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06500000013

第13章 魏晋青年浪漫多(1)

在忙碌的现代社会,人们的审美在退化,生活中种种的小情趣都在远去。所谓浪漫,堆砌起鲜花与珠宝,才能博美人一笑吗?古人笑了,公子们只用一纸短短的情诗就能虏获深闺中的芳心,让壮士生死相许只需一盏茶的回合。那种浪漫,是撇弃世俗的价值观,灵魂之间的碰撞,跨越时空与物质的障碍;那种情趣,融化在骨子里,由里而外地弥漫在生活的每个小细节中。魏晋风流,那是真正的可爱,难得的率真,令人向往,又难以复制,现代人,只有离开俗世的物欲,敛起五官,用心去体会,才能培养出那种浪漫!

【原文】

顾荣在洛阳,尝应人请,觉行炙人有欲炙之色。因辍己施焉。同坐嗤之,荣曰:“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后遭乱渡江,每经危急,常有一人左右己。问其所以,乃受炙人也。

【译文】

顾荣在洛阳的时候,一次应邀赴宴,发现烤肉的下人流露出想吃烤肉的样子,虽然只是个下人,眉目间却有种特殊的气质,吸引了顾荣的目光,于是把手里的那份给他吃。同座的人都笑话他有失身份,只是个下人而已,犯得着这样么。顾荣却说:“哪有整天端着烤肉送给别人吃,自己却不知肉味这种道理呢!”后来战乱四起,顾荣渡长江而南下避难,每当遇险,总有一个人默默地守护着他渡过难关,顾荣问他为什么要对他那么好,原来他就是当年得到烤肉的那个人啊。

政局动荡,宠辱不过转瞬之间。据史书记载,顾荣曾是赵王的长史,赵王落败之后,也被抓了起来。谁料昔日手执鹅毛扇,谈笑遣兵将的顾荣,也曾沦为俎上肉!本来要被砍头,仿佛上天的故意安排,正值仓皇落魄,却被督率救下,而那督率不是别人,正是当年宴会上邂逅的小仆人!

缘,真是妙不可言啊!

【原文】

贺司空入洛赴命,为太孙舍人,经吴阊门,在船中弹琴。张季鹰本不相识,先在金阊亭,闻弦甚清,下船就贺,因共语,便大相知说。问贺:“卿欲何之?”贺曰:“入洛赴命,正尔进路。”张曰:“吾亦有事北京,因路寄载。”便与贺同发,初不告家,家追问乃知。

【译文】

贺司空到洛阳上任,当太孙舍人,乘船经吴郡西门,兴起弹琴。张季鹰正在金阊亭中看风景,听到一阵清丽的琴声,心向往之,循声上船,一聊起来十分投缘,相见恨晚。他问贺循:“你要去哪里?”贺循说:“去洛阳赴任,正在赶路。”张季鹰哪里舍得这个妙人儿?就说:“真巧,我也有事要去洛阳,搭你的船吧。”于是两人共赴洛阳。结果张季鹰走得突然,家人竟不知情,直到到处打听才知道此事。

张翰,字季鹰,为人放荡不羁,绰号“江东的阮籍”,爱文学,爱音乐,也爱酗酒,曾说:功名利禄,不如眼前一壶酒。李白写道:“贺循喜逢于张翰,且乐船中。”可见这八卦流传之广,为后人津津乐道。

人生在世,知音难得,张翰的去留无意当真潇洒至极!换作是你,愿不愿意随心而往,乘兴而去?

