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00600000030

第30章 兵家寻常事(5)

S是河北人,农民出身,贫农成份,45年入伍,46年入党。曾当战士,正、副班长、副排长。去年9月任见习副指导员。这次各部征粮时,该营工作组由其负责,于本月22日与团3个工作组共20余人到晋坑去征粮。有一姓曾的地主,男人全逃,只有母女二人在家,向该家提出借两千斤粮食,给了190斤荞麦后,仍在交涉要粮时,该家姑娘在言语行动中表现轻浮,s即起不良之心,和工作组研究分工谈话,s即与该姑娘谈(据事后了解,s在谈话时已失掉立场,表现轻薄说“咱们可作一个朋友,但粮还要交些”等不正当言语)。当晚该营机枪连就住在该村,工作组就住在这家。晚上s令该家老婆婆到另一屋住,将姑娘看押起来后,s即与姑娘发生不正确关系,被工作组宣传员刘铁军发现。

第二天早,刘提议将该姑娘押起来,令那个老婆设法弄粮,S不同意,并说“不用你管”,粮也没要就从该村出发了(出发前有一工作组员曾找那姑娘谈话,她已承认与s发生了关系)。工作组将此事报告营后,营首长即找s谈话,开始s不承认,后无法抵赖才承认了。营给指出批评,并告其准备在营党委扩大会上做检讨。s回连畏罪潜逃,并将个人东西及短枪一支、2万(作者注:相当于2元)多元公款完全带走。

从s逃跑叛变的事件中,第一可看出地主们为了不出或少出粮食,则采取一切最卑鄙无耻的手段,来引诱拉拢我们一些意志薄弱的工作组员,s就是毫无立场地失掉了革命军人应有之“贫贱不移、富贵不淫”的优良品质,是首先被地主俘虏去的一个。还可看出我们一些于部是经不起胜利形势的考验,经不起糖衣炮弹的袭击,s就是第一个被糖衣敌人打倒的。

s的逃跑和叛变,告诉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如再不加警惕,第二、第三个s会在我们部队中出现。我们要反复地长期地在部队加强阶级立场与政治品质教育,揭穿敌特、地主的一些阴谋诡计,开展反s思想斗争,依此提高我们对阶级敌人的仇恨与加强我们的警惕性。

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

纪律是胜利的保证之一。在四野部队进入江南后的最艰苦的日子里,在筹粮休整的同时,仍没有忘记整顿纪律。

45军政治部在整顿部队纪律的决定中指出:“目前我军已进入江南新区,军事之迅速发展,使环境更加复杂,任务更加繁重,困难更加增多,尤其在新区人民对我党我军认识不够的情况下,进一步整顿纪律,对巩固新区,迅速争取全国胜利,更有特殊的需要。”并对该军部队执行纪律情况作了通报:“从天津战役以及南下行动到达长江两岸,部队纪律基本上是好的。尤其南下途中由于人民群众的热情支援,亲切欢送,对部队纪律的进步起了很大促进作用。但纵然如此,部队纪律仍然不够好。如存在占便宜的本位思想,个别单位不守制度,以杂粮换面,不遵守领发手续,开白条子,烧柴禾不给柴票。以及缺乏政策观点,将牲口拴在清真寺,行军践踏青苗。骄傲居功思想,对地方支前要求过高,对地方干部态度蛮横。133师在黄冈驻防时,个别单位随便动用民力,甚至不惜破坏江堤为操场。在执行政策上,在武汉未经批准出售特货,破坏政府法令及金融政策,给群众影响极坏。进入江南新区后,违犯群众纪律现象更加严重,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未能贯彻执行,在通过修水的山地行军中,不上门板,不扫房子,借物未送还成为普遍现象。军直及135师、134师更为严重。少数单位趁群众不在家与不懂币价,不给钱,随便就拿群众蔬菜,抓群众池鱼或低价强买。133师通讯连偷吃群众两斤多桐油,既犯了纪律又使全连患病。由于言语不懂,对群众及向导缺乏阶级观点与阶级同情心,态度蛮横,有些营连干部已发生打骂向导现象。尤其在粮食奇缺的情况下,更加表现混乱。”

