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33400000016

第16章 民国时期(2)

坐北面南的极乐寺,是由北方名僧天台宗第四十四世倓虚法师于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创建的一处典型佛教建筑群体,占地面积达五万七千平方米。极乐寺的整体设计、布局和建筑结构,都保留了中国寺院建筑的风格与特点。一进入山门,首先见到的是钟楼二楼。在庙庭之内,横向分为主院、东跨院、西跨院三部分。主院建筑面积一千八百余平方米,分为四重大殿:一为天王殿,正中供弥勒佛,东西有四大天王;二为大雄宝殿,是全寺最大的殿宇,供奉有释迦牟尼像;三为三圣殿;四为藏经楼。在东院内,建有一幢著名的八角七层楼阁式砖塔——七级浮屠塔,高二十九点七米,塔前有三间地藏殿,殿前有三间抱厦,左右分设塔式钟鼓楼二座,塔式布局国内罕见,塔身局部装饰则吸收了西方建筑艺术特点,例如假砖木结构、贴花、贴龙和拱型窗户等。

悬挂在极乐寺山门上的“极乐寺”匾额,是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七月寺庙落成时,由东三省行政长官朱子桥将军邀请清末状元、著名书法家张謇所题写。据说,该寺落成时来到哈尔滨的张謇信步登上高台,只见他手握特制大羊毫,立时悬笔而书“极乐寺”三个大字,使围观者莫不叹奇称妙。确实,长四点七八米、高一点三五米的“极乐寺”匾额,匾文字径竟长达一米见方,字体为魏体楷书,浑厚质朴,端庄遒劲,气势恢宏。如果人们仔细观之,可见其书法学颜平原,又参以欧阳率更,笔取中锋,与翁松禅相辉映,并有古汉隶和魏碑之风采。在水泥白灰地黑字的这方匾额之上,除了匾文“极乐寺”三个大字外,还署有上款“民国十三年七月”和左下款“南通张謇”。

关于张謇其人,有史料记载说:张謇(公元1853年—公元1926年),字季直,号啬庵,一作啬公,江苏南通人。年幼慧敏的张謇,早在十六岁时便考中秀才,光绪甲午年(公元1894年)在会试中被点为头名状元。不过,无心仕途的张謇辞官不就,从公元1895年起回乡创办地方实业及文化教育事业。辛亥革命后,张謇出任南京临时政府的实业总长,公元1913年出任袁世凯政府的农商总长,但在袁世凯即将称帝时又辞职南归,从此不仕。既然是状元才士,张謇自然有著作传世,据统计约有《张季子九录》、《张謇函稿》、《张謇日记》和《啬翁自订年谱》等九种。

7.陕西西安“古调独弹”

由鲁迅先生题写的著名“古调独弹”匾额,悬挂在陕西西安钟楼东北三百米处西一路西段的易俗社台口上。

成立于公元1912年的西安易俗社,原名“陕西易俗社”,是由李桐轩与孙仁玉两人创办的中国秦腔科班,通俗点讲就是一个把戏曲训练、文化学习和演出实践相结合的秦腔艺术团体。以“辅助社会教育,移风易俗”为宗旨的易俗社,从成立到公元1949年期间始终坚持训练与演出并举,积极宣传民主思想,希望以通俗教育的方式开启民智。前后三十七年间,易俗社共编写了五百多个剧本,许多已经成为古老秦腔优秀的保留剧目,例如《吕四娘》、《三滴血》和《柜中缘》等;易俗社共创办十三期,培育演员六百余人,著名的如王天民、李可易等,遍及中国西北各个秦腔团社,他们为秦腔艺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公元1924年8月,鲁迅先生应邀来西安讲学,就曾多次观看过易俗社演出的《双锦衣》(前、后本)、《人月圆》及折子戏等,特别是对其办社方针及训练方法颇为称赞。因此,鲁迅先生在一次观看演出后亲笔书写了“古调独弹”四字匾额,并将自己的讲学酬金五十元赠予易俗社以资鼓励。