【原文】

杜预之荆州,顿七里桥,朝士悉祖。预少贱,好豪侠,不为物所许。杨济既名氏雄俊,不堪,不坐而去。须臾,和长舆来,问:“杨右卫何在?”客曰:“向来,不坐而去。”长舆曰:“必大夏门下盘马。”往大夏门,果大阅骑,长舆抱内车,共载归,坐如初。

【译文】

杜预到荆州去赴任,在七里桥停留,同僚们都来送别。杜预小时候家贫穷,是个小混混,父亲得罪司马懿入狱而死,所以杜预又被看成罪人之子,后来攀上了司马懿的女儿才开始混得好起来,不过很多人还是看不起他。杜预饱读诗书,热爱左传,却不会骑马,射箭连一层胸甲都射不透,如此,鄙视他的人就更多了,杨济就是其中一个。

右卫将军杨济自属名门之后,青年才俊,骑马射箭功夫一流,不屑和杜预为伍,于是进来晃了晃就走了。一会儿,他的同事帅哥和峤来了,问道:“杨济在哪儿?”客人答道:“刚才来过,没落座就走了。”和峤说:“一定是在大夏门那里玩马。”

和峤来到大夏门,果然看到杨济在看别人骑马,径直走过去一把将人抱起,丢到车上,一同乘车,回到了送别会上。

【原文】

桓南郡好猎,每田狩,车骑甚盛,五六十里中,旌旗蔽隰。骋良马,驰击若飞,双甄所指,不避陵壑。或行陈不整,麏兔腾逸,参佐无不被系束。桓道恭,玄之族也,时为贼曹参军,颇敢直言。常自带绛绵绳着腰中,玄问:“用此何为?”答曰:“公猎,好缚人士,会当被缚,手不能堪芒也。”玄自此小差。

【译文】

南郡桓玄喜欢打猎,每次出猎,排场浩大,随从车马众多,五六十里内,旌旗铺天盖地,骏马如飞。左右两翼所指方向,不避山陵丘壑。结果列队太庞大,难免行阵不齐,惊跑了獐子兔子,桓玄一个不爽,就叫人把那个带队的参佐捆起来。桓玄的亲戚桓道恭,时任贼曹参军,这人很敢说,打猎时,他就老是把红棉绳别在腰里。后来桓玄好奇地问:“你带这个干吗?”他回答:“主公打猎时老喜欢把人捆起来,哪天要是我被捆,我的肌肤可受不了那种粗糙的麻绳,所以带这个软的准备着。”桓玄明白了他的用意,后来就不怎么爱捆人了。

领导们的嗜好有时候也是很奇怪的。

【原文】

蔡司徒渡江,见彭蜞,大喜曰:“蟹有八足,加以二螯。”令烹之。既食,吐下委顿,方知非蟹。后向谢仁祖说此事,谢曰:“卿读《尔雅》不熟,几为《劝学》死。”

【译文】

蔡司徒到了江南,在水边看见蟛蜞很高兴,嘴里念叨着:“蟹有八足,加上两个大螯。”螃蟹这种东西在北方是很难吃到的,随即就让人抓来煮了。吃完上吐下泻,难受得要命,才知道那不是螃蟹。后来他跟谢尚说起这件事,谢尚嘲笑他:“你《尔雅》没有读熟,还差一点儿被《劝学》害死。”

《劝学章》里写“蟹二螯八足”,而《尔雅》里写蟛蜞“似蟹而小,不可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到了外地,不要随便捡东西吃,还是先请教一下当地人吧。

【原文】

范宣未尝入公门。韩康伯与同载,遂诱俱入郡,范便于车后趋下。

【译文】

范宣不想当官,也没进过官府。韩康伯曾和他坐一辆车,想把人诱骗进郡府,结果范宣从后面跳车,跑了。

范宣在村里当教书先生,精通儒籍,朝廷要招他做太学博士、散骑郎,可是他视廉名如命,鄙视官场,哪怕家里穷得叮当响,屋顶漏水墙壁穿洞,就是不去。

太守韩伯很想举荐他这个人才,知道他家穷,也经常伸出援手,有一次要送他一百匹绢,他不要,韩伯说,那五十匹吧?还是不要,最后减到一匹,还是不要,后来韩伯干脆在车里撕了两丈给他:“难道要你的老婆没裤子穿吗?”范宣终于给他逗乐了,就收了。

这位范宣,大概是读成书呆子了,大丈夫若有才能有抱负,自要当官造福一方百姓,孔子即使身逢乱世,也要四处奔走,为礼教担忧啊!

