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48600000029

第29章 论学究气

凡夫俗子与圣贤之士在观念与学识上的天赋是存在很大差异的,他们的行为方式也可能截然相反。然而历史上,遭大多数人谴责的对象并非那些凡夫俗子相反是那些颇有学问之人。

普鲁塔克曾经说过,罗马词语中“希腊”和“学者”是表示指责和蔑视的意思。

这种看法是非常有道理的——最伟大的学者不是最聪明的人。可让人困惑的是,为什么一个知识渊博的人却缺乏敏捷活跃的思想,而一个没有文化的粗人不加修饰,天生就具有最杰出人物才有的真知灼见?

植物会因太多的水而溺死,灯会因过多的油而熄灭,难道人的思想会因学富五车,以致理不出头绪,压得弯腰驼背,枯萎干瘪?可很多的事实表明并非如此,我们的思想越充实,就越开阔。在古代可以找到这样的例子,有些伟大的统治者、杰出的将领和谋士,同时也是非常博学的人。

亚里士多德说,有人把泰勒斯、阿那克萨哥拉及其同类称作哲士,而不是聪明人,因为他们不大关心有用的东西。哲士和聪明人到底有何不同?用这样两个似是而非的词就能为哲学家们辩解吗?不行!看到他们安于卑贱而贫困的生活,我们真可以把这两个词都用上,即他们既非哲士,亦非聪明人。

按照现行的教育方式,如果说学生和先生尽管饱读诗书,却并不聪明能干,这是不足为怪的。我们的父辈花钱让我们受教育,只关心让我们的脑袋装满知识,至于判断力和品德,则很少关注。当一位行人向我们的民众高喊:“瞧!那是个学者!”另一个人又喊:“瞧!那是个好人!”谁也不会把尊敬的目光移向第一位。要等到第三个人喊道:“瞧,那人满腹经纶!”我们才会乐于打听:“他懂希腊文还是拉丁文?他写诗还是写散文?”可就是不打听他是不是变得更优秀或更有头脑了?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却总是被忽视。应该打听谁知道得更精,而不是谁知道得更多。

我们考察一个人是否知识渊博,往往只注重他的记忆是否丰富,而对理解力和意识却置之不顾。我们的学究,就像鸟儿有时出去寻觅谷粒,不尝一尝味道就衔回来喂小鸟一样,从书本中采集知识,只把它们挂在嘴边,仅仅为了吐出来喂学生。

更糟糕的是那些学究及其后继者们,他们知识一点也不渊博,头脑也不灵活,他们只是世代相传,或说些笑话或谈些故事来取悦他人。有如一枚毫无意义的钱币,除了计数或投掷外,再没有其他的用处。

他们学会了如何与别人交谈,却不会与自己对话——人的价值不是体现在耍嘴皮子的功夫上,而在于其管理能力。

大自然为展示在其统治下没有任何野蛮的东西,常常让艺术不发达的民族产生最伟大的精神作品。关于这一点,让我们来看一则加斯科尼的谚语:“芦笛不难吹,只要你学会摆弄手指。”这不也很奇特吗?

我们可以高谈阔论——“这是西塞罗的话”,“那是柏拉图的习惯”,“这是亚里士多德的主张”等等。但是我们怎样评价自己呢?我们指责什么?我们做什么?连鹦鹉都会重复这些。有这样一个故事能很好的说明这个现象。有一位罗马富豪,为了让人觉着自己很有学问,便花高价,寻觅到几位各精通一门学问的人,让他们从不离左右。这样,当他和朋友聚会,谈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时,他们就可以代替他交谈,根据各人的能力,随时准备引经据典,这人一段论据,那人一段荷马的诗句。他认为这学问既然装在他那些人的脑袋里,也就是他自己的了,正如有些人的才智存在于他们豪华的书房里一样。

一个大冷天去邻居家取火的人,看到邻居家的火堆就烤起火来,等到火灭了才想到自己来此的目的。倘若我们满足于他人知识的话,那与这个人大概没有什么区别吧,我们吃了一肚子的食物,倘若不及时消化吸收,那又有什么用?

