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67800000024

第24章 人,诗意地栖居(2)

敞开者

里尔克用“敞开者”一词来命名那种整体牵引,认为每一存在者作为所冒险者始终被交托于其中的那种整体牵引。而海德格尔提出了新解,认为凡是直接归属到敞开者中去的东西,总是被敞开者接收入中心之吸引的牵引中去的。因此,在所有的冒险者中,总是那种所冒险者最能归属到敞开者中去,这种所冒险者是按照自己的本质而被收取的,因此它在这种被收取状态中绝不追求可能与它对立的任何东西。

里尔克用“敞开者”一词来命名那种整体牵引,即每一存在者作为所冒险者始终被交托于其中的那种整体牵引。“敞开”,用里尔克的话来说是指没有锁闭的东西。它没有锁闭,是因为它没有设立界限。它没有设立界限,是因为它本身摆脱了所有界限。敞开者是一切没有界限的东西的伟大整体。它让进入纯粹牵引中被冒险的芸芸众生作为被吸引者而吸引,以至于它们继续多样地相互吸引,而没有碰到任何界限。这样一来,它们便融入无界限的东西之中。它们并非化为空洞的虚无,而是进入敞开者整体之中来兑现自己。

里尔克用“敞开者”这个词所指的东西,绝不是由存在者之无蔽状态意义上的敞开状态来规定的;这种敞开状态让存在者作为这样一个存在者而在场。如果我们想在无蔽状态和无蔽领域的意义上来解释里尔克所指的敞开者,那么,我们可以说:里尔克所说的敞开者,恰恰是被锁闭者,是未被照亮的东西,它在无界限的东西中继续吸引,以至于它不能遇到什么异乎寻常的东西,根本上也无法遇到什么东西。某物照面之处,即产生界限。哪里有限制,被限制者就在哪里退回到自身那里,从而专注于自身。这种限制扭曲、关闭了与敞开者的关系,且使这种关系本身成为一种扭曲的关系。在无界限的东西中的限制,是在人的表象中被建立起来的。对置的对立并没有让人直接处于敞开者之中。它以某种方式将人从世界中消除,且将人置于世界面前。这里的“世界”指的是存在者整体。世界性的东西乃是敞开者本身,是非对象性的东西的整体。但是,即使是“敞开者”这一名称,也如同“冒险”这个词一样,作为形而上学的概念是有歧义的。它既指纯粹牵引的无界限的牵引之整体,也指那种在普遍地起支配作用的摆脱限制意义上的敞开性。

敞开者允许进入。但这种“允许进入”却并不是意味着,允许……进入和通达那被锁闭者,仿佛那遮蔽者能够自行解蔽而作为无蔽者显现出来似的。“允许进入”意味着:引入和嵌入到那纯粹牵引之吸引的未被照亮的整体中去。作为敞开者的存在的方式,“允许进入”具有那种以纯粹之力的重力的方式“将……包括吸引在内”的特征。

所有冒险者越少被阻止进入纯粹的牵引之中,它就越是属于敞开者的伟大整体中。因此,里尔克将直接进入这一伟大整体中被冒险、并在其中自行衡量的芸芸众生,命名为“伟大的寻常之物”。人不属于这里所说的芸芸众生。

里尔克以“敞开者”一词所思考的东西,可以从他写给一位俄国读者的信是看出:

“‘敞开者’这个概念,你必须这样理解,即动物的意识程度将动物投入世界,但动物没有每时每刻将自身置于世界的对立位置。动物在世界中存在,我们人则站在世界面前,而这依靠的是我们的意识所作的特有的转折和强化。因此,我所说的‘敞开者’,并不是指天空、空气和空间;对观察者和判断者来说,它们也还是‘对象’,因此是‘不透明的’和关闭的。动物、花朵,或许就是这一切,无形为自己辩解;它在自身之前和自身之上就具有那种不可描述的敞开的自由——这在我们人这里也有等价的东西,但或许只是在爱情的最初瞬间,那时,人在他人身上,在所爱的人身上,在向上帝的提升中,看到了他自己的广度。”

