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21200000007

第7章 苏联崛起(7)

张鼓峰海拔155.1米,苏联称其为哈桑湖高地。张鼓峰的东边和北边是苏联的哈桑湖和波谢特草原,西北与沙草峰相连,西南与141.2高地相望,南边是中国的防川村。沙草峰在张鼓峰西边2公里处,属于中国,海拔77.1米。

从朝鲜罗津到吉林珲春的东边有个小湖泊——长湖,冬季长达8个月,一年中有200多天覆盖着冰雪。每年4月份后,长湖成为黑天鹅和丹顶鹤的家园。长湖附近长满东北美人松,往东是一望无际的草原。

1938年7月,日本政府照会苏联政府,声称中苏边境线绕过哈桑湖,而且每年清明,中国朝鲜族都上张鼓峰扫墓,可见哈桑湖是“满洲国”领土。日本对哈桑湖一带提出领土要求,苏联政府以中国不属于日本为由,拒绝日本提出的领土要求。

早在1938年2月,日军就开始了对苏作战准备,并提出所用军费最好从中国战争军费中支出。苏军占领张鼓峰后,日本军部派参谋到张鼓峰现场视察。日本陆军以战线扩大为由,向日本政府提出庞大的临时军费,以组建51个师团。4年半时间,日本军费已经增加至6万亿日元以上,其中一半消耗在中国战场,另一半用来扩充军备,包括对苏作战费用。

日本陆军部命令靠近张鼓峰的朝鲜军第19师团(尾高中将)准备出战。当时,第19师团驻扎在朝鲜北部,其任务是随时进攻苏联。

日本陆军部称:“在如此狭窄的地带,难以出动大军,因此不会形成大规模的战争。即使19师团覆灭也没有关系,这正是威慑苏联的好时机。”可见,第19师团的官兵将成为牺牲品。

日本海军反对陆军的做法,认为武汉作战需要大量兵员,因此要避免同苏联玩危险游戏。陆军大臣板垣和参谋总长闲院宫不听海军劝告,他们决定打一场有限的战争。

宫内大臣汤浅对日本天皇说:“从大局上看,目前不应向苏联开战。”

天皇问:“就算我不同意,陆军仍独断专行!”

汤浅说:“一旦开战就容易失控,如果引起大战,日本的命运实在令人担忧。”

天皇说:“不到失控的地步,陆军是不肯罢手的。”天皇摆出旁观者的姿态,听任陆军一意孤行。元老西园寺认为,天皇的做法似乎很不明智。他认为天皇应该坚决不予批准对苏作战。一旦日本对苏联出兵,将会引起大战,近卫首相最好引咎辞职。

板垣和闲院宫进宫奏事,侍从武官长宇佐美向他们转达了天皇的旨意,他说:“如果为了奏请对苏出兵而来,陛下不会赞同的。”

经过板垣和闲院宫再三请求,天皇接见了两人。天皇问他们:“你们跟有关大臣商量好了吗?”板垣说:“外务大臣宇垣和海军大臣米内都赞成对苏作战。”

天皇早已知道外务大臣宇垣和海军大臣反对出兵。因此十分生气地说:“陆军太过分了。今后没有朕的命令,不能对苏作战。”

外务大臣宇垣向天皇奏请和苏联和平谈判的第二天,闲院宫再次入宫见天皇,请求批准对苏作战。天皇把闲院宫的奏折扣下,并未批复。闲院宫上奏的内容为:“派朝鲜军师团和关东军的两三个师团进驻‘满洲国’东部边境。”

闲院宫还在奏折末尾的“备考”中写道:“关于今后这几个部队的调动,请陛下委任参谋总长负责。”

若天皇批准奏折,那么对苏作战等权限将交给参谋总长,从而剥夺了天皇的权力。如此重大的权力变动竟没有写入正文,而写在“备考”中。闲院宫是想用障眼法骗取天皇批准。

外务大臣宇垣听说后,对天皇说:“陛下没有批准,太英明了。陆军竟企图夺取天皇的统帅权,请天皇谨慎从事。”

