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50200000165

第165章 灭袁绍

“主公,要节哀啊。”荀攸说道。

“一定要为f元让报仇,这回,千万不能让陈玉跑了!”曹操说道。

“将军,陈玉军已向北走了,已走出几十里了。”士兵说道。

“还不快追!”曹操说道。

“陈玉是骑兵,我们大多是步兵,如何去追?”荀彧叹了口气说道。

“扑!”一口鲜血从曹操的口中喷了出来,夏候惇手中的三千骑兵,是曹操最后的骑兵精锐,这三千骑兵,原是夏候兰所统辖,这次交给了夏候惇来统领,想不到在此全军覆没,此一役,曹操已没有了骑兵,在徐放附近的平原地区,根本无法制约陈玉。

“那现在怎么办?”曹操问道。

“不好!陈玉向北而去,必是去攻打彭城,主公,快用快马提醒彭城守军注意防御!”荀攸叫道。

“恐怕,已经来不及了。”

建安六年(公元201年)六月,陈玉攻破彭城,尽得曹操家小,与高顺的陷阵营在彭城会合,徐州各城闻彭城已失,加之又亲附曹操不久,立即纷纷转而投靠陈玉,曹操在徐州无法立足,又失了下邳粮草,只好同南而行,不想江南孙权并不借道,于是,曹操转而西向,入荆州,与刘备战,数战不胜,曹操无奈,只好与刘备讲和,借道向西,进入巴蜀地区,此时的巴蜀,州牧刘焉已去世七年,刘璋当政,见曹操大军入境,刘禅想要投降,部下法正、孟达见刘璋大势已去,就离开了西蜀,经汉中进入长安,投靠了陈玉,刘禅举州投降,自此,曹操在西蜀立下了脚跟。

占据了大汉朝所有州之中最大的一个州,曹操的实力大增,治下带甲之士十余万,又有荀彧、荀攸、贾逵、蒋济、黄权、张松为谋,于禁、曹休、吴懿、张任、严颜、雷铜、吴兰为将,实力大增,隐隐有了帝王之相,曹操的欲望也大了起来。

与此同时,陈玉在得到了徐州之后,开始了对袁绍的攻击。

此时的袁绍,四面八方被陈玉的地盘所包围,局促于河北一隅,完全没有了发展的空间,而经过贾诩不断的疲敌之计,袁绍原本就受损的实力更加的削弱,文臣武将不断的叛离,袁绍孤掌难鸣。

建安八年(公元203年)四月,经过两年的休养生息,陈玉发动了对河北袁绍的全面攻击,北面,桓达与句突的八万铁骑自幽州进入冀州,西面,张辽率并州精兵六万出并州,高顺率兵三万兖州,赵云、张合带兵三万出徐州,四路大军,共计二十万精兵,从四面八方杀入冀州。

闻听陈玉大举来攻,袁绍吐血而亡,临终之时,任命三子袁尚为自己的继承者,袁绍这个人,选继承人很有意思,不选长子袁谭而选三子袁尚,只是因为三子袁尚长的漂亮,他的这上作法,也为冀州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听说袁绍临终前将位置交由袁尚继承,长子袁谭大怒,在平原起兵反叛,与袁尚形同水火,只不过因为陈玉大兵压境,两方面这才能合力对敌,这更为陈玉一统河北提供了契机。

邺城,高顺立于中军大帐之中,虽然兵分四路,但各路大军,都归于高顺统领,高顺是本次出征的最高统帅。

邺城很是高大,坚固,高顺军连续攻击了数天都没有攻下来,反而损失了近千的人马,所以,高顺很是恼火。

“将军,不如我们撤军吧。”一旁刚刚从军事学院出来实习,跟随高顺出征为实习谋士的诸葛亮说道。

“胡说,我军好不容易有了今天的局面,怎么能撤军呢?”一旁的刘晔说道。

“我倒觉的,孔明的意见不错。”与诸葛亮一同前来做谋士的司马懿也说道。

“你们两个,说说自己的看法。”高顺说道。

“邺城之所以攻不下来,除了城池坚固之外,袁谭与袁尚共同防御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而二袁不过是暂时联合在一起,如果我们撤军,他们必然打起来,这时我们再杀回来,那邺城必一战可得。”诸葛亮说道。

