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62500000020

第20章 治政箴言(7)

官之得民,清勤楚惠

原文

官之得民与否,去官日见,真幕之自爱与否,去馆日毕露。佐主人为治,须算到去官日不可有遗议败名。总之官之得民,要在清勤慈惠。故苛佃者与板冗,交识幕之自爱,要在谦慎公勤。故依回者与刚愎同病。

译文

官员是否得民心,离任那天就会知道;幕僚是否珍惜声誉,离职那天就会明白。辅佐主人治理政务,就应替主人考虑,不要使主人在离任时留下众人的非议和骂名。总之,官员要得民心,关键就在于清廉以安民、勤政以为民、慈善以亲民、恩惠以泽民。所以,官员整日对幕僚要求苛刻、板起面孔显得有些多余,要取得幕僚的真心、使幕僚自重自励,关键是官员自己要廉洁、谨慎、奉公、勤奋,所以办事迂回拖沓的人跟乖戾固执的人一样,不受人喜欢。

活学活用

勤于政事,是成为一个有作为的封建君王的基本条件。纵观历代比较英明杰出的帝王,特别是那些开国创业之君,一般都是兢兢业业,勤于政事的。如果连勤政都做不到,那就必然陷于荒淫嬉戏,怠惰而难以自拔,朝政因此委与他人,于是重臣擅权,宦官干政,轻则导致朝纲紊乱,大权旁落,重则引来内忧外患,身败国亡。

平民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就是个勤政的典范。他从征讨杀伐中夺得江山,深知皇权来之不易。为了防止大权旁落,他登位以后便果断废除了丞相制,改由六部(吏、户、礼、兵、刑、工)长官遇事直接向皇帝汇报,将皇权与相权集于一身,大小政务亲自解决,决不假手他人。往往天不亮就起床批阅公文,直到深夜才得以休息,甚至吃饭时还在思考政务。每思得一事,就顺手写在纸上,缝在衣服上,以致挂的衣服是到处都是,上朝时再把它们一一处理。

以洪武十七年九月的收文为例,从十四日至二十一日,八天内共收到内外诸司奏扎一千六百六十件,共计三千三百九十一事,平均每天要批阅二百多件奏札,处理四百多件事,其政务的辛劳可见一斑。侍臣怕他操劳过度,劝他:“陛下励精图治,天下苍生之福,但圣体过劳,宜多加保重。”而朱元璋却说:“我难道好劳而恶安吗?以往天下未定,我饥不暇食,倦不暇寝,奖励将帅平定平下;现在安定,四方都无战事,难道可以高居宴乐了吗?自古以来,人勤则国家兴,人怠则国家衰,我怎么敢暇逸呢?”他把勤政影响国家存亡的地位,所以能自觉坚持,甘之如饴。

清圣祖玄烨,更是一生勤政,业绩辉煌。他在位六十一年,铲除权臣,刷新朝政,平定三藩,开拓疆域,稳定海疆,繁荣经济,采取了一系列富国强民安邦的措施,而这一切都是他亲手予以制定颁发的。诚如他自己所说:“朕听政三十年,夙兴夜寐,有奏即答,或有紧要事,辄秉烛裁决。”即使“右手病,不能写字,用左手执笔批旨,断不假手于人”。几乎是“日御门听政,临决万机,不遑夙夜”。

御门听政,本就是封建帝王处理国家大事的一项基本手段,历代均沿袭此制。但往往只有开国君王能够身做到,而后继承的君王大多沉于酒色,很少如他们先王一样。像明宪宗朱见深在位二十三年,仅在成化七年召见过大学士万安等一次,说了几句话即退朝了;明武宗朱厚照在位十六年,游荡南北各地,却很少会见朝臣;明神宗朱翊钧在位四十八年,也仅仅会见大臣几次;明熹宗朱由校昏庸最甚,在位七年,一次也未曾召见过大臣。如此疏于朝政,皇权均由宦官代理,内阁、六部形同虚设,朝政岂能不昏庸腐朽?康熙吸取明历代皇朝灭亡的教训,坚持实行御门听政制度,视此为勤政、理政,强化君主专制的有力措施。

