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即决定把火车票退了,不回Z城了,我要留下来把请肖总吃饭这事安排好。
沿着沿江大道我一路走过去,酒楼饭店触目皆是,一家接一家。这里面哪家酒楼哪家饭店是我最好的选择?
我当即决定把火车票退了,不回Z城了,我要留下来把请肖总吃饭这事安排好。
先给小张打了个电话,有些日子没和他通话了,他还是和以前一样热情:“陈总,是你啊,又来G城了吗?”
我说:“是啊!”没和他客气,我又说:“我问你个事。”他说:“你说。”
我问:“你们肖总,你还知道他多少事?”
颇有一些帮不上忙的无奈:“我们肖总很忙,一个月都没几天在公司,再加上我只是个保安,对他我真不知道多少。”
我有思想准备,几次和他聊起肖总说来说去就是那么几句话。
他问:“你还想知道哪方面的事情,要不,我再去帮你打听一下?”
知道现在不是讲文明礼貌的时候,我说:“哪方面都可以,越多越好,越快越好,有消息了你给我打电话。”
小张回答:“好。”
我又给小林打了个电话,开诚布公地说:“这事你得帮帮我。”
小林直接拒绝,语气一点也不客气:“不好意思,这事我帮不上忙。”
马上明白过来,和张姐一样,小林也不想因为透露资料给我而惹火上身。想想也是,如果我是肖总,我发现眼前的一切都是自己喜欢的熟悉的,我会不怀疑身边有人当了间谍?有人对这无所谓,有人有所谓,既然张姐和小林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三缄其口,那么肖总肯定是有所谓的一个了。
用手机上网搜索了一下肖总的资料,资料不是很多,只知道他是重庆人,也搜索到了他的照片,照片上的他偏胖,手机屏太小,看不清他的眼神。
先提醒了一下自己,要记得去网吧把这个工作做细。
我又买了一份G城的地图,拿着地图站在街头左右看了看,突然有些茫然。原来我哪怕来了E公司100次,对我来说这里依然是个陌生的世界。
我马上调整自己的心情:前面等待我的有黑暗,但黑暗不会永恒,黑暗之后必有光明;也有失望,但失望之后又可以开始,我又重新拥有希望;有摔倒,但伤疤痊愈,我变得更坚强;我还得不断地付出汗水,但汗水过后,我更健康。
总而言之,无论如何,我都不能原地踏步。
以E公司为核心,我在地图上画了两个圈,第一个圈是十分钟之内步行可到达的圈,这里面的饭店基本上都被我排除了出去。原因很简单,这些地方好一点的酒楼张姐、肖总他们肯定去过,我不但很难搞出新意,也难保说不会遇上E公司的人造成尴尬。
我要是这么做,如果张姐觉得不妥她一定会第一时间要我整改,但那样的结果就是张姐会觉得我办事不牢靠,连这点都想不到。
第二个圈是开车20分钟的外圈,超过20分钟也不考虑,花费的时间太长不用说,我们是吃饭不是旅游。我还不敢确保超过那个范围张姐他们是不是还熟悉,找一个他们很不熟悉的地方那也绝对是个错误,至少我要冒上一点引发不愉快的风险。
然后是定方向,E公司旁边的主干道呈东西走向,也就是南面北面都可以淘汰掉了,很多人对主干道的旁边哪里有棵什么树都清楚,却未必知道蛛网似的支道旁又新建了家酒店。
E公司东面不远就是物流集散地,物流园一个接一个,大货车一辆接一辆,基本上不用考虑了。
我似乎是没得选择了,但西面著名的商业圈,餐馆林立人流如梭,恰好是我最好的选择。
为什么是恰好?我来了兴趣。
再细想一下的话还有很多恰好,比如说张姐恰好住在离商业圈不远的玫瑰园,比如说小林也恰好住离商业圈不远的畔山公寓,他们所住的地方和商业圈恰好形成了一个几乎标准的等边三角形。
没什么是偶然的,再闭上眼睛想一想,如果我能对肖总的性格和爱好多一点了解,对这个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多一点了解,我说不定能恰好猜出肖总住在哪里,至少我能知道肖总有可能住在哪几个地方。
再睁开眼睛注视地图,如果我是一个投机者,我说不定能恰好猜出这个城市的发展方向是哪边;如果政府想建一个新机场、新火车站,我要是能再收集到一点如很久以前的有关这个城市的历史书籍,了解一下这个城市的时代变迁,再结合各种势力博弈等,我说不定能恰好猜出这个新机场、新火车站会建在哪里。
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放弃一件质量价格服务款式综合性价比最高,并且自己也喜欢的衣服,越是聪明的人和团队越是如此,所以,这些都是可以预测的必然。如果我没做到,只是我信息收集得还不够和分析信息的能力还不行,仅此而已。
沿着沿江大道我一路走过去,路边的行人如过江之鲫,大楼鳞次栉比一栋接一栋,酒楼饭店触目皆是一家接一家。
这里面究竟哪家酒楼或饭店是我最好的选择?
