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66300000014

第14章 乱世造机遇机遇造英雄(3)

淮军在虹桥一役的大胜,挽救了上海,解除了松江一带的危险。轻易的胜利和实实在在的军功终于让淮军赢得了上海士绅的信任,立足上海将不再是问题。李鸿章本人也因作战勇猛,身先士卒被冠以“武翰林”的美名。就连李鸿章本人对此战的胜利都是欣喜异常,他在给曾国藩的信中写道:“有此胜仗,我军可以自立,洋人可以威慑。吾师可稍放心,鸿章亦敢学战。”

淮军的胜利给了龟缩在上海城区英法联军勇气,想报一箭之仇的英、法军队联合华尔的常胜军和淮军开始乘胜追击。

此后几个月,淮军在英、法军队的掩护下一鼓作气又取得了北新泾和四江口两场恶战的胜利。虹桥战役胜利后,淮军一路夺取了南汇、川沙、奉贤,攻陷了金山,拿下了青浦,在新北泾扎下了营盘。太平军潮王黄子隆、大将蔡元隆、慕王谭绍光等人合兵一处数万之众,滚滚而来。人数并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面对数倍之敌,淮军毫不畏惧。一战之后,淮军将领刘玉林、韩正国阵亡,矮个子文盲将军程学启再次不负众望,打得太平军惨败而退,淮军取得新北泾的胜利。

九月,淮军联合英、法军队和常胜军攻占了嘉定,直接威胁到昆山、苏州等地。太平军邓光明又集中数万兵力分路阻击联军的进攻,围攻重点是淮军前敌四营,扼守在四江口一线。李鸿章率部增援,由郭松林、刘铭传、程学启分左、中、右三路发起全线进攻。此战使四江口之围解除,太平军损失过万,缴获枪炮七八千件。

三战之后,太平军被彻底赶出上海周围区域,再也没有能力威胁这个经济港口、万国租界,上海会战到此告一段落。上海一战的胜利是“东征第一大捷,亦为中兴第一转机”,淮军开始掌握苏南战场的主动权。李鸿章也捞得不少好处,同年底被实授江苏巡抚,真正做上了封疆大吏,二品大员。一个属于李鸿章和淮军的时代,最先在上海露出了眉目。

市场风云瞬息万变,各种突发事件总是层出不穷。这些事件可能打乱企业的整体运作,降低企业的信誉,损毁企业的形象。作为企业管理者要时刻培养自己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意识。

太平军进攻上海是既定的方针,只有拿下上海才能摆脱被四面夹攻的危局,稳定江南的势力根基,获取充足的战争经费。但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打破了太平军的计划,此时太平军既没有吃亏,淮军也没有失利。太平军最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放弃进攻计划,安全退出战场,待瘟疫过去再卷土重来。李秀成不甘心如此撤退,想在临走前占点便宜,遂有袭击虹桥的失利和接二连三的败退。

李秀成的失败告诉企业管理者,面对突发事件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其一,及时处理,阻止事件的影响进一步扩大。把突发事件扼杀在摇篮中,或者刚刚出现端倪就及时应对,这样才不至于产生更大的危害。

其二,收缩自保,维持稳定。在突发事件面前,稳定才是第一位的,只有保持稳定才能有继续发展的动力。如果根基不稳就贸然发展,迎来的将是大厦将倾。

经管真谛“说”

企业在进入市场过程中打响第一枪很重要,打响了第一枪,企业就取得了先声夺人的气势,提高了士气,增强了信心,为以后的发展打开了局面。如果第一枪哑了火,脱了靶,就会给企业带来很多不必要的困扰。

李鸿章精心准备,冷静安排,在上海士绅的期望中,一举击溃了太平军的进攻,打响了淮军入主上海的第一枪。李鸿章的成功在于三个条件:强大的实力、良好的时机、一往直前的勇气。强大的实力使淮军有了战胜太平军的底气,良好的时机给了淮军发挥优势的空间,一往无前的勇气让淮军顶住了缺少经验的压力。

