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山庄”的三亩多地,原来是租给陆湾村里的人种的,这些地分成了两块,有六分左右的地就在新造的房子旁边,还有三亩田和那三分桑树田则在山庄东边,地势要低很多。但是不管是上面的六分地还是底下的三亩田,虽然可以种水稻,那也是靠天吃饭,要想吃上这两片田里收上来的大米,那完全要看老天爷的脸色。大多数的年份,这里种的是山芋,玉米这一类耐旱作物。
现在不同了,戎家做好事,将吴湖里的水打到了这么高的地方,这两块田就变成了上好的水田。本来张家已经知会原先的佃户,这两块田的租期到麦收结束,他家要收回去另作安排了。就在佃户准备收好麦子退佃的时候,张家又知会他可以继续种下去,至于种到什么时候再说,这倒弄得佃户手忙脚乱了一阵。
赵汉昌和长生父子两人还是住在那间小屋里,天气转暖以后,田里的生活好找些了,他就不再弄那些编编织织的事情,在附近找些短工做。长生还不懂事,但是只要不是离家太远,赵汉昌在田里干活,就把他带到田头,还不至于太拖累大人。
这样的短工只能在近处接活,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收入不多。还好张家继续每月给他一点钱,算是打扫山庄的报酬,春梅的月例钱也每个月结付,所以生活过得虽然苦一些,还算可以过得去。
赵汉昌以前伺候过自己的爹,现在一个人带着儿子过,做饭洗衣又当爹又当妈的,倒也还能胜任,并不太难。他田里的活做起来也是把好手,还常常能够帮雇主带掉一些鸡零狗碎的其它小事,所以附近那几家田多些,自家又忙不过来的农户,都愿意请他当短工。只是赵汉昌发觉离得最近的陆湾村,请他干活的人反而不多,有时候被请去了,工钱也会比别的村子里的人给得少些,好像陆湾村的人对他特别歧视一些。他想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好在他即便活接得少些,父子两人也还不至于饿肚子,所以渐渐地他也就习以为常了,陆湾村没人请他干活,他就到东边和南边多走走,农忙的时节总会有活干的。
有时候刮风下雨,他自个并不在意,但是长生还小,风吹雨淋的怕他生病,他就在家里休息。每当他看到对面新造好的那间房子,也会想到张家要请人看“坟堂屋”的,偶尔会想着要是自己能够得到这桩差事就好了。他看着风雨中门窗紧闭的新房子,想到以前自己也有过比它还好的房子,还有地。但是那房子和地现在只留在他的记忆中了——首先是爹爹抽大烟把房子和地都抽光,;后来又有了房子和地,却是自己不争气,老丈人给的地被他送进了赌场。他想到这儿,又会想到春梅——她一个大财主家的小姐,竟然会这么死心塌地跟着自己,现在还跟着自己吃苦。他想到这里,就在心中暗暗发誓:今生今世再也不能头脑发昏,一定要对春梅好。
春梅在张家当然不会知道此时赵汉昌想的是什么,她在这里要是光说吃穿,日子并不比以前在爹爹身边差到哪里,可是那时候自己是颐指气使的小姐,不但有一大群下人服侍,还有爹妈的呵护。现在她虽说也不用做粗活,连手绢都会有人帮着洗,可是却没有家的温情。她常常想丈夫,想儿子,哪怕知道他们过得不会怎么太艰难,她还是牵记着他们父子,特别是遇到风雨交加的日子,还有冷得屋檐挂冰凌的时令更是如此。
张家的事情,还是由老爷做主,张继宗是听爹听惯了的,张昌谨不发话,他也不会去多嘴。再说了,张家和其他大户人家有点区别,那就是一般大户人家三妻四妾,儿孙满堂,免不了就会争权夺利,暗中争斗。张家不同,继芳出嫁,家中所有的一切,今后毫无疑问都是归继宗所有,现在有老爷子主事,他乐得轻松自在。如此一来,有关“开元山庄”的事,也就听凭张昌谨处置了。
就这样,又是一年多过去,嘉骥也已经牙牙学语,春梅哺养了他将近两年,终于到了断奶的时候。这段时间,春梅早就已经把陈管家说过的,让她和汉昌管山庄的话淡忘了。她现在的心情是既高兴又黯然——高兴的是终于可以回到家里,和丈夫还有长生在一起了;有些黯然的是她要离开嘉骥,近两年的相处,她已经和孩子有了一种母子般的感情。他知道一旦自己离开这个地方,今后就很少再有机会见到这个不是儿子又像是儿子的孩子了——做水妈替别人家哺养孩子的悲哀之处大约也就在此,先是亏欠一个孩子,接着又要经受一次骨肉分离般的煎熬。
这一年多时间里,张昌谨倒是并没有闲着,他一直在暗地里观察着春梅,也关注着她的丈夫。陈管家常常将得到的一些赵汉昌的消息告诉他,他渐渐地对赵汉昌的本质有了更多的了解。他对春梅当水妈的表现是很满意的,当看到春梅知道快要和嘉骥离别时,那种强行掩饰着的依依不舍之情,他终于做出了决定。
这天,陈管家告诉春梅,明天就是她离开张家的日子了,老爷对她在张家这些日子的行止很满意,到明天除了结给她最后一个月的月例钱,还会另外给她一点赏赐。陈管家说:“老爷说了,这两年你的男人一个人带着孩子,过日子也不容易,明天就让你男人和儿子都过来,一是带你回去,二是老爷和太太还有少爷少奶奶都想当面谢谢你男人。老爷和太太还都很喜欢你的儿子长生,明天让他过来也见见面。”
春梅知道陈管家一直都很关照自己,听他这么说了以后,除了谢谢老爷、太太,谢谢少爷、少奶奶以外,也特地谢谢陈管家。
陈管家笑笑说:“春梅,张家上下都说你好,这是你自己做人做出来的,不用谢我。今天我会派人去告诉你男人,让他明天来接你,你也准备准备。”
第二天,赵汉昌带着长生一早就来到了张家。春梅的月例钱结算好了,张昌谨又另外多给了她半个月的钱,还给了长生一个红包。所有一切办好,陈管家却让他们再等等。春梅不知道陈管家还有什么事,她本就舍不得和嘉骥分别,正好再和小少爷亲热一小会儿。
过了一会儿,大张巷上两个公认德高望重的长者进了张家,陈管家这才告诉春梅和赵汉昌——老爷已经决定和他们签一个文契,把“开元山庄”交给他们看管,田地到秋收以后移交给他们,房子今天就可以住进去。如果他们愿意的话,现在就可以由这两位长者做中人签下契约。春梅和汉昌简直是喜出望外,哪有不愿意的,大家坐定,由中人逐条宣读了文契内容,双方没有异议,事情就这么定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