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49500000003

第3章 没人知道我爱你(3)

徐可就是在这个时候跟他说话的。上次他们互相留了QQ号加上对方之后,还没有跟彼此说过一句话。

所以,当看到跟春子一样的小兔头像跳动起来的时候,乔明竟然不敢去点开。当然,他太高估自己的魅力了。

我还以为你是她。乔明说。

我也希望。徐可还发了个笑脸。

你也是大学生吗?乔明找不到话题。

我早毕业了,现在玩乐队呢。偶尔管一下咖啡馆。

哦。

要来喝一杯咖啡吗?

后来,乔明一个人去了咖啡馆。他在路上的时候还在想,应该跟徐可聊些什么呢?比如夸她善良,可爱或者能干?有点拍马屁的意思吧。

事实上,他们在那晚的交谈甚少。因为是周三,所以仍旧有两部电影可以看。金基德的《收件人不详》。乔明断断续续地看完了。但是好像没看懂。

“那些狗很惨。”乔明先打开话题。

“‘狗’文化史上出现了太多次的被比喻的道具,有时忠心,有时狗腿。更多的时候是用来骂人,也许就像电影里的美国人。”徐可的眼睛在灯光昏暗的咖啡馆里一闪一闪的。

那一刻,乔明突然觉得自己像极了一条狗,可怜巴巴地围着春子转,然后现在他被遗弃了,成了一条无家可归的流浪狗。

乔明终于联系上了春子,然而他们的故事却无法再继续。因误会而无法相爱,甚至充满憎恨的两个人,连说一句再见都觉得多余。

分手的那天晚上,乔明去了徐可的咖啡馆。他看的是《玻璃之城》,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港生这样的青年们,爱国、游行、被捉入狱。坐牢的时期,韵文去看他,送他一个音乐机,当那首《Try to Remember》缓缓流出的时候,两个人都噙满泪水。互相鼓励的那句话“We are the best”,和旋律一样久久不能散去。

乔明的眼眶在黑暗中也湿润了。

“我想让你知道,我们分开的日子,你不在我身边,我才最爱你。”这句话和说这话时舒琪的脸,随时都可以从乔明的心里调出来。

只是,乔明明白,他爱的不过是一个不爱他的人,他等的也只是一个没有结果的结果。

几个月后,“扭味”的生意实在惨淡,徐可终于决定将它关闭。搬东西那天,乔明也过来帮忙了。他们把所有东西都打包,然后搬到门口。

最多的还是那些电影DVD,认识徐可之后,乔明一口气看了很多很多电影。从一个影盲彻头彻尾地变成了影迷。乔明突然想起了徐可说的,电影有时候很像人生的缩影。于是他问徐可:“你觉得你的人生应该是一部怎样的电影呢?”

“我?”徐可被突如其来的问题问得有点懵。想了好一会儿,她才说,“或许我是一部失恋电影吧,哈哈。”

然后搬家公司的货车来了,他们跟着工人一起开始把东西搬上车。像是《第一次》MV里的光良和那个女生,他们在车子货箱里吹着属于这个城市特有的热风。

晚上的时候,他们去了江边。在江边的大排档吃了虾和螃蟹。然后聊起了电影,聊起了人生,聊起了各自曾经的爱情。

“我第一眼看到你,觉得你像个小孩。”乔明说。

“其实我注意到你之前首先是被春子的气质吸引了,她很特别。”

“嗯,是的。特别的东西不该属于我。”乔明喝了一大口雪花啤酒。

“也不属于我,所以我跟我那个是画家的前男友说拜拜了。”

“你失恋了?”乔明似乎有点惊讶。

“不叫失恋,只是回归单身了。”

“恭喜你。”乔明举起杯子。

“向你看齐。”徐可一饮而尽。

徐可还是玩着乐队,还是只能给别的大牌乐队做暖场嘉宾。但是她觉得快乐,简单的快乐。乔明挤在一堆摇滚青年的最前排,举着相机拍徐可。痴迷的徐可,愤怒的徐可,唱歌的徐可,跳起来的徐可,抽烟的徐可,还有泪眼朦胧的徐可。

演出结束后,他们走在仲夏夜的马路牙子上。热气扑腾而来,混合着啤酒的味道,将整个城市灌醉。

书上说,喜欢电影的人都是寂寞的人。

其实未必,当两个寂寞的人相遇了,电影便成了催化剂。

乔明搬去了徐可租住的小房子,他们窝在沙发上关着灯看电影。在那些光影交错间,仿佛觉得是在看自己。

徐可告诉乔明,“一直以为自己是一部电影,一格格地都在刻意地记下来,怕到了以后,没有一丁点的回忆,只剩下苍白。”

乔明捏紧徐可的手,“那就让我做你的摄像机。”然后是两个人的笑声,在电影旋律里格外清晰。

在爱情的电影中,似乎每个人都想成为主角。可是,到最后,才发现自己只是个配角,陪他或她看透风景,还是不能细水长流。

但是主角不都是从配角走过来的吗?

