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81200000011

第11章 F(2)

范长江是小品演员?

石斛:久服厚肠胃。

我们报纸在招聘编采人员时,有一道知识性的小题是这样的:请写出下列18位著名人物的身份。哪18位?他们有王蒙、许海峰、韩美林、贝聿铭、马寅初、袁隆平、白岩松、袁世海、刘永好、马三立、范长江、何厚铧、柏杨、安南、霍金、戴安娜、斯皮尔伯格、沙龙。

从几百人的报名者中选出百来位参加笔试,这些人基本都是本科以上的且有相当多是新闻专业的毕业生,甚至还有为数不少的研究生。笔者仔细查阅了这道题目的答题情况,因长久没有碰到这样“令人兴奋”的事情,于是就想比较详细地列举考生答这道题目的有关答案。

综合地说,这道题满分的几乎没有,答对在16个以上的也很少。值得注意的是两点:一是除戴安娜和斯皮尔伯格外,其他所有人物的答案都五花八门;二是戴氏和斯氏答案的准确率极高,而且都有修饰语:“已故的”、“好莱坞”。

笑话在后面。韩美林较多的有6种:工人、美容师、商人、女人、足球教练、舞者;刘永好较多的有5种:官员、作家、外交官、诗人、运动员;袁世海有5种:书法家、作家、男人、裁判、经济学家;马寅初有3种:革命先烈、戏剧作家、经济学家;沙龙有4种:一种集会名称、以色列前总理、巴勒斯坦总统、政府组织;安南有3种:安理会秘书长、前安理会秘书长、联合国主席。搞笑的还有:范长江是小品演员;贝聿铭是足球教练;柏杨是遛冰运动员;何厚铧是香港特区行政长官;马三立是著名的教育家。

答案搞笑,但我们几个判卷子的人却笑不出来。怎么会这样?我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一个问题:现在的学生究竟在关心什么?虽然说一个人的知识面是有限的,其中的某个题答错了并不表示什么,但这至少是一种缺陷,一种忽视不得的缺陷。

首先,应该反思快餐式的新闻教育。新闻专业为媒体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但问题也似乎越来越多。新闻系的学生普遍很快适应工作,然而后劲明显不足,这几乎已成共识。主要原因是学生平时吃的都是快餐。相比其他专业学生,中文底子不厚,专业知识更欠缺。在媒体市场日益细分的前提下,一些单位甚至更喜欢录用中文、财经、法律、IT等专业的学生,新闻专业的优势正在不断地失去。更需注意的是,一些院校见新闻专业吃香,就不顾自身力量,仓促上马招生,但经验和理论都丰富的专任教师毕竟不多,这就不可避免地在质量上打了折扣。这也是近年新闻专业学生滞销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说新闻是要靠“悟”出来的,但实在离不开“教”。如果这种情况一直得不到质的改观,我甚至怀疑今后还有没有设“新闻专业”

这个必要,什么专业的学生不好从事新闻呢?评论学考试得优秀的学生说不定连编后都写不好。这跟学医的、学化学的成了作家是一个道理。

其次,学生的知识结构存在较多的问题。从答题看,他们明显关心网络明星之类的人和事,这是好事,也是坏事。好事是我们的社会正迅猛发展,知识重点也正在改变,应该关注;坏事是,将民族的、传统的一概丢弃,是非常不明智的。我不知现在还有多少新闻系的学生背得出多少唐诗宋词,但一定是不乐观的,为什么?因为在他们的文章或标题中极少能体验到大漠孤烟、长河落日那种意境。他们会为张国荣跳楼而痛哭流涕,会为虚拟世界里的游戏而夜以继日,吃的是肯德基,追逐的是流行文化,但不关心安南,不关注中东,不在乎中国的杂交水稻,不在乎中国的人口问题,甚至管他是范长江还是潘长江。

第三,媒体也有脱不了的干系。媒体的跟风、炒作一直影响着受众,他们整天被这些东西浸着染着,以至于口耳相传,一些少不更事缺乏自控力、判别力的青少年,往往就会不辨方向,有的甚至造成悲剧,这方面的例子举不胜举。

为了一道小小的填空题而大放厥词,甚至对整个的新闻教育有微词,这也是迫不得已的事,希望新闻院校的老师不要怪我多嘴,因为新闻专业的学生将范长江弄成小品演员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

