婆了,新媳妇精心梳妆,羞涩地询问丈夫,我的眉毛画得好不好,深浅合不合适呀?

贾岛看了,呵呵一笑,说道:“可久贤弟,就凭你这通俗切贴的比喻,别出心裁的表现,张大人就没有理由回绝了,更何况他还是没有丁点架子的好客之士呢!”

张籍的官宅在延康坊,门前不远就是长安有名的西明寺。

贾岛和朱庆余前去拜望。两位客人的到来,让张籍高兴不已。他一边问寒问暖,一边命家人准备茶饭,要与二位客人畅谈痛饮。

一番客气之后,贾岛不失时机的讲明了他们造访的原因。他说:“张前辈,可久贤弟那日见了你,将你佩服得五体投地,并要和你结交,学习你的诗风诗体。”

张籍一阵谦让,连连摆手。他说:“浪仙,你我相识多年,又不是不知我的为人。我们一块交流切磋就成了,怎么说那些客套话呢?”

平易近人的张籍再次给朱庆余留下很深的印象,他取出那首新作《近试上张水部》,恭敬地递到张籍手上。

张籍细细一阅,脸上慢慢露出一丝微笑,不由再看了一遍。那天在青龙寺,他只知这位年轻人进京赶考,并未做过多了解。今天见了他的诗,竟然写得如此别具特色,非同一般,不由大加赞赏。随即取来笔墨,就在朱庆余那张诗笺上,工工整整地写了数行,然后再浏览了一遍,微笑着递给朱庆余。

朱庆余接了过来,慢慢诵读: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是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原来,张籍依着他的诗意,回赠了一首《酬朱庆余》。这首酬诗仍以比喻作答,把朱庆余比作“越女”,把他的诗比作“菱歌”,用“一曲菱歌敌万金”,来表明对其才华的赏识。

从此,朱庆余拜为张籍的门生,平日里和贾岛自由自在地出入张籍的府邸。

二月,他俩并不曾向哪位主考官干谒行卷,信心百倍地走进科场。

然而,诗名渐扬的两位青年诗人,一到科场,却成了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成了奔波科举仕途的小蝼蚁。应举的结果是,俩人无一及第。

连日来,贾岛一直茶饭不香,情绪低迷。他想不通,自己的对策、诗赋等科目,并不比别人逊色,可怎么就是不能考中呢。朱庆余却似初出茅庐,还是考前的样儿,并不在意中第与否,还焦急地请老师吴处士劝解贾岛。

无可在一旁叨叨:“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你我若在佛门修行,何必会遇到这些烦恼?”

吴处士对无可说:“无可师傅,你这话说得可就不妥了,家兄这次落第,你应该劝解才是,怎么能这么说呢?”接着,他又回头问贾岛:

“浪仙呀,我想问问,你与诗人杜甫相较若何?”

贾岛想了想,长叹道:“处士说哪里话,怎么能将我与杜工部相比呢?”

吴处士微微一笑,说:“杜甫为了考中进士,‘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艰难辛苦地干谒行卷,多次落第,到最后依然没能考中进士。可是,难道他的诗才就被埋没了吗?更何况,你初到京师,今后的路还长着呢,无须为这事忧虑了。”

朱庆余也说:“浪仙兄,你我科考未中,并不能说咱就是无才之辈。更何况,明年我们还可以考么。我就不信这一生考不中一个进士。”

大家你一言他一语,个个语重心长,情真意切。几天下来,贾岛的情绪也慢慢平和了。

这时候,恩师韩愈携家带口从东都来到长安。原来,他官升职方员外郎,是来京城赴任的。

韩愈听张籍说了今年科考的情况,预料到这次落第的贾岛会有心病凝结的。因此,他安顿好府中事务,就匆匆赶来看望贾岛。他知道,贾岛虽然看似随和,善思博学,可这人心性极强,眉宇间总隐藏着凌驾一切的气质。这种人最怕怄气,是需要及时劝解的。