日本大本营命令日军自张鼓峰地区撤退,但第19师团长尾高依据《军队内务令》拒不撤军。

7月15日,3名日本兵身穿朝鲜族服装,拿着照相机和望远镜,进入苏联境内。他们绘制和拍摄苏联的边境工事,很快,苏军士兵潜伏到离3人100米处,突然开枪打死1人,2人逃跑。

日本政府照会苏联政府,要求苏联立即从张鼓峰地区撤兵。苏联拒绝,并声称日军违约在先,苏军才被迫还击。日本恐吓苏联,说如果苏军不撤兵会采取军事措施。苏联政府不予答复。

7月16日,日本大本营陆军部向驻朝鲜日军下达向苏朝边境集结的命令。对此,苏联外交部宣称,日本的任何威胁都不会吓倒苏联。

与此同时,苏军加紧向前线调兵。苏军加紧在张鼓峰和沙草峰修筑工事,同时向前线运送大批作战物资。

7月29日,10名苏军士兵正在张鼓峰以北两公里处修建工事。日军第19师团长尾高命令佐藤联队出击,苏军坦克随即反击。7月31日深夜,在猛烈的炮火和部分装甲车、飞机的配合下,日军经过3天的战斗夺取张鼓峰。苏军被驱赶到乌苏里斯克,日军暂时获得胜利。

尾高没有向日本大本营报告就擅自出兵攻占张鼓峰,完全违背了天皇的命令。但天皇看了参谋次长多田骏的报告后,高兴地默认了事态的发展,向多田骏表示满意。天皇下令说:“战争已经爆发,说什么也于事无补。希望前线将士守好边界,千万不要进攻苏联!”

一旦事态的发展有利于日本,天皇就会纵容日本陆军,这是天皇自满洲事变以来的一贯政策。日本陆军早就看透了天皇的这种政策。天皇看到既然已取胜,无意恢复原状。只要不与苏联爆发大战,天皇就不会干预。天皇的态度助长了日本陆军的气焰。

由于天皇的支持,日本大本营默认了尾高的军事行动。日本原本还担心苏军难以对付,但苏军竟节节败退。这让日军十分兴奋,他们以为苏军的战斗力也不过如此。

8月1日凌晨,苏联远东第1集团军苏可洛夫将军率领两个甲种师共2万多人,配属近百门大炮、200多辆坦克、上百架新型飞机,开始了大反攻。

正在睡觉的日军忽然被轰炸机群的轰鸣声惊醒了。未等日军进入阵地,俯冲而至的轰炸机群扔出了雨点般的炸弹。远处苏军怒吼着的火炮喷出了一颗颗炮弹,砸向日军阵地。飞机轰炸和火炮轰击刚刚过去,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200多辆苏军坦克排成几百米宽,快速向日军阵地扑来。

苏军坦克发动机喷出的滚滚浓烟就像一个个巨大的怪物,坦克履带碾压着的草地不停地抖动。坦克炮和坦克机关枪使日军阵地变成火海,接着沉重的苏军坦克在日军阵地上撞来撞去。

一些日军士兵全身绑满了手榴弹和炸药包,扑向坦克,他们想跟坦克同归于尽。但苏军坦克的防御力很强,苏军以绝对优势将阵地上的日军士兵消灭。

8月2日,苏军装甲部队又发起进攻。日军全力坚守防线,伤亡较大。6日,苏军再次发起进攻,日军伤亡超过1400人。日本陆军公布的损失数字少得多,他们惯用的伎俩是夸大敌方的损失,缩小日军的损失。

日本大本营担心第19师团会覆灭,想调日军主力进驻“满洲边境”牵制苏联。但此时日军陷入中国战争的泥沼,没有多余的兵力扩大对苏作战。日本大本营最后放弃扩大战争的计划。