遗憾的是,由鲁迅先生亲笔题写的“古调独弹”匾额,不幸在解放战争中被毁,现今悬挂在易俗社台口上那方黑地金匾,是公元1989年易俗社为庆祝建社七十八周年时,根据原先留存的照片资料而复制的。在长二点五米、宽一点二五米的“易俗社”匾额之上,除了匾文“古调独弹”四个大字外,还署有上款“陕西易俗社十二周年纪念”和下款“中华民国十三年八月谷旦”。至于匾文“古调独弹”四个大字,不仅用笔古朴浑厚,结构端庄严谨,而且字体俊秀,颇有清代大书法家何绍基之笔意。

关于鲁迅先生,人们通过各种形式对其比较熟悉和了解:鲁迅(公元1881年—公元1936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青年时期,鲁迅曾留学日本,回国后参加了进步刊物《新青年》杂志工作,并迅速成长为“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自公元1926年起,鲁迅先后担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和中山大学的讲师、教授等职。鲁迅的一生,以文艺为战斗武器,流传的经典作品很多,今有《鲁迅全集》行世。

8.云南腾冲“和顺图书馆”

作为中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藏书最多的乡村图书馆——和顺图书馆,位于古西南丝绸之路的要冲之地云南西南边陲腾冲县的和顺乡。

腾冲,位于滇西边陲,其西部与缅甸毗邻,是中国著名的侨乡、文化之邦和翡翠集散地。西汉时,腾冲称作滇越,东汉则属永昌郡,唐设羁靡州,南诏时设腾冲府,由于其地理位置重要,历代都派重兵在此驻守,明代时还建造了一座石头城,有“极边第一城”之称。不过,历史悠久的腾冲虽是兵家必争之地,但其始终弥散着一种独特而强烈的文化气息,这不仅从鳞次栉比的古老寺院、碉楼、城堡、民居院落和一条条石板小巷中得以感受,而且如果有机会走进创建于公元1928年的和顺图书馆时,这种文化气息将使人有一种震撼的感觉。

高仅两层但上下各五格的和顺图书馆,由于其第二、四格伸出成六角亭的形状,从而使其具有鲜明的中式建筑特色。公元1928年,和顺乡在散布于世界各地华侨的资助下,于戊戌变法前后成立的“咸新社”和“五四运动”前后组织的“书报社”的遗址基础上,发愤创建了和顺图书馆。作为一座知名的乡村图书馆,其创建时间和规模虽然重要,但藏书情况才是其得以名留青史的最主要原因。关于这一点,我们只要提及其中几部珍贵藏书便可窥见一斑:《八十一株梅花馆诗古文词稿》和《天地一庵诗钞》(乡贤手稿)、《腾越厅志》和《永昌府文徵》(地方史料)、武英殿聚珍丛书与四部丛刊丛书,以及公元1917年—公元1942年的《东方杂志》与缅甸华侨创办的《仰光日报》等等。当然,在这里我们重点要讲的是,悬挂在现有藏书五万余册和顺图书馆第一道大门门楣上的“和顺图书馆”匾额。

这是一方长一点八米、宽零点六五米的蓝地白字匾额,由于其悬挂得居高临下,从而给人一种气宇轩昂的感觉。特别是由乡人张砺于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所书写的“和顺图书馆”五个大字,虽是行书体,但结体谨严,遒劲秀美,其笔势勾划也运用得非常自如。

关于腾冲和顺乡人张砺,查《腾冲县志》可知:张砺出生于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字盈川,号虚谷,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应试中举,后进京参加清末最后一科会试而中贡生,殿试后则外放为广东候补知县。后来,张砺返归乡里倡办张氏清河义学堂,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公元1959年辞世的张砺,擅长于词令,著有《祭腾冲阵亡将士文》和《偶语稿》等传世。当然,张砺的书法艺术也劲秀而有神,否则由他题写的“和顺图书馆”匾额也不会成为中国名匾。

9.云南昆明“彩彻云衢”

位于云南昆明西山——华亭山的山腰处,有一座华亭寺。关于华亭这个名称,最早可以追溯到大理国时代。相传,鄯阐侯高智升曾于公元1063年在此修建别墅,但直到其后人高贤时才以这座山为其命名为“华亭”,从此这里便成为高氏家族游宴的地方。