贾岛落第后仍然住在青龙寺,也懒得出门。今日,他见到恩师韩愈亲自来访,感到非常意外。连日来,他一直想着干谒的事,开始觉得大家的话不无道理,看来要想考中进士,干谒行卷这步路是非走不可了。当他得知恩师韩愈已任职方员外郎时,心头的烦恼一下子荡然无存了。他觉着,恩师进京就职,就是自己的希望,恩师一定会对自己给予帮助的。

韩愈对他的劝解依然是苦口婆心语重心长,不失一位长者和身为人师的表率。他告诉贾岛:“浪仙,如今我在长安任职,你暂且在这里用功,过一阵我接你到城南宅中,也好让你和我那几个犬儿侄孙一同用功。你多年漂泊,没能系统学习,才导致你虽有八斗之才,却总是难中一第啊。”

韩愈的话不无道理,贾岛依然觉得,要想考中进士,虽然干谒行卷重要,可无才之人,光靠干谒又有什么用处。

他们聊了近一天,韩愈才离开青龙寺,临走时,他还送给贾岛一些银两。看着桌上的银两,贾岛又是一番感激。

4

七月十五一过,各寺院受戒已毕,空公将要云游金州。说是云游,其实是去那里传佛法的。

虽然有七八百里的路程,可空公毕竟是云游传法,还有回来的时候。日本僧人禇山人要东渡回国,禇山人这一去,今生可谓难见了。和他相处了多半年,日日谈诗饮茶不亦乐乎,彼此间相处默契,如今将要分别,心中不免有些不忍。

张籍也无时不被禇山人的学识阅历所吸引,一有空闲就来青龙寺听他谈日本文化,自觉受益匪浅。这几天,他们时时聚在一起,仿佛千言万语涌向心头。

月末的一天,在青龙寺镜公的斋房里,空公、镜公和贞公三位师傅做为东道主,为禇山人饯行,那番场景好不热闹。最后大家相互赠诗作别,贾岛和无可分别作了同题诗《送禇山人归日本》,张籍也作了《赠海东僧》。

贾岛诗作道:

悬帆待秋水,去入杳冥间。

东海几年别,中华此日还。

岸遥生白发,波尽露青山。

隔水相思在,无书也是闲。

无可诗作道:

海霁晚帆开,应无乡信催。

水从荒外积,人指日边回。

望国乘风久,浮天绝岛来。

傥因华夏使,书札转悠哉。

乐游原上枝黄草枯,候鸟南归,转眼又到初秋时节。

今年的秋季,青龙寺的僧友们仿佛赶场似的,一个个纷纷离去。让人不由感到悲苍起来。

禇山人回了日本,空公又到金州云游。吴之问来长安近一年了,他也准备回越州。

这天,张籍来乐游原,他们又聚在青龙寺的僧院里,乘兴畅谈,和吴之问话别。

张籍说:“时人素有庙堂题诗的雅兴,你二人虽然赴考未中,却也实是颇具诗才之人。在青龙寺住了大半年,难道就没有诗作献上么?”

无可也一边唆使:“就是,就是,趁吴施主回越州之际,大家何不作几首诗较量一下?”

众人不由哈哈一笑,朱庆余说:“既然恩师和无可师傅这么说,那就试试吧!”

俩人这边构思,那边,无可取来纸笔。镜公见了也十分高兴,笑道:“师弟空公诗艺颇高,只可惜去了金州,要不今日他也要尽兴了。”

顷刻,贾岛和朱庆余身边聚集了数十人。俩人手握狼毫,饱蘸浓墨,诗情不由沿笔端涌出。

过了一会,两首《题青龙寺》分别挥毫而出。贾岛将诗笺双手递到吴之问手上。稍顷,朱庆余也告成落笔。

吴之问看了看两首诗作,呵呵一笑,又处于礼性地将诗稿递给镜公,说:

“这一个是我的学生,一个是著名诗人,我看还是由镜公评判为好。”

镜公连连推辞:“我不善诗作,难以评判啊。还是请张大人出马。”说着,又将诗稿递到张籍手上。

张籍说:“这一个是我的诗友,一个是新结的学生,我和吴兄可是彼此彼此,怎么就只有我能评说呢?”说着,他不由呵呵一笑。

贾岛的诗是一首七言绝句,这诗写道:

碣石山人一轴诗,终南山北数人知。

拟看青龙寺里月,待无一点夜云时。

诗中以碣石山人自谓,说自己多年所作的几首诗作,在京城一带被人传诵,其实那是微不足道的事情啊。在这晴空无云的秋夜,只有那轮孤独的月亮悬在青龙寺上空,流泻着它朗朗的光辉,尽显出这里不染纤尘的禅境。并以这里孤照的夜月,渲染出青龙寺之清旷以及自己诗中的蕴藏的禅境。

张籍看了,微微笑着,并无过多言语,接着又细看朱庆余的诗。

寺好因岗势,登临值夕阳。

青山当佛阁,红叶满僧廊。

竹色连平地,虫声在上方。

最怜东面静,为近楚城墙。

朱庆余这首五律,先由岗势起笔,言自己登高晚望,远看朦胧终南山,近有僧廊落叶染,绿竹连着草色,秋蝉在树丛鸣叫,惟妙惟肖的彩绘了一幅青龙寺的秋日晚景。

张籍看完俩人的诗作,对大家说道:“真不愧为著名诗人,浪仙和可久的诗作各有千秋,不相上下啊!”

众人一片喝彩,拍手称绝,镜公还兴奋地提出,要将这两首诗作题在寺中,让他们名传四方。

贾岛看了朱庆余的诗,却觉得逊色不少,自愧不如,对张籍说:

“张前辈,可久的诗显然要胜我一筹的,我的题诗以我为核心,诗中不忘写自己,没有可久贤弟的大气。他这首诗,虽然也是写自己的感受,可总给人一种登临绝处俯瞰一切的气势啊!”

朱庆余连忙解释:“浪仙兄过谦了,只是我们彼此的角度不同罢了。”

吴之问离开长安已经好多日子了,天上的月亮也已圆了数次,这会儿,想必他正漂泊在回家的船上。贾岛想到吴之问和朱庆余,想起大家一块相处的日子,一阵伤感,不由又想起了堂叔贾谟,想起了远在涿州的孟师傅。

朱庆余写了一首诗,表示自己对恩师吴之问的酬谢之情,那首五律写得情深意切,很是感人。贾岛看了,心头一时也是诗欲顿涌,一首《忆江上吴处士》也构思出来。这是一首五律,和朱庆余的那首诗同韵。

第二天,贾岛骑着那头好久都未走动的驴儿,前往城南靖安坊韩愈家中。

他多日没有进城,只觉着青龙寺依然是秋高气爽的炎炎晴空。可是,当他来到城里,走在朱雀大街上,感觉一切都变了,路旁的树木开始枯黄了叶子,随着阵阵秋风,一片片在空中飞舞,让人不免生出凄寒之感。他喜欢在诗中摹写秋月寒蝉,微妙景致,看着眼前的秋日景象,他不由随口吟道:

“秋风生渭水……”

哦,这不就是一句绝好的诗么。贾岛这么想着,就又沉思起来,那下一句又该如何作对呢?他一阵低头骚首,忽然又一绝妙语句涌上心头。

“落叶满长安。”

他又是一阵欣喜,那天写的《忆江上吴处士》正愁没有妙句,这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啊。将这一妙句镶嵌在那首诗中,他一句一句朗诵起来。

“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到了这里,他又若做沉思,后两句也脱口而出:

“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

尤其这颈联,忆起夏日那个午后,大家聚会青龙寺中,恰逢雷雨轻寒的情形。这一句看似粗率,却是精细工稳,恰是常人不善作的十字句诗体。在这里,贾岛可谓开了唐诗十字粘句对的先河。

他不由为之一动,多日苦思冥想的诗句,今日竟然如有神助,轻轻松松就得到了。

他将前日那首诗重新整理出来,心里一阵狂喜,这么好一首五律,等一会见了恩师,一定先让他评一评。不由陶醉起来,闭了眼朗声咏读,平日沉迷吟咏的情形又显现了出来。

这时,突然有人一把将他拽下驴背。贾岛刚要张口责问,却见是一班差役,一顶大轿正停在当街,周围的行人纷纷驻足观望,指责着他。他心想,这下糟了,可不知又冲撞了那位大人。事已至此,他只好向差役解释,想凭借运气看能不能逃过此劫。

可是,那位官员探出头来,问明了原委,一阵莫名其妙的笑,然后对一位差役一阵低语,勒令抬轿启程。那位官差也不由分说,将他带回京兆府衙,听候发落。任凭贾岛解释,也无济于事。

贾岛想,这人又是哪位大员,这么不讲情理,这又如何是好?

同类推荐
  • 名利丹青:吴冠中说吴冠中

    名利丹青:吴冠中说吴冠中

    《名利丹青:吴冠中说吴冠中》内容包括:换个角度看大师、艺术家的成功与艺术的成功、好的艺术品才会流传吴冠中访谈录、吴冠中采访侧记、十个关键词盖棺论定吴冠中、《吴冠中画作诞生记》札记、吴冠中的成就得失与性格心理——七卷本《吴冠中文丛》阅读随感札记……
  • 杜兰特和斯隆:通用汽车两巨头传奇

    杜兰特和斯隆:通用汽车两巨头传奇

    他们在各方面都正好相反。威廉·克拉波(比利)·杜兰特,一个从高中辍学的学生,是个浮夸的梦想家和赌徒,重视人际关系,喜欢冒险。而小阿尔弗雷德·斯隆则是麻省理工学院毕业的工程师,是严厉的管理者和经理人,重视数据和逻辑(当然还有利润)。比利勇敢地蔑视当时的工业和金融巨头,奋然创办了通用汽车公司。斯隆则将其转化为世界上最大而且最成功的企业,不管怎样,今天,全球各个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员工都还在应对他们两个入在20世纪前50年所创造的那些先例的影响。
  • 人物百科知识博览

    人物百科知识博览

    这里有神秘诡异的百科知识等你阅读,这里有扑朔迷离的背后玄机等待你的发现,这里有鲜为人知的惊险内幕等待你的探索,这里有匪夷所思的灵异事件等待你的追寻。
  • 流年碎影

    流年碎影

    中国百年沧桑变迁的冷峻思考,国学大师坎坷人生的心路坦言。自然,人有大小,事有大小,我的人和事,都小而不大,但是江河不择细流,为史部的库藏设想,作为史料,多一些总比少一些好吧!
  • 岳飞传

    岳飞传

    一代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壮志未酬的英雄气概,令中华后人万分景仰。为了再现一代民族英雄岳飞在宋金战争中的英雄故事,再现那段悲壮的历史,历代文人、作家创作了《岳飞传》。本书对《岳飞传》进行了精编,以适合小读者阅读。
热门推荐
  • 地球的游戏

    地球的游戏

    黑洞的另一边到底是什么,谁也不知道,地球历2199年,一个神秘降临的黑洞出现在地球的轨道上,元首富豪集体移民,驾驶宇宙飞船离开,留下广大民众闭目等死。地球被黑洞吞没,就好像是一场梦,醒来的时候,地球还是地球,不过却被数据化了,无数怪物占据各大城市,要道,曾经生活的学校,小区已经成为一个个副本。这是一场游戏,只有一次生命的游戏,看白酆如何在这个地球变成的网游中纵横,探寻这一切的真相。
  • 韩娱GD之我还爱你

