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04000000013

第13章 与狼共舞(2)

进入法兰西学院的希望落空之后,伏尔泰闷闷不乐,他甚至有些痛恨这个不肯给他出头之日的国家了,他希望到对他表示好感的邻国去散散心。为了得到国王的恩准,他托里舍利厄公爵向国王和大臣们解释,他最近在巴黎受到的一些挫折,会使弗里德里希对他的出走深信不疑,他便有机会去普鲁士了解情况,摸清弗里德里希的军事意图。里舍利厄公爵通过路易十五的情妇夏多罗夫人把伏尔泰的想法告诉了国王本人。此时,法国与奥地利的战局十分不利,普鲁士、英国和奥地利的玛利亚·特利萨都从战争中捞到了好处,而法国在波希米亚战争中由于指挥失误、准备不足而连遭败绩。路易十五和他的大臣也想利用伏尔泰和弗里德里希的友好关系,劝说弗里德里希恢复被他废除的普法联盟,于是,国王批准了伏尔泰的出国申请,并指示他要当好业余侦探。

1743年6月,伏尔泰从巴黎动身后先到了海牙,在这里他与一位年轻的普鲁士大臣交上了朋友,由于相处的时间很久,这位大臣向他泄露了一些普鲁士的军事秘密。8月23日,伏尔泰与这位大臣一起动身前往普鲁士,七天后到达柏林。伏尔泰的再次到来,又受到弗里德里希的崇高礼遇。他在王宫的花园里热情接待了他,还陪同伏尔泰一起散步,参观他刚刚买来的古代雕塑。晚上又举行隆重的欢迎宴会,并把伏尔泰的下榻处特意安排到自己的隔壁。

伏尔泰在柏林的日子安定下来之后,他便开始派人回巴黎,用密码报告他所掌握的一些重要情况,如荷兰的军费开支、弗里德里希对法国军队的看法等。他还热情地向法国政府陈述普法联盟的好处,奉劝路易十五采取友好行动改善两国关系。他表面上尽量装出是在为弗里德里希努力工作,而不是执行法国政府的秘密使命。弗里德里希是一位反应机敏的年轻国王,他一眼就看出了伏尔泰此行的真正目的,因此,他与伏尔泰不谈论政治、军事和外交上涉及实质性的问题,总是把谈论的话题限制在哲学、宗教和诗歌、戏剧之上。

弗里德里希实际上已在考虑重新缔结普法联盟,打击英、奥两国,以获得更多的利益。但是他不想与伏尔泰谈论这些问题,唯恐伏尔泰达到此行的目的,赢得法国宫廷的宠爱,使他想把伏尔泰据为己有的希望落空。为了使伏尔泰进一步与法国宫廷结怨,以致走投无路,最后只能投靠到自己的门下,弗里德里希还听从谋臣的计策,伪造了一封伏尔泰的信件交给法国大臣布瓦埃。在这封信中,伏尔泰对路易十五和他的大臣们不屑一顾,公然攻击法国朝廷。后来,伏尔泰察觉了弗里德里希的卑劣行为,他怒不可遏,气愤地说:“我宁愿在瑞士的一个小村庄生活,也决不在用如此卑鄙手段诱捕我的那个人的宫廷中生活。”

伏尔泰这次来柏林的外交使命没有完成,甚至还差一点中了弗里德里希的美人计。他和弗里德里希在一次旅行途中来到了德意志的一个小国拜罗伊特,国王有意安排这个小国的公主玛格雷维纳照料伏尔泰。他发现这个小宫廷的生活比沉闷压抑的柏林自由多了,他甚至觉得这里简直就像法国的庄园,舒适、幽静、秀美,还有在柏林皇宫很少见到的女人。年轻美貌的玛格雷维纳小姐很快就使伏尔泰神魂颠倒,他戏称她是哲学家公主,公主也很钟情于他。他甚至想长期住在这个世外桃源,乐得逍遥自在。

