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12000000001

第1章 初露峥嵘(1)

话说公元1881年的一天,率军驻扎山东某地的清军管带段从德出操回营,刚换好衣服,躺在烟榻上吸烟。这时,一个亲兵入内禀报:“段大人,有人求见!”

段从德不耐烦地皱了皱眉头。他一边吸着丫环点着的烟泡,一边摆摆手说:“不见!”亲兵下去后,不一会儿又转回来,再次禀道:“段大人,来人说是从合肥来的,是大人您的侄子。来人说非见您不可!”

段祺瑞。

“让他进来吧。”

几分钟后,一个穿着单薄、风尘满身的年轻人出现在段从德的面前。他个子不高,却很结实,宽宽的肩膀,圆圆的脸,黑红的肤色,年纪约十六七岁的样子。

那个年轻人见到段从德却满脸喜色,“扑通”一声跪下。

段从德回过神来。他放下手中的烟袋,赶紧上前一把扶起了年轻人。

“伢哩!”他操起合肥土话,连声问道,“你怎么来啦?你怎么来啦?”

“我是来投奔叔父大人的。”

“谁和你一起来的?”

“就我——一个人。”

段从德不大相信地咂了一下嘴,又问:“你是怎么来的?”

“走来的。”

“步行?”

段从德又一次惊讶得说不出话来。从合肥到这里有2000里路,而且又是在这兵荒马乱的世道,在他眼里还是个小孩子的侄子,竟然独自一人步行到这里,真让人太不可思议了!

他看着眼前这位有胆量和毅力的族侄,望了好久,突然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哈哈大笑起来,连连说:“伢哩!够种!”

于是,这位步行了2000多里前来投军的年轻人就这样开始了他的军事生涯。这一年,他才17岁。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多年以后,就是这个从合肥乡下跑出来的年轻人会成为赫赫有名的北洋大将陆军总长、民国总理、政府的元首,成为中国现代史上风云一时的大军阀。

他,就是段祺瑞。

段祺瑞,字芝泉,出生于同治四年(1865年3月6日)。

翻开清同治四年(1865年)这一页历史,又是一个动乱的年头——但见中华大地,烽火四起,硝烟弥漫:

正月,新疆南路迎张格尔之子布苏格入喀什噶尔,浩罕人阿古柏为将,于是诸城多入其手;

张宗禹等败僧格林沁于鲁山;

贵州白号教军占正安;

二月,黄白号教军又占石阡;

英船接济太平军军火于漳浦,左宗棠请禁厦门洋官与太平军交通;

张宗禹等败于确山,北走;

……

内忧加上外患,令皇上坐卧不宁,大臣们寝食难安。战乱伴随饥荒,打破了乡绅富户平日里安然恬静的生活,更让众多黎民百姓流离失所,生灵涂炭……

然而,这一切却都挡不住新生命的诞生。历史,并没有记录下这一年多生还是少生了多少婴儿,却把那些将要在历史上留下印记的人们的生辰,默默地记录在案——这不,又一个新生儿响亮地啼哭着,宣告着他的到来。

安徽六安县太平集迤北三里,段氏祖居老宅。1865年3月6日,这天初春温暖的空气,从窗缝门缝一丝丝透进屋来。段家女眷和下人们进进出出忙碌着,一个个满脸喜色,笑声不绝,都说段家真是走了鸿运,老爷子在外驰骋疆场,封官晋爵,这守在家里务农的儿子又喜得贵子,为段家添丁进口,延续香火,多少代都没见段家有过这般的喜庆呢。

就在女人们叽叽喳喳说着没完没了的吉祥话之时,段氏家族中管事的男人们,正凑在一起,忙着翻族谱,给孩子起名儿。一阵议论之后,一位长者站起来宣布:

“按谱系,这孩子该是启字辈儿的,就叫他启瑞吧。”