    韩娱GD之我还爱你

    她拥有强大的背景;他是天坛的霸主;不平凡的一年遇见了不平凡的他,他们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恋上樱花三少

    恋上樱花三少

    她,玖美紫麟世界第一紫灵帮帮主,与她的好朋友双胞胎姐妹风头无限。因为受不了父母的“一哭二闹三上吊”妥协去了未婚夫所在的樱花贵族学院,遇上了3个性格截然不同的帅哥,但命运就此转折,儿时的玩伴、被设计、受伤、复仇,当他们在大学重逢,她还会爱他吗?
  • 贵族之恋

    贵族之恋

    在21世纪的社会有一所贵族学校,学生不多但是血统却十分明确,每个人都拥有皇室血统。兄妹夏冰翎夏封炎夏冰翎的闺蜜冰以沫夏封炎的好兄弟凌潇肃对冰翎一见倾心的上官霄鹏以及形影不离的姐妹百颖和冰灵儿突然出现的X公主让她们陷入困境,夏冰翎的身世不明,百颖背后强大的势力,夏家与凌家的世仇,冰以沫的神秘莫测,冰灵儿乖巧的背后的故事以及突然出现的莫之雾和大家的图腾。X公主的目的是什么,在她的背后又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呢?她到底是谁?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这八个人之间又会撞出什么爱情火花呢?一起走进《贵族之恋》探寻这错综复杂的爱情故事吧!!!
  • 华夏魔高

    华夏魔高

    第三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元素粒子的可编辑性的发现,世界迎来了魔法应用的时代,魔法取代了过去的几乎一切……世界发生了改变,当名叫洛千羽的少年迈入第一魔高的校门,我们的故事随着他开始……“以永夜为名,以永恒为誓,以白银之威权,寒冰之威力,孤将登临血腥之王座,驻于永恒之血之彼岸”
  • 半天云

    半天云

    一群打工在外的父母;一群坚守乡村的老人;一伙爸爸妈妈不在家的孩子。当这些人出现在这本书里时,会有怎样纠结感人的故事、怎样跌宕起伏的命运?半天云彩,能否承载起留守儿童对远方父母的满心思念?
  • 星辰不及你耀眼

    星辰不及你耀眼

    爱情与回忆像氧气一样,沁透你的心肺。在时光的流动中,镌刻着你我的名字!:她的童年如同阳光晒不到的角落,没有拥有更不曾期望获得;他的世界如同用明亮温暖铺就,永远随心所欲,不曾体会失去的难过。13岁的她成为了他家的养子,从此受尽欺辱。因为身份境遇的不同,待遇差别略有不同。一次意外的事件,让久久沉睡的‘女王’苏醒意外的机会,儿时的记忆重现,引出迷离的身世,二十年前的命案杀手,二十年后的恩怨情仇,将该何去何从。沉睡已久的意识重现,二十年前的封印即将破解,不安的意识已在蠢蠢欲动,隐藏在陆地的生物已开始不安的躁动。
  • 超神进击

    超神进击

    一个天赋平庸,出身卑微的穷酸少年。意外获得一个来自高等文明的进化系统,从此金鳞化龙,大道通天,塑造不败神话。他从底层崛起,步步攀升,以蛮横的姿态,狠狠闯进这光怪陆离,强者如云,神魔纵横的大千世界。与诸神争锋,与天魔碰撞,横扫无数位面,睥睨四极八方。只求一败!
  • 飞起来吧青年

    飞起来吧青年

    自由,爱情!我要的就是这两样。为了爱情,我牺牲我的生命;为了自由,我又将爱情牺牲。
  • 白小北

    白小北

    西历2092年,真人虚拟游戏成熟,人可以进入游戏里真实体验。白小北刚刚入手了这款游戏设备,同时还附有著名游戏公司苹果核公司开发的网上游戏《上古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