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63200000004

第4章 “金融危机”:中国崛起路上最大的机会(4)

在这种条件下既要维护好利益,同时尽自己的责任,需要战略筹划。应当看到,“中国责任论”的兴起不是偶然的,有着深刻、复杂的国际背景。它既与中国快速发展,实力不断增强,国际社会寄望中国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有关,又与中国提出要走和平发展道路、建设和谐世界有关。对中国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大国,国际社会寄望我们能够多承担一点儿国际责任,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是情理之中的事。

然而,不同的国家和国际力量,在喊“中国责任论”时,目的是不一样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的快速成长,是真心欢迎、高兴,并希望中国能够在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上多发挥作用;而对西方某些国家来说,喊出“中国责任论”则有双重意味:一方面是面对中国崛起这个现实,它们试图重构同中国的关系,将中国从它们所主导的国际体系之外拉进体系之内,让中国成为“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与它们共同维护现存国际秩序;另一方面是面对“中国崩溃论”和“中国威胁论”越来越没有市场这个现实,试图找出一个新的话语来塑造、影响中国。

鲁迅先生曾提醒大众要注意“棒杀”和“捧杀”。原因是对于“棒杀”,人们是警觉的,而“捧杀”则容易温水煮青蛙,如典故《风俗通》:“长吏马肥,观者快之,乘者喜其言,驰驱不已,至于死。”当今中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三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抗震救灾以及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的举办等重大事件上,中国的发展模式、制度优势因其独特的魅力、作用和效果,在世界的影响力日益增强。一些高帽子不断被扣到我们的头上,诸如“世界经济领袖”、“G2”、Chimerica(中美国)等等。客观讲,我们要理解甚至尊重西方的一些顾虑、一些夸大,毕竟和平崛起,以及崛起后如何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是两个有联系,但不完全相同的命题。“捧杀”和“棒杀”,一曰中国责任论,一为中国威胁论,是一个硬币的两个方面。硬币的一面是中国威胁论,西方部分人对中国快速发展的恐惧、担忧,进而在舆论和政策方面群起而遏制。硬币的另一面是中国责任论,反映了西方主流思想对中国责任的反思和认识,即中国如何与全球分享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就美国来说,提出“中国责任论”有深刻的战略内涵。在美国看来,目前的中国已经“融”进了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但是并未完全“合”。中国还是一个“处在战略十字路口”的国家。“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的一个深层次寓意就是,中国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利益攸关方”,真正地负起责任,就应当在行为方式、价值观念乃至政治体制上向美国等西方国家看齐,实现彻底的“转型”。实质上,美国在强调“中国责任”时,是单向的,即中国对美国负有责任,却不提美国的责任。

欧盟在新出台的第六个对华政策文件《欧盟-中国:更紧密的伙伴,扩大的责任》中也特别强调中国的“责任”。与美国不同的是,欧盟讲中国的责任时是将双方放到一起来说,强调双方作为伙伴负有对等的责任。不过,作为处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两个政治实体来说,强调对等的责任,对实力较弱的一方来说,肯定会造成巨大的压力。

对于“中国责任论”,如果中国对之置若罔闻,则有可能让众多发展中国家失望,也让西方大国更加怀疑中国能否实现和平发展和崛起,同时让国际反华势力抓到一个攻击中国的新把柄,如此,中国在国际上可能会孤立无援,外部环境将大大恶化;但如果中国像国际社会所寄望的那样承担国际责任,很有可能造成超负荷运转,最终和平发展受阻,崛起受挫。所以说“中国责任”绝不等于中国埋单。

在2009年的匹兹堡G20峰会上,欧美发达国家发表各种言论,企图把全球经济失衡作为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以此为名向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转嫁危机责任,大有转移国际视野、混淆视听的嫌疑。迫使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就范,以适应其经济调整后的新发展模式,来换取自身经济的快速复苏。对于全球最大的新兴市场国家——中国,它们希望能够通过这次行动,迫使中国大幅缩减贸易盈余,对人民币施加升值压力,让中国承担更多的应对金融危机的责任。如果中国不能顺其所愿,它们就将通过贸易保护等一系列手段打压中国,对中国开展“贸易战”,之前的中美轮胎特保案已经为我们提了醒,如果不能坚决制止这种行为,披着全球经济失衡调整“外衣”的贸易保护主义就将甚嚣尘上。