于是,“段启瑞”这三个字,就被郑重地写到族谱之上。当时,族人们只希望他能给段家带来吉祥福瑞,却并未想到,他会成为清朝末年和民国初期叱咤一时的风云人物——段祺瑞。

段祺瑞的父亲段从文,虽出身武将之家,却一直在家务农,未及在战场拼杀征战。段祺瑞五岁时,段从文在合肥大陶岗买下百余亩好田,一家人也就搬到此地定居并入籍。后来,段祺瑞功成名就,被人尊称为“段合肥”,这恐怕是父亲留给他的惟一印迹了。

对段祺瑞更多的影响,来自他戎马军营中的祖父——段佩。

段佩,字韫山,是个嫉恶如仇的血性男子,还在段祺瑞四岁的时候,乡里有叫刘丹、刘枢的土豪,“乘洪杨之乱,为暴乡里”,段佩“仗义诛之”,刘氏族人因怕他而不敢寻仇,等到他出外从军,便图谋报复,害得段家一度迁往寿州炎刘庙以避祸。段佩先加入的是地方武装“团练”,担任哨官,后升任管带。这个时期,清廷因为深受太平天国革命的打击以及无可用之兵的困扰,于1853年初,授命湖南等十省的四十几个大官僚督办团练,礼部侍郎曾国藩因母丧正在湖南湘乡原籍,因此被咸丰帝任命为帮同湖南巡抚办理湘省团练的大臣。曾国藩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在团练的基础上,初步建成了“湘军”。鉴于原来的清军主力绿营军因为没有统一指挥而不能打仗,曾国藩办湘军一方面利用中国的旧礼教作军队的精神基础,另一方面利用宗族乡土观念来加强军队的凝聚力,通过种种隶属关系使军队从总体上看来仿若“曾家军”,这种实质上变“兵为将有”的做法使军队具有私人性质。曾国藩因此建立起稳固的统帅地位,并成为中国近代军阀的鼻祖。1861年,曾国藩指示他的得意门生李鸿章收编安徽地主团练,仿照湘军营制,组成淮军。段佩作为刘铭传所率部队中的一员归李鸿章部下。1872年段佩官至“铭军”三营统领,“后以功累保提督衔记名总兵,励勇巴图鲁,授荣禄大夫,振威将军”。也就这一年,时值八岁的段祺瑞被段佩接到了驻防地江苏宿迁,在兵营附近的一家私塾就读。此后,祖孙俩共同生活了七年。

段祺瑞自小不爱修饰,生活邋遢,从早到晚总是鼻涕挂在唇上,衣服也皱皱巴巴。家里人常劝他改改坏毛病。甚至家里的佣人也说他:“看你哪有个少爷的样子!一点也不干净。”可段祺瑞我行我素。然而,七年的军营生活对段祺瑞的影响是相当深远的,一方面儒家诗书的熏陶使段祺瑞以后形成的道德价值观念“固着于儒家的模型”,另一方面兵营特有的严肃、规整的氛围也影响了段祺瑞的性格,自小便具军人的刚毅、板正。然而,承欢膝下、无忧无虑的生活也就维持了这七年。1879年,段祺瑞15岁,段佩病死于军中。骤失依靠令段祺瑞一夜之间成熟了许多,他强忍悲伤,在军中将士的帮助下,扶送祖父灵枢归葬合肥。

祖父虽然不在了,可段祺瑞已经习惯了兵营的生活,他不愿留在家乡,而是想像祖父一样在军中建功立业光大门楣。所以他办完丧事就回到宿迁,做了名军中杂役,也就是勤务兵。

没有资料显示段祺瑞的杂役做得怎样,从他争强好胜的性格揣测,段祺瑞肯定是不安于位的,渴望能有机会冲出去,做比杂役更有意义的事。1881年,17岁的段祺瑞投靠在山东威海某部任军营官的堂叔段从德,得补上了一名哨书。

兵营单调、枯燥而又艰苦的生活磨砺着段祺瑞的心智和体魄,他做事沉毅果断,领导才能也渐有显现。可是命运多舛,未等他大有作为,不幸又一次降临:1882年农历8月20日,段祺瑞的父亲段从文在家乡遇盗被害,时年才39岁。段祺瑞向军中请假奔丧,却不被允准,无奈之下,他写信到家乡,请求缉拿盗贼。好在不久,贼人就被抓伏法了。然而,段祺瑞的母亲却没能承受住中年丧夫的打击,于第二年病逝了。长辈接二连三地故去使刚成年的段祺瑞不得不早早地承担起家庭重任,此时,他的妹妹才12岁,两个弟弟分别是10岁和9岁。他变得更加坚韧、冷峻了。为了重振家业,也为了自己的前途,他安排好弟妹,毅然重返威海卫军营。