很难想象我们会借助于他人的知识而变得思想丰富。

即使我们可以凭借别人的知识成为学者,但要成为哲人,却只能靠我们自己的智慧。

我们不仅仅要去追求智慧,还要会利用智慧。狄奥尼修斯嘲笑那些文学评论家只了解尤列西斯的痛苦,却看不到自己的不幸;音乐家只会吹奏笛子,却不会改变自己的习惯;雄辩家只知道怎么样说得好听,但是却不知怎样做漂亮。

倘若我们的判断力不正常,思想不健康,最好别误人子弟,让他们去打网球,或别的什么,这样至少可以锻炼身体。很多人学了多年以后,竟然什么也不会做。你从他身上看到的,仅仅是他学了拉丁文和希腊文后比上学前多了些骄矜和傲慢。他们本该让思想满载而归,却只带回来浮肿的心灵,不是变得充实,而是变得虚肿。

这些学者们,就像柏拉图对他们的同类——诡辨哲学家的评论一样,他们是在所有人中保证要最有益于人类的人,可是,在所有的人中,就数他们不仅不能像木匠或泥瓦匠那样,把人们交给的任务做好,而且还会做坏,即使做坏了还要拿人家的报酬。

谁要是将这些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学究仔细加以分析,便会发现,尽管脑袋里满是记忆的东西,但他们既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别人,没有判断力——除非他们的判断力天生与众不同。图纳布斯是世界上最有修养的人,无论哪个方面,他只是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他领悟得非常快,且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好像他从来就是一个治国和作战的能人一样。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很了不起的。这样就能使他们出污泥而不染。

知识不应依附于思想,而应同它合二为一;不应用来浇洒思想,而应用来给它染色。知识如果不能改变思想,使之变得完善,那就最好把它抛弃。拥有知识,却毫无本事,不知如何使用——还不如什么都没有学——那样的知识是一把危险的剑,会给它的主人带来麻烦和伤害。

如果学问不能教会我们如何思想和行动,那真是莫大的遗憾。倘若一个人不学会善良这门学问,那么一切知识对他都是有害的。

学习的目的,一般来说是为了谋生。有些人命好,不用赚钱生活,便去搞学问,也有的很快放弃了。除此之外,还有那些境遇不好、而从事学问的人,他们以此做为谋生的手段。这些人由于天性、以及家庭的不良教育与影响,使得他们的思想不能如实地反映学问的成果,因为学问不是用来使无思想的人有思想、使盲人见到光明的。学问的职责不是为瞎子提供视力,而是训练和矫正视力,但视力本身必须是健康的,可以接受训练的。学问是良药,但任何良药都可能变质,保持时间的长短要看药瓶的质量。视力好不一定视力正,因此,有些人看得见好事却不去做,看得见学问却不去用。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里谈及的主要原则,就是按每个公民的天性分配工作。天性无所不能,无所不为。腿痛了不宜进行剧烈运动,心灵“瘸”了则不宜进行思想运动,庸人不宜研究哲学。当我们看到一个人鞋穿得不好,就会说那不是鞋匠才怪呢。同样,根据我们的经验,医生似乎往往比常人更不好好吃药,神学家更少忏悔,学者更少智慧。

难怪希俄斯岛的阿里斯顿说:哲学家往往贻误听众,因为大多数人不善于从这样的说教中获得教益,而这种说教无益就是有害。

赏析

看完蒙田的论学究气,我眼前立刻浮现出了这样一个形象:无论天晴或下雨,他总拿着雨伞,无论春夏,他总将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那便是中学课本里的课文《装在套子里的人》。主人公身为教师,却拒绝着外界的变化,对新事物持否定态度,像这样的学者,又怎能为人师。思想极度迂腐,即便有最高深的学问,又怎能教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弟子呢?去除学究气才是做学问的惟一出路。