发现了一个找钱网站

百脉草:主下气,止渴,去热,除虚劳,补不足。

因为正在搞集中教育,要写一些材料,于是到网上搜索。接着就发现了“中原某某网”,首页跳动着的大字拽引着我的眼球:各类总结报告演讲稿心得体会应有尽有。浏览了最新文章列表,立即叹服,分类如此之细,操作性如此之强,容我慢慢道来。大类有:党员教育、入党申请、思想汇报、转正申请、发言稿子、演讲辞海、竞职演说、个人总结、岗位职责、工作总结、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述职报告、交流材料、各类征文、两个条例、党团活动、事迹材料、合理建议、考察材料、求职自荐、会议讲话、典礼致词、婚庆致辞、庆贺致辞、开幕闭幕、新春致辞。可以说,以上这些大类,基本上囊括了我们目前的需求,只要加上自己或单位的实际情况,大的脑筋用不着动。

我猜想这个网站的负责人一定是从文海里跳出来的,或者说曾经深受文牍之苦,然后反其道用之,不然不会这么周全。比如竞职演讲就有招标办副主任竞争上岗演说、中医院门诊部主任竞职演说、用电管理部主任竞职演说,这些职位涉及银行科级干部、医院政工科长、通信公司营业员、财政所长、村居委会主任,等等,等等,只要你需要,几乎都找得出对应稿。最让我感兴趣的是它的升级版和经典模版,02、03、04直至05最新版,模块中的《再就业大会上讲话》、《信访稳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信息化与电子政务专题讲座上的讲话》、《全区食品安全大会上的讲话》等等可以让那些整日为文字所累的人省却多少事啊。

我现在可以这么揣测浙江的小品《汇报咏叹调》为什么能在“春晚”中过五关斩六将胜出的原由了,因为许多人对不到会场也想得出来的程式都深恶痛绝!实际上,这个题材是老而又老,“博士买驴,书卷三纸而不见驴”就惹恼过朱皇帝;毛泽东的《改造我们的学习》也批评过这类“中药铺”。但批归批,仍然不绝。

每年植树节的时候,我都想呼吁我们的资源紧缺,纸要耗掉多少木头。这么多的一二三四在这么多的白纸上游走,而且是上好的纸!不仅如此,还得要这么多的人去打印、复制,再由这么多的各级领导在各个不同的会议上去说。两个小时坐着念(有时还站着说),劳神费力啊。然而,恰恰正是因为这些,这个网站才有了生存的土壤,才会红火。我想进去看看,但必须注册交费:1年100元,2年180元,直至10年600元。

这绝对又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还有一个细节可以旁证:我点击了某个目前时行的专题中的某篇文章,发现它的点击量在5万以上。于是这样设想:这篇文章一定写得很好,是经典的模版,它一定会被印在各种纸张上被再三强调又指出着,或者在各个会场的麦克风声中被抑扬顿挫着。

我们中国人就这么智慧着,智慧下去?

锋芒毕露春光无限好

石韦:苦、平、无毒,清肺气。

某著名电视主持人在解说一场足球时不小心说了一句著名的话: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这句话大约太有内涵了,于是在网络上迅速流传开来。中国人一向聪明,没多久就有了一大批仿制品:成事不足挂齿,此物最相思风雨中,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无贼,东边日出西边雨一直下,举头望明月几时有,呆若木鸡毛当令箭,杀鸡焉用牛刀小试,锋芒毕露春光,一泻千里共婵娟,还有外语verygoodbye——从语义上分析,这是两个词的结合,本来是两个很平常的语句,但因为有一个共用的共同词,于是就构成了有趣的语链,而且往往可以抖出意想不到的包袱,迅雷不及掩耳,一定是足球场上球员们的动作感染了主持人,不小心漏嘴的掩耳盗铃,给人以丰富的联想,也许是足球本身的许多内幕让人相视互哂。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个太老的励志词语,无甚新意,但恰恰是电影《天下无贼》的流行才赋予这个句子些许新意,连起来说,这句话也不是一点都不关联,扫天下是一种境界,天下无贼也是一种境界,只不过一是个体的,一是社会的。呆若木鸡毛当令箭也挺有意思的。你看,呆若木鸡显然不是大智若愚,但这人并非是真的呆若木鸡,极有可能装成呆若木鸡,这样的人往往很听话,因此呆若木鸡不仅不影响他的升迁,反而是他做人做事的准则,等到他有了一定的资历积累或达到一定的地位后,他仍然会呆若木鸡,但绝对是拿着鸡毛当令箭的,因为他被压抑得太久了,这样的人往往得罪不起。