以恭亲王奕、文祥等为代表的清廷当权派从与英法等西方强国战争的失败中深刻地认识到西洋的军器和练兵方法的优越性。被朝野谓为“四大中兴名将”的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李鸿章对此更有共识。虽然“发展海军是李鸿章对外关系和自强政策最优先考虑的重点”,但在花大量物力、财力、人力创建海防的时候,李鸿章也意识到改造陆军的必要。他开办了江南、天津两个机械制造局,实际上是两个兵工厂。能造出新式武器,还得有会使用的人。为培养陆军人才,1885年(光绪十一年五月),李鸿章上奏朝廷:“在天津仿照西法创设武备学堂,遴委德国兵官李宝、崔发禄、哲宁那珀、博郎阃士等作为教师,并选派通习中外文字之员作为翻译。将各营送来弁兵,挑取百余人入堂肄业。届时拟将头批学生发回各营,由各统领量才授事。复挑二批学生送堂肄业,其优者,或留堂作为帮教习,或回营转教员弁。”天津武备学堂自此开始建立。这是中国第一所近代陆军学堂,也是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一所陆军学堂。远在山东半岛北端海军基地做着小小哨官的段祺瑞意识到,能到该学堂学习深造,是他有望改变其久居人下之现状的难得机会,遂立即报考。凭着机敏精悍和一定的儒学功底,他以名列前茅的成绩考取了该学堂。“遂辞哨书,入堂肄业,学习炮科。”

天津武备学堂培训出了中国20世纪初期历史上的许多重要人物,除段祺瑞,还有冯国璋,北洋军阀直系首领,曾任中华民国副总统和代理大总统,他是在北洋武备学堂学习期间考中秀才的,比段祺瑞晚两年毕业;王士珍,跟段祺瑞同年毕业,他为人“德量俱宏,无疾言厉色。清末官至江北提督,北洋诸将奉为领袖,”进入民国以来,他历任显要但没多大权势,只是在政府动荡、社会变革蜕嬗之时,为市民所推重,出任过渡时代的治安维持会长。虽不曾建立赫赫之功,但名声很大。“三尺童子无不知此老”:曾做过卖布小贩,后以公然贿选爬上北洋政府“总统”宝座的曹锟亦是武备学堂毕业的。武备学堂“学生中之着者”还有“段芝贵、陆建章、王占元、雷震春、张怀芝、李德、蔡成勋等”。

段祺瑞在武备学堂学习刻苦用功,他不但娴熟各项操法,对“炮台工程做法及测绘算化,无不洞悉要领”。从1885年至1887年(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近三年的学习生活对段祺瑞来说,意义不仅仅在于他掌握了一些近代军事技能,还在于为他以后从事近代军事教育,帮助袁世凯建立北洋军打下了基础,而从教经历又为他以后的从政生涯提供了“政治党援”。因为“(清朝)高级官员传统上是在三种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起他们支持者的私人关系网:同乡、同僚和同年”,段祺瑞除了以同乡、同僚和同年之由织就关系网,还可凭师生之谊聚集更广泛的支持者。

段祺瑞在武备学堂学习期间,完成了人生两件大事:娶妻、生子。夫人吴氏是江苏宿迁举人吴懋伟之女,是后来成为皖系悍将的吴光新的姐姐。1887年,段祺瑞23岁,长子段宏业出生。也就在这一年,他“以最优等毕业武备学堂,奉派赴旅顺监修炮台”。旅顺口位于辽东半岛尖端,久有“东方直布罗陀”之称,李鸿章一直很重视这个战略基地,令淮军重兵驻守,并修筑炮台,设置鱼雷营和水雷营。负责监修炮台应算是段祺瑞一生事业的起步。事实上,种种机缘正向这个性情严肃、性格耿介的人招手。