作为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之所以能做到勤于政事,是与他们谨慎自律的个人品质分不开的;而这种谨慎自律,又往往来源于对客观形势的深刻认识和对政治权势的强烈欲求。他们从历代王朝兴亡更替的严酷事实中认识到谨慎奋进以兴、骄纵奢侈必亡,为了保证得之不易的江山世代相传,必须对自己严加约束,谨慎从事,而不能轻易放纵,贪欢误国。

智慧金言

做人要如一。在权势正盛之时,应小心谨慎,须知权势不可能永远拥有。一旦失势,很自然就成了别人品评的靶子,可能有赞扬,也可能有怨恨。得势时对他人的态度,就是失势时他人对你的态度。不要在得势时恃权傲人,侮辱他人,践踏他人。想想有朝一日,离任了别人对你的态度,就该知道得势时该如何做了。

为民办事,必惜民力

原文

先儒有言,一命之士,苟留心于爱物,于物必有所济。身为牧令,尤当时存此念。遇地方公事不得不资于民力,若不严察吏役,或又从而假公济私,扰累何堪,故欲资民力,必先为民惜力,不惟弭怨,亦可问心。

译文

先儒程明道先生曾经说过:“一个人,如果能够留意珍惜节俭物力,那么必然会有助于财物的积累。”作为治理地方恤养老百姓的官员,尤其应该时时存有这样的心意。遇到地方上有不得不借助于民力办理的公事,如果不严格督察官吏,或者也趁机假公济私,那么这种滋扰和摊派将会无休无止,老百姓怎能承受得了?因此,要借助民力,就一定要先珍惜民力,这不仅仅是为了消除老百姓的怨恨,同时也是使自己问心无愧。

活学活用

闻名古今的范仲淹,一生虽多次遭到贬黜,但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志向却一直没有改变。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苏州吴县人,宋代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祖籍是陕西彬州,后来全家迁到江南,在吴县安下了家。范仲淹从小就很有志气。他两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改嫁了一个姓朱的人,他也就跟着继父姓了朱。等他成人以后,知道了自己的家世,就告别了母亲到应天府读书。他读书异常刻苦,读到夜里时疲劳极了,用冷水浇头,避免自己睡着。每天清晨,他很早就起床淘米生火,煮一锅稀粥,等它凝结后用刀划成四块,早晚各吃两块,再切几根腌菜,加一些盐拌在一起就当作一天的伙食。这样的生活足足持续了三年。

苦读了三年之后,为了开阔眼界、增长知识,范仲淹又背上书,佩上琴剑,风餐露宿,千里迢迢来到南都,进了当时著名的南都学舍。在南都学舍期间,他仍像以前一样划粥而食,刻苦攻读。有个同学是留守的儿子,见范仲淹如此艰苦,就回去告诉了父亲。其父听了很是感动,吩咐儿子带些肉饭给范仲淹吃。可是,范仲淹没有吃,这个同学不满地说:“家父听说你生活清苦,特意叫我送给你一些食物,可你却不吃,是不是怕玷污了你的品德?”范仲淹回答道:“你们的美意我心领了,但我吃粥已经吃惯了,今天吃这样好的食物,以后还能吃粥吗?”在南都学舍,范仲淹不分昼夜勤学苦读,实在要睡就和衣躺下,醒来继续攻读。有时,他每天连两顿粥都吃不上,往往只到黄昏时吃一顿,既是早餐,又是晚餐。就这样经过五年的勤学苦读,范仲淹考中了进士。他走上仕途以后就把自己的姓改回来,依旧姓范。

