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33600000010

第10章 海宁的吃

我来海宁,抱有两个目的:主旋律自然是观潮,小插曲则是品尝当地美食。后者却跟大名鼎鼎的钱塘潮一样,给我日趋麻木的感觉带来一次震撼。确实不同凡响!

其实,在我来海宁之前,就对海宁的吃回答有耳闻。海宁是诗人徐志摩的故乡。1923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十八,海宁人祭典潮神伍子胥的日子,志摩邀约了胡适、陶行知、朱经农、马君武、汪精卫等一班名流来海宁观潮。众人在斜桥下火车,上了志摩早已租好的水网船,走十几公里水路,投奔观潮地盐官镇。他们一边欣赏两岸的江南水乡风光,一边还吃了一顿饭,是富有地域特色的船菜。这桌船菜的菜谱,在谁的回忆录中被记载下来:小白菜芋芨,鲜菱豆腐,清炒虾仁,粉皮鲫鱼,雪菜豆板泥,水晶蹄膀,芙蓉蛋汤……据说吃得胡适他们赞不绝口。

食物再好,留给人的记忆终究是短暂的,更令人难忘的则是就餐时的氛围乃至谈笑。有人先问经农:“什么事这样得意?”精卫说:“结婚吧?您得请我们吃喜酒。”行知说:“比结婚还好。”精卫说:“那么是生儿子了。”志摩说:’生儿子不如结婚,结婚不如订婚,订婚不如求婚,求婚不如求不成。”精卫所猜,是一般中国人之心理,志摩所说,则本现了诗人的“另类”态度。陶行知根据这次“船宴”的笑谈写了一篇《精卫与志摩的喜事观》,发表在《申报·自由谈》上,有所感叹:失了恋才写得出好诗来,歌德失掉夏绿蒂而《少年维特的烦恼》一书却占据了普天下青年们的心灵,志摩知道这个道理却不能终身奉行;小曼答了一声Yes之后,诗神便向志摩不告而别了。他当然还会做诗,只是没有从前的那么好;这在爱读诗的人们看来是何等重大的一个损失啊……

一段诗酒喝酬的文坛佳话,使海宁的吃进入我的想像,使大半个世纪前那一班兴高采烈品尝海宁的船菜的各色名流,进入我的想像。他们的交谈,既像醉话,又耐人寻味。

我是带着对船菜的憧憬来到海宁的。三五好友,坐拥乌篷船上,听桨声悠扬,交杯错盏,闲谈漫议,简直置身于山水画中。这才是真正的江南:诗人的江南,隐士的江南,乌托邦一样的江南。喝的当然应该是黄酒(花雕或加饭),下酒菜,选择芋芨、鲜菱、豆腐、雪菜、鲫鱼、河虾之类的家常口味最好(可照搬徐志摩所点的那一套菜单),在船上,肯定能品尝出在岸上所无法体会的某种滋味:无论它属于浓冽,还是散淡;属于醇厚,还是轻松……喝着喝着,钱塘潮就涨起来了。钱塘潮,首先在杯子里涨起来了;让我们的嘴唇成为它投靠的岸。钱塘潮,接着在所有的举杯的人脑海里涨起来了。是水在摇晃,还是船在摇晃?是船在摇晃,还人在摇晃?是你在摇晃,还是我在摇晃?

钱塘潮,老白干一样易燃易爆的钱塘潮,啤酒一样冒着雪白泡沫的钱塘潮,黄酒一样散发鱼米之乡典型香味的钱塘潮,在桌布上涨起来了,在餐巾上涨起来了,在床单上涨起来了,在枕头上涨起来了,甚至就在我的袖口、领口,我的嘴角、眼角,涨起来了。醉吧!我渴望在海宁大醉一场。不是醉在床上,而是醉在船上。醉在以筷子为楫、以汤勺为桨、以酒杯为罗盘的船上。醉在有状元红、女儿红乃至船菜供应的乌篷船上。当然,最好醉在志摩接待胡适、陶行知等人的那条船上,或他迎娶陆小曼的那条船上(海宁徐志摩故居曾燃亮过志摩与小曼的洞房花烛夜)……