1888年冬,雄心不减当年的李鸿章奏请朝廷选派五名武备学堂学生去德国深造。在当时中国人的心目中,把海军装备治理到顶尖的,当属大英帝国,而德意志则以陆军着称于世。中国近代练兵尚处萌芽阶段,欲效法德国整治陆军,就当由朝廷出资派送学生赴德专修。但从清政府这面讲,又对派遣留学生心存忧虑,一方面觉着应该派人出洋学习,以改变大清帝国军事制度和军事技术均十分落后的现状;一方面却又担心这些留过洋的学生接受不三不四的新思想,学点儿不合大清礼仪的洋做法,回来后恐危及大清统治,有碍大清风气。所以,清政府采取一个折中办法:同意选派,但要采取限制措施。对留学生,特别是那些学成回国后要供职军界、掌握兵权的军事专业留学生,进行严格地筛选和尽可能地限制数量。为此,清政府规定:凡报考外国军事学校的学生,必须由各省督抚保送,并由军机处统一审批,一切非公费生一律不得报考外国军事学校。为防止海外华侨钻空子,清政府又将该规定送交有关国家,以求得他们的配合,这等于由清政府一手垄断了中国军事留学生。不过说起来由他们控制的军事方面留学生实在也少得可怜。陆军方面,1876年第一批留学生才派出七人,回国后又都无所事事,不被重用。时隔十二年,才又拟派出五人,尚不知这五人回国后又当作何派场。

第二批赴德留学的武备学生名单,在历经一道道严格地遴选之后,最终呈送到李鸿章手中。据说,这位合肥籍的国之重臣,看到名单上竟有三名是山东籍,而安徽籍的只占两人时,心中十分不悦,遂大笔一挥,勾掉一个山东籍学生,又把当年视察武备学堂时发现的人才——合肥小老乡段祺瑞的名字,写到名单之首。是举贤不避同乡,还是果真发现了一位难得的军事人才?抑或是其他什么原因?不管怎么说,段祺瑞这个在旧式军营中长大的统领的孙子,终于可以以第一名的资格,去接受西方军事教育,呼吸海外空气。没人知道段祺瑞当时的心情,但是,凡与段家熟稔的人,都知道这样的事是段家前所未有的。或许段家的发达,又要有一个新气象了。

1889年初,24岁血气方刚的段祺瑞,辞别妻儿,登上将要远涉重洋的轮船。这一路上他并不寂寞,同行的吴鼎元(后任第五镇统制)、商德全(后任清河陆军中学校长、天津镇守使)、孔庆塘(后任云南普洱镇总兵)、滕毓藻等,都是他在武备学堂的校友,另有满人荫昌作为督学也一同前往。大家年轻气盛,又共处军界,自视为新式陆军的先锋,船舱里、甲板上,你一言我一语探讨新式陆军的未来,描画各自的锦绣前程。漫长的海上生活,在观景与谈天中,很快地结束了。那年春天,段祺瑞进入柏林军事学校专修陆军军事理论课程。

当时的柏林,中国留学生寥若晨星。身为大清帝国子民,游子们不管向西方学什么,也要把自己脑后的那条长辫子妥妥帖帖地保护好,那可是当时中国人的标志哩!当地人把大清国留学生视为稀罕物,笑他们身为男人,却个个背后拖条猪尾巴。有的敏感的留学生,便把辫子盘起来,塞在帽子里,以逃避满街的讪笑。

初到柏林的段祺瑞,一发现留学生这种“改良”举措,就觉得非常憋气,甚至认为这种行为太可耻了。不就是一根辫子吗?有什么了不得,剪去算了,看那些洋人们还笑什么!

男子汉大丈夫说干就干!他在宿舍里翻出一把剪刀,对镜欲剪之时,偏被串门来的荫昌撞见。只见荫昌扑将上来,夺下剪刀,一面擦着被吓出的冷汗,一面又急又气地质问:

“你疯啦!干嘛剪自个的辫子?”