“有些道理。”高顺点了点头,以赞许的目光看了诸葛亮和司马懿一眼。

“我军可撤退,但撤退之前,要先将邺城周围的麦子割尽,这样一来,邺城守军就无粮要食了。”说话的是与司马懿和诸葛亮一同前来实习的谋士陆逊。

“好主意,就这么干!”高顺点了点头。

第二天,辽东军集体割麦,将邺城周围的麦子割的干干净净,城里的袁尚军和袁谭军丝毫不敢出来,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辽东军割走他们的口粮。

第三天,辽东军集体消失在了邺城城下。

袁尚派出的探马不断回报,证实了辽东军已撤走的消息,袁尚大喜。袁谭就说,我这次出兵邺城,损失很大,你应该给我补充士兵和武器、粮食。

袁尚听了大怒,敌人大军刚退你就管我要东西,你还是想造反啊,就有要杀袁谭之心,袁谭的谋士郭图察觉,立即与袁谭带兵离开了邺城,回到了平原城,于是,邺城的势力开始衰落下去。

袁尚见袁谭逃走,不由大怒,发兵攻打袁谭,双方展开大战,死伤无数,想不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高顺又带兵杀了回来,原来,高顺的士兵一直驻扎在边境地区,等待着时机的到来,见二袁开战,高顺就又打了回来。

高顺先是进攻兵少的袁谭,在平原大战一场,袁谭驱全城老幼上阵杀敌,双方战到午时不分胜负,高顺大怒,亲自擂鼓助威,一时间,辽东军士气大振,奋力拼杀,袁军死伤无数,袁谭带兵逃走,结果半路上被赵云所擒,被高顺斩首示众。

消灭了袁谭,高顺再一次兵围邺城,这一次,袁尚势孤力穷,又没有粮草,只好突围而走,半路被陆逊所擒,被斩了首级献到了长安。

冀州随着袁尚的覆灭而完全落入了陈玉的掌控之中,随后,青州也不战而下,至此,陈玉完成了对中国北方的整合,在消灭了吕布、袁绍、袁术、公孙瓒、公孙度、鲜卑、乌桓、西域三十六国之后,中国的北方,终于又重新统一到了陈玉的旗帜之下,陈玉,成为全天下最大的军阀,长安,又隐隐有了帝王之相。

有相士看到,长安城的大将军府中金光万道,又有人传言,陈玉是感天地灵气而生,乃神人之子,所有这一切,都在为陈玉登基称帝做着准备,时间一长,风声自然而然的传到了陈玉的耳朵当中。

于是,陈玉将贾诩叫到了自己的身旁。

“军师,你觉的,我想当皇帝吗?”陈玉问道。

“这个,不是你想不想当的问题,而是你的部下希望不希望你当的问题,你当了皇帝,他们每个人都有了功劳与名份,那样,才不白白奋斗一场。”贾诩说道。

“军师,外面的那些传言,都是你搞出来的吧,什么神人之子,什么金光万道,想来都是军师的手笔。”

贾诩笑而不语。

“我所崇尚的,并不是帝王,而是上古的先贤,想当年尧舜禹的禅让制是何等的高尚,这个世界,并不是谁生下来就有的,而是有德有能者居之,军师,我建立的民主制度你也应该知晓,我要的是天下大同,采用共同之治,有能者居之,由百姓选举出来,无能者退位,以免造成更大的危害。”陈玉说道。

“这样一来,那你自己怎么办?功臣们怎么办?他们会答应吗?”贾诩问道。

“呵呵,我不当皇帝,可以做国家的执政,最多两任,这算是给了我一个交待,等我退时,再选举有德有才之人担任,这样一来,功臣们都有机会做这个执政,这岂不是更好?”