动植物被允许进入敞开者之中。它们是“在世界之中”。这个“在……之中”意味着:未被照亮地被包括、吸引入纯粹牵引的牵连之中。与敞开者的关系——是一种无意识的关系。随着意识的提高,意识的本质对于现代形而上学来说就是表象,对象之站立和站立状态也提高了。意识越提高,有意识的生命也就越是被排除出世界。因此,依照里尔克的观点认为,人是“在世界面前”。人没有被允许进入敞开者之中,人相对于世界而立。人没有直接栖居于整体牵引的吸引和牵引之风中。

凡是直接归属到敞开者中去的东西,总是被敞开者接收入中心之吸引的牵引中去的。因此,在所有的冒险者中,总是那种所冒险者最能归属到敞开者中去,这种所冒险者是按照自己的本质而被收取的,因此它在这种被收取状态中绝不追求可能与它对立的任何东西。凡是这样成其本质的东西,就“在阴沉之趣中”。“自然”听任万物听其阴沉之趣的冒险摆布。“阴沉”在此的意思是指“镇静”:不要冲破那无界限的继续吸引的牵连;这种无界限的继续吸引是不会被扰乱不宁的,而有意识的表象却正是作为此种扰乱不宁的来回吸引而忙乱着。“阴沉”并不是指阴郁沉闷的消极意义,是指其根甚深而有承担者的特性的东西。里尔克并不是将阴沉之趣思考为下贱的东西,阴沉之趣确证了自然之伟大的寻常之物归属于纯粹牵引之整体中。因此,里尔克在《后期诗》中说:“花之存在于吾人乃伟大”。这首诗也是着眼于人和万物对冒险的关系之不同去写“万物”与“吾人”的。

“……不过吾人

更甚于动植物

即随此冒险而行……”

“人更甚于动植物即随此冒险而行”,这意味着,人比那些万物还更无阻拦地被允许进入敞开者中。即便这个“随”字没有被加上着重号写出来,这个“甚”也必然是这个意思。强调这个“随”字,是指随冒险而行是特别为人而设想的,且是作为在人的高位中被提高的东西来设想的。冒险及其所冒险者,自然、存在者整体、世界,都是为人而摆出来的,都是从牵引之镇静了的东西中摆出来的。但是,这样被摆置的东西摆置到哪里去,且通过什么来摆置呢?自然是通过人的表象而被带到人面前来。人将世界作为对象整体摆到自身面前并将自身摆到世界面前去;人将世界摆置到自己身上来并对自己制造自然。这种知道,我们必须从其广大的和多样性的本质上来思考。人在自然不足以应付人的表象之处订造自然。人在事物使他偏离他的意图之处,就调整事物。人在要夸张东西可供购买或利用之际,就将东西摆出来。在要将自己的本事摆出来并为自己的行业作宣传的时候,人就摆出来。在诸多的制造中,世界被带向站立并被带入站立中。敞开者变成对象,应因此而转到人的本质上去了。人将世界当作对象,在世界的对面将自身摆出来,将自身树立为有意来进行这一切制造的人。

生命的冒险

海德格尔认为,人在本质上比动植物更加冒险,有时大胆冒险甚于“生命本身”。海德格尔所谓的“生命”在这里是指:在存在中的存在者,即自然。生命的冒险亦即是比冒险更大胆地冒险。

人在本质上比动植物更加冒险,有时大胆冒险甚于“生命本身”。“生命”在这里是指:在存在中的存在者,即自然。人有时比冒险更大胆冒险,比存在者的存在更具有存在特性。但是,存在乃是存在者的基础。凡比基础更加冒险者,就冒险入于一切基础破碎之处,即进入深渊。但是,如果人是意愿随行而随冒险而行的冒险者,那么,有时候冒险更甚的人意愿也会更甚。有对这种意愿的超出有意的贯彻意图活动的无条件东西之外的提高吗?没有,那些有时冒险更甚的人们,只有当他们的意愿在本质上有所不同时,才能意志更甚。如此一来,意愿与意志就不会马上同一。那出于意志之本质而意愿更甚者,遵从意志更甚于遵从存在者之存在。他们更快地回应着那显示为意志的存在,他们意愿更甚,是由于他们更具有意志。那么,谁是那个冒险更甚、更具有意志者呢?里尔克的诗中并没有就这个问题提供明确的答案。