135师在关于纪律问题决定中,特别指出了干部带头违犯的严重性:“404团2营韩副营长对群众耍态度,405团5连李连长(作者注;正是这位李连长,在后来衡宝战役中,率领全连为歼灭桂系主力第7军,作出了重大贡献。可见组织上及时地批评与帮助,是对一位同志的最大的关心爱护,也往往能成为英雄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条件),两次捆绑群众,对友邻同样发生横蛮伤害团结的行为。404团1营邓营长,打405团运输员。403团3连张连长用枪威吓友军118师电台拉骡子的同志,并令通讯员捆人家。405团炮2连陶连长在大瑶铺,乘小铺的人不在,拿肥皂8条和电池等。特务连徐副连长,拿群众桐油当香油食用,至使该连一个排全部中毒。403团8连陈副连长,夜里捞群众的鱼70斤。404团4连杨连长,翻出老百姓的白糖,分给部队吃。总之,干部带头犯纪律空前严重。”

违犯群众纪律的现象,不上是45军,更不止是135师。12兵团通报40军118师353团情况时指出:“该部在17天的行动中,据不完全的统计,全团开枪打人者两次,随便打人者6次,用枪威胁居民者3次,谩骂居民者不下10余次。征粮买菜时用横蛮无理方式。有的居民拿不出粮即翻箱倒柜,有的买菜不给钱,或私自到居民菜园里去摘菜。有的私自扣押旧保长的家属。过岭村时,找到一家吃光一家。更有乱砍竹子和拿老百姓的东西,如团直私拿居民的西药一瓶,1营私拿居民的银元两块,草鞋一双,摘了两个桃子吃。3营私拿镰刀一把,扇子一把,干饭桶等。有人认为新区老百姓的风俗习惯不好,对我们好,我们就对他们好,否则就讨厌他们,北方战士和群众语言不通时,就埋怨说:‘都是中国人,为什么听不懂中国话。’‘他妈的到外国来了。’极大地影响了我党我军的声誉。该政治处发现以上现象后,立刻检讨产生的原因,并及时提出改进的办法。”

朝老百姓耍了一次态度,拿了群众一把镰刀一双草鞋,摘了两个桃子等等这种事情,都要受到上级如此严厉的批评,天底下可能只有一支军队才会这样做。这支军队伟大也就伟大在这里,这支军队无往而不胜,其根本原因也就在这里。“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毛泽东在这个问题上,是从不来半点含糊的。蒋介石、白健生也都带了一辈子兵了,他们懂得这一点吗?他们能做到这一点吗?我想他们是不懂的,更是无法做得到的。所以,注定了他们要失败。

46军137师政治部,在整顿纪律中,发动全体指战员,开展群众性的遵纪爱民活动,使大家认识到,团结人民与克服困难不仅不矛盾,而且只有密切了军民关系,才能克服南下行军和作战的困难。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制定了“六不走”作为行动中遵纪爱民的具体内容:不宣传不走;不送还不走;不赔偿不走;不打扫清洁卫生不走;不检查群众纪律不走;不清理完所有手续不走。

过 节 了

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是湘鄂赣最热的几天。对南下部队来说,这几天不仅是天热,心里也热。也许正是因为心里热,天气的热也就会减去了许多。过节往往是做政治工作的一个极好机会。

“八一”前夕,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林彪、第一政委罗荣桓、第二政委邓子恢、第一参谋长肖克等首长联名给部队发来了节日慰问信。慰问信全文如下。

亲爱的全体指战员同志们:

乘着你们正在休整的机会,我们特地写了这封信,和送了一些东西来慰劳你们,庆祝你们最近在湘鄂赣的胜利,和以往各次的伟大胜利。

同志们!你们在去年秋季,英勇地光荣地完成了解放全东北的任务,又在去年年底和今年春季,配合华北兄弟部队,英勇地光荣地完成了解放华北,解放平津的任务。解放华北后,你们以艰苦奋勇前进的精神,又到了华中,踏过了长江,很快地解放了湖北全省,和湖南江西的最大部分。你们这种功绩是光荣的,是永垂不朽的。因为南方最广大地区,广大数量的人民,仍然在受着国民党匪帮的残酷压迫,由于国民党匪帮,还顽固地拒绝和平,继续加强其反动武装和反动政权,想利用机会向人民反攻。为了解放南方受苦的人民,为了扑灭国民党残余的反动政权,取得国内的彻底的永久和平,所以我们并不满足于既得的胜利,而仍然继续奋勇地前进。这就是人民军队的本色,这就是人民子弟兵的本色,这就是把革命进行到底的精神的具体表现。你们在执行南进的途中,特别是最近恰遇天气热的时期,你们所受的辛苦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的,是广大的人民都知道的。你们是在烈日和暴雨下前进着,是在忍饥受渴的情形下前进着,是在疾病的侵袭下前进着;是在重山峻岭羊肠小道和河川阻隔的条件下前进着,是在睡眠不足、异常疲劳的情况下前进着。你们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祖国的利益,没有害怕困难,没有在困难面前低头泄气。你们鼓起了勇气,咬紧了牙关,忍受了和忍受着困难。你们坚决执行上级所给的任务,坚决遵守了群众纪律,并在一遇见敌人的时候,你们如猛虎一样地去扑灭敌人。你们这种精神是永远值得称赞和钦佩的。