海宁硖石干河街中段的那栋中西合璧式小洋楼,是特意为志摩与小曼结婚而建造的。志摩深爱此屋,称其为“香巢”。有眉轩,志摩亲热地称小曼为眉并纵情谱写《爱眉小札》的地方。哦,在海宁,这是最让我陶醉的一个地点。诗的摇篮,爱的遗址,梦的废墟。曾有花开花落、日出日落、潮涨潮落。

海宁,你不仅仅是皮革之都、丝绸之府,那仅仅体现在商人眼里。

海宁,你不仅是潮乡、酒乡,还是诗乡、梦乡。是诗神与爱神嫁接的地方,酝酿出最美的梦。想志摩携带小曼在爱河里弄潮之时,一定由衰感叹:现实太美了,美得像假的;梦太美了,美得像真的。直至分辨不清是醉是醒、是真是幻,是在水里,还是岸上?志摩的浪漫与激情,惊世骇俗,挟雨带电,注定是爱河里的钱塘潮,构成旁人无法模仿、只能称绝的一道风景。

我来海宁,纯粹为了看风景。潮是一道风景,人是一道风景。我分别看到了自然中的高潮,和人海里的高潮。比钱塘潮更耐看、更有感染力的,是徐志摩那如梦的诗,和如诗的爱。看着看着,我就醉了。风景也能醉人。

我这次来,恰巧参加的是中国诗歌万里行活动,主题是“走进海宁——徐志摩的故乡”。采风团里除了吉狄马加藏棣、祈人等才子之外,还有冯晏、李轻松、李见心等佳人。好在这几位女诗人才貌俱佳、诗酒俱佳,能跟我等喝到一块儿、聊到一块儿、玩到一块儿。大家每顿饭围坐在圆桌周围,斟酒碰杯,谈天说地,气氛非常融洽,令我下意识地联想起志摩、胡适、行知等那个时代的文人相逢在海宁乌篷船上的情景。没准,很久以后,也会有更为年轻的诗人,羡慕并且神往我们今天的聚会呢。甚至连我们在海宁点了哪几道菜、吃饭时聊了些什么,都想打听呢。

惟一的遗憾是:我们在海宁,走的都是陆路,没乘坐乌篷船,也就无缘品尝到真正的船菜。也就无法重温志摩、胡适等人聚饮于船上的那神仙般的悠闲与浪漫。所以我对海宁船菜的了解,仅限于胡纸堆里记载的几道菜名。我甚至怀疑:乌篷船,如今是否还用作营运旅客的交通工作?作为“旅行食品”的船菜,是否已失传了?

船上的菜,与岸上的菜,按道理讲并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就餐的环境不同而已。可环境会影响心情。在船上与在岸上,进食时的心情,会有所盖异吧?采风海宁,该采点海风或江风。那些日子里,主人很热情,体恤我们车马疲劳,每顿饭菜都很丰盛,不是江鲜就是海鲜,可我心头仍掠过一丝淡淡的惆怅:来到徐志摩的故乡,却不曾身临其境地体验一回原汁原味的“船菜”。唉,徐志摩的时代,小桥流水人家的慢半拍的时代,毕竟已经过去了。看来,从此只能忆江南了。忆那个属于时间概念的古老江南。忆那些超凡脱俗,此由只应天上有的才子佳人。

或者,只能凭借想像了。无论在宾馆里,还是酒楼上,每面对一道新上的菜,都要想像自己,正置身于船上,置身于旧时代的乌篷船上,置身于徐志摩乘坐过的一艘老船……这么一想,多少会增添几分醉的感觉。哦,即使我的身体在岸上,灵魂却已在船上,沉醉在摇篮般晃悠的小小乌篷船上。有什么大不了的,一个人的身体与灵魂,完全可以同时出现在不同的地方!如果你醉了,就会相信这一点。醉吧。在海宁大醉一场。

虽然没有吃到真正的船菜,但海宁的食物,还是让我咀嚼出特殊的滋味。面对满桌的荤荤素素,我会下意识地提醒自己:细细品味吧,这些,可都是徐志摩的家乡菜。

因为鲁迅的缘故,绍兴有了咸亨酒店。海宁,却不曾想到开一家徐志摩酒楼。目前生意兴隆的,是位于盐官镇的乾隆的酒楼。可能考虑到皇帝比诗人更具号召力吧?

