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17400000046

第46章

现代化的孝道,其实十分简单。首先要对自己的父母有信心,相信父母不可能不爱子女,更不能害子女。其次要明白天下没有十全十美的父母,就算父母不完美,子女也没有权利去批评父母。现在很多小孩子长大成人之后,就看不起自己的父母,认为他们很落伍,这种行为伤了天下做父母的心,这就是不孝的表现。人们常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意思是说,天下的父母都会犯错,但是子女没有资格去论断父母的是非。

我们重视孝道,但是我们反对把孝道变成一套完整的制度,强制规范人们的行为。我们始终坚信,人禽之间的分别,最关键的就是孝悌的灌输和执行。现代人解释孝道,大多采取西方的观点,以致严重地误解了孝道的本意。当然,历代的迂儒,把孝道大大地僵化,也扭曲了它的本来的面目。我们必须发扬“虞舜以孝感化父母和弟弟,改变不义行为”的精神,来弘扬高级的孝道。

父母不能强制子女孝顺,而是应该以身作则。我们既是子女的父母,也是父母的子女。如果为人父母,不能在孝道上面以身作则,反而迷失了方向,在父母跟前,对自己的子女百依百顺,岂不是直接伤害了父母的感情?我们经常看到,年轻的父母把自己的子女当宝贝似的,一看见就眉开眼笑;可是对自己的父母,却有很多不满。难怪今天的父母,也希望子女长大了干脆搬出去住,免得整天看他们的脸色。

父母要做子女的榜样,因为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子女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子女的眼睛是雪亮的,父母怎样对待祖父母,等他们长大以后,就以同样的方式来对待父母。这种现世报应,是怎么都逃不掉的。

中国只有孝道,没有慈道;我们只有一本《孝经》,没有“慈经”。没有人敢说,做父母的应该怎么样,只能说:“天下的父母辛苦了。”子女没有资格说父母做得不对。孔子只告诉人们怎样做好子女,没有告诉人们怎么做好父母。很多人批评中国人重孝轻慈,其实我们这样做有自己的道理。自己的父母在,不便说怎么做父母,这是中国人的品德修养。你如果说做父母的应该如此如此,你父母知道后,就会认为你在指责他们的缺失。人无完人,父母总有做得不够的地方,而你所讲的难免带有几分理想主义色彩,一般的父母根本做不到,这样就变成了对他们的变相指责。

父母的确很辛苦,不管把小孩教成什么样,都是有功劳的。父母不易做,更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把父母做好的,而且到现在为止,也没有完美的父母。这是中国人为什么没有“慈经”的原因。

子女要牢记父母的恩德,但是不应该去感谢自己的父母。我们说“大恩不言谢”,不是说不用谢,而是说恩情太大,不是说声“谢谢”就可以回报的。中国人常说“大恩大德,来生再报”,不要以为中国人是在敷衍别人,而是我们发自内心地认为,这份恩德我们今生今世再怎么努力也回报不完,所以来生继续报答。子女为什么一定要孝?就是因为父母对子女有养育之恩,现在的小孩子开口闭口都是“谢谢爸爸、谢谢妈妈”,这是不对的。如果你给我倒杯茶,我可以说“谢谢”,这样在情感上就互不相欠了。做子女的对父母说“谢谢”,难道想把养育之恩一笔勾销吗?孝的境界要比“谢”高很多。父母之恩是不能言谢的,而是要谨记在心,一辈子不会忘记,“谢谢”只是人情。

孩子常常说“谢谢”,父母常常说“我爱你”,这都是形式化的。中国人不能生活在那种形式化、肤浅的氛围里面,我们重视心灵的沟通。比如,儿子回到家,问妈妈:“你今天好不好?”妈妈会很奇怪:“你有眼睛不会看?我这里肿起来了,你还问我好不好?”这就是走形式,有口无心,对亲人的关怀不是挂在嘴边上的。如果儿子说:“妈妈你的腿好像有点肿,我替你揉一揉……”这才是真心的关怀。

