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13800000001

第1章 序言

要认识一个时代,首先要认识这个时代的艺术家们如何生存。

对于艺术来说,现在的时代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人人都可以称为艺术家的时代,到选秀的舞台上走一遭,将随口说的话排成诗行,乃至脱得一丝不挂在大街上招摇过市的,都标榜自己是艺术家,年纪稍微大一点的上电视都被尊为“德艺双馨”。然而,这又是一个缺少艺术家的时代,真正的艺术家没有了,或者即将没有了。

笔者有点悲观地认为,相对于民国,我们的时代终将只剩下技术,而失去艺术,之所以这样说,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第一,文化传统的断裂。

我们这个时代生产效率提高了,读书效率却降低了,以前的人读三五年的书,就能够做到温文尔雅、出口成章,现在很多人从小读到大,还只是一个识字的“文盲”,人文修养一塌糊涂,此乃传统断代之恶果。

在民国,人们评判一个艺术家品格高下的重要标志是看他有没有“书卷气”,齐白石、梅兰芳在各自的领域内已经是一览众山小,但仍然每天手不释卷,他们读书之多、学养之厚,足以让彼此领域的后继者自惭形秽。

反观当下,人文精神的堕落以艺术领域为最,看看学校里去学艺术的学生几乎都是文化课不行、读书读得差的就知道了。以前的人是因为文化修养高才去搞艺术,现在则相反。于是,两个时代的艺术境界高下立判。

第二,天地自然的疏远。

民国的艺术家都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他们的艺术中蕴含的是一种天人合一的理念。李瑞清“黄山看云,泰山观日”,齐白石“五出五归”,张大千“老夫足迹半天下”,梅兰芳在四合院中养鸽子来锻炼自己的眼神,他们的艺术能入化境,正是做到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今却不然,大家都生活在一个个“火柴盒”里,上不见天下不着地,难沐天光,不接地气,作品中缺少天地之灵气,怎一个俗字了得!

纵有名山大川,不是被圈起来收钱,就是被雾霾笼罩而失去了原来的面目,况且现在哪里都人满为患,原本清净修身之地到处是一派喧嚣与嘈杂,五音五色使人耳聋目盲,哪里还能有所得。

第三,生命体验的弱化。

民国的艺术家普遍历经磨难、饱受忧患,他们的人生是跌宕起伏的曲线,而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大多生活在直线的生命模式当中,缺乏深刻丰富的生命体验,使得艺术家的作品越来越苍白。

在齐白石七十八岁这一年,他的老婆还为他生了一个儿子,也在这一年,他最喜爱的聪明伶俐、年仅五岁的幼子因病去世了。与之类似的是,1938年,丰子恺携家带口在日本人的炮火中逃难,难关重重,随时有转于沟壑的危险,他的妻子却在这个时候又给他添了一个儿子。在同样的时刻,有战乱别离的苦痛,也有新生命诞生的喜悦,这在那个兵荒马乱、医疗落后的时代并不算什么新鲜事。如此强烈而深入骨髓的生命体验,恐怕现在的人很难感受得到。

“士先器识而后文艺”,传统的断裂,自然的疏远,生命体验的淡化是这个时代的艺术家致命的缺陷。我认为,从艺者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曰匠,二曰家,三曰师。匠者,只知一味地模仿与因袭,作品里面没有自己的灵魂;家者,在某一方面卓然有成,且有自己的东西在里面;师者,戛然独造,且道德技艺皆可为后世师表。无疑,民国是个大师辈出的年代,而我们的时代,师则无,家很少,大部分人还停留在匠的地步。

让我惊讶的是,生活在乱世中的艺术家每每为生活所迫,却常常具备一颗超乎功利之心,我在他们的人生和作品中可以寻找到大爱、大美、大自由、大从容、大解脱。而生活在我们这个“几千年来未有之盛世”中的艺术家们,我只在他们的人生和作品中感受到了匠气、浊气、俗气、烟火气、市侩气、铜臭气,这也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普遍气象的一种表现。在一个本应现实的时代中,艺术家们却浪漫地活着;而在一个本应浪漫的时代中,艺术家们却现实地活着,其可怪也欤!