段祺瑞振振有词:

“我宁可被人视为狂人,也不愿受这份屈辱。你就别管我了!我剪我的头发,与你何干?”

荫昌听罢他这通表白,哭笑不得,连忙劝道:

“而今你是以官费出国留学的,不告诉朝廷,你就擅自剪辫子,万一朝廷震怒,断绝了你的学费,别说是求学无成,恐怕你要有国难回了呢!这其中之利害,谁重谁轻,你自个掂量吧!”

同类推荐
  • 重识朱元璋

    重识朱元璋

    因为犯罪被抓的我,被派了一个艰巨的任务,而这个倒霉的任务居然是帮助朱重八。玩穿越啊,尺度大啊……留在这个倒霉的时代,据说到处是战争,没有汽车,没有美酒,美女估计有,但两个时代的人怎么沟通啊?
  • 民国第一家:袁世凯家族

    民国第一家:袁世凯家族

    翻开一部中国近代史,无论如何也绕不开这个名字——袁世凯。一个杰出人物的出现决非偶然,与他生长的土地和环境无不有着千丝万缕密切的关系,其中家族的影响尤其值得一提。而在以往的历史叙述中,历史学家注重的是重大事件中的人物,往往忽略了许多细微之处,比如历史人物的情感、性格、气质等等,也会影响历史人物的言行举止,有时候甚至能使这个历史人物作出改变历史行程的决策和行动。
  • 人生:中国首部商业领袖集体传记

    人生:中国首部商业领袖集体传记

    本书记录了这个时代一些领先的人做过什么、正在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这样做的原因。他们当中有地产界的风云人物黄怒波、任志强、潘石屹,互联网领域...
  • 安德鲁·卡耐基自传

    安德鲁·卡耐基自传

    这是一个成功者的传奇故事,一位伟大的传奇人物的不凡经历。安德鲁·卡内基,13岁来到美国的时候,他是一个苏格兰穷孩子;多年以后,他成为了美国钢铁大王。他从小爱好学习,争强好胜,力求自立,有着与众不同的个性。他乐观地笑对困难,因为“乐观的性格比财富更值钱”。他以给家人和朋友讲自己人生故事的方式,写出了这部自传,书中主要介绍了父母和童年、邓弗姆林和美国、匹兹堡和工作、安德森上校和书籍、电报公司、铁路司、主管、内战时期、造桥、铁厂等内容。因此本书读起来朴实自然,真实可信。我们仿佛在听他娓娓道来,听他讲述富于传奇的精彩故事,从而获得一种难得的阅读快感。
  • 硝烟弥漫的诗情:诺贝尔的故事

    硝烟弥漫的诗情:诺贝尔的故事

    《硝烟弥漫的诗情:诺贝尔的故事》为“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中一册,由刘学铭编著。《硝烟弥漫的诗情:诺贝尔的故事》介绍了诺贝尔独立思考、敢于怀疑、勇于创新、百折不挠、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他在工作生活中宝贵的协作、友爱、宽容的人文精神。使青少年读者从他的故事中感受科学大师们的智慧、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验方法,受到有益的思想启迪。从有关人类重大科技活动的故事中,引起对人类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密切关注,全面地理解科学,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在知识经济时代理智地对待科学、对待社会、对待人生。
热门推荐
  • 仙路寻魔

    仙路寻魔

    夜封跟你我一样平淡地活着,临死才发现人生只是一场测试。修仙要有不甘平庸的心,甘于平淡就会困在测试里孤独终老。所以他落选了。然而他真的平庸么?他用行动证明了门派的规则本就是错的。“你若为人,仙魔不容。”他豪言:“如今仙不是仙,魔不是魔,我的存在何须你们认可?”这是个重塑轮回的故事,也是个器灵翻身做人的旅程。新书可以养肥,但请仙友们加入书架可好?
  • 老板与老子的对话

    老板与老子的对话

    矛盾之所以是矛盾,就因为斗争性是绝对的,同一性是相对的。在这个前提下,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绝对的,斗争性是相对的。知识经济也即双赢经济,知识的可再生性,使双赢合作成为合作的主导模式,有无不但应当统一,而且可以统一。老子的哲学是对称哲学,即:无和有的对称、有限和无限的对称、静和动的对称、柔和刚的地称、进和退的对称……先人的智慧与现代文明的碰撞会产生新的火花……
  • 当然不会放过你