商场如战场,李鸿章入主上海的条件,也是企业打响抢滩第一枪,登陆市场不可缺少的关键。具备强大的实力才能在弱肉强食的市场竞争中有立足的余地,良好的时机能发挥企业最大的影响力,无畏的勇气可以坦然面对强大的压力。具备这三个条件,创业成功就不是难题。

4.戈登面前的铁腕:吸引优秀合作伙伴能加快创业进程

上海的胜利只是淮军走上历史舞台的开场白,虽然先声夺人,但远远不够震撼人心。虎狼之师的名号必须要用鲜血和功绩堆砌,更何况是一支临时组建的地方武装。

初尝胜利果实的李鸿章看到了自己军队的战斗力,经过一次胜利的淮军将士增强了战胜太平军的信心。太平军乘胜而来,携败而归,两军之间霎时攻守相易,形势逆转。高涨的士气,一击而溃的敌军让李鸿章意识到攻击苏州、收复全吴中的时机已经到来。

吴中北依苏州古城区,东连昆山,南接吴江,西衔太湖。占领整个吴中地区就等于占领了苏南,从此进可攻,退可守,水运发达,交通便利,再无后顾之忧。而占领苏州,就是占领整个吴中的开始。

苏州是天京外围最重要的根据地,经济富庶,钱粮充足,太平军守住了苏州就等于守住了一条天京的生命线。反之,淮军夺去了苏州,天京就面临着被锁住喉咙腹背受敌的局面。因此,一方要顽强死守,一方要坚决拿下,一场激烈的攻防战即将在苏州上演。

全盘的规划,精心的准备是百分百发挥军队战斗力的保证。久为幕僚,深谙用兵之道的李鸿章通过分析苏州的局势,得出了攻取苏州“有可虑者三,有可幸者二”:

苏州是太平军在吴中最重要的根据地,已经经营了好几年,兵多将广,城高墙厚。在清军的穷追猛打下,太平军在苏州周围的局势逐渐恶化,败退的太平军不断地集结在苏州城内,可战之兵数量庞大。如此重要的位置,太平军必然严防死守。如果苏州失陷,吴中的太平军将失去依仗,无处可退,天京也将敞开在淮军的视线之内,所以无论如何太平军都会血战到底。

苏南乃水乡泽国,水网密布,河道纵横。这样的地势易守难攻,发达的航道成为太平军进可攻退可守的有效作战平台。淮军要想拿下苏州,首先必须荡平苏州外围密布的据点和四处流动,伺机出战的太平军小股兵力。

忠王李秀成扼守在苏州城中,刚刚经过了上海城外的失败,对淮军更加的小心谨慎。此人素有“为诸贼之冠”的美誉,威望很高,号召力很大。其势力范围遍布苏、杭、嘉、湖四地,一旦苏州有变,其他三地必然倾力来救,淮军很可能陷入四面夹攻之中。

优势不是太平军的专利,劣势不是淮军独有。在攻守相易的情况下,淮军除了三个不利条件外,还有两个优势。

此时清军在对太平天国的战争中,已经处在了战略反攻阶段。一时所向无敌的太平军接连遭到重大打击,特别是湘军在安徽战场取得巨大的胜利。曾国藩正指挥数万大军向着太平军的老巢进发,天京危在旦夕。战争的失败容易动摇军心,慢慢逼近的威胁更能产生恐惧,苏州城内的太平军在士气上已经先输了一招。

苏州城内虽然兵多将广,但都是些逃兵败将。李秀成数败之后,损失巨大,麾下精锐所剩无几。四处封锁,弹药匮乏,难以形成强悍战力。而且苏州城外各个据点也在清军的进攻下不断减少,关卡重重,援军很难提供有效的支援。内无强将,外无援兵,弹尽粮绝,李秀成虽然“多狡谋”,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在如此形势之下,李鸿章做了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胜利的布置。先是联合英国人戈登率领的常胜军,促成联合围剿的局面;后是策反太平军内部动摇不定的力量,造就内外夹攻的局面。