乾隆六下江南,四驻海宁,而且每次都住在称作“江南第一世家”的盐官镇陈阁老(宰相)宅。于是有了谣传,说乾隆本是陈阁老的儿子,被雍正偷龙换凤,以同日同庚出生的女婴换取;他继承皇位后,来海宁是为颁祭双亲,报骨肉之恩情。海宁的寺庙与园林,留有乾隆的许多墨宝。乾隆酒楼的诞生也就顺理成章:乾隆来海宁观潮,偷空探寻一番民间的美食,这本身就很有诗意。海宁名菜钱塘江鱼圆,据说就是一家过塘行(为船只中转服务的机构)的伙计,做给微服私访的乾隆吃后,乾隆很满意,甚至把这位伙计请到了北京的御膳房。如今,它是乾隆酒楼的招牌菜。还有一道“红嘴绿鹦哥、金镶白玉嵌”,是乾隆在海宁的某农妇家尝到的,其实是当地最常见的菠菜豆腐,乾隆偏偏给它起了这么一个附庸风雅的名字。

我们采风团,参观陈阁老宰相府之后,直奔乾隆酒楼。特意点了一道出自陈氏世家的宰相府宴球:把蔬菜、鲜鱼、肉皮放在一起,做成球状,这球状物烧出来的汤鲜美得很。据说这是陈府的九小姐(即跟乾隆掉了包的那位小公主)创制的。我很纳闷这豪门的私家菜如何外传出来,老板解答:“陈元龙把这道菜运用于陈府的筵席。后来九小姐嫁到常熟,还特地从陈府带了个厨师过去,专门为她制作宰相府宴球。再后来,因为宰相府的厨师经常更换,盐官城内就有不少菜馆,也学会了宴球的制作方法。因其口味独特,很快流传到海宁各地。如今,在海宁许村、长安等地,宴球可说是逢年过节、各种筵席上必不可少的一道地方名菜。”

在乾隆酒楼,以及其他餐馆,几乎每顿饭都能吃到海宁焖缸肉。导游介绍:海宁盐官一带,大凡婚庆喜宴,都会上这道用小缸焖煮的酥肉;这里新婚摆喜酒,俗称酥肉酒,可见闷缸酥肉在婚筵菜肴中的位置。这是一道“古老的肉”,宋朝时就有人称赞它“色同琥珀,入口则消,含浆膏润,特异凡常”。一口小瓦缸,吊在铁架上,内盛一块四角方方、色泽油亮的酥肉,缸底还有巴掌大的红泥小炭炉烧烤着。我挟了一筷子放进口中,慢慢含化,觉得似曾相识:这不就是苏坡肉嘛!导游一笑:它不是苏坡肉,却是东坡肉的“娘”。北宋熙宁八年(1075年)六月,苏东坡应盐官安国寺主持之邀,前来撰写《宋安国寺大悲阁记》。”苏东坡是个美食家,吃惯了山珍海味,到盐官来依旧吃这些,腻了。这天,旁边正好有一户农家结婚摆喜酒,苏东坡平生豪放不羁,不管人家认识不认识、请不请他,喜筵开席管自坐了上去。海宁乡风淳厚,来者是客,东家也不怪他,任凭他大吃大喝。谁知他每吃一道菜,都摇摇头、皱皱眉,弄得东家很尴尬。当最后一道焖缸酥肉端上来,东坡品尝后连连称妙。并打听这酥肉用何物煮?东家答道:缸。用何佐料?东家把厨师叫来,厨师如实回答。苏东坡思索了一会,说如果再加上某几种佐料,味道可能还要好。厨师听之而为之,果然肉味更美。苏东坡从盐官回到杭州,根据盐官焖缸肉制作方法,加以改进,自创一道菜肴:东坡肉。历史发展至今,东坡肉成了杭帮菜的一道名菜。尽管海宁闷缸肉到今天尚未名传全国,但它终究是东坡肉的“娘”。我从陈忠祥主编《古城盐官》一书中引用了这段文字,觉得它的最后一句尤其精彩。海宁的吃,不仅给了苏东坡灵感,而且为杭帮菜锦上添花。苏东坡肯定喜欢海宁这样的地方:有肉吃,有酒喝,还有大潮可看;酒足饭饱后去堤坝上观潮,可以“帮助消化”,稍不留意就吟出一首诗来。他微醺之际感叹:“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酒在他腹中也涨潮了。

