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61200000024

第24章 海阔天空(2)

一年后,即1866年7月,曾国藩进一步完善了战略思想,那就是要把捻军限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选择河流作为自然屏障,在河流边布防。曾国藩把捻军的活动范围锁定在运河以西、贾鲁河以东、黄河以南、沙河与淮河以北的地区,在可能渡河的岸边重点布置人马,制造屏障,封锁住这些河流。这样,捻军的活动范围受到了限制,马队也就没了优势。这个办法,真亏曾国藩想得出来。应该说,这完全是一个笨办法,因为防范面积之大,工程量之大,可以说是前所未有。但在没有更好手段的前提下,这样的笨办法,也不失为一个聪明之举。很快’这个办法取得了一些明显成效,捻军的活动范围被限制在狭小的区域里,顿感局促,他们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随意驰骋了。当捻军的马队跑不起来的时候,曾国藩部队的洋枪洋炮也就派上了用场。

应该说,曾国藩这一战略,在具体施行过程中,是有相当作用的。这也使曾国藩在近两年的时间内,几乎跟捻军打了一个平手,而且有效地消耗了捻军的实力,摸索到了一整套对付捻军的经验,这也为后来李鸿章的最后获胜奠定了基础。

在剿捻的过程中,最让曾国藩伤脑筋的,是他与地方关系的处理。地方大员的处事不力,让曾国藩很是头痛。由于剿捻牵涉到安徽、江苏、山东、河南、湖北等好几个省,地域广大,加上参战的部队良莠不齐,异常复杂,政令经常不畅。不仅如此,曾国藩还得劳神耗心地处理各种各样复杂的内部矛盾:有地方军和正规军的,地方军与地方军的,黄河北岸军和南岸军的,湘系与淮系的,等等,错综复杂。处理这些千头万绪的矛盾,是一件极耗心力的事情,而且,对于做事认真执着的曾国藩来说,处理复杂矛盾,本来就不是曾国藩的特长。尽管曾国藩在重新出山之后颇得黄老之道,但对于朝野内外那种复杂无比的人事关系,坚持原则的曾国藩一直颇感失望。可以说,这些盘根错节,让曾国藩觉得心力交瘁。每当曾国藩处理一件类似的事情,他就会平添一分失望,也萌生一分去意。

剿捻之初,最让曾国藩伤透脑筋的,就是陈国瑞与刘铭传的“械斗案”了。陈国瑞原是太平天国的一员悍将,之后反戈一击投降了僧格林沁。因为打仗很勇敢,僧格林沁对他十分器重。僧格林沁死后,陈国瑞划归曾国藩指挥,当时,以总兵的身份驻扎在济宁。淮军名将刘铭传率领五千士兵进驻济宁城郊后,因为受曾国藩的委任负责该地区的全权事务,刘铭传颐指气使,令陈国瑞速速来见他。心高气傲的陈国瑞哪里受得了这个窝囊气,不仅不见刘铭传,相反,还乘夜幕降临,袭击了刘铭传的营地,杀死了刘铭传数十个士兵,抢走了三百杆洋枪。刘铭传火冒三丈,点起两千淮军直冲济宁城。陈国瑞哪里敌得过剽悍的“铭”字营呢,结果是淮军不仅夺回了三百杆洋枪,把陈国瑞也活捉了,关在营中折磨了三天三夜。陈国瑞被放出来之后,连滚带爬赶到徐州,号啕大哭,把刘铭传给告了。

前方没有杀敌,后方自己人倒干上了。这起械斗案让曾国藩非常恼火。在先前的湘军中,是很少出现这种事的。大敌当前,曾国藩只好先暂时把这事冷一会,

然后,各打五十大板,安抚一下。谁知粗鄙的陈国瑞一直耿耿于怀,曾国藩几次让他带兵出击,陈国瑞都拒不执行。曾国藩一气之下!软硬兼施!向皇帝参了陈国瑞一本,说陈国瑞在僧格林沁遇难之时,援救不力,只身逃走!本当治罪,因考虑大敌当前,让他戴罪立功,视情况再予以处理。朝廷同意了曾国藩的意见。陈国瑞见上谕治罪,吓出一身冷汗!从此学乖不少!再也不敢对曾国藩不恭敬了一一这一场风波就这样暂时平息下来了……类似的风波还有不少!着实让曾国藩伤透了脑筋。