问好只是敷衍,是客套,不是真心的。一家人要真心,彼此要关怀,不要搞形式,不要把家人当朋友看。西方人是神本位,心中只有神,所以可以直呼父母的名字。而中国人是以人为本,对君对父都有敬畏之心,不敢言其名。据说,观世音菩萨之所以改名为观音菩萨,就是为了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神仙也要让步,何况是人了。杜甫一生不做海棠诗,就是避母亲的讳。

二、顺并不等于孝

孝道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文化的精髓,然而从古至今,传统文化都只提出过“孝道”“孝敬”,却不知何时有了“孝顺”的说法。我认为,这个“顺”字完全颠覆了中华文化中有关“孝”的真正内涵,使得对父辈的盲从有了文化层面的依据,造成许多“父叫子亡,子不敢不亡”的惨剧。曲解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因为中国人有三个毛病:第一,食古不化。看到古人的话,也搞不清楚,就根据自己的理解乱讲。比如,“父父子子”,有人理解成“父亲是父亲,儿子是儿子”,这不是废话吗?第二,不求甚解。很多人,到过日本,就以为自己是日本通,到过美国,就以为自己是美国通。其实他们只知皮毛而已,这都是不求甚解的表现。第三,自以为是。就是说把自己当成权威,他认为是怎样的,事实就应该是怎样的,也不问问自己凭什么。

那这个“顺”字如何来的呢?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这段话是说: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无违。”后来樊迟问什么意思,孔子回答说:“那就是父母在世时要以礼相待,父母去世后要以礼安葬,以礼祭奠。”就是这个“无违”,后来发展成“顺”。子女对父母应该以礼相待,以礼相待就不会无条件地顺从父母去做越礼之事。所以,“无违”是指无违于礼,而不是无违于长辈。

《左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晋国大夫魏武子有位无儿子的爱妾。魏武子刚生病的时候嘱咐儿子魏颗说:“我死之后,你一定要把她嫁出去。”不久魏武子病重,又对魏颗说:“我死之后,一定要让她为我殉葬。”等到魏武子死后,魏颗没有把那爱妾杀死陪葬,而是把她嫁给了别人。魏颗说:“人在病重的时候,神智是昏乱不清的,我嫁此女,是依据父亲神志清醒时的吩咐。”

后来,魏颗带兵打仗,与秦将杜回相遇,二人厮杀在一起,正在难分难解之际,魏颗突然见一老人用草编的绳子套住杜回,使其为魏颗所俘。

当天夜里,魏颗在梦中见到那位白天为他结绳绊倒杜回的老人。老人说:“我就是你父亲让陪葬而你把她嫁走的那位女子的父亲。我今天这样做是为了报答你的大恩大德!”

顺可能孝,顺也可能不孝;不顺可能不孝,不顺也可能孝。比如当父母让你做不正当的事,你应该怎么做?在这种情况下,听从就是不孝,但不听又要被责骂,怎么办?

妈妈对小孩说:“我刚刚回家的时候,看到路边有人在盖新房子,你去偷两块砖回来。”小孩答应着,就去了,但他没有拿。过了一会儿,他空手回来,妈妈问:“不是让你去偷砖吗?怎么没拿回来?”小孩说:“我去的时候,看到有几个大人站在那里,我不敢进去,就没偷成。”

这样的话,既没有“顺”,也做到了“孝”,一举两得。所以说,有时候不听话才是“孝”,有时候听话才是“孝”。我们一定要孝,不一定要顺。

曾子芸瓜而误斩其根,曾皙怒,援大杖击之,曾子仆地;有顷苏,蹶然而起,进曰:“曩者参得罪于大人,大人用力教参,得无疾乎!”退屏鼓琴而歌,欲令曾皙听其歌声,令知其平也。孔子闻之,告门人曰:“参来勿内也!”曾子自以无罪,使人谢孔子,孔子曰:“汝闻瞽叟有子名曰舜,舜之事父也,索而使之,未尝不在侧,求而杀之,未尝可得;小棰则待,大捶则走,以逃暴怒也。今子委身以待暴怒,立体而不去,杀身以陷父,不义不孝,孰是大乎?汝非天子之民邪?杀天子之民罪奚如?”