就好像,乔明和徐可曾坐着看完一部失恋电影。仿佛看到的是对方,是自己。不是不爱,是爱而不得。

其实那些失恋的电影,并不是让人看到失恋的不快,生活的绝望和爱情的虚伪。相反,它是教人学会如何去生活,如何去爱。以为会在电影中走不出失恋的影子。还好,他们靠着对方度过了最痛苦的那一程。

苦尽甘来和喜极而泣同样让人向往。他们应该好好享受这样的幸福吧。

因为现在,他们决定好好相恋。

他可以去爱她的尚雯婕,但她不一定能听懂他的贝多芬。

贝多芬听不到升C小调的告白

文/Cindy shi

A

2007年冬天,梁邢笙的耳朵渐渐听不清声音。

那天,和嘉晔在台上表演即兴的《梁祝》协奏时,他竖起耳朵努力去听了,结果还是伴奏错了几个音符。然后就去了医院,医生摆出一排奇形怪状的助听器让他选择,从8000到120元的助听器,梁邢笙试用了很久,最终选择了120元那个。橘红色的小耳塞,电线连着一个手机大小的盒子,放进衣服口袋里。

医生略略惋惜地看着男孩:你应该选个更好的,因为你的听力会越来越衰弱,这种助听器帮不了你多少。梁邢笙没吭声,出门前把平时扎起的马尾放下来,挡住从耳朵里延伸出的电线,去了工作的西餐厅。

那年,男孩在雨花西餐厅做钢琴师,和小提琴手晔嘉搭档演出。演奏的服装是餐厅提供的,黑色贴身小西服口袋很小再放一个助听器的盒子,鼓鼓囊囊的。

嘉晔拎着小提琴上前问他:你等电话吗?下班一起去宵夜吧。男孩故作深沉地笑了笑,女孩说话时他的手不小心碰到了盒子,耳朵里听到的全是交流电的声音。其实不是不愿意用更好的东西,那种塞进耳道完全看不出来的助听器要5000多元,这几乎是他做钢琴师两个月的薪水。

西餐厅旁边就是水晶名店,每次和嘉晔一起下班,女孩几乎都是扭着脖子,眼神黏在橱窗里。她喜欢橱窗里那只昂贵的绿幽灵手链,是聚宝盆的花纹,3000多一条贵得要死。

他想要送最好的礼物给她。所以他用不起好的助听器,更丢不得这份工作。

还好,失去了听觉他还有灵敏的手指和娴熟的技巧,可以照琴谱小心翼翼去弹。嘉晔是很好的小提琴手,合奏时总会迁就他,而客人通常都是很有礼貌地把想听的曲子写在纸条上。这样工作,就算没有耳朵也是不会出错的。

那天,是梁邢笙独奏最后一首曲子的时间,他选择了琴谱上的一首独奏,贝多芬的《月光曲》,全程分解和弦,弹奏缓慢,不容易出错。那时,嘉晔抱着琴在台下等他。她穿着和自己配套的小礼服,头发剪得好像尚雯婕早些时候的小短发,干净蓬松可以藏进好多只蚊子。她合着节奏,轻轻地替他打拍子。那样子落进梁邢笙眸子里,却是宁静而安详的。

1800年,贝多芬在维也纳遇见16岁的琪丽爱泰。那时的他已经渐渐听不清声音,作为琪丽爱泰的钢琴老师,他隐瞒了自己的病情并在伯爵的庄园给她上课,他喜欢她站在旁边用手轻轻地敲打节拍做伴奏,每一下都敲在了心上。

B

2月,梁邢笙又去了一趟医院,耳疾再次恶化了。医生终于心软说就算打折,能够帮到他的助听器也要1000多元。他很高兴,自己刚好有这么一小笔存款,而且换了助听器他还可以去音乐学校兼职上课赚回来。

刚从银行回来,就撞见嘉晔。小丫头在路口很认真地踮着脚贴海报。走过去看一行醒目的大字“尚雯婕2008北京演唱会”。

一提尚雯婕,梁邢笙就有点抑郁。女孩很喜欢这个女歌手,去年她逼着他顶住压力,去弹那首《一大片天空》。西餐厅对什么时间演奏什么音乐有严格的规定,结果两个人都被扣了工资。女孩贴完海报,回头揪住他不放:“邢笙,你去不去看尚雯婕的演唱会?”