弗里德里希伪造信件的事件败露后,伏尔泰识破了弗里德里希的美人计,他决定离开普鲁士回到法国。但是他又担心弗里德里希不让他回去,他立即给法国首相写信,要求执行原来制订的计划。布瓦埃迅速回信,表示伏尔泰在凡尔赛宫已再次受到尊重,请他马上回国。伏尔泰收到信后,如获至宝,立刻出示给弗里德里希,准备告辞。弗里德里希还想挽留他,并答应给他一幢带有豪华装饰和家具的房子,伏尔泰没有接受。1743年10月19日,他离开柏林。在动身前他问普鲁士国王,是否有什么话要捎到凡尔赛宫,弗里德里希仍没有对普法重新结盟之事表态,而仅仅让伏尔泰带给路易十五一首颂词。

伏尔泰在普鲁士呆了五个月。在这期间,他很少给爱米莉写信,以至引起她极大不满,但她仍深深地爱着他,当她听说伏尔泰回国时,便急忙赶到布鲁塞尔去迎候。11月6日,当伏尔泰到达布鲁塞尔时,爱米莉忘掉不快,热情地投入了伏尔泰的怀抱。

2路易十五的侍臣

曾经不断使伏尔泰难堪的法国首相弗勒里红衣主教死后,布瓦埃担任了首相,他的同学达让松侯爵担任了外务大臣,伏尔泰的处境逐渐有了好转。伏尔泰出访柏林期间,爱米莉到处托熟人找关系,在达让松侯爵的帮助下,通过路易十五的情妇蓬巴杜夫人的疏通,法国政府正式赦免了伏尔泰,允许他从西雷返回巴黎居住。

1743年冬天,伏尔泰和爱米莉在巴黎自由自在地生活着,而此时的夏特莱侯爵却一个人孤寂地住在西雷庄园。他写信到巴黎,希望长年不归的妻子回家住住,陪伴一下自己的丈夫。刚刚名正言顺地回到巴黎居住的伏尔泰不想这么快又离开这座令人欢喜令人忧伤的城市。不过他也很喜欢西雷幽雅、恬静、容易激发灵感的创作环境,他正还有一些东西要写,爱米莉央求他陪自己回去小住一段时间,她认为伏尔泰正好可以在那里避开干扰,专心致志地进行写作。伏尔泰觉得有道理,于是在1744年1月初,他们又双双来到了西雷。在这里,他们一个埋头写戏作诗,一个精心研习数学物理,又度过了一段愉快而充实的时光。

1744年秋,伏尔泰和爱米莉应里舍利厄公爵的邀请,返回巴黎参与筹办王太子的婚礼。里舍利厄早已升任国王的首席侍臣,他奉命策划在凡尔赛宫举行的盛大结婚仪式。路易十五和大臣们抱怨公爵过去筹办的招待会缺乏趣味,平淡无奇。皇太子大婚,这是法国宫廷最大的喜事,里舍利厄公爵不敢怠慢,他马上想到了好友伏尔泰,他要请这位法国文坛的第一高手为婚礼创作文艺节目,供王公大臣消遣。

伏尔泰很早就被人们称为是“高乃依和拉辛的继承人”,并已在悲剧创作中取得杰出的成就,但是现在要为王太子婚礼创作一部能引起轰动的应景之作,他确实有点犯难了。他绞尽脑汁构思了一个名叫《纳瓦尔公主》的新剧本,他和著名作曲家拉摩合作,准备把它写成一个小歌剧。这年秋冬两季,伏尔泰放下手头的其他工作,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了这部作品的创作上。他不断修改,一次又一次地把草稿送给里舍利厄公爵过目,虚心听取意见,但是他不愿意让别人过早地看到而不负责任地评头品足。经过紧张的工作,剧本总算大功告成。具有很高艺术鉴赏力的爱米莉对这个剧本不是很满意,她认为它还没有达到伏尔泰以前创作的任何一部悲剧的水平。伏尔泰本人也没有奢望它会取得成功,他本来就是把它当作一件苦差事来完成的,根本就没有创作的激情。

