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21000000016

第16章 冬季反攻(3)

克留科沃大街上,挤满了欢迎的群众。许多妇女、小孩和老人顶风冒雪伫立在街头。他们衣衫褴褛,饥饿,面容憔悴,饱受战争的痛苦,但看得出来,他们这时是多么高兴。

“红军万岁!红军万岁!”“把德国侵略者打回老家去!”的口号响彻大街小巷。

随着战斗的进展,士气高昂的苏军逐渐掌握了主动权。反攻的第一天,科涅夫率领的加里宁方面军已经突破了德军的防御阵地,越过封冰的伏尔加河,向筋疲力尽的德军扑去。

他们进展迅速,很快就插进到德军第九集团军的右翼,到达德军后方大约20公里的图尔吉诺沃。苏第29、第31集团军在反攻当天渡过了伏尔加河,对固守在加里宁的德第9集团军的交通线构成了严重威胁。

苏第30集团军在骁勇善战的列柳申科将军率领下,击溃了德军在德米特罗大西北的抵抗,冲向克林地区,威胁着德第3、第4坦克集团军的后方。库兹涅佐夫率领苏第1突击集团军在德米特罗夫以南进攻,越过了莫斯科和加里宁铁路。苏第20和第16集团军的进攻更是顺利。从1941年12月8日开始,德军被迫转入防御。

此时,德国军官中弥漫着越来越浓厚的悲观情绪。德陆军参谋长哈尔德从前线得来的都是不祥的消息。德第4坦克集团军参谋长勃鲁门特里特打来电话,报告前方进攻失利的情况。

哈尔德跟他私交不错,小声问勃鲁门特里特:“你总的感觉怎么样?我们真的要重演拿破仑的悲剧吗?”对方沉寂了一会儿,说:“一切都成了泡影……”

哈尔德心事重重地来到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的办公室,看见布劳希奇坐在沙发里,一只手支着头,似乎在打瞌睡。布劳希奇见是哈尔德,示意他坐下。

布劳希奇听了哈尔德的报告,说:“现在除了转入防御之外,看不到有什么使德军摆脱绝境的办法了。”

布劳希奇很吃力地从沙发上站起来,慢慢从写字台上拿起一张纸,递给哈尔德,说:“最近我的心脏病一再复发,体力明显不支,看来无法完成元首交给陆军的那些伟大而艰巨的任务。我已决定向元首递交辞呈……”

希特勒尽管一直对布劳希奇缺乏好感,但很清楚布劳希奇的军事才能。当听到他要求辞职的消息,希特勒顿时怒不可遏。

希特勒一拳砸在桌子上,开始发作:“愚蠢!愚蠢透顶!我们好不容易离莫斯科只有一步之遥了,这层薄纱只要指头一戳就要破了,为什么要停下!为什么要转入防御?博克、古德里安、赫普纳,脑子里塞满了稻草,难道你也是个木头人吗?几个月的战争,我们仅仅损失了50万人,而苏军的损失却是我们的10倍!凭什么说我们已经丧失了优势?不对,优势还在我们这边,还在我们手里!不许撤退,后退一步都不行!”

希特勒决定解除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元帅等高级将领的职务,自任陆军总司令,命令东线德军坚守待援。但是,德军仍然挡不住苏军的脚步。

苏军反攻速度不断加快,前3天,推进了30-50公里,而且攻势一浪高过一浪,战果也越来越大。12月8日,苏第16集团军解放了克留科沃后,开始向伊斯特拉水库发起进攻。另外,苏联戈沃罗夫将军指挥的第5集团军也积极向前推进,从而有力地保证了第16集团军的进攻。

12月9日,苏第20集团军粉碎了德军的顽强抵抗,将德军驱逐出了索尔涅奇诺戈尔斯克。苏联的航空兵也来参战,且大大超过了德中央集团军群的飞机数量。

到了12月13日,德军在克林和索尔涅奇诺戈尔斯克地区的抵抗被粉碎,丢下了大量的大炮和车辆,仓皇后退。一路上,撤退的德军遭到苏军飞行员的轰炸,损失惨重。

此后的几天里,苏军将德军赶出了加里宁、克林和耶列茨。苏军部队在对德军的大规模进攻中,缴获了许多武器和车辆。

从1941年12月17日至1942年1月5日,苏联西方面军左翼所属部队发动了卡卢加进攻战役。

在卡希拉和图拉一带的作战中严重受挫的德军撤退时,德军第2坦克集团军和第4集团军之间出现了一个大缺口。1941年12月17日傍晚,该缺口竟宽达30公里。

朱可夫决定利用这个缺口大做文章,苏军向利赫温、苏希尼奇两地发起攻势:第50集团军、第49集团军奉命发起突袭,去收复卡卢加市;近卫骑兵第1军奉命通过结冰的奥卡河后,其主力进攻尤赫诺夫市,切断德军从卡卢加向西的退路;第10集团军进攻科泽利斯克市、苏希尼奇市;航空兵的任务是支援进攻的地面部队。