范仲淹一生当过大大小小的官,他很正直,经常向皇帝提意见。他博览群书,特别喜欢纵论天下大事,并每每坚持自己的意见。当时在位的皇帝是宋仁宗,他十分了解范仲淹的忠直,能够接受范仲淹提出的各种意见。

有一年,国内发生了大蝗灾和大旱灾,尤其是江淮和京东一带更是严重。老百姓衣食无着,生活很困苦。范仲淹见到这样的情况,心里特别着急。他请求宋仁宗派人去各地去调查灾情,仁宗没有答应。范仲淹急坏了。他对仁宗说:“圣上,如果您在宫里一天不吃饭,能忍受得了吗?”仁宗这才被说动,他命范仲淹作为钦差,去救济慰问江淮一带受灾的民众。无论到了哪里,范仲淹都命令打开当地粮仓,把粮食发放给老百姓吃。他还免去了受灾地区的各种苛捐杂税。不久,范仲淹被派到苏州去做官,那里正在闹水灾,洪水淹没了许多良田。范仲淹到了苏州,便亲自带人观察水势,用疏导的办法将洪水引入大海,为老百姓办了一件大好事。

宋仁宗见到范仲淹当官不忘老百姓,特别赏识,便把他调到首都,任命他做吏部员外郎,并且兼开封府知府。范仲淹为人坦率,看到不合理的事情,他就一定要说话,这个脾气让他得罪了不少人。

那时,做宰相的是吕夷简,他权力很大,并且喜欢安插自己的亲戚朋友当官,所以他的亲友很多在朝廷里做了大官。范仲淹看到这种营私的行为,气愤地写了一篇《白官图》指责吕夷简,说他用人不依照能力,完全是只顾自己的利益,像他这种人根本不配当宰相。吕夷简知道后很不高兴。

不久,范仲淹在讨论都城位置时,遭到了吕夷简的陷害。范仲淹认为洛阳与开封都是特别重要的地方,在天下安定的时候皇帝可以住在开封,战争一来皇帝就要住在洛阳了,所以他认为应当在洛阳建好足够用的房子和储备足够得粮食。

吕夷简利用这个机会攻击范仲淹浪费摆阔。范仲淹气愤不过便写了一篇“四论”给皇帝看,又被吕夷简说成他在挑拨君臣之间的关系。范仲淹更加气愤,他们闹得越来越僵。仁宗一气之下,就将范仲淹贬到饶州去了。替范仲淹说情的人,也都被仁宗驳回。

1038年,宋西北方的夏国王李元昊建国称帝。

元昊在西夏建立的第三年正月,便亲自率领军队进攻延州,守卫在那里的宋将范雍很无能,看到西夏军杀来,吓得六神无主,结果宋军被西夏军打得大败。仁宗知道了失利的消息,就把范仲淹调到边关,去抗击西夏的进攻。

这时范仲淹已经被贬一年多了,他在接到皇帝的诏书以后,却毫无怨言,很快赶到了延州。到达延州之后,他训练州兵,组建了一支一万八千人的军队,分为六个部,每部辖三千人,严格训练之后轮流抗击敌人。

在军中,范仲淹非常爱护自己的士兵。士兵们生活艰苦,就经常出去抢老百姓的东西。范仲淹知道了,便从军费里拨出一笔钱来,每月把钱分给战士们,当作他们的补助费。这样既提高了士兵的练兵热情,又为百姓安定的时候提供了保障。

有一位叫种世衡的人,也是边关上的长官,他也很爱护士兵,因此对范仲淹十分佩服。范仲淹为加强边防,虚心接受了种世衡的许多建议;教老百姓射箭,和农民一起开荒种田,修筑城堡抗击西夏。

当时在北宋与西夏的边界之间,居住着羌人,他们曾经归顺过西夏。宋军的一些将领主张杀死羌人,但范仲淹和一些人却决心说服羌人使他们投靠北宋。于是范仲淹冒着生命危险去羌人居住的地方游说他们的首领,最终说服了他。羌人自此真心归顺了北宋。

因为范仲淹是一个十分爱护士兵和百姓的将领,所以士兵们全都愿意跟随他打仗。战士们英勇战斗,连着打了好几个大胜仗。当时边关上传唱着这样的歌谣:

“军中有一韩(指当时另一个著名将领韩琦),夏贼闻之心胆寒;军中有一范(仲淹),夏贼闻之惊破胆!”

