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63200000007

第7章 “金融危机”:中国崛起路上最大的机会(7)

一、国际货币与监管体系的现状及其缺陷

现行国际金融体系的主要缺陷和弊端突出表现为:国际货币体系在国际储备资产、汇率制度和国际收支调节等三方面的秩序和纪律弱化而无序,国际金融监管体系乏力导致现有的国际金融体系的扩张无序且无度,国际金融机构的决策机制偏畸或偏颇、其危机缓解救助机制更显狭隘,这都加剧了国际金融的风险因素,大大降低了其应有功能和作用,甚至对国际货币金融危机的频繁爆发产生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国际货币体系的特征与局限性

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始于1976年牙买加协定的签订,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呈现出以下一些主要的特征:

首先,国际储备货币以美元为主,美元仍然面临“特里芬难题”。

布雷顿森林体系终结之后,美元发行失去了黄金储备的硬约束,发行规模迅速攀升。近年来美国经常项目持续的逆差,美元大量输出,以东亚国家为代表的出口推动型国家则积累了大量的美元储备,美元在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占比长期居于高位。尽管1999年欧元的诞生打破了美元一统天下的局面,欧元发行规模的上升在一定程度上也取代了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但仍未从根本上改变美元作为全球主导国际货币的地位。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统计,在国际储备货币中,美元的占比仍然高达63%,远高于其他储备货币的比例。

牙买加协议签订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解决美元所面临的“特里芬难题”,即保持美元币值的稳定与满足全球经济增长所要求的持续的美元供应之间的矛盾。但在现行货币体系下,随着美国赤字规模的不断攀升,全球经济不平衡的日益加重,保持美元币值的稳定的难度也日益加大,而与此同时,美元仍然作为国际金融和贸易主要的计价和结算货币,全球贸易的不断深化又客观要求美元的必须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因而,美元实际上并未真正摆脱“特里芬难题”。

其次,以浮动汇率制度为主、多样化的国际汇率制度安排。

国际汇率制度安排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即浮动汇率制、中间汇率制和固定汇率制,其中中间汇率制又包括爬行盯住、水平带内盯住等多种汇率制度。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5年对其187个成员国的统计,已经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有86个。近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重新对汇率制度进行了细分,将韩国也列为采取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尽管实行纯粹的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并不占绝对多数,但是由于主要发达国家和储备货币发行国大都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因此,浮动汇率制度成为当前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的汇率制度安排。

再次,国际收支调解手段趋于多样化。

在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下,主权国家可用于调节国际收支的方法较多,既包括传统的采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结构政策等经济政策调节国际收支的失衡,同时在国际金融市场的不断深化的情况下,其也可以较快通过商业性的国际融资手段来获取调整国际收支的必要资源。此外,发生国际收支困难的国家还可以求助国际金融机构协助本国开展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

尽管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主要是由其所依存的全球实体经济格局所决定的,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贸易的开展,带动了全球范围内经济的增长。但不可否认的是,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美元泛滥导致国际金融危机频繁爆发。

美国宏观经济政策缺乏制度性约束是导致国际金融危机频繁爆发的重要根源。近年来,美国为促进经济发展,采取了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美元发行泛滥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性过剩,全球货币供应量被无限放大,从而使得资产泡沫越积越大,虚拟经济严重脱离实体经济,最终导致房地产泡沫的破裂引爆了金融危机,并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

第二,国际金融市场的汇率剧烈波动。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主要的国际货币汇率经常大起大落、变化不定,汇率体系存在众多不确定因素,加剧了外汇风险,与其相伴的是全球大宗商品的价格的剧烈波动,阻碍了国际贸易与投资,发展中国家深受其害。

第三,国际收支失衡问题积重难返。

由于国际收支的各种调节方式都不同程度存在不足,特别是IMF开展救援活动的严格条件性和国际商业性融资的短期快速流动性,很大程度降低了主权国家调节国际收支的有效性,致使全球性国际收支失衡问题在短期内无法获得彻底的改善。

国际货币体系内在缺陷是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不断蔓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也是近几十年来国际金融危机频发的制度性根源。“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有其必然性,这是由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内在缺陷决定的,同时也是美国过度利用国际货币体系缺陷获取巨大利益的必然结果”。无约束的美元本位制已成为国际金融危机频频发生的根源。