万事齐备之后,1863年春天,李鸿章兵分三路向苏州地区发起了进攻:李鹤章、刘铭传率北路大军过常熟攻取江阴、无锡;程学启率中路大军直攻苏州;李朝斌率太湖水师走泖湖、淀山湖攻吴江、平望、太湖。戈登的洋枪队居中策应,配合三支大军交替推进。

要拿下苏州,淮军首先必须拿下苏州外围最重要的三个据点:昆山、江阴、花泾港。昆山是“苏省东面切近门户”,攻占此地相当于在苏州的大门前打进了一个楔子;江阴是“介江海之冲,拊常州、无锡之背,为南贼北窜咽喉”.占领江阴就等于切断了太平军北逃的道路;花泾港号称“当吴越之冲,水陆交汇之地”,拿下花泾港,淮军下太湖、困苏州将易如反掌,而太平军也会“嘉湖道梗,气脉不通”,变成笼中困兽。

在强大的武力和巧妙的配合之下,淮军三路大军一路勇往直前。四月十四日,击退太平军将领谭绍光的援兵,占领了昆山;六月十二日,程学启在戈登的配合下攻占花泾港;八月一日,依靠被策反的太平军为内应,又顺利地拿下江阴。至此苏州城外的太平军据点基本拔除,大军对苏州形成合围之势。

八月,淮军开始对苏州发起总攻,戈登借助“飞而复来号”和“海生号”舰炮之利,首先拔得头筹攻占了有“苏垣锁匙”之称的宝带桥。旗开得胜并不意味着苏州之战将会赢得轻松自如,虽然苏州藩篱尽失,可是城高墙厚,地势险要,太平军残存的精锐尽聚于此。此后两个多月,双方一直僵持不下,迫不得已李鸿章再次用上了招降之计。

太平军内部各个势力鱼龙混杂。有坚决追随洪秀全的义民,有战败而降的清军、团练,也有浑水摸鱼的亡命之徒。特别是那些浑水摸鱼的亡命之徒,在清军与太平军之间摇摆不定的势力,就如同墙头草一样,哪边有利可图就往哪边倒;哪边软弱可欺,就刀兵相向。

淮军副将郑国魁原是巢湖的土匪,最擅长的就是做太平军与清军之间降而复叛、叛而复降的勾当。此次苏州久攻不下,郑国魁再次起到了关键作用。在淮军水陆并进、三面合围之下,城中粮尽,破城只是早晚之事,苏州城内早已经是人心惶惶。

揭竿而起为的是荣华富贵,投降叛变也为的是荣华富贵。因此在一阵封官许愿、既往不咎的讨价还价之后,郑国魁很容易地联络上了纳王郜永宽、康王汪安均、宁王周文嘉、比王任贵文、张大洲、汪花班、汪有为、范起等八人。这八个人都是太平军中的上层首领,一方主将,他们一降苏州城就不攻自破。

太平军与淮军敌对已久,双方互不信任,此时常胜军的首领英国人戈登恰好成为双方信用的担保人。与常胜军之前的首领华尔不一样,戈登出身英国名门,崇尚绅士风度,讲究言而有信。因缘际会,几年时间就在天津租界崭露头角,在常胜军中树立了威信。

由英国人戈登作保,急于立功的淮军和想保住富贵的郜永宽等人迅速达成协议。十月二十日,郜永宽带领部众杀死主将谭绍光,开门投降。李秀成见人心已散,无力挽回,连夜带领自己的部众逃出苏州城,持续了两个多月的苏州攻防战结束。