其实,在金融危机爆发前,全球经济失衡已经存在。在上一轮全球化中,中国与美国一道推动世界经济形成了以中美为核心的新三角形循环。全球经济出现了三大板块互动,制造能力向亚洲集中,金融能力向欧美集中,资源供给国从中获利,各国间经济联系不断增强,世界经济依存度全面提高,使得世界经济出现了增长的黄金时期。而这种经济快速增长的背后,是世界能源资源的巨大浪费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尤其以中国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和美国的资产膨胀型消费模式为主要表现形式。建立在此种模式上的经济增长势必缺乏可持续的基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宣告了这两种模式的终结。

近期,《金融时报》刊登了几篇将世界经济失衡完全归咎于中国的报道,其实这些文章夸大了中国的实力。根据世行的数据,中国人均GDP仅为日本的1/10,全球排名第103位,位列纳米比亚和牙买加之后。中国仍有1.5亿贫困人口。像中国这样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但人均却排名103位的情况在世界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其次,2009年,中国境内的外资企业出口占中国出口总额的55.9%,创造的顺差接近中国外贸顺差总额的2/3。中国仍处在国际产业链的低端。以“芭比娃娃”为例,一个在中国生产的芭比娃娃在美国市场零售价为10美元,而中国企业只赚得35美分的加工费。

2009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进口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度高达50%。将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失衡归咎于中国普通百姓的勤俭节约,是很难得到中国人认同的。

将世界经济失衡归咎于中国,完全是西方部分国家转嫁责任的惯用伎俩而已。

所谓责任,就是要各尽其责。从中国经济来看,各尽其责强调了中国责任的内涵。即当前的首要任务是把自己的事情办好。自己的事情做好了,就是对世界的贡献。这种贡献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第一,中国拥有13亿人口,中国发展好了,就等于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民生问题解决好了,这是对世界共同发展的最大贡献。第二,中国的改革开放和中国模式的探索,是人类前所未有的一次伟大社会实践,它有利于发达国家的进步,也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宝贵经验和一种新的选择。第三,在全球应对金融危机中,中国积极发挥制度优势、沉着应对、率先复苏,为世界经济复苏作出积极贡献。第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不同于传统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道路,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扩大内需,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调控水平,实现保障民生。一个更加稳定、更加繁荣的中国将为全球提供巨大的消费市场和投资热土。

从全球治理来说,各尽其责强调了中国责任的外延。即中国在全球经济事务中的责任必须体现权利和义务的对等。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这是中国的最大国情和最基本定位。中国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在经济总量、资源总量、消费总量和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被13亿人口基数一除,仍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2009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3678美元,排在世界98位,仅相当于美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7.93%,日本的9.25%。在农村有4000多万贫困人口,还有近2亿的富余劳动力;在城镇有2000多万人靠领取最低生活费过日子,每年还有2400多万人需要解决就业问题。每年新增大学毕业生近650万人之多,几年下来仅需要安排的大学生人数就要比许多国家的人口还要多。中国要实现现代化,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需要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

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开列的“中国责任”清单中,一方面许多诉求已明显超越了中国的经济能力,另一方面西方国家则很轻松地忘掉了自己应负的责任。正如美联储前高官维森特·莱恩哈所言:“当情况变得很糟糕的时候,人们总是会倾向于去指责他人,这已经成了华盛顿一个流行的政治传统”,这是一种典型的“瓦漏怪椽子稀”的做法。