可惜韩伯是个浑圆的胖子,如果长得帅些,说不定说服的概率更大了。

【原文】

许文思往顾和许,顾先在帐中眠,许至,便径就床角枕共语。既而唤顾共行,顾乃命左右取桁上新衣,易己体上所着。许笑曰:“卿乃复有行来衣乎?”

【译文】

许文思去找顾和,结果顾和还在睡懒觉,许文思就径直钻到他被窝里,大大方方靠着角枕和他聊天。随后叫顾和跟他出门去,顾和叫人去把衣架上的新衣服拿来换上。许文思躺在床上撑着脑袋,笑了起来:“你个宅男也有出门穿的体面衣服啊?”

去拜访不说一声也就算了,朋友在睡觉就直接跟着往人床上躺!这叫什么人啊!不过故事放在开放的魏晋时代,似乎也是可以理解的。竹林七贤里的王戎有次去看女儿女婿,去早了,人还在睡,他就直接走进卧室,守在床头兴致盎然地盯着小夫妻俩,换作现在,可不吓死人了!

【原文】

顾彦先平生好琴,及丧,家人常以琴置灵床上。张季鹰往哭之,不胜其恸,遂径上床,鼓琴作数曲,竟,抚琴曰:“顾彦先颇复赏此不?”因又大恸,遂不执孝子手而出。

【译文】

顾彦先生前是琴乐发烧友。去世后,家人就把琴放在灵床上。张季鹰来吊唁,悲不可抑,径直走向灵床,拿起顾彦先的琴弹起了好友昔日最钟爱的曲子,弹了好几首后,他抚摸着琴说:“顾彦先还能欣赏这些曲子吗?”随即又大哭起来,伤心得忘了礼节,连孝子的手也不拉就走了。

【特别企划】

魏晋风度实操指南

魏晋风度实操道具之五石散

以何晏为首,原本用来治病壮阳的五石散,竟然被用来美容养生,进而成为雅事,就像现代的摇头丸,在欧洲竟然公开销售,还公然举办摇头派对!

吃了五石散,皮肤变得很嫩的同时也会异常敏感,身体会发热,因此嗑这种药的人必须吃冷饮,喝温酒,穿宽袖薄衣,还要快步行走出一身大汗来挥发热性,甚至竟因此影响了一代人的服饰和生活习性。

当然,见药三分毒,药有偏性,不可久服。从这开始后五百年间,嗑药死者不计其数,包括名士裴秀。

【原文】

何平叔云:“服五石散,非唯治病,亦觉神明开朗。”

【译文】

何平叔说:“吃五石散,不止为治病,还会觉得神清气爽哦!”

五石散虽然出自汉代,因为有一定的副作用,始终没什么人在用。何晏的夜生活很丰富,就开始吃点壮阳药,谁知道这个药吃下去,皮肤变得超好,不用打粉底,自然吹弹可破,于是上流社会开始流行起来了——

“敷粉何郎自然从里白到外,吃的就是这个哦!”

“不但可以治病、壮阳,还能变漂漂!”

“作为士大夫没有这个,就OUT了!”

【原文】

卞范之为丹阳尹,羊孚南州暂还,往卞许,云:“下官疾动不堪坐。”卞便开帐拂褥,羊径上大床,入被须枕。卞回坐倾睐,移晨达莫。羊去,卞语曰:“我以第一理期卿,卿莫负我。”

【译文】

羊孚从姑孰回到京城,到了丹阳尹卞范之家里,进门就说:“下官药性发作,坐不住。”卞范之二话不说,拉开帐子,把褥子掸干净:“来,上我的床。”羊孚径直上了他柔软的大床,盖上被子,靠着枕头,心安理得。

卞范之拉了一把椅子坐在旁边,久久地凝视着他安详的睡容,胸中涌动千言,就这么看了一天。临别,卞范之深情地说:“我以最高礼遇待卿,希望我们同舟共济,卿不要辜负了我的情意啊!”

