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89500000033

第33章 《水浒传》中江湖人回归主流社会之道,招安(3)

(4)反招安者的心态

一百零八将中的确有些反对招安的,他们是少数,其目的也有很大差别。李逵似乎是最坚定反对招安的,过去这被定性为革命性最强。其实他是由于性格不成熟,是个脱离宗法网络之后不知如何生活的游民。生活对于他只有两种选择:或者犯罪,被关在监狱里;或者依赖一个大哥,作为靠山。李逵先是依靠戴宗,后来依靠宋江。上了梁山之后,他是众头领中向心力最强的一个,因为他的全部(包括物质与精神的)都在梁山泊。他是最坚定主张一百零八人长久相聚的人,主张梁山永不散伙,这是个极幼稚的儿童的想法,他却为此不怕被斥为造反:“便造反怕怎地!晁盖哥哥便做了大皇帝,宋江哥哥便做了小皇帝。吴先生做个丞相,公孙道士便做个国师。我们都做个将军。杀去东京,夺了鸟位,在那里快活,却不好不强似这个鸟水泊里!”这不是什么政治宣言,这只是小孩子的想法。他坚决反对招安最重要的理由就是招安了梁山散伙了,兄弟便不能相聚了。对于破坏相聚的人们,梁山好汉不能容忍,这是游民对小团体有着强烈依附力的表现。

林冲火拼王伦理由就是他破坏英雄相聚。

林冲杀了王伦,手拿尖刀,指着众人说道:“据林冲虽系禁军,遭配到此,今日为众豪杰至此相聚,争奈王伦心胸狭隘,嫉贤妒能,推故不纳,因此火并了这厮。”

“英雄相聚满山寨,好汉同心赴水洼”便成为梁山好汉的精神追求。待梁山真的散伙以后,宋江被毒死,李逵也喝了药酒,他心甘情愿随大哥相聚于地下。

反对招安也是游民出于对另一个社会条件下生活的恐惧。

他们大多是来自宗法农民,宗法制度使他们个性萎缩。他们成为游民后,在江湖上几经奋斗,建立了自己信任的团体,在这个团体中他们可以大块吃肉,大碗吃酒,可以成套穿衣服,大秤分金银,要他们付出的不过就是打打杀杀,而且这打打杀杀(进人一百零八将这个圈子有个共同点就是“好弄枪使棒”)也就是他们的爱好。因此有了梁山,他们如鱼得水,没了梁山会如何,他们连想也没想过。招安以后比现在好还是差?这些对他们来说也是个未知数。而且要归顺朝廷’就要忠义;说是“忠义”,其重点在于“忠”。忠是个事上的观念,注重“事上”,必然要冷落了横向的“兄弟”关系。宋江虽然也说,他不会忘了“弟兄情”,但敏感的武松巳经感受到老讲招安,这样下去将要“冷了弟兄们的心”。武松出身游民,除了因为偶然打虎,当了阳谷县的都头那段时间外,都对他人有不同程度的依赖,最早是柴进,后来是宋江,杀嫂之后,是施恩、张青、孙二娘,上二龙山是鲁智深、杨志。李逵看似最勇敢,实际上离了他人,简直很难存活,他对小团体依赖性最大。

前面说过武松是一百零八将中最早说招安的,当然还原当时的语境,武松也是怕给宋江惹麻烦,谢绝宋的邀请,但这也表现出对于结义兄弟很深的依赖之情。经历了梁山大团聚、排座次、招安、平四寇,武松隐隐感觉到江湖、官场除了一个在野、一个在朝外,几乎没有多大区别了;兄弟之间,不要说义兄义弟,就是亲哥哥武大郎又给了他多少温暧呢?只有他刚搬到哥哥家时嫂嫂的一番话,真是有点亲情的温馨,但其中又包裹着邪恶。武松心冷了,他对宋江说道:“小弟今巳残疾,不愿赴京朝觐。尽将身边金银赏赐,都纳此六和寺中陪堂公用。巳作清闲道人,十分好了。哥哥造册,休写小弟进京。”他留在杭州六合寺中正式出家(以前的度牒是假的),他皈依了佛门。后来死在杭州,葬在杭州,杭州人根据小说为他修了坟墓,这坟墓一直传到1964年,在胡乔木主张挖坟和清扫西湖周围坟墓时才被平毁。