这个故事是说,有一次,曾子一不小心碰断了瓜根,曾子的父亲很生气,拎起拐杖就打。曾子被打昏在地,很久都不省人事。等他醒来后就马上站起来,想让父亲知道他没事,并去跟父亲请罪:“刚才犯了错,惹您生气了。希望您不要因为这事而气坏了身子!”回到自己屋里,还怕父亲担心出手太重,便坐在房间里抚琴而歌,好让父亲知道,刚才的事没伤着儿子,他心里很平静,对父亲没有什么怨尤。但孔子教训曾子说:“你没听说过舜的父亲是个眼瞎而又愚昧的人吗?舜用心侍奉他的父亲,如果他父亲要使唤他,舜好像时刻就在身边一样,但父亲听信继母的谗言想要谋害他时,却总是找不到。小鞭子打几下就挨着,大棍子打过来就赶紧跑开,不能因父亲冲动而伤害自己。而你主动站在那里让父亲用大棍暴打,如果被打死了,既陷父亲于不义,也置自己于不孝。你难道不是天子之民吗?你被打死了,你的父亲就杀了天子的臣民,这不就是犯罪吗?世上还有比这种不道义、不孝敬的行为更过分的吗?”

这是孔子的无可无不可的道理。做儿子的,爸爸打你时,要很冷静。看爸爸拿的东西会不会打死人,他是不是很生气。如果会打死你,你赶快跑;如果不会把你怎么样,就让他打。顺的时候才是孝,你就要顺;不顺的时候才是孝,你就要不顺。老实讲一个老人会慢慢地跟社会脱节,越来越不了解社会的状况,那他讲的话,儿子为什么一定要听呢?父母的交代如果是合理的,你没有理由不听;如果父母的交代是不合理的,你不可以顶撞他们,可以嘴上答应,但一直拖,拖到最后父母说“算了”,就不了了之了。

子女没有资格教训父母,但是要帮助父母来了解现实状况。如果父母自己改变了想法,你就是孝;如果父母因为你而不得已改变,他们就完全没有尊严,你就是不孝。人是需要尊严的,否则活着就没有意义、没有价值。

三、敬是孝的根本

我们光有孝还不够,还要加上一个“敬”。如果一个人对父母不恭敬,那就是不孝了。子女长大以后,孝都来不及,还要让父母感觉到很惭愧,感觉到他们很不如你,感觉到他们不长进,那要这种子女干吗?有的子女一有钱,就开始看不起父母:“你们怎么总是这么寒酸,给你钱,缺什么买什么。”如果以这种态度对父母的话,就算你为他们提供锦衣玉食的生活,也是不孝。

我亲眼看到的,一个很成功的企业家,把他年迈的父母请到高级饭店去吃饭,但是两个老人家一点也不高兴:因为做儿子的很神气,赚了钱在父母面前炫耀,显得父母很土。而且这个企业家很不会说话,一坐下就说:“这家饭店我很熟……”他父母就想:“你很熟,你都吃腻了,才请我们来,是什么意思?”然后企业家又说:“我来给你们点几个好菜。”其实他点的菜,他父母都不喜欢吃:“没有经过我们的同意,你说好吃,我们就说不好吃。”

企业家的做法不惹父母生气才怪!聪明的儿子应该这样做:儿子对父母说:“这家饭店我也是第一次来,以前只是听人家说好吃,不知道是不是这样。”父母听了会很高兴:“你看你一听说就带我们来了,真有孝心。”儿子又说:“我也不知道有什么好菜,我们能不能问服务员,因为他比较熟。”然后让服务员推荐几个适合老人口味的菜。其实老人家一般不懂新式菜品,但是儿子孝顺,他们吃每道菜都会觉得很好吃。