在伏尔泰全神贯注创作《纳瓦尔公主》的时候,他与德尼夫人的关系逐渐亲密起来。

早在1735年,伏尔泰就开始承担照料两个外甥女的责任。他的妹妹、妹夫相继去世,留下了这两个已快成年的女儿。伏尔泰把她们一天天抚养大之后,又为她们的成家操心了。他首先为大外甥女路易丝介绍了一个对象,但路易丝说她自己已看中了一位名叫德尼的军官,伏尔泰尊重她的选择,同意他们结合。1738年2月他们在巴黎完婚,伏尔泰当时在西雷,没有出席他们的婚礼,但他慷慨地送给路易丝3万法郎作嫁妆,大舅阿尔芒参加了婚礼。4月份,德尼夫妇来西雷度蜜月,伏尔泰对新郎很中意,而德尼夫人对热情爽朗,善解人意而又深得舅父钟爱的爱米莉产生了微微的妒意。1739年6月,小外甥女伊丽沙白在老家结婚,他也给了一笔数目可观的嫁妆,不过他也未能参加婚礼。以后的日子里,他与伊丽莎白的联系不是很多。

1744年3月,年轻的德尼先生不幸病故,伏尔泰真诚地同情自己外甥女的不幸遭遇,他设法为德尼夫人安排好生活,使她尽快从痛苦中解脱出来。他出钱为她在巴黎帕维街租了一所房子,并邀请他巴黎的朋友经常去看望德尼夫人,使她寡居的日子增加生气和活力。后来这里成了伏尔泰与他的资产阶级朋友聚会的沙龙。

德瓦夫人年仅32岁,个头很小,长得不漂亮,但玲珑娇巧、讨人喜欢。由于舅舅的一再帮助,她逐渐摆脱了烦恼,重新焕发出青春和活力,她对伏尔泰的感激逐渐变成了深深的爱慕。伏尔泰对这位娇小的寡妇也产生了好感,他到巴黎后,经常乘爱米莉外出赌牌或参加他未受邀请的晚宴时溜到德尼夫人处寻开心。他的爱情并不热情奔放,隐藏得很好,他的同时代人,甚至他的贴身男仆都不知道有这段不合情理的风流韵事。

1745年2月18日,伏尔泰一生中与其交往不是很多的阿尔芒病逝。阿尔芒在遗嘱中把自己财产的一半分给两个外甥女,一半留给了弟弟。家里亲人的纷纷去世,使伏尔泰感受到了莫可名状的哀伤,他怀着沉重的心情参加了阿尔芒的葬礼。此时,离太子大婚的日子越来越近了,他急急忙忙地赶到凡尔赛宫,准备进行庆典节目的最后彩排。

2月23日,王太子和西班牙公主豪华奢侈的婚礼在隆重、热烈、欢快的气氛中举行。婚礼庆典演出丰富多彩,激动人心。在最后上演压轴戏《纳瓦尔公主》时,国王、王后、王太子、太子妃以及全体大臣坐到了舞台前,伏尔泰特邀的一些朋友如德尼夫人等也前来捧场。随着剧情的逐步展开,这一糅合了歌剧、喜剧、芭蕾舞等形式的音乐喜剧,激起了王公大臣们阵阵热烈的掌声。媚俗的《纳瓦尔公主》得到了国王和王后的好评。面对王公大臣的一片赞扬之声,51岁的伏尔泰却感到浑身的不自在,他为自己沦落成替国王寻乐的小丑而羞愧。

伏尔泰一再取悦凡尔赛宫,终于得到了路易十五的回报。通过达让松侯爵的推荐,在路易十五的新宠蓬巴杜夫人的帮助下,1745年4月1日国王签署命令,任命伏尔泰为宫廷史官,年俸2000法郎,并在凡尔赛宫分配给他一套房子。一直被法国宫廷视为难以容忍的危险人物,在受尽迫害、老之将至的时候,却突然走起红运,成了国王的近臣。伏尔泰自己也觉得啼笑皆非,不过,宫廷对他的友好表示他又觉得荣耀和宽慰。他赞同君主制,对开明仁慈的君主一直怀有美好的感情,路易十五不是正在逐渐走向开明吗?