由山脚下的碧峣精舍向南斜登而上华亭山,夹道修竹蔽天,松荫浓绿,在茫茫林海不远处便是华亭寺的门户——钟楼,绕过钟楼便是华亭寺的主体建筑群了。占地面积一万两千平方米的华亭寺,拥有大小殿堂两百余间,规制宏阔,梵吹沸天,是滇池地区最大的一处丛林胜地。重檐歇山式大雄宝殿,是华亭寺的主体建筑,著名的“彩彻云衢”匾额就悬挂在该殿左次间的廊檐下。阔三点三米、高一点零六米的“彩彻云衢”匾额,红地金字,黑漆素框。匾文“彩彻云衢”,即铺满彩云大道之意,在这里则引申为参此佛门便可登上通天大道的意思。匾文为楷体,剑锷刀锋,威严方正,体出真卿,而犹有魏书之笔意,结体内紧外松,落笔力透榜背,体现出一派大家风范。匾额上款为“民国十七年仲春月吉旦”,下款是“昆明陈荣昌书”,由此可知此匾为陈荣昌于公元1928年所书写。

关于陈荣昌,有资料记载说:陈荣昌(公元1860年—公元1935年),字莜圃,一作小圃,号虚斋,又号铣人、困叟,昆明人。清光绪年间进士,曾授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及贵州学政,返滇后任云南高等学堂总教习。后来,陈荣昌率领一批学生“奉旨出洋”赴日本考察教育,回国后擢升为贵州提学使。据说,陈荣昌为人耿直,为官清廉,曾因反对并揭发卖国巡抚兴禄之罪行而名望隆盛于朝野。不过,耿直清廉的陈荣昌于中年时便辞职归隐,致力于国学与书法研究。在书法研究上,他极为推崇颜鲁、钱沣,且又精研米氏及龙门诸体,遂自成一家,造诣精深,据说凡获“小圃先生”只字片纸者无不珍宝之。

10.天津“天津劝业场”

坐落在天津市和平路与滨江道交叉口的劝业场,是天津大型综合性百货商场,不仅商场内部商品琳琅满目,就连商场上部也开辟有诸多的娱乐社区,诸如戏台、电影院、舞厅、球室和练歌房等,这些都使劝业场成为天津的一个招牌。俗语说:上海有个“大世界”,天津有个“劝业场”,如果不去逛一逛,枉到津沪走一趟。

由著名实业家高星桥投资创办的劝业场,筹建于公元1926年,公元1928年建成开业,原建筑面积有一万六千五百平方米,是高星桥高薪聘请法国建筑师慕乐所设计,其建筑风格明显受到折衷主义建筑形式的影响。劝业场主体建筑为五层,转角局部为七层,七层之上设有高耸的塔楼,塔楼是由两层六角型的塔座和两层圆形塔身及穹隆式的塔顶组成,塔顶上面装有旗杆和避雷针,这使整栋建筑显得壮丽而挺拔。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劝业场,在建筑立面的处理上很是讲究。例如:在底层临街的陈列橱窗上方,是一圈钢筋混凝土的大挑檐,而商场的入口处则为大拱券,并与两侧的大挑檐相互连续贯通;在拱券顶部和大挑檐前的装饰上,同样有雕刻精细的花纹,而阳台的设计则有凸有凹,凸阳台用牛腿支撑,凹阳台的两侧则配以廊柱,并在中间部分的装饰上也配以宝瓶栏杆。在劝业场的内部,建筑师采用了中空回廊式的结构,而中间则以一座过桥相连通。在过桥的两侧,设置有两座双向楼梯,场内的四角也分别设有四座楼梯和五部电梯,用以沟通上下的垂直交通。场内中空部分的屋顶,为阶梯形的钢筋混凝土平顶,四周逐渐向中间退缩,并设有三层天窗以利于采光与通风。在场内四周的部分屋顶上,开设有一屋顶花园,即“天外天”游乐场。与“天外天”相匹配的,还有场内的天宫影院、天华景戏院、天乐戏院、天纬球社、天露茶社、天升戏院和大观园等七处娱乐场所,被当时人们称之为“八大天”。

