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26800000004

第4章 投身维新运动

1895年是中国近代史上非同寻常的一年。这一年既是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惨败的一年,也是康有为和梁启超拉开维新运动序幕的一年。

早春3月,梁启超结束他在万木草堂的4年学习生活,与老师康有为同赴北京参加全国3年一度的举人会试。但到北京后,梁启超来不及复习迎考,便被《马关条约》丧权辱国的条款所惊骇。在得知条约中有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以及澎湖列岛给日本,并赔款2亿两白银的内容后,梁启超万分愤慨,与其师康有为当即决定发动在京举人上书拒签和约,决不能让日本侵略者和中国主和派的阴谋得逞。事情商定后,梁启超先找自己熟悉的广东举人做工作,后又向夙有经世传统的湖南举人游说。4月22日,梁启超成功地组织粤湘两省举人共同向都察院呈递拒和请愿书。在广东、湖南两省举人的带动下,其他省的举人也纷纷响应,愤然上书。特别是台湾省的举人听说和约中有割让台湾全岛给日本的条款,更是怒不可遏,他们站在抗议队伍的最前面,表示要和倭寇血战到底,决不做亡国奴。

士人们表现出来的爱国热情,给康有为和梁启超以巨大鼓舞。在康有为的指示下,梁启超于5月2日进一步动员在京的18省举人1300人,在明代烈士杨继盛的故宅松筠庵(今北京宣武门外达智桥胡同12号)集会,联名上书光绪皇帝,痛陈割地弃民的严重后果,要求清政府拒和、迁都、变法,提出“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等一套救国纲领。由于历史上将赴京参加会试的举人称作“公车”,意即由公家车马包送入京,因此人们称这次举人的上书运动为“公车上书”。

这次公车上书,虽然因投降派的阻挠破坏,没有将请愿书呈送到光绪帝手中,但它打破了清代士人不得干政的禁令,揭开了近代资产阶级改革运动的序幕。

公车上书后,梁启超继续以极大的政治热情致力于维新运动,积极参加创办报刊、组织学会、兴办学堂等活动。1895年下半年,他一直留在北京协助康有为成立强学会,先后负责编辑出版《万国公报》和《中外纪闻》,争取北京一些士绅和开明官僚对维新运动的支持。1896年1月强学会遭清朝政府封闭后,梁启超应黄遵宪和汪康年的邀请,前往上海,参加《时务报》的创办工作。8月9日,《时务服》正式创刊,梁启超担任主笔,成为一名出色的宣传家。

在任主笔的1年多时间里,梁启超在《时务报》先后发表59篇文章,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变法通议》一文。该文共分13个小节,自创刊号登起,一直到第43期止。在这篇长文中,梁启超从“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以及“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这些基本思想出发,阐述了中国改变封建制度的必要性。他以历朝都曾改变前朝的法制等具体事例,把顽固派所谓“天不变道亦不变”、“祖宗之法不可改”的谬论驳得体无完肤。他警告清朝政府,变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如果抗拒这个规律,当变不变,必遭列强瓜分,后果不堪设想。他还指出,变法不能再重弹“洋务派”“富国强兵”的滥调,不能只引进一些西方先进技术,变法的关键在于改变科举制度和封建官僚制度。

除《变法通议》这篇带有纲领性的文章外,梁启超还发表了《左议院考》、《说群自序》、《论君政民政相嬗之理》等政治论文,初步表达了要求以西方资产阶级议会制取代封建专制制度的愿望。在这些文章中,梁启超抨击中国历代封建君主为了个人专制,对人民实行愚民政策,弄得举国上下驯服惕息,静而不动,自以为得计,其实愚蠢之至,到头来落得个人无权,举国无权,国家败亡,人民涂炭。指出:西方之所以民富国强,关键就在于它们兴民权,开议院,人人有自由之权,人人有爱国之心。他认为中国目前虽然民智未开,不宜骤设议院,但从进化的历史观来看,由君权向民权过渡,则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中国也不例外。

在任《时务报》主笔期间,梁启超还利用报馆这一宣传阵地,热情支持社会各界的学会活动,先后为善医学会、蒙学会、农学会和知耻学会等撰写序文,宣传这些学会的意义,呼吁社会予以响应。如在《善医学会序》中,梁启超极言医学影响一个民族的兴衰,是一个国家文明的表征,号召天下之人都来关心中国的医学事业,“大以救种族之式微,小以开艺术之新派,远以拯来者之急难”。在《农会报序》里,梁启超又力言农学为“治天下之第一义”,希望人们都来讲求农学。在带有社会政治色彩的知耻学会所作的序文里,梁启超阐述了知耻图强的道理。指出要图强,必先从知耻做起,做到人人“自耻其死,无责人之耻,贤者耻大,不贤者耻小”,最终实现“人人耻其耻而天下平。”