通过张鼓峰事件,日本明白了苏联政府的方针:“若苏联遭到入侵,将不断投入兵力。”日本有了深刻的体会,就是如果日本不投入大量兵力会遭受重大损失;如果以儿戏般的兵力挑战苏军,那就难以取胜,损失肯定会大。

张鼓峰事件一共只有5天,日本第19师团便全军覆没。陆军大臣板垣奏请天皇,防止苏联进一步进攻,向张鼓峰调兵。天皇严厉地训斥了板垣。他最关心的是中国的战争,而不愿意与苏联爆发大战,毕竟苏军太强大了。

经过多轮谈判,日苏于8月10日在莫斯科签订《张鼓峰停战协定》。协议规定,双方于8月11日12时停止军事行动,双方在张鼓峰北坡阵地上各向后撤退80米,作为警戒线,日军把山岭地带还给苏军。

8月12日,苏联对外宣布:“苏军远东第1集团军歼灭日本侵略军8000多人,击落日机24架,摧毁日军坦克47辆。苏联决心捍卫苏联领土的完整……”而日本则对外宣布损失了1400多人。

8月13日,日苏两军在张鼓峰东南坡交换尸体。不久,日军强行驱赶洋馆坪、桧忠源、沙草坪、防川村的140多户中国居民,使那里变成无人区。日军在防川村附近的图们江上立桩堵江,封锁了出海的航道。

在张鼓峰事件中,日军损失惨重。苏联的胜利是在绝对优势兵力的情况下取得的,因为正在发动武汉会战的日军始终比较谨慎,在苏军大举反攻时并未增兵扩大战争。

远东苏军用一个集团军的强大兵力,在坦克和飞机支援下,未能完全占领第19师团的38旅团防守的张鼓峰阵地,引起了日军对苏军战斗力的蔑视。大本营并未追究第19师团长尾高的责任,反而提升他为军司令。

斯大林在战后也对参战将士论功行赏。苏军第40师师长获得列宁勋章,而苏联远东军司令布留赫尔元帅没有获得任何奖励。8月18日,布留赫尔元帅因被指控为“日本特务”而被革职。10月下旬,布留赫尔被逮捕,11月下旬被处决,成为张鼓峰事件的替罪羊。

1939年4月25日,日本关东军司令植田谦吉大将发布《满苏边境纠纷处理纲要》:“下次再遇到类似边境冲突应学习第19师团步兵38旅团,应造成既成事实迫使苏联承认我国的领土要求。”

日本关东军在中苏边境组建第24野战师团、第23国境警戒师团,兵力大大增强。

苏联政府检讨了苏军在张鼓峰事件中暴露出的问题,解散了苏联远东军,改编成2个特别集团军。

11月,苏联国防人民委员伏罗希洛夫在总结张鼓峰战役时,指出了苏军的种种不足。不久,苏联总军事委员会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以改善远东军队的状况,为日后的诺门坎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1895年,日本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取胜。日本逼清政府签署《马关条约》,其中规定将辽东半岛割给日本。沙俄认为日本是在抢俄国的殖民地,联合法国、德国出面干涉,日本被迫向清政府归还了辽东半岛。从此,日本对俄国忌恨在心。

后来,日本制定大陆政策,想吞并朝鲜和中国,称霸东亚。1900年,俄国出兵占领中国东北,同时俄国也想独占朝鲜。1902年,为抑制俄国在远东地区扩张,英国与日本缔结同盟。德国为了对付俄国,竭力劝说日本向俄国开战。美国为了卖军火,也劝说日本向俄国开战。

为了抑制德国和英国,法国开始支持俄国,对抗英日同盟。在各列强推波助澜下,日俄双方大肆扩军备战,准备决一死战。

在英美德的纵恿下,1904年2月8日夜晚,日军偷袭停在中国旅顺港的俄国舰队,日俄战争爆发。俄军数量远超日军,但俄国的战争准备还没有完成,军事装备落后,后方补给线太长,军事指挥无能,致使俄军在日俄战争中不断失败。

