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沃夫森的例子,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犹太商人明确地把商业经营和慈善事业划入两个截然不同的范畴或层面。经商就得按经济规律行事,但经商之余,处世时就不能再用生意眼光,而需要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或用犹太人自己的话来说,履行“公义”的要求。沃夫森之所以既有能力也有愿望为一切人,不管犹太人还是非犹太人,尽一份“公义”,正是因为这种商人理性与社会意识的牢固结合而又不互相串位。
拥有一颗宽容之心
《塔木德》中说:“神在开始时,为什么仅仅创造一个人呢?这是为了防止任何人说他自己的血统优于别人的血统。因为如果当初只造出一个人,那么溯源而上,每个人都会发觉大家都是来自同一个祖先。所以,也就不会有一个民族比哪一个民族更优越的说法了,因为实际上,大家都是从同一个亚当繁衍下来的。”
在《塔木德》中有一则约瑟夫接纳哥哥的故事,被犹太人视为为人处世的典范。
约瑟夫是雅戈的儿子,受到兄长的排挤,在小时候被兄长卖往埃及为奴,后来约瑟夫在埃及做了大官。
有一年闹饥荒,约瑟夫的哥哥们一路逃荒来到埃及。当约瑟夫发现自己的哥哥们时,就走上前说:“我是约瑟夫,父亲还好吗?”
可是,哥哥们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一时无法回答,一个个都目瞪口呆了。
约瑟夫又对哥哥们说:“请你们走近些。”
当哥哥们走近时,约瑟夫说:“我是你们的兄弟约瑟夫,你们曾经把我卖到埃及。”
兄长们还是不敢相信。可是当他们明白一切都是真的时,看着眼前的弟弟如此荣耀,如此威风,吓得说不出话来了。
“老家发生饥荒已经两年了,你们将无法生存下去,现在所有的土地颗粒无收。”
“上帝把我送来,是为了让你们继续存活,以特殊的方式让我们都生存下去。所以是上帝而不是你们把我送到这儿来的。”
约瑟夫的话语其实表现了一种宽以待人、化敌为友的为人处世之道,这也是所有犹太人的为人处世之道。
犹太人之所以把他们的足迹留遍世界每一个角落,并创造出了令世人刮目相看的商业成就,尽管也不是因自己的“暴富”或充当有“血吸虫”之称的高利贷者而遭受异族的践踏和杀戮,但他们作为一个弱小民族能够凭自己的信念和出色的成就而生存下来,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在某种意义上,犹太人所持尊重他人的道德观念——相互尊重、彼此宽容,正是支撑他们在激烈的竞争和强权夹缝中求得生存的艺术。
彼此宽容,互相尊重
一个犹太人从出生之日起就受犹太传统的培育。而没有经历犹太传统培育的人,能够理解犹太文化,且因而犹太化,这比真正的犹太人更应受到尊敬。
在《塔木德》上写着:世界上的人们,不管具有什么样的信仰,反正好人都会得救,无须特别努力犹太化。
犹太人的比喻大多是很恰当的,这儿也不例外。犹太人的这种情感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如果不愿意加以赞赏的话。而妙就妙在最后那句话:好人总会得救,无须特别努力犹太化。所以,在塔木德时代,犹太人常和非犹太人一块儿工作,一块儿生活。犹太人遵守自己的613条戒律,但无意把它们强加给非犹太人,使他们成为犹太人。拉比们并不向非犹太人传教。但根据《塔木德》的规定,为了保证彼此和平共处,非犹太人有7项约束:不吃刚杀死的动物的生肉,不可大声斥责别人,不可偷窃,要守法,勿杀人,不可近亲通奸,不可有乱伦的关系。
很明显,这7项约束并没有多少“犹太味”,基本上属于各个民族共同遵守的道德、习俗或法规。尽管第一条让“茹毛饮血”的野蛮人有点儿为难,第二条有点儿小题大做,不过适用于民族关系时则另当别论,而第四条又会让有些习惯于无法无天的统治者大恼:“我大,还是法大?”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所有这些约束是可以指望得到人们共同遵守的。对自己适用613条律法,对别人只适用7条!但对一切人、一切民族来说:相处中真正重要的只是一条,那就是:彼此宽容,互相尊重。
宽容别人,放飞心灵
犹太人懂得理智地掌握环境,不会太感情用事。达到这种精神境界也没有明确的方式,只有随时去做。
不要感情用事,就是要拥有一颗宽容之心,能够忍受别人不合理的行为和不顺心的情况。世界公认犹太人是最值得相处的商业伙伴,因为犹太人不会将自己偶尔的情绪波动迁怒到合作伙伴上,而是在相互合作中学习欣赏并接受不同的生活方式、态度、文化、种族、年龄和长相。很明显这是了解别人所应保持的态度。
