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23100000003

第3章 古金银器的形式(1)

黄金和白银,是金属之中的贵族。黄金拥有天然的美色、优雅的光泽以及缎子般清秀的纹理,具有一种金碧辉煌、富丽堂皇的魅力,给人以高雅华丽之感。白银以其银光闪闪的光泽、洁白的颜色,象征纯洁无瑕的高尚情操。我国古人根据其色泽的不同分别将其喻称为太阳和月亮。

黄金,元素符号为Au,原子序数79,原子量196.9665,熔点1063(1945),沸点2966%(5371),比重19.3(20℃)。金的特点是纯金色黄,极细金粉为黑色,金的胶状溶液呈红色、蓝色或紫色;延展性极好,可制成0.00001毫米厚的金箔或拉成只有0.5毫克/米的细丝;化学性质极为稳定,不与水和氧反应,也不与酸、碱作用,但溶于王水;导电性好,是铜的百分之七十一。

银,元素符号Ag,原子序数47,原子量107.868,熔点960.8℃(1861.40),沸点2212℃(4014),比重10.5(20℃)。银色泽白亮,具良好的延展性,而且耐大气的氧化腐蚀,在所有金属中导电性、导热性最好,对可见光的反射性最强,化学性质最活泼。

金在自然界中的分布非常广泛,不仅存在于地球上,也存在于地球表面的水圈、生物圈与大气圈中。太阳的大气中也存在金,科学家还探测出巨蟹座中一颗恒星的表面存在多达1000亿吨的黄金,只是大气和外星上的黄金目前还无法为人类所利用。金在地球上的总量达48×1014吨,而在地下3000米深的地壳中的含量估计约有30亿吨。但由于技术和经济的原因,自古至本世纪70年代末,人类所生产的黄金总量不过9.3万吨。金在地壳中含量稀少,主要呈游离状态,少量为碲化金。金矿床分原生脉金矿床和次生砂金矿床。脉矿中的金叫山金(脉金),砂矿中的金叫砂金。金是一种亲硫元素,在原生条件下金矿常与黄铁矿、赤铁矿、毒砂等硫化物共生于一起,但它在自然界中却几乎从不与硫或氧等化合而形成硫化物或氧化物,而在特定的地质条件下可与碲或锑化合生成碲化物和锑化物。脉金矿床又称岩金矿床,是指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含金矿脉,具体包括含金石英脉及含金较富的近脉围岩、在太古界变质岩中的复脉带型脉金矿、破碎带蚀变岩型脉金矿和斑岩型脉金矿。砂金矿床是由含金岩石经风化和机械富集作用而形成的砂、砾石和其它含有用矿物和金的残积物所组成的。伴生金矿床是指除含金外主要含其它各种有用金属元素的矿床,其中的伴生金主要来源于斑岩铜矿床、含铜黄铁矿型矿床、硫化铜镍矿床和矽卡岩型铜镍矿床中。人类开发利用的金矿主要是脉金和砂金。20世纪前多开采砂金,自本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山金的开采量已超过砂金,占总产量的65%~75%。主要产金国有南非、俄罗斯、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等国。

银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呈单质状态的较少,多以硫化物状态伴生于其它有色金属矿石中。具有经济意义的银矿是辉银矿、角银矿、硫锑铜银矿、淡红银矿、脆银矿、硫锑银矿和黑硫银锡矿。世界上百分之七十五的银是从含银铜、铅、锌硫化矿和金矿中获得的。主要产银国有俄罗斯、墨西哥、加拿大、美国、秘鲁、澳大利亚等。

我国古代认识的金矿物主要是自然金,即生金,又叫原金,也有人称之为天然金或荒金。另外,对不同形状大小的生金则有不同称呼,明宋应星《天工开物》:“大者名马蹄金,中者名橄榄金、带胯金,小者名瓜子金”,“大者名狗头金,小者名麸麦金、糠金”,“平地掘井得者,名面沙金,大者名豆粒金”。而在习惯上,颗粒度在2毫米~5毫米的叫颗颗金、包谷金或瓜子金。粒度在1毫米~2毫米的叫“麦麸金”或“芝麻金”,粒度在0.4毫米~1毫米的叫“糠金”,而更细小、呈粉末状、灰尘状的叫“毛毛金”或“汤汤金”。至于“狗头金”或“锅巴金”,则指重几两或几十两的自然金。凡开采出来并熔化提炼后的生金和已加工成各种金制品的金统称为熟金。黄金因内含其它金属成分不均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我国古人总结出一条口诀“七青八黄,九紫十赤,以赤为足色金也”,即指不同含金量(成色)而呈现的不同色彩。