1904年4月至8月,日本海军将俄国太平洋舰队围困在旅顺港内。8月10日,日本海军在黄海激战中大败突围的俄国太平洋舰队,使它几乎被全歼。同时,日本陆军在朝鲜和辽东半岛登陆成功,日军攻打沈阳和旅顺。8月下旬,日俄双方在辽阳决战,日军大获全胜。9月4日,日军攻克辽阳。1905年1月2日,近5万名俄国海陆军在旅顺口被迫投降。3月,在35万日军的疯狂进攻下,50万俄军逃出沈阳。5月27日,俄国波罗的海舰队绕道非洲好望角,航行1.8万海里后到达对马海峡。波罗的海舰队与日海军决战。结果,波罗的海舰队35艘战舰被歼,只有3艘战舰突围。

沙皇政府无力再战,同时战争的惨败引起了俄国资产阶级革命。沙皇政府为了镇压资产阶级革命,向日本求和。这时,日本也财力耗尽,急于停战。1905年9月5日,在美国的调停下,日俄签订《朴次茅斯和约》。日本得到中国辽东半岛和俄国库页岛南部,还得到朝鲜。日俄战争暴露了沙皇俄国的腐朽,并使俄国一蹶不振。日俄战争、美西战争和英布战争是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的历史标志。

4.激战诺门坎

1921年,外蒙古脱离中国,宣布成立蒙古国。“满洲国”与蒙古国相邻,分别由日军和苏军驻扎,双方在很多地段存在领土纠纷。

1939年5月11日,在诺门坎地区哈拉哈河岸,外蒙军与伪满军发生了军事冲突。

5月13日,驻防海拉尔的日军第23师团向日本关东军司令部报告此事。根据《满苏边境纠纷处理纲要》,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命令第23师团师团长小松原中将出兵。日军第23师团向诺门坎出动一个骑兵联队的援军,联队长是东八百藏,外蒙军被迫撤退。

日军第23师团参战时属于二流师团,一流师团大多用在中国其他战场上。这个师团于1938年开始组建,经过短短1个月的军事训练后仓促派到中国。大部分士兵都是第一年或者第二年服役,士兵们来自于日本南方。

日本大本营组建第23师团时,本来打算将它用来驻防中国内地占领区。但日本大本营后来考虑到关东军的要求,最后派它驻防黑龙江省。参战时,第23师团仍在编建之中,难以应付重大的战事。

苏联根据1936年签订的《苏蒙友好互助条约》出兵参战。1939年5月22日至24日,日军航空兵与苏联远东空军交战。苏空军受大清洗等因素的影响而战败,日军航空兵夺取了制空权。

5月28日,东八百藏率骑兵联队偷袭外蒙军骑兵第6师师部,外蒙军骑兵第6师师长沙日布战死。不久,日本骑兵联队遭到苏军和外蒙军余部的围攻。5月29日,日本骑兵联队被消灭。

5月29日,日军第23师团步兵第64联队(联队长山县武光)占领742高地,日军加紧构建工事。苏蒙联军消灭东八百藏的骑兵联队后,开始围攻742高地。

6月7日,日军第23师团步兵第64联队伤亡惨重,奉命撤退,归队时仅剩400人。

至此,双方战果大致持平。之后,日军第23师团得到大量装备和人员补充。

6月19日,第23师团向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发出“捷报”,声称获得重大战果。关东军司令植田谦吉立即上报给日本大本营。不久,日本关东军司令部收到大本营的“参字547号电”,大本营向关东军暗示可扩大战果。

6月20日,植田谦吉向“满州国”内的日本关东军发布集结令。他派第23师团和第7师团的26联队及28联队的一个加强大队驻扎在诺门坎一带。他将第2飞行集团调往海拉尔,又将关东军惟一的装甲部队第一坦克师团调到诺门坎一带,专门对付苏军装甲部队。他还想从中国内地调兵,但被侵华战争拖住了。