卡卢加战役是图拉进攻战役结束后不久准备的。朱可夫要求各级指挥官、司令部和政治机关加快采取措施完成进攻所必需的兵力部署。苏军政治机关利用苏军在图拉进攻战役中所表现的英雄主义为榜样,做了大量思想政治工作,以提高军队的进攻士气。

12月17日晨,苏军大举进攻。第50集团军的步兵第154师、坦克第112师、骑兵第31师和图拉工人团冒着大雪,经过3昼夜推进了90公里,到达卡卢加南郊。德军投入了警卫团、步兵第31、第131师部队,并投入第20坦克师和第137步兵师,加强了防御力量。

德军中央集团军群总司令博克长期患有严重的胃病。由于德军在莫斯科城外战败了,他的健康状况恶化。他不得不放弃指挥权,由克鲁格接替。克鲁格于12月18日离开第4集团军,接管中央集团军群。

苏军先头部队攻入卡卢加城内不久,与苏军主力的联系被德军切断了。苏军先头部队进行了艰苦的巷战。12月30日,苏联第50集团军和第49集团军左翼各兵团攻下卡卢加。

苏军近卫骑兵第1军、第10集团军和游击队密切配合,通过了奥卡河。至1942年1月5日,到达洛巴诺沃、普列捷涅夫卡、祖博沃、苏希尼奇以东一带,占领奥多耶沃、利赫温、别廖夫、科泽利斯克等市。

苏军歼灭了德军5000多人,缴获火车38辆、车厢300节、重卡282辆、轻卡52辆、坦克25辆、火炮38门。苏军还缴获了大量军用物资。收复卡卢加后,苏联西方方面军左翼与中央各集团军之间的联系得到了加强。

西方面军防线向西推进了120-130公里,有力地牵制了德军战役预备队,减轻了莫斯科大反攻的压力。

苏联政府对外宣布,德军包围莫斯科的企图已经失败。苏联报纸刊登了赢得莫斯科会战胜利的红军将领们的照片,他们分别是朱可夫、列柳申科、库兹涅佐夫、罗科索夫斯基、戈沃罗夫、鲍尔金、戈利科夫、别洛夫和弗拉索夫。其中,朱可夫的一张大照片位于中央,周围是其他将领较小的照片。

正如苏联所说的,强大的苏联反击部队在空军的有力支援下,越战越勇,到1942年1月初,已经完全击溃了窜至莫斯科城下的德中央集团军群的突击兵团,德军被迫后退了100-250公里,从而解除了德军对莫斯科的直接威胁。

当苏军发起反击时,正在受冻挨饿的德军不得不在没有足够冬季装备的条件下垂死挣扎,伤亡惨重,根本阻止不了苏军的攻势,德军防线到处出现了危机。

德军不得不承认 “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并且准备将部队撤往库尔斯克-奥廖尔-勒尔-线作为德军的“冬季阵地”。

在莫斯科城下的激战中,德军的损失是毁灭性的,希特勒向莫斯科发动的“台风”攻势遭到失败。

在莫斯科战役胜利的鼓舞下,最高统帅斯大林决定乘胜追击,发动全国大反攻。斯大林说:“德军由于在莫斯科附近的失败而惊慌失措,而且他们过冬的准备很差,现在正是我们转入进攻的最好时机。”

斯大林的意图是:以西方正面为主攻方向,消灭德国中央集团军的主力,夺回斯摩棱斯克;在北方,消灭列宁格勒附近的敌军,解除敌人对列宁格勒的包围。

苏军最高统帅部决定利用德军失去进攻势头的有利时机,在西方、西北和西南战略方向发起总攻,并以西方正面为主攻方向,向德军及其仆从军发动了全线进攻。

正如斯大林所说的:“红军在因德帝国主义背信弃义的进攻而暂时退却以后,夺得了战争进程中的转折,由积极防御转入了有效进攻……由于红军的胜利,卫国战争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苏军对没有击溃莫斯科以西的德军防线感到失望,更对伤亡惨重的德军在毫无冬装的情况下仍能作战感到吃惊。

1942年1月5日,斯大林发出指示:“不给德寇任何喘息的机会,不停顿地把他们向西驱赶。”

1941年10月中旬,希特勒下令:“对莫斯科采取围而不打的策略,拒绝苏联任何有条件的投降。”于是,德军的进攻行动停了下来。

10月24日,古德里安的部队占领了姆岑斯克,开始进攻图拉。10月29日,古德里安的先头部队终于推进到距图拉3英里的地方。只要攻入图拉,向前再推进一点点,德军就可以完成对莫斯科的最后包围。但是,古德里安的部队已经力不从心了。