武松、李逵反对招安是感性的,反映了他们对宋大哥、梁山的感情依赖。鲁智深则是从理性反对招安,他做过官’熟悉统治阶级内部情况,对于皇帝老倌也是不信任的,认为招安没好下场'他人格比较独立,谁也不靠0他对梁山泊巳经厌倦,“宋三郎”不是“奇男子”;弟兄聚义,坐地分赃也不是他向往的。所以他提出招安还不如散伙,鲁智深不怕独立云游天下。最后圆寂在杭州。

当然反对招安不止武、李、鲁三位,凡是上梁山较久、组织归属感强、独立性较弱的,对招安起码是不积极,有的坚决反对。

(5)没有确立独立的反叛意识

《水浒传》中的江湖人还没有确立独立的反叛意识,从而深信自己事业的正义性,敢于和主流社会对抗。正因为缺少这种独立意识,他们把落草为寇、占山为王都当作临时状态,不看作永久的归宿。他们把“后半世快乐”定位在主流社会。第三回,史进被诬陷,庄院被烧,家资荡尽,不得巳上了少华山,住了些日子,想到师傅王进那里寻求出路“求半世快乐”。少华山寨主朱武对他说:“哥哥便只在此间做个寨主,却不快活?虽然寨小,亦堪歇马。”史进道:“我是个清白好汉,如何肯把父母遗体来点污了?

你劝我落草,再也休题。”本来人家是好心好意,而史进的回答确有“当着和尚骂贼秃”之嫌。可是双方均不在意。少华山弟兄等于默认了自己是“不清白”,是有“污点”的。这种评价标准就非江湖的标准。

宋江发配江州,路过梁山被梁山头领刘唐截下,刘唐要杀两个解差,宋江便以自杀相威胁,并说:“这个不是你们弟兄抬举宋江,到要陷我于不忠不孝之地,万劫沉埋。若是如此来挟我,只是逼宋江性命。我自不如死了。”这等于说梁山一干人等所作所为皆是“不忠不孝”。后来被接上梁山,他对千方百计要挽留他落草的晁盖、吴用等人说:“哥哥,你这话休题!这等不是抬举宋江,明明的是苦我。家中上有老父在堂,宋江不曾孝敬得一日,如何敢违了他的教训,负累了他?前者一时乘兴,与众位来相投。

天幸使令石勇在村店里撞见在下,指引回家。父亲说出这个缘故,情愿教小可明吃了官司。及断配出来,又频频嘱付。临行之时,又千叮万嘱,教我休为快乐,苦害家中,免累老父怆惶惊恐。

因此父亲明明训教宋江。不可不争随顺了哥哥,便是上逆天理,下违父教,做了不忠不孝的人在世,虽生何益!如哥哥不肯放宋江下山,情愿只就兄长手里乞死。”“不忠不孝”在古代是对人最严重的指控,宋江虽然说的是自己,但指的却是眼前巳经落草为寇的诸位兄弟朋友。而这些人面对宋江的指责无动于衷,可见他们在内心深处也是认同这种指控的。皇权专制社会里有所谓“十恶”重罪,“不忠不孝”占了“十恶”中绝大部分条款。在通常赦免中“十恶”、“不忠不孝”也不在其列。游民、江湖人虽然巳经脱离了主流社会秩序,但他们仍然认同统治阶级的思想,这正是回归主流社会的思想基础。正如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所说的“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宋代是江湖最初形成时期人水浒传反映的正是这不成熟的江湖人对待招安的态度。

3.“招安”在文学上的不成功

读《水浒传》结尾的败兴’还在于其艺术上的不成功。宋代“水浒”招安悲剧是逐渐形成的,甚至可以说是与南宋小朝廷逐渐走上覆灭的道路是同步的。这个悲剧源于皇权专制制度的刚性及其引申出来的庙堂专制文化。从文学来说,写招安的悲剧并不代表文学上的不成功,悲剧写得好要比庸俗大团圆更具有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关键是《水浒传》的作者不能从这种高度去理解招安,因此在设计和描写招安情节时是充满矛盾的。有些描写违反了生活和艺术的逻辑,并与前七十回所塑造的人物性格发生背离,影响了人物形象的完整,这特别体现在宋江形象的塑造上。