我国古人对自然银即生银也有深刻的认识,宋冠宗《本草衍义》、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等古籍中有不同的描述,树枝状的称龙芽、天生芽、自然芽,丝状的称乱丝状、丝发状、老翁须、龙须等,鳞片状、块状的称叶片状、块状,晶簇状的称笋子状等等。辉银矿在《天工开物》中也有记载:“凡成银者日礁。……其面分丫若枝形者日钅。……礁砂形如煤炭。”

在找矿方面,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曾总结出一些方法,用植物标识来找矿即是其一。唐段成式的《酉阳杂俎》记:“山上有葱,下有银;山上有薤,下有金。”野生的葱是银矿的标识物,而生长冬青树的地方即是黄金的隐蔽处。这是因为地里不同的金属微量元素适合于不同植物的生长条件。另外,如掘地遇粉子石,石皆一头焦黑,则表明石下有金。宋应星《天工开物》记,凡石山洞里蕴藏银矿的,其上面会出现一堆堆微带褐色的小石头。银矿分成若干支脉,矿工可一边找矿,一边用横木支撑坑顶。矿砂品位高的每天可炼银六七两,中等的三四两,最差的只有一二两。

中国古代采选金银的方法不一,主要有重力淘洗法和地下井巷挖掘法。

前者即俗称的“淘金”,主要用于砂金的提取,工具为木盘、木槽、木床。据朱或《萍洲可谈》:宋代登、莱两州厌用木盘淘金费力大,效用低,所以把大木锯剖成木槽,上留刀痕,投沙其上,然后再用水冲刷,沙被冲去,而金则留于锯痕之中。清严如煜《三省边防备览》记:南郑(汉中)人作一木床,四周有边,两头镶板,中空三尺多,另备刻槽木板一块、圆竹筐、簸箕形木匣各一。淘金时,投沙至床上的竹筐内,手把淘床后的木架不住地颠簸,同时用水频洗沙筐,水流沙去,而金则从筐中落于木槽之内,然后将槽内金沙扫入木匣,用水淘洗,即得金屑。

地下井巷挖掘法主要用于脉金、银矿的开采。从商周时期使用大量青铜器来看,当时已经掌握了地下井巷开挖矿石的技术,湖北大冶铜绿山矿冶遗址表明了开采技术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稽神录补遗》记:江西德兴银山古银矿在唐初曾大规模开采,留有石柱,到唐天礻右末年,有人想采取留柱内的银矿,结果柱倒山塌,入者尽压死。至于露天开采则更为方便,开采时如遇岩石硬度低或围岩疏松,可用工具开采。相反,工具则很难奏效。古人于是发明出一种巧妙的方法,即火爆法。用火把岩石烧热,使其内部结构受到破坏,有时在火烧后还泼冷水使之炸裂更快。明代陆容《菽园杂记》记述了浙江处州铜矿的开采方法,说:“采铜法,先用大片柴,不计段数,装叠有矿之地,发火烧一夜,令矿脉柔脆。次日火气稍歇,作匠方可人身,动锤尖采打。”还记载浙江龙泉县用烧爆法开采银矿:“大率坑匠采矿,如虫蠹木……旧取矿,将尖铁及铁锤竭力击之,凡数十下,仅得一片。今不用锤尖,惟烧爆得矿。”

除此以外,古人还有特殊的取金方法。据唐刘恂《岭表志异》载:“广州洽涯县(今英德县西北)有金池。彼中居人,忽有养鹅鸭,常于屎中见麸金片。遂多养,收屎淘之,日得一两或半两。”

相对于黄金来说,白银的采炼方法比较复杂。在南宋赵卫彦《云麓漫抄》中有采炼方法记载,明代陆容《菽园杂记》则更有采炼全过程的方法的描述。对于富含方铅矿的白银矿石,古人多用“吹灰法”一次得银;对含银的铜矿石则采用冰燥炼铜法,即先炼出银,然后再从炼渣中炼出铜,含铅特少的矿石则往往先加铅佐炼成团,然后再入蛤蟆炉沉铅。另外,对合金银的冶炼方法为:银膏“用白锡和银箔及水银合之,凝硬如银”(《本草纲目》),朱砂银“其法以投铅、朱砂与白银等分、入罐封固”而成。

