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44800000023

第23章 回到故乡的狼

从西方到东方,人灰狼的凶残故事几乎是在每一个孩子牙牙学语的时候,便被灌输到心灵中了。当旷野看不见狼踪长夜听不到狼蒙后,人们忽然想起:没有狼嘬的荒原之夜,似乎缺少了一点魅力。

1995年3月,寒风刺骨的曰子里,一个新闻传遍了美国西部:在经过70年的销声匿迹之后,25只从加拿大引进的野生大灰狼走进了黄石国家公园东北部的拉马尔山谷。这一小群狼高高地翘着自己的尾巴,说不上高兴,也不表露怨恨,即便对待凯旋这是一次延续了1/4世纪的关于狼的争论,且不说在这之前对狼的全面剿杀了狼看上去也是漫不经心的。它们对大雪与严寒从不陌生,在拉马尔山谷深深的积雪中先是悠闲地巡行,但目光巳经变得敏锐,然后扬起四蹄消失在同样雪白的桦树林中。

这——辽阔的山谷雪野丛林,曾经是狼的领地。

来到北美洲的第一批殖民者也是狼的最早的猎杀者,他们开垦草原、砍伐森林、采金挖煤,驱赶并猎杀群狼。对于狼来说,它的居住地总是远离温暖、繁华,而是在寒冷、贫瘠的地带,后来它无处藏身了,便与人开始了面对面的决斗。殖民者一见狼就将它击毙,而狼也千方百计以其高度的组织性和铁一般的纪律让人心惊胆颤。狼的最后失败是因为没有枪,应了中国人说的一句话,落后了就要挨打。

殖民者有过一句名言:惟一的好狼是被打死的狼。只有当地的印第安人才是最后仍然尊重狼的北美洲人。正是白人无度的开垦、砍伐和猎杀,才使这些印第安人不得不手持长矛愤而抗议:你们太野蛮了!我们这块土地上的一切都是神圣的!印第安人的遭遇世所共知,衣冠楚楚的殖民者一样用枪用击毙狼的枪对准了这些善良而且与世无争的土着人。

当印第安人不得不从丛林荒原迁居的时候,有时会有狼群跟着。印第安人小心地照看那些狼,把它们带到更荒凉、更偏僻、更贫瘠的地方,远离殖民者,远离白人。后来的野生动物保护者认为,正是这些印第安人为美国西部留下了最后的狼的种子。

文明和野蛮早已在争执了。

孰为文明孰为野蛮的错位,也早巳经开始并且一错再错了。

回到拉马尔山谷的狼的这一事实,来之不易。以生物学家和环境保护主义者为一方,同以政治家和农场主为另一方的论战旷曰持久达25年,有人称之为西方的狼战。狼的最终得以回归,至少部分地肯定了狼在荒漠、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但还远远不是人类对狼的历史性恐惧心理的最后消失。不少人对狼的目光中,仍然怀有深深的敌意。

没有比狼的名声更加可怕的了,在长达几个世纪的时间里,它被指控犯下了它并没有犯的罪行。但,在这之前,在更遥远的历史年代中,狼曾经被人类视为朋友和兄弟,是一个部落的向导和守护神,有的则是图腾和标志。

人与狼曾经相亲相爱。

古埃及的吕科波利斯是一个省的首府,也是伟大哲人柏罗丁的故乡。这个城市因为崇拜狼而出名。吕科波利斯现名阿西尤特。古希腊神殿中的阿波罗圣坛是由一只青铜铸就的狼守护的。罗马战神马尔斯,阿瑞斯将狼作为自己的标志,有时还披上狼皮使自己变成一只狼,正是他引诱圣女雷娅西尔维亚才导致罗马的创立。罗马以后的恩怨缠结便与狼分不幵了:

雷规西尔维亚的两个孩子在台伯河的沼泽地遇难,一只母狼把兄弟俩救活并喂养他们。后来兄弟残杀,哥哥罗翥洛斯在母狼喂养过他的山上建立了自己的城市,从此,罗马便将狼奉为图腾。在整个罗马世界,今天随时都能看到那着名的有狼的图案的标记。