最繁华最有名的不予考虑,人多嘈杂,且肖总说不定早就来过;生意不好的也不能考虑,这个不用说,生意都不好了还去干吗;偏安一隅太过偏远的不予考虑,行不端言自然不正,言不正还谈什么生意;装修年代久远破旧不堪或者不够大气没有特色的不予考虑,不能让人心情舒畅的就餐环境,怎么能不把它们排除?
方法或有偏颇,却能让我花最少时间得到最大的收获。
逛了一圈下来,符合我要求的不过三家。其中一家我一进去就被我淘汰掉了,因为里面的服务员一个个萎靡不振。连服务员的积极性都不能调动的酒楼,它的菜做得再好吃我也不会考虑,我要的是进餐过程的尽量完美,而不仅仅是来填饱肚子。
一句话没说,我转身就走。
在我的打分系统里,另外两家的得分差别不大,我先是选择了看起来没开张多久的那家,毫无疑问,他们的服务应该会更热情。果然,我一进去就能感觉到服务员的热情,虽然有个别人显得不那么老练。
我一直往里闯,他们一路对我说欢迎光临,我被他们年轻的热情感染,也频频点头,如阅兵式上的领导。
心里浮起的却是另外的风马牛不相及的感受。看着年轻的他们,才发现不比他们大多少的自己,不但心态变得更平和,在看人识物这类事情上我还多了一种感觉,我和他们比已是有了很多不同。
这一路上走来,我只要看上一眼,就能对A餐厅生意为什么红火、B餐厅的生意为什么门可罗雀立马得出一个自己的答案,并且我对自己在瞬间总结出来的答案信心八足,虽然不是十足,但已经是个值得自豪的答案了。
而这一路上见到的路人、各个餐馆的服务员,我只要看上一眼就能对他们职业、年龄、性格、状态、爱好等等有个大体的结论,重要的是我对自己在瞬间得出来结论的坚信和一年前相比有了跨越性的提升。
谁都知道,越往后提升越难。
感谢失败,真真正正诚心诚意地感谢失败,我知道,不借助失败给我的压力,我无论如何都不能打通任督二脉,达到胸有成竹的境界。
虽然这一路上我曾多次步入险境,几次差点陷入72层地狱,还经历了无数次的折腾和常人难以忍受的痛,但只要能让我享受哪怕一天这豁然开朗的感觉,我也觉得之前的付出很值。
何况我得到的这些将与我如影随形,片刻也不会离去。
找了个靠窗的位置,我叫了一壶茶,又点了一荤一素一汤一酒加一饭,吃了几口后觉得味道虽还可以,却达不到我心目中的标准。如果说一般人在这个环节想的是平平静静地过关,那么我考虑的却是怎么样才能出彩,怎样为自己加分。
进攻,进攻再进攻,做单是进攻,创业是进攻,人活着是进攻,哪怕吃一餐饭也还是进攻,不懂得进攻的人,根本就不适合做销售。
拿出手机拔通了老妈的电话,在等待接通的时候我又喝了一口汤,回味了一下老妈煲的汤,觉得味道不对。
这时电话接通了,照例问了一下家里的情况,我把话头拐到了正题:“老妈,怎么我觉得这外面餐馆里做的汤就是没你做的好喝呢?”
老妈大笑:“那当然了,外面的汤怎么会有自己煲的汤好喝嘛!”我问:“为什么呢?”