一、披砂凿石无穷时

先秦时期,古人已经识金用金了。《诗·鲁颂·泮水》:“憬彼淮夷,来献其琛,元龟象齿,大赂南金”。南金指南方来的黄金。《周礼·地官》:“北人掌金玉锡石之地。”《管子》记:“金起于汝汉之右湾”(地数篇)、“楚有汝汉之黄金”(轻重甲篇)。汝指汝河,为淮河支流,在今河南境内,汉指汉水。《韩非子·内储说》:“荆南之地、丽水之中生金,人多窃采金”,荆南即楚南部,丽水即金沙江。这说明汉水、汝河和金沙江的砂金,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被开采。

西汉时期,黄金产地主要有豫章鄱阳(今江西波阳)、陵阳(今安徽轻阳县西南)、南山(今新疆阿尔金山)以及汝汉(汝水、汉水)。银产地记载不多,据《汉书·地理志》,主要在犍为郡(今四川宜宾市)。

东汉时期,黄金多产于云南的保山和四川境内的绵阳、广元、雅安等县。银则产于云南的律高、贲古、双柏以及四川的朱提(宜宾市西南)。

南北朝时,金银矿等兴废无常,趋于衰落。金矿仍在金山(今四川广元县北)和汉中一带开采。银则出于岭南一带,地点有始兴(今广东始兴县)、阳山(今广东东阳县南)及桂阳(今广东连县),另在四川阳安县(今四川简阳县)也有出产。

唐代时,金矿产地主要在南方,以今湖南省境内为最多,中唐诗人刘禹锡《武陵怀古》有诗日:“披沙金粟见”。各地金矿大抵听任民间开采,派官管理。宋敏求《唐大诏令集》记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放邕府金坑敕”,邕州金坑“差择清强官专勾当(管理),任贫下百姓采(锄),不得令酋豪及官吏影占侵扰”。邕州即今广西南宁地区。刘禹锡《浪淘沙》有诗云:“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澄洲即澄州,在今广西南宁地区(古邕州)上林县,是著名的砂金产地。

银的产地据《新唐书·食货志》记有35处,分布于28个州(府)。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因置场监,令百姓任便采取,官司什二税之”。德宗时(公元780~805年),银矿实行官营,禁止私采。唐代的产银区主要有六个:饶州(今江西德兴县)、宣州(今安徽宣城县)、信州(今江西上饶)、衢州(今浙江衢县)、岭南的广东和广西两省,其中饶州是唐代第一大银矿,而岭南地区是唐代主要的产银、用银之地。除此以外,还有陕州矿(今河南陕县)、伊阳矿(河南嵩县)等银矿。以上银矿,陕州银矿开采最早,元和年间已废;宣、饶两矿兴盛于贞观初年;衢州、伊阳矿开采于天宝年间;元和年间,饶州矿又复兴起来,信州矿也开采于此时。唐代银开采量据《新唐书·食货志》:“元和初,天下银冶废者四十,岁采(应为“率”)银万二千两”,而饶州银山“每岁出银十余万两,收税山银七千万两”,年产量约占全国银产量的百分之五十九。“及宣宗……,增银冶二……,……天下岁率银二万五千两,”即在宣宗时,银年产量比元和年间增加了百分之四十四。

北宋时期,从宋太祖建隆元年至太宗至道三年(公元960~997年),就准许百姓自由采掘金银矿,但从仁宗以后开始收归官营。只是在农业欠收时,才暂弛禁,有时也会因矿源衰竭,宣布报废一批矿场或免税。宋初,据《宋史·食货志》记,在有金、银、铜、铁、铅、锡矿的地方,曾设立二百余个监、冶、场、务的机构和官职来进行管理。“监”是监官所在地,“务”是矿冶税务所或矿产收购站。

金矿在元丰年间(公元1078~1085年)分布于25个州,元丰元年总收入达10710两,而登、莱两州就年产9573两,约占全国总产量的百分之八十九。此两金矿自天圣元年至元丰元年(公元1023~1078年),至少保持了50年的矿产记录。其它如广西、湖北、湖南、四川等地淘金风亦很盛。

据记载,银矿在元丰年间分布于68个州,元丰元年的年总收人量是215385两,而南剑州将乐县安福场、信州上饶县顶溪场、潭州衡山场、虢州银煎冶的年总产量即达141583两,约相当于全国总产量的百分之六十六。除此以外,其它有名的银场还有江西饶州德兴场、湖南桂阳监、秦州(甘肃天水)银矿等。秦州(甘肃天水)银矿在太平兴国年间开采量很大,也是北宋早期的一个大银矿,课利每年收银33848贯两。虢州的年产量也较多,为2.5万余两。

