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到18世纪末,犹太教中还出现过一个反对经院哲学和学者主宰犹太事务的哈西德运动。其倡导者一度主张,一个人只要依靠虔诚和祈祷,也能升入天国,善的功业比伟大的知识更为重要。
可喜的是,为学习而学习的传统并未中断,哈西德派的大师们自己也很快“迷途知返”了。他们不再坚持虔诚比钻研更能达到较高境界,而是传布一种虔信与知识互为依赖的信仰。这意味着,即使本性并不虔诚,学者也能依靠自己的知识而变得虔诚;而本来虔诚的人则会更为其虔诚所驱使而致力于学术研究。
这样一种为学习而学习的传统,对长期流散的犹太人尤其是其中的青年人来说,在调节其心理、保持其民族认同方面所起的巨大作用即使暂且不提,从现代的立场上看,作为一种卓有成效的培养、激发人们的学习积极性的价值观念来说,也深深浸透着犹太人的独特智慧。
犹太人在世界总人口中仅占0.3%,但在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却占了15%,这一不成比例的比例,正是对这种价值、这种精神的重大“价值”的证明。
当然,这样一种以自身为目的的活动,倘若恰恰是一项总体上无助于人类发展、纯粹虚耗生命的活动的话,(这种现象在其他民族中不是没有)那么,显而易见,其目的价值越多,一个民族的实际生存能力就会越弱。如此一味追求奢侈而不讲究实效的民族很快便会被历史所淘汰。
不过,这不是犹太人的命运。在学习的效果方面,犹太民族同样显示出了自己的聪明与智慧。
犹太教素以“伦理——神教”着称,塔木德学者在研习《托拉》的过程中,不断地将协调人际关系的规范加以合理化、精细化、操作化,在扎紧民族樊篱的同时,为人类与人类社会的自我完善,留下了影响深远的丰富内容。
令人惊奇的是,使得塔木德学者视野狭窄的那种宗教定向,却以“为学习而学习”的传统,在科学文化蓬勃兴起、世俗教育迅速普及的当代,为犹太人提供了一种现成的价值取向和心理基础。神圣的宗教职责极为快捷地就具有了世俗的形式,犹太人大批走进了世俗学校:医学院、法学院、商学院、理工学院。犹太民族在为人类奉献出比其他民族众多的一流思想家、理论家、科学家、艺术家的同时,也为自己的繁荣昌盛而培育出同其他民族相比,更不成比例的教授、医生、律师、经理和其他专业人员。
什么时候开始学习都不算晚
犹太人鄙视不愿学习的人,相反,只要想学愿学,他们认为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
拉比阿基瓦是一个贫苦的牧羊人,直到40岁才开始学习,但后来却成为了最伟大的犹太学者之一。
传说拉比阿基瓦在40岁之前什么都没有学过。在他与富有的卡尔巴·撒弗阿的女儿结婚之后,新婚妻子催他到耶路撒冷学习《律法书》。
“我都四十了,”他对妻子说,“我还能有什么成就?他们都会嘲笑我的,因为我一无所知。”
“我来让你看点东西。”妻子说,“给我牵来一头背部受伤的驴子。”
阿基瓦把驴子牵来后,她用灰土和草药敷在驴子的伤背上,于是,驴子看起来非常滑稽。
他们把驴子牵到市场上的第1天,人们都指着驴子大笑。第2天又是如此。但第3天就没有人再指着驴子笑了。
“去学习《律法书》吧。”阿基瓦的妻子说,“今天人们会笑话你,明天他们就不会再笑话你了,而后天他们就会说:‘他就是那样’。”
在故事中,阿基瓦妻子的意思就是他40岁去学习,即使开始时别人会嘲笑他,但是第3天就不会有人再嘲笑他了,因为什么时候学习都不迟。
因此,犹太人常把西勒尔说过的一句名言挂在嘴边:“此时不学,更待何时?”以此激励自己或鼓励别人去学习知识。
犹太人如此重视学习,是因为他们认为学习可以使人不断地接近完美。
天使和人有着巨大的区别,一方的优点是另一方的缺点,一方缺点又成为另一方的优点。互相对应,对立统一。
天使的优点是清洁无垢,绝不腐败,缺点是永不进步,永不向上。因为他们已经完美无缺了;人的缺点是容易腐败,但人的优点是可以不断向上,不断进步。
完人,即做和天使一样完美无缺的人,只能是一种理想。因为人不可能完美无缺,一旦完美无缺就变成了天使。但是,理想的力量是无与伦比的。它如万顷波涛的海洋上的星标,指引人生的航船不断前进,沿着星标肯定能到达目的地,但无论如何也不能到达星标。