犹太人的宽容主要表现在他们处世时能够做到对事不对人。一个温暖的夜晚,在美国东海岸的一个城市里,有位年轻的犹太学生走出公寓去寄一封信。当他自邮筒走回去时,被11个不良少年围起来,拳打脚踢狠狠揍了一顿。不幸的是在救护车来到之前,他就断气了。两天之内,警察将这11个不良少年一一逮捕。社会大众都要求严惩他们,报纸上也呼吁采取最严厉的惩罚措施。后来死者的父亲寄来一封信,要求尽可能减轻这些少年的罪行,并设立一笔基金,作为这一群孩子出狱后重新生活及社会辅导的费用。
死者的父亲不愿仇恨这些少年。无疑,他内心经过相当的挣扎,而且需要有相当坚强的意志,才能够不恨这些不懂事的孩子。他只恨控制这些孩子内心的病态性格。他希望让这些孩子从残暴、粗鲁、仇恨、病态的虐待性格中重生,甚至还提供金钱来帮助这些孩子。
这就是犹太人心目中的宽容,于人于己一个标准,宽己同样能够宽人。当然,了解别人并不是指容忍所有错误的行为及不正常的性格,而是要做到“针对事情而不是人身攻击”,这就是犹太人所信奉的宽容。在试着尽可能地宽容别人的同时,自己的内心也得到了极大的净化。
做一个愿意聆听的人
犹太经典《塔木德》提示我们:“要用两倍于自己说话的时间去倾听对方讲话。”
和凡事不留心、注意力散漫的人相处,是一件令人非常不愉快的事情。如果你处在这样的境地,就等于是对方在侮辱自己。很显然,对任何人而言,被侮辱都是很难忍受的!无论你是谁,当你在面对你认为值得注意的人时,都应该精神集中,全神贯注地去应对。同样,当别人以一种高度的热情和专注与你谈话时,你也一定要以同样的专注去面对他。当你和一个心不在焉的人在一起时,就好像他在暗示你,认为你是一个不值得注意的人。退一万步讲,即使对方对你的这种漫不经心不去计较,也就是说你的这种举动不会造成对他人的伤害,但是,你注意力如此松散,对你个人仍然毫无益处。因为如果你是一个注意力集中的人,你本来可以仔细地观察和你在一起的人的人格、态度,甚至是当地的习俗的,但由于你的散漫,却导致你一无所获。也就是说,这样的人即使能够一辈子和许多伟人相处,他也无法从这些伟人身上获得丝毫的教诲。一个无法集中精神、投入全部精力去做该做的事情的人,是无法圆满地去完成一项工作的,这样的人也无法成为你永久的知心朋友。”
如果你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谈话者,就请做一个注意听话的人。正如一位犹太学者所说的:“要令人觉得有趣,就要对别人感兴趣。”提出别人喜欢回答的问题,鼓励他谈谈他自己和他的成就。
一个成功商业性会谈的秘密是什么呢?根据一位犹太成功商人的说法,“成功的商业性交谈,并没有什么神秘……专心地注视着对你说话的人,是非常重要的。再也没有比这么做更具恭维效果了。”
艾略特是个熟练的倾听艺术大师。美国数一数二的小说家亨利·詹姆士回忆说:艾略特的倾听并不是沉默的,而是以活动的形式。他直挺挺地坐着,手放在膝上,除了拇指或急或缓地绕来绕去,没有其他的动作。他面对着对方,似乎是用眼睛和耳朵一起听他说话。他专心地听着,并一边听一边用心地想你所说的话。最后,这个对他说话的人会觉得,他已说了他要讲的话。
浅显而易懂,你不必上四年的牛津或剑桥大学就能够发现这点。
但是我们知道,有些商人会租借昂贵的地方,干练地购买他们的货品,商店装潢得漂漂亮亮的,花了大量的广告费,但却雇用一些不懂得听别人说话的店员——那些店员打断客人的话,跟人家争执,给人难堪,只会把客人赶出去。
我们注意到,常发牢骚的人,甚至最不容易讨好的人,在一个有耐心、具有同情心的听者面前都常常会软化而屈服下来。这样的听者,在被人家鸡蛋里挑骨头骂得狗血淋头的时候,都会保持沉默。举例说明:纽约电话公司在几年前发现,该公司碰上了一个对接线员口吐恶言的最凶恶的用户。他怒火中烧,威胁要把电话连根拔起,拒绝缴付某些费用,说那些费用是无中生有的。他写信给报社,到公共服务委员会做了无数次的申诉,也告了电话公司好几状。
最后,电话公司最干练的“调解员”之一,被派去会见那位惹事生非的用户。这位“调解员”静静地听着,让那位暴怒的用户痛快地把他的不满全部吐出来。电话公司的“调解员”耐心地听着,不断地说“是的”,同情他的不满。
“他滔滔不绝地说着,而我倾听着,几乎有3个小时。”这位“调解员”把他的经验在卡耐基班上叙述出来。“然后,我又继续倾听下去。我见过他4次,在第四次会面结束之前,我已经成为一名他要成立的一个组织的会员,他把它叫做‘电话用户保障协会’。我现在仍然是这个组织的会员,而就我所知,除了那位老兄之外,我今天是世界上这个组织的唯一会员。”