在学会活动中,梁启超当时特别重视与妇女解放问题有关的社会活动。他认为,中国封建社会对妇女的种种歧视,以及强加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如妇女无才便是德,男尊女卑等观念,不但给妇女和家庭带来不幸,而且也给民族带来灾难。因此,他在1897年6月间与汪康年、康广仁、麦孟华等一道,在时务报馆设立戒缠足会,起草《试办不缠足会简明章程》,约定凡入会之人所生女子不得缠足,凡入会人所生男子不得娶缠足之女,凡入会人所生女子,其已缠足者,如在8岁以下,须一律放解,如在9岁以上不能放解者,须于会籍报明,方准其与会中人婚娶,希望借此消除放足妇女顾虑,革除缠足歪风。为扩大影响,梁启超还发表《戒缠足会序》一文,谴责缠足陋习伤天残人,贻害无穷。同时,梁启超大力提倡兴办女学,积极支持经元善在上海创办中国近代第一所女学堂,专门在《时务报》上发表《倡设女学堂启》一文,呼吁天下有志之士,都来重视女学,提出兴办女学是妇女解放的第一步,是民族强盛的始基。

梁启超在《时务报》上所作的另一宣传,则是大力提倡引进西学。他曾编辑出版《西政丛书》32种,在《时务报》上予以介绍,其中特别强调西方政治制度和政治学说是国家富强的根本。指出欧州各国,不是土地之沃、人民之颐、物产之衍有过于中国,而是他们的政治制度比中国的封建制度优越。他批评中国近年来讲求洋务,不见效果,原因就在于忽视政学。梁启超在《大同译书局叙例》一文中,也强调该书局出版的译著,将“以政学为先,而次以艺学。”在西学和中学两得之间的关系上,梁启超既反对封建顽固派拒绝接受西学,同时又反对民族虚无主义,主张中西并重,新旧融合,既不可舍西学而言中学也不可舍中学而言西学。他说:“舍西学而言中学者,其中学必为无用;舍中学而言西学者,其西学必为无本。无用无本,皆不足以治天下,虽庠序如林,逢掖如鲫,适以蠹国,无救危亡。”

梁启超为宣传变法维新所写的这些文章,不但议论新颖富有说服力,而且文字也十分明快流畅,通俗易懂,深受一般知识分子,包括部分官僚的喜爱。《时务报》也因此取得巨大成功,发行后不久销售量即达1万余份,成为戊戌时期最有影响的刊物。而随着《时务报》在社会上的广泛流传,梁启超也名声鹊起,成为当时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从那时起,人们说起康有为,总要连带提到他,把他们合称为“康、梁”。

1897年冬,梁启超又因黄遵宪、谭嗣同等的邀请,离开时务报馆,前往长沙,担任长沙时务学堂总教习,协助谭嗣同推动湖南的维新运动。梁启超在长沙前后共5个月,1898年3月因病离湘返沪。在回上海的舟行途中,他回顾三年来维新运动的风风雨雨,与同事们慷慨相约道:“吾国人不能舍身救国者,非以家累,即以身累。我辈从此相约,非破家不能救国,非杀身不能成仁,目的以救国为第一义。因此意者,皆为同志。吾辈不论成败是非,尽力做去。万一失败,同志杀尽,只留自己一身,此志仍不可灰败,仍须尽力进行。”这段掷地有声的话,表达了青年梁启超以身许国的坚定信念。

同类推荐
  • 一生应结识的25个人

    一生应结识的25个人

    本书介绍了25位世界名人的生平事迹,包括:切·格瓦拉、文森特·凡·高、阿尔伯特·史怀哲、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伊莎多拉·邓肯等。
  • 人龙帝范:李世民传

    人龙帝范:李世民传

    隋炀帝的“浪漫小资”带给百姓的是仿佛没有尽头的水深火热,随之,豪强四起,战火烧到了四面八方。在李世民的怂恿下,李渊在太原起兵,从此开始了逐鹿中原的历程。李世民凭着自己的雄韬伟略和善于用兵,将薛氏父子、王世充、窦建德等强敌一一变成了自己的手下败将,这个年轻的王者显示了非同凡响的才华和气魄。后来,流血事件玄武门之变发生,李世民以绝对的优势成功地登上王位,历史从此掀开了国胸襟和气度,造就了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塑造了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天可汗形象。
  • 八福客栈

    八福客栈

    她是一个四处给人帮工的女佣。她是一个不被任何教会组织认可的志愿传教者。1930年,28岁的她只身来到中国内陆山区小县城——山西省阳城县。在那里她度过了一生中最美好、最值得回忆的岁月。她加入了中国籍,成为地道的山西农妇。在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中,她无私无畏地救助战争伤员、帮助流离失所的难民、收养无家可归的孤儿。她还利用自己的身份,刺探日军情报;她也利用自己对山区地形的熟悉,帮助中国军民狠狠地打击闯入家园的日本侵略者。她曾护送一百多个孤儿历尽艰辛,翻越杳无人迹的大山,从日本鬼子的占领区,成功抵达抗战后方。她的事迹经《时代》周刊广为传播,被认为是影响美国人看待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人物之一。
  • 葛底斯堡的雄狮