其不成功的根源有两点,一是由于感情倾向与历史真实、社会真实发生了矛盾,作家没有处理好;二是因为水浒故事是逐渐形成的、不同地区、不同时代(主要是南宋和元代北方)水浒故事的题材和主旨有很大差异,《水浒传》对两者的整合是不很成功的。

好汉英风不再

施耐庵继承了南宋说话人坚定地站在宋江集团一边的立场,同情心完全在梁山一边,因此在判断是非、裁量人物时完全以梁山好汉的是非为是非,并把梁山好汉一个个写得英武高大,仁勇无敌。而在策划招安以后完全变了,他们的形象萎缩了,一切都要顺应招安这个大局。例如林冲受到高俅迫害,弄得家败人亡,对高俅痛恨巳极,连旁观者鲁智深都两次说道:“俺若撞见那撮鸟(指高俅)时,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禅杖了去。”可是在第八十回,高俅被梁山俘获,真的来到梁山之上,却受到特别的礼待,“宋江便教杀牛宰马,大设筵宴。一面分投赏军,一面大吹大擂,会大小头领,都来与高太尉相见”。此时林冲、鲁智深哪里去了?书中没有写,显然作者在回避矛盾。这是因为实在没法写,但读者心目中鲁智深、林冲嫉恶如仇的形象自然会衰减。

同类推荐
  • 青春·冥幻

    青春·冥幻

    本书主要叙述一个花季少女12-15岁心理历程的片段。她曾经充满幻想,充满着对爱情的美好向往。与此同时,她也正在经历着她的青春年华,面对生活,面对现实,面对与幻想背驰的前路。此时此刻,她又在思寻些什么?追求些什么?本书作者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她有趣又多愁的校园生活、青春感想。她从懵懂地期待一份青涩的爱情,到懂得珍爱亲情友情;她从记录自己的青春经历,到讲述乡村女孩的故事,再到感慨城市中的社会现象。总之,她用文字记下了自己的成长路,记下了她青春的回忆。
  • 唐诗宋词元曲300首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唐诗宋词元曲300首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唐诗,大气;宋词,婉转;元曲,明丽。唐诗、宋词、元曲,作为我们民族诗情“高峰体验”的结晶,足以唤醒沉睡在每一个炎黄子孙心灵深处的诗魂。诗情画意,词韵墨香,完美演绎传世经典;曲风赋骨,文锦书绣,全新展现华夏文明。
  • 宋词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唐诗、宋词,各极一代文学之盛,是我国韵文发展史上光芒万丈的两座高峰。《宋词三百首》是最流行的宋词选本,流传深远,最具宋词神韵。
  • 挑灯楼夜话

    挑灯楼夜话

    本书汇集了百余篇文学作品,内容丰富多彩,以小小说、短篇小说、中篇小说、散文、故事、诗歌、小品、报告文学等多种体裁予以呈现,是作者毕生心血之所集。
  • 2015中国年度散文

    2015中国年度散文

    王蒙、刘兆林、毕淑敏、林清玄……40余位作家的40余篇佳作,或着眼现实,或回眸历史,无论思辨文字,还是抒情篇章,在认识历史和人生、呈现观察与思考的深度和广度等方面,均有直指心灵的力量。本书由中国散文界选家从全国近百种文学刊物中精心编选,视域广阔,旨在全景呈现2015年度散文的创作实绩,力求公正客观地推选出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作品。
热门推荐
  • 守护甜心之落舞天使

    守护甜心之落舞天使

    亚梦她们开始了高二的生活,只是一个歌星,让唯世变心,亚梦心中对唯世和歌星露浅晴的恨无限多,就在那一天,亚梦幻化成了落舞天使,璃茉,妳耶为了亚梦也恨唯世和露浅晴,她们也幻化成了落舞天使,她们,开始了复仇之旅……
  • 十年时光

    十年时光

    七年前,她提出分手,然后出国,给他留下了七年的苦苦等待和思念。七年后她带着未婚夫回国,他爱她依旧。话说某年某月,某男回到家后,看着屋子里的花,脸上深深地写着不爽二字:“木木,听说有人给你送花了?”曾木木倍儿兴奋的看着陶司肖:“是呀,老公,你看这花开的多美,还是蓝色妖姬呢。”突然,她被按在墙上,一顿强吻过后,他满意的看着怀里迷迷糊糊的女孩:“以后只能收我送的花知道么?”
  • 散修的成仙之路