事实也是如此,西夏人见到北宋的边防非常巩固,士兵都很勇敢,再加上自己又被打败了好几次,再不敢轻易来犯,只好与北宋求和。

北宋与西夏开始了谈判,范仲淹于是被调回朝廷。

同类推荐
  • 31岁小美女的幸福经

    31岁小美女的幸福经

    一个幸福的女人无论走了多远,走得多累,眼神中、仪态里、言语中,永远都抹不掉那种优雅、那份灵秀,仿若一场婉转、一泓深情。内心幸福的女人无论那时多辛劳,别人觉得有多苦,她都能安之若素,最终重返自在安逸。一种途径获得一种幸福,一种幸福洋溢一种气质。幸福的气质是温暖的气质,是迷人的气质。幸福更多的是一种感觉,一种满足安然的感觉。有时候,平安健康地活着,自由自在地呼吸,身边有珍惜自己也值得自己珍惜的人,就已经是莫大的幸福了。
  • 办公室里的趣味心理学

    办公室里的趣味心理学

    本书从求职面试、入职生存、同事相处、职场升迁、提升自我等方面,总结出了大量的实用心理学技巧。不论你是办公室新人,还是混迹职场许久的老江湖,本书都将会是你避免成为职场炮灰的一本秘籍。翻开这本书,你会恍然大悟,曾经的疑惑与不解,一切都会迎刃而解。
  • 关于诚实的格言

    关于诚实的格言

    海涅说“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而墨子也曾道“言不信者,行不果。”诚信是我们立于世的根本,因为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同时诚实也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故以诚信立于世,看名人的警世之句,听名人的诚实之道,让我们懂得做一个诚实的人,做一个有尊严的人!
  • 生活易经

    生活易经

    中华炎黄文化博大精深,渊源流长,璀璨多彩,四域生辉。在此辉煌璨烂的文化宝藏中,有一瑰宝,有一奇葩,它就是《易经》。
  • 缓解压力的生存艺术

    缓解压力的生存艺术

    人活在世间,自然也就处在各种各样的压力下,这些时时刻刻侵扰你生活的压力,就构成了人生的一部分。它们可能来源于你的内心,也显现了你对世间一切烦恼的无奈。也就是说,你的目标或者理想处在难以应付自如的处境中的时候,你会感到不适或者挫折,甚至产生了力不从心的苦痛……就仿佛有一座大山压在你的头顶,并且还在往下压,压,压,你的整个世界似乎就要崩溃了。
热门推荐
  • 首席白衣客卿

    首席白衣客卿

    农林大学生物科技专业研究生梅常卿,因一次意外降临到大乾王朝,原本身份低微,漂泊凄厉,但随着他利用自己本身的专业知识,智破奇案,力擒反王,捣毁政变阴谋,安抚北疆属国,一步步成为了大乾王朝最为炙手可热的白衣客卿,同时,却也遭遇到他人生中最大的痛苦抉择,他到底何去何从?
  • 剑仙侠影

    剑仙侠影

    天真的少年,武侠的梦想。剑与道的交锋,爱与恨的纠葛。且看大山里的少年如何在江湖之中演绎出一场别样爱恨情仇。
  • 傀儡女王:恶魔计划

    傀儡女王:恶魔计划

    当友情,爱情,亲情在同一天内破灭,她将如何?“你忘了他们的背叛了么?嗯?”他伸手抬起她的下巴,冷笑着说道。“主人,属下不敢。”她清冷的声音回荡在整个大厅。“呵呵,如果你敢背叛我,你应该知道你的下场。”他又一次开口说道,话语间不带一丝感情。她双眼无神,这辈子,她就只能陷入无尽的杀戮,没有停止。她要让背叛她的人,付出代价!
  • 我的人鱼公主