冒险更甚者并非出于私利和为个体本己而去冒险。他并非是想以此来获得好处,也并非是沉溺于自私自利。尽管他们冒险更甚,但是他们也不夸张任何显著功绩。因为他们冒险更甚仅凭这一点点,即他们“……凭勇气和毅力……”。他们在冒险方面的“更”如同游丝般难察的气息那样微少。从这种揭示中不难得出谁是冒险更甚者。

如世间一切万物,我们也只是在存在之冒险中被冒险的存在者。但由于我们作为有意愿的东西随冒险而行,因此我们就更加冒险,从而也更早地面临危险。当人自身固执与有意的贯彻意图活动,且通过无条件的对象化将自身置于反敞开者的告别中时,他本身就助长了自己的无保护性。

但是,冒险更甚的大胆冒险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安全。当然,这事情的发生并非由于这种大胆冒险在无保护者周围树立起保护防线;因为若这样的话,就仅仅只是在缺少保护的地方建立起一个保护者而已。因此,还需要一种制造。这种制造惟有在对象化中才有可能。然而,对象化却又将我们缩闭起来而与敞开者对立。这种冒险更甚的大胆冒险并没有制造出任何保护。但它为我们创造了一种安全。“安全”意味着没有烦恼。在这里,烦恼具有凭借无条件的制造之有意的贯彻意图活动的特性。只有当我们没有完全彻底地将我们的本质设立于制造和订造的区域,可利用者和可保护者的区域的时候,我们才不会有这种烦恼存在。只有当我们既不计算无保护者,也不计算在意愿中树立起来的保护的时候,我们才安全地存在。只有超出那远离敞开者的对象化,“超出保护之外”才有一种安全存在。纯粹牵引是一切吸引的闻所未闻的中心,这种吸引将万物吸入无界限之中,且是为一中心吸引万物。这一中心乃是纯粹之力的重力起作用的“处所”。安全存在乃是在整体牵引之吸引中的隐蔽的安居。

冒险更甚的大胆冒险,比任何贯彻意图活动更有意愿,因为它是有意志的,为我们“创造”了在敞开者中的安全存在。“创造”意味着:汲取。“从源泉中汲取”意思就是说:接受喷涌出来的东西且将所接受的东西带出来。有意志之意愿的冒险更甚的大胆冒险并不制作任何东西。它接受并给出所接受者。它通过展开所接受者的所有丰富性而把所接受者带出来。冒险更甚的大胆冒险完成着,但它并不制造。只有一种冒险更甚的大胆冒险,才能在接受中完成。

这种冒险更甚的大胆冒险大胆进入对保护的超出,且在那里将我们带入安全存在。这种安全存在绝不消除无保护性。当人的本质完全献身于对存在者的对象化之际,人在存在者中间才是无保护的。

人总是以缺乏的方式相关于保护,并因此处于保护之内。相反,安全存在超出任何与保护的关系之外,即“超出保护”之外。

相应地,看起来仿佛是安全存在和我们对安全存在的获得这回事情要求一种大胆冒险,一种放弃任何与保护和无保护性的关系的大胆冒险。但这也仅仅是仿佛如此而已。实际上,倘若我们从整体牵引的被锁闭的东西方面来考虑,那么,我们最终就会体会到,是什么最后将我们从无保护的贯彻意图的烦恼中解救出来。

如果只有敞开者才提供庇护状态,而无保护性却始终处于不断的反敞开者的告别中,那么,无保护性将怎样保护我们呢?只有当那种反敞开者的告别被颠倒过来,从而使无保护性转向敞开者并进入敞开者中,无保护性才能保护我们。因此,无保护性颠倒过来,就是庇护者。

“庇护”:一方面意味着,对那种告别的颠倒实行着庇护;另一方面,无保护性本身以某种方式允许一种安全。那庇护我们的,“乃吾人之无保护性,而且,当吾人看出它之逼近时,吾人将其改变人于敞开者之中……”

诗句中的“而且”过渡到一种说明,它告诉我们,我们的无保护性超出保护之外允诺我们一种安全存在这个事情,以何种方式是可能的。当然,无保护性从来都不是由于我们总是在它接近我们时改变它而来庇护我们的。无保护性之所以庇护我们,是因为我们已经改变了它。

