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00600000008

第8章 惊而不险(3)

邓介松、肖作霖、程星龄等代表颂公,并率领省会各机关负责人、各民众团体代表、各界要人、地方绅士到车站迎候。程潜在省府大楼前迎接,并于当日下午在省府礼堂亲自主持召开欢迎大会,晚上还举办了专场舞会。舞会上,颂公和于良都显得情绪特好,黄杰、李默庵、刘嘉树、杨继荣等陪舞诸公,舞兴更浓,邓介松、肖作霖、程星龄等几位则里外张罗,热情而周到。两曲以后,颂公借故有些累了,稍事休息,便和大家握手道别。又过了一会,陈明仁也告辞了。这是两人事先约好的,所以,他一出舞厅便驱车来到了程府。颂公当即叫人摆下几盘精致的家乡小菜,一瓶茅台好酒,两人慢酌细谈起来。从25年前的师生情谊到眼下国态湘局,越谈越投机。

酒至半酣,子良突然问颂公,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您老难道对我陈子良这么放心,一点防备都没有吗?陈明仁这一问,把颂公给问了个张口结舌。这时陈明仁从身上掏出一张折叠整齐的条子,给颂公过目。原来是蒋介石给陈明仁的手令,意思是要陈到湖南后一定秘密监视程潜的活动。颂公看后,沉思片刻,然后淡然一笑,对陈明仁说,现在你兵权在握,要杀要抓,一切听便了。陈明仁这时再三表示,一定要负的话,宁可负蒋介石和白崇禧,决不会负颂公,请他放心。说罢把蒋的手令撕成了碎片。

陈明仁的性格从来是说什么就是什么,在后来半年的非常时日,白崇禧曾几次暗示他,必要时对颂公下手,兵谏、软禁甚至可以就地正法。陈明仁当然不会那么做,而且,假若有别的什么人敢那么做的话,他陈明仁决不会袖手旁观,坐视颂公遭难。

如果说颂公在战场上拼杀大半生。于宦海中沉浮几十载,每每吃大亏,常常被暗算.是因为太老实太不会耍心眼,也从不像别人那样在党内和国军中,培植亲信建立自己的派系,但是到了晚年,身边却能汇集起如邓介松、肖作霖,特别是陈明仁等一群忠心耿耿、死心塌地要跟他走的精英,除了社会和时代的因素外,不能说与他坦荡的胸怀、人格的力量没有关系。或许,这就叫回报。

上帝与魔鬼同在,尽管魔鬼是可恶和凶残的,但上帝什么时候都是仁慈和公平的。信则灵。

二、排列与组合之二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陈明仁到了长沙,麓山上又竖起一面旗帜,湘江边又生出一棵大树。旗帜下列队,大树下乘凉,自然少不了又是一番排列与组合。

同一道生死壕

还是在去年的夏末秋初之际,陈明仁尚未去武汉任职,有一天,他由几位好友陪着,同游南京郊外的明孝陵。这几位挚友,大多又是他的同乡和部下,关系不可谓不“铁”。他们是:张严佛、吴相如、陈粹劳、温汰沫、梁风、汤如炎。张严佛是军统局的高层人物,其地位曾一度仅排在戴笠之后。吴相如是国民党社会部劳动局第一处处长。陈粹劳是国民党政府总统府要员。温汰沫、梁风和汤如炎为陈明仁老部队71军要害部门的处长。多事之秋,好友相聚,话题自然不少。当时陈明仁情绪刚从撤职查办的绝望中恢复过来,又接二连三地有人邀请他去任职,两只脚正处在三叉路口,正等这帮弟兄给他拿主意哩。所以,话题也一直是围绕陈明仁的下一步出路展开的。大体内容是:首先是分析形势,一致认为蒋家王朝已濒临末日,大家弟兄不能株守南京,自陷绝境,希望陈明仁逐步靠拢家乡,徐图应变,好自为之。陈明仁看到朋友们热心相扶,精神也就越加振奋起来。接着,大家认为跟桂系的人打交道不容易,劝陈明仁吸取过去的教训,在作风态度,用人行政等方面注意改进,不能再跌跤子,尤其处在白健生和程颂公两人之间,要善于应付。最后,陈明仁表示,自己一向不习惯于搞政治,今后要有得力帮手,希望向劳动局长贺衷寒借调吴相如,随去武汉任政工处长,以温汰沫为办公室主任,请张严佛主持布置稽查处的人事,委托陈粹劳和汤如炎在南京加强同上层方面的联系。陈明仁这么一提,大家都表示一定全力以赴。