回去上网一查,演唱会的票价还算适中,但买完两个人的门票,刚巧就是一副助听器的价格。咬咬牙,还是买了。谁叫他那么喜欢她,尽管他可以去爱她的尚雯婕,但她不一定能听懂他的贝多芬。

那天晚上,他送她回家。北京深不见底的胡同里,沿途的路灯居然全坏了。两个人深一脚浅一脚地踩在小路上,有那么几次他想鼓起勇气去牵住她,但最终放弃了。那两张演唱会的门票一直藏在裤兜里,好像顽皮的松鼠一直想往外跳。他头疼什么时候把票交给她,因为他连她的手都不敢碰一下。

第二天晚上,梁邢笙拎着工具箱鬼鬼祟祟地跑到胡同里,爬上电杆把熄灭掉的灯泡换掉。他以前跟着父亲做过电工,这些事难不倒他。但刚从电杆上爬下来,就撞见了附近的联防治安队。他们问他爬那么高做什么。他听不太清楚,回答得结结巴巴神色可疑,于是就被带回了附近的保安亭,弹钢琴的手反铐在凳子上,关了整整一晚上。

第二天手腕上敷冰袋去上班,刚走进员工休息室就看见女孩正拉着另一个男孩说话。那个男孩,梁邢笙是认得的,叫笑优,在西餐厅做钟点工的大学生,家境很好,父母时常过来吃饭只为盯住没吃过苦头的宝贝儿子。嘉晔在台上表演时,笑优就站在下面深情款款地凝望,生怕别人不知道他爱慕那个在舞台上拉《梁祝》的女生。

他听不见他们说什么,就靠近了一点。嘉晔一把拉住他说:邢笙,笑优约我去看演唱会。旁边的男孩不好意思地低头笑了。他戴着助听器靠得那么近,女孩的话模模糊糊地,似冰凉的潮汐一拥而上,淹没住最后一丝希望。

贝多芬出身低微,无论他有多热爱琪丽爱泰,这个女人最终在1803年远嫁意大利。失意而自卑的贝多芬在失去最后一点听觉之前,写出了《月光曲》,以此纪念自己一生的挚爱。那首C小调的奏鸣曲当初的琪丽爱泰没有听到,205年后的嘉晔也没听懂。

C

北京演唱会,梁邢笙是一个人去看的。孤单地挤在几千人的剧院里,当女歌手出来时,旁边不认识的几个女孩都哭了。他手忙脚乱地递过纸巾,她们对他说谢谢。他只看到对面的人嘴巴在动。然后努力去听,舞台上如歌如泣天籁,渐渐淹没在一片深深的寂静之中。

2008年的早春,梁邢笙在爱上那个叫尚雯婕的女歌手之后,听觉也恶化了。他丢掉了廉价的助听器,生活也变得越发单一。音乐的轻重缓急,全依靠记忆和感觉把音符一个个弹进心里。下班后有人在身后叫他,他听不见就径直走出去。

于是就这样被戴上骄傲的帽子,于是没人知道他为何这般骄傲。

夏天,西餐厅休假一天组织大家去郊区涉溪。梁邢笙想了想还是去了,那条小溪他穿越过很多次,听觉上的障碍不是问题。

一开始,一群男女还手拉着手摇摇晃晃地在小溪中露出的石头上面行走。后来距离渐渐拉开了,梁邢笙独自沉默着行走在最前面开路,一群女生唧唧喳喳地跟在后面爬。

走了半个小时,就是最着名的小瀑布,几乎是90度的直角,脚能踩的地方长满了青苔。梁邢笙想都没想,用力攀了上去。那时,他不知道紧随着身后的嘉晔正抓着一块微微凸起的岩石向他求救。溪水的嘈杂声太大,他听不见声音,只顾着自己往前爬。

等梁邢笙发现时,嘉晔已经从一米高的地方跌了下去。撞在坚硬的岩石上,头破血流。他害怕极了,抱着女孩抄公路向山下狂奔,一边跑一边落泪。下山的路,不时有从山上下来的汽车鸣着笛从身边呼啸而过。梁邢笙听不见,抱着女孩贴着山独自前行。直到夜幕降临,仰头就能望见清亮的月牙。他突然记不清那首已烂熟的《月光曲》到底是如何忧伤地开场。