    我的人鱼公主

    “穿越好恐怖的!尤其是异世界!”艾欧尼亚的海洋女神索尼娅·贝露妮尔,对跃跃欲试的后来者如是说道。当然重点在于,当她还是人鱼王国公主,作为一个半神,被卷入了一场神战,结果穿越到地球,成了一枚戒指的自缚灵。没有神力,缺乏信仰,连在地球世界进行干涉都做不到。她的神躯早已毁灭,除非有足够的信仰,让她集聚神力,重塑神躯。“收集信仰送我回家啊混蛋!”女神冲着那枚戒指的主人大声吼道。而那个性格差劲的戒指主人默默地将耳机戴上,然后冲着显示器大吼:“我要中单,不给就送,德玛西亚——”一只土鳖的奋斗史,期间捡到一只金手指。逆袭不需要理由。
  • exo:不走,不躲

    exo:不走,不躲

    一个苦命女孩,向天上的紫星许了个愿望,这是一个平凡在不过的少女了,新来了个同学,自己什么都没动,可为什么都没人来信我……“雨儿,我没有……唐雪萱,你告诉他们,我没有!︶︿︶”叶汐宝还希望后面的女孩,来解释,说明。“叶汐宝,我不知道你为什么要杀我。但是我原谅你”……女孩的路,会好走嘛?在不知的五年中,女孩又发生了什么?。那天,她已无心在这个世界,站在马路上,却去了另一个地方。这条路上,酸甜苦辣,喜怒哀惧。这个女孩的命运,是辛福,还是苦难?有可能跟文章有点不同,请多原谅!
  • 穿越战国做商鞅

    穿越战国做商鞅

    两千七百年前,华夏民族进入了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谦谦上古贵族君子风的春秋时代落下帷幕,攻掠征伐、尸横遍野的战国时代隆重登场,一个叫莫苏的意外重生,突然发现他成了那位赫赫有名的变法大臣商君,在这大争之世,他又将有何表现?
  • 致命宠妻:总裁,笑一个

    致命宠妻:总裁,笑一个

    “滚出去!”未婚夫的背叛,却只是换来了这三字。腹中的孩子和自己的命运,都只是这个男人取悦别人的一种方式。再度归来,她化身罂粟,如同女王一般与他在爱和恨之间纠葛,完美的演绎一出诱宠的戏码。“徐子寒,我要你也尝一尝生不如死的滋味,你给我痛,我会十倍百倍的还给你。”第一步,我让你所拥有的一切,化为泡沫。第二步,我让你所真爱的女人,化骨扬灰。第三步,我让你生生世世,只能够在我的阴影下痛苦度日。……站在顶端,笑看风云,她绝美一笑,“我夏一暖只有丧偶,不会离婚!”
  • tfboys之盛夏的爱恋

    tfboys之盛夏的爱恋

    他们是一出生就被誉为金童玉女的三对,多年以后,女孩们突然出现在男孩们的生命中,擦出爱的火花,妻暗我明(咳咳,未婚妻),面对重重考验,六人携手前行,当身份曝光,会发生什么呢?
  • 春晖秋月:项宗西散文随笔自选集

    春晖秋月:项宗西散文随笔自选集

    我赞成简洁,开门见山,言之有物。我们的人生已被“千头万绪的繁复而耗尽”。华丽的包装,冗繁的铺陈,统统应该摒除,就像一条小溪,不深,清澈得让人一眼能看到底。
  • 财富战争世界优秀管理者的财富密码

    财富战争世界优秀管理者的财富密码

    这是一个追求财富、创造财富、彰显财富的时代。财富对社会、个人都是重要的、有益处的,它把人们从穷苦难解脱出来,使他们走向文明与幸福,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