里尔克说:“吾人将其改变入于敞开者之中。”在已经改变了的这回事情中,含着改变的一种特别方式。在我们已经将它改变的时候,无保护性一开始就作为整体在其本质上被改变了。这种改变的特别之处在于,我们已经看到了向我们逼近的无保护性。只有这种已经看到才感觉危险。它看到,无保护性本身拿丧失对敞开者的归属性这回事来威胁我们。在这种已经看到中必定有已经改变了这回事的根据。于是,无保护性就被改变而“入于敞开者之中”。

由于已经看到了本质的危险,我们必定已经完成了对那种反敞开者的告别的颠倒。这是因为:敞开者本身一定已经以那种我们得以将它转向无保护性的方式转向我们了。

最宽广的轨道

最宽广的轨道包括所有存在者。环行将所有存在者围成一体,环行就是存在者之存在。存在者之最宽广轨道在心灵的内在空间中在场。世界整体在这里以其全部的吸引而进入同样本质性的在场中。

什么是最宽广的轨道?最宽广的轨道包括所有存在者。环行将所有存在者围成一体,环行就是存在者之存在。但是,什么又叫“存在者”?显然,诗人以“自然”、“生命”、“敞开者”、“整体牵引”等名称来命名存在者整体,甚至按形而上学的语言习惯将这一圆满的存在者命名为“存在”。但是我们却体验不到存在的本质是什么。可是,里尔克在将存在命名为敢冒一切之险的冒险时,他难道对存在之本质没有什么要说的吗?我们曾试图回过头去思考这种被命名的东西怎样进入到存在者之存在的现代本质中,进入到求意志的意志之中。不过现在,当我们试图将这样被命名的东西思考为整体存在者,将环行思考为存在者之存在时,关于最宽广之轨道的谈论却根本没有给我们任何明确的答案。

同类推荐
  • 中国哲学的历程(修订本)

    中国哲学的历程(修订本)

    任何一个民族,无论其哲学思维在后来的发展中多么宏富博深,人们在对其开端的探寻中也总是感到茫然和困惑。中国哲学和古希腊罗马哲学可以说最初都是“在意识的宗教形式中形成”的,在发轫的初期,其形态往往是朦胧的、混沌的,经历过与原始宗教意识、神话形式的若即若离的分化、过渡、转化阶段。
  • 易经智慧吉祥书

    易经智慧吉祥书

    本书解译了《易经》中启迪人生的道理,从易经来谈吉祥,帮助读者趋吉避凶。
  • 论语(白话全译)

    论语(白话全译)

    本书包括原典、注释、名家注解、译文、解读五部分。旨在方便读者对照原文加深对《论语》的理解,并能联系实际,透彻领悟《论语》的精神内涵,切实达到提高自身修养的目的。《论语》的经典之处就在常读常新,任何人在任何时候,只要开卷就会受益。
  • 回乡之路——寻皈审美生存的家园意境

    回乡之路——寻皈审美生存的家园意境

    本书共七章,内容包括:国内外生态美学思想研究综述、“返朴归真”——老庄生态美学思想的价值基础、“道性同构”——老庄生态美学思想的哲学范式、“天人合一”——老庄生态美学思想的终极旨归等。
  • 道德经活学活用

    道德经活学活用

    《道德经》是东方文化的代表,是中国哲学的主根。2000多年来,研习《道德经》的人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山野村夫,古今中外,不计其数。真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矣。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享受现代文明所带来的快感时,却同时不得不忍受着快感背后的负面痛苦。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生态失衡,气候恶化……人与自然的矛盾日渐严重;精神空虚,缺乏信仰,道德沦丧,恶习流行……人与社会的矛盾与日俱增。此时,人们想到了《道德经》。希望从中找到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医治人类身心疾病的良方。
热门推荐
  • 时间都去哪儿了:路过你的全世界

    时间都去哪儿了:路过你的全世界

    本书记载了120多个爱情、亲情和富含哲理的小故事,揭示了爱情、婚姻、生活、人生的真谛,以及夫妻之间、情侣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平实、温婉的文字让人感动,给人激励。
  • 我们身边的经济学