那一刻,他听见了心碎的声音。

200年前,在痛苦和沉寂中陪伴贝多芬的只有爱人的一尊雕像。分手10年后风华正茂的琪丽爱泰在不美满的婚姻中郁郁而终。而《月光曲》成为当时在贵族中广为传诵的奏鸣曲之一,只是他们不知道贝多芬写下的其实是无法表达却又永无止尽的爱。

D

2008年9月,是梁邢笙在雨花西餐厅工作的最后一个月。嘉晔住院的时候,他一个人代两人的班,赚了不少加班费。所以他去医院付了定金,买下那副可以藏在耳道里看不出来的助听器。他决定要离开西餐厅,以前音乐学院的一个同学在城市里开了家钢琴学校,正需要全职的钢琴老师。他不知道老班长已经失聪的事,为了挖人过去,还特地送了他一张尚雯婕10月的深圳演唱会门票。

嘉晔已经出院了,抱着乐器坐在台下听他弹琴。自从那次事故后,他们之间已生疏了很多,也不说话。中途他偷偷去她住的地方打探过一次,胡同里的路灯又全被小孩用石头砸碎了。没有再去修路灯,因为女孩现在每天下班都有人接送,那个男生有足够的耐力去追求自己的爱情。

那天,他弹完《月光曲》,然后抱着琴谱头也不回地离开工作两年的地方。天空飘着小雨,他仰起头天空一片阴霾。他想这是自己最后一次享受雨中的安宁,然后他要去医院,取回那只强大的助听器,也许来得及能听到这场雨的声音。

他不知道,就在他身后三米的地方女孩追出门外喊他,她朝他喊:“梁邢笙,我们不要再不说话,好吗?”

他没有听见,只把一个骄傲的背影当做送给她的最后的礼物。

在失去了听力和琪丽爱泰的很多年后,悲痛中的贝多芬遇见了一个叫特蕾泽的女人,他们是爱人更是知己,贝多芬和她延续了长达14年的恋情,两人终生未有嫁娶。他送给她的那首曲子就叫《致爱丽丝》,这也是被人们永世铭记和流传的爱情故事。

散场了,琪丽爱泰和嘉晔,原来你们的角色都只是一段小小的前奏。人们都说爱情是一辈子的事,可这样的虔诚连贝多芬都做不到。

同类推荐
  • 阮郎归

    阮郎归

    《阮郎归》讲述的是一个横跨古今千年的故事,主要是以“四叔”与“我”两个死去的魂灵在阴间相遇,各自叙述过往,其间塑造了不同年代、不同性别的形形色色的人物。小说中两个等待轮回的孤魂,或历史典故,或野史传说,被作者巧妙的转换、融合,人物心理入微,一气呵成,读来身临其境,回味绵长。
  • 竹马翻译官I

    竹马翻译官I

    两年后,微恙带着男友回家探亲,回家的那天她却得知关于墨深的一个惊人消息,让她后悔莫及。此时的墨深已经是G市闻名的翻译官,再见面时,墨深对她比以前更加冷淡,她想要去主动接近他弥补当年自己犯下的错误,才发现两人之间的距离在扩大。有时候,并不是勇于追求的人才有爱,那些不擅于表达的爱更深刻,眷恋。然而如若爱,就应该大声说出来,不说,那么也许会错过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个人。
  • 那年代那岁月

    那年代那岁月

    尧鑫所著的《那年代那岁月(上下)》摒弃了以一个人的经历为一条线索的叙述方式,从男女主人公两个角度双线并行,回忆式叙述,力图更广阔地反映社会面。在表现校园生活的同时,也涉及中学生、大学生感兴趣的其他话题。同时,不失思想性,构筑正确的价值取向。《那年代那岁月(上下)》文字唯美细腻,善于构建画面感。人物性格特点突出,各具个性,人物在作者学习、工作、生活中皆有原型。
  • 别闹,少年

    别闹,少年

    五封信,几十个故事,信手的随笔,有心的无主情话。本书将情绪缝在了故事之中,你会发现这些故事里,那些讨厌的,勇敢的,倔强的,爱作的,人们不是别人,正是另一个你。那些年,你甩开伸来的手一万次。有一个人给你的台阶连起来能接成天梯。那些年。你不疲倦,以为这就是永远。你不知道,永远两个字,十二画就写完了。记忆,被时光卷得行色匆匆,心满意足。你驻足不前,退后也不是,前行也不是。回望过去,查无此人。努力,就像用圆珠笔在本子上写心里人的名字一样。一百遍,笔芯写完,又能怎样。感动常在,只为自己。少年。你可知道。比光速还快的,是物是人非。
  • 魅生:涅槃卷