陈明仁等明孝陵的聚会,虽然是在谋求个人的出路,政治方向上依然十分模糊,但对他们这些跟蒋跟了几十年,从来没有过二心也从来不敢有二心的人来说,迈出这一步是很不容易的。当后来陈明仁回湖南时,他们中大部分人都成了手下的心腹,紧随左右。张严佛先陈明仁一步到了长沙,被颂公请出来当了联合办公室副主任,当陈明仁回来以后,二人联系自然频繁,吴相如为第1兵团少将政工处长;温汰沫为第1兵团少将经理处长,梁风为第1兵团少将军法处长;陈粹劳任第1兵团文职高参,在陈明仁身边处理机要文书。只有汤如炎后来没有留在长沙,去了香港。

另外,陈明仁还起用了李君九、汪士楷、陈藏仲等,安插在自己左右,经常参予一些秘密活动。在兵团部和下面部队,他同样起用了不少自己的朋友、亲信和老部下,像少将参谋长文于一,少将副参谋长后又代理参谋长黄克虎,少将副参谋长陈庚等,在后来策动兵团起义,稳定大局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还有原71军87师师长熊新民、88师师长彭锷,都是和他一起坚守过四平的老部下,一个被他任命为第1兵团少将副司令,一个被他任命为被消灭了又再将组建的71军军长。遗憾的是,这两个人后来并没有跟他走。原因是复杂的。包括陈明仁自己也是有责任的。

但是,陈明仁所起用的人,并非都能够和他是一条心。像熊新民、彭锷等后来离开了他,还可以说是有一定的客观原因。另外一些一贯是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也得到过陈明仁的重用,以此便可看出他的另一面了。他接任长沙警备司令后,像军统特务、71军副军长鲍志鸿兼了参谋长,军统特务毛健钧为稽查处长,军统特务张镇华为中将高参。这几位后来给程潜,包括陈明仁,找了不少的麻烦。

两条平行线

在陈明仁回湘之前,程星龄已经把和程潜的意见转告了余志宏,余志宏又将情况汇报给省工委,省工委对陈明仁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首先肯定了策动性和第1兵团起义的可能性。这可能性主要基于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一,陈明仁虽为蒋介石嫡系,但非亲信,特别是目前有一定的反蒋情绪;二,陈明仁和桂系素无渊源,目前的联系是互相利用各有所谋,联系也较容易被掐断;三。国共两党在军事上的三大决战已经结束,人民解放军胜局已定;四,国民党营垒正在分崩离析迅速瓦解,特别是程潜已明确表态走和平之道路。但是省工委也考虑到,陈明仁毕竟和程潜不同,曾多次带兵于战场上和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拼杀,可以说是血债累累,特别是不久前的四平之战,双方都记忆犹新,目前他又手握重兵,时间又非常紧迫,所以争取工作必定十分艰巨。

在争取程潜及其周围人士的工作中,余志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了一个十分牢固的基础,所以,省工委经过慎重考虑,还是把第一线工作的主要任务交给了余志宏。余志宏领受任务以后,总结了前一时期的工作体会认识到,做陈明仁工作的突破口,就是先要找到哪些是陈明仁身边的亲信,谁又是亲信中的亲信。也就是像程潜身边的肖作霖、邓介松式的人物。余志宏和军事策反小组的成员刘寿棋商议以后,决定先找程星龄再商议商议。程星龄提供了第1兵团经理处处长温汰沫的情况。从1932年陈明仁当师长时起,温汰沫就是他的部下,陈当军长,温是军里的经理处长,陈在南京闲居,温曾寄住陈的官邸,陈就任武汉警备司令,温是办公室主任。可以说,这些年,温和程没有离开过半步。由此分析,温汰沫是陈明仁的亲信,是没有问题的,并且从一些简单的交往中,能够看出一点温反蒋的情绪,只是目前交往还显太浅,程星龄不便把底露出来,所以尚摸不准温的更深一层的思想脉搏。