1745年,路易十五亲率大军赴丰特诺瓦与英国—汉诺威联军激战。伏尔泰到埃蒂奥尔小住,他在埃蒂奥尔侯爵夫人家里度过了这年夏天的大部分时光,直到国王班师回朝。埃蒂奥尔侯爵夫人即是路易十五宠爱的蓬巴杜夫人,在夏多罗夫人死后,她做了国王的情妇。她情趣高雅,知识丰富,有一定的艺术鉴赏力。伏尔泰像许多人一样,钟情于蓬巴杜夫人,而她也爱他,理解他。她把这个杰出的男人当成年轻人看待,他们成了知心的朋友。当伏尔泰把自己与这个美人愉快交往的情况写信告诉爱米莉时,爱米莉气得醋劲大发,她甚至要求伏尔泰赶紧跟她到西雷去居住。因为她知道,只有在西雷,伏尔泰才真正归她所有。

5月15日,法国军队在丰特诺瓦重创联军。胜利的消息传到埃蒂奥尔和巴黎,法国人兴高采烈,法兰西军队在这个世纪终于第一次打败了称王称霸的英国人。达让松侯爵从前线给伏尔泰写信报喜,他激动叙述了战斗的惨烈和法军的英勇善战、勇猛顽强。他把这场难得的胜利归功于国王陛下的御驾亲征、指挥若定和法军先进的装备。身为宫廷史官的伏尔泰意识到该是自己大唱赞歌的时候了,他立即用史诗体裁写下了颂诗300句《路易十五取得反对联军的丰特诺瓦战役的胜利》(后来简称《丰特诺瓦》)。他彻夜不停赶写出初稿,马上送去出版。后来又根据源源不断得来的材料加以修改、补充,到5月26日短短10天之内,《丰特诺瓦》竟已出了五版。

路易十五得胜凯旋,巴黎人倾城出迎,举国欢腾;凡尔赛宫大宴宾客,歌舞升平。志满意得、神采飞扬的国王听说伏尔泰为他写了一首很不错的颂诗时,他急忙请人把《丰特诺瓦》找来,并为他朗诵。他惊叹作者的才华,对赞美自己的诗句非常满意,认为这个作品的确很不错。伏尔泰得知国王称赞自己的诗作很为高兴,甚至还沾沾自喜起来,觉得自己在宫廷的地位正在一天天提高。

1746年,法兰西学院又空出了一个席位。伏尔泰尽管几次申请获得院士头衔受挫,但热衷于名誉和地位的他决不会就此罢休,他想得到的,他就要千方百计地争取。当他得知消息后,马上托达让塔尔帮他说情,又请蓬巴杜夫人给国王吹枕边风。为了防止教会人士的再一次反对,他一边大肆渲染教皇与自己的友好关系和对《穆罕默德》的支持,一边四处散发自己的一封信,阐明自己宗教思想的正统性,他声称“如果在有我名字的一页纸上发现诽谤哪怕是教堂司事的文字,我也愿把它销毁”。他敢于这样大胆地表态,是因为他早就为自己留了一条后路:他的自然神论和反教权主义的作品都是匿名发表的。

伏尔泰近年来主动为法国宫廷效劳,给国王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丰特诺瓦》和《纳瓦尔公主》又使路易十五非常满意。因此,他这一次明确表示支持伏尔泰当选。由于伏尔泰在宫廷中的朋友们做了大量工作,1746年4月,法兰西学院通过无记名投票表决,29位院士一致同意接纳伏尔泰。他终于得到了自己渴望已久的最高荣誉,他认为自己当之无愧。不过他对自己当选的过程和背景感到气愤,他实在对这个不公道的世界不满。为什么自己有价值的作品无人问津,而为拍马屁而写的拙劣之作却博得青睐?为什么凭真才实学进不了国家的最高学术殿堂,而非得处处疏通,甚至使出不光彩的手腕?!