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希望中国成为“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遵循既定的游戏规则,避免损害其既得利益和优势地位,同时帮助它们维护国际新秩序。事实上,中国对待善意的中国责任论,一直坚持和践行中国是一个负责任国家的理念。对符合中国国家利益及道义原则的“国际责任”,中国积极承担。例如,共享贸易自由化的成果、推动东盟自贸区建设、减免非洲债务、增加人道主义援助、参与维和、反恐等等。但是,中国责任决不是一种被强加、依附于别国的所谓的责任。中国的责任明确而清晰:共担责任、责任均衡。它既是维护和保障中国核心经济安全和核心利益的责任,又是推动促进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实现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尊重世界多样性,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责任。这种均衡责任观是中国智慧下的一种和谐,一种天道。绝不是佐利克先生曾在2005年大谈的,中国作为美国的“利益相关者”,所必须肩负的那种与美国国家利益一致的“战略责任”、“外交责任”、“经济责任”、“军事责任”和“政治责任”,其实质是期望将中国的经济发展步调和节奏纳入其主导的战车,为其全球的战略和国家利益服务。

那么,中国应当和能够承担多大的国际责任?这首先要认识中国的实力以及与实力相关的国际地位。就目前的实力来看,中国只能算是一个地区大国。当然,中国的幅员、人口、文化、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等因素又使得中国具有一定的世界影响力。所以,中国又不是普通的地区大国,而是一个具有一定世界影响力的地区大国。如果将中国的社会制度、发展阶段、综合实力结合到一起来定位中国的角色,比较恰当的表述应当是: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中的、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地区大国。中国的国际责任就应当从这个角色定位出发来认定。

从这个定位出发,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大国,中国应该在国际舞台上维护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利益;作为地区大国,中国需要为亚洲的和平、稳定、繁荣而努力;作为一个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国,中国需要为世界持久和平、共同繁荣贡献力量。

从中国的根本利益和实力出发,中国要承担国际责任,首先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中国的国际责任主要不是体现在物质层面,而是在精神层面。或者说,在国际责任上,中国主要不是奉献硬实力,而是软实力。中国提出的许多主张和理念是符合全世界人民共同利益的,是顺应历史潮流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影响将越来越大。

其次,中国要成为一个负责的大国,只能是对整个世界负责。但中国不是作为西方大国的挑战者去承担国际责任,而是同西方大国协调,实现在国际舞台上的互利、互补、共赢。只有这样,中国承担国际责任才有利于建设和谐世界,才有利于中国的和平发展。

警惕西方国家对华捧杀

美国《世界日报》曾刊文《2030年中国GDP打败美国称霸全球》。文章说,日本内阁府发表的统计报告指出,中国GDP在全球所占比率,预测将由2009年的8.3%大幅增至2030年的23.9%,取代美国跃居全球首位。

该统计报告分析认为,受到人口老化、劳动人口减少的影响,日本的GDP全球占比2009年时为8.8%,至2030年将跌至5.8%,只达中国的四分之一。美国也将从24.9%降至17%,把排名首位拱手让给中国。从这些数据来看,大家都看好中国经济的增长率将达到或超过10%,因而将领先于全球其它经济体。

人们注意到,近来关于中国的GDP将在何时超过美国的预测频频见诸报端。问题是,为什么西方国家总是喜欢将“中国经济超越日美”当成一个话题来反复讨论?

依笔者看,答案可能有四个:一是自我的警觉;二是借以鼓吹“中国威胁论”;三是寻找打压中国经济的借口,如逼迫人民币升值等等;四是利用经济理论的主导地位,有意制造GDP陷阱。

中国经济世界排名不断上升,在西方人的眼里,中国已对他们构成了威胁。有一个现象值得我们注意,如果较多西方国家共同遏制新兴经济大国的崛起,新兴经济大国的崛起目标就有可能被扼杀。新兴经济大国即使最终“幸存”,也难免会元气大伤。

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中国并不是首例。例如在过去的三十年里,美国学者曾无数次预言日本、欧盟甚至中国、印度将超越美国,而这些国家无非是美国的假想对手中的一个。

中国目前的境况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日本当年的处境。经过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的经济长期高速增长,到上世纪80年代后半期,日本经济步入了令人炫目的鼎盛时期。一时间,以美国媒体为首的西方媒体对日本经济奇迹进行了全方位的热炒。在广场协议谈判期间,信心膨胀的日本甚至主动提出将日元升值10%。然而,正是因为“广场协议”的签订,日本经济几年后陷入所谓“失去的十年”。