同类推荐
  •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鲁迅作品集(5)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鲁迅作品集(5)

    这一本小书里的,是从本年一月底起至五月中旬为止的寄给《申报》上的《自由谈》的杂感。
  • 红楼梦故事

    红楼梦故事

    《红楼梦》是一部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小说以上层贵族社会为中心图画,真实,生动地描写了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全部生活,是这段历史生活的一面镜子和缩影,是中国古老封建社会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向崩溃的真实写照。本书讲述了《红楼梦》的一些故事。全书忠实于原著,在保持原著故事连续性的同时,保持了故事情节的完整性,全书语言简洁易懂、生动形象,适合广大青少年朋友阅读。
  • 我心无惧

    我心无惧

    本书是作者亚瑟·本森探讨人性和内心恐惧的一部随笔集。纬度上以人一生中的几个重要年龄段分析不同时期的恐惧感及其成因,经度上引经据典阐述内心恐惧产生的根源,彻底让人们直面恐惧。最后,经纬结合处给出人们战胜恐惧的各种方式和获得宁静的启示。是一部非常有深度的哲学随笔。
  • 威尼斯商人

    威尼斯商人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早期的重要作品,是一部具有极大讽刺性的喜剧。大约作于1596~1597年。剧本的主题是歌颂仁爱、友谊和爱情,同时也反映了资本主义早期商业资产阶级与高利贷者之间的矛盾,表现了作者对资产阶级社会中金钱、法律和宗教等问题的人文主义思想。这部剧作的一个重要文学成就,就是塑造了夏洛克这一惟利是图、冷酷无情的高利贷者的典型形象。选入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和上海教育出版社八年级语文上册(节选)。
  • 缓步足音

    缓步足音

    文斌集结近年来发表于各报纸、杂志上的散文、随笔,准备出版一本叫《缓步足音》的集子,邀我作序。利用闲暇时间细细品读,甚感欣慰。通观这些随笔和杂感,生活气息和时代气息较浓,或质朴,或纯真,或稚嫩,渗透着作者对生活点滴的思考和内心情感的宣泄。温家宝总理勉励年轻人,我们的民族应多些仰望天空的人。文斌算是这样的人,满怀理想,才情深蕴于心,用童稚的心灵看待世间百态,用诗意的笔调描绘山川风物,用感性的语言诉说人情世故,可嘉可赞。
热门推荐
  • 李白的爱情

    李白的爱情

    白:遇见你花费了我所有的幸运,伤痕累累,但不管多难,我都坚持到最后,因为是我爱的你。如果生命重来,无论多少次,我都愿意与你相遇。李:你要守护的人,我与你一起。
  • 血色梦修

    血色梦修

    本该属于异世的战争打到了现实世界。在这场几个组织的大混战之中却造就了一个杀伐果断,敢于挑战全天下的人物。乱世之中,雷浩见证了这个强大无匹的人物放下了自己的荣耀,布下了一个图谋天下的大局!“我的义是我是一个男人,我连自己身边的人都保护不好还是什么男人?如果,我身边的人受到伤害,如果,我的义与这个世界产生了冲突,那么,不如毁掉这个世界好了。”
  • 灵将

    灵将

    世间万物,万物皆有灵魂,灵魂与万物为一体,而灵魂是万物之灵,能量巨大……能使用灵魂的人七或物被称为灵将……
  • 30岁恋爱也不晚

    30岁恋爱也不晚

    曾小亮编着的《30岁恋爱也不晚》是两性情感作家曾小亮的最新励志情感新书,主要是写给那些梦想找到“爱情莲花”的女孩,它会帮助你快速成为恋爱达人,让你识穿男人心,让你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从无数的男人中挑出一款最适合自己的。作者旨在告诉单身女性一些男女相处之道,在恋爱与婚姻中如何看到男人的种种不完美,并且接纳这种不完美。同时《30岁恋爱也不晚》也告诉我们,在这个爱变得越来越脆弱的时代,我们依旧要相信爱。爱就是一种修行,在爱的朝圣路上没有捷径,只有沿着那条路去追寻心目中的青鸟。
  • 上海,不哭