“要是这样,万一谁的野心膨胀,当上了皇帝怎么办?”贾诩说道。

“这就需要我们把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只要百姓们不答应,这个皇帝,谁也做不了,那些在军事学院毕业的军人,也不会答应,因为,民主共和到那里已深入他们的心中。”陈玉说道。

“所以,主公就在军事学院和学馆之中推行民主教育,渗透民主理念?”贾诩问道。

“是的。”陈玉点了点头。

“主公好大的手笔,这样一来,中国千百年来的制度将会被推翻,主公这是在开创新的纪元。”

“正是如此,文和(贾诩字),奉孝没了,本来这一切,我想和你们两个共同研究的,可惜,奉孝死的太早了,现在,我希望你理解我,我也希望,像高顺这样的功臣们也能够理解我的苦心。”陈玉有些伤感的说道。

“主公,我明白了,贾诩一定为了主公的目标而奋斗,一定会帮助主公实现自己心目中的志向。”

“谢谢你,文和。”陈玉握住了贾诩的手,两个人的手紧紧的握在了一起,这时,陈玉的心中不由想起了郭嘉,陈玉不由感叹,要是有郭嘉在该多好啊,自己就又多了一个可以向其倾吐衷肠的人。

许青、郭嘉,一个个鲜活的面庞出现在陈玉的脑海之中,陈玉有些伤感,为了自己的事业,也是为了全天下百姓的事业,很多鲜活的生命就这么远去了,不过,他们一定不会白死,自己一定要完成一统天下,改革天下的夙愿,自怀,一定要改变中国的历史!

陈玉在长安建起了忠烈祠,祭奠那些死去的忠勇将士们,很多人都以为,陈玉要称帝了,连献帝都做好了随时禅让的准备。

同类推荐
  • 不变的意志

    不变的意志

    此小说是为了纪念我党诞辰89周年所写,深刻阐明我们现在党员在那个年代也会向我们先烈一样的誓死保护我党的声誉。
  • 大明朝之大泼才

    大明朝之大泼才

    李相之在穿越到大明朝之后,遇上了苏州唐伯虎、文征明、周文宾、张梦晋等吴中才子,且看他如何与他们玩乐大明朝!
  • 南明雄起

    南明雄起

    俺老朱被迫穿越了,居然穿越到一个国破家亡、没权没钱的王N代身上。此时,李自成已经兵临北京,多尔衮也在蠢蠢欲动……眼看大明宗室的逃亡时代就要来临,崇祯还在和那些肉食者鄙的大臣们扯犊子。唉,俺的大明啊!不说了,俺已经看见李自成贪婪的目光和多尔衮嘴角的口水了,得收拾东西跑路了。哎,还能不能愉快的逃跑了,别人都是扯后腿,你怎么扯俺的裤腰带……本文无高科技乱入,没有大y特y……有的只是——待重头,收拾旧山河!
  • 大儒生

    大儒生

    写的是一个现代有才宅男回到明朝谋生活的个人奋斗史。怀着对传统儒文化的向往和想改写历史的追求,他尝试了各种能破解东方文明可能转轨的假设,种过玉米,抄过兵书,炼过钢铁,研究过火药,但答案好像只和"他自己"有关,那就是,从现在起,要把这个“儒”字写成什么样?用什么写?怎样写?有明一朝,大儒辈出。但,仍需要有位更有才的精神领袖带他们走向更好的前途。
  • 三国争霸之再战江湖

    三国争霸之再战江湖

    执行任务时意外死亡,重生到三国遇名将,拜仙师,在三国的争霸途中大放光彩、、、、、、
热门推荐
  • 昆虫记第9卷:圆网蛛的电线报

    昆虫记第9卷:圆网蛛的电线报

    中国唯一全译插图本跨越两个世纪的传世经典献给所有敬畏生命、热爱生活的读者它们捕猎、相爱、生儿育女,它们诈取、被杀、朝生夕死……昆虫的世界从不绝望,它们永远生机勃勃。卷九:圆网蛛的电线,大自然向我们展示了狼蛛、圆网蛛和蝎子等昆虫为了生存不懈努力的画面,证明人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在同一个紧密联系的系统之中,昆虫也是地球生物链上不可缺少的一环,昆虫的生命也应当得到尊重。昆虫吃东西是为了活下去,而我们人类中的一部分人,活着的目的只是为了吃东西。——法布尔《昆虫记第九卷:圆网蛛的电线报》
  • 血染的江湖

    血染的江湖

    我在J县已经生活了10几年了,大大小小的斗争已经看得惯了。我第一次看见打架,是在7岁那年,当时我还以为那些人都是打架不要命的亡命徒,但和现在J县的那些黑老大比起来,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了。现在的我坐在电脑前,回想着以前J县的风风雨雨,仿佛那些年的事情又浮现在了眼前。。
  • 纹天之歌