人的理想也是一样,虽然人是不完美的,但却热切地希望接近完美,这是人类的正道。人走上正道是需要足够的勇气的,否则就会半途而废。我们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走上正道。我们无法强迫别人,更不可依靠别人。
完美是无法辨别的,要求别人完美的人是傲慢的。而明知无法达到完美,却设法逐步接近它的人是谦虚的。谦虚的人不会用尽自己的力量,总是留有余力,而自大的人却常常去做超越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所以谦虚的人具有较强韧的生命力。这也是自信和自大之间的差别。有信心的人都明了自己能力的界限,但自大的人却不知道。
在犹太人眼中,学问不只是学习,而是以本身所学为基础,自行再创造出新东西的一种过程;学习的目的,不在于培养另一种教育,也不是人的拷贝,而是在于创造一个新的人,世界之所以进步即在于此。
在犹太人看来,学生有四种:海绵、漏斗、过滤器、筛子。
海绵把一切都吸收了;漏斗是这边耳朵进那边耳朵出;过滤器把美酒滤过,而留下渣滓;筛子把糠秕留在外面,而留下优质面粉。
因此,犹太人倡导,学习知识应该去做筛子一样的人,而只有学习才能使人更接近完美。
认准“一定要读书”这个死理
有一本名叫《虔诚者的书》上记载着古时候犹太人的墓园里常常都放有书本。因为他们认为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死者就会从墓穴中爬起来看书。
虽然这种事情是不会发生的,但是犹太人对求知的态度是:生命是会有终结的,但学习却不会终止。
犹太民族的好学作风成了他们的历史和民族的一个显着标志。
在公元前5世纪时,波斯王国驻犹太地区的总督聂赫米瓦曾说过:“这个地方不仅有很多图书馆,在图书馆中更是经常挤满了看书的人。”他的话不知不觉中印证了犹太民族的好学。
犹太人把书本当做宝贝。在古代,书往往被犹太人翻看得破破烂烂,但是他们仍然舍不得扔掉,一直要等到整本书都七零八散,字迹模糊不清,再也不能翻阅的时候,四邻才会聚到一块,像埋葬一位圣人一样,恭恭敬敬地挖一个坑,把书埋掉。
生命可以终结,学习不能终止,犹太人认为学习可以让人获得生命和更多的奖赏。
有一则这样的故事。
在以色列,有一个人的儿子对学习毫无兴趣,他的父亲最后不得不放弃努力,而只是教他《创世纪》一书。后来,敌军攻打他们居住的城市,俘虏了这个男孩,把他囚禁在一个遥远的城市。
恺撒来到了这个城市,视察男孩被囚的监狱。在视察时,恺撒要求看一看监狱中的藏书。结果,他发现了一本他不知道怎么读的书。
“这可能是一本犹太人的书。”他说,“这里有人会读这本书吗?”
“有。”典狱官答道,“我这就带他来见您。”
典狱官把男孩找来,说:“如果你不能读这本书,国王就会要你的脑袋。”
“父亲只教过我读一本书。”男孩答道。
典狱官把男孩从监狱里提出来,把他打扮得光鲜可爱,将其带到恺撒面前。恺撒把书摆到男孩面前,年轻人就开始读,从“起初,上帝创造天地”一直读到“这就是天国的历史”。
这是《创世纪》的第一章和第二章的一部分。
恺撒听着男孩读书,说道:“这显然是上帝,赐福的上帝向我打开他的世界,要我把这孩子送回到他父亲身边。”
于是,恺撒送给男孩金银,并派两名士兵把男孩护送回到他父亲身边。
拉比们又用这个故事教育人们说:“尽管这孩子的父亲只教他读了唯一一本书,赐福的上帝就奖赏他了。那么,想一想,如果一个人不辞辛苦地教他的孩子《圣经》《密西拿》和《圣徒传记》,那他得到的奖赏该有多大呀!”
去获得上帝的奖赏,这就是犹太人死后也要读书的动力。
把问题作为学习的敲门砖
《犹太法典》说:“好的问题常会引出好的答案。”
可见,好的发问和好的答案同样重要。问题提得出人意料,答案也常常是深刻的。
没有好奇心的人,不会发生怀疑,思考就是由怀疑和答案共同组成的。所以有智慧的人其实就是知道如何怀疑的人。
人没有理由对什么事都确信无疑。怀疑一旦开始,疑点便愈来愈多,循着怀疑的线索去追寻答案,答案通常是比较正确的。
所有的迷惑和怀疑,都可透过行动予以中止;所以,无论多大的迷惑和怀疑,最后都要寻求答案予以解答。
古时的拉比,曾经聚集在一起讨论:过分的思考是否易使行动迟缓?