过了几天,程星龄又对余志宏说,在他宴请陈明仁、肖作霖、邓介松几个人吃饭时,陈明仁主动提出,把长沙警备司令刘进,调到他的第1兵团当副司令,腾出位置给肖作霖,因为在当前时局紧张的情况下,省会的警备司令比兵团副司令显得重要得多。根据这个情况,余志宏和程星龄分析,陈明仁不可能不知道肖作霖近几个月来已明显倾向和平的政治态度,知道肖作霖倾向和平,还这样提议,也说明了陈本人的真实意向。这样更增强了大家工作的干劲和信心。接着,程星龄还向余志宏提供了李君九的情况。李君九在陈明仁身边工作多年,不仅是僚属,而且是挚友。在抗战胜利后,李抱着超然于国共两党的斗争之外的幻想,跑到台湾做教育工作去了。程星龄在台湾时,两人来往得多,知道他思想进步。如果让他回到长沙,周旋于陈明仁左右,局面就会容易打开很多。于是,余志宏和程星龄当即决定想法让李君九尽快回来。电报是托温汰沫和程星龄的同学李石静发的。李君九接到电报以后,于4月20日从台湾回到了长沙。

余志宏把通过程星龄掌握的温汰沫、李君九与陈明仁的关系,及时向省工委作了汇报,省工委经过研究,作出了首先争取温汰沫、李君九,通过他们再做陈明仁的工作的程序。

李君九回长以后,程星龄首先和他进行了推心置腹的交谈,接着又介绍余志宏和李君九、温汰沫都见了面,第一次谈话就非常投机。随后,温汰沫又把李回长的消息告诉了陈明仁,陈明仁第二天便约见了他。挚友相逢,没有太多的客套,第一次谈的就比较深,并当即给他一个高参的职务。余志宏得知情况后,又提醒李,高参是闲差,是否让陈明仁给换一个有实际权力的位置。不久,通过做工作,陈明仁任命李君九为第1兵团少将人事处长。有了这个职务,李君九便可以参加一些重要的会议,也便于把陈明仁和第1兵团内部动态随时通报给地下党。而为了协调程潜和陈明仁的行动,由余志宏组织程星龄、马子谷、唐星、李君九、温汰沫定期召开碰头会,听取他们的汇报,传达省工委的指示,商讨重大问题。

省工委军事策反小组,通过李君九、温汰沫以及第1兵团少将副参谋长陈庚,建立起来的策反工作线,在促成陈明仁逐步下定起义的决心,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除了这条线以外,省工委还通过涂西畴联系第1兵团参谋长文于一,建立了另一条工作线。文于一也是醴陵人,黄埔四期学生,也曾是程潜在早期于广州创办的讲武学校的学生,后来又和陈明仁是陆大的同学。在胡宗南部队里从连长一直干到副军长。1949年3月应陈明仁之邀,从胡宗南部调回长沙任1兵团参谋长。文于一和很多国民党中上层军官一样,近年来看透了蒋介石发动内战不得人心,战场上又接连失败,对前途丧失了信心。后来,他的两位旧部内战被俘,被共产党放回来以后去西安找过他,给他灌输了不少解放区的真实情况和共产党关于起义、投诚人员的政策,使他大受启发。后闻程潜回湘主政,陈明仁率部回了长沙,并向他发出邀请,于是,决心脱离胡宗南。回长沙后,他委托一位闲居在长沙的老部下寻找地下党。这位朋友又通过陈采夫很快和省工委取得了联系。省工委考察了文于一的有关情况以后,先派陈采夫之子、地下党员陈克朗与他联系,随后又派涂西畴指导他的工作,从另一角度随时掌握第1兵团内部的动向。

这样,到了4月间,省工委在陈明仁身边成功地布下了两条平行的工作线。

三 人 桥

健公崇禧在党国和国军中,享有“小诸葛”盛名数十载,可是在长沙和平起义这么大的事件上,他却一直是两眼不明,心中糊涂。虽然很多问题他早有察觉,也看到一些苗头,同时还张牙舞爪地进行了打击,其结果总打不到点子上。只所以“小诸葛”变成了“大傻瓜”,除了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以外,有三个人在他面前以假装真以虚代实地尽情表演,起了直接的作用。后来健公不止一次地对人说,在湖南,他上了两个人的当,这两个人就是陈明仁和唐星。其实,他还说漏了一个,那就是刘斐。

陈明仁、唐星、刘斐,三个人组成了一座奇特的桥,把程潜和白崇禧“沟通”了。这桥的两端如同正负两极,共同存在却是水火不容,互相连接却不能同时到达。

关于刘斐,前边已经叙述过了,陈明仁回湖南,就是他在白健生面前游说成的。也可以这样说,放陈明仁回湖南,是白健生上的第一个大当。如果当初不上这一当,那后边上的好多当,压根儿也就不存在了。不过,刘斐是因为李宗仁提名,要他作为国民党正式代表,参加与共产党和谈去了,他要是不走的话,往后,即使说白健生不上陈明仁的当,却不知道还要上刘斐多少当呢。