内部基本理顺了,前方战事的进展,却一直超出曾国藩的计划范围。捻军的马队跟先前的太平军的确不一样,他们居无定处!出没无常,很难追踪到他们的大批人马。有时候好不容易有了捻军的踪迹,等到曾国藩调集人马前来围剿时,那些捻军马队会突然急行军,跳出曾氏所划定的防区,让清军竹篮打水一场空。对此,曾国藩一直束手无策。在剿捻过程中,朝廷也一而再、再而三在对前方情况不明的情况下,对于曾国藩的用兵,屡屡进行干涉。这样的瞎指挥让曾国藩非常不舒服。以曾国藩的想法,对于捻军的围剿,一定得不急不躁,一着急,会容易自乱阵脚,陷入敌人的圈套。以目前的态势,只要稳扎稳打,不给捻军以可乘之机,还是有相当机会的。当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军队和地方一定要联动起来,如果军队和地方能做到整体联动,并保持高度的一致性,那么,战事的胜利肯定是迟早的事。

1866年3月25日,曾国藩由徐州启行赴济宁。途中,曾国藩先是在山东邹县的孟子老家,朝拜了孟子庙。然后,曾国藩又来到了曲阜,朝拜了孔庙和颜回庙。这是曾国藩第一次在孔、孟的家乡盘桓。在曾国藩的心中,孔子和孟子所处的那个遥远的古代尽管充满兵燹,却依然是一个芳香的年代。在孔庙,曾国藩细细地观看了悬挂在壁板上的各个时代的圣贤图,参观了金丝堂所藏的各种古乐器,也看了乾隆帝当年来孔府祭祀时所赐的几件周朝青铜器:木鼎、亚樽、牺樽等等。对这些礼乐之器,曾经当过礼部侍郎的曾国藩非常熟悉。现在,如此近距离地观察和摩挲,曾国藩心中油然升起一股暧流。曾国藩感到传统一脉相承的联系,传统不只是静静地躺在历史的典籍中,而是无处不在,如空气和水一样,一日日地浸淫你,如影随形,如鬼似魅。

在曾国藩心中,孔子和孟子都是不折不扣的理想主义者,乱世之中,他们都有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人,就是要有这种精神的。就孔子和盂子而言,他们之间也是有区别的:盂子可以说是少年哲学,英气逼人,讲进取,讲内圣外王,这实际上是对于人本身的一种至高的要求,也体现了中国读书人的理想。这样的要求不仅仅是道德上的,还有作为上的。盂子给中国文化带来了健康与积极的一面。至于孔子呢,相对来说,更加温柔敦厚,他的学说更像是一个中年人,平和、敦厚、智慧。孔子重视的是对于个人内心的冶炼,以及个人行为的修正,并将这种冶炼上升到道德和“仁”的范畴。在曾国藩看来,什么是“仁”?“仁”实际上就是种子,是人格中最核心的部位。当一个人能够真正地寻找到自己的本我,明白自己实际只是人类的一部分时,他就会摒弃私欲,归于“大我”了。这样的境界,才算是得“仁”了。虽然曾国藩一度热爱盂子和孔子,但此时此刻,他最崇尚的,却是老子和庄子。在曾国藩看来,老子和庄子更智慧,更洒脱,也更具有平衡的意义,他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更加接近于这个世界的真谛……当然,这些先哲们的思想都不是矛盾的,他们只不过是各有侧重点,也各有自己的年龄段罢了。大道相通,其实,他们的思想和看法,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相同的。现在,徜徉在孔子和盂子的家乡,曾国藩感到从未有过的满足,也体会到了从未有过的平静。他觉得自己是有资格跟这些圣贤对话的,这些圣贤在他面前已不是高高在上,而是亲切而和蔼,这样的感觉,使得曾国藩醒悟到,自己的内心跟他们相比,装盛的,已是同一个东西了。

从4月初起,曾国藩就一直驻扎在山东济宁。北方的春天跟南方的不一样,南方这个时候,已是莺飞草长,春意盎然了,但在北方,原野上遍布的榆树和槐树还没有吐出新芽来,春天,就那样地姗姗来迟,让人心焦。每天,曾国藩都要在院落里踱着步,有时候抬头眼光扫到树梢上,会不由自主地替这些树着急。当树枝吐出新绿的时候,曾国藩收到了九弟曾国荃的一封信,告知已在湖南老家养好了病,准备赴湖北巡抚任。让曾国藩更为高兴的是,曾国荃告知同时新招募了一支一万五千人的新湘军,打算从武汉进军河南,从西部围剿捻军。这样的消息让曾国藩很兴奋,曾国藩知道曾国荃在打仗方面,的确是一个天才。有了弟弟的支持,曾国藩心里踏实了不少。不久,另一个好消息也传来,湘军猛将鲍超率一支湘军旧部赶到湖北,也打算从西部对捻军发动进攻。有了这两个打仗不要命的猛将,曾国藩分明能感到胜利的指日可待了。