的确,犹豫是非常危险的,人们必须在最适当的时候,痛下决断,否则便会坐失良机。只有适时而大胆地行动,才能掌握胜利的主动权;临阵踌躇不决,将丧失战机。
人不能为学习而学习。因为,在这个世界上,相同的事情绝对不会重复出现。所以,当我们面临一种新的情况时,谁也不能把以前所学的东西,原封不动地运用上去。学习到的东西只能是仪供参考。参考给人以知性的感觉。感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而学习正是为了锤炼感性,使感性更加敏锐。犹如老练的猎人,在深山老林里转;一年一年,便对林中之路和野兽出没的规律有了很深的感知,一有风吹草动,感觉就会告诉他,该发生什么事了。学习就是为了锤炼这种感觉。
好多事情并不需要亲身体验,而可以由别人的体验中得知。如果要万事亲历,人就该累死了,而世界就无法前进了。人把自己的感觉写成书告诉别人,别人通过学习也就获得了许多未曾经历过的感觉。
瞬间所遇,只能凭感觉下决断。这种感觉,是长久学习达到融会贯通才能够突然反应出来的。这种感觉其实是对事物的洞若观火。学习的目的便是培养这种洞若观火的洞察力。
学习,一定要学到学识渊博,始能融会贯通。犹太人说:“深井的水是提不完的,浅井的水一提就干。”
金银财宝总有一天要用光,而知识却永远与人同在。
学习,对于犹太人来说是终生不懈的任务。
学习造就了“世界第一商人”
一位犹太巨富说得好:“没有犹太文化,就没有犹太商人;没有渊博的知识,就没有惊人的财富。”他们对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这一观点赞不绝口。
犹太民族是唯一一个纵贯5000年,散居五大洲的世界性民族。虽历经2000多年欺凌,但民族特质并没有因此而淡化和泯灭。相反,在世界经济、文化、政治、哲学、艺术、自然科学等许多领域成就斐然,这不能不说是令世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奇迹。而这一切正是犹太文化熏陶的结果。
几千年来,犹太文化维系着犹太民族的情感归属和认同意识,是深沉的历史感、强烈的宗教色彩和浓郁的悲剧意识的总和。也正是这块文化沃土,培育了让世人啧啧称道的犹太商魂。
犹太商人认为:没有知识就不是真正的商人,既然不是真正的商人,就没有和你做生意的必要。他们对于没文化的商人最瞧不上眼,犹太商人大多学识渊博、头脑灵敏。一般来说,犹太人希望自己胸中有墨,从而引来黄金万两。
犹太民族在浓郁的文化氛围熏陶下,对教学和学习的重视蔚然成风,形成了一种几乎全民学习、全民都有文化的传统。虽然早期的犹太民族的学习主要以神学研究为取向,涉及知识面十分狭窄,但后来随着犹太民族受迫害流散于世界各地,犹太人的学习很快扩展到吸纳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这方面来了。更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勤学苦研的传统一直也没有中断过,这使犹太人特别是犹太中青年人在调节其心理,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激发求生存谋发展的创造力上,具有了更大的动力。
在犹太人眼里,知识和财富是成正比的。只有具备丰富的阅历和广博的知识,在生意场上才能少走弯路、少犯错误,这是能赚钱的根本保证,也是商人的基本素质。一个不能从多个角度去观察事物的人,不但不配做商人,而且也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人。基于此,犹太人做生意,乐意与学识渊博的人达成交易。
有一个做钻石生意的犹太商人,曾问他的日本籍合作伙伴:“你知道大西洋底部有哪些鱼类吗?”
日本商人乍一听这个问题,感到莫名其妙。因为做钻石生意和大西洋底部的鱼类毫无关系,怎么问这样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呢?
然而犹太人有自己的想法:一个钻石商人需要的是一个精明的头脑和渊博的知识,如果对方连大西洋底部有哪些鱼类都了如指掌,那么其对钻石的业务知识也会同样相当熟悉,其对巨细俱全的钻石种类的分析肯定也是全面、周到的,与这样的商人合作肯定能赚钱。
犹太人就是这样看待知识与文化的,也正是这种传统的继承,使犹太人不管流散到哪里,其民族的文化整体素质都比别的民族要高。
以美国为例,在20世纪70年代,在金融、商业、教育、医学、法律等高文化行业中,美籍犹太男子有70%、女子有40%,而同期全美国平均只有28.3%的男子和19.7%的女子加入此行列。而在被认为最为灵巧、收入最高的两大职业医生和律师中(美国对医生和律师的文化素质要求特别高),犹太人所占的比例最高。如20世纪70年代,美国共有3万多名犹太医生,占美国私人开业医生总数的14%;另外有约10万名律师,占美国律师总数的20%左右。
我们暂且不说犹太人在经商中巧用谋略的巨大收入,就凭借他们高素质的文化,在择业和创收方面就胜人一筹。在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200多万犹太人中,高中毕业者占64%,大学毕业者占32%。而在当时美国总人口中,高中毕业者只占35%,大学毕业者占17%。这个文化水平的群体差异,使在美国的犹太人的平均收入比美国全国平均收入高很多。据不完全统计,1974年美国犹太人的家庭平均收入为13340美元,而美国的平均家庭收入只有9953美元,犹太人家庭高出了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