拿下苏州后,如何处理郜永宽等人成为李鸿章头疼的问题。这些人不同于战败而降之人,城中不解甲、不缴械、不整编的十万军队成为他们与淮军讨价还价的底气。如果处理不当,太平军降而复叛,苏州城很可能会得而复失。

面对桀骛反复之徒,尾大不掉之虞,李鸿章性格中的痞子气再次爆发。破城不过两天,茫然无措的郜永宽等人就被诱杀于李鸿章的大营内,苏州城内的数万太平军除了少数苏州本地被裹挟之人外,其余不分良莠尽数被诛杀。

兵者诡道也,讲究出奇制胜,杀降虽为人所不屑,在李鸿章看来却不是不可饶恕的弥天大罪,就连曾国藩对此也是支持的,但是这却惹怒了两军投降协议的保人戈登。在他看来李鸿章所作所为不仅是言而无信,更重要的是没有把他这个保人放在眼里。

气势汹汹的戈登要求李鸿章撤出苏州,辞去巡抚之职,备文认错。而老谋深算的李鸿章正想借此机会挫挫常胜军的锐气。一个是清国的官员,一个是英国的绅士;一个是淮军的领袖,一个是常胜军的首领。两人之间的较量,是淮军与常胜军的较量,也是清政府与列强之间的博弈。

戈登先是武力威胁,后又找英国公使交涉。谁知得到曾国藩和朝廷支持的李鸿章竟然寸步不让,常胜军在武力上又无法战胜淮军,屡试不爽的外交威胁遇到了不软不硬的抵抗。

戈登的霸道碰上了李鸿章的铁腕,为了维护英国的脸面,英国政府企图以提出解散常胜军来威胁清政府。殊不知这正是李鸿章最希望看到的结果,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淮军也不希望上海有与自己不相伯仲的势力存在。早就想摆脱常胜军的李鸿章立刻对外宣布这个消息,把解散常胜军变成了既定事实。

失去了军队,戈登就失去了吵闹的勇气。十九万两遣散费堵住了常胜军的不满,一万元的犒赏消除了戈登的愤怒,杀降事件在李鸿章的铁腕下和平结束。

攻占苏州的大功、打压洋人的勇气让李鸿章在仕途上又前进了一步,清政府给他加了太子太保衔,赏穿黄马褂。李鸿章在与外国人较量中的铁腕手段和强硬态度初见端倪,一个叱咤风云的外交人物即将从戈登的屈服中脱颖而出。

创业者必读

市场有竞争就有合作,特别是好的项目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合作伙伴。是否有一个好的合作伙伴,是企业项目能否成功的重要方面。选择一个错误的合作伙伴,就等于自我阻碍了项目的发展空间,降低了项目的成功率。

郜永宽等人有军队,有实力,选择投降清军是无奈之举。但是他们盲目地相信了戈登的面子,低估了李鸿章的狠辣,导致全军覆没。郜永宽等人的悲剧在于与戈登达成了一个得不到保障的契约,选择了一个不可靠的合伙人。

好的合作伙伴应该具有以下特点:有发展前途,有强大的实力。有发展前途就能把项目做大做强,有强大的实力就能轻松抵御市场的风险;珍惜自己的荣誉,诚实信用。珍惜荣誉就不会为一己之私搞阴谋诡计,诚实信用就不虞有背叛的情况;利益一致,价值观念相同。一致的利益可以保证双方共同努力,相同的价值观念是双方协调一致的纽带。

经管真谛“说”

创业者既要面临如何保障企业良好运作的问题,又要考虑企业开拓市场、营销产品的事情。这都关系到对市场形势的正确认识,在这一领域,一般情况下创业者常犯的错误有:没有认清形势盲目出手、制定了错误的营销战略、缺少后续方案的准备、策略执行过程不严格。这些错误都是导致企业失败的因素。