不过,作为劝业场建筑文化点睛之笔的并不是什么“八大天”,而是由清末高官、近代著名大书法家天津人华世奎所书写的“天津劝业场”匾额。据说,当年高星桥为了求得华世奎的墨宝,竟以每字一百块大洋作为润笔费,也就是说这五个字的报酬相当于当时六十多名职员的月收入之和。对此,华世奎老先生为了写好这五个字,不仅亲自到劝业场进行实地查勘,而且回家后在用三张八仙桌拼起来的案台旁,竟苦思多日而难以落笔。后来,华世奎老先生索性推开桌案,与友人在酒席案前推杯换盏狂饮不止,然后竟是乘着大发的酒性挥笔而写下了“天津劝业场”这五个大字。

悬挂于商场一楼楼梯正中上端的颜体楷书“天津劝业场”金地黑字大匾,上款为“戊辰春正月”,下款为“华世奎”,钤印章两方。高一点二米、宽四点三五米、字径零点八米“天津劝业场”匾额,匾文遒劲挺拔,气势磅礴,骨力开张,深邃俊秀,堪称是华世奎晚年的代表作。

11.北京郑王府“逸仙堂”

位于北京西城区西单北大木仓胡同的郑亲王府(又称简亲王府),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三弟舒尔哈齐第六子济尔哈朗的府邸。据史料记载,郑亲王府原是明朝初年荣国公姚广孝的旧宅,清军入关后由第一代郑亲王济尔哈朗进行重建而成。

坐北朝南的郑亲王府,自东向西分为东、中、西三路,主要殿宇建筑分布在东路前端,中轴线上依次有:面阔三间的临街门、面阔五间的正门、面阔五间的正殿、面阔各为五间的配殿、面阔三间的后殿、面阔七间的后寝和面阔五间的后罩楼。除了东路主要建筑之外,该王府的中路和西路建筑并没有什么中轴线,而是将所有建筑依照街道的走势进行布列,所以显得稍稍有些向北退缩。关于郑亲王府这种不规则的建筑布局,在此暂且不提,但对其远远超出清王府有关规制的非凡规模,却有必要予以交待。确实,建造竣工后的郑亲王府不仅气势宏伟、巍峨雄壮,而且在王府内部还使用了诸如铜狮、铜龟和铜鹤等在当时属于僭越违制的装饰。不过,历代郑亲王却并没有因为王府建筑违制而受到惩罚,直到第十三代郑亲王端华在“祺祥事变”中,由于与慈禧太后争权夺利而革除爵位并被赐自尽后,郑亲王府才被赐予钟郡王奕詥居住。后来,虽然郑亲王爵位于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得以恢复,但时任郑亲王承志则依然居住在西单北大街的馓子胡同,直到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奕詥死后承志才得以搬迁入郑亲王府。时间到了辛亥革命后,郑亲王后裔绍勋因入不敷出而将王府抵押给西什库天主教堂,公元1925年初又租赁给中国大学作校舍。到了公元1927年,为了纪念中国大学创办人孙中山先生,校方遂将王府寝殿改名为“逸仙堂”,并由当时的校董谭延恺书写匾额悬于檐下。

长二点六米、宽一点一米的“逸仙堂”匾额,蓝地金字,匾文为楷书,上款为“中华民国十六年六月”,下款为“谭延恺书”,下有钤印两方。关于湖南茶陵人谭延恺,这位清光绪年间进士出身的一代军阀,于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被推为湖南咨议局议长,辛亥革命后出任督军之职。其书法早年摹仿刘镛,中年专意钱南园、翁松禅,晚年参入米芾骨意,名重一时,为民国初期著名的书法家。

同类推荐
  • 禅茶:认识与展开

    禅茶:认识与展开

    本书收录了第三届禅茶文化论坛上的论文,分为基础问题、文史研究、清规研究、美学展开、整体认识等部分。
  • 学洒脱斋夜话

    学洒脱斋夜话

    最近要出个新册子《学洒脱斋夜话》,依例总得有个序,他序也好,自序也罢,别一开卷就秃头把脑的歇着个大顶,好像咱内分泌多旺盛似的。忽一日,在网上闲溜达,见一网友趣解“洒脱”一词,说何为洒脱?就是非常潇洒地脱光衣服。不禁莞尔。随即一想,坏了,居然让这小子一语道破“洒脱”真谛,拔了个头筹。你想呀,“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人活一世,明白到这个份上,还不叫洒脱吗?有首歌扯起嗓子叫唤“潇洒走一回”,可到头来你不会、不敢、不能“非常潇洒地脱光衣服”走人,潇洒就算潇洒,那离洒脱还远得很。
  • 草原文明的见证.阿拉善左旗