    上海,不哭

    小说从单身美女炎炎的视角,用现实与回忆相交替的手法,讲述了四个年轻的外地女孩在上海的职场与情场的打拼与浮沉——她们曾经怀揣梦想、充满朝气。在懵懵懂懂地历经了人际的伤害、金钱的诱追和各式各样的男人之后,开始对幸福和人生有了自己的理解……作品以都市白领生活为缩影,描述了当下都市人的孤独、惶惑、漂泊,对爱情的追逐与理解,以及对幸福的坚持和信仰等,真实地再现了在大都市寻梦的年轻男女的情感与生活,将成长蜕变的痛楚凝结成了一轴鲜活的画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火影无双系统

    火影无双系统

    现代少年穿越火影世界,得无双系统,自此一鸣惊人,称霸忍界。
  • 乾凌之界

    乾凌之界

    一个少年,上天不甘他这样死去,给他一个重生的机会,他在自己的过去来了一个逆转,逆天的少年傲世乾凌之界!
  • 绝美校花相爱冷王子

    绝美校花相爱冷王子

    转学生转到贵族学校,遇到公主帮的人欺负,冷血动物大显身手救了女主角,预支详情请,绝美校花相爱冷王子
  • 俏丫头的冷酷少爷.A

    俏丫头的冷酷少爷.A

    这本书原名是《疯狂少年俱乐部》现已改名泡澡泡够的翎刚擦干净身体才发现自己忘了拿衣服,纠结了半天,探头探脑的走出去鬼鬼祟祟的翻着柜子找衣服,而刚刚看翎还没有出来的夜下楼冲好牛奶拿上来,看到这一幕。“宝贝儿,你在干嘛呢?鬼鬼祟祟的。”这夜不说还好、一说把翎吓得站起来了都忘了身上只裹着一个浴巾。“啊……”夜看着慌慌张张的翎情不自禁的走上前,情不自禁的吻着翎,他的唇舌并用,吮吻着她,舔吻着她,一圈又一圈,就象温柔的在勾勒着她漂亮的唇形。
  • 妃你不可:毒王的金牌宠妃

    妃你不可:毒王的金牌宠妃

    天慕国天历一百一十六年四月初六,皇上一纸诏书,言丞相府嫡女冷言雪已过及荓之年,才德兼备,容貌端正,特赐婚璃王为正妃,下月初六成婚,钦此!一时间天下有哗然的,有惋惜的,有同情的,有羡慕的…纷杂不思。丞相府嫡女冷言雪,天慕国的第一才女,第一美女,倾慕者比比难数。璃王自胎中就带寒毒,身体孱弱,虽生着倾世容颜,但是早有断言,活不过二十,令无数人憾息。而远在某个地方的某人从未想过,她的命运因着这一纸赐婚彻底改变.花轿临门,她径自掀开轿帘,看着正探手进来的倾世容颜男子,眼神冷洌,直言不讳,“我是冷言诺,是冷丞相恨不能永远消杀抹尽的庶女,你确定还要迎我进门?”男子神情怡然,似乎毫不震惊,轻笑道,“我确定。”“好。”她一拍轿门。…“放心吧,作为你永不再娶的报答,你死后,我会给你风光大葬,永生不嫁。”女子声轻而坚定。“那,多谢你为我守节。”男子微点点头,面色不见何情绪。“不用,得了王府那么多财产,这是应该的。”女子摆摆手,毫不在意。良久,女子似乎想起什么,又开口道,“呃,对了,趁现在你还清醒的活着,赶紧说说你死后需要陪葬的物品,我好命人提前准备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