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63000000006

第6章 中外寻踪5

巴黎一直是我的一个梦想,因为一个女友说,巴黎是适合女人做梦的地方。也因此若干位异性的朋友劝我不要来巴黎,说既然是梦想就留着它好了,永远都不要去触碰,因为一旦看见了实物难免会失望。

这是否也反应了男性的一种思维方式?自己千方百计地去实现梦想,却希望女人永远停留在梦的阶段而不要有所前进。

因为拒签的经历,我以为自己不再喜欢巴黎,也真的觉得巴黎不再是我的一个梦想,这一辈子来不来都无所谓。

在飞机上俯瞰巴黎的那一刻,我知道,我依然喜欢着这个城市,如同怀念依恋着一个记忆中的儿时伙伴。

从戴高乐机场坐地铁进入巴黎,一路上都是美丽的山色,道路两边的树木呈现出不同的色彩,以棕红色和墨绿色的树为主,还没有长出新的叶子,只是干干的枝丫迎向天空,说不清楚的一种倔强。

很多游客都喜欢春夏秋的巴黎,树木繁茂,落英缤纷。而我则喜欢冬季的巴黎。缠绵的细雨,大片大片的阴云,低沉沉地压着,古老的建筑在阴云下肃穆挺立,从云隙间散落下来的阳光干净而透明,被阳光铺陈的地方便是一片一条的清澈的亮,油画般流淌着淡淡的忧伤,如东方茉莉散发着细腻而雅致的清香。

一个人走在巴黎的街上,收紧衣领,披一身细雨和沁凉的寒意穿越空旷的广场,快步走进一家咖啡馆,也许就是一个矗立了几百年的古老建筑,彬彬有礼的服务生会步履轻快地迎上来,很温柔地送上一句“Bonjour”(你好),然后带你坐下,送上一杯浓香的咖啡,温暖开始在你四周蕴染弥漫,渐渐地,心也暖了起来,开始有意无意地望着窗外发呆,闲闲地看着服务生和相熟的客人有礼有节地说笑,忍不住会想,如果能够就此消融了该有多好。

巴黎,的确是一个适合女人做梦的地方。

咫尺天涯的巴黎圣母院

千回百转,终于走到了巴黎圣母院的广场上。

很奇怪的,心里竟如死水一潭,没有一点激动的影子。

或许是在电影电视画册里看了太多太多遍巴黎,巴黎的这些名胜古迹早已经烂熟于心,所以真的走在其中也不觉得有什么惊奇。

也或许根本就是我这个人已经麻木了,失去了审美的情趣。

随着人群走了一趟。

圣母院的确建筑得美轮美奂,从任何一个角度看过去都是那么风姿绰约无与伦比的美丽。也或许就是因为太完美的缘故,反而让人失去了惊奇的能力。

倒是圣母院里珍藏的一些文物让我雀跃不已,不停地拍照,恨不能将每一件东西都复制下来带回家去。

那些文物有主教主持加冕活动时穿过的袍,有举行大型仪式时使用过的圣物,还有一根长钉,介绍说是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一颗钉子,还有那个十字架的一部分。这种介绍,对于我这个没有宗教信仰的人来说,要使我从心底相信它并对它顶礼膜拜,也实在有些难度。

巴黎圣母院的教堂部分是免费参观游览,如果要参加弥撒活动,也是免费的,可是珍宝馆是收费的,南塔也同样是收费的,不能够无票畅游到底。

今天正好赶上一位主教来主持弥撒,声音浑厚柔软,很人心。很多游客都不由自主地坐下来,和当地人一起做弥撒,不知道到底是宗教的力量,还是主教大人的声音魅力。

从教堂出来,望向塞纳河的对岸,忽然发现了一片楼群,很旧的房子,墙上有些部分还长了青苔,掩映在高大的树木之下,已经像油画一样被大自然赋予了浓重的色彩,忍不住拍了下来留作纪念。

在巴黎,如果你肯步行穿越一条条街道,这样的惊喜会时常地不期而遇,我觉得这才是巴黎真正的魅力。巴黎的历史是活着的,在每一条街道里,在一所又一所还在继续被人们使用着的老房子里,和你一起生活,一起呼吸着今天的空气。