同志们!为了完成新的任务取得新的胜利,我们向你们提出以下的号召:

一、你们经过目前的短期休整后,要准备继续前进,继续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进军命令,坚决消灭残余的敌人,敌人逃到什么地方,我们就追到什么地方,无论遇着什么样的困难,我们一定要用坚决的战斗,将它全部歼灭。只要我们不松懈轻敌,只要我们有决心和勇气,我们是一定能把敌人全部歼灭的。

二、我们是始终为着人民的利益而战斗,人民就是我们的父母兄弟,人民就是我们的根本依靠。因此,我们任何时候,都应当爱护人民,尊重人民和帮助人民。我们应当具体实行三大纪律和八项注意;应当向人民进行口头宣传;应当用模范的纪律,造成人民中间传遍城乡,传遍一切偏僻角落的良好声誉。只要我们遵守纪律,人民就会称赞我们,就会帮助我们,就会减少我们的各种困难。我们不可因胜利而骄傲,不可因困难而侵犯群众利益,不可因语言不通而不谅解人民。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爱护人民。

三、盼望你们大大地提高对于保持身体健康、防止疾病的注意。不要吃不清洁的东西,不要受凉感冒。应当很好地保管和使用蚊帐等用具。对于业已患病的同志,应当很好地爱护和照顾。总之,全体同志都应该为革命利益,而注意卫生防止疾病。

四、为了适应南方的特种地形和具体敌情,必须利用机会努力提高战术和技术。学习山地战,学习爬山。指挥员要认真地学会四快一慢战术,一点两面战术,和三种情况下的三种打法。战斗员应该提高技术和三三制战术。凡是注意运用战术和提高技术的部队,则他的胜利就特别大,伤亡就特别少。否则就常常白打一场,而自己牺牲很多,得不到应有的结果。

五、要大大发扬部队内部的团结友爱精神,和提高互相关照、互相帮助的作风。我们全体指战员,都是同生死共患难的阶级兄弟。我们应该很自觉地、很热情地互相亲爱和尊重指挥。绝对不应该沾染旧军队的习气,打骂战士,而应当很和气地教育战士,帮助战士。战斗员应当很好地互相帮助,并爱护干部尊重干部。各同志同事间,应当很和睦地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共同负责努力工作,上级应当耐心地教育下级,下级应当很诚恳地尊重上级。我们全体指战员应当知道,团结就能造成无坚不摧的力量,就能创造胜利。内部团结是战胜外部敌人的根本条件,是取得光辉成绩的基本条件。

就此祝你们健康,和预祝行将取得的新的伟大胜利!

四、兵家寻常事

胜败乃兵家常事。

在追击叛军的过程中,49军146师于永丰(双峰)西南的青树坪、界岭一带,与桂系主力打了一次遭遇仗。虽然双方伤亡都很大,虽然单从伤亡数字看,差不多算个平手。但是,146师从元气上受到了损伤。一个是处于颓势的一方,能打出这样的一仗,自己无论从哪方面去感觉,那都是好得不得了的。而另一方,本就是奔胜利而来奔胜利而去的,却还没等真正交起手来,就吃了这么大的亏,上级领导和友军就是不说什么,自己也觉得脸上不太好看。

其实,这不是四野先头部队和桂系的初次交手,也不是头一回吃这样的亏。实际上这还算是一次试探性的接触。胜或败都影响不了大局,也说明不了更多的什么。胜败乃兵家常事嘛。

林彪的心也热起来了

本来林彪计划是8月份正值酷暑,部队要就地休整的,经程潜、陈明仁这么半腰里插一杠子,林彪的心也热起来了。8月8日,四野林彪等首长令各先头部队快速向南推进后,于8月9日凌晨,一边把情况电报军委,一边再次向部队明确了攻击前进的方向。