    纹天之歌

    “若信仰已死,那么我宁远在此立誓,此生必以苍天为纸,以万族血为墨,纹一曲救世之歌于天道之上!”这是个缺少信仰,而众生万物又皆可为信仰的世界。这是个疯狂且混乱的世界……这里图腾万千,这里万族林立,这里充满着血腥与杀戮。这里同样有着一个个为了信仰前仆后继追求极至天道的可爱的人。大炎皇朝内一名普通的书生宁远因情而伤,因谋而死,重生于浮游岛之上,精彩故事由此开始。
  • 乱世佳人泪

    乱世佳人泪

    穿越前,他是俊朗多金的校草,她是刁蛮泼辣的孤女。穿越后,他是足智多谋的腹黑王爷,她是倾国倾城的祸水红颜。宫闱厮杀,朝堂谋略;乱世动荡,爱恨迷离。乱世之中,从情深到恨浓,繁华落尽,蓦然回首,错过的,又是谁和谁的地老天荒!
  • 重生世道

    重生世道

    一道剑气,斩尽星辰。一棵古树,拯救苍生。谁能撕破黑暗,迎来破晓。少年无所畏惧,少年不怕历练,只有能力者才能唯我独尊。
  • 绝世神妃:鬼王的逆世妖妃

    绝世神妃:鬼王的逆世妖妃

    她本是乞丐,因为天赋异禀被组织收养,她有个弟弟,她叫顾璃儿,他叫顾墨儿,她说过护他一辈子,可是他却因为她死掉。她时常听见一个声音,它说:你的弟弟在另一个地方等你。从那以后,她时常做梦梦见他。再度醒来,她已在另一个世界“墨儿,我来了,等着姐姐!”在太子退婚上,她遇见那个霸道的家伙,哼咦??分分钟强吻壁咚什么鬼???刺杀中收了个怂怂八卦小手下。本书开坑,欢迎入坑;要投票要支持噢。
  • 绿门

    绿门

    ?大学刚毕业的清丽女子洛婉原本平静单纯的生活在一个噩梦之后全部被改写;一个来去无踪的老太太、三个外表完美的却性格截然不同的男人、以及在一次在与神秘男人约会后便人间蒸发的多年好友……接踵而至的谜般的事件在作者仿若魔力附着地笔下将我们在不同时间与空间中牵带着。
  • 异界修神记

    异界修神记

    中国神秘的龙组成员叶龙,本是一个孤儿,在一次意外任务中不幸穿越到了异界,在巧获一件七彩神石后改变了他体内原有的真气,使他一步步走上武学的巅峰之境,而在这异界之中却意外的让他找到了自己身世的线索,进而又被人冠上了天命之子的称号,秘密一个接一个的被发现,叶龙也踏上了诸神灭魔的道路。
  • 省委班子

    省委班子

    普天成曾是市委书记,后来靠着省长的提携,担任省政府秘书长。省长升任省委书记,普天成又到省委担任秘书长。普天成小心谨慎,深谙官场潜规则。然而在他以前担任市委书记时不慎失手。惹下大麻烦,政敌为了置他于死地,揪住他过去的事不放,这一度导致他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但普天成凭借着超人的镇静和出色的官场智慧,经过多方运作,为自己,也为省委一把手化解了这场危机。在这风云变幻.凶险莫测的官场,普天成像姜太公一样,稳坐着钓鱼台。风吹来又吹去,吹走的是别人的前程与梦想,普天成牢牢地把握着自己的航向,在坎坷中逆风而行。但是好运会一直陪伴他么?
  • 皇妃回忆录

    皇妃回忆录

    沉静四季,马车轱辘咋咋作响,紫禁城承载着每个女子的梦。惊世容华,一身红衣,苏小鱼离开松江,孑然一人来到诡谲的京城。这个炎热盛夏,皇妃满目苍凉,不尽疲惫席卷而来。盛开的双面花,早不进你我的心里。“忆自弱龄,早失怙恃,趋承祖母膝下三十余年,鞠养教诲,以致有成。设无祖母太皇太后,断不能有今日成立”。——《梁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