李鸿章在招降苏州太平军时,也面临着对局势的判断问题。他杀死降军不是生性残忍,背信弃义也不是天生卑鄙。苏州城刚刚拿下,太平军的十万降卒是最不稳定因素,淮军没有足够多的兵力来控制这些力量,盲目接纳他们只会造成动乱。而且郜永宽等人摇摆不定,朝秦暮楚,拥军自立,很难保证不降而复叛。如果处置不当便会尾大不掉,苏州城也有得而复失的危险。李鸿章充分地考虑了太平军降卒即将造成的问题,果断采取措施,用了背信弃义、残忍杀降的恶名换来了苏州的万无一失。

同类推荐
  • 乒坛皇后邓亚萍

    乒坛皇后邓亚萍

    本书是一本人物传记,记录了邓亚萍富有传奇色彩的三十年人生。其中包括邓亚萍如何从一名被省队淘汰的乒乓球手,经过不懈的努力成为一名世界排名第一的乒乓国手。如何将小学文化刷新为剑桥博士。如何从运动员成功转型为擅长体育经营管理的政府官员。
  • 袁世凯传

    袁世凯传

    袁世凯纵横捭阖两时代,既是清朝重臣,又是民国元首,是中国近代化变革的参与者和见证者。袁世凯是个不折不扣的纨绔子弟,早年科考失败,弃文从武,投靠吴长庆,攀附李鸿章,巴结荣禄,取悦西太后,同时还不忘在维新派身上下赌注……工于心计的他施展手腕,长袖善舞,终于位极人臣。民国初始,又攘夺了民国大总统的职位,进而称帝建元。本书资料翔实、语言凝练,作为一本严格意义上的历史作品,多角度阅读定会受益匪浅。
  • 童贞女王:伊丽莎白一世

    童贞女王:伊丽莎白一世

    本书讲述了伊丽莎白一世传奇的一生。尤其是晚年与她最宠爱的臣子埃塞克斯伯爵之间的交织着爱与欲、权力与意志、从爱上他到杀了他的真实故事。作者对相关史料进行了细致的爬梳整理。考证翔实。同时,本书对传统的传记写作技巧做了一次成功的突破。作者依据弗洛伊德理论对书中人物进行了深入的心理剖析,使其成为传记文学领域中的传世名篇。童贞女王伊丽莎白一世。16世纪英格兰统治者。都铎王朝黄金时代的缔造者。作为女王,她维护国家统一,战胜不可一世的西班牙无敌舰队。是不列颠帝国海上传奇的奠基人;作为女人,她终身未嫁,舍弃了肉体的欢愉和成为一个完整女人的幸福。以坚韧的意志与清醒的头脑维护自己的统治。
  • 史玉柱的人生江湖

    史玉柱的人生江湖

    本书以传记的方式,以史玉柱的各个方面入手,由梦想、人生、方向、创业、投资、成败、个性、高度、团队、人才十个角度入手,题目涉及当代社会人们最容易出现困惑的问题,并针对问题给出了史玉柱的选择,同时也提出了一些中肯的建议,以期令读者得以从这种传奇商人的经历中,获得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一些经验、建议。
  • 冰与火的洗礼—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心路历程

    冰与火的洗礼—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心路历程

    在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历史中,民营企业家是一个特殊而又重要的群体。在三十年的时间中,民营经济的发展几度风雨,顽强成长,民营企业家的形象和地位也几度浮沉,经历了复杂的发展和变化。为了展现中国民营企业家的风采,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感,分享他们的体会和心得,同时分担他们的忧虑和困惑,思考他们的得与失,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特编写了这本《冰与火的洗礼——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心路历程》。
热门推荐
  • 炫天劫

    炫天劫

    一次奇遇改变了山村女孩云琪的一生。她得遇恩师,艺成后游历天下,陷身寒冰地狱,入地穴拯救全城百姓。侠骨柔肠,历经南海之危,东海之行,真假公主,是是非非。她结识了很多朋友,也结下了很多强敌。凭借仙宝与人间邪恶抗争。最后因遭陷害,被火塔焚身,却从此得悟大道。最终她身化天火,焚尽仇敌,演化一场人间炫天劫。
  • 步步登天王妃震天下