    散修的成仙之路

    郑拙是霞云山的一个不入流的小散修,修炼不到一年,师尊便在外与人争斗中不幸坐化。没有师尊指点修行,没有灵药增加修为,山中灵气更是极其稀薄,一个刚刚踏入修仙界的小散修该何去何从?直到有一天,当郑拙无意中杀死一条青蛇并吞下其蛇胆后,一切开始有了惊天的变化!他的双目竟然可以看到天地间灵气的流转!自此移山倒海,寻灵髓,引灵泉,探灵穴,一条通天仙路逐渐出现在脚下…【修炼设定:练气,凝丹,化魂,筑胎(入胎,养胎,出胎),元神,渡劫】
  • 一等痞女

    一等痞女

    她是鬼灵精怪,花样百出的小痞女,除油嘴滑舌,鸡鸣狗盗之外,其他一无是处。她并不出色,整天嬉皮笑脸,趋炎附势外的整一个刁奴加小人的奸诈嘴脸。可是风云变幻,世事无常,当所有的真相一一剥开,那呈现出来的,将是一番怎样的震撼?
  • 冷王毒妃:爱妃别太毒

    冷王毒妃:爱妃别太毒

    一个太冷,一个太毒。有人说这两位高傲的灵魂不可能在一起。可是那些异类的目光他们并不在意,只要真心想在一起何必再意那些目光呢?可是,离他们的好日子还是遥远的呢。
  • 雾锁峨眉:蒋介石谋取四川纪实

    雾锁峨眉:蒋介石谋取四川纪实

    1935年,红军经川边北上抗日,一部分红军突然迂回直扑四川省省会成都,让领教过红军厉害的“四川王”刘湘慌了手脚,不得不请求执中央权柄的蒋介石支援。蒋介石趁机插手四川:在峨眉山办军官训练团,专挖刘湘“墙脚”,同时,在重庆派驻中央参谋团。从此,双方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明争暗斗。而当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民族生死存亡一线之时,具有民族正义感的刘湘舍弃一切,毅然率数十万军出川抗战。一时,“无川不成军”,激昂慷慨悲壮。
  • 靖难英雄记

    靖难英雄记

    千百年前,大将白起攻城略地,搜罗了很多金银财宝,秘密就藏在将军令之中。自他被秦王杀死后,将军令下落不明,一直以来,传说纷纭。时值明朝建文年间,传言将军令重现江湖,一时之间,江湖掀起腥风血雨。建文帝大力削藩,朱棣为求自保,网络江湖侠客,为其效命。加之朝中奸佞作祟,朱棣打起清君侧的名号,以靖国难。本书以“靖难之役”为历史背景,故名《靖难英雄记》。
  • 大学生杨帆和周慧的奇遇

    大学生杨帆和周慧的奇遇

    应届的大学生杨帆从其女友大三女生周慧处得知,有一些很有权势的人物,阴谋夺取杨帆舅舅李友轩的蕴藏量达三百吨的金矿,他们打算帮助李友轩保护他的权力。他们采取的行动中遇到了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本书属于原创的浪漫主义的现实作品。本书上卷已完成共一百一十章现附上前八章目录第一章谋夺金矿第二章吹吧你第三章好人我要帮他第四章干脆这么办第五章以氺试金第六章金佛是铜佛第七章帮帮陶勇第八章离家出走
  • 鬼闪风云

    鬼闪风云

    吾乃海沱山下,妫水河边,执拗一书生。文无异华彩,武无缚鸡力。喜色难称善,好逸鲜有能。金银从不顾,壮志胸亦无,一旦弃声明,心中再无求,多疑少挚友,寡言不识人,少年且把文章著,事故人情半点无。晃荡人世间,活似丧魂人。新诗诉路人,畅所胸中言。年已双十过,始知在人间。忧愁仙自诩,嗔心怒难平。风静不随浮云止,怒把惊雷振九霄。
  • 医仙之九鼎记

    医仙之九鼎记

    他是一名警察,注定般的进入了修真界。魔尊现世,生灵涂炭。师尊战死,师妹被杀害。是虚度此生,还是力抗魔尊?他将如何选择。九鼎合一,他将如何取舍?一切尽在医仙传之九鼎记。交流群:298043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