老妈说:“很多原因了,你喝的是什么汤?”我说:“鸡汤。”
老妈说:“我煲给你喝的鸡汤,那个鸡都是自己养的,是吃稻谷的鸡,和那些吃饲料长大的鸡煲出来的汤味道怎么会一样?”
想想也对,家养的鸡不但吃得好,在活动筋骨、锻炼身体方面和那些养鸡厂养出来的鸡也肯定不在一个档次上。
我问:“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
老妈说:“我们煲汤都是用文火炖,你在餐馆里吃肯定就没这么好喽,他们哪有这么多煤气炖,人家还要不要赚钱啊?”
我思路开阔了一些:“我看你每次煲汤都用那个老瓦罐,既不用高压锅,也不用你媳妇买的新瓦罐,这里面是不是也有什么说法?”
老妈说:“当然有了,煲汤就是要用陈年瓦罐,越久的瓦罐煲出来的汤味道越鲜。”
我问:“这又有什么说法?”
老妈说:“我也不知道,那个新瓦罐我也用过,不知怎么回事,新瓦罐煲出来的汤啊就是没有老瓦罐煲出来的好喝。”
隐隐约约知道点原因,但又不是很确定:“不会是心理因素吧?”
老妈说:“应该不是,你下次回来后我用两个瓦罐各煲一次汤给你喝就知道了。”
老妈说食材会影响汤的味道,这种说法我还能接受,但瓦罐会影响汤的味道,我觉得即使会也应该区别不大。
我笑道:“我哪里喝得出来?”
老妈奇怪:“你今天怎么问起这个来了?”
这事说来那可话长,我长话短说:“噢,我一个人在外面吃饭,刚好点了一个汤喝,觉得没你做的好吃,又没什么事,所以打个电话过来问问。”
老妈说:“噢。”
我又问:“我们家那个瓦罐好像是有些年头了吧?”
仔细想了想,想明白用老瓦罐煲汤更好喝的原因所在。这里面的区别或许就在于,越老的瓦罐越没有工业味,或者说杂味,所以煲出来的汤更自然更鲜美。
老妈说:“当然了,那还是从你太婆手里传下来的,你的年龄都没它的大呢。”
貌不惊人的老瓦罐,原来竟是祖传的宝物?我笑了:“那还是传家宝啊!”
老妈也笑:“虽然不值什么钱,但也是个挂念,以后你可千万别扔了它。”
那个老瓦罐很土,很早前我就打算扔了它,这也是我让老婆买个新瓦罐的原因。现在想想以前的自己,哪怕是在看瓦罐上都是技差一筹,真是有些无地自容。
我说:“你放心,我会把它当宝贝的。”
我又夹了一口菜在嘴里嚼了嚼,这餐馆的菜做得还不错,但和老妈做的比还是差了点,我觉得并不仅仅是我偏心,或者说我习惯了吃老妈做的菜的原因。
我问:“那怎么这菜和你做的还是有区别呢?”
老妈又是一阵大笑:“我早就发现了,上次我过去住的时候不就说了么,那边的菜没有家里的甜。所以啊,你就是给再多的钱,我也不愿意过去住的。”
我心说你现在想过来住我都要找个理由拒绝呢,但嘴上说:“你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还蛮高嘛,为了没有好菜吃就不要儿子了?”
老妈说:“这不家里在建房子么,房子建完后我就过去住几天。”
算了一下时间,到时难说我不会有好消息,我大着胆子说:“好,到时候你和你孙女一块来。”
放下电话,已经找到了问题所在,也知道该怎么解决问题了。
市场上的菜都是工业化施肥打农药生产出来的,而家里的菜是老妈自己种的,虽说自家种的菜没市场上卖的看相好,但绝对属于绿色食品。我们不但不施工业肥,只偶尔施点人工肥,还从不打农药。
还有我们种菜是自己吃,不求多,种得很稀疏,这样土壤里的营养成分保持得比较稳定平衡。不像商业化菜园和大棚里的蔬菜种了一茬又一茬,土壤里有那么一丝天然营养都早被吸干吸净,用工业肥堆出来的蔬菜,再好吃又能好吃到哪里去?