按照斯拉夫人的传统说法,所有的圣徒都是热爱狼及别的野生动物的,否则他们怎么去拯救人间呢?这些《圣经》上没有记载的传说,也都闪耀着宗教的光彩。

比如,斯拉夫人认为,圣彼得是牧狼人,每年1月17曰,他召集所有的狼,为它们分发一年的食物。圣乔治是野兽的庇护人,他总是有一群狼陪伴,他告诉那些猎人:野兽是神的仆从、圣徒的朋友。

后来,一切都变了。

从西方到东方,大灰狼的凶残故事几乎是在每一个孩子牙牙学语的时候,便被灌输到心灵中了。

有一个比较普遍的人们能接受的说法是,人类早期社会向着畜牧业和农业的过渡,使在同一片土地上生活、行为方式有相近之处的人狼之间结下了仇怨,以致最后成为不共戴天的敌人。

这使我们看见,人在对待狼的态度的转变中,经济利益是惟一准则,狼在生态环埦中所起的作用,则从未被考虑过。另外,在更广泛的意义上,人群与狼群实在不能走得太近,如果这两者之间仍然是有距离的,也许结果会好一些。但,此种距离的消失却与狼亳无关系,完全是人类所为。

在西欧,査理曼大帝为了消灭狼,制定了捕狼制度。他让属下在每个封地指定两名官员专门捉狼。这个制度曾经反复修订,直到1787年路易六予以废除。随后,拿破仑一世重新确立了捕狼制度,并由皇家猎犬总管监督执行,各地的捕狼总管都是大地主。这一新确立的捕狼制度最后废除时,已经是1971年了。

如今,西欧无狼。

东欧的狼也正面临灭绝的危险。

人们忽然想起:没有狼嚎的荒原之夜,似乎缺少了一点魅力。

狼的回归,狼的重新活跃,已经变得十分艰难而渺茫了。

美国还算是幸运的,阿拉斯加庇护了大约6000只狼,而其余的48个洲有2500只狼。就是这些仅剩的狼,处境也相当艰难,它们除了还在继续被猎杀外,有的在严寒冰雪中冻饿而死了。

世界上更多人的目光投向了加拿大北部荒野,那里有地球上最大的狼群,而且是在适合它们的环境中健康生活的狼群。加拿大人对狼的宽容赢得了世人的赞许,也只有加拿大人才可以自豪地说:我们有6万只狼。这6万只奔突于北部荒野的狼,现在是让狼重回故里的主力军。

美国亚利桑那州菲尼克斯市外饲养了90只狼的戴维马丁说:对于狼,你要么爱它,要么恨它,中间立场是不存在的。马丁还告诉来访者广我们的童年是伴随着大灰狼的故事度过的,后来又出现了关于狼人的书,将狼描绘成嗜血成性的恶毒而贪婪的野兽,这种偏见已经使狼蒙受了好几个世纪的坏名声。马丁对狼的态度的转变是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的。当时,他奉命去消灭一群偷袭鸡场的狼,并追踪到狼的洞穴,用猎枪朝洞内射击。当他拖出死狼时,发现有一只小狼崽还活着,他便收养了这只狼崽。马丁回忆说:无论我走到哪里,它就跟到哪里。当我发现这种动物是那么聪明灵敏时,便完全赞同保护它们的主张了。每一个凝视过狼的琥珀双眼的人,都会感觉到狼的聪明和好奇。联合国生态问题顾问唐欣里克森说。

美国亚利桑那州的一张宣传招贴称:即使是一只不声不响的狼,看起来也要比一条机灵的狗聪明。这句话招来了一片抗议之声。众所周知,在西方,狗是宠物之最。无论是纽约还是巴黎,你都能看见各种各样的狗:穿衣服的狗、戴项链的狗、抱在怀中的狗、与人亲吻的狗……人类对狗的溺爱和对狼的残暴,说明了人是如此的喜欢驯服,又是如此的仇视野性。让狼返回故乡的路还很长。

实际上,100多年前那些大灰狼的先祖们的居住地大都巳经荡然无存了,况且人类对环埦的破坏仍在继续之中。狼,作为一个强大的、高度组织的野生动物的群体,已经在丧失了它们的极大部分领地以及被人类追杀几百年后,如今巳不堪一击。美国人和别的准备效法的人们所作的努力,或许能使这一种群苟延残喘的时间稍长一些。最新消息说,加拿大的大灰狼已经在美国蒙大拿州北部找到了新的栖身之所,有几只甚至冒险进入了怀俄明州。现在,美国的野生动物保护者除了跟踪这些回乡的狼以外,还在祈祷它们早日在西部繁殖起来。

中国的狼呢?