如果你是希望看到一大堆像明信片一样的空的建筑,你会失望自己真的到了巴黎;可是,如果你是希望亲近巴黎,如同亲近你的爱人,你会感激你真的到了巴黎,亲手触摸到了巴黎的身体。

而这些真实的街道,真实的生活,就是真实的巴黎。

巴黎的咖啡馆

咖啡馆是巴黎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咖啡馆又是巴黎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没去过咖啡馆,就不算是真正到过巴黎。

一大早就迎着细密的雨出发了,第一站先到蒙帕纳斯大道(bd.Du Montpamasse)和拉斯帕伊大道交叉处乐福瓦万(Car.refour Vavin),在这个路口分别有四家著名的咖啡馆,一侧是多姆(Le Dome,意为天空),另外一侧塞莱克特咖啡馆(Le Se-lect,意为名流)和拉罗东德咖啡馆(La Rotonde,意为小亭)依次并列,还有一家叫拉库波尔咖啡馆(La Coupole,意为圆屋)我没有找到,也许是错过了。

多姆是四家咖啡馆中最古老的,据说列宁流亡时期经常来这里,就坐在玻璃天花板下面的位子上。有旅游书介绍说,这里已经变成有名的海鲜馆,可是我看到的依旧是咖啡馆,只不过正门门口堆放了很多杂物,另外一个正门正对着大街,透明的落地窗可以直接看到里面读书用电脑的客人,像巴黎无数条街上的咖啡馆一样,一派安宁。

塞莱克特咖啡馆比多姆更雅致一些,里面有一些皮质面料的面对面的L型长椅,很别致,也很适合亲昵的姿势,所以常常有情人来这里约会。不知道这些约会的情人是否会想起海明威或是亨利·米勒,他们都是塞莱克特当年的常客。

拉罗东德咖啡馆在多姆的马路正对面,很漂亮的一个亭子,一层是咖啡馆,楼上就是波伏娃的出生地。沿着拉斯帕伊大道往南走,进入埃德加·基内大道,就可以看到蒙帕纳斯公墓,著名的情人伴侣萨特和波伏娃都安葬在这里,长眠于此。

坐地铁四号线,大约三站地,就是圣日耳曼大道,从StGermain des Pres站口出来,迎面就是圣日耳曼教堂,而它的对面就是鼎鼎大名的双猴咖啡馆(Les Deux Magots)和花神咖啡馆(Café de Flore),萨特和波伏娃几乎天天坐在这里,而这两家咖啡馆的名字,也都频繁地出现在波伏娃的小说里。

据说那个时候巴黎人把“花神”当作朋友约会的地方,而“双猴”则是等待的地方,这个传说大约是有些道理的,因为至今“花神”仍然比“双猴”看起来更温柔一些,如果可以作比喻的话,那么“花神”像是一个成熟的女人,而“双猴”则像是一个拎着公文包的office先生。

大街的对面还有一家普德酒馆,也是以萨特为首的存在主义哲学家们喜欢聚会讨论的地方,如今看起来已经没落,也许当初也是因为它的松弛而吸引了那些思想奔放的才子们。

很多年前一个住在巴黎的女友对我说,当你走在圣日耳曼大道上,随手握取的一缕空气或许都还记述着波伏娃和萨特的爱情传奇。她说这话的时候脸上的表情是无限神往。

事实证明,我实在不是个浪漫的人,因为就算今天站到了“花神”的门前,也没有任何冲动想要进去,我心里想的,是我的下一个目的地,和我住的酒店旁边那家当地人的咖啡馆,我想试试他们的鱼和另外的甜点,我更喜欢接近真实的巴黎,而不是巴黎的回忆。

卢浮宫的一天

我不敢相信,我真的站在了卢浮宫的里面。

铺天盖地的油画一幅连着一幅,在看不到尽头的长廊里密密地罗列在一起,一个回廊挨着一个回廊,看得人眼花缭乱晕头转向,人人手里拿着一份展馆地图,一边走一边看画一边在地图上寻找自己目前的位置,真的有些分不清楚东西南北。

我像走迷宫一样地茫然走着,唯一的感受就是震撼,被震撼得只想流泪。

不知不觉就走到了维纳斯的雕塑前面,五米之内全都是人,照相机的快门声此起彼伏,和维纳斯合影的人像涌泻的洪水看不到尽头。

我在五米之外的地方等着,希望能有机会拍到维纳斯的整体,而不是看着维纳斯从无数人头里跃出上半身。

有两个中年男子从我身边走过,讲中文。一个说:“这法国人的油画雕塑怎么都不穿衣服啊,真是的,呵呵。”

另一个回答说:“可能是不穿衣服看得比较清楚吧。”

谁看得比较清楚?画家雕塑家?还是如今的看客?