由于天降大雪,道路结冰,身着夏衣的德军陷入了严寒之中,冻伤情况严重。古德里安的心情十分沮丧,正如他给友人的信中所说:“进攻的计划一再延期,严冬来临,我们只能坐等苏军争取更多的时间备战。这对于德军来说,真是件痛苦不堪的事情。这一切都使我十分伤心欲绝,我虽然有满腔的热情,却于事无补。攻入莫斯科的最佳时机已经错过,以后能否出现这样的机会,很难预料。至于未来的战局何去何从,恐怕只有上帝知道。我们现在所能做的只能是抱着一线仅存的希望,拼命前进,但是眼前困难重重,我真不知道如何才能克服这些困难。希望不久以后,我能给你写一封较为愉快的信。我从不怨天尤人,但在此时刻,我很难提起精神来。”

正如古德里安所说的,他当时面对的情况相当严重。坦克、汽车的燃料已经冻结,润滑油凝固,寒风中的德军身穿夏衣,瑟瑟发抖,因冻伤而减员的情况在部队中十分普遍,每个团都超过了500名。

古德里安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天寒地冻,衣着维艰,人员装备损失惨重,油料奇缺,在这种环境里,真让我吃不消。时间越长,越让我感到责任重大。面对这种压力,即使是意志最坚强的人,也难以承受。”

尽管德国部队的状况都和古德里安部队的状况差不多,远在德国的希特勒根本不考虑前线的实际困难,依然坚持进攻。古德里安必须服从命令,只能让部队继续向图拉推进,结果遭到苏军的顽强抵抗,损失惨重。

鉴于残酷的现实,12月4日,古德里安不得不放弃了最后的尝试,作出开战以来第一次撤退的决定。与此同时,德国中央集团军群总部也向古德里安发出了立即结束战斗的命令。

作为德军王牌将领的古德里安头一次产生了失败情绪,古德里安在日记中写道:“我不是为我个人的前途着想,而是忧虑整个国家的前途。”从这时起,古德里安成为一个极力主张退守的德国将军。

古德里安与希特勒的矛盾逐渐升级:希特勒命令古德里安的部队坚守阵地,不得后退一步,古德里安飞往东普鲁士求见希特勒,力陈己见,遭到拒绝。12月26日,希特勒解除了古德里安的职务,这是古德里安抗命的必然结果,古德里安早就预料到了这一结果。

4.从这里开始

1942年1月8日,苏联波罗的海舰队、黑海舰队的舰桅高昂,海军战士们将炮弹填进炮膛,莫斯科郊外野战机场上的战鹰满载航空炸弹,振翅待飞。

从列宁格勒城外大雪齐腰深的森林,到莫斯科以西冰封的大地,从冰冻的顿河流经过的乌克兰平原,到黑海北岸的克里木岛,苏军在这条纵贯南北的战线上,9个方面军110多万将士整装待发,收复失地大总攻的战幕即将拉开。

随着红色信号弹飞上天空,一时之间从空中到地面,炮声滚滚,硝烟滚滚,苏军的全线总攻开始了。

同类推荐
  • 叶芝诗选——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叶芝诗选——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这些路数迥异的作家,虽语种不同、观念不同、背景不同,但他们那高擎思想主义旗帜的雄姿是相同的,他们那奋勇求索的自由精神是相同的。而他们的雄姿,无不闪现于他们的作品之中;他们的精神,无不渗透于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这套丛书所承载的,正是他们那令万世崇敬的全部精华。
  • 梦游人说诗

    梦游人说诗

    本书收录了作者写的《略谈我早年的诗》、《一首诗的故乡》、《诗为什么越写越难》、《普希金没有流派》、《诗绝无虚构》、《谈一首小诗的构思》等八十多篇文章。
  • 读书、读人、读文化

    读书、读人、读文化

    标题的这句话出自我们的温总理于2009年2月28日在线与网友交流答问中:“我非常希望提倡全民读书。我愿意看到人们在坐地铁的时候能够手里拿上一本书,因为我一直认为,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多读书吧,这就是我的希望。”提倡读书,大概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共同愿望。道理很简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持续进步,离不开知识的涵养,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提高国民的文化技术素养,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 叩击心灵的经典哲理美文

    叩击心灵的经典哲理美文

    《叩击心灵的经典哲理美文》内容简介:走进名家的心灵深处,体验不朽名篇的智慧与美。生命中瞬间的感悟,定格为永恒的经典。一本温情的合辑,亲情的温馨,爱情的甜美,友情的珍贵——一篇美文,一种感悟。
  • 读者精品——成长心声