(二)国际金融监管体系的缺陷

近年来,国际金融监管体系出现了两方面的发展趋势:一是主要发达国家的监管模式由分业监管逐渐向综合监管过渡;二是全球统一监管取得一定程度的发展。例如,巴塞尔委员会制定的全球银行业的监管标准已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国际互换与衍生工具协会(ISDA)制定的有关标准日渐发展成为国际金融衍生产品交易过程中的基本依据等等。尽管随着金融业的发展,国际金融监管模式进行了相应的必要调整,但是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却充分暴露了现行国际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着众多的缺陷:

首先,对金融市场缺乏有效的监管。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对金融市场缺乏有效的监管,致使金融创新过度,远远超出了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也是引发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国际金融监管缺乏协调机制。

各国金融监管当局在国际金融监管方面缺乏必要的沟通和协调,从而无法及时控制并阻断金融风险在全球范围内的蔓延。“如果说是监管不力导致危机爆发,那么监管国际合作不到位和全球治理缺失则是危机蔓延的重要根源。”

再次,国际金融机构的监管失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金融机构过去也没有充分履行其对国际金融市场应尽的监管职责,致使国际金融体系中的风险不断积聚,并最终引发了金融危机。

因此,加强金融监管合作,尽快制定普遍接受的国际金融监管标准和规范,完善评级机构行为准则和监管制度,建立覆盖全球特别是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的早期预警机制,提高早期应对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国际金融机构体系存在的问题

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为代表的国际金融机构即布雷顿森林机构,成立于二战后初期,其重要职能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以美元为中心、以稳定国际货币体系为目标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世界银行则提供以稳定欧洲和发展中国家为目标的战后重建和发展援助机制。布雷顿森林机构为战后世界经济从废墟中发展起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尽管布雷顿森林机构仍然存在,但由于其受制度设计方面存在的先天不足、指导思想僵化等因素所制约,难以反映国际经济金融格局的变迁、严重影响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与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本不能适应,因而无法充分发挥其在全球金融经济事务之中应有的作用。

从总体上来看,布雷顿森林机构存在着制度设计缺陷、指导思想僵化和危机管理失职三大严重问题:

(一)制度设计缺陷

布雷顿森林机构在决策机制方面存在诸多不尽合理之处,迫切需要进行变革。突出表现为三个不合理:

一是份额确定与调整不合理。

布雷顿森林机构各成员国的份额,与成员国的利益密切相关。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例,份额的大小决定着成员国可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获得资金与特别提款权的数额,也决定着发言权和投票权的大小。份额是投票权分配制度的基础,而份额计算公式则又是关键所在。然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计算公式的参数及权重的选择缺乏科学依据,尽管份额计算公式包括GDP、储备规模、经常项目收支、开放程度等变量,但忽略了人口、经济增长等重要因素。更有甚者,在历次份额分配中,份额计算公式中有关参数和权重的调整不仅没有公开程序,而且具有较大的随意性。这种状况,势必影响份额计算公式作为决定成员国份额客观依据的公平性与合理性。由此得出的投票权夸大了发达国家在国际经济中的分量,而新兴市场经济体经济实力的增长在份额分配中根本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以中国为例,2008年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第二大贸易国、第三大经济体,GDP占全球GDP的6.4%,但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份额分别仅为3.66%和2.78%,与中国的经济实力严重不符。

二是决策与治理机制不合理。

布雷顿森林机构投票权是其成员国行使权利、参与国际治理的基础。投票权分为基本投票权和加权投票权,前者是成员国拥有的固定投票权,反映主权平等原则;后者则随成员国份额的增加而增加,体现成员国的贡献度。这种制度安排导致两种投票权比率严重失调,“一国一票”为基础的主权平等原则最终为“美元”决定投票权的原则所取代。当前,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投票权比例分别是44:56和43:57。少数发达国家的投票权占绝对优势,美国更是“一国独大”的拥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6.77%的投票权,日本、德国、法国和英国的投票权所占比例分别为6.02%、5.88%、4.85%和4.85%,这五个发达国家控制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38.37%的投票权。从世界银行的情况来看,美国的投票权为16.36%,日本、德国、法国和英国的投票权所占比例分别为7.85%、4.48%、4.30%和4.30%,五大国控制了世界银行37.29%的投票权。投票权过度集中于少数发达国家导致其拥有了实际否决权。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章程,除有特别规定之外,这两大机构所做的决议,必须获得半数以上投票权才能通过,重大决议则需要获得85%以上投票权,这实际上赋予了美国在这两大机构重大决议上的决策权和否决权。