忽然觉得很有趣。亲切的中文,熟悉的思维方式,经典的中西方文化差异,两句对白里统统交织在了一起。

等了一个多小时,始终等不到拍完人散的结局,只好放弃原来的拍照计划,一个人继续徐徐向前,边走边看。

身边全是艺术珍品。

空气中都漂浮着艺术的分子,充满了激情与不安、浪漫和躁动。

走上一个台阶,身后忽然涌上来一群人,有人大声地询问:“蒙娜丽莎在哪儿?蒙娜丽莎在哪儿?”

“在那边吧,那儿好像有路标。”有人大声回答。

都是中文。带着浓郁北方口音的中文,透着豪爽。

我侧身,不及回头,这一群人已经一涌而上,沿着台阶大步冲向蒙娜丽莎所在的展区方向。他们刚刚一直围在维纳斯的身边合影留念。

卢浮宫也和巴黎的其他博物馆一样,是巴黎学生的美术课堂,从幼儿园的小朋友,到大学学生,有集体活动,有一个人来临摹,他们往往会席地而坐,专心学习,身边走来走去的游客对他们来说形同虚设。

同类推荐
  • 天地生

    天地生

    河南文艺出版社与《小小说选刊》共同打造的三十年精选作品周海亮是《读者》签约作家。其作品能够以小见大,情节生动、跌宕起伏,于尺寸篇幅中彰显人生况味,通过对当下纷繁生活的敏锐观察,向读者提供善意的关爱和锐利的警醒。
  • 怀念一只被嘲笑的鸟

    怀念一只被嘲笑的鸟

    《怀念一只被嘲笑的鸟》作者刘建超是我国微型小说界具有阳刚气的作家,读他的作品令人产生强烈的震撼。其作品大多正气逼人,富于理想主义色彩。扶外在形态上看,刘建超的作品立意与人物内涵也许最接近于所谓主流意识形态,但细细琢磨起来,你会体察到,内在地支撑着他的创作理念,是对崇高信念与理想人格的推崇和呼唤。换言之,他是站在平民的立场上,痛切地针对当代社会的某些精神缺失有感而发的。他笔下的伟人、将军或平民英雄决非虚无缥缈、高不可攀,其人其事都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曾经发生过或者可能发生的。
  • 城里的月光

    城里的月光

    《城里的月光》是从作者许春樵已发表的六十多部中短篇小说中精选的佳作,《城里的月光》代表了许春樵中短篇小说创作的基本实力和最高水准。其作品有着鲜明的个人叙事特色,艺术上具有独立的个人化意志,对社会、对人生、对人性的洞察力和穿透力,得到评论界的高度肯定和广泛认同。被誉为国内“新生代实力派作家”。小说曾获过“上海文学奖”、“安徽文学奖”、“《当代》拉力赛冠军”等。
  • 我的北漂日记

    我的北漂日记

    《我的北漂日记》是作者叶斌根据自己在北京的生活经历创作而成的。故事中的主人翁“我”只身闯进北京,在一家报社应聘当了记者。因来京时阃短,经济收入不高,“我”便租借了市民王京家小四合院里的一间价格低廉的平房安身。在这个院子里,“我”认识了来自山西的两姐妹夏小凤和夏小雨。她俩没有正式职业,多数时间在歌厅上班。在北京生活的时间里,她俩结识了不少外地的男人和女孩,当然也包括北京的男人和女人。在她俩的出租房里发生了很多很多的故事,其中有友情、恋情、爱情、亲情、一夜情等。通过这些故事,真实再现了当时“北漂族”中一些人在北京工作、生活的现状。
  • 五虎将