    魅生:涅槃卷

    魅生系列终于迎来大结局,熟悉的人物又将再次登场,为大家演绎一出出如梦似幻的易容戏码。万千声色,百般变化,十分手段,只此一人。他是天下最好的易容师,优雅地操着刀,焚香修改他人容颜,无论男女老幼、高矮胖瘦,均由他随心妆扮。声、色、形、影、态,皆如海市蜃楼般空幻迷离;绝美的容颜和惊艳的技艺,都足以颠倒万千众生。人之于他,不过是一段又一段可供赁香的故事;他之于人,却直如主宰命运的翻云覆雨手。
热门推荐
  • 世界最强主宰

    世界最强主宰

    一个天才少年,携一枚神秘种子和一个超萌兽战魂,如彗星般崛起,从一个偏远小城,腾飞至天才如云的大世界……世界在颤抖,何人能争锋?问世间,谁是英雄?问世界,谁才是:最强主宰!【已完本,全书免费,新书正在准备中】
  • 正牌嫡女

    正牌嫡女

    身为正儿八经的名门嫡女,娘早丧,爹冷淡,姐妹算计,小妾们闹心,连做婶母的都不怀好意。病歪歪守着四方天过了一辈子,明珠表示,不在憋屈里死亡,就在憋屈里重生!想得到美男子做相公吗?想过舒心的日子吗?不争取是不行的。哪知到了京城方才知道,世家贵女的数量是按车算的……
  • 千流一笑鬼面花:初相遇

    千流一笑鬼面花:初相遇

    她,是使得一手天下至毒的易容高手,绝艳倾城,笑颜浅然,名,白若颜,人称,鬼面花。他,是身形飘渺,舞极致剑术的剑客,英挺优雅,淡漠出尘,名,千亦流。八年前那段惨痛的回忆时常会出现在他梦里,他不知道,她还好不好;他不知道,她失忆了。,初相遇,武林大会惊鸿一瞥,他惊愕,她在这里。她成了无夜教教主,一位擅毒的易容师,忘却了和他的一切,。他想,一定要追回她。然,艰难险阻之多,他无法想象。遍体鳞伤时,他方悟,呵,原来她早已忘了他。那日她冷冷地道:“还请你,不要再来纠缠我。”之后,她杳无音信,茫茫人海,他怎么也寻不到她了。这条路,他该如何走下去?
  • 三轮车上的棺材

    三轮车上的棺材

    我是一名大学生,就读于某省西南方向某大学,工科男。我从没想过自己会写一本或许只有自己可以看到的小说,更没想过会是三轮车上的棺材这种类型的社会伦理类短片小说。我以为我会带着某学生组织主席这一名头,顺利读完大学然后顺利毕业。可是自从我见到那位老先生我决定写一篇或许可以称得上记实类小说。
  • 魔始创记

    魔始创记

    本可以安稳当上公子哥,而在小时候一天父亲神秘离去,没过多久家中又遭遇不测,母亲被抓,在最后时刻被送走,直到被收人为徒,从而改变将来。。。。。
  • 无敌吃货

    无敌吃货

    出生豪门,却无法修炼,又被恶狼盯上,连番毒计欲杀之而后快。逃出生天,发现吃货秘密,好牙口和好胃口,我要吞天食地当貔貅,成就吃货王者。我要报仇,我要逆袭。吃着吃着就吃出个天下无敌。
  • 火之意志由我继承

    火之意志由我继承

    只要有树叶飞舞的地方,就会有火燃烧,火的影子会照耀村子,并且让新的树叶发芽。
  • 原来你不是普通人

    原来你不是普通人

    一个本该在学校里安份当一个普通学生的少女筱婕,某天突然得到一种预知未来的力量,她该怎么运用呢?筱婕在挖掘自己潜能的时候遇见了死神和天使,他们三之间又会发生怎么样的故事?为了满足读者的愿望。故事我来写,结局你来定!
  • 关于迟

    关于迟

    多年前的一场意外,多年后的久别重逢。你给我一条生路,我自护你周全。当我再一次遇见冷漠的你,当你又一次放弃深情的我。井何生没有16岁之前的记忆,迟慕也并不认得她,可是即使她有记忆,即使他认出了她,又能怎样?人生本来就是久别重逢的游戏,一次次错过,一次次相遇。张爱玲曾经说过,笑,全世界便与你同声笑,哭,你便独自哭。
  • 花喻人之死亡之恋

    花喻人之死亡之恋

    我曾是天界世代镇守女娲石的紫英后人!可是我却为爱抛弃了一切!抛弃了我的族人和家人。可是他却一次又一次的伤害我,只是因为他不想连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