7月底,曾国藩由济宁登舟启程前往河南周口。这个时候,捻军的主力全部聚集在河南境内。在此之前,捻军因为不能渡运河东进,只好掉转方向,一度进至亳州、怀远等老根据地。因为在清圩过程中大批同情捻军的支持者被杀!当地百姓噤若寒蝉,再也不敢与捻军来往。捻军失去了百姓基础,钱粮供应跟不上,只好重返河南西南部境内。曾国藩急调刘铭传、张树珊、潘鼎新等部赶赴沙河一线,兴办贾鲁河、沙河防河工程,并调刘松山、张诗日各军渡贾鲁河西进,与曾国荃、鲍超军配合,力图将西捻军限定在豫西、鄂东地区,形成口袋阵势,瓮中捉鳖。曾国藩最担心的就是捻军突破这个口袋,进入西部或者东部,那么,曾国藩所做的一切,都将前功尽弃。

从济南去周口的路上,曾国藩重点察看了运河堤墙的防护措施。如果捻军向东进军的话,那么,南北向的运河将是防守的重点。让曾国藩感到失望的是,运河沿岸各个地方军事工程的进度远远没有达到要求。看到这样的情景时,曾国藩非常气愤,他把那些地方官一一招来,铁青着面孔在工地上进行训斥。到了周口之后,曾国藩仍是放心不下,一再敦促几条河流的防护工程的进展。不久!曾国藩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由于河防工作的不力,捻军在遭到清军的围堵之后,开始了大规模的迁徙,他们全力挣脱出包围圈一一捻军张宗禹部与任化邦、牛洛红、赖文光部于河南中牟会师,在开封附近的芦花冈击溃河南的清军,乘夜突破了沙河一贾鲁河防线,进入山东水套地区。听闻这一消息,曾国藩又急又气,伤心失望之际,他感到身体明显不支,稍一用心,就觉得身体内频出虚汗,耳鸣得也非常厉害。那一段时间,因为白天的事务太多,用心太多,晚上,曾国藩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严重的神经衰弱症又犯了。并且,由于压力增大,身上的癖疾也发作了,每到子时,更是奇痒难耐。

捻军突围以及河防之策的失败,在朝廷引起了很大震动。那些大臣们这一下子算是抓住把柄了,本来,这些习惯说大话的家伙一直对曾氏兄弟手握重兵不满,这一下,总算给他们一个显示自己聪明的机会了。他们自觉地结合起来,要求朝廷警告曾家兄弟,以示天威。有人甚至向朝廷上了一个奏折,要求朝廷收回钦差大臣之命,罢曾国藩的两江总督之职。就这样,短短的半个月内,曾国藩一连接到军机处转来的两道严责上谕和御史穆辑香阿、阿凌阿等五人措辞强硬的参劾抄件。自从带兵以来,曾国藩还是第一次面临如此集中的责难。曾国藩嗅到了一种不祥的信息,他突然意识到这可能是他最危险的时候了。五十六岁的曾国藩,在经历过一番极度的痛苦和愤懑之后,头脑又重新冷静下来。

同类推荐
  • 何澄(下)

    何澄(下)

    《何澄(下)》历述何澄留日学生活、辛亥革命、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几个时期中何澄的作为。何澄坚持共和,主张统一,反对日寇,抨击汪伪,这是他一生的大节。作者苏华、张济用自然流畅、真实深沉的笔调记录了何澄的一生。本书是一本关于民国史的人物传记。作者苏华、张济用自然流畅、真实深沉的笔调记录了山西省灵石两渡村何家的代表人物何澄的一生。《何澄(下)》中几乎涵盖了晚清和民国众多名人,可以说每一章都是一个专门的学科,是一部超具史料价值的图书。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23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23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
  • 蒋介石评传(上)

    蒋介石评传(上)

    本书共分为八章,主要内容涵盖:发迹以前、粤海波波澜多、枪杆子出政权、内斗内行、金陵梦魇等。
  • 画坛大隐李琼久

    画坛大隐李琼久

    中国画史自隋、唐至宋、元,历代大师巨擘辈出,到明、清却每况愈下。二十世纪以来,人们在批判自审中,苦苦探索、寻找出路,创新浪潮袭来,终于为中国画的复兴带来历史机遇,但“穷途末路论”、“笔墨等于零论”等的出炉,又似乎宣告了中国画百年改革的失败。然而请记住: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一个单薄而巨大的身影从蜀地走来,以他的奇才演绎的峨眉神话,一夜间震动了巴山蜀水,尔后名震京师,享誉大江南北,以他的杰出才华表明了中国画生生不息,与时俱新,可以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这样一个事实,像一块磁铁般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 松下幸之助的智慧