    五虎将

    《五虎将》是民间流传的《万花楼》、《五虎平西》、《五虎平南》三个本子的合集。狄青五虎将的故事,和历史上的薛家将、杨家将、岳家将等故事一样,在我国民间深受喜爱,广传不衰。
热门推荐
  • 若无相欠怎会遇见

    若无相欠怎会遇见

    “齐漱,这是我最后一次把捧花给你了!因为我不可能再离婚了!”潇潇说这话时本来庄严肃穆的婚礼现场顿时哄笑成一团,不一会却又响起了一片掌声!尽管话语滑稽,可确实事实,一份婚姻,就应该坚信除了死亡没有任何能将彼此分开!我望着一旁的林子轩!他朝我甜甜的笑着!“这是我最后一次接别人的捧花!”嗯,到现在我一共接过18次捧花,喝过36场喜酒,做过30次伴娘!所以这是最后一次!
  • 都市之人族特殊类

    都市之人族特殊类

    自上古时期洪荒大地中巫妖两族大战后,两族死亡惨重退出洪荒舞台,人族大兴。妖族四散,巫族仅剩的几十万人融入了人族中生活,两族通婚,柔弱的人族中因此出现了像巫族一样天生就有的奇异力量,可以发出风雨雷电,操控各种自然的力量,还可以进行修炼成为仙。魔。等.......
  • 我与尼酱二三事

    我与尼酱二三事

    白痴,我为什么喜欢你啊?全世界都懂的事为什么只有你不懂?算了,原谅你了,你要知道无论你做什么我都会原谅你并且在你身后陪着你,只要你要,只要我有。只因为是你。
  • 神药小风

    神药小风

    海龙城无知少年,在不知道的情况下离开了海龙城,偶然得到了两大神器,学霸一样的学会各种术无论是修仙还是修武还是炼丹等等
  • 一剑逆仙

    一剑逆仙

    没有逆天般的功法。没有无敌般的运气,也没有至尊级的武器,只有被别人鄙视般的资质,林凡有一句名言:“我不想一路高歌成为至尊,也不想成为名留青史成为一派的开山祖师,我只想平凡的过一生,一生逍遥自在。”
  • 秘岛哮月传

    秘岛哮月传

    一字一书一世界,多金多权多奇遇,美人在侧终不悔归,星宇无尽哮月屿!金钱、势力、多情、全能、权柄,这是一个男人毕生追求的渴望,这也是一个女人梦想中的对象!阴谋、现实、残酷、诡异、竞争,这是不变的存在,复仇、争霸、爱恋、追求、存亡,这是白岳峰的一生。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魔鬼,最可怕的是人心;没听说过被鬼吓死的人,却有被人陷害而生不如死的人。白岳峰就是这种被陷害而生不如死的人,失去一切后的他却得来奇遇,过程虽很痛苦又艰辛,但最终他仍是走过阴霾,再次攀登事业与权力的顶峰,开始有恩报恩、有仇报仇,缠绵悱恻的爱情陪著他走到黄金时代,最终惩治恶人创造属于自己的传奇。
  • 在最好的年华错过你

    在最好的年华错过你

    时间定格一瞬间,仿佛回到了那天,阳光洒满了操场、他经过的侧脸;从未想过有一天,我们会这样见面,一切都措手不及,将我的生活扰乱;我也不能将自己欺骗,还想看你明媚的笑眼,你不经意出现,总能轻易拨动我心弦;回忆里冻结的画面,我偶尔还十分想念,时间、时间、那些时间,是我们逝去最美的华年。
  • 王俊凯我爱你,那你爱不爱我

    王俊凯我爱你,那你爱不爱我

    他是万众瞩目的大人物,她只是茫茫人海中的一个无名小卒,他们的相遇让她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他们的恋情也遭到了家族的反对,他们还能在一起吗?
  • 王爷太腹黑:王妃太难追

    王爷太腹黑:王妃太难追

    错戴上了千年之前的姻缘戒,定下了一段跨越千年的爱恋。梦回千古,出身楼兰,几经辗转,遇上了他……
  • 盘山朗空顺禅师语录

    盘山朗空顺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