    当然不会放过你

    哗~~这男人实在帅得没天良、帅到无人敌呀!要是能说服他签下经纪约,成为公司旗下的艺人,那她搞不好就有机会从小助理一跃成为首席造型师哩!光是用想的,于杉杉就觉得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就连双眼也瞬间幻化成金光闪闪的金钱符号……为了美好的将来,她绝对会使出浑身解数来说服他!
  • 一滴伤心泪彼岸花盛开

    一滴伤心泪彼岸花盛开

    我爱你,你不爱我,你爱我,我不爱你。曾经的我,你漠视不已,现在的我,你高攀不起!
  • 宫婢:杠上妖孽君王

    宫婢:杠上妖孽君王

    女医学天才被喜怒无常的妖孽君王钦点为随侍宫婢,错付真心,谁料帝王薄情,新欢旧爱多不枚举。好在后宫皇子、王爷多,你爱你的艳妃,我牵我的帅锅,谁怕谁!
  • 娇妻18岁:腹黑男神小白妻

    娇妻18岁:腹黑男神小白妻

    为了逃离哥哥掌控,无奈求助大魔王可是回国就被强制同居是什么鬼!还有我识路啊!你可以不要每天接送吗?导演压力很大啊!某年某月某日,大魔王狞笑道:“终于养熟了,该吃了!”第一口吃太急,第二口细细品尝,第三口上瘾了!面对时时刻刻食欲高涨的大魔王,小白表示腰都细了!
  • 异界之独掌恐龙大军

    异界之独掌恐龙大军

    穆林带着孵化之源来到了异界,只要提供能量便可以生产无尽的恐龙大军。秀颚龙、鼠龙、迅猛龙、风神翼龙、死神龙等等各种恐龙为它征战异界星空。一吼震星宇的霸王龙,一踏虚空破碎的地震龙,谁人可挡。“在我恐龙大军的潮水中,你们根本泛不起浪花...”
  • 逍遥大尊

    逍遥大尊

    我要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我要颠覆命格,扭转乾坤!我要杀尽负我之人,屠尽虚伪之辈!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的眼!我要这地,再埋不住我的心!我要这天上诸神,烟消云散!……我要一百个肉包子,先填肚子!!————————————————————————————
  • 世界五千年历史之谜(全集)

    世界五千年历史之谜(全集)

    本书涵盖了世界五千年的风雨兴衰。世界文明的长河源远流长,可以记载着创造历史的辉煌,同时也演绎着如歌如梦的天地玄妙。本书的特点贵在“未解”二字上,很多历史谜团给人无限的想像空间,经过我们的研究,有的谜案日渐明朗化,有的谜案有了新的发现,有的谜案的错误得到了纠正,给历史一个公平的解释。在编撰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尽量采用了最有说服力的证据资料,力求让读者能更深刻地了解谜案背后的真相,当然也有一些谜团就像一去不复返的岁月,永远都无法揭开它们的面纱,也许正因为它神秘的吸引,使我们无法停止追寻的脚步。
  • 魔与魔

    魔与魔

    天魔总是喜欢游历人间,阅览大千世界。机缘巧合之下,替身为柳家千金,豪门间的争斗,魔界的内战,猎魔人乘虚而入,魔族将何去何从。不要着急,前面是基本铺垫,基本无言情。人的心魔远比真实的魔更可怕,大千世界里,人害人早就不新鲜了,都说人心隔肚皮,再熟悉再信任,你也没办法完全读懂他的心,人性真正的一面永远只是留给自己的,真正的狐狸总会带着一张人脸,真正的猛兽从来不会伪装,就像一些地痞,他们的坏是展露在外面的,内心深处确是知性的人,因为某种原因误入歧途,他们敢去劫财收保护费,这份勇气值得人去学习,但这种行为却不值得提倡。表面上看着善良的人,不一定就没有害人的心。总而言之,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