元代时,很早就比较重视金课,金课早期以征收实物(麸金)为主,至晚期主要征收银钞。元代的产金之地有登州栖霞县、益都临淄等路、江浙行省、湖广行省、云南行省。金的最高年产量在三万两左右,比宋代产金极盛的皇礻右年间高出一倍。产量最多的为湖广、江浙、云南行省。

银在元代主要作货币“钞母”使用,“银钞”又叫“交钞”。各种岁课,多用银钞。至元三十一年(公元1294年),京师以外各路交钞库所存“钞母”白银总数约100万两。元代的银矿产地较多,如江西瑞州上高蒙山场、韶州曲江县银场、宁国路(安徽宣城)银冶、惠州(今河北平泉县)银洞、霍丘县(今安徽境内)豹子崖洞等。江西瑞州上高蒙山场的年产量较高,达3.5万两,即七百银锭。天历元年(公元1328年),元全国的银课总量为1151锭11两,即77561两,而其中云南的银课量约占近半数,达735锭34两3钱。如果按“其所得大抵以十分之三输官”,则天历元年元全国银产量约为28.75万两,约相当于北宋银的年产量。

同类推荐
  • 农村文化娱乐常识——民歌赏析

    农村文化娱乐常识——民歌赏析

    文化,天地万物(包括人)的信息的产生融汇渗透(的过程)。是以精神文明为导向的融汇、渗透。文化,是精神文明的保障和导向。娱乐可被看作是一种通过表现喜怒哀乐或自己和他人的技巧而使与受者喜悦,并带有一定启发性的活动。很显然,这种定义是广泛的,它包含了悲喜剧、各种比赛和游戏、音乐舞蹈表演和欣赏等等。
  • 好莱坞制造:娱乐艺术的力量

    好莱坞制造:娱乐艺术的力量

    好莱坞电影娱乐构成了各国大众的生活方式并成为其文化想像的重要内容。娱乐本身没有价值,娱乐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开发并满足大众身上与生俱来的娱乐本能。电影是一种会讲故事的机器,好莱坞则是这个机器的主人。好莱坞电影生产的突出特征就是市场化、大众化和娱乐化。好莱坞电影是一种电影娱乐,更是一个群众的表演场所,因此,并不是好莱坞影片本身就是一个白日梦,好莱坞是观众在电影院和好莱坞共同构建了一个白日梦。好莱坞电影始终保持着创新性,并通过与时俱进的方式,使得一切发明能够符合行业标准,成为未来电影工业的元素。好莱坞票房策略就是影片构成元素的“世界化”。好莱坞通过这种“票房魔法”给全球观众提供不间断前娱乐。
  • 石刻:奇特石刻神工

    石刻:奇特石刻神工

    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石刻与文化艺术。包括大足石刻、白鹤梁古水文题刻、娲皇宫石刻、桂林石刻、佛沟摩崖石刻、鹭峰寨摩崖石刻、子房山摩崖石刻、泰山摩崖石刻、武夷山中摩崖石刻、九日山摩崖石刻、七星岩摩崖石刻、南明山摩崖石刻、云峰山摩崖石刻、天柱山摩崖石刻、黄山摩崖石刻、晋城摩崖石刻等。
  • 中国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

    本书是一部研究中国美术发展历程的专题学术著作。全书以五章篇幅和大量传世之作及考古出土珍贵文物资料,系统而又简明地阐述了工艺美术、雕塑艺术、建筑艺术、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等中国美术的各种形态自原初社会至明清时期的发展历史和辉煌成就。全书收入水的多幅串文图照,系各种美术形态在不同大力历史时期产生的精品力作和传世之宝,对于充分展示这些美术形态发展轨迹和艺术成就,具有相得益彰的作用。本书观点新颖,方法独到。
  • 课外雅致生活-传统工艺品的收藏与鉴赏

    课外雅致生活-传统工艺品的收藏与鉴赏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热门推荐
  • 相约TFboys

    相约TFboys

    在一年的夏天三个女生,来到了重庆,爱上了三个明星帅哥,猜猜他们是怎么相爱的是怎么在一起,发生了什么,点进去看看呗~
  • 独宠搞笑王妃

    独宠搞笑王妃

    她,本是将军之女从小便可以召唤影卫,而他本是皇亲国戚,却也是噬魂殿的幕后主子。只因一道圣旨两人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大将军之女上官紫汐,冥王轩辕辰逸。。相传大将军之女上官紫汐自七岁以后再没出府,似乎是生命垂危,而冥王轩辕辰逸是当今皇上唯一的兄弟,性格乖张似是断袖。当她遇到他。“这个对她放电的是谁。”只听轩辕辰逸道“娘子身体如此弱,还是别动为好。”说完只剩一阵磨牙声。这是我第一次写文,望大家多包涵。其中可能有些现代元素,望大家不要见怪。
  • 沐糖淳