同类推荐
  • 草根族也能赚大钱——女人篇

    草根族也能赚大钱——女人篇

    这是一本介绍积累财富的书籍,书中描写了纪几位比较成功的女性,告诉我们,努力就会取得成功。
  • 让学生感受亲情的故事全集——漫长的感恩之旅

    让学生感受亲情的故事全集——漫长的感恩之旅

    亲情如一首永远唱不倦的老歌,古老的曲调中饱含浓浓的真爱;亲情似一杯淡淡的绿茶,虽不浓郁但却散发着淡雅的醇香;亲情似大海里的一叶小舟,于惊涛骇浪中承载着风雨同舟、不离不弃的誓言。拥有亲情,便拥有了世间一切的美好,让这浓浓的爱、悠悠的情化作一缕春风,吹来桃红柳绿,吹开心底似锦的繁花……在最无助的人生路上,亲情是最持久的动力,给予我们无私的帮助和依靠;在最寂寞的情感路上,亲情是最真诚的陪伴,让我们感受到无比的温馨和安慰;在最无奈的十字路口,亲情是最清晰的路标,指引我们成功到达目标。
  • 生命里的波纹:298个小故事,让你感悟一生

    生命里的波纹:298个小故事,让你感悟一生

    本书汇集了298个短小精干的让人感动的小故事,让您在意味深长的故事中去思考,去挖掘和探索,以“感动悟语”作为读后提示来进行点拨,使广大读者朋友在故事中受到启发、感动,进而能更加从容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在生活这个迂回曲折的长廊中游刃有余,应对自如,不为风暴,一路前行,一路聆听心跳的语音。
  • 哈佛剑桥学得到系列:人性掌控与处世智慧

    哈佛剑桥学得到系列:人性掌控与处世智慧

    不仅在动物世界中,在人的世界里,了不乏激烈的竞争。不同的是,优胜劣汰并不是这些竞争的唯一规则。你要学会并精通生存之道,必须了解人性的真相。老练与练达会让你识别各式各样的陷阱和危险,为你赢得无数的机会并取得更大的成就。在本书中,你可以通过大量的事例了解到人性的复杂性及其根源,你会从中学到如何平衡处世的方与圆,如何以自己的本色获得他人的认同,怎样把握表现与收敛的度,如何更清楚地认识自己,如何表扬他人,如何与他人合作……同时,你将通晓如何成为处世高手的精髓。研究人性、了解人性、把握人性、利用人性,将使你立于不败地。读懂哈佛和剑桥,让我们从这里出发!
  • 读《论语》学生活

    读《论语》学生活

    总有人看着别人事业有所成而羡慕不已,却不知道自己应该努力学习并积极将自己所学的知识用于实践,凭着自己的努力去获得成功。现实是公平的。“天道酬勤。”通过学习不断历练自己的人必然会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自身的价值。
热门推荐
  • 趁一切还来得及,做一个快乐的自己

    趁一切还来得及,做一个快乐的自己

    人生在世,谁都希望自己活得幸福,幸福的人生是一次成功的旅行。拥有快乐的心情你就会感到生活的美好,也只有理解了快乐的真谛,才可能拥有真正的幸福人生。会享受人生的人,不会在意拥有多少财富,不会在意住房大小、薪水多少、职位高低,也不会在意成功或失败。
  • 冤镜来袭