锋芒毕露,一个很正常的成语,但露春光则给人以无限的遐想,春光常露的现实催发了春光这个词的使用频率,而且以锋芒毕露作前缀,这个春光对公众视角的打击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偶然的失误其实不值得大谈,倒是由此迅速生成的模仿句,暗含着许多的机智,既是对中国语言的熟练运用,也是现实的一种折射。比如“名人语法”我为什么离开微软?我为什么离开东方时空?余此类推,似乎只要是名人都可以这样问。比如打油诗:俺校美女一回头,吓死河边一头牛;俺校美女二回头,大庆油田不产油;俺校美女三回头,姚明改打乒乓球。

相信这样的诗句在高校男生中流传的速度一定很快,因为在男生们的眼里,美女的力量是无穷的,美可以摧毁一切!旁及一回。经常看到某些翻译作品的质量低劣的报道,我也曾写过《名著是这样译成的》

杂文抨击,那是说我们对别人的作品理解得粗枝大叶一知半解,其实外国人弄咱们的语言闹的笑话也够多的。照字直译往往牛头不对马嘴。“一诺千金”成了“只要一答应就付一千元”,“连中三元”变成“三块钞票连在当中”,有位汉学家(注意是汉学家)解释“月是故乡明”时是这样讲的:家乡除了月亮还有些光亮外,其他一片漆黑。你笑了之后还有什么感想呢?

这样的例子还将持续,肯定的,谁也无法避免,可能燥热的时代会更多。如果实在不能消灭的话,那我们就把它当笑话来轻松一下紧绷的神经吧。

写到这里,突发奇想,换一种别样的心态,以中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多彩,标题中的句子完成可以再延长成三段:锋芒毕露春光无限好,承接上面的解释,春光无限好,是啊,我们这个社会太需要美了,只要是能给大众以美的享受,露春光有什么不好,只是稍微把握一下锋芒毕露的程度就行了。

肥臀的三种联想

艾:主治炙百病,止吐血下痢,辟风寒。

屁股已成为问题开始困扰着美国人。美联社曾有一条消息的导语为:美国人的屁股随着岁月的推移不断增大,其增长幅度已使人们在西雅图等地搭乘渡轮时遇到了困难。原来,根据美国人屁股的平均宽度设计制造的一种小型渡轮,板凳上可容纳250多名乘客,屁股增肥,只能坐230人,为解决交通拥挤,西雅图运输部门正在引进一些可以运载275人的大船,以达到过去的载客标准。

单纯就肥臀而言,实在是没有多大的议论价值。不过,由美国人因肥臀而不得不采取的应付办法倒使我产生了三种联想。

板凳的固定宽度。此宽度因其取的是平均值,因此显得较有科学性,能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基本适应美国人的屁股。这个固定宽度其实也很像我们工作生活中的某种固定模式:

比如虽积弊日显,但仍难彻底改革的几十年一贯制的教育体制;比如每到节假日,有关部门都会发文,要廉政要廉政,这个不许那个不准,但发文归发文,发过也就不顶真了,几十个文件管不住一张嘴、管不住一个车;比如有些农科人员知识结构严重老化,农民需要的他不会,他会的农民不需要,等等等等。可以这样说,各行各业都有许多事情几十年固定在一条同样宽度的板凳上。

屁股的增大。屁股不会一成不变的,变大变小的可能性都存在,这符合物质运动的基本规律,这也是不以美国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物质匮乏变成供大于求,无论衣食住行,都一个个丰富多彩,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种种类似屁股增大的不协调,竞争无序,生产能力严重过剩,产品质量优劣不齐,消费者投诉日益增多,谷贱伤农类的事在农村尤其屡见不鲜。一会儿官员都去卖桔子,一会又都去卖西瓜。这些全是屁股增大带来的麻烦,有的已经认识到,有的仍然蒙在鼓里。