6月21日,嵯峨彻二中将带领日军第2飞行集团总部飞抵海拉尔机场。接着,第7、9、12、15飞行旅团先后飞抵机场。

6月22日,在哈拉哈河上空,日军120架战斗机与苏军的95架战斗机展开激战,日军被击落30架,苏军未对外公布损失情况。

6月27日,日军出动137架飞机偷袭蒙古的塔木斯克机场,苏联远东空军损失惨重。

同类推荐
  • 女人心经

    女人心经

    《女人心经》是著名作家、诗人、文艺评论家殷谦所创作的关于女人心灵感悟的随笔集。它是《人经》三部曲的子集,以充满激情的语言阐述人性、情感以及赞颂生命,思索生命的本质。表达了作者对理想追求的乐观和坚定的信念,让我们在优美的文字中体味生命的真实感动。
  • 才子佳人多不贱

    才子佳人多不贱

    《才子佳人多不贱》分为三章。第一章,以周作人、胡适、刘半农等人的交往为线索,着力展现民国文人和而不同,既坚守自我又包容异见的特有风度。第二章,立足女性视角,描绘民国女人在传统和现代夹缝间,爱情的追求,婚姻的悲剧。她们对真爱矢志不渝的追求感人肺腑;她们婚姻上的种种遭遇又令人唏嘘不已。第三章,以生动的细节、严谨的叙述再现民国期间,青年学子们为求学而付出的艰辛和无畏。为走入校门,他们不惜以死抗争;为学业有成,他们青灯黄卷,孜孜不休。他们苦读的生涯体现出一种坚忍不拔的精神。
  • 记者札记

    记者札记

    《记者札记》是作者对1978年到1987年任《光明日报》记者期间新闻业务的自我剖析。本来记者你我,大同小异,并无可记之处。但这里有两点特殊。一是,这九年正是新中国历史由低谷到复兴的一个转折期,所记的人物、事件、思想都有特殊的时代印痕,可资参考;二是,这九年作者以大报记者身份处于最基层的记者站,又是初出茅庐,深挖细采,绞尽脑汁,有一些特殊的收获。几篇作品得奖也在这一时期。这一本书原名《没有新闻的角落》,本意是一个记者在不大出新闻的地方,如何抓到新闻。该书1990年出版后,曾先后再版、重印13次,影响较大。归纳出的一些法则、警句也广为流传,如“出门跌一跤,也抓一把土”,“三点一线采访法”等。
  • 人一生不可不读的哲理美文

    人一生不可不读的哲理美文

    许多人为领悟人生哲理费尽心机,殊不知一滴水里蕴涵着大海,一句话中蕴藏着博大的智慧。一本好书可以滋润你的心田,一篇美文也可以让你感受到阳光的温暖。
  • 极高明而道中庸——陶渊明论析

    极高明而道中庸——陶渊明论析

    本书立意陶渊明“极高明而道中庸”的人生境界,并结合其对人生独特而超越的思考、其诗文创作的高妙意趣以及中外大量相关例证来论析这一境界的意义与价值。
热门推荐
  • 不做女皇:公主不愁嫁

    不做女皇:公主不愁嫁

    【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第一眼看到他,她便惊呼:“我见过你,你是我梦里的那个男人!”于是,他邪邪一笑,不客气的将她拥入了怀里,“原来,你连梦里都在想着朕……”他俯身要来亲吻她,她却不小心划伤了他,只是为嘛最后走的时候,是他抱着她?她原本只是太后身边的小宫女,却在被皇上看到的当天封为了公主。因为逃避男友的吻,却没想,竟然和他一起穿越,她以为南宫翼只是霸道,她以为南宫轩只是掩藏了自己,她也以为,她喜欢的仍是氤氲不散的曼佗罗,却在最后,明白了,什么都在变,包括她的心……
  • 易烊千玺i