苏先生,不知在你那时代,是否吃到过海宁的船菜?

同类推荐
  • 日臻完善 从汉半两到五铢钱(文化之美)

    日臻完善 从汉半两到五铢钱(文化之美)

    本书以汉承秦制铸造半两钱为切入点,论述秦半两的深远影响,同在另一方面也阐述其在生活中造成的种种不便,从而使得汉代统治者下决心将货币政策大刀阔斧改革一番,而这一改革在汉武帝时期终于得以实现。统铸五铢钱这一措施不得不说是极其明智的,其为以后的经济大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 衣上酒痕诗中字

    衣上酒痕诗中字

    中国人建立世界,是从一开端而生万物,层层更迭,每一步都是锦上添花。这个锦缎天下从没有经历过裂帛之痛,每一个字都可追溯到伊始,仓颉造字的初端。从图画、符号到创造、定型,由大篆到小篆、隶书的这个过程中,中国的文字靠着一个稳固的模件体系继承和发展,并得以由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变化无穷焉。而从隶书到楷书、行书、草书,各种形体逐渐形成的过程中,又体现着中国人标准化生产之外的艺术创造力。
  • 悦读甘州·故事

    悦读甘州·故事

    甘州是一块古老、厚重、深沉、美丽而又不乏神秘的热土,作为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甘州人,我对家乡始终充满着依恋、热爱之情。通过《悦读甘州》,对家乡有了一个更为全面、系统深入的认识。诸如民国外邑诗人罗家伦的“绿荫丛外麦毵毵,竟见芦花水一湾。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认江南”。当前,各地都在利用地域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古迹大力发展旅游业,以拉动其他产业综合发展,然而,我们的旅游文化,也面临着一个继续向前发展的课题。要进一步提高旅游景点的文化含量,不能仅仅依靠挖掘古代人文景观,而需古今并重,唯有如此,方能与时俱进,不负时代之所望。
  • 古代玻璃器

    古代玻璃器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山水佳迹对联(下)

    山水佳迹对联(下)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中国汉民族的文化瑰宝。本书介绍了一些地方的关于山、水的对联,如“三凰山(澧县)”、“会龙山(益阳)”、“岳麓山(长沙)”等等。
热门推荐
  • 雪朝异世

    雪朝异世

    鸿蒙无岁月、雪朝凌楚异象,时空大道逆行,上古入道境龙皇以赤灵芝为食,宁天子夺道基成血心,世家子弟凭自身修炼成长为一代君王、主持天地万物、世间万灵。一路热血.一路笑傲。成就非凡人生,血子临地启明星消失不见,到底是为何?一个个谜团等待凌楚去解决,穿插着爱情的高手生活过得太久了,只能当当贵族了。只有踏入混沌破碎虚空方才可以明晓生死,踏破万水千山,迷津人间百处至阴之火、至阳之冰!
  • 轮回斗

    轮回斗

    当灵魂开始背叛,则六道颠覆,三界混乱。凡夫俗子身怀暗黑之力,当逃脱凡尘之力,成就一身不死魂魄。欲救苍生,必登九天而破苍穹。苍穹之上,轮回之始,愿再活万年。
  • 凤惊天下:邪王独宠