寻找妥善解决矛盾的良好途径。板凳固定是事实,屁股变肥也是事实,因这一对事实产生的矛盾就不容回避,智者必须找出良策,否则就会被无情淘汰。这也就是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大大小小的经营者们在努力寻商机的理论根据。尽管我们有三十年的积累,三十年的发展,尽管已从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市场空隙永远使智者“恢恢乎游刃有余”。比如许多新兴产业培养造就了数不清的新经济增长点,我们的3G来了,美国那边4G也开始了;比如因人们的生活观念发生变化而成长起来的绿色环保、卫生保健都显现着巨大的商机。陆子戏言,对立矛盾其实也孕育着一种商机。

肥臀是物质丰富的象征,但也不是什么好事,它不仅困扰美国人,也正在困扰着我们。

“削臀适凳”显然是古代那个蠢汉的笨办法,唯有正视肥臀,才会有积极的应对策略。

同类推荐
  • 温暖灵魂的味道

    温暖灵魂的味道

    张佳玮用灵犀的文字写出令人垂涎的琳琅美食,让人的整个灵魂都要起舞,整个人生都要亮了。苏美则用跳脱的语言,写出生活的随性,岂能万事如意,但求吃口好的。这么远那么近透过记忆的琥珀,用一块花馍讲述一个与你无关,却处处带你回头的故事,那些让人怀念却回不去的旧时光。小岩井则讲述行走在异国他乡的羁旅人的舌尖乡愁、青春爱情和心灵羁绊。
  • 受恩深处是故乡

    受恩深处是故乡

    本书是一本图文结合的个人散文集,分“老屋乡情”“老屋乡亲”“老屋乡土”三部分,收录作品二十余篇,记述了故乡老屋周围的人、事、乡情以及宁静安详的田园生活等,文笔细腻,文风平和,具有一定的文学性,亦有较强的可读性。
  • 鸢尾几度花

    鸢尾几度花

    本书是作者的散文集,书中内容从作者的高中黄金时代开始,一年一年追溯下去,到轻狂时代,到竹马时代。有柔情有硬气,有怜悯有叛逆,有含蓄有锋利。这是一个独一无二的过程,看文字由青涩稚嫩的学生腔蜕变成成熟历练,又看着复杂纠缠的文字回归到最初的天真与纯粹。在这里,疯狂与无邪并存。厚厚一叠,没有形式只有真实。在这里,有无数等待证实的梦想。厚厚一叠,没有形式,只有真实。在这里,可以听到笔锋划破纸张的声音,是情感的颠簸。厚厚一叠,没有形式只有真实。时光会在记忆回溯中开出鲜艳的花朵吗?鸢尾花开在春天,梦想启程在春天,这一切都同青春一般美好。
  • 我读4

    我读4

    《我读4》万象包罗地收录了关于思考,关于生活,关于爱,关于家园的书籍,温暖而博大,细腻并客观。梁文道以他的独立思考和敏锐的眼光为我们选择各种好书,期待着与读者分享作者的精神世界。每个读者都能在这本小书里找到与自己的精神领地,也可以循着其中的线索和脉络,挑选最合宜的读本,完成这场愉悦而柔软的阅读之旅。在这过程中,我们的心灵会逐渐变得强大而丰盈,写作者和读者之间,也实现了某种连结。
  • 坚守心灵

    坚守心灵

    本书是广元市公安局人员的散文集,是对公安工作的讴歌和对自然的热爱。内容健康向上,是公安警营文化的体现。
热门推荐
  • 只愿君心似我心:第一废物小姐

    只愿君心似我心:第一废物小姐

    “海洋,我的女儿,你怎么不说话呀?娘亲好寂寞啊、、”深宫如谭,伸手不见五指,即使不爱他,但是她还是爱的女儿。“孽种啊啊孽种!!你就不该被生下来,留着你只会让我更加他。”凄厉的喊叫着,华服的妇女将五指狠狠得掐着手中的娃娃,眼中幽怨的怒瞪着娃娃。娃娃身着红装,眼珠不停地滚动着,汩汩的血泪从眼角滑下,原本微笑的娃娃,此时围绕着一股邪气,想要将她吞噬。“娘,娘,洋儿想玩做迷藏,你要一直一直找到洋儿,要不然洋儿会哭的。”“娘,娘,你为什么不来找洋儿了呢?你不要洋儿了,是吗?”
  • 我不是小孩子

    我不是小孩子

    旧的一切,离我远去了,再也回不来了,物非人也非,不再是那个我和她,到了这里,有熟悉的也有陌生的。但是,刚建立起来的一切,就要结束了,结束得很彻底...“旧的结束了,新的就会开始,但是,我却不能从头开始......”
  • 潘宫的预言⑤人鱼岛的黑暗旅舍