    易烊千玺i

    一个被家人驱逐的女孩,无意中与他相见,她一不小心闯进他的心里,他说,他会守护她一辈子。她说,此生非他不嫁。
  • 湘西往事:黑帮的童话2

    湘西往事:黑帮的童话2

    湘西,洞庭湖往西,五河交汇之处,十万大山中的一片蛮荒之地,自古王法不及,外人罕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巫毒、苗蛊、赶尸匠的传说尚未远去,土匪、苗家女、捕蛇人的故事仍在流行;而新时代的枭雄即将登场,这一次,他们将在混乱与杀戮中蹚过市场经济这条河流。1983年秋,全国严打,九镇中学的操场上正在举行万人公审。在一万双眼睛的注目下,“砰”的一声枪响,流氓头子安优就地伏法。人群中少年姚义杰浑身一震,他似乎感觉到,安优的死灵魂腾空而起,将在未来的岁月中,找到他、纠缠他,将他一步步裹挟进万劫不复的黑道深渊。
  • 偏爱自找苦吃

    偏爱自找苦吃

    台湾作家[艾蜜莉]的免费全本小说《偏爱自找苦吃》。为了赴初恋男友的约会,丁薇光咬牙砸下月薪治装,岂料,她还来不及踏入法式餐厅共进浪漫的烛光晚餐,雪白洋装就教疾驶而过、溅了她一身污水的欧阳烈毁了!以为这样就结束?错!那家伙还“巴库”,又溅了她一次!她简直不敢相信,世上怎么会有这么没礼貌的生物存在?最扯的是,他下了车后居然还敢厚著脸皮跟她说“嗨”!拜托!当自己是在夜店把妹吗?耍什么帅啊?欧阳烈觉得丁薇光实在是又番又卢的“澳客”,要不是被迫得替她装潢房子,他根本不想再跟她接触!上次不小心溅了她一身湿,他立刻就回头想向她道歉了,谁晓得她脾气那么差,老爱误解他的话,真是不可爱!可说也奇怪,怎么嘴巴愈是咒骂她,心里却愈是想她呢?而且明知她的心被别人霸占住,他还是忍不住想对她好,唉~~他这不是摆明了自找骂挨、自找苦吃吗?
  • 耳鬓私语:惟一的你

    耳鬓私语:惟一的你

    没人宠爱,那是他不懂;没遇到王子,那是时间还未到;遇见你,遇见我:你是我惟一的宝!
  • 创世元界

    创世元界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王绝发现一座古墓。经过重重考验,王绝发现古棺里的女子竟然有着生育。。。。
  • 陪我校园到殿堂

    陪我校园到殿堂

    爱情里加个筹码,友情里加个筹码,那我希望爱情的筹码是爱你一万年永不变,友情的筹码是十年前我陪你穿校服十年后你陪我穿婚纱。
  • 校园风云史

    校园风云史

    张扬是个三无青年,在学校常常挨欺负,通过一本书而改变人生,没事给校花做保镖,调戏一下美女老师
  • 包法利夫人

    包法利夫人

    茅盾推荐的中国读者要读的37部世界文学名著之一,入选“中国读者理想藏书”书目。1999年法国《读书》杂志推荐的个人理想藏书之一。主人公爱玛为了追求浪漫和优雅的生活而自甘堕落与人通奸,最终因为负债累累无力偿还而身败名裂,服毒自杀。
  • 倾仙·素绾棠惆

    倾仙·素绾棠惆

    简介陌生的王朝,将军之女与倾世仙人的爱恨纠葛,你笑我皆啼,你悲我俱损。回首相望,海棠花下,是否还能一见相顾,难相负……犹记华灯初上的尚元节,棠宝小筑某仙深情表白:“棠……棠惆,你·你死后愿意葬在我们家祖坟么?”“去死吧,木头人,你全家是谁都不知道你个孤儿哪来的祖坟!我为你奋不顾身,舍了荣华,抛了自由,与天下人为敌。你就是这么跟我表白的么!你要老娘死后再跟你恋爱嘛!啊?”扑通一声,某仙就被某小姐一脚踹下湖。随即石子,簪子,茶杯纷纷落水砸向某仙……“你听我解释,不是这样。其实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