    我们身边的经济学

    本羽荟萃了古今中外经济学家的思想和智慧,是读者的一次思想盛宴。不仅把中外经济学家的思想精华原汁原味地调理出来,如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思想,弗里德曼的货币论,马歇尔的外部性思想,“天下熙熙,皆为利来”的经济人假设,“籴甚贵,伤民”的生产悖论等。更重要的是把这些经济学智慧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解决我们身边的实际问题。
  • 追爱365天:宫少诱捕小淘妻

    追爱365天:宫少诱捕小淘妻

    “女人,你难道不该负责吗?”他双手将她禁锢在车厢一角。言曦掏出匕首抵在他的下身,冷笑,“现在还要负责吗?”男人邪眸微眯,反手夺过匕首对准她纤细的脖子,邪笑:“负责!”“混蛋,你别忘了当初是谁救了你!”她咬牙。“当然没忘,本少这不是打算以身相许吗?”他低头舔了舔她的红唇,味道真好,找了那么久,你以为你还逃得掉吗?生死之际,这个霸道邪魅的男人深邃双眸凝视着她:“你说过,你最大的心愿是活在阳光下,而我宫少爵,就是你永远的太阳!”【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超位面征服系统

    超位面征服系统

    温度是由物体原子的运动速度来衡量的,速度越快温度越高,但是当物体冷却下来就会降低原子运动,当运动完全停止时,就叫绝对零度。叶开露出一个大大的笑脸,高兴的点了点头:“哦,没听懂。”小神:“没听懂你答应个毛线啊?”于是,为了能够不被奇葩系统欺压,也为了能够早日恢复主神的荣光,叶开快快乐乐的开启了位面征服的旅途。混蛋啊!叶开郁闷大吼,我哪里快乐了,这奇葩就是一山寨货好嘛!
  • 斩仙之雷霆

    斩仙之雷霆

    少年武者,误入高手渡劫之地,却因祸得福,踏入修仙之路。独自行路,刀剑相伴,不为情所困,却把红尘染。男儿当如何,诛妖除魔,行侠仗义,冲冠一怒,雷霆斩仙。
  • 塞北王朝金

    塞北王朝金

    河流窜梭,满溢蜿蜒,王朝更迭,再回圆点。青石桥边是谁留下千年的随笔。五千年,北风袭,你一将功成,我却尸骨无存。笔墨纸砚,琴棋书画,怎抵的住城外弥漫的硝烟。妻离子散,白发黑发……烟花满天,倾世笑颜……这才是说不尽的人间……为您记叙百年女真的博弈,外交,战争……靖康之变真的是历史的必然吗?女真满万真的就天下无敌吗?岳飞真的能直捣黄龙府吗?秦桧真的是彻头彻尾的卖国贼吗?赵构真的惧怕徽钦二帝回归吗?主战真的是民心所向吗?主和真的是一无是处吗?主战派真的都是铁骨铮铮的硬汉吗?主和派真的都是满腹草包的懦夫吗?蒙古真的是秋风扫落叶,横行中原吗?联金灭辽,联蒙灭金真的是错吗?……记叙不一样历史和一样的人物
  • 火影忍者OL

    火影忍者OL

    碧蓝之牙,蓝璃·洛,肩负着神圣的使命的她,命中注定她将要与其他几位忍者相遇,一起创造新的忍道!
  • 天座之战

    天座之战

    战场小兵携带异能归来,别的异能大师混的风声水起,他却过得提心吊胆,彷徨不可终日,这是为何……?什么?地球,火星,轮回,大世界……?我的使命?阿西巴!这不是真的吧……?
  • 姑苏食话

    姑苏食话

    苏州饮食,实在是一个丰厚博大的文化形态,细细道来,当是长篇钜制,作为一本普及性读物,本书只是浅近地作点介绍和描述,有时还稍稍延伸开去,让读者从饮食的角度,能够更多地知道一点苏州文化史上的往事。本书是王稼句先生多年来的随笔心得。
  • 钻石豪门:总裁聘金66亿

    钻石豪门:总裁聘金66亿

    【正文完结】他对她霸道禁锢,纠缠无度……“谁动你一根手指头,我要他一双手。你是我的心宠,没人敢碰你,你从出生始就注定是我的!”他是至尊总裁,金融界的霸者!为了征服这个女人,设下天罗地网,只等她乖乖中计!风洛洛又一次被夜袭,KAO,某男灼烫的气息扑面而来…看她如何驯服腹黑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