中国肯定还有狼。

但,荒野草原上成群的狼,东北寒冷地带出没无常、踏雪无声的大队的狼已经看不见了。

你可以想像:有的中国人连仅剩的几只东北虎都要猎杀,狼就更不在话下了。

一个大西北的皓月之夜,祁连山下,一位在东北的深山密林中长大的朋友告诉我:没有狼,真孤单。

我的朋友说:寒冷的夜里那一声狼嚎,能叫人兴奋和激动不已!他说他从小就跟父亲学会了狼嚎,他们一家和一个小村子与所有的野生动物和平相处。狼也来偷鸡,那是它饿急了,不偷吃就得丢命;狼不像人那样,因为贪婪,为了财富的积累而永无休止永不满足地损害万类万物。冰封雪冻的寒夜太寂寞了,有点想狼了,便仰天一声长啸,很快会引发出一阵狼的共鸣的嘹叫。这一夜,人们会睡得很踏实。他说,他的故乡林子也稀疏了,狼也绝迹了。

他说,前一年返乡时还在夜里的冰雪地上作过狼嘹,可是四下无声,一片死寂。他说他哭了,为狼哭,为人哭。

人类在征服地球上所有的生态场所之后,一方面正在享受为所欲为的功绩,另一方面也正在为此而受到报复。那是因为人不像肉食动物只能吃到几种有限的肉,人可以饲养爱吃的肉,并且使之快速变肥。人还要吃野味,从猴脑、鹿茸到海狗鞭,饮蛇血,吃熊胆……然后人又生出各种各样的怪病,大家都叫喊着孤独。野性灭绝之日,还会有人性吗?

中国的狼,你在哪里?

同类推荐
  • 探索未知-化学与美容

    探索未知-化学与美容

    探索未知,追求新知,创造未来。本丛书包括:奇特的地理现象、遗传简介、生活物理现象解读、奥妙无穷的海洋、认识微生物、数学经典题、垃圾与环境、湛蓝浩瀚四大洋、生物的行为、漫谈电化学、数学古堡探险、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古代物理知识、中国三大三角洲、中国的地理风情、多姿的中国地形、认识少数民族医学、悠悠的中国河流等书籍。
  • 中国近代地质学的奠基人:翁文灏和丁文江的故事

    中国近代地质学的奠基人:翁文灏和丁文江的故事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历史的进步,可以说世界文明史的实质就是人利用科学技术改造世界的历史。翁文灏和丁文江敢于怀疑的科学理念以及在行动上善于研究、勇于探索,最终为世界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 趣味科学馆丛书:走进信息化时代

    趣味科学馆丛书:走进信息化时代

    “趣味科学馆”丛书,是一套自然科学獒读物。丛书包罗科学的多个领域,涉及“信息化”、“绿色革命”,“发明”、“生态资源”、“航天”、“军事”、“日食、月食”等当下热门关键词。这本《走进信息化时代》由刘芳主编,为该系列丛书之一,有引领读者关注热点、提升其认识水平的现实价值。《走进信息化时代》内容涉及信息化领域的各个侧面,并进行合乎逻辑的排列组合。文字浅显易懂、生动活泼。
  • 百科知识-科普新课堂:空中武器

    百科知识-科普新课堂:空中武器

    本书是针对酷爱军事的青少年编写的一部科普图书,通过海军装备、特种武器、空军装备、陆军装备来向读者介绍军事中的一些基本的常识性的知识。内容既生动有趣又丰富了青少年的头脑。
  • 生物进化密码