至于说到白健生上陈明仁的当,其原因和上刘斐的当有所不同。只所以上刘斐的当,是因为原来两人关系太好了,太好了也就太相信了,太信任了,也就真假不分了。对陈明仁不一样。白健生和陈子良素无渊源,只是因为陈明仁历史上和共产党一直是兵戎相见,刚在四平杀得血头血脑的,这样一个人怎么会投向共产党?就是他有这个心也没这个胆,因为傻瓜都能想得到,共产党轻饶不了他。所以在与共产党是打是和的问题上,他是绝对地信任陈子良。还有一点,就是陈明仁后来的一言一行,始终没有让白健生看出什么。长沙有不少誓死忠于党国的军统特务,后来他又亲自坐镇长沙,他估计到程颂云那老朽弄不好可能有变,但陈明仁那里没发现任何蛛丝马迹。再说陈子良是个很粗的人,直肠子驴,心里藏不了多少事情,他就是要伪装也伪装不像啊。事实上是,陈子良的伪装水平比白健生想象的要高好多倍,伪装得像极了,而且他心里不仅能藏事,还能藏大事,藏得滴水不漏。这是后话。

说到唐星,情况和刘斐、陈明仁都有相似的地方又都有所不同。在白崇禧面前,唐星和刘斐一样是感情极深的朋友,可以无话不谈而又绝对信任;在程潜面前,唐星又和陈明仁一样,虽然没有给程潜当过学生,也在他手下干过(程任参谋总长时,唐为中将高参),而且脑子也好使得很,被人称为“智多星”。刘斐离开湖南以后,等于一座大桥去一个桥墩,颂公感到白健生那边的压力太大,如果没有一个刘斐这样的人在中间周旋,啥事也难干成。正好唐星就是刘斐这样的人物。刘斐走前向颂公推荐了唐星。刘斐离开不久,程潜便报请任命唐星为长沙绥署中将副主任。程潜给唐星这么高的职务,但没给他别的更多的任务,就是要他周旋于程、白之间。

同类推荐
  • 当代散文鉴赏(中华阅读文库)

    当代散文鉴赏(中华阅读文库)

    本书精选的散文,有的字字珠玑,给人以语言之美;有的博大深沉,给人以思想之美;有的感人肺腑,给人以情感之美;有的立异隽永,给人以意境之美。这些经历了时间考验的作品,不仅丰富了世界文学宝库,堪称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而且还感染和影响了成千上万的人,叩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
  • 江南词典

    江南词典

    如果将江南看成是一首诗,这至少会得到杜甫、白居易、张若虚、杜牧、柳永、苏东坡等一流诗人的支持。同样,在张继、寒山等一些次要诗人的作品中,江南也还是伸手可以触摸的。我相信江南就是由这些诗人用一些特定的语言发明出来的。这个可以触摸的江南大抵由以下的语词构成:塔、杏花、春雨、满月、杨柳、旧桥、寺院、石板弄、木格子花窗……当然还有少不了碧绿的水。这是一个名词的江南,她完全可能是一次语词的盛宴。
  • 剑男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剑男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当一个人从扮繁复杂的异乡回到故乡,故乡是不需要辨别的。故乡就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深切记忆,一个人回到故乡,他就是回到母亲的怀抱,他就可以宠辱皆忘,直至消失在与故乡无边的融人中。与物欲横流,人情淡漠的他乡相比。只有故乡才是我们皓首单衣仍不忘返回的最后归宿,只有故乡,才能让一个游予在他的怀中快乐地哭泣。
  • 在印度之外——印度海外作家研究

    在印度之外——印度海外作家研究

    共分六章。第一章介绍了赛特的生平和总体创作情况。第二章以《如意郎君》的思想内容为研究对象,指出这部作品对西方文化、世俗主义和宗教宽容、印度现代化发展以及中产阶级壮大等社会问题的看法。接下来的四章从空间、性别、结构和语言等几方面对小说进行研究。第三章从后现代地理学的角度切入,指出了作家虚构的布拉姆普尔城象征了50年代初期的印度,还分析了文本内部空间象征手法的运用。第四章从性别研究的角度,分析了《如意郎君》中的男性和女性形象构建与更新一代人物所承载的象征意义。第五章重点研究《如意郎君》的叙事结构。第六章对赛特的本土语言与英语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并指出其中的文化象征意义。
  • 韩愈文集4