    沐糖淳

    镜头一:“老大,他是谁啊?这个小伙子长得真好看。”她看着他“你同桌。”“老大,他脸红了。”突然感觉背后一冷“”好,我去看书,你是爷!小伙子再见!长得真好看!”镜头二:“首长,你长得真好看!”他冷眼看着她:“‘你在调戏我?去那儿作500个俯卧撑再起来。”“我这不是在夸你么,有必要么。”他微勾起唇:“怎么,不服?”她摇了摇头。镜头三:“离婚吧。”她无力地看着他,“你休想!”他甩门而出。“我会拖累你的……”眼中泛起了晶莹。他在门后靠着,不是说好一起面对吗?有我在,你休想离开!
  • 第九十九次初见

    第九十九次初见

    每一天都是新的相遇,又有什么不可以?千遍万遍你在梦中把我忘记,千次万次我都会在路口等你。每一次相遇都是陌生的面对面站着,又有什么不可以?你退一步,我进一步;退十步,我进十步。直到你懂得停住,对我说“嗨”,阳光就变得特别美好……
  • 武天子

    武天子

    人生在世,不应碌碌无为,应拾三尺剑,进天子阶。
  • 白帝青后系列:恩怨情天

    白帝青后系列:恩怨情天

    本文由花雨授权白帝青后系列讲述了少林伏虎罗汉圆明大师奉命调查一件有关少林跟武当之间交恶关系的大事,获得极有价值的线索,密藏在念珠里,匆匆赶回嵩山复命。谁料回归途中,在一座破败荒凉的废庙里避雨时,却遭到一俏美女子史怜珠的暗算。圆明大师武功尽失,念珠被窃,而且误服春药,欲火如潮,眼看…身苦修付诸东流……急危时刻,江湖奇士红衫金剑客凌千羽飞马赶到,他从圆明大师口中获悉那串念珠关系到武林中一场前所未有的大阴谋,务必追回交给少林掌座。那个神秘女子史怜珠到底是何来历?仗义行侠的凌千羽能否不负圆明大师临终托付,追回那串关系重大的念珠?凌千羽以帝后官“神剑回龙”和“平步青云”无上绝艺,杀出一条血路,逃出重围,被官宦世家千金赵玉莲所救。惺惺相惜中,两人渐生情愫。不料天真妖美的赵玉莲竟是神女宫青后的高徒。凌千羽由此了解到他的父亲凌雨苍是帝后宫第三代弟子,由于不知的原因被远逼天山,退隐江湖,而他的生身母亲到底是谁,仍是一个悬世之谜。九环金刀雷刚为解救师父白眉长老危厄,痛苦无奈中制倒好友凌千羽,交给老夫人以换取人质。凌千羽假意昏迷,直人沈家庄。在这里,他惊异地发现,对自己屡下毒手的老夫人的本来面目竟是他的生身母亲,而且老夫人背后的强大靠山,竟是江湖上人人称颂钦仰的仁心圣剑乐无极。本文由花雨授权本文是白帝青后系列的第五篇:《恩怨情天》。第一篇《红衫金剑》的链接地址为:www.*****.com第二篇《神剑回龙》的链接地址为:www.*****.com第三篇:《道消魔长》的链接地址为:www.*****.com第四篇《峰回路转》的链接地址为:www.*****.com欢迎大家点击阅读~另外,也可以直接点击本文右侧的【作者的所有作品】阅读。
  • 校园之语

    校园之语

    虽然我是新人,但是我会努力的把它写好的,希望大家喜欢~~!
  • 冷少爷恋上拽小姐

    冷少爷恋上拽小姐

    他,是被众人拥戴的冰山王子。她,是嚣张跋扈的富家千金。开学第一天,她和他就杠上了。没想到他们竟是同一班的,而且还是同桌?Ohmygod!未来的生活可不会太平静。火山与冰山相碰撞会是怎样的呢?
  • 道之痕

    道之痕

    洪荒初开,天道初显,争夺杀戮不断。生灵涂炭,纷争难休。
  • 百草记

    百草记

    因无才而离家出走的少年绫波,阴差阳错之下成为了一名药师,在回归故里时却发现整个家族被人灭门。一路追查之下,少年却发现了更多的惊人秘密,也使得自己处于各种危机之中,在自身实力不断强大的过程中,他也逐渐了解了这个世界的完整样貌。一步步逼近的真相终于让家族灭门惨案背后隐藏的惊天大阴谋渐渐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