    松下幸之助的智慧

    松下幸之助——一位20世纪最优秀的企业家之一,这不仅缘于他一手创立了松下王国,更在于他超乎寻常的经营之道——被全球范围内的许多成功企业家奉为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是真正把经营企业视作一项崇高的使命、一门真正的艺术来看待的。他那创业之道的超人意志、对人生真谛的无限探索、博大精神的经营智慧,令世人常常慨叹不已!
热门推荐
  • 桃花菲菲

    桃花菲菲

    一个现代的可爱女生,像你我一样的平凡,暗恋表白失败,在明月里穿越到大清,在那里她遇到名医,皇帝,还有恒哥哥,都对她情有独钟,可幕然回首,他才是真正守护她的那个人。看了很多穿越文,感觉现代人真的回到古代应该蛮有优势的,可以比别人更优秀。不喜欢去做打打杀杀,轰轰烈烈的大事,只想遇到最好的人,谈一场最好的恋爱。现代女性需要的不是成就,而是一个负责,真心的男人,不能怪现代的男性太没有责任,太自私,人都是因为环境改变而改变。所以女主在这里没有惊艳天下,独独惊艳了自己的爱人。不管大家喜欢不喜欢,请支持
  • 复仇公主之缭乱君心

    复仇公主之缭乱君心

    她是凤家二小姐凤倾城,红妆盛嫁之时,她只有复仇之念,只求以身心以计谋乱君心。初夜无落红,被他狠狠辱骂。太子许她后位,她也毫不在意,权势的诱惑不足以覆灭她内心的仇恨之火!辰王执她之手,太子许她荣华,却只得她轻蔑一笑。玩转男人之间,她要的是颠覆天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捡来的富二代王子

    捡来的富二代王子

    一个是优雅有内涵的女记者,一个却是糟糕邋遢的拾荒者!她竟然爱上了他!现在是什么情况?只不过是气氛稍稍暧昧了点,这体味稍稍男人了点,却令她如痴如狂,万劫不复!
  • 故事出租

    故事出租

    大学毕业后的四年余浩在一家不错的事业单位就职,一天醒来,他做出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决定,去开出租车,而一系列的人间悲欢接踵而至。
  • 末日之星际掠夺

    末日之星际掠夺

    未来世界里,人类生存的大地已经千疮百孔。地球的资源在经历过外星战争后被掠夺殆尽,甚至沦为了殖民地。那神秘的高等文明向地球投送各种外星物种,进行着实验。为了生存,一座座高墙立地而起,成为了平民的避难港,人类组成的军队在外围组成了防线,抗争着物种。地底生物?就连泰坦都出来了?原本生活在小镇的陈卓,不得不背负起扛枪拿炮上前线的使命。
  • 鬼谷子全书(第七卷)

    鬼谷子全书(第七卷)

    鬼谷子,原名王诩,又名王禅,是历史上极富神秘色彩的传奇人物,春秋时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家、教育家,是纵横家的鼻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他的弟子有兵家:孙膑、庞涓;纵横家:苏秦、张仪。相传鬼谷即为太上老君的唯一弟子玄都仙人。鬼谷诡秘,社会纵横、自然地理、宇宙天地玄妙;其才无所不窥,诸门无所不入,六道无所不破,众学无所不通。证得弟子门人无数,翻云覆雨,惊世骇俗,后皆大有作为。鬼谷堪称万圣先师,万圣之祖。
  • 今生的使命

    今生的使命

    人们都说好运连连,成群来。但对这中、韩混血女子来说可不见得。二十岁就大学毕业的她,本来可以天马行空自由时,却被责令回到韩国,本来认为可以平静的过日子来着,上天捉弄她,居然让她卷入了两位含着黄金长大、帅的冒油的两兄弟的感情生活中。再加上那了不起的幕后主使人,这下她李清欣就……命运之轮就这样运转,风雨过后就是彩虹。(此故事一共分为上,中,下,三部表述了李清欣的传奇一生。)
  • 八轮时光

    八轮时光

    我们的信念生命不息,轮滑不止我们的口号包教包会包婚配我们的大学生活我们的轮滑社团我们的爱情故事我们的传奇经历由我来谱写
  • 漕船志

    漕船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五行纲

    五行纲

    五行纲简介:一贫穷青年,巧遇受难麒麟,异世投胎。一随意编写的提纲,竟然堪比顶级功法。绝世天赋低调行事,两世为人占尽优势。赢取四大神兽认可,破解麒麟变态封印。全能炼丹登峰造极,绝世武力谁与争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