    冤镜来袭

    人的每一次经历都透着玄机,是无意闯入?还是命中注定?离奇的铜镜为何只选择她?她为何又选择他?是做替死鬼,还是有事相求?谜底将慢慢揭开!
  • 暗世界之爱

    暗世界之爱

    这本书是我这一辈子,唯一写的一本书。这本书是为我十年虚度的青春做一个纪念。只见紫光的暗世界统治者----神;不知从何来的伪龙骑士----界钥匙;误入暗世界的天芒圣光----命使;游荡在人世界(我们的世界)的换钱师们……他们拥有人都希望拥有的永恒生命,但是他们并不幸福。PS:看完本书的人能完全明白这书写的是什么,那么你与我一样是一个绝世的庸才。看懂八成,你是一个天才。五成,你是个人才。一到三成,你是个凡人。没有看懂,你是一个正常的人。没有看完,你是一个打酱油的人。
  • 涛生云灭

    涛生云灭

    生灵之主的觉醒引发了一系列星球异动,茫茫太空中又有怎样的玄机?作为龙族之子,生灵之主的男友他能否担起责任,能否帮助生灵之主接受创世神的传承,从而拯救世界?龙灵之力,能否创造奇迹,度过重重危机?宇宙位面的移动,龙王的咆哮......
  • 婚期已到:腹黑黎少不讲理

    婚期已到:腹黑黎少不讲理

    简介:一场阴谋的相亲,使两人结下“深缘”,而他毫不示弱地带着她去民政局。看着两个红色的小本本,凌雨萱一脸仇恨,却是那种说不出的恨,“凌雨萱!婚后,服务我!”睡觉前,他把她关在他房间,抵在墙上,冷酷的眼神中带着饥渴的欲望,翻身把她压在床上,顾不得她的抵抗,两人很快便赤诚相对,头天早上,她揉着酸痛的腰,丢下那一串金碧辉煌的钥匙‘离开了公寓。从那天起,他就时时刻刻霸占着她,恨不得把她揉进他的身子里去,某天,她弯着嘴对他说,“黎千尧,你就那么想我吗?”“亲爱的,你忘了吗?还有两个月我们的婚期就到了,我还想趁这几天再把你吃干净点呢!”
  • 大方广曼殊室利童菩萨华严本教赞阎曼德迦忿怒王真言阿毗遮噜迦仪轨品

    大方广曼殊室利童菩萨华严本教赞阎曼德迦忿怒王真言阿毗遮噜迦仪轨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易源

    易源

    天鬼道,万古争锋,被忽视的芸芸众生该如何崛起?天道沉睡,圣道破碎,将由谁来改写这个世界的规则?舍命摇醒这世界,才不负吾之满腔热血!一棍舞起天雷动,一念影分风云起;一笔挥万兽吼,一阵起山河灭;踏步挥时千军破,紫棍黑甲显紅眸。暗史岁月众生荡,一骑走尽天涯路。万载独闯成帝路,他生怎知其中苦。道道道,何为道。帝帝帝,又如何。吾之道,帝也。万道荡,吾欲以身震天。
  • 笙笙璃歌

    笙笙璃歌

    复活归来,她已不再是她。重生路上,虐渣男踩渣女,一路朝蜂引蝶。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就是蚊子,苍蝇太多了点。”:林艺雪。
  • 前夫住隔壁:有种进房单挑

    前夫住隔壁:有种进房单挑

    一场意外,一个遗愿,岑晏栀被迫嫁给他的双胞胎哥哥,新婚之日被人捉奸在床。“别以为娶了我就可以为所欲为,这婚如果不离,老娘拿顶绿油油的帽子把你从头罩到脚板底!告诉你,那可是我的强项。”他邪恶一笑:“离!当然离!不过不是现在!”“那是什么时候?”“等你洗干刷净躺在我床上的时候!”瞪着他,岑晏栀心里卧槽卧槽的:洗干刷净躺在你床上?悠着点,我怕你肾虚!
  • 驱鬼道人

    驱鬼道人

    僵尸,起源于我国民间传说故事。指四肢僵硬,头不低,眼不斜,腿不分,不腐烂的尸体。僵尸的形象被广泛应用于电影,游戏,小说中。也有将僵尸当做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