于是,我常常怀念民国,怀念那个艺术还可以存在的时代。那样的时代,可以歌、可以笑、可以哭、可以疯癫、可以玩味。

从广义上来说,艺术也包括文学,但是在这个讲究细分的时代,人们更习惯于将这两者分开来看,正如在大学中艺术系与文学系是彼此独立的。因此本书中所涉及的艺术家主要是在绘画、书法、音乐、戏剧、篆刻、收藏、金石赏鉴等方面具有突出造诣与贡献的人物。当然,其中一些人比如吴稚晖、于右任、闻一多、赵元任在世人眼中的主要面目并非艺术家,而是政治家、文学家、学者,等等,但是由于他们的艺术成就已经获得世人公认,因此艺术家这样的名号即使是附加品也绝不像现在某些名人的学位一样徒有其名。他们绝非艺术票友,而是视艺术如生命。而本书的主要阐述目标在于人物艺术与人生的“人剑合一”,以这些人物的生平而言,他们当之无愧。

本书作为《民国课堂:大先生也挺逗》的姐妹篇,在体例上两者也保持一致,分成四个板块,每个板块一个主题。事实上,这样的划分不过是为了加深读者的印象,因为每个主题之间并非孤立的,这个主题的人物放在另外一个主题同样可以成立。笔者认为,四个方面合起来其实正好概括了民国精神的实质,自然通脱、不为礼教束缚的赤子之心;尚未远去的高雅气息与士大夫气质,穷途不改大家之风的气度;勇猛精进、心怀家国,慨然以天下为己任,走出小我的格局,走向大我的境界;重情重义、敢爱敢恨,始终以温情怜悯的眼光来丈量这个世界。这些品质合起来不就是民国风流、民国风度、民国风范的表现吗?

一个太功利的时代,一个不艺术的社会,是没有生命力的,这就是我们要回头看民国、看民国艺术家的意义。

在广州黄花岗烈士陵园里,赫然立着一块石碑,上书“自由不死”四个字。自由不死,这也正是拙着《民国课堂:大先生也挺逗》和本书所要表达的主题。

同类推荐
  •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维纳布洛格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维纳布洛格

    王立君、孙维义编著的《维纳布洛格》是《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之一。《维纳布洛格》对维纳、布洛格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等着墨颇多,尤其探究了本人之所以成功的主客观因素,希望可以对成长中、探索中的青少年会有所裨益。
  • 重建家园:我的退思录

    重建家园:我的退思录

    我自己在整个抗震过程中一直处于焦虑不安之中,我感到了自己的无力,甚至因此有愧疚之感。在这许许多多的人,都投入救灾行动中时,我特别感到了思想的无力;但我又不能放弃思想,这可能是我唯一能够做的,而且是应该做的。
  • 至尊红颜:武则天传

    至尊红颜:武则天传

    她是男权世界的一抹朱红,在铜墙铁壁中建立了自己的名号,她进过感业寺,却最终翻身农奴把歌唱,坐上了皇帝宝座、她励精图治.将贞观之治完美过渡到了开元盛世:她独具慧眼,有唐一朝人才济济,狄仁杰、姚崇、宋璟、郭振……丈臣武将,汇聚一堂:她又极具手腕,轻松玩转后宫,关键时刻甚至连亲生女儿都不放过她也曾经养男宠、眨老臣、任酷吏,在历史上掀起了一场血雨腥风。
  • 纪伯伦全集(第四卷)

    纪伯伦全集(第四卷)

    从这本书中你可以看到一个慷慨激昂、横眉冷对的纪伯伦;一位细腻、性感的纪伯伦;一位感性、沉默的纪伯伦;一位对未来充满希望、现在充满斥责的纪伯伦……或许这才是他作为20世纪最富盛名的思想家该有的一面。文中饱含纪伯伦对时代、民族、家国的忧思,因为这本书,他足以和鲁迅一起留名青史。
  • 大智大勇的探险家(1)(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大智大勇的探险家(1)(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大智大勇的探险家(1)》本书分为玄奘、达·伽马、斯坦利等部分。
热门推荐
  • 谁说入宫就是妃:爷,我认定你了

    谁说入宫就是妃:爷,我认定你了

    我是谁?他们说我是舒穆禄雪梅的丫鬟,说我是孝庄派去明府的细作,说我是待选的秀女,说我是坤宁宫的女官,说我是纳兰公子心心念念的表妹,说我是裕亲王福全的女人,说我是康熙最爱的人。可是却没有一个人能给我一个确定的答案。在这偌大的清朝,绵亘的历史压的我喘不过气来。我只知,此生只望见一人的身影立在雨中的屋檐下,转头朝我微笑。那一笑,便是倾尽了我此生所有。
  • 巅峰霸主