作为上流名士,五石散真乃居家旅行必备良药,就连到了官职比自己高的朋友家里,也可以借嗑药不拘礼节,直接钻进人家被窝里呼呼大睡。

羊孚是开国元勋大将军之后,系名门贵公子,少有才俊,备受瞩目,就连桓玄大BOSS都亲自接他进门,激动地说:“子道子道,你终于来了!”那时卞范之正打算跟着桓玄一起造反,对羊孚有讨好之意,不过做到这个份上也实在有点儿肉麻过火。一进门就让人上自己的床也就算了,还坐在旁边看了一天!恐怕是情人之间也没有做到这个样子的吧?

魏晋风度实操道具之麈尾

麈尾是和拂尘差不多的东西,现在的拂尘也叫甩子,顾名思义,用来打打苍蝇,掸掸灰尘。现在依旧能在传统戏曲和宫庙神像见到,太极拳里还有一套拂尘舞,如果有幸去武当山旅游,说不定还能看到。

手拿一柄拂尘,随手一挥,做出种种姿态,如行云流水,飘逸脱俗,实在是凹造型的好道具!后来的道教人士们也喜欢拿这个东西,打扮得一身行头气派十足,结果美貌的道长们走在路上经常被流着哈喇子的登徒子调戏:“道长打扮得如此标致,麈尾多么精致,不知这麈柄好用否……”道长嗔怒地瞪一眼,麈尾一甩,鸟毛拂在流氓脸上,痒痒的,携带一缕熏风……

【原文】

孙安国往殷中军许共论,往反精苦,客主无间。左右进食,冷而复暖者数四。彼我奋掷麈尾,悉脱落,满餐饭中。宾主遂至莫忘食。殷乃语孙曰:“卿莫作强口马,我当穿卿鼻!”孙曰:“卿不见决鼻牛,人当穿卿颊!”

【译文】

孙绰和许询在玄学小沙龙上进行辩论,两人都是个中高手,机锋迭出难分高下,都没时间吃饭,菜凉了又热,热了又凉,如此反复,还是没空吃上一口。两人把代表主辩论手的麈尾递来抢去,搞得那上面的毛都掉了,还掉得饭菜里都是。

争辩之激烈,以至于宾主都忘记要吃晚饭了。最后气得爆粗口,许询说:“你再做嘴硬的马,小心我在你鼻子上打个洞!”许询看来是气得口不择言了,马不穿鼻子,马是嘴上套嚼子的,只有牛才有鼻环。于是孙绰反驳道:“你没见过挣破鼻子的牛吗?小心人家穿你的腮帮子!”

魏晋时期流行开玄学小沙龙,麈尾并不等同于拂尘,长得也没有那么长,比较蓬,有点儿像扇子,可以用来扇风打蚊子掴人巴掌,麈柄也多种多样,玉的犀角的竹的。它的作用类似于佘太君的龙头杖、诸葛孔明的鹅毛扇、洪七公的打狗棒、张天师手里的桃木剑,是清谈名士的身份象征,所以这等风流雅器,还不是我等屌丝可以随便拿在手里的。

【原文】

康法畅造庾太尉,握麈尾至佳。公曰:“此至佳,那得在?”法畅曰:“廉者不求,贪者不与,故得在耳。”

【译文】

康法畅是个有名的和尚,有次他去拜访太尉庾亮,手里握着一把极好的麈尾。庾亮看着眼馋:“这么个好东西,怎么还留得住?”法畅答得妙:“廉洁的人不会跟我要,贪心的人我也不给,所以就留下了。”

好一个“廉者不求,贪者不与”!短短八个字,简洁隽永,还让太尉碰了一鼻子灰,信息量颇大,言外之意是“太尉你是要当廉者呢,还是贪者?不过就算你厚着脸皮要当贪者,贫僧也是不会给你的。哈哈哈!”