    潘宫的预言⑤人鱼岛的黑暗旅舍

    根据人鱼长老提供的线索,斗鱼一行人空降到深山寻找古老的烽火台。还会有人记得几百年前签署的百卡斯协议吗?当他们踏进神秘的幽冥旅店,一个不可告人的罪恶计划随之启动。深夜里,窗外浮现出一张哭泣的婴孩面孔,声声惊魂,美貌的老板娘化身成手持利刃的冷血恶魔,张牙舞爪地命令伙伴们在善恶门之间作出决择。想不到这趟灵戒之旅,等待他们的终点竟然是死亡!究竟是谁暗中操纵了这场闹剧,无辜死亡的婴孩与巨蟒之间又有着怎样的联系?身陷重重疑团的伙伴们能否依靠他们的机智化凶险为夷?越来越多的消息表明,邪恶军团的侵略步伐加快了。勇敢的机动战士,继续加油吧!
  • 奇妙的重生

    奇妙的重生

    李天,来自一个神秘大陆,被自己弟弟暗算,坠入崖底,来到了地球,他的生活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来看小说吧
  • 神启之旅

    神启之旅

    天地初成,万物不明。有一树木不停地生长,上撑天,下立地,始分清明。树结果,堕地,分化四肢,五官,后居于神树之上,是为神。神依本尊造物,流放于地上,是为人。神造人,滴血于上,人方可活动。遂人神共世,天下太平。数万年后,神界大战,诸神陨落,人类偏居一隅,幸免于难。两千年前,诸神遗留下的水晶石始现异象。根据当时预言者诸葛的话,两千年后,诸神重生,将降怒火与人间,到时生灵涂炭。但,天地初成之时,神树共结三百六十五个果实,一个果实对应着一位神祇,但现在只出现三百六十四位神,剩下那一位,一直以人的身份流落在人间,身负神迹,你们一定要找到他,他,便是解此劫之人。说完便死去。
  • 王莽发迹史

    王莽发迹史

    有人说他是“野心家”、“伪君子”,有人说他是政治家、书呆子,王莽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本书《王莽发迹史》在史实的基础上,适当运用小说手法,为读者还原一个真实、矛盾、复杂的王莽。他是一个显赫家族中的没落户,最后却和平接管了国家政权,登上至高无上的权力顶峰;他骨子里是个书生,凡事都从书本上找答案,一言一行都遵循圣人的教诲;他是一个近乎完美的道德超人,靠着自身的道德感召力赢得了崇高的声望和举世的拥戴……畅销书作家磨剑将为读者揭秘王莽的发迹之路。
  • 冷漠公主pk冰冷王子

    冷漠公主pk冰冷王子

    她是一个冷漠的人,一看就是一个不爱笑的人,她只对她的家人死党好。他是一个冰冷的人,他一见到她,就喜欢上了她!她来到了圣樱贵族学院!他们会发生什么了?请尽情期待吧!你们不要看我简介写的好不好?其实我最讨厌写简介了,根本想不出什么,只好这样写喽。。
  • 移心换忆

    移心换忆

    “移我之心,换你之忆。”这是她对她妹妹生前说的最后一句话,也是她能为她做的最后一件事。“最爱的你,深锁在心里。”这是她在离开之际对他说的最后一句话,只要心里有你就好,哪怕永远不会记起。
  • 心上有你,不忘初心

    心上有你,不忘初心

    心上有你,不忘初心。即将毕业的林浅浅同学就要踏入社会,但好像……遗忘了什么……
  • 僵尸小女友:boss让我咬一口

    僵尸小女友:boss让我咬一口

    晴深深是一只五百岁的小僵尸,漂亮可爱;冷漠是修道世家传人,道行高深,憎恶一切非人。初遇,他在抓鬼,她使计捣乱。于是乎,一见钟情了。再见,她被鬼缠身,他随手相救。于是乎,以身相许了。“冷漠,我饿了。”晴深深眼泪汪汪地看着沙发上看报纸的男人。“我给你咬一次,你让我做十次。”他抬起头,勾唇道。“可以拖欠吗?”她怯怯问道,如黑玉般的眼珠不停流转。十次?她第二天肯定起不来!“可以。”他诡笑,“不过要收利息。”“不懂。”“我教你。”说着,他的大手已经伸进了她的衣服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