1979年,美国哈佛大学着名学者傅高义推出一本名为《日本第一》的书。此书一出,立即在美国引起轰动,成为当年美国最畅销书之一,美国媒体也对此书进行了大肆炒作。

当时,日本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1952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只是英国或法国的1/3;到上世纪70年代末期,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与英、法两国的总和相等,超过美国的一半。傅高义在书中写道:日本地少人多,资源匮乏,二战中被美国击败且被军事托管,但战后日本却创造了一个经济神话,在许多方面已超过一直以世界老大自居的美国。虽然日本在军事上没有打败美国,但通过经济战争却成功战胜了美国。傅高义在书中宣称,日本在工业和经济方面全面打败美国是毫无疑问的事情。

同类推荐
  • 美国与第一次柏林危机

    美国与第一次柏林危机

    第一次柏林危机是冷战时期美苏两国以军事力量为依托展开的首次面对面的较量。本书以第一柏林危机的发生、发展为主线,围绕杜鲁门政府的危机决策展开研究,主要论述危机的缘起和肇始、危机全面爆发和美国的初期反应、美国应对危机政策的形成、政策的实践与危机的化解。最后通过对危机事件和美国对策的再认识,反思美国在战后诸危机中形成的危机决策机制的特点以及决策机制演化趋势。
  • 政府间关系:权力配置与地方治理

    政府间关系:权力配置与地方治理

    中国政府层级结构、法律地位、功能以及面临的问题决定了当前改革政府层级体制的突破口在于地级市。但是,中国现行的行政层级体制和资源配置模式已经将地级市政府的权力结构和利益结构制度化甚至法律化了,省级政府已经很难对市县政府的权力和利益作根本性的调整,地方政府推进省管县体制改革面临着动力不足、权限不足甚至是合法性不足的多重困境。因此,中国政府间关系的调整必须走出权力收放、无序博弈的局面,从整体上、自上而下地构建制度化分权体制,合理划分政府间的职责权限,用法律和制度来保障中央政府的权威性和各级地方政府的自主性,使地方政府逐渐从中央政府和上级政府的“代理机构”转化为地方公共利益的“合法代理者”。
  • 官经一日一谈

    官经一日一谈

    盲目创新和泥古不化一样有害。不可事事明察秋毫,洞彻人心深处;不可老于世故,更不要过于圆滑,领导者的才能在于选拔官吏和任用。“赏”与“罚”是法家治国的“二柄”,以此来调动民心,在一拉一打的过程中,让不法之徒惧于威严不敢造次,君子慎其独也。道德原则是一时一刻也不能离开的,在独处无人监督时,或者在细小的问题上,不能放纵自己。依此处世,可无患矣。要想让人拥护和信服,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自身的修养;应该认清自己的性情,损有余而补不足,打造完美的性格;恪守信义是立身处世之道。
  • 中国大参考(2013-2014)

    中国大参考(2013-2014)

    2013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复杂的变化,被基辛格称之为“数百年来未有的大变局”进入深度盘整期,世界格局均衡化成为大国关系演变的大趋势。伴随着中国全面走向复兴,中国外交也快速走到世界政治舞台的中央,影响力进一步增强。《中国大参考》从多视角、多维度、多侧面对2013年世界格局演变新态势、经济危机下的全球治理、大国关系走向、网络“冷战”时代形成和国内政治、经济、外交改革与发展战略进行了深刻独到的分析与解读。
  • 20年后,中国和世界

    20年后,中国和世界

    本书既不是一部未来主义著作,也不是一本科幻小说。它是预测、分析和展望未来的产物。我们将朝着新世界迈进,更好地理解这种变革所带来的挑战将使得我们能够提前做出预测,以确保能成功应对突如其来的变化。
热门推荐
  • 高考必胜心理咨询

    高考必胜心理咨询

    每年都会有一个让大多数学生和家长紧张的时刻,那就是被称为“黑色六月”的高考。每到这个时候,相当多的考生都会由于焦虑而寝食难安。这个不仅影响到考生的身体健康,也严重地影响了考生的精神状态,这就使得这些考生无法正常发挥应有的水平,更不要说从千军万马中挤过独木桥了。本书针对高考每个阶段可能出现的情况都一做了指导,这些情况都是考生中最普遍最常见的问题。另外,本书也适合广大的学生家长,书中的一些措施非常具有指导作用,实用性强,可帮助家长更好给自己的孩子提供畏辅导。
  • 乱世物语