“各首长并报军委:为巩固胜利,使程陈部当前稳定,陈之部队成为目前湖南问题最中心关键。自起义后其71军所属87、88师内部变化;于5日将军、师长逮捕后胁迫带他们向永丰前进,现有去邵阳模样。另100军之刘副军长已掌握一个团,有谋变之征象。为使陈部现住岳麓山附近之100军及宁乡以南之103军,97军稳定,预备与我们协商,建议我军不顾一切疲劳,星夜进军湘潭湘乡,对陈之主力则可安定下来,最好晚上进至湘乡。目前白匪想尽一切办法破坏,如大肆收买,在部队内特务分子也在进行破坏。我们在此尽一切力量加紧帮助其团结部队。”从这封电报里可以看出,林彪等所掌握的情况,还是从程潜7日夜电报里获悉的。真正叛军内部实情,连程潜、陈明仁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8月9日上午8时,林彪等又电;

“各首长并报军委:在现实情况下,我军必须采取有力的配合,才能巩固陈明仁的部队。我49军,须要全力南进,其146师应即向宁乡前进,其145师即向湘乡方向前进,其147师应直向宝庆方向前进。在发现叛军时,仍先完成迂回断其退路,然后实行争取,如叛部继续逃走,则追歼之。46军除留守长沙、株洲部队外,应即向衡阳前进。40军除酌留部队维持醴陵秩序外,主力应即向攸县前进。18军的先遣师,应即向茶陵前进。”

在当日下午1时的同一时间,林彪等四野首长又连发三封电报:

其一:“46、40军,137、138师首长并金唐(作者注:金明、唐天际)报军委:为追击和争取71军、97军、102军、100军等部,我在长沙之138师,在株洲之137师,皆各应以两个团的兵打,立即渡江向湘乡前进,务留下一个团维持秩序,等候后续部队接替,然后再归还主力。我40军应即向茶陵、攸县前进。盼金唐即将此次行动告知程陈(作者注:即程潜、陈明仁),并望他们配合及将彼方意见电复。”

同类推荐
  • 我走我的路——致我的同学

    我走我的路——致我的同学

    这本袖珍小书以独特的视角,对那些死学死考得高分的所谓"状元"以及所谓的"命题专家",进行了无情的挖苦、嘲讽,而对考试分数不高的所谓"差生",本书则投去欣赏、赞美的目光。作者以为无论是"状元"还是"差生",每个人都是世间一道亮丽的风景,每个生命都值得我们欣赏敬畏。只要不违反学习规律、成长规律去死学死考地折腾,每个人都会各得其所,每个人都有很好的出路。
  • 红霞一抹乘云去

    红霞一抹乘云去

    古耜主编的《红霞一抹乘云去》内容介绍:名利这种东西的诱惑不会放过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时段,但它总该有个限度。随着年龄的增加,这种诱惑不是变得越来越大,而是应该越来越少。它更多的是怎样欣悦自己的灵魂,使自己的心地变得善良;对他人。则是怎样促进良知良能,令其愉悦和完善。散文随笔在当今时代和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先锋的背影—中国现代主义文论(1978-2008)

    先锋的背影—中国现代主义文论(1978-2008)

    当代三十年现代主义文论是在继承与超越中发展演变的先锋、新潮文论,作为一种新的审美原则,当代中国现代主义文论促使中国人的审美心理结构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体现出现代性、内在性、动态性、开放性和全球性等特点。《先锋的背影--中国现代主义文论(1978-2008)》以文论的历时发展为经,以代表性的文论现象、文论家和文论事件为纬,力图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角度把握此间现代主义新潮文论的本质特征。
  • 诚也勿扰

    诚也勿扰

    本书为作者的散文、杂文选集。作者力图将灵动的知性贯穿入阅读、观影、行走和生活,通过文字体现一种过人的感受,为读者打开另一扇窥视世界的窗户,在有所思中感悟别种生活的正见,并从中获得向上的力量。
  • 闲适中的挣扎

    闲适中的挣扎

    本书收入的文章分为四辑,“阅人”部分以亲历及第一手材料为依据,所涉主要是做编辑的父亲和他熟悉的作家朋友:“涉世”部分是个人经历,包括下乡、就业、旅美及退休生活;“读书”部分包括旧案钩沉、读书札记和影评,其中涉及刘大杰、程鹤西与鲁迅的纠葛,吴清源的民族操守,各依据前所未见的资料做出了澄清;“译文”部分大致是上世纪80年代所作,那时作者泛泛关心过日~本文学,所以译文也包括了不同的文学体裁。
热门推荐
  • 天魔俘魂