“我倾听着,对他的这几次见面中所发表的每一个论点抱着同情的态度。他从来没见过一个电话公司的人跟他这样谈话,于是他变得友善起来。在第一次会面的时候,我甚至没有提出我去找他的原因,第二次和第三次也没有。但是第四次的时候,这件事就完全解决了,他把所有的账单付了,而且撤销了对公共服务委员会的申诉。”
无疑的,那位老兄自认是一位神圣的主持正义者,维护大众的权利,免得受到剥削。但事实上,他所要的是一种重要人物的感觉,他先以口出恶言和发牢骚的方式得到这种重要人物的感觉。但当他从一位电话公司的代表那儿得到了这种感觉后,那无中生有的牢骚就化为乌有了。
辛格曼·弗洛伊德要算是近代最伟大的倾听大师了。一位曾遇到过弗洛伊德的人,描述着他倾听别人时的态度:“那简直太令我震惊了,我永远都不会忘记他。他的那种特质,我从没有在别人身上看到过,我也从没有见过这么专注的人,有这么敏锐的灵魂洞察和凝视事情的能力。他的眼光是那么谦逊和温和,他的声音低柔,姿势很少。但是他对我的那份专注,他表现出的喜欢我说话的态度,即使我说的不好,还是一样,这些真的是非比寻常。你真的无法想象,别人像这样听你说话所代表的意义是什么。”
请记住卡耐基的忠告,跟你谈话的人,对他自己、他的需求和他的问题,更感兴趣千百倍。他对自己颈部的疖痛,比对非洲的四十次地震更感兴趣。当你下次开始跟别人交淡的时候,别忘了这点。因此,如果你要别人喜欢你的话,请记住这条规则:
“做一个好的听众。鼓励他人谈论他们自己。”
己所不欲,毋施于人
中国的伟人孔子说过,“仁”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毋施于人”。同样,犹太历史上最着名的拉比之一,希雷尔拉比也曾对犹太文化的精髓作过类似的界定。
希雷尔拉比出身贫寒,靠自己的天赋和勤奋,掌握了渊博的知识,2000多年来,他的言论一直被人们广泛引用。据说,所谓《圣经》上的许多言论,有许多其实就是希雷尔拉比所说的要言。
希雷尔拉比当了犹太教首席拉比之后,一次来了一个非犹太人。他要希雷尔拉比在他“能以一只脚站立的时间里,把所有的犹太学问告诉他”。可是,他的脚还未提起来,希雷尔拉比已要言不繁地把全部犹太学问浓缩为一句话告诉了他:
“不要向别人要求自己也不愿意做的事情。”
两个古老民族的智者对各自文化做出了完全相同的界定,这并不奇怪。因为无论哪个民族,在人类生活的最本质特征上,都是同一的,民族文化的成熟、集体智慧的发达必然带来对其中真谛的同样的把握。
人类的生活都是社会生活。这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最原初的关系,必定是一种互助互谅的关系,这种关系本身又必定建立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之上。这种理解不管从理论上说可以有多少环节多少障碍,但在经验上,只要我们大家都是人,就可以从自身的趋吉避害的原始要求上,找到理解他人的前提。“己所不欲,毋施于人”,便是一条极便于掌握应用的互相理解、互相体谅、互相谦让的与人相处原则。
不过,这条原则毕竟还只是一条一般的原则,在面临具体问题时,如何恰如其分地掌握好分寸,还需要当事人体察特定情境中人际交往的微妙之处。在这一点上,犹太教典籍《塔木德》给出了一个极富教益的实例。
一次,有位拉比要召集6个人开会商量一件事,便让人安排,去邀请6个人来。可是到了第二天,却来了7个人,其中肯定有1个人是不邀自来的,但拉比又不知道这第七个人究竟是哪一位。于是,拉比只好对大家说:
“如果有不请而来的人,请赶快回去吧。”
结果,7个人中最有名望的人,那个大家都知道他是一定会受到邀请的人却站了起来,走了出去。
显而易见,这个人是在为他人背黑锅。他知道,7个人中必定有一个人没有受到邀请,但既然到了这里,再要自己承认资格不够,是一件令人难堪之事,尤其还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为了保护这个人的自尊心,最好的办法不是对质证明自己出席会议的资格,而是干脆让他“混迹其中”,借匿名状况来保全他的面子。所以,那位有名望者的退让,可谓用心良苦。
但能如此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并采取相应行动,正体现了他的仁慈之心。就此而言,我们可以说,这则寓言首先弘扬的就是“己所不欲,毋施于人”的道德精神。
那么,在生活中,如何做到“己所不欲,毋施于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