    读者精品——成长心声

    读者俱乐部推出的这本《成长心声》,是由一篇篇短小的文章组成的,里面包含了成长过程中的诸多方面,讲述了各自在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以及所感受到的,是一本阅读性很强的书籍。
热门推荐
  • 梦想与日常的距离

    梦想与日常的距离

    苏越ヽ(≧Д≦)ノ:总体来讲梦想与现实的距离总是遥远的,显然这个小家伙是我妹妹,和邻居小妹孟响绝没有什么关联!ヾ(????)?孟想(o?д?)o:我SL了那么多次,你就说出这个?←_←
  • 闪婚盛宠:总裁老公一百块

    闪婚盛宠:总裁老公一百块

    为了夺回爷爷留给自己的房子,钱小意淘宝了一个老公假结婚。没想到的是,自己花了一百块淘宝的这个老公——身家巨富!颜值爆表!身材完美!体力特别好!某天晚上,累的要死要活的钱小意趴在床上,恨恨的发誓!再也不上淘宝剁手了!任君曜看着诱人的小妻子,笑的阴险的:“看来你老公我不够尽责啊,在我床上你竟然还想着去淘宝剁手!”被翻来覆去吃了几遍的钱小意,第二天仰天长啸,对狐朋狗友,广而告之,同志们,淘宝毁一生,谨慎剁手啊!
  • 神医魔妃:狂暴妖王不好惹!

    神医魔妃:狂暴妖王不好惹!

    本想穿越后就好好做个好人的,但却歪打正着进了皇宫,好吧,皇宫里生活好一些,但是在皇上生辰上遇到的这个腹黑男却硬是要拉她去拜师,好,这些她都不计较,可是有没有人跟她解释一下,这个“魔女”的罪名哪来的?
  • 爱情十二魔法系玩转火系

    爱情十二魔法系玩转火系

    一所隐逸在森林里的名为12系的魔法高校正式对外招收拥有魔法天分的学生,其中12个系,分别指水系、火系、冰系、清除系、隐系、土系、净化系、情报系、透视系、幻影系、美女系和穿越系。可怜滴轩小洛因为天生就拥有火这一属性的魔法而被她亲爱的爸爸妈妈推进了12系魔法高校……而12系魔法高校首卷的规定:不同系之间不得谈恋爱!不过呢……身为12系系长的帅哥凛伊哲算不算例外呢?嘻嘻,超级贪玩的可爱无敌的轩小洛又怎么会放过这一次女追男的大行动呢,进攻……轩小洛立誓,要以打不死的小强精神追追追!玩玩玩!……
  • 虚幻在时光里的影

    虚幻在时光里的影

    你我在黑夜中拥吻我看你走向黎明静默的虚幻在时光里其实我们又何必不甘心你我都懂的我们很难拥有一个家
  • 安慰

    安慰

    黄乾丰父子在冷冻厂发生火灾后失去丰厚的家产,父亲为了赔付渔民的损失终至“倾家荡产”,信河街的人因此对他肃然起敬,但他并未能如大家所期望的一样尽快振作起来,而是与冷冻厂的废墟融合在一起,消沉、沉寂;儿子为了“安慰”父亲拜师学艺勤练“拳头”……
  • 我就是我:张国荣的音乐人生

    我就是我:张国荣的音乐人生

    本书详尽地记录了张国荣一生的艺术成就,力求还原他的各个艺术创作阶段。越是短暂的越美好,让我们记住张国荣这段躲开了岁月的磨损美好人生,记住他永远站在云水间、迷雾里,魅惑地笑着,带着美好的年华与灿烂的脸庞。四月又如期而至,在这春暖花开的某个时候,希望我们大家依然会记起,当年那个满眼烟火色的哥哥。
  • 爱不如故

    爱不如故

    若不是失而复得,怎会为曾经的擦肩而过而难过。他和她,曾经有过最美好且清丽的回忆,但却因为太年轻、太骄傲而错过。求而不得,他的心便从此有了一个缺口,不能愈合。他们之间,有过甜蜜、伤害、呵护、背叛……兜兜转转,彼此在不同的方向上行走了很多年,最终还是走不出彼此的心。
  • 别说后来

    别说后来

    这是一本关于青春的书,书里的很多是都是我的亲身经历,希望我们能在今后的日子里一起成长,过去的一切都是我们不可磨灭的经历。让我们一起珍惜现在,别说以后。
  • 母语传播概论

    母语传播概论

    在人类跨文化、跨国界的信息传播活动中,存在着一种极为普遍的传播形态——母语传播。由关锐和李智主编的《母语传播概论》从国际传播和大众传播双重视角观照母语传播,理论与实践、学理与案例相结合,论述了母语传播的基本内涵和特点、基本模式和作用、语言转换、文化对接及效果评估等基本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母语传播实践为例,介绍了母语传播的两大发展趋势——新媒体化趋势和本土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