    步步登天王妃震天下

    她最爱的人竟然和自己最好的闺蜜···这撕心裂肺的背叛怎么能忍?一觉醒来,竟然穿越到了异世大陆,而且还碰见了和成帆长得一模一样的人,这个人竟然要娶她,那么好吧!既然背叛我,那我就要复仇
  • 中华神话之水火篇

    中华神话之水火篇

    水是水,火是火,水火不相融。水火本是一体,是天地灵气的两种属性!纯火之身的祝融与纯水之体的共工出生在这个世界,引起了魔族的注意!------注:这是一部短篇小说,喜欢长篇小说的朋友请关注我的下一部小说。谢谢支持!
  • 逆天魔女之绝色移魂师

    逆天魔女之绝色移魂师

    她,清冷淡漠,二十一世纪的第一杀手,毒素女皇,笑看天下风云。他,冰冷孤傲,心狠手辣,魔兽森林之主,暗阁之威,竟使天下臣服!当那一双惊艳天下的紫眸化作无尽柔情。当那一次痴情剑舞的女子站到世界巅峰。七国一统,万里河山。他与她,终究是并肩看天下!
  • 魂笛之绝爱倾城

    魂笛之绝爱倾城

    上古传说,轩辕姑射,情比金坚,轩辕制笛,姑射缔名,曰:“轩辕笛”。善者得之,冬花争放;恶者夺之,天有异象.....大清顺治年间,魂笛再现。南家有女无月,继承家命,守护魂笛。江湖漂泊,意外与化名为江湖剑客毕剑的顺治帝相逢,二人共历艰难险阻,久生情愫......看满汉族别,地位悬殊,爱恨情仇纠葛下的倾城绝恋。
  • 刘慈欣谈科幻

    刘慈欣谈科幻

    《刘慈欣谈科幻》有作者在创作科幻小说时的心路历程,有作者对一些经典科幻作品的精彩书评、影评,还有一些对话与访谈,折射出作者作为一个科幻迷对科幻、对未来的看法,也展现出科幻作家独特的浪漫主义情怀。
  • 富户三千

    富户三千

    一场穿越,认识了另一种人生,前世孤身一人却渴望温暖,后世家族盛大却希望平静。不过想平静的活着,却不料招惹了别人的人生,破坏了别人的喜乐,成了别人眼中的一抹刺,想要平静而活,却无奈身不由己,命不随心。金钱,权力,爱情,阴谋,交织在一起,谁是谁手中的棋子,谁是谁人生的俘虏,浮沉于世,但求心安罢了。
  • 苟活在生化末日

    苟活在生化末日

    突然爆发的病毒,一下子让整个世界瘫痪。不断进化的病毒更是让幸存者陷入绝望,但是,意外的病毒却也给人类一个契机,一个成为世界霸主的契机,但是,当主人公有能与丧尸一拼的时候,却发现了更大的阴谋,自己所谓的能力在这个阴谋面前不堪一击。成或败,看主人公驰骋这个末日,在这个末日中从苟活到成为世界霸主的道路,甚至。。。的道路本文的读者交流群155205119欢迎各位读者进群指导小弟怎么更好的写这本书。
  • 英雄联盟之最强学生

    英雄联盟之最强学生

    英雄联盟这个游戏不是你苦练就能玩好的,而是靠天赋,你天赋很高的话,你随便一玩就能五杀,而天赋很低的人却怎么玩也打不过人家。
  • 女王万岁万岁

    女王万岁万岁

    跨越千年的相遇到底是巧合还是命中注定?风华绝代的太平公主,风流婉约的上官婉儿,娇艳如花的安乐公主。。。做不完的大唐梦,说不完的大唐情且看现代青年的一段大唐行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