    葛底斯堡的雄狮

    《葛底斯堡的雄狮(美国南北战争传奇将军张伯伦回忆录)》是第一次在中国大陆介绍张伯伦将军。张伯伦将军的勇敢精神,尤其是他的宽容精神,无论是对美国内战,还是当今中国都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 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孙家栋传

    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孙家栋传

    孙家栋是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伴随着我国航天事业50余年的发展历程,他见证了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孙家栋时代开创中国卫星事业新篇章、开启空间事业新纪元,至今传奇仍在继续,88岁高龄的孙家栋,仍奔波在航天工程和人才培养的第一线。孙家栋的人生历程,是航天人发扬伟大航天精神的缩影。本书以孙家栋的人生历程为线索,重点描写了从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升空,各类应用卫星太空遨游,中国航天走入国际市场,“嫦娥”探测卫星奔月之旅,中国自主卫星导航系统“北斗”群星普照的辉煌成就。
热门推荐
  • 网游之暗黑黎明

    网游之暗黑黎明

    虚构到至极的暗黑破坏神划掉那无味单调的情节重新创造一部能够带领我们纵横网游、畅游到那世界里的每个角落!
  • 运动与健康

    运动与健康

    本书内容包括:高等学校体育;体育与健康;科学体育锻炼;体育保健与运动处方;生活方式与人体健康;体育欣赏等13章。
  • 闪婚前妻不好追

    闪婚前妻不好追

    她与他闪婚,没有婚礼、没有戒指,所有的仅仅是一纸婚约。然而,新婚夜,他便将她带入痛苦的深渊。他说:“穆晓,我们之间只是相互利用,除了羞辱,在我这里你什么也别想得到。”可是,自那夜起,他对她的嫌弃怎么变成了无休无止的亲热?这场婚姻,他给了她无尽的折磨,却不知,自己也在爱情的泥沼里越陷越深。
  • 阔屿星痕

    阔屿星痕

    我被天雷轰中,本以为我死了,却意外的见到了北极星。北极星说下次再次见到她,她会满足我一个愿望。于是我抱着复活爷爷的愿望去了阔屿星痕。到后来我改变了初衷,选择了“永恒!我叫——凌风ps:本文是第三人称
  • 擦肩而过之错爱

    擦肩而过之错爱

    他霸道蛮横无理,对她说:“以后我的消息必须回”她优柔寡断次次忍让,最后说“我会在原地等你”他对她永远都是忽冷忽热,时远时近,让她欲哭无泪时间最会骗人,但也能让你明白,这个世界没有什么不能失去的离去的都是风景,留下的才是人生,走到最后的就是对的人.
  • 伊人貂婵

    伊人貂婵

    “什么?布死了?”貂婵伤心欲绝。两次千年的穿越只为了寻找这最终的恋人,以为会幸福,以为可以改变历史,却传来他已身亡的恶耗。江山美人,三国群雄,只为她--貂婵而倾倒。而她却只属于那充满霸气的吕布,痴情苦等的赵云,俊逸不凡的凤琴,权倾天下的董卓……他们握住了天下的命脉,而貂婵却握住了他们的命脉。是红颜?是祸水。红颜成祸水是塾的过错?也许这只不过是千年穿越的一场游戏……
  • 灵剑玉魔

    灵剑玉魔

    男二为魔数载,竟化魅魔。男身女魅,安享众爱。男一化身为剑,虚度百载。冰破剑出,天下乱起。天下皆夺,自身难顾。一念之差,生死不已。心死身灭,怒战诸圣。无言天地,唯战应之。角色名字纯属虚构,如有雷同,不胜荣幸!
  • Tfboys遇见最美的时光

    Tfboys遇见最美的时光

    她爱上他,那年夏天公园的偶遇让他也爱上了她,后来她离开了.............
  • 我的同桌男友是杀手

    我的同桌男友是杀手

    从他的父母被坏人杀害,他就一刹那成了孤儿。而那个神秘的男人突然出现在他的面前。“跟我走,我知道杀害你父母的人是谁,你想给他们报仇吗?”简单的一句话,就让他成了冷血无情的杀人‘工具’他被神秘男人精心刻苦的培训了特殊的训练,却不知道他从父母被杀害就踏进了一条随时都可能会送命的杀手。在他眼里,他不能相信任何人,任何人都无法走进他的心。他被培训的警惕,做事从来都是警警惕惕的,直到那个女人出现……她慢慢的打开他那冰冷的心成功的走进了他的心里面,他突然发现那颗心居然也被她融化了……然而他们在险象环生中会擦出怎样欲罢不能欲死换休的爱情呢?是甜蜜还是虐心?
  • 天歧

    天歧

    命格未定,天弃之,乃入歧路,逆天顺天,不过由心。少年随兄长躲至边境,却卷入仙家纷争,从此踏上修仙之路,与人斗,与天争,结莫逆之交,度旷世之情,似为争命,似为天命。英才辈出,魔教复燃,巨兽现世,仙阜争锋,这乱世,也才刚刚开始......-------------------------------------------------------------你们的支持是我写下去最大的动力,七望会尽全力保证更新!如果觉得不错,还望大家点击收藏,章节少些可以等养肥了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