    韩愈文集4

    韩愈,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西)。郡望昌黎,称"韩昌黎";曾任吏部侍郞,称"韩吏部";又谥曰"文",称"韩文公"。韩愈一生追求仕进,早年求举不利,仕途生涯曲折、坎壈。陈寅恪先生《论韩愈》一文认为韩愈"卒开后来赵宋新儒学新古文之文化运动",成了"唐代文化学术史上承前启后转旧为新关捩点之人物"。倡导"古文",起八代之衰而取八代之髓,从理论到实践,全面实现了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的根本革新。以文为诗,奇崛高古,独创新境,"山立霆碎,自成一法"(蔡绦《西清诗话》),与孟郊诗一起创中唐诗坛的韩孟诗派;从诗歌的发展历史看,与杜甫、白居易、孟郊等一并被认为"实唐人之开宋调者"
热门推荐
  • 玄宗朝翻经三藏善无畏赠鸿胪卿行状

    玄宗朝翻经三藏善无畏赠鸿胪卿行状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统一三界

    统一三界

    为了完成复国大业、他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不通人血的恶魔狂、
  • EXO之今生今世的挚爱

    EXO之今生今世的挚爱

    当校园12校草遇上最新的12校花会擦出什么火花呢?
  • 校园重生之学渣的逆袭

    校园重生之学渣的逆袭

    某某年某某月某某日,本应该惬意地过着小日子的聂晓漫意外的掉进渣渣男友简任挖的陷阱里回到了十岁。当然,当知道真相的晓漫也觉得故事剧情太老套。渣渣男友简任从开始就。。。。在此,本漫保留一点神秘感啦。。。
  • 世界最具故事性的中篇小说(4)

    世界最具故事性的中篇小说(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混沌武之极

    混沌武之极

    冰封的泪,如流星陨落,跌碎了谁的思念。古老的剑,斩断了宿怨,唤醒了谁的誓言。当杨战回到从前,当啸霄魔尊渐渐觉醒......最热血战斗,最感人柔情,天重剑锋,杨家枪法,星云脉术,看杨战傲立天穹!当啸霄魔尊降临之日,当神族再度归来,旷世之战,一触即发!本文主要在17k小说网更新,第一时间在17k小说网更新。
  • 重生之死亡契约

    重生之死亡契约

    毕业十年后,碌碌无为的罗阳重生回大学,却被系统告知只有三天可活,必须通过不断地赚钱来延续生命,他是如何在时刻面对死亡威胁的时候且活且辉煌的?请关注姬发大哥新书《重生之死亡契约》。
  • 血路

    血路

    小说以清末革命先驱熊克武为主人公,通过描写百年前以他为代表的仁人志士在四川泸州、成都、叙府、广安、嘉定、屏山等地发动的数次革命武装起义,真实再现了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辛亥风云。小说成功刻画了孙中山、熊克武、但懋辛、谢奉琦、佘英、喻培伦等英雄人物,讴歌了他们为推翻封建帝制,前仆后继、屡败屡战、不畏牺牲、英勇拼搏的奋斗历程。这是一部以清末革命先驱熊克武为主人公,全景式展现波澜壮阔的辛亥革命为主线的历史小说,讴歌了革命志士们为推翻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民主国家,不畏牺牲、英勇拼搏的奋斗历程。作者文笔清晰流畅,描写细腻生动,是一部比较优秀的作品。
  • 吕子歉疚说

    吕子歉疚说

    该书讲的是“歉疚”。对父亲期待的歉疚,对母亲的歉疚,对我无法陪女儿玩耍的歉疚,对伴我成长的朋友的歉疚,更是对自己人生的许多遗憾、事业没有成功的歉疚……对自我、他人(包括家庭成员),工作、社会、奋斗目标等等方面具有对“歉疚”的认识,能使人格、思想、精神、实践、理想诸方面获得高层次的欢愉与享受,是一种走向完美的极有作用的作为,是一种适应于每一个人的健康良方。作者在书中极其认真,甚至有些苦口婆心地劝谕世人。全书充满佛理,又多见道家玄虚色彩,将天地人三者放在一个广阔的视野上去审视。作品构思明快简洁,说理深入浅出,立意进步向上,语言通俗易懂,适合于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的各界人士阅读。
  • 薰衣草之我陪你走过十年之约

    薰衣草之我陪你走过十年之约

    “喂,你为什么这么冷漠,我对你的感情你不知道吗?”王俊凯拉着一个女孩的手说道。“你不是和四叶草有一个约定吗?”女孩看着眼前的男孩。一个女孩,表面冷漠,但内心很二的,表面上不喜欢王俊凯,但内心是很爱很爱王俊凯的,怕和王俊凯恋爱会破坏了他和四叶草的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