按法兰西学院的传统习惯,每一位新院士在接受席位时,必须发表对他所继承席位的前任院士和本学院的奠基者黎世留红衣主教的颂词。伏尔泰曾经在《哲学通信》中专门抨击过这种刻板的形式,说这是使公众讨厌的传统惯例,会使最伟大的天才发表最糟糕的演说。现在,当伏尔泰被接纳为院士时,他也没有勇气真正打破惯例,而只得老老实实地按规矩在正式仪式上发表演说。颂扬他的前任布依埃尔以及黎世留主教。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常常逼迫他做一些违心的事。

同类推荐
  • 家世

    家世

    本书从“家风家教之于当下”的视角撰写了中国家族的传奇经历。每一家家教自有特点,如林同济家是要培养专门人才,以适应中国的现代化;宋耀如家是要出伟大人才;卢作孚家是让孩子不要当败家子;黄兴家是无我、笃实;聂云台家有家庭会议……阅读者称,读本书最大的收获是联想到自家、自身,自己要传承什么,自己要做什么样的人。
  • 迪斯尼的智慧

    迪斯尼的智慧

    沃尔特一生不知道做过多少梦,他把他梦到的东西变成了现实,这就是举世闻名的迪斯尼乐园,这个乐园实际上就是沃尔特的童心的外化。是童心,还有梦,使沃尔特取得了成功。人是可以死的,而童心不死,梦不死,沃尔特把他的童心和梦留在这个世界上,同时也就留下了一个永远的沃尔特。一个人,如果能够给后人留下点儿什么,那么他的生命就是不朽的。
  • 土司王朝(下)

    土司王朝(下)

    清初顺治、康熙、雍正年间,武陵山地最大的土司——容美土司田氏家族,在群雄逐鹿中原之际偏安一隅。但是,随着李自成农民起义军的到来、清军入关、大明灭亡,容美再次陷入了历史无情的旋涡之中。几代王朝更替,土司田渍霖忧愤而死,田既霖在对嫂子梅朵无望的爱情中抑郁而终,田舜年遭长子背叛,而渔翁得利的田明如最终成为了容美最后一位土司……爱恨情仇中,展开一幅湘西少数民族雄奇诡谲的风俗画卷,写就一部荡气回肠的民族史诗。
  • 言畅心品

    言畅心品

    翻开《言畅心品》,第一篇“畅言视界”,里面充满了“生命的意义在于探索与发现,企业的生命莫不如此”、“人生在世,需能在出世与入世之间行走自如”之类深刻的警句和段落。关于时代进步与企业发展,关于企业家成长,关于为人之道与经营理念,关于时局与历史,关于文学与艺术,关于情感与宗教,它们如此沉重,而言畅却如此轻盈。第二篇“言畅诗书画”,我见到了作为诗人的全晓畅。关于诗,关于诗人,关于女诗人,话题太大,一言难尽。似乎我们的时代,诗人已经消失了,消失在日渐稀薄的空气和斑谰的时光之中,了无痕迹……
  • 娇娆女皇武则天

    娇娆女皇武则天

    本书记录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武则天一生功过,共十五回,内容有:武家有女初长成,天生就是富贵命、情窦初开少女心,情投意合若相思、初入宫廷获宠幸,小树林里生幽情、为争恩宠杀女儿,最毒莫过蛇蝎心、武皇后垂帘听政,傀儡皇帝生闲心、公主献宝讨欢心,一代女皇终称帝、三姓夺位李显胜,功过后人评等。
热门推荐
  • 初恋日记1

    初恋日记1

    初恋是苦涩而难忘的,就如同这本小说,不好看,但很真实。
  • 丝绸之路(中册)

    丝绸之路(中册)