    天魔俘魂

    主要人物:虎见、苏有饼、迟生秀、歩诗禾。主要情节:在仙侠统领世界的年代,四个苦命成魔的小伙荒诞传说。天生你才要有病。
  • 青春不负流年染

    青春不负流年染

    平凡的校园,每个人的故事却不同,平凡中亦有着属于他们的趣味。青春,挥洒汗水,流下眼泪,扬起微笑,背起行囊,喧嚣叫嚷,还有那么一点小暧昧。幸福明明只在眼前,触手可及,却因为未知的未来而踌躇迷茫。谁的青春不是这样?又有谁能让所有感情不被时光湮灭?或青梅,或竹马,或兄弟,或冤家,青春,就该兵荒马乱,就该充满生气。风吹过那段时间,有景默小心翼翼的暗恋,有齐晗微笑惊艳了流年,有君子千规划好的未来,有师生之间的战火硝烟,还有学校一成不变的铃声,操场一隅写下的对未来的诺言。青春早已准备好了一切,等待你去发觉。——致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的青春。
  • 负暄野录

    负暄野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家的妖精大人们

    我家的妖精大人们

    李沐白推开家门,便看到一群奇形怪状的家伙坐在自家客厅里。一个白胡子的老头干咳了一声,用力敲了敲桌子。“肃静肃静,现在开始第七届妖族全族代表大会,后面来的自己找位置坐”李沐白愣了一秒,几乎怀疑自己走错了地方“卧槽!你们谁啊?跑到我家里来干嘛?谁允许你们进来的?还动我的茶叶……靠!那是我刚买的啊!你们信不信我报警啊?!”莫名其妙的闯入了一群上古大妖开会的会场,然后又莫名其妙的被选成了所谓的妖族之主,李沐白表示很蛋疼。拜托,既然是妖族之主,好歹也送两个猫耳娘兔耳娘之类的美女侍从吧?你这什么美女都不送,还说是妖王……妖个棒槌啊
  • 食物中的降压药

    食物中的降压药

    本书介绍了科学的饮食方法,运用日常生活中的蔬菜、水果、谷物、水产品、茶饮等,合理搭配,适量食用,达到食疗降血压的效果。让高血压人群不再因为吃什么、吃多少发愁,在日常的饮食中就能轻轻松松降血压。
  • 倾世恨

    倾世恨

    我们在孤独的岁月里会遇见很多人,彼此爱过恨过。命运会强加于我们许多灾难,我们会疲惫会绝望。但是无论结果如何,请铭记那些生命里的温暖。
  • 妹替姐嫁:废后训夫

    妹替姐嫁:废后训夫

    她代替失身的姐姐嫁入他家,洞房花烛夜后,她黯然退下,而他——七殿下,不依不饶,亲眼目睹知已惨死于他剑下,亲身体会他手刃腹中骨肉。她痛、她恨、她要报复,要让这个男人知道心痛的滋味,她要让他血债血偿!
  • 思君不见

    思君不见

    这不是一部小说,而是一本词集,每一首词都是原创,并在每一首后都配上了一个爱情故事,纯古风。
  • 史上第一财迷:萌宝帮帮忙

    史上第一财迷:萌宝帮帮忙

    【爆笑宠文,男强女强宝宝更强!】宝宝问:娘,何谓王道?娘答:对手不乖,便从他身上碾过!宝宝问:何谓霸道?娘答:乖的,也碾过!宝宝问:何谓孔孟之道?娘答:碾之前先跟他说一声!钱金金这个女人,就跟她的名字一样,整个掉在钱眼里,对她来说,世上所有的人或者东西,只有两个大类,值钱,和不值钱的!武功技能?卖掉!宝石装备?卖掉!神级灵宠?卖掉卖掉!发财了发财了。宝宝看着这个盗走自己容貌的男人,不解的问他娘,娘,这个妖孽美男看上去也很值钱,要不要卖掉?钱金金头也不回,当然卖掉!美男价格才好呢!某妖孽美男一脸黑线!片段:娘,那个被卖掉的妖孽美男又追来了!钱金金双眸一亮,意思是还可以卖第二次?战北狂:……
  • 只是以为你爱我

    只是以为你爱我

    煦日里的安宁是两个人的相遇相知。有幸相遇,为何给予他恶心的卑微?既已相知,为何又逃避纠缠。他和她在走近对方的路上,在奔跑,也在等待。可是值得等待的人,不见得这个人就无可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