    草原文明的见证.阿拉善左旗

    阿拉善盟地处祖国北部边疆,内蒙古自治区最西部,辖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3个旗,30个苏木镇。面积27万平方千米,沙漠、戈壁和绿洲各占三分之一。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先后有匈奴、鲜卑、突厥、党项、契丹、蒙古等众多北方游牧民族在这里生息繁衍,他们在与中原文化的不断冲突和融合的过程中创造了精彩纷呈、独具特色的草原文明。从旧石器时代延续至清代的丰富的文物古迹见证了草原文明的源远流长,也见证了中华文明多元融合的伟大历史进程。
  • 蓝色的国度

    蓝色的国度

    本书讲述了清末民初作者阿绮波德·立德随经商的丈夫在中国10多个城市的所见所闻,描写了当地大量风土人情和民俗生活。
  • 中华旅游文化

    中华旅游文化

    本书从多角度比较系统地介绍了中国旅游文化的性质、特征、内容、发展及其建设与开发。内容充实、实用,结构新颖,可读性强,理论方面具有独到见解。
热门推荐
  • 异世封地造市

    异世封地造市

    魂穿一个开国功臣之后,身份只是个一个7万人小镇的男爵.
  • 龙神陨

    龙神陨

    神秘的伴生之物,主角龙影天在这个东西方混合,魔兽纵横的世界一步步崛起,龙族,高傲的龙族,面对无可匹敌的敌人,与人类联手,成为人类的伙伴,强大的战士,高贵的魔法师,被禁忌的魔法,失落的魔法,在这个世界的舞台上,绽放出应有的光华…
  • 彼方之都:异界士

    彼方之都:异界士

    在她的世界,一切都在正常的转动,这一切都被意外的打破。事实的真相,友人的离去,迫使她丢弃过去,重新选择人生。宫钰瞳怀抱着一个人,无助的眼神望着众人。“你们不是异界士嘛?,你们不是很厉害的嘛?”“救救她,好不好,救救她,求求你们。”南天域众人看着一脸哀求的宫钰瞳,也心痛,可却无能无力,无法帮助她。人的邪念会产出一种不知名扭曲的幻化的生物,人们称它为“邪霾”它幻化,四处危害者人类,异界士就是对立它们存在的异能者。
  • 屈原全集

    屈原全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妃妾

    妃妾

    她是他的妾,却成了别人的妃。他为了她乱了天下,只为她能回到自己的身边。她却因他断了肝肠,再不与他相见,生离死别。他得了天下,却失去了她。纵使血染的江山如画,又怎敌你眉间一点朱砂?
  • 报告太子,将军翻墙跑了

    报告太子,将军翻墙跑了

    慕思有三大爱好,一是命,二是钱,三是美人。但不知从何时起,慕思的三大爱好,一是周子宸,二是命,三是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蔷薇花又开

    蔷薇花又开

    这是不是一个好看的故事。只能说是一个开胃菜吧。说的是一些小人物的小故事。
  • 崩坏妖帝

    崩坏妖帝

    前世杀手兼职盗贼的叶千偷了一把刀结果却穿越了,借尸还魂的对象还是自己的亲弟弟,这是何等的卧槽,且看天资一等的崩坏少年是如何一步步登临天帝.....
  • 有病治病,无病防身

    有病治病,无病防身

    做自己的健康顾问,自己就是最好的医生。俯拾之间即是强身保健妙法,举手投足尽享不生病的自在。叩齿咽津、耳压通经、净血排毒、食疗方、辨病治病绝招……最简单、最实用,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拥有不生病的智慧,享受健康快乐的生活。增强体质,享受不生病的自在,“武器”就在你手中。
  • 天御风暴

    天御风暴

    人们都说运气也是成功的一部分,那么他一定是上辈子积攒了太多的狗屎运。原本他的生命只剩下最后三个月了,却在一次偶然的试炼中,得到了命运之神的眷顾……从此,他踏遍诸天万界,战尽各路豪杰!在这个神奇的大陆上,书写关于他的不朽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