    丝绸之路,对每个中国人而言,这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词。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他所写的《中国》一书中,首次把汉代中国和中亚南部、西部以及印度之间的丝绸贸易为主的交通路线,称做“丝绸之路”。于是,历史上第一次,这条横亘于欧亚之间,绵延数千里,历时2000年的贸易通道有了一个充满浪漫与梦幻的名称: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全书共有190万字,分上、中、下三册。全书紧紧围绕大唐、吐蕃、大食三大军事强国在丝绸之路展开的画卷,全面展示丝绸之路上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故事。
  • 那个妖孽

    那个妖孽

    一日,某曦的友人甲上门拜访,抬了甚多金银珠宝,路经池边,一串珍珠玛瑙项链不慎落入水中,友人甲毫不在意地摆了摆手。下午,某曦正友人甲在池边小亭议事,忽见某点身披荷叶,畏畏缩缩潜入水中。友人摇头叹道“夏兄对尊夫人甚是吝啬。”某曦邪魅的一勾唇角:“她好这口罢了。”
  • 美丽女人养颜聪明女人养生

    美丽女人养颜聪明女人养生

    为了满足现代女性学习养颜与养生知识的渴望。我们精心编写了这本书籍。本书着眼于神奇的传统中医学,讲述了女性养颜与养生的各种技巧,分别从女性气血调理、美白肌肤、脸部保养、美体塑身、排毒养颜、穴位按摩、饮食补养、四季养生、睡眠养生、运动养生和心理养生等角度,分析总结了适合女性养颜与养生的秘方。力求打造一部集传统中医养颜、美容、养生、保健智慧之大成的现代女性保养的百科大全!
  • 仙鹤寻龙

    仙鹤寻龙

    这是一本描述中国传统秘术的小说,故事说的是少年迟四方运用道术踏足天下的故事,足迹遍及世界,从驱鬼镇邪,到探秘上古神迹,以及揭开中国民间各种流传下来的种种神话传说、千古迷案·····【和尚相信喜欢鬼吹灯的朋友应该会喜欢本书《仙鹤寻龙》】
  • 碧河族人

    碧河族人

    当你软弱从不奢望变强的时候,忽然发现,你其实一直在沉睡,你有一个决胜底牌,醒来后世界就是你的。有一个种族有一些人正如你,需要一个契机,当碧河族人醒来,却要付出惨痛的代价却不自知,为了得到你的底牌,全世界都在骗你,这时你会怎样?从未见过如此疯狂的种族、世界,但它需要成长。
  • 武侠小说大宗师

    武侠小说大宗师

    突然间有人对刘辉说:“穿越倒计时开始:”“十九八七……”刘辉急忙拿起手边一本《世界近现代历史》,下一秒,他到了1954年香港的一处厕所,还撞倒了金庸。那声音却又说:“穿越结束倒计时开始:”“十九八七……”刘辉急眼了:“什么?穿越几秒钟就结束了?”刘辉慌了,他看了看刚从厕所出来的金庸,道:“查兄弟,我看咱俩有缘,这本书送你了。”刘辉回到现代,世界却在不经意间发生了改变。
  • 不死亡魂

    不死亡魂

    洪卫兵,一个倒斗高手,偶然中遇到了很多无法用科学解释的现象。在众人的帮助下,开始了他的科学探索之旅,让我们一起《走进科学》,哈哈。情节有一点幽默、一点恶搞、一点悬疑。希望大家随便看看,意见什么的角票子尽力去改善,谢谢啦。看了很多小说了,也想自己尝试一下,第一次写,所以不足之处角票子尽量去做好。因为在工作中,所以每天一章,除非碰到加班,应该会正常上传~
  • 创业者对话创业者

    创业者对话创业者

    创业者对话创业者两年记者,两次创业,张向东以提问者和创业者的双重身份,对话11位中国第二代互联网创业领袖。最初的创意、第一桶金、商业模式、管理困境……
  • 明灯

    明灯

    愿君一世伴余老,胜余一生轰烈行。君似明月余似雾,绕君十载不留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