三是高管遴选机制不合理。

长期以来,布雷顿森林机构高级管理人员的遴选机制不透明,缺乏规范的标准和程序。从表面上来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由执行董事会推选产生,但实际上,总裁人选始终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大股东的政府秘密决定,由美欧等西方国家政府相互协商产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和世界银行行长分别由欧洲人和美国人担任已成为惯例。布雷顿森林机构高级管理层由美欧国家主导,不仅难以体现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而且从根本上削弱了发展中国家对布雷顿森林机构管理层进行监督与问责的基础,使布雷顿森林机构成为发达国家控制国际经济秩序的重要平台。

(二)指导思想僵化

长期以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以“华盛顿共识”为指导思想,政策取向片面强调市场化、自由化、私有化,贷款条件存在着严重的教条主义倾向。在运作过程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将目的与手段的关系本末倒置,把市场化、自由化、私有化作为目的,而不是将其作为实现稳定发展的手段。

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例,其居于国际金融体系的核心地位、作为国际货币体系的重要载体,成立之初的功能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维持固定汇率制度、协助成员国干预市场汇率的波动;二是监督成员国的国际收支状况,为发生严重逆差的成员国提供资金援助并协助其执行调整计划;三是协助建立成员国之间经常账户交易的多边支付体系,并消除阻碍世界贸易发展的汇兑限制。但在实际运作中并未能对成员国一视同仁,带有明显的偏见:对于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具有系统重要性的主要国际储备货币发行国的监管缺位,放任其实施过度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导致全球流动性泛滥、投机盛行;而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则监管过度推崇紧缩性宏观政策、资本账户自由化、浮动汇率等经济理念,过多纠缠于汇率政策问题,在提供救助时往往对被救助国附加不切实际的苛刻条件,反而加重了成员国的危机。这种僵化的指导思想不仅造成其在政策上偏离基金组织的宗旨,而且也导致基金组织沦为少数发达国家借以实现本国经济利益最大化的重要场所。

长期以来,由于布雷顿森林机构的运行偏离了其纠正和补充市场失灵的全球公共职能的轨道,从而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导致了全球经济的严重失衡和无序状态,加剧了国际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

(三)危机管理失职

近二十多年来,全球范围内各种类型的金融危机此起彼伏,布雷顿森林机构作为世界经济的治理者和国际金融市场的重要监管者,没能有效预测和预防金融危机的爆发,其工作出现了相当程度的失职。

现行国际金融体系不仅对于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显得束手无策,而且也无法有效预防区域性的金融危机。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始发于美国这一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地带,这是现行国际金融体系构建以来最大的金融危机。危机导致全球金融市场秩序紊乱,世界主要经济体无一幸免地出现经济大幅度下滑。然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不仅没有预测到危机的爆发,而且在危机爆发后仍然严重低估危机的破坏性,对美国这一危机始发国也没能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政策建议,在危机的救助过程中也受制于资源短缺。作为金融危机的救助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具有全球系统重要性的国际储备货币发行国爆发的危机显得无能为力,这不仅充分暴露出现行国际金融机构指导思想僵化所产生的严重弊端,而且也表明了国际金融机构体系自身改革的迫切性。

由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代表的国际金融机构是建立在旧的国际货币体系之上的,目前已根本不能适应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改革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同类推荐
  • 博弈与合作-冷战后墨美双边与媒体关系

    博弈与合作-冷战后墨美双边与媒体关系

    从殖民地时期的依附,独立时期的民主抗争,直至目前的区域性合作,墨美双边外交政策不断发生着变化。冷战后,随着墨、美两国几届总统的更替,双边关系也因合作和发展的需要,不断得到改善。
  • 旧制度与大革命(政务版)

    旧制度与大革命(政务版)

    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的开篇即写道:“关于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已经有前人绘声绘色地书写过,我不愿意再写。我现在所创作的这部书绝不是为了讲述这一段大历史,而是志在思考、研究、透视这一场大革命。”这部作品从宏观角度揭示了大革命的本质、使命与功绩,从中观角度解析了引发大革命的各种制度性诱因,从微观角度解析了引发大革命的各种社会性诱因。这部作品,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法国大革命,并从中获得历史的启示。
  • 冷战后的联合国

    冷战后的联合国

    本书作者以丰富独特的经历,展开历史性的回顾和评述,书中将析论冷战后联合国体制和使命策略的发展变化,多方位地刻画它在国际矛盾纷争中所扮演角色之重要性和其缺陷不足。并为联合国的将来和世界和平提出一些建议。
  •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依法治国(下)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依法治国(下)