    乱世物语

    我不是标题党!说了不是!这是一部不萌、不腐、不后宫、不少女、不肉、无恋爱、不虐恋、不热恋(上述皆对于主角而言),总之就是不恋爱的一个团队中全?是男人的冒险小说,你敢看吗?!本小说各种借(chao)鉴(xi)元素众多。好吧其实真的是借鉴。人物素材等来自于热门手游乱斗西游。所以这就是一个乱斗西游的同人小说。仙界,陈塘关李靖的三太子李哪吒为了复仇,明治跳下天界,化作莲花,投胎于凡界,寻找传说中的英雄的魂魄,为了打上天界,随魔军首领魔悟空推翻了天界之神如来佛祖,创建了一个自由秩序的三界。
  • 无期囚徒

    无期囚徒

    可道是:心事缠绵遥遥无期,岁月荏苒默默取暖。
  • 魔灵

    魔灵

    一代传奇特种兵,意外穿越到了修真世界,组建修真者大军,横扫无敌,炼制手枪法宝,无可抵挡。重组修真王朝,脚踏圣地,看他如何纵横修真世界!
  • 伏羲令之千年绝恋

    伏羲令之千年绝恋

    他明明是学医的,暑假课题研究的不是人体解剖,而是去往海口调查沉没的72座古村落!但古村落并不是他们的目的,他们要找的是消失不见的第73座古城。小菜鸟跟随众人寻寻觅觅,古城没有下落,却意外发现一座海底古墓。墓道里机关重重,九死一生找到的棺椁,里面躺着的竟然是一个仿佛沉睡公主一般白衣飘飘的女子……
  • 鱼乐少年远足记

    鱼乐少年远足记

    本书为中短篇小说集。作者以细致、流畅的笔触,刻画了各形各色的青春故事,唤起读者对青春岁月的记忆和反思。小说的目的在于对青少年现实命运的关注、感受、呈现和思索,恰到好处地传递出作者对青少年教育的思考和认知。
  • The Foundations

    The Foundation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鬼王追妻:魅力野蛮小娇妻

    鬼王追妻:魅力野蛮小娇妻

    或许没有她师兄,她不会下这样的决定。几百年后的今天,师兄轮回终于在这世。她不顾自己极阴之体,冒着生命的危险只求一见。可是,师兄怀里的不再是自己,而她的丈夫依旧跟着她的身后。为了理清和逃避,在这个人世间她已经诡案组灵异事件查案三百年了。鬼王心中暗叹,为什么,他的追妻路那么的遥远。
  • 女神的贴身保镖

    女神的贴身保镖

    【2016年度震撼登场,不容错过的都市盛宴!】杀手界的王者降临都市,意外成为富家千金的贴身保镖,凭借风流不下流的本色,流连在美女丛中,混得风生水起……且看一代妖孽高手,如何以逆袭的人生,打出一片暧昧的江山!不以风骚惊天下,但求保镖动世人,拿什么保护你,我的女神?
  • 天神王座

    天神王座

    “矮人巨炮50万金币,抢钱啊,瑰兰庄园一年才400金币。等等,我是不是说了抢钱这种不得了的想法?”“荣耀任务,刺杀国王……啊呸,杀国王,肯定跑出圣殿骑士追杀我,我才招了1个暗黑精灵英雄。”这是一个少年带着游戏系统,整天祸害世界的故事。……【好吧,来个正经的简介】信仰、征服、荣耀,帝国神圣不朽的三大瑰宝,人类进化永恒的三大本源。从北方帝国皇帝奥古斯都十三世,到南部自由联盟罗斯柴尔德家族,遵循于此,皆受众神眷顾。彼时,精灵退回翡翠森林,矮人被奴役不见天日,巨龙早已陷入长眠,人类雄霸最肥沃的大陆。千年来,为各自图腾而战的比蒙兽人部落,被黄金家族统一,席卷德奥瑞大陆,人类节节败退。在这动荡不休的时代,一个叫杜维的少年从瑰兰庄园走出,走入了天神陨落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