【原文】

何次道往丞相许,丞相以麈尾指坐,呼何共坐曰:“来,来,此是君坐。”

【译文】

何次道去王丞相那里,丞相用麈尾指着胡床说:“来,来,这是你的座位。”

何充是王导老婆家的亲戚,按辈分应该叫王导“姨夫”,王导很喜欢他,一直想栽培他当助手。让晚辈和自己坐在一张胡床上,可见两人关系有多好。王导手拿麈尾,看来接下来又是一个漫漫的清谈之夜……

魏晋风度行为守则之耍酷

在欧洲的淑女课堂上,管家常常会告诉姑娘们,坐在饭桌上要时刻保持优雅仪态,哪怕隔壁的小胖孩把一根裹满酱汁的鸡翅叉飞到你价值不菲的真丝裙子上,或有人撞倒了一座“香槟塔”,烤肉架起火,也千万不要大呼小叫,流露出一丝惊慌。

在魏晋,一个士大夫可以裸奔,可以酒酣起舞,却不能因为他人的言行而失态。

【原文】

裴遐在周馥所,馥设主人。遐与人围棋,馥司马行酒。遐正戏,不时为饮,司马恚,因曳遐坠地。遐还坐,举止如常,颜色不变,复戏如故。王夷甫问遐:“当时何得颜色不异?”答曰:“直是暗当故耳。”

【译文】

裴遐到平东将军周馥那里做客。酒宴上,有人拉他下围棋,将军家的司马找他干一杯,裴遐下棋正在兴头上,一时怠慢,没顾上喝酒,不巧司马酒气上涌大为光火,一把将裴遐扯到地上。裴遐也不生气,悠悠地爬起来掸掸灰,回到座位上继续下棋,脸色丝毫不变。过后王夷甫很诧异地问裴遐:“你怎么能跟个没事儿人似的啊?”裴遐回答:“那是装的啦……”

魏晋风度之一——“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决不能让人看出自己肚子里打什么小九九,随时随地都要一副游刃有余,世外高人的模样。其一是当时政局混乱,稍微站错队,说错话,就可能惹来杀身之祸,装傻耍酷,是自保的好办法;其二,上流社会人人都想扮高雅,撑气质,稍微一点小事就咋咋呼呼,难免令人觉得庸俗,慌乱之中丑态迭出,更是会为人嘲笑。

再说了,裴遐那时不过是个小公务员,怎么能得罪将军大人的人呢?即使这位醉鬼把酒泼在他脸上,他也要憋住一肚子火,眨眨眼,舔舔嘴边的酒,微笑着说:“好酒!司马先生,要不也来舔舔?可别浪费了……”

【原文】

庾小征西尝出未还。妇母阮,是刘万安妻,与女上安陵城楼上。俄顷翼归,策良马,盛舆卫。阮语女:“闻庾郎能骑,我何由得见?”妇告翼,翼便为于道开卤簿盘马,始两转,坠马堕地,意色自若。

同类推荐
  • 宋画江山

    宋画江山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不忘告乃翁”南宋虽在苟延残喘,但仍不失有志之士能收复山河。他们不知百年后的他们连残喘之地都失去,崖山之战标志着古典意义华夏文明的衰弱与陨落,崖山之后无中华。看一介书生指点江山,他是否能挽救一个甲子后的华夏文明,靠什么打败强大蒙古铁骑,这一切的一切看他是否能力挽狂澜。ps:这跟画没有一毛钱关系。
  • 天东传

    天东传

    北地风起,飘雪千里。冷山银素,铁铸寒裘。夜雨如刀风带雪,天地间,寒光点点。红缨似血马如龙,山河内,铁甲森森。汉阳北边的一个小小斥候兵沈凤来,阴差阳错,踏上了一条未知之路。风云际会天下乱,五湖潮气海瑞生。在这纷乱的时代,且看凤来如何引凤来,一玉如何镇天东。
  • 大唐我是阎王

    大唐我是阎王

    2019年大年三十的夜晚,本是合家团圆之夜,一起看春晚嗑瓜子放鞭炮,享受一年忙碌的的成果。可是在这夜色之中一支神秘的队伍正在机场悄然集合,他们就是Z国中最神秘的部队龙组。龙天机缘巧合下重生到了大唐,迷迷糊糊成为了李世民早死的第二子李宽身上,且看龙天如何在大唐继续实现他的阎王梦想.........
  • 主宰战国