    《党建工作实务:依法治国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简称《消法》),于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1993年10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1号公布。其宗旨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其两大核心内容是消费者的权利和对权利的保护措施。
  • 论自由·代议制政府

    论自由·代议制政府

    《论自由》主要从三方面论述了公民的自由权利。《代议制政府》是密尔政治学说的另一部代表作,是其多年致力于议会改革而形成的政治观点和实际建议系统化的结晶。
热门推荐
  • 语言艺术全书(1册)

    语言艺术全书(1册)

    语言是一门艺术,亦是通于人情世故大门的关键;换言之人情世故,大半蕴藏于语言中。然良好的口才并不是天生而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塑造出来的。再者人不是孤立存在于世,都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生存,而语言则是我们用来交往的基本手段。故本书通过大量贴近生活的事例和精炼的要点,使读者认识到表达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才能让自己更会说话,能迅速练就“三寸不烂之舌”。
  • 幻想世界纪元

    幻想世界纪元

    《幻想世界》是由网络科技公司天鼎自主研发的虚拟现实游戏,摒弃了传统的鼠标和键盘,由脑电波控制。高度自由的玩法和角色培养成为新一代的游戏霸主
  • 回忆歌

    回忆歌

    如果当初我们能不那么倔强,现在也会不会不那么遗憾?叶青葵的一生遇到过许多人,他们都是迷茫的旅行者,他们都在爱情中丧失了原本的纯真……而她没想到的是,终有一天,她也会变成那样。顾白笙,他像一朵白莲一样走进了她的人生,却不曾知道白莲的温柔下是怎样的剧痛。走过了四年的繁花似锦,命运将它们分开,从此他们分扬道镳,本以为一生从此匆匆而过,却不知猛然回头依旧痛彻心扉。
  • 强势宠爱:席先生请自重!

    强势宠爱:席先生请自重!

    拜他姑姑所赐,她被迫送到国外。七年,让她一个人在陌生的国度中挣扎。直到一份合约迫使她不得不回国签订,只要签订完合同,她就可以永远离开这片故土。她跟他斗智斗勇却每每战败,忍无可忍去找他谈判,“席总,就当我求你把这合同签了行不行?”他却只回了一句,“容总,我把合同签了你不走行不行?”
  • 洛华

    洛华

    宁村世代打猎为生,只会粗浅仙法的村民只能猎杀三阶以下的妖兽,直到有一天,他们发现了一只重伤垂死的四阶,他们杀死之后惊异的发现这是一只契约兽!
  • 夏棠

    夏棠

    深情不及久伴,厚爱无需多言,程诺用了两年时间才从伤痛里走出来,一颗心像从冰水里捞出来一样,再也没有温度,直到那个男人出现,他是温暖的太阳,照亮她的黑夜,伴她前行。
  • 我是摄影师

    我是摄影师

    人生最悲剧的,不是爱的人在面前,而她不知。而是有家不能回,有子不能认。我是一名流浪摄影师,只为拍那些晚上在路灯下、垃圾堆、杂乱墙角的流浪者的另类摄影师。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凡人,我能做的只能是用我的方式去让所有人,去关心那些人“如果乞讨者在你身边,请善待”因为他们都是可怜人……
  • 探秘——世界未解之谜(宇宙篇)

    探秘——世界未解之谜(宇宙篇)

    浩瀚宇宙,我们所生存的太阳系不过是沧海一粟。太阳、月球和太阳系中其他众多星体的每一个微小的变动都会对地球造成重大影响。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地球并不是宇宙中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的星球,所以,作为宇宙中的智慧生物,我们人类并不孤单。
  • 许是温阳茶花开

    许是温阳茶花开

    遇见尚温言的那年,盛茶十岁,胆小懦弱,一场斗殴中她自保得彻底。母亲的毒打让她在两年后与他有了第一次对话,人前的他光芒万丈,只会对一个女生很好。而盛茶就像是角落里独自生长的狗尾巴草,那么渺小低埃。是缘是劫,孰是孰非,多年后他们的相遇拉开一段尘封的往事,会让故事中的他们坠入怎样的深渊。本文小虐结局喜,码字属蜗牛,喜欢的可以收藏养肥了再看*^_^*
  • 天骄

    天骄

    女友抛弃了我……遇见她之前,我叫叶凡,秋风落叶,平平凡凡。遇见她之后,我是叶飞,一叶秋风乍起,注定一飞冲天。每次被仇人打倒,我都用滴血的嘴角告诉自己:热血未冷,我梦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