    凤惊天下:邪王独宠

    她从异世大陆而来,惊若天仙的外表下是一个腹黑无比的心,毒舌狠辣如她,强大无比是她,风华绝代是她。他俊美无比,容貌妖孽,绝赛谪仙,同样的毒舌,同样的腹黑,同样的狠厉,同样的高贵。听说大陆上有至宝出来,本想收为己用,却不想捡了颗蛋,什么?蛋里有人?什么?蛋里走出来一个漂亮的男孩?什么?还要负责养他,把他养大?什么?竟然和我签订血契?什么?还要负责帮他寻找他的东西?帮助他长大?操!这个麻烦蛋竟然缠上她了?什么狗屁至宝,分明是个大麻烦!哼,别以为我制服不了你!再看他们如何强强联手,扮猪吃老虎;
  • 都市神魔系统

    都市神魔系统

    尼玛,这是什么情况!这么做好事也会被雷劈.平凡高中生穆枫,无意被雷劈中得到都市神魔系统.尼玛,这是什么系统,泡女神,和美女老师之间的暖味……穆枫从此走向这惊险而暖味的人生路.
  • 极品星君

    极品星君

    浩瀚的宇宙星空里,星辰大陆上人杰层出不穷。星器师打造星器,星甲师制作星甲,星魂师负责星器和星甲的启灵。来自地球的少年,意外的成为了星辰大陆上第一个星炼师。星器、星甲第一次在同一人手里制作出来,于是星辰大陆沸腾了。左手通天巫塔,右手天龙苍钟。人称极品星君!*******************************************************************江南书友群:242583820,希望喜欢本书的朋友进群交流。新书上传,求收藏、推荐、点击等一切支持!
  • 毕业第一年

    毕业第一年

    你是否也曾和我一样,也曾渺茫地穿梭在各大招聘场;你是否也曾和我一样,曾是职场小白,从学校里的懵懵懂懂到社会上的头破血流;你是否也和我一样,肤不白貌不美还没人爱。你是否也曾和我一样,过着九九六的生活,每天挤着公交车上班下班。刚毕业一年的我,比去年这会儿相比,唯一的收货就是身上那几斤肉,你们呢?这一年过的还好麽?
  • 于你,就像一个轮回之后再相遇

    于你,就像一个轮回之后再相遇

    他们第一次相遇,他撞了她,头也不会地走了她怒:“你撞了人不会道歉吗!”他有些鄙夷的看着她:“呵,现在碰瓷都碰得这么新奇吗?”扔下一叠钱转身欲走,后面的女人捡起那叠钱来到他的面前毫不心疼的撕成了对半朝他身上砸去:“我要的是道歉,既然你都不会道歉那么我就只好当你没学过国语好了。”他看着她离去的背影,浑身充满戾气,心里暗自决定:女人,你会后悔的!可是为什么,整着整着把自己的心给整没了?再次相遇他们是否还会像之前那般甜蜜?
  • 无门道

    无门道

    修仙路无数,入道本无门。成仙本假象,生死了无痕。身俱三绝体,同修道魔妖!为爱情,为友情,为亲情,即便险阻无数,九死一生,也要拼尽全力去维系心中的执念。(另: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夺命大师

    夺命大师

    夺命大师一个特殊的行业,并非夺人性命那般快意恩仇,而是从别人手中夺取人质性命。这不是一个特殊的行业,这些人身负异能。寒冰、烈焰孰强孰弱?幻术、通灵谁与争锋?他夺命万千,最终能否夺自身之命?他眷念红尘,最终能否与心上之人双宿双飞?
  • 红山女神

    红山女神

    1939年夏初,一个天大的意外震惊了辽西红山镇金沟村:乡绅杨俊被长工张家的哥六个残忍地打死在山道上;继而,张家的哥六个又丧心病狂地追杀杨俊的儿女,此景正被在山上勘察作业的日军军官团山撞见,此后,团山为着一个不可告人的目的疯狂报复张家,设计让保安队打死了张家的老大和老五;与此同时,杨俊的相好喜鹊娘联合落魄学生姜玫,来历不明的伤疤脸也暗中纷纷潜伏在金沟村的村口,分别向张家余下的哥四个开了枪……乱哄哄中,杨家未过门的儿媳妇周凤兰,来到了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