    生物进化密码

    生物界从古到今在不断变化,动物的进化路线是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植物进化的路线是藻类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生物的进化过程是漫长的,在这漫长的过程中,是环境的变化促使了生物进化和灭绝。本书在有限的篇幅内,较为充分地反映生物进化故事的丰富与完整的面目,立体、直观、全面地展现生物进化画卷,增强了本书可读性和趣味性。
热门推荐
  • 欢喜种田

    欢喜种田

    孤儿乔欢喜最大的梦想就是有房有车找个好男人生个娃,却不料被雷劈到了大荔朝的小寡妇身上。小寡妇命薄,名叫欢喜,冲个喜当夜就死了夫君,接着又遭公公调戏想不开悬了梁。接着这么一个烂摊子后,乔欢喜发现,休书一封极品亲戚一堆,偏心的叔娘一对,老实的寡母一个,人生多杯具不如洗刷刷。爹不见,去参军,一去十载才复返,没成将军伙头兵。只是,她这身怪力从哪儿而来,乔欢喜表示力气特别大,抢个状元夫君进家门。
  • 寻史问天

    寻史问天

    记忆空白的迷茫少年,追寻着这片大陆的的历史,质问随处抬头可见的这一片天,他孤单也并不孤单,我们且看能否拿回自己的记忆,找到自己要走的路。他又在这片天地中扮演着怎样一个角色?
  • 世界攻伐

    世界攻伐

    这是一个诸神被生灵驱赶下神座的时代。这是一个人类位阶与其他高等生灵一同占踞生命序列顶端的时代。舍弃了魔法和神术,离开了言灵和契约,人类终于摆脱了无止境的模仿,拥有了自己的能力体系。以灵魂和肉体为基础,将现实世界渲染、侵蚀甚至替换成自己内心世界的能力。思维转化为实体,虚幻诞生出现实,这就是人类创造的“心相”之力。他在星域之下,在世界树上,在人间。平凡之中诞生,却又不幸失去平凡的少年,在无尽世界的攻伐中背负上在他看来很“无趣”的命运,却选择成长为一个“有趣”的男人。他终将死去,在永恒之后。
  • 仙侠奇缘之轮回

    仙侠奇缘之轮回

    这是短篇小说希望大家多多指教有什么不对的指出来。谢谢
  • 冠军征程

    冠军征程

    世事皆无常!本应该平凡度过一生的少年却在阴差阳错间来到另一个陌生的世界!在经历了彷徨恐惧后的他最终决定重拾最爱的足球!坚毅刚强的他在这个完全陌生的异域国度将会开启一个怎样的辉煌时代!
  • :曲终人散

    :曲终人散

    没有过多的话语,没有繁杂的文字,这只是个短小的真实的故事。
  • 瑞龙吟之英雄帖

    瑞龙吟之英雄帖

    在这片江湖之中,有一块英雄帖。世间豪杰,青梅论势,烽烟乱马,霸图各立,唯有大德大义大智大勇之人方能在此帖之上觅得一席之地。他是权贵之子,历经种种坎坷终成为一代英豪;他们本是亲兄弟,怎奈何命运弄人,不得不厮杀与战场之上,刀剑相向;他,一个落魄书生,尝尽人情冷暖,终成权谋之术,千里之外运筹帷幄之中。到底何谓英雄,是武功盖世,还是权倾天下?是谋略超人,还是才华卓众?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英雄帖!
  • 现代的荒诞

    现代的荒诞

    本书是陈祖芬的中国故事中的《现代的荒诞》分册。书中以报告文学的形式收录了陈祖芬大量的作品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文笔生动亲和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书中除收录了文字作品外还配有大量生动风趣插图画面简洁寓意深刻。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融理论性、知识性及可读性为一体它不仅适合小朋友的阅读同时对成年人来说也颇值得一读。
  • 不曾错过的错过

    不曾错过的错过

    漫长一生,会遇见许多曾让你有过心动的人,或让你甜蜜,或让你痛苦,而能陪你相携走到最后的,最多只有一个罢了。曾经拥有过的,刻骨铭心也罢,淡到记不起也罢,有些人,一旦错过,便是一生。终究只是不曾错过的错过?在茫茫人海中,要如何去分辨,谁才是不能错过的那个?
  • 两个球的故事

    两个球的故事

    该作品取材于校园,以小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