    主宰战国

    战国末期,曾经极盛一时的周王朝已经气数已尽,王室的权威日渐衰微;随之而来的诸侯并起,征伐兼并;智谋权术,无所不用其极;胸怀远志的君王、运筹帷幄的谋士、战无不胜的将领纷纷涌现;这注定是一个属于强者的舞台,乱世争雄,谁主沉浮?究竟是谁能够实现最终的一统?不一样的战国!不同的主宰!让我们一起来主宰战国!
  • 少爷不哭

    少爷不哭

    他是少爷!所有人都爱他,因为他是少爷!所有人都怕他,因为他是少爷!少爷不哭,受欺负了回家叫人!你们给我等着,有种别跑!我是少爷,就是任性!
热门推荐
  • 农村体育健身常识——体育卫生常识

    农村体育健身常识——体育卫生常识

    体育健身,突出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关注学生身体生长发育和体能发展,关注通过对健身项目和运动项目的选择和学习,培养学生体育健身的爱好和运动特长,获得科学健身的方法,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具备在不同环境中坚持体育健身的适应能力。
  • 你的我的黑白面

    你的我的黑白面

    人啊,都有黑白两面,一面给自己看,一面给外人看,给自己看的,随自己喜欢,给外人看的,却要顾虑很多。就像化妆一样,无论我们原本有多好看,却依旧是要在自己的脸上,涂抹那些名为化妆品的东西,即使自己并不喜欢。
  • 绝世天下

    绝世天下

    先天筋骨齐鸣;皇级内腑如铁;帝级伐毛洗髓;神境修炼世界;三花打开窍穴;人仙血肉衍生;粉碎真空千变万化;天地灭而我不灭,天地朽而我不朽,是为天地真神!且看一个穿越者如何打开自身桎梏,成就万劫不灭的天地真神!
  • 总裁夫人的心计

    总裁夫人的心计

    她本是普通的大学生,因为一次接待意外与他相识,又因家庭的变故与他纠缠,,她的目的是让他彻底爱上她,这样她才能保护她的亲人...他是某大公司的首席总裁,第一次见她时就被她与自己初恋相似的气质吸引,紧紧相逼就是想让她来到自己身边,一开始只是想放在身边后来却逐渐希望她可以爱上自己...到底谁会先掉进对方编织的情网,谁的心计更高一筹......
  • 青春未逝

    青春未逝

    详情请见人物介绍和目录哦。不说多了,拜拜。
  • 狂妻你别跑

    狂妻你别跑

    她本淡然于世,孤身一人也只是孤单一点而已,她不在乎所谓的亲人对她的不喜和厌恶,他们完全当她不存在,但为什么这样都容不下她。被下毒致死,魂归架空时代,却不料还是相同命运,人不欺我,我自欺.两世一味退让,只换来欺凌,今世她誓不让人欺,自强自不让人欺。
  • LEGEND战神

    LEGEND战神

    战神学院尖子生因任务原因惨遭开除,校外的历练更让他变的铁骨铮铮,此书不是一本好书,请谨慎观看!
  • 前朝旧事:晚清风云人物

    前朝旧事:晚清风云人物

    前世的喧攘,而今都凝结成了历史和文字,阅读它们,会有一种地老天荒、渗入心底的寂寞。虽说所写人物,多是晚清政治舞台上的重要人物,所写事件,也多是晚清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但总归从小处落笔,才能还原历史的细节和生命的温度。
  • 伪装王爷倾城恋

    伪装王爷倾城恋

    他,是一国的王爷,是个女扮男装的伪王爷,不但女扮男装,更是个跨越时空的现代女子,他,是一国之王,却是个冷漠无情的王,更是腹黑到极点的王,且看,他们相思相守的爱恋。。。
  • 别怕,我家孩子也是爷爷奶奶带

    别怕,我家孩子也是爷爷奶奶带

    智慧妈妈育儿经验谈系列三部,这个系列从过来人的角度,为正在迷茫的年轻爸妈们指点迷津,理清思路,提出建议。别人的经验可能不是最好的教育,但是你可以从别人的经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教育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