    巅峰霸主

    叶震宇,一个穷人家出身的少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他吃了颗上千年的朱果,当他自认会因为承受不了朱果的力量而粉身碎骨时,一个自称承载着摩尔多星传承使命的外星文明闯进了他的身体,经过两年多的改造,他不仅掌握了两个星球的文明,更学到了万神之祖—盘古的创世神决,在现今这个精彩纷呈的花花世界里,且看他如何积攒自己的势力,如果聚拢天下的财富,又是如何吸引各国美女投怀送抱,本书绝对YY。
  • 夏歌行

    夏歌行

    【慢热·有一种感情贯彻整个生命】礼夏曾从未想过被救赎,因为她知道自己终究会连同无边无际的绝望一起慢慢腐烂。没有梦幻,没有浪漫,但她也未曾意料到会有那样一个少年闯进自己的生活里……她也不知道是哭着,还是笑着,就这样和他说着话。他笑起来,那双墨一样的眸子闪着浅浅的光。“……你要不试试,考城美?”“我都休学了。”她笑起来。“你面前不是有个学霸吗,他帮你啊。”花落事非,光阴梭去,少年即将走离,“谢谢你,顾卓晨……”她哭起来,“真的,谢谢你……”谢谢你出现在我的生命里。
  • 指点星辰

    指点星辰

    “想要长生不老吗?”“不想。”“想要儿女情长吗?”“不要。”“要想去广博浩瀚的宇宙去闯荡一番,扬名立万吗?”“不。”“那你想要什么?”“我……只想要看看我的家人、我的父母过得还好吗?难道这都不行……啊!啊!啊!”杨武看着脚下早已物是人非的故土,悲怆的大喊道。
  • 逍遥人仙

    逍遥人仙

    天外邪魔入侵,大地萧条,生灵涂炭。少年秦阳,自人间入天庭,修仙法,炼神通,悟大道,证仙途……一寸仙土一寸血,逍遥问鼎九重天!
  • 天阶佣兵团

    天阶佣兵团

    麒麟,男。他可能永生不死,却可能享受着痛苦与承诺,每时每刻。
  • 中华文韬武略精典

    中华文韬武略精典

    中国的韬略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实为传统文化之瑰宝,历史遗产之精华。发源于先秦的韬略之学,在秦汉时期得到广泛的运用,到三国时代,更是发展规律迅速,硕果累累。中国历史上韬略人物之层出不穷,韬略理论之独特精辟,韬略范例之丰富多彩,在整个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探索与研究历史上的文韬武略,不仅可以增长知识、才干,启迪思想、智慧,而且于竞争激烈的时代,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诸多领域,均有着不可低估的参考价值。从韬略的角度研究历史,可以使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历史现象洞开一面,从而窥视到历史演化的某些轨迹,获得对于历史真实的一些认识。
  • 死神之朽木传

    死神之朽木传

    一位高考失落的学生转世来到死神世界,他将如何生存下去?是继续堕落还是重新生活。不朽的故事将从此刻开始。
  • 花开花落都是缘

    花开花落都是缘

    月华如练,照我在戏中。我在没有观众的舞台甩长袖潸然起舞,舞尽我人生的悲凉,舞尽广寒宫无边的孤独,任凄泪长流。疼,如茧,将我的心紧紧束缚,愈收愈紧,万般挣扎都已是枉然。《花开花落》是散文作家林纾英(笔名月转妆楼)的散文集。林纾英擅长以妍美幽约的文笔抒写侠骨柔情。如果说诗性唯美的文化散文为其创作之一翼,那么素朴本真的生活散文则是另一翼。徜佯林纾英精心营构的文苑,一花一世界,争妍斗艳,摇曳生姿,让人留连忘返。其柔婉的笔致,本真的言说,深情的发抒,波动着读者的心湖,让读者陶醉,深思,或扼腕浩叹。
  • 大仙阀

    大仙阀

    一名文盲军士,被人夺取功勋、受人谋害。一个穿越而来的外来者。一段逆境而上的仙阀之路。成无上阀主,造长生之天